乘风破浪济沧海——华社研究中心二十周年1985-2005纪念特刊

乘风破浪济沧海——华社研究中心二十周年1985-2005纪念特刊



)RIDING THE WINDS AND WAVES, BRIDGING THE

DEEP BLUE SEAS

华社研究中心

二十周年1985-2005纪念特刊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20TH ANNIVERSARY 1985-2005 COMMEMORATIVE PUBLICATION

吉隆坡. Kuala Lumpur, 2005

乘风破浪济沧海

RIDING THE WINDS AND WAVES, BRIDGING THE DEEP BLUE SEAS

文平强主编

Edited by Voon Phin Keong

出版/发行

华社研究中心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271806-T)

No.l, Jalan Maharajalela, 50150 Kuala Lumpur, Malaysia.

电话:603-22734035 传真:603-22734037 电由K: huayan@streamyx.com 网址:http://www.huayan.net.my

印刷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45169-K)

23, Jalan Segambut Selatan, 51200 Kuala Lumpur.

出版日期

2005年12月

定价

马币30元(RM30)

ISBN 983-9673-96-3

费袍工作小级

主席:林水橡

副主席:程道中

委员:黄文斌、文平强

・编委会

主编:文平强

副主编:林水樣、黄文斌、叶耿瑾、叶汉伦

・资料收集小组

策划:文平强

委员 :刘秀梅、陈秀芳、张英华、潘玉婷、曹晓茵 排版 :丁美凤

Commemorative Publication Working Group

Chairman : Lim Chooi Kwa

Vice-Chairman : Tiah Toh Twin

Members : Wong Wun Bin, Voon Phin Keong

Editorial Board

Chief Editor : Voon Phin Keong

Editors : Lim Chooi Kwa, Wong Wun Bin, Yap Geng Jin,

Yap Hon Lun

Data Compilation Group

Co-ordinator : Voon Phin Keong

Members : Lew Siew Moi, Chan Siew Fong, Chong Yin Wah,

Pong Yoke Tien, Cho Siew Ying

Typesetting : Teng Bee Hong

华社研究中心熙"

同年纟已念特刊

主题

•评价过去

・展望未来

・提供信息

・联系社会

目的

•回顾二十年来热心人士、团体与公众人士对 华研的支持和贡献

•报导华研过去的工作、活动与成就

•介绍华研在不同学术领域上扮演的研究角色

THEME

To evaluate past performance

To make a prognosis of the future

To present a record of past activities

. To strengthen liaison with the community

OBJECTIVES

To register the Centre's appreciation to its benefactors for their sterling contributions and support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Centre's record of work, activities and achievements

To explore the Centre's role in research in different areas of scholarly endeavour

・序• 2004-2006年度董事•职员•题词•献词

序(一)华社研究中心董事主席 張燦泉 (Chang Chan Chuan) 001

(Chairman, Board of Directors)

序(二)特刊工作小组主席 林水檬 003

(Chairman, Commemorative Publication (Lim Chooi Kwa)

Working Group)

序(三)主编 文平强 005

(Chief Editor) (Voon Phin Keong)

2004-2006年度董事 007

职员 012

题词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会长 林玉唐(Lim Gait Tong) 013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主席 郭全强(Quek Suan Hiang) 014

华社研究中心顾问 陈庆年(K. L. Tan) 015

华社研究中心名誉主席 邱祥炽(Khoo Siong Chi) 016

华社研究中心名誉主席 张景良(Chong King Liong) 017

华社研究中心名誉主席 陈松生(Chin Choong Sang) 018

献词

缅怀过去展望将来 張燦泉(Chang Chan Chuan) 019

华研二十周年纪念献词 王超群(OngKow Ee) 021

华研二十周年纪念献词 林源德(Lim Guan Teck) 022

祝贺华社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年 柯嘉逊(Kua Kia Soong) 023

文化创举待百年耕耘 祝家华(Thock KiahWah) 024

迈向合作 郑良树(Tay Lian Soo) 026

华研二十周年感言 陈丽萍(Tan Lee Peng) 027

祝贺华研二十华诞 洪玉华(Teresita Ang See) 028

祝贺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二十周年纪念 王鹿武(Wang Gungwu) 029

目录H

・献词•定位与展望・研究与评论

Congratulatory Message for the Centre for Ho Peng Yoke (何丙郁) 030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华社研究中心二十周年纪念刊出版感言 颜清湼(Yen Ching Hwang) 033

热烈祝贺华研二十华诞 孔远志(Kong Yuanzhi) 035

恭贺华社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 倪世雄(Ni Shixiong) 036

成就喜人再创辉煌 余之祥•沈道齐 038

——祝华社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 (She Zhixiang and Shen Daoqi)

华研一瞥 贾保华(Jia Baohua) 040

《世界华裔通史》构思的诞生地 蒋晔(Jiang Ye) 041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定位与展望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为华研创立20周年而写 李业霖(Lee Yip Lim) 043

华研的正道是研究 林水樣(Lim Chooi Kwa) 046

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陈忠登(Tan Chong Tin) 048

破旧立新:论华研的定位、企业文化与前途 游若金(Yew Yeok Kim) 050

人才荟萃资料丰富才能飞跃 林水檬(Lim Chooi Kwa) 052

创造有内涵的文化、优良的价值观 陈忠登(Tan Chong Tin) 054

研究工作应起社会效果 李业霖(Lee Yip Lim) 056

——祝贺华研创立15周年

让文化的光芒照亮自己 李业霖(Lee Yip Lim) 059

大力支持华社资料研究中心

华研二十年:对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祝福与期许 张维安(Chang Wei An) 061

华研华诞廿周年研马研中始领先 邱力生(Qiu Lisheng) 065

华社研究中心——定位、研究、展望 文平强(Voon Phin Keong) 068

华社研究中心与研究工作 文平强(Voon Phin Keong) 075

研究与评论

二十五年来新加坡的华人研究概况

黄贤强(Wong Sin Kiong) 081

目录国

jr—

A •研究与评论 lit-芸;-件寻,- ■■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Teresita Ang See (洪玉华) 088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印尼华人族群与国族认同 廖建裕(Leo Suryadinata) 098

——从史金纳教授的研究说起

Some Comments on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in Taiwan Ku Hung-ting and Tsao Shu-yao (古鸿廷•曹淑瑶) 106

中国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的概况与若干热点问题 张应龙(Zhang Yinglong) 110

中国的马来西亚研究 李_平(Li Yiping) 116

马来西亚的中国研究 文平强(Voon Phin Keong) 121

马新中文书写之华人研究概述 廖文辉(Lew Bon Hoi) 125

中文系与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纵谈 黄文斌(Wong Wun Bin) 132

略论人口研究 文平强(Voon Phin Keong) 136

马来西亚客家研究现况 刘崇汉(Liew Kam Ba) 141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Malaysia: Chin Yee Whah (甄义华) 144

New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略论华人新村研究 文平强(Voon Phin Keong) 149

浅述七十年代以来华人政治论述流变 潘永强(Phoon Wing Keong) 154

华教,民族广面的普及;历史研究,民族深度 陈爱梅(Tan Ai Boay) 162

的表现

遗忘中的历史载体 —— 马来西亚古建筑物的 叶耿瑾(Yap Geng Jin) 167

保护意识及措施初探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总主编序 林水檬(Lim Chooi Kwa) 171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发刊词 游若金(Yew Yeok Kim) 173

学报编辑的工作与角色 文平强(Voon Phin Keong) 175

—— 以《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为例

文化比政治久远 许德发(Khor Teik Huat) 179

《人文杂志》五载浮沉:人文颓溃之败象? 叶汉伦(Yap Hon Lun) 181

Centers for Chinese Studies in Southeast Asia Wu Xiao An (吴小安) 185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简介 资料由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 提供 187

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简介 许利平(Xu Liping) 189

目录囹

•廿载回顾 组织与工作学术活动筹款活动

廿载回顾

组鯉与工作 A华社研究中心简介 191

►章程及组织条例 195

►会员申请说明 220

►华研之友 221

►管理委员会/历届董事会名单 222

►历届董事会主席 226

►历任中心主任 227

►集贤图书馆 潘玉婷(Pong Yoke Tien) 228

►廿年掠影 235

学术活动 ►学术研讨会 247

►讲座会・座谈会・新书讲评会 258

►社会大学系列课程 268

►健康生活系列讲座 269

►“华研天地”专栏 272

►新书推介 273

►出版书目 282

筹款活动 ►筹款纪要 289

“程道中先生令堂贝専仪赞助金”征信录 302

A "己卯年翰墨沁春义展”认捐者名录 303

►"为华团兴革,为华研送炭”认捐者名录 304

►“华研技艺之夜”认捐者名录 305

►"华研琴韵之夜”认捐者名录 306

“十大歌星义演”认捐者名录 307

“以乐会友”认捐者名录 309

“天骄雄风”认捐者名录 310

“白鹭翔舞”认捐者名录 311

►"新婚贺仪赞助研究暨发展基金”征信录 312

►历年捐款名录 314

目录翩

(-)

二十年前创立华社研究中心,在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上,是一 桩值得重视的事.因为当年华社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 方面,都面对很大的困难。创立华研是为了发展民族文化事业, 起了破冰之旅的作用,是十分重要而值得纪念的。

光阴荏苒.过去二十年.华研以推动文化学术活动,弘扬华 族文化,普及知识为己任.以研究华社现状和历史为主旋律.出 版了一批颇有质量的著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为华社的一""研究机构.一个文化中心,华研是一个民族 文化堡垒,一种未来的寄托.也是一份社会荣耀。它不但维护学 术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而且用丰富的文化知识,滋养华社和下 一代。研究是一种长期性、累积性和创造性的工程。首先要有充 足的资料,其次是加强研究人员的阵容。研究成果须要向外散 播,须要出版基金的投资。朱熹诗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 源头活水来。”我们要为华社建设精神文明,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和从事学术研究,兴.须投入资金,语云:"池中无水鱼难养”, 没有物质资源的支援,文化学术工作是无从做起的。恳望有更多 物质资源的投入,坚信华社兴•会获得丰厚的无形利益和社会价值 的效果。

張燦泉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董事主席

华研20周年go].乘凤破演搐沧海

Foreword (1)

The Centre fb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was establish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ty twenty years ago in what was a landmark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The community was then faced with challenges in the areas of politics, business,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 Centre was meant to launch a well-programmed agenda of research and documentation of the many contributions of the community. It is indeed befitting this pioneering role of the Centre to commemorate and celebrate its twentieth anniversar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Centre has followed a schedule of activities in the pursuit of scholarly research. Over the years, i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tudies as well as deliberations of current issues pertaining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 in the publication of a growing collection of research works.

As a research organization and a cultural centre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the Centre serves both as a cultural beacon and a commitment to future research efforts. It promotes objective academic pursuits and enlightenment through the enrichment of intellectual content. Research work is a long-term, cumulative and creative process. It needs adequate reference materials as well as trained researchers. Research findings need to be published and disseminated, and for which funding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As Zhu Xi stated: nWherefrom does the stream flow sparkling bright? Only with the unending spring that brings it to life**. The Centre will focus its energies towards the building of a cultured and caring society through strengthening cultural developments and research. These objectives can only be realized by injecting funding in support of the work of the Centre. As is commonly said, ”survive a fish will not in a pond without water'*. Hence without material support, scholarly research in efforts at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unsustainable. With sufficient funding, it is my fervent hope that the Centre will be able to produce the desirable results fbr the benefit of the community.

Chang Chan Chuan

Chairman

Board of Directors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华研20周年

002 •乘风破液儔沧燔

华社研究中心的前身是华社资料研究中心.成立于1985年。 二十年来,经费常是这个中心发展的瓶颈。项责管理它的单位及 董事们都不断为此问题绞尽脑汁,然而效果并未彰显。有一度华 研还成立了华资企业有限公司,计划以商自养.正料1997年亚 洲惨遭金融风暴侵袭,华研想以经商自求多福的计划终归失败。

1998年,华研为了更集中于研究工作,以期使自己更符合学 术研究机构的新定位.于是将一些非关研究的业务都停歇了,华 资企业即在此次变革中结束其业务。经费方面,则以向热心支持 研究事业的人士筹募为主.第一期设定指标为马币二百万元,即 一百万元为学术研究基金;另一百万元则为维持与发展基金。前 者无论以个人或机构名称须至少捐足十万元。这些款项由华研学 术研究基金管理委员会存入银亓■特设户口.长保其本,取其利息 作为学术研究之用。后者则没有设定款数.不论个人或团体.只 求其捐助支持,多少不拘。

为了增强主干功能.做好研究工作,华研当时也定出了学术 研究的发展计划。首项要务即逐年増聘研究员,以期能将中心提 升成研究院.而其下分设文化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 及政治研究所等。其次则增强集贤图书馆之设备.以提供给研究 学者充足的研究资料。第三则加强书刊之出版。除了继续编印学 刊、杂志,也出版学术丛书.如华人经济系列,华人历史系列, 华人文化系列等丛书。第四则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或国内各项讲 座会。这些都是使华研正面朝向学术研究的重要改革。

由于经济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制约,华研所进行的那些筹募基 金工作和学术研究等计划有一部分并未能如愿完成,可是经过华 研的董事们、研究部、行政部和集贤图书馆的同仁之努力。华研 也交出了相当可观的成绩。这本纪念特刊即是华研二十年来为生 存而挣扎,为研究而奉献的一些记录。感谢所有爱护华研的人士 及工委会的同道鼎力支持,使特刊能顺利出版。是为序。

林水様

特刊工作小组主席

华研2。周年

003・乘凤,破液落浩落

Foreword (2)

The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formerly known as 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 was established in 1985. In the twenty years of its existence, funding had become a constant "bottleneck" in its development. Despite effort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o grapple with the perpetual problem of making ends meet, the results had not always been encouraging. The Centre had once even ventured into business in an attempt to be self-reliant. But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1997 blew the good intention out of existence.

In 1998, in a need to focus efforts on research work in keeping with the renamed organization as a research centre, all non-academic activities were suspended. To build up its financial resources, the Centre relied upon the generous support of concerned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o raise, at the initial stage, a proposed sum of RM2 million, of which RM1 million was to be put into the research endowment fund and RM1 million to be used for development purposes. Donations for the endowment were based on a minimum amount of RM100,000. The entire capital sum was then deposited in the bank as a permanent fund and managed by a committee. The interest accruing from the fund was to provide funding for research work. Donations of any amount to the development fund were also received with thanks.

The Centre had adopted a development plan to strengthen its core function. Top priority was given to the recruitment of research staff so as to raise the status of the Centre eventually to that of a Research Institute, complete with separate sections devoted to research on culture, history, economics and politics. The next emphasis was on building up the library and its collection of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the benefit of research staffs members and the public. The third was to undertake the publication of a journal, magazine and books on econom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ssues. Lastly, efforts were made to organiz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public lectures to allow the Chinese community access to and participation in scholarly discussions and activities. However, in view of economic and practical constraints, not all its financial targets and research plans were realized. Nevertheless, through the collective efforts of its board of directors, research fellows and staffs the Centre had indeed accomplished considerable results.

This commemorative publication is a record of the struggle of the Centre in its past two decades. May I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all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for their unwavering support and concern for the Centre.

Lim Chooi Kwa

Chairman

Commemorative Publication Working Group

华阳O周年

004 •柔成破滾为浩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是华社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开始迈进一"新 的历史阶段。在过去二十年的岁月里,华社的热心团体与人士义 不容辞的出钱出力确保华研生存下去。华研象证华社的文化与学 术机构。它扮演着华社的学术研究中心.致力对华社与国家作适 当贡献的机构及一个与国际学术界作联系与交流的桥梁。

华研是1983年全国华人文化大会所釆取的果断和前瞻性决 定的结果。在大马华人社会历史里.华研二十年历史是短暂的一 刻。但是它确实意味着"千里之行.起于足下"的长途跋涉.是 立足于华社并且为社会与国家的共同繁荣与进步作出努力。

这部华研的二十周年纪念特刊的主题是据于:评价过去、展 望未来、提供信息、联系社会。而出版特刊的目的是回顾二十年 来社会大众、团体与热心人士对华研的支持和贡献.报导过去的 工作、活动与成果.以及介绍中心在不同学术领域上所扮演的研 究角色。

近进第二十年,华研要提示各方面的功能。特刊以"乘风破 浪济沧海"为名,取自于李白的 G〒路难〉名诗,来反映过去坎 坷的历史,以及希望以积极心态来面对未来的工作.以达到吏理 想的研究成果来服务社会与国家。在未来,华研需要扩大其研究 领域.密切与华社合作并提高对社会与国家的贡献,推动资讯技 术来协助社会近进资讯时代.促进其生存能力并尽量依靠其"产 品”来提高其自力更生的效果,以使它能够达到"聚集贤士、扎 实研究、立足华社、望眼国家”的角色与使命。

文平强

特刊主编

华研20周年

005 •乘风破演落沧海

Preface

The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enters its twentieth anniversary in 2005 and embarks on a new phase of its history.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the Centre has benefited immensely from the generosity of the public, Chinese organizations and concerned individuals, whose unwavering support has ensured its continued existence.

The existence of the Centre itself is symbolic of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its commitment to build on and enrich its cultural heritage. The Centre therefore stands as an institution to serve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as an academic research centre, as an organization working for the betterment of the community and nation, and as a bridge to greater co-op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with the scholarly community in and outside the country.

This Centre is the fruit of the bold and forward-looking decision of the Pan-Malaysian Chinese Cultural Congress held in 1983.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Malaysia, twenty years is indeed a short period. Yet the creation of the Centre symbolizes the first step in the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ing bom of the community, the Centre's role is to strive to work towards the prosperity and welfare of society and nation.

The theme of this commemorative publication is to "evaluate its past performance, make a prognosis of its future role, present a record of its past, and strengthen liaison with the community**. The intention is to register the gratitude of the Centre to the sterling contributions of its generous supporters and benefactor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its record of work, activities and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to explore its role in research in different areas of scholarly endeavour.

In this new phase of its existence, the Centre will have to expand its capacity to perform. Taking inspiration from the celebrated Tang Dynasty poet Li Bai, the Centre will “Ride the winds and waves to bridge the deep blue seas" as a reflection on its difficult past and a sign towards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future, in order to achieve its ideals in research as a service to society and nation.

The Centre will strive to explore wider areas of scholarly endeavour, strengthen liaison with the community, to widen its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and nation, to promote efforts toward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to rely on its own efforts in order to expand its self-reliant capacity. The Centre will set itself to play its rightful role and achieve its stated mission of:

Gathering of Minds

Founded on Research

Bom of Society

Service to Nation

Voon Phin Keong

Chief Editor

华研2°周年0Q6 ,乘风破液弟滔漏

2004-2006年度董事

Board of Directors, 2004-2006

永久名誉主席 Permanent Honorary Chairman

顾问

Advisor

丹斯里颜清文

Tan Sri Ngan Ching Wen

顾问

Advisor

何维城先生 Mr. Ho Wai Seng

陈庆年先生

Mr. K. L. Tan

Honorary Chairman

邱祥炽先生 张景良先生 陈松生先生 丹斯里拿督

Mr. Khoo Siong Chi Mr. Chong King Liong Mr. Chin Choong Sang 林源德 Tan Sri Dato'

Lim Guan Teck

丹斯里拿督 郑福成

Tan Sri Dato*

Tee Hock Seng

华研20周年

007 •乘凤破演洛沧海

常务董事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s

董事主席

Chairman

張燦泉*

Chang Chan Chuan

副主席

Vice-Chairman

署理主席

Deputy Chairman

义务总秘书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陈忠登教授*

Professor Tan Chong Tin

林忠强博士 *

Dr. Lim Chong Keang

陈正志

Tan Chin Chee

义务财政

Honorary

Treasurer

学术组主席

Academic Section

Chairman

义务副财政

Honorary Assistant Treasurer

义务副总秘书

Honorary Assistant

General Secretary

周素英

Chew Saw Eng

林水檬博士 *

Dr. Lim Chooi Kwa

潘庆松

Phua Kin Siang

郑云城

Teh Hon Seng

* 学术董事(Academic Board Member)

华研20周年

008 •乘凤破波洛浩诲

董事

Board Members


董总代表(2004-2005)

Dong Zong Nominee (2004-2005) 苏顺昌

Soh Soon Cheng

董总代表(2005-2006)

Dong Zong Nominee (2005-2006) 林连财 Lim Ling Chai

教总代表

Jiao Zong Nominee 翁诗佣

Ong See Yong

华总代表

Hua Zong Nominee 苏志鸿

Soh Chee Hoong

朱乾海博士

Dr. Chee Kheng Hoy

邱宏礼医生*

Dr. Hew Fen Lee

何国忠博士 *

Dr. Hou Kok Chung

郭隆生

Kerk Loong Sing

李惠泉

Lee Hoi Chuan

林传杰医生

Dr. Lim Thung Kiat

林荣忠

Lim Weng Tong

罗正文* Lo Jeng Wung

* 学术董事(Academic Board Member)

华研2°周年Q09 .乘风破浪落浩窟

董事

Board Members

刘庆棋

Low Hing King

缪进新

Mew Jin Seng

黄明治

Ng Beng Tee

陈松青

Tan Choong Cheng

陈丽萍博士 * Dr. Tan Lee Peng

陈友信

Tan Yew Sing

程道中

Tiah Toh Twin

郑乃平*

TeyNai Peng

黄子坚博士 *

Dr. Wong Tze Ken

黄文斌博士 *

Dr. Wong Wun Bin

熊远宾

Yoong YanPin

* 学术董事(Academic Board Member) 一

华研2°周年010 .乘凤破演滞浩過

現任董事会名单

——(2004-2006 年)——

永久名誉主席: 丹斯里颜清文

顾问: 何维城先生、陈庆年先生

名誉主席:

丹斯里拿督林源德、丹斯里拿督郑福成、邱祥炽先生、 张景良先生、陈松生律师

董事主席: 張燦泉先生

署理主席: 陈忠登教授

副主席: 林忠强博士 义务总秘书: 陈正志先生

义务副总秘书: 潘庆松先生

义务财政: 周素英女士

义务副财政: 郑云城先生

董事:

林水橡博士、李惠泉先生、何国忠博士、郭隆生先生、罗正文先生、 朱乾海博士、陈友信先生、黄文斌博士、刘庆祺先生、缪进新先生、 苏志鸿先生、熊远宾先生、翁诗佣先生、黄子坚博士、苏顺昌先生*、 陈丽萍博士、黄明治先生、郑乃平先生、程道中先生、陈松青先生、 丘宏礼医生、林传杰医生、林荣忠先生、林连财先生

* 2005年董总改选,更改原有代表。2005年7月17日委任林连财先生出任华研董事。

华研2°周年Qu ,乘凤破滾涛浩淄

职员

---------Staff Members---------

中心主任

Director of Centre 文平强博士

Dr. Voon Phin Keong

研究员 Research Fellow

副研究员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副研究员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李业霖

Lee Yip Lim

许德发

Khor Teik Huat

叶耿瑾

Yap Geng Jin

行政经理 财务执行员 出版执行员

行政助理

Admin. Assistant

曹晓茵

Cho Siew Ying

图书馆高级助理 Library Senior Assistant 潘玉婷 Pong Yoke Tien


图书馆助理

Library Assistant 陈秀芳

Chan Siew Fong

华研20周年

012 •乘凤破液访浩遂

2005年华社研究中心20周年纟己念特刊

乘风破浪济沧海

题 词


马来西 亚华社研究中 心出版 二十周年特刊志庆

研史瘦it阕扬华族建设国家功绩 修丈A道>&育后辈違求抜会平衡

二零零五年五月'

华总会长拿督斯里林玉唐敬题


华研20周年

013 •乘风破波帶浩浑


华研20周年纪念特刊

百年华社沧桑焉在 万册研究巨著永存

董总主席郭全强

2005年6月10日



华研20周年

014 •乘凤破液帝浩遂


鷺叢^紀貫慶

文化干妣

陳慶年敬賀

二。。五午皿月一 a 于美B爪制星崙市


华研20周年015 .乘g"沧遂


賞『聶貰念壹

心忧枝根 肩担道义

^Mwomwu-H H*<14«F B


华研20周年

016 •乗凤成演演浩海


<贺「华

・亠,

年纪念特刊」»

T^_l

Jy 仓

张景良题

二零零五年三月二十日


华研20周年

017 •乘风破•波洛浩淳


Ts/Z^sz

70.的

华研20周年

018 •乘凤破海落浩诲

2005年华社研究中心20周年纪念特刊

乘风破浪济沧海

献 词

缅怀过去展望将来

張燦泉・华社研究中心董事主席

(Chang Chan Chuan • Chairman, Board of Directors,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际此华社研究中心(简称华研)纪念成立20周年庆典的良辰吉 H ,我想借此机会谈谈设立这个组织的渊源,并藉此缅怀过去,展望 将来。

在大马华社发展的道路上,80年代可说是满途荆棘,困境重重的 时代。大家也许仍然记忆犹新,1983年3月27日,全国华团文化大 会在槟州华人大会堂召开,各州华团领导人、社团代表、学者、文教 人士等千人齐聚一堂,共同为华社的前路探寻新方向。会上各华团领 导机构代表一致核准《国家文化备忘录》,表达了华社对国家文化政 策的看法,并提出新主张。全国华团文化大会的召开,将我国华人社 团凝聚在全国十五华团领导机构的旗帜下,使之成为全国华团一个领 导核心。在十五华团领导人的奔波、学者的配合以及广大社会人士的 支持下,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在1985年正月一日成立,并在同年9月 15日正式开幕。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后易名为华社研究中心,其成立 的目的,主要是就国家发展和华社在各领域所面对的问题,搜集资 料,加以研究,进行分析,形成共识,以供参考,并扮演建言献策角 色。1995年在各方的期待与鞭策下,华研走过了它第一个10年的历 史进程,在推动文化建设和知识传播以及提供咨询服务方面,确然发 挥了它的功能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在“为学术扎根,为文化播种”的方针指引下的另一个10年的进 程中,尽管华研经历不少的风雨,踏尽坎坷的道路,却也沐浴在阳光 下,为华社略尽棉力。

华研既是一个由十五华团所催生的全国性民间学术团体,确然应 该在华社各界的关怀与支持下,不分彼此,超然于党派政治,群策群 力,戮力同心,坚守不偏不倚的学术立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组 织专家学者,针对我国族群关系,历史与现况,以及华社在各个领域 所面对的问题,并在普及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理性、客观与 深入的研究,逐步为本中心建立受人尊敬的崇高学术地位。

华研主要的任务既在于搜集和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在政治、经济、 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希望能为华社开拓新境界,提供具有前瞻 性、建设性与可行性的理论根据,以供参考借鉴,使华研最终成为竭

华研20周年

019 •乘风毂彼炼浩值

缅怀过去展望将来

诚为华社服务,包括为华社出谋献策,成为华人思想泉源与知识宝库 的重要基地,华研显然应该成为华社中一切具有抱负和时代使命感, 而且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知识精英汇聚的场所,广结善缘,切忌好高 鹫远,恃才傲物的态度,广纳不同意见学者,求同存异,集思广益, 共同为华研美好的千秋大业及华社的将来献出宝贵的心力。

在漫长的学术道路上,从事研究工作确是一项寂寞而且又是具有 良知的工作,实践华研追寻的目标,应是华研同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个学术组织,华研确然必须孜孜不倦,追求真理,从事研 究,做出应有的成绩,却也不能曲高和寡,或远离华社意愿,更不能 不考虑其应扮演的推进社会的功能。

尽管华研依然面对种种困难,特别是长期处于财务困境,我们在 力求扩大我们的队伍之余,希望能够通过自力更生的途径,包括广招 “华研之友”,售卖我们出版的书刊与学术书籍,建立电子图书馆及其 所提供的服务等等,以部分解决我们的经费来源。当然我们仍然盼望 社会各界人士一秉前诚,在这过渡时期继续捐助研究基金及经费,以 解华研的燃眉之急。所有捐助都是可以豁免所得税的优惠的。

华研20周年

020 •乘风破浪落浩海

华研二十周年纪念献词

王超群・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主席

(Ong Kow Ee • Chairman, The United Chinese School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华社研究中心配合20周年纪念出版特刊,把过去的点点滴滴,奋 斗历程到今天的建设成果汇集成册,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可谓意义 深远。

华研的成立有着重要的使命和远大的目标。当年,全国华团领导 机构有感于华社缺乏一个广泛收集各类资料,并专门研究马来西亚华 人历史、社会、经济、教育等人文课题的学术研究单位,而催生了 “华研”,希望能够为华社乃至国家提供各种相关的资讯和研究成果, 进而提升华社的竞争能力。虽然华研自成立以来即面对许多风风雨 雨,但它却风雨无阻,20年来不管情况是多么的艰辛,依然坚守着时 代所赋予的使命,默默耕耘,为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付出了许多心力。

这些年来华研在资料收集、课题研究、刊物出版、学术研讨和交 流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最重要的 是,这在在提供了华社许多宝贵的资源,对提升华社整体素质方面, 发挥了 一定的功能。

际此20周年纪念,在回顾过去及展望未来的同时,华研也必须思 考如何能够唤起广大华社,尤其是华团对华人研究工作的重视,俾能 给予财力物力上的支持。作为民办非营利学术研究机构,如果无法在 经济上得到大力的支持,那就很难全面及有效的展开工作。因此,这 可说是华研今后必须努力拓展的方向,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更蓬 勃的发展,为华社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寒梅耐雪不凋的精神,风雨中继续前进。”谨此与大家共勉!

华研20周年

021 •乘风破液游浩淄

华研二十周年纪念献词

丹斯里拿督林源德・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主席

(Tan Sri Datoz Lim Guan Teck • Chairman, Nanta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成立20周年的华社研究中心计划出版纪念特刊,这是一项很有意 义的回顾过去及展望将来的工作,值得赞赏。我谨此对特刊工作小组 主席林水檬博士邀约撰稿并发表看法深表谢意。

华社研究中心(简称“华研”)的成立,是华社处在大马特有的政 治经济文化受困处境中图为社群寻求突破的历史产物,当初的意愿是 扮演华社的智囊团性质组织,提供资源与指导为华社开拓新境地。 “华研”的诞生因此可说是大马特殊环境与时空下的时代产物,是一 种民间的需要,也是大马华族社群通过研究与资讯的利用来达到提升 社群图谋进长的途径。“华研”的宏愿(vision)是宏伟的,它的理念 (mission)也是崇高的,具有知识分子知识报国的大志。

20年一路走来,华研的确努力扮演它所赋予的使命,这本纪念特 刊清楚地表明它过去的“战绩”,这是可敬可贺的;可敬的是因为在 经费经常短缺、资源匮乏情况下,它依然坚持严守岗位,努力完成看 来似乎不易完成的任务;可贺是虽然面对种种挑战,“华研”历届董 事部仍然保持团结一致,落力为这个20年前的理想不断奋斗,不忘实 现加诸身上的重托。

“华研”创社之初虽大致上获华社认同,可惜一路来最大的困境是 面对经费不足,以致影响活动的推行。我谨借此机会吁请华社华团及 热心爱我华社的个人,继续给“华研”这个意义深长的民间组织所需 的支持,尤其是财务上的助力,让它发挥所长,造福社群;另一方 面,我也希望“华研”藉这次庆祝20周年纪念之际,不妨从长检讨以 往的种种得与失,在考虑若以上个世纪80年代创立时比较,时局与大 环境已稍有改变,重新规划活动的内容及为“华研”的下一段20年存 在作出新定位,是重要也是必要的。我总觉得,在常贫难顾的情况 下,“华研”今后所设计的活动或计划,除了要具前瞻性外,最好也 能兼顾“自力更生"的原则,搞些有群众及市场需求的活动。也唯有 如此,“华研”才能摆脱纠缠20年的财务困恼,面向未来。

最后,再次感谢编委会让我有机会在此多言几句,谨此预祝“华 研”耕耘有成,众人称颂。

华研2°周年022 ,乘风破波洛沧诲

祝贺华社研究中心 成立二十年

柯嘉逊博士・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院长

(Dr. Kua Kia Soong • Principal, New Era College)

作为华研的第一任研究主任(1985-1990),我非常高兴看到华研 屹立在21世纪。1983年文化大会之后,十五华团成立了华研,以作 为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智囊团。在这个中心,诞生了历史性的备忘 录,宣示了 1980年代华社对民权的要求及热望。这包括了 1985年 《全国华团联合宣言》、《贯彻华团联合宣言第一阶段九大目标》及 《马来西亚种族两极化之根源》书籍等。

在风雨如晦的80年代中成立,华研肩负着许多人的期待,希望以 研究为社会厘清一个方向。马来西亚在发展的辻程,面对着许多的难 题,包括了政治、教育、经济及文化等各方面。许多不公平或错误的 政策,都是以华丽、动人的词藻包装,很容易让人困惑。透过研究, 我们就可以看到问题的本质。例如,是不是通过单一语文源流的教 育,才能达到国民团结?这个问题,通过全球各地的学者的研究,现 在已经有很多人推崇文化多元才是国家建构及社会和谐的基石。马来 西亚的许多问题,都有待严谨的探讨与分析。

发展学术研究是一条长远的路途,需要长时期培养人才、建立资 料库及出版学刊书籍等。当学术研究累积到一定的成绩,各种理性的 论述受到广泛的承认,我们的社会才会更成熟。发扬学术研究比建立 高楼及硬体设备,需要更多的毅力和信念。

这20年以来,华社研究中心举办了许多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许多 重要的书籍和刊物,为学术播种,也为文化扎根。我祝福华研继续这 份有意义的事业,为社会及国家作出贡献。

华研20周年

023 •乘凤破滾济浩值

文化创举待百年耕耘

祝家华博士・马来西亚南方学院院长

(Dr. Thock Kiah Wah • President, Southern College)

华社研究中心能在苦闷及困难重重的80年代成立,可说是马来西 亚华社在文化及学术上的精心构想和文化实践的创举。在经历了漫漫 20年风雨飘摇的岁月,华研至今屹立不倒,除领导层管理得法,华社 鼎立扶持,学术人员的研究工作成绩斐然,更应记上大功。这也体现 了精诚团结和文化理想的力量;在遥远的未来,如果华研能通过这20 年的励精图治而迈向百年之考验,大马华社的文化创举必能为海外华 裔的精神实践史写下精彩的篇章!

一般而言,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总和;学术研究则 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华研肩负大马华人社会研究的学术重任,从搜集 资料、整理文献直至为族群保存收藏珍贵的典籍书刊,在在显示出令 人钦佩华研同仁的持续力量与丰硕的研究成果。比如华研这些年来出 版的一系列学术丛书、主办多项重要学术研讨会,当然也不能忘记了 在财务艰难的情况下,出版了约5年的《人文杂志》,这应该是一项 了不起的成就!我们要趁华研20周年之际,献给华研的历届董事会、 研究人员以及职员赞礼,并期待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回顾过去马华社会数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的坎坷和曲折,历史已 经显示华社需要团结一致并发挥华族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才能克服 重重困难及突围各种困境,并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种族 等因素交叉影响下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出路。今后在崭新的所谓21世 纪,另一个新的百年正走来,大马华社的各种挑战将更为复杂、艰难 和不可知,我们更需要客观、扎实及睿智的学术研究来指引,为华社 乃至于国家另一个发展阶段,奠立理性分析及扎实规划的知识基础。

诚如著名海外华人研究学者颜清湼教授所指出的,马来西亚是一 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在她面向新世纪的挑战及朝向先进工业国的目标 迈进时,1950年代盛行的“同化论”(Assimilation)已不合新的时代 潮流;代之而起的是“多元文化论”(Multiculturalism)。在这大前提 下,马来西亚华社可以看清自己所应该走的方向:那就是在马来西亚 的框架下,参与国家主流的政治、经济、教育及文化等的建设,但同 时还能保持华文教育及华族文化的特色。我们要持续追随这样的主体 定位之角色,通过各种实践来影响大马国家建设的进程。华研正可通

华研20周年

024 •乘風破液陪浩潘

文化创举待百年耕耘

过学术研究的途径发挥这角色,加强其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因此华研 是大马华人社会重要的资产,全体华社有责任让其茁壮成长。笔者希 望,华研有朝一日,和大马华社创办的三间学院,即南方学院、新纪 元学院以及韩江国际学院联合起来,整合为华社所期待而具有“东西 交汇与传统现代融合的人文及研究型”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之部分,把 华社的学术、文化及教育资源集合起来,这最终能真正展现华社在学 术、文化及教育上的成果和影响。我们等待下一个百年的鞭策和回 顾!

华研20周年

025 •乘风破演傳沧海

迈向合作

郑良树博士・马来西亚南方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Dr. Tay Lian Soo • Director, Institute of Chinese Ethnicity & Culture)

大马华社研究中心自1985年成立以来,为华社及国家做了不少事 情。除搜集各有关的资料之外,也主持了一些研究计划、学术讲座、 研讨会及出版了一些专书,成绩相当可观。

这三几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蓬勃,华社不但多了三间学院,而 且在这些学院内也架构了资料研究单位,主持资料搜集以及学术研究 的工作;比如南方学院的马华文学馆、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以及 韩江国际学院的华人文物馆等,其性质及目标与华研略相仿佛,尽管 其编制有大小的差别。

非常巧合的,南方学院座落在南马的柔佛州,韩院在北马槟城, 而华研在中马吉隆坡,我们不晓得中马的新纪元学院将来成不成立类 似的单位,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来说,马华文学馆及华人族群与文化 研究所在南马,华人文物馆在北马,而华研在中马,鼎足而立,分域 而治。

这二馆一所一中心虽然不承担教学工作,不过,单是搜集资料及 研究学术,它们的工作量已“浩如烟海”。它们都是“立足华社,面 向国家”的,华社华族的资料固然是它们搜集的重点,国家的资料更 不可轻易放过;政治、经济、教育及文化必须搜集和研究,宗教、文 学及地方社团也不可忽略;总而言之,它们横向必须兼顾各社群、各 领域,纵向必须兼顾各学术范畴。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二馆一所一中心都很难圆满地完成上述的任 务和工作。因此,择重点捜集及研究是必须的,鼎足而立及分域而治 是好的。到目前为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所从事的工作大部分属 于柔佛州,华人文物馆也比较偏向于北马,道理就在于此了。

“三国鼎立”的局面恐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资源分散,工作零 碎,势力单薄,意志歧出;这些,都是华社的通病,看来这二馆一所 一中心也多少有此弊病。作为大马华社学术火车头的二馆一所一中心 应该有能力来克服、回避这些弊病。华研已经成立了 20年,累积了不 少经验,是华社学术界的先进。如何整合大家的资源,如何统领学术 的活动,使华社的学术资源汇集、工作全面、势力雄厚及意志集中, 共同为族群、国家作出贡献,实在有赖于大家聚首会商。

际此大马华社研究中心20周年纪念,略书数语以为念。

华研20周年

026 •乘风破滾演沧應

华研二十周年感言

陈丽萍博士・马来亚大学副教授

(Dr. Tan Lee Peng • Associate Professor,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Malaya)

过去10年来资讯工业一日千里的进展催生了环球化经济,使管理 型经济锐变为知识型经济,更进一步促进了知识型社会的成型。这意 味着知识不只将替代劳力成为最基本的生产,作业要素,也将成为社 会进步的基本支柱。因此在目前的大环境下,知识对一个社会,一个 族群成长的关键性,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提起知识型社会,一般上大家都把知识和科技挂钩,但广义来说 这应该还包含有政,经,文,教方面知识的发展及创新。然而知识并 不是捶手可得。知识创造是必须把资料,讯息或数据经过科学的,客 观的,或用特有的方法或量化来处理,传换而成。这处理或传换的过 程就是“研究”。资料的收集,记录,及篇排整理是研究初步不可缺 的工作。不过这初步过程只是“知”的阶段,要达到“识”的程度, 还得经过一番研究。

20年前,华研在大马十五华团一群热心人士的推动下成立了。20 年来虽然不断面对资金缺乏的困境,华研在资料的收集,记录,及篇 排整理方面的工作是做了不少,成果也可观。研究方面,在热心人士 的募捐下及研究员的热诚参与也还得以进行。可是这毕竟对马来西亚 华社一向以来所面对的问题研究,可说是杯水车薪。而将来呢?面对 经济环球化,国家竞争力下降所带来的问题,华社的问题是我们必须 去关注和研究的。这个重任由民办研究机构来承担,该是“众望所 归”的。如果华社不想沦为对自己社会“不知不识”的,便应该热烈 支持华研!

谨此恭祝华研更进一步茁壮成长,早日成为国际知名马来西亚华 人研究中心!

华研2。周年

027・乘凤破•:&炼浩诲

祝贺华研二十华诞

洪玉华・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会长

(Teresita Ang See • President, International Society fbr the Studies of Chinese Overseas)

华社研究中心20年来在华人研究领域的先驱性工作是值得我们最 热烈地祝贺的。贵中心在促进对华人华社研究的更好了解和认识方面 扮演了积极和重要的角色。贵中心为其20周年纪念出版特刊,包含各 国华人研究的状态之文章,这对促进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实在是一项 有价值的贡献。

谨代表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向贵中心的20周年纪念致以最热烈 的祝贺,衷心希望贵中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The pioneering work of the Centre fb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in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deserves our hearty support. The Centre has played a positive and important role in increas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awareness of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The publication of a commemorative volume on the twen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Centre and the inclusion of essays by foreign scholars on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will be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promoting this important field of academic research.

On behalf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br the Studies of Chinese Overseas, I wish to extend my warmest congratulations to the Centre on the occasion of its twentieth anniversary. May I hope that your Centre will continue to achieve and work towards success in its research.

ISS0

International Society fbr the Studies of Chinese Overseas 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华研20周年

028 •乘风破演落沧淳

祝贺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二十周年纪念

王庚武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Professor Wang Gungwu • Director, East Asia Institut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欣逢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创立20周年纪念,谨以欣悦的心情, 给以热烈的祝贺。

过去20年华研做了不少有社会价值的研究工作,虽然它的经济状 况一直都很拮据,但是历届理事们排除困难,坚守善道,研究员和职 员们敬业乐业,辛勤耕耘,是值得嘉许的。华研20年岁月的卓越业 绩,对华社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华社责无旁贷,应给予大力支 持,使它继续发挥文化学术力量。

我由衷地祝愿华研来年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有更亮丽的成绩表 现。这是我极欣慰的憧憬。

I am pleased to say a few words of congratulations to the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on the occasion of its twentieth anniversary.

The record of research work of the Centre has been truly remarkable and I am glad to extend my best wishes to the staff and board members of the Centre for having persevered despite endless financial hardships. What the Centre has done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fully deserves support from all. May I now place on record how much I admire the Centre and want it to be even more successful in the years to come.

华研20周年

029・乘同破波洛沧淳

Congratulatory Message for the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Professor Ho Peng Yoke • Director Emeritus,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Cambridge University, England (何丙郁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硏究所终身所长)

The Western World owes its economic growth and power main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all know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one are not sufficient. Without peace and harmony among the people, economic growth would be hinder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ld even bring untold sufferings to mankind when those in power only think with the brain and ignore the human heart.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one another's culture and problems among the races in the world would enhance the part played by the human heart.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o have its source in ancient Greece, modem science had much to gain from the civilizations in China, India and the Islamic World (in alphabetical order) at the emergence of the Renaissance in Europe. In the last decade we witness the remarkable economic turn around both in China and India. This resulted from efforts in mod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pired by their past achievements in history. Malaysians are partly inheritors of these three great civilizations. Awareness of the fact that the people in Malaysia have a share in their heritage should similarly act as a cataly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conomic growth. Moreover, if the inheritors make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es and problems of one another, they would achieve peace and harmony in the country that would in turn contribute to economic growth. Before one tries to understand another culture, one should begin by trying to understand one's own culture. The inheritors of the three great Asian civilizations in Malaysia came from different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s.

The Chinese migrants to Malaysia during the first few decades of the last century, for example, could not come to terms with the chang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in their homeland and found themselves in a new political, so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re was an ancient Chinese saying jing yi wen jin, ru xiang yi wen su ”(入境以问禁,入乡以问俗) meaning that one should learn about the customs and law of the land wherever one went to, but alas few was aware of it. Many had in mind some vague family

华阳。周年

030 •乘风破波洛沧海

Congratulatory Message for the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law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imagined that law was simply based on "common sense**, the so-called qingli ('情理)in Chinese culture. Expectedly, when their concept of legal matters confronted local law that contained a strong element of Western culture, the latter inevitably prevailed.

The government of their mother country did not understand the Western idea of colonialism and did not offer its emigrants protection. To be fair, it could not have done so even if it had wished to, because it was finding hard to protect itself against foreign intervention. In fact, it often sought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ose who had left for overseas and tried to maintain some connection with them, based on blood relations and common writings and culture. Local environments and political changes both in the country they lived in and in China had greatly affected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ir offspring, who fell broadly into two different groups. There was an English-educated group that could mingle more freely in a multiracial society and could gain access to posts both in government and in the international private sectors. Another group was formed by the Chinese-educated, who lost out to the English-educated in both these aspects, but could find employment in Chinese-owned enterprises, if not doing business, however small, on their own. In between there were a minority few who were educate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Since the latter half of the last century, Bahasa Malaysia had replaced English 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Malaysia, but the grouping still remains - the only change is that both groups have proficiency in Bahasa Malaysia.

Malaysian Chinese have played their part in contributing to the prosperity of Malaysia. The English-educated and the Chinese-educated have done their shares in their different ways. On the literary side, the English-educated came into the mainstream of local writing, while the Chinese-educated gradually developed a style of writing with local content, known as Mahua wenxue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achievements of both deserve a place in history. It was the Chinese-educated that started the ball rolling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I visited the Centre

华研20周年031 .乘風破"沧烤

Congratulatory Message for the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in the early 1990s and saw its collection of Chines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cluding those from schools and clan associations), writings by Malaysian Chinese authors, Chinese reference books and books mainly on Malaysia and Southeast Asia, and so forth. They are indispensable materials for those doing research on Malaysian Chinese or just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m. I am glad to see the involvement of the English-educated in this venture, so that the Centre now embraces the studies of all Malaysian Chinese.

Thus the Centre is providing an avenue to those who wish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laysian Chinese. I hope that, as the next step, Malaysian Chinese will make more efforts to understand the other two major communities, together with whom they partly share the inheritance of the three great Asian civilizations. That would hopefully promote understanding, bringing peace and prosperity to their country. I wish to congratulate the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for the important role it may play in this respect and wish that it will grow 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I also hope that it will receive support from the public for working towards such a worthy cause.

华研20周年

032 •乘同破波洛浩诲

华社研究中心 二十周 年纪念刊 出 版感言

颜清湼博士・澳洲阿德雷德大学历史系

(Dr. Yen Ching Hwang • Department of History, Adelaide University)

1985年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的成立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一件大 事。它标志着华人社会的自我醒觉,说明了华社对华族文化和历史的 重视,它并说明华社对华族先驱在马来西亚历史上作出巨大贡献的重 视。

数百年来,华族先贤在马来西亚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努力耕耘, 他们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领域作出巨大的贡献。自从15世纪初马六 甲王朝建立起,华族的先贤们在转口贸易,商品化农作业,锡矿业, 橡胶种植业,胶品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和 酒店休闲业等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无可讳言,如果没有华族在经 济和文化教育所作出的宏伟贡献,马来西亚不会有今日繁荣昌盛和文 明发达的局面。

尽管华族先贤们箪路褴褛,流血流汗,他们的功绩如果没有文字 记录下来,并由历史家撰写成书,他们对马来西亚的贡献也将被磨灭 和淹没了。1970年代初当我开始收集资料撰写《新马华人社会史》一 书时,我深深感到华文资料的缺乏,华人社团能保留战前史料者真如 凤毛麟角。固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占领马来亚期间(1942-1945), 许多有关华社的珍贵史料被烧毁或散失。但是,华社本身没有一个统 一的机构来收集和保存珍贵文物和史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 作为马来西亚保存史料最高机构的吉隆坡国家档案馆也少有保存华文 资料。如果这个情况继续下去的话,华族对马来西亚的巨大贡献将被 时间淹没,而华人优良的文化传统也不能得到沿袭。因此之故, 1970-80年代每当我在马来西亚收集资料时,曾经多次通过报章向华社 呼吁,尽早成立一个统一机构来收集,保存和研究华族的历史和文 化。一个没有历史和文化的民族或国家,就像一个没有记忆和灵魂的 人,那是多么可悲的事。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自1985年由华社最具影响力的十五华团委托雪 兰莪中华大会堂成立后,除了收集资料外,并推动有关华社的研究, 设立了哲学,宗教,历史,医药,科技,社会,文学和经济研究小 组,但因经费缺乏和专业人才的不足,不能获得预期的成绩。1995年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改名为华社研究中心(简称为华研)后,把焦点放

华研2。周年

033 •乘凤破浪%沧漆

华社研究中心二十周年纪念刊出版感言

在研究华社问题,并聘请专职和兼职学术人才,出版学术刊物和有关 华人问题的专著,主办学术研讨会,获得可观的成绩,这是值得肯定 的。

华社研究中心是一个民间的文化学术组织,没有得到政府的资助, 庞大的开销全赖华社热心人士的捐款和筹款来维持。由于经费缺乏的 缘故,中心的运作受阻,发展计划也难于付诸实现。马来西亚华社不 乏千万和亿万富翁,如能秉承华人的优良传统,慷慨解囊,捐出数百 万或一两千万元为华研的发展基金,这样可以使到华研的经济基础永 固。这不仅他们的声名永留青史,而他们子孙和华社的长远利益也将 受到保护。

20年在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上是一段短短的路程,但华研能出版纪 念刊来庆祝20岁的生日,这是值得庆贺的。希望华研在华社热心人士 的大力支持下,检讨过去20年的得失,展望美好的将来。并希望它能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完成历史所负给它的使命。

华研2。周年

034 •乘风破演洛沧值

热烈^祝贺华研二十华诞

孔远志教授•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院

(Professor Kong Yuanzhi • Faculty of Eastern Languages, Peking University)

今年正值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华研)成立20周年,谨致热烈 祝贺!

每次访吉隆坡,我几乎都到“华研”会见老朋友或查阅资料,收 获良多。“华研”是宝库,保存着不少重要书刊,特别是有关华族的 剪报,弥足珍贵;“华研”宛如园地,出版《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 刊》、《人文杂志》和《资料与研究》等刊物,以及许多学术著作, 遐迩闻名;“华研”恰似桥梁,通过研讨会等途径沟通马来西亚华族 各阶层的心灵,促进族群间的谅解和合作,介绍海外华人的情况; “华研”又如一面镜子,她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反映了当地华族的 历史沧桑,而且还体现了华族与友族一起同甘共苦,共建祖国—— 马来西亚。“华研”任务繁重,人力和财力却十分有限。让我们更加 关心“华研”,支持“华研”,愿“华研”更加姓紫嫣红,愿“华研” 更加茁壮成长!

华研20周年

035 •乘风破演落浩漆

恭贺华社研究中心 成立二十周年

倪世雄教授・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Professor Ni Shixiong • Director, Center for American Studi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在马中建交30周年之际,我有幸出席了由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 心、东方日报和中国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马中关系:新世界秩序中 的定位”国际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规模宏大、议题广泛,对马中关系 做了全面回顾与展望,成果丰硕。在参加研讨会期间,最让我欣慰的 是能够再次和24年前在哈佛大学结识的老朋友文平强博士见面,同时 也对他苦心经营的华社研究中心有了些许认识。十分巧合的是,我所 在的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与华社研究中心都走过了 20个年头。值此 庆贺之日,我忠心祝愿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中马人民的友谊万古长 青。

华研20年的成长历程使得它成为一所具有国际影响的海外华人研 究中心。来自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日本、新加坡和澳洲的众多 研究机构和大学都与华研保持着学术联系与合作,华研已经为自身的 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重要的国际联系。

华研是将马来西亚华人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研究旨趣兼顾 学术价值与现实需要,全面涉及马来西亚华人的经济、文化、政治、 人口和生活等各个维度,全面记载了马来西亚华人成长的历程,极具 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马来西亚华人对社会的杰出贡献,马来西亚华 文教育在海外华文教育的先进地位以及马来西亚持续和谐的族群关系 使得马来西亚华人在海外华人中独具特色。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是世界 海外华人研究的重要对象。作为马来西亚的本土研究机构,华研将研 究重点定位在马来西亚华人研究、马来西亚华人与国内外族群关系等 领域,自然会成为记录和服务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首要研究机构。华 研的研究定位迎合了华人寻找自我认同的心理需求,也有助于推动马 来西亚形成更加融洽的多元文化社会。

文化包括了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趋向以及该群体所创造的 一切文明成果。没有文化,这个群体无疑等于失去了灵魂,成为无根 的浮尘。文化这个活的灵魂需要去研究、去挖掘、去传承。马来西亚 华人不仅继承了很多在其他地方已经消逝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且参与 开创了亚洲经济腾飞的伟业,马来西亚华人体现的这种创业精神和文 化素质已经引起了国际海外华人学界的高度关注。发掘、继承这份文

华研20周年

036 •乗凤破海滞浩海

恭贺华社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

化遗产并将之发扬光大成为马来西亚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我们从 崇高的文化回到琐碎的现实,会无可避免地碰到诸如人口、经济、教 育、社会与政治等问题,如何在一个多元种族和文化的社会处理好这 些问题需要各个族群去认真面对。在现代社会,回答这些问题的通行 做法是成立相关的思想库或者研究中心。社会发展越进步,相关研究 机构也越成熟。

20年来,华研通过公开出版学术丛书、学术论著、学术刊物和学 术文章,举办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了华人文化、族群政治、创业历 程、社会变迁、人口趋势、马华文学、地名考证乃至中国发展等诸多 议题,传承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服务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需要。随着华 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华人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如 何发挥这些积极作用有赖于富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在东亚地 区化不断取得进展的背景下,中国和马来西亚都是区域内起积极作用 的重要国家,华研关于中国情况的研究以及由此带动的马中两国的文 化交往必将会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作为一间民间的非营利研究机构,华研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的确 令人赞叹。尽管办公条件比较艰苦,研究和行政人员有限,华研还是 拥有了自己的图书馆、出版物和研究架构。华研的成长道路鲜明地表 现出草根特色,即立足华人社会、服务华人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华 研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荣辱与共的。华研正是马 来西亚华人社会的一个缩影。我衷心祝愿华研的明天会更好。

华研20周年

037 •乘风破演搐滔海

成就喜人再创辉煌

—— 祝华社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

余之祥教授'沈道齐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Professor She Zhixiang \ Professor Shen Daoqi • Research Fellow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Nanjing, China)

华社研究中心从成立至今已度过20个春秋,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经 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马来西亚也同样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中 国和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华社研究中心可说 是应运而生,在各方面都有进展,成就喜人。

我们应邀于2004年11月来到吉隆坡,参加由华社研究中心,东 方日报和中国武汉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为马中建交30周年国际学术 研讨会:“马中关系:新世界秩序中的定位”,约一百多位学者,从 中马之间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商业贸易等方面作了广泛的交流, 由于2005年就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在南洋一带有广泛的影 响,在马来西亚尤有重要的活动,所以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亦成 为讨论的热点。这次研讨会十分成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 仅推动了学术交流,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增进了友谊,为今后的交 流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我们还专门拜访、参观了华社研究中心,感触甚多,印象最深之 处是中心人员的精干与工作井井有条,在文平强教授的主持下,每位 成员都热情敬业,效率很高。华社研究中心不但每年出版、发行研究 成果与定期出版年刊及季刊,还要举办多种活动,通过组织各种学术 研讨会扩大国际交流。华社研究中心收藏的中文文献,为马来西亚华 人查阅资料提供了方便,也为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学者了解马来西亚创 造了有利条件。华社中心在经费不多且要从各方筹措的情况下,办得 如此出色,令人敬佩不已。

在热烈祝贺华社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作为华社的好友,我 们提两点热切的希望:第一是希望中心进一步加强和中国学术界的交 往,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各国华人数量和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两国之 间的历史文化各有特色又有不少共同点,华社研究中心以其已有的基 础和丰富的经验,正可以承担起两国学术界之间的桥梁作用;第二是 向中国多多介绍马来西亚,近一些年来,往返于中马之间的旅客不断 增多,大批中国旅游者来马来西亚观光,旅行社的导游多是以介绍各 种风景为主,华社中心可以以自己的优势宣传马来西亚的历史文化背 景、地理特征,特别介绍是马中在历史上的来往,相信将会发挥更大

华研20周年

038 •乘凤破油并浩潘

成就喜人再创辉煌

的作用。

中马历史源远流长,又是友好邻邦,经济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 两国之间的来往将会更加密切,在这一大背景下,华社研究中心将会 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祝华社研究中心再创新辉煌!

华研20周年

039 •乘,破濃洛沧燔

华研一瞥

贾保华教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Professor Jia Baohua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China)

我对华研的最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它的建筑外表、或人员数量、或 房间面积,而是我在那里感受到的一种亲切、友好、热情。我好像是 在参观国内的一个研究单位,如果不是室外耀眼的阳光和热带的风光 的话,我甚至可能会忘记这里是马来西亚。

我在华研得到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在这样比较有限甚至有点简 陋的条件下,华研的各位员工依然保持了一种敬业和努力的精神。我 看到在图书馆里摆放着华研的出版物,在办公室的地上和桌上堆积着 各种出版资料。看到一个小小的华研能够取得如此众多的研究成果, 我在感到吃惊的同时,也有一种钦佩的感觉。我听说华研几乎没有任 何固定的研究资助,我更对他(她)们肃然起敬了。

我在华研得到的第三个深刻印象是:我感到马来西亚(甚至东南 亚)的华人文化得到了尽心的和持续的研究。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 现在世界上有5,000万海外华人;或者说在东南亚有3,000万华人, 但是,这些华人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怎样的现状、以及怎样的未 来?他们与当地人民发生了哪些交往、哪些冲突、以及哪些融合?他 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以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夹缝 中是如何思考和应对的呢?当地人民和种族在过去和现在又是如何看 待和对待这些华人的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些华人是无法进行系统 的思考和研究的,而在大陆的中国人也是很难深入了解的,而在这方 面可以大有作为的恐怕就是像华研这样的研究团体了。

我记得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的确,从近 代中国的历史来看,不论是辛亥革命的成功,还是近代西方文明的传 播,都是与海外的华人、特别是南洋的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即便是19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也是离不开海外华人的大力支持。 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华人的关系。

最后,我对华研再次表示衷心的祝贺,并祝他们在促进华人与当 地人民的相互交流、以及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更多的 成果。

华研20周年

040 •乘風破他陪浩漆

《世界华裔通史》构,电的诞生地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蒋晔・北京《中华杰出文化人物》访问专栏作家

(Jiang Ye • Columnist of Distinguished Chinese Personalities, Bering)

我的老师白寿彝先生,是回族历史学家,他生前是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系教授,他是中国《二十四史》总校点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 《中国通史》的总主编。为了中国8,000年文明的总结,他呕心沥血, 奉献了一生。为了祝贺他90岁寿辰之时终于完成了《中国通史》,时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先生特致长篇的贺信。可以讲, 白寿彝先生就是当代的司马迁、司马光。

白寿彝先生《中国通史》的局限性,在我访问马来西亚华社研究 中心之后,便一下子感觉到了,中华民族移居海外的几千万子孙的历 史,在《中国通史》中没有尽情地展现出来,也因为《中国通史》的 “中国"两字,限制了其对美国华人、欧洲华人、东南亚华人的详细 记述。

2005年1月29 H ,我来到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访问。参观了 马来西亚报纸的各种专题的剪报资料,让我感到了马来西亚华人认真 工作的震撼。这种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大家仍是那样安静地敬 业工作,我感受到了默默无闻地奉献。我们看到了一排排马来西亚各 华团组织所编纂的图册,如:《雪兰莪中华大会堂80周年堂庆史料辑 (1923年- 2003年):风雨同舟 当仁不让》、《马来西亚全国华团联合 宣言》、《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华总会讯》、马来西亚历届 华人文化节纪念特刊,还有更多的宗亲会、同业公会等各种组织的资 料,这些资料搜集之多、之全,令人吃惊。这些资料,如果华社研究 中心不搜集保存,可以讲,再过几十年,社会上能留存下来的,肯定 是少之又少。华社研究中心已成立20年了,并创办了《马来西亚华人 研究学刊》、《人文杂志》和出版了很多图书。由此可见,马来西亚 华人的远见卓识以及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在大学图书馆里,为了研究之需曾去汗牛充栋的书库里去翻阅历 史资料的我,非常清楚华社研究中心保存了如此大量历史资料的价 值,它们是马来西亚华人一步步前进的脚印,这里面饱含了华人的多 少辛酸血泪,同时也反映了华人为了生存、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凝聚 力。

然而,令人感到可惜的是,中国土地上的炎黄子孙对漂泊在海外

华研20周年041 .乘凤沧渴

《世界华裔通史》构思的诞生地

的华人所知甚少,华人在近200年中移民海外、可歌可泣的历史,尚 未进行通史性质的集大成式地全面总结,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 通史》也仅仅是局限于中国一国的上下8,000年,近200年来的海外 华人史,在《中国通史》中没有真正展开,这受制于我们对海外华人 的情况知道得太少,中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十分不够,中国与海外各国 华社研究中心的沟通也不频繁。所以,造成海外各国华人几千万人口 的历史,尚未进行彻底总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一个遗憾,同时也 是各国华人的一个遗憾。中华民族是最有历史感的民族,究天人之 际、穷古今之变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正是这个历史感,才保证了 中华民族传承有记载、宗亲有家谱、香火从未灭、历史未中断的人类 历史奇观。

我希望全世界各国华人向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学习,尽快地组 织起各自国家的华社研究中心,并从现在开始更加紧密地建立起联 系,最好能在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在马来西亚召 开一次全世界华社研究中心经验交流研讨会,组织起《中华民族通 史》世界编委会,拿出一个时间表,开始编纂各自国家的华人史,然 后依据国别分卷出版,这一计划如能实施,将是全世界中华民族的福 祉,中华民族将为全世界人民献上一份厚礼,那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 历史事件!

祝愿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成为世界华人的榜样!

华研20周年

042 •乘風破波落滔淳

2005年华社研究中心20周年纪念特刊

乘风破浪济沧海

定位与展望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华研创立20周年而写

李业霖・华社研究中心研究员

(Lee Yip Lim • Research Fellow,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华社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华研)创 立于1985年,迄今已垂20年的历史。 华研是在民族文化面临考验,华社普遍 感觉苦闷,人们潜存忧患意识的时候, 为适应当时客观环境的要求而成立的。

20年来,华研在传播知识,积累资 料,研究学术,出版书刊,举办研讨会 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社会国家作出 了有益的贡献。

前辈与时贤,在风雨中艰辛开拓, 起了破冰之旅的作用;知识界亀勉从 事,研究华人的历史和现状,建设精神 文明。他们的贡献,泽及华社,功在千 秋,都值得表扬。

这次庆祝华研20周年纪念的主题 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诗句出于朱熹的诗集。原诗是: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这首诗久经流传,脍炙人口。池塘 的水为什么这样明净清澈呢?因为它的 源头有鲜活的流水淙淙而来。朱熹暗喻

要保持心灵的净化澄明,就要不断吸收 新知,犹如智慧之清泉,注入心灵的大 海。全诗的寓意是说明一个人的学问成 就,是有其深远的渊源的。

我认为“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 这样诠释:俗语说“水为财”,“源头 活水”可喻为物质资源(财)和人力资 料(才),即钱财与人才纷至沓来。华 研是一个民间的文化学术机构,也是一 个非营利组织,它既缺固定收益,又无 生利产业,一切的行政开销,研究经费 以及采购文籍资料支出,全部都要自行 筹措,所以亟须要经济资源的投入,以 维持其运作。发展文化学术事业,必须 要延揽人才。“财”与“才”相辅而 行。钱财可以网罗人才,人才可以创造 钱财。有了经济资源的注入,俊彩星 驰,专才蜩集,发挥学术力量,多出研 究成果,业绩辉煌,惠及社会,造福人 群。

华研的中心任务,是从事学术研究 工作。研究工作是一桩艰辛的、长期性 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它绝不像外劳 砌砖墙那么轻易,也绝不似煮即食面那

华研20周年043 •乘風破濃诲浩•爲

么快捷。撰述工作,须要手不停披,脑 不辍想,开电灯以继替,恒兀兀以穷 年。曹雪芹卜居黄叶村,专心写《红楼 梦》,有言“字字看来俱是血,十年辛 苦不等闲”。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写反映 南明一代兴亡的史剧《桃花扇》,15年 苦心经营,三易其稿,才告杀青。明代 药物学家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动用 了全家人帮忙,足足花了 27年才告完 成。鲁迅在北京沉潜10年,辑校《嵇 康集》和撰写《中国小说史略》。牛顿 用了 23年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思索、观 察行星运动的规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体 系,发现了万有引力三大定律。马克思 孜孜不倦,用40年的辛勤劳动,《资 本论》才脱稿。南大出身的著名华族史 专家颜清湼教授告诉我,他的《新马华 人社会史》,花了 16年的时光才撰成。 勤奋严肃的研究工作者,哪一个不无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经验?做学问,不能急功近利,躁切 从事。荀子说:“不积陛步,无以至千 里。”没有涓涓不息,焉能汇成江河?

学术研究要与时并进

现代科技猛迅发展,深刻地改变著 人类的社会生活。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日 新月异的时代,所栖身的是一个多元民 族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正进行现代化的 建设,我们的民族不能落后,必须与时 并进,力争新的振兴。

这次华研热烈庆祝创立20周年, 突出3个要项:

(-)积极扮演推动华人文化发展 和研究学术问题的角色。

(二)努力贯彻“荟集贤士,扎实

研究,立足华社,放眼国家”的使命。

(三)展开筹募研究基金及活动经 费工作,使华研的“源头活水”汩汩而 来,骚骚而至,摆脱捉襟见肘的窘境。

华研创立仅20年,尊重知识,重 视人才,以成为其传统。但一些做学问 的优良传统,有待建立。近年来,华社 流行著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唯名主义 的学风和速成文化观。一些人急于求 成,无学则出术,以遂虚名,甚至哗然 取宠,曲学阿世,这无疑是不良的学 风。华研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应竭力避 免受这不良学风的影响。学风影响政 风,政风影响民风。如果学风廠败,政 风浑浊,民风浇漓,整个民族的前途就 堪虞了。贬斥伪学,匡正浇漓,纠正不 良学风,使之返乎淳正,这是建设精神 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章 见 与 生 但 (-的 畅 借 使 文 绕 么 史

重视语言的选择与使用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文化界和思想界 的领导人物,无不重视语言的选择与使 用。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领域里, 不论学那一门专业,首先要学会写得一 手好文章。孔子说:“言以足志,文以 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 不远。”(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如果文章写得不高明,不能正确地表述 思想,就很难登上那门专业的高峰。

一代宗师钱穆先生很重视论学文 章,并有很精辟的见解。他点评章太 炎、胡适、廖平、梁启超、王国维、陈 垣、陈寅恪等学人的文章的醇疵优劣。 他认为文字表达功夫非雕虫小技,必须 要讲究。他最赏欣章太炎的文章,认为 其文章言不虚发,不蔓不支,是论学文

华研20周年

044 •乘风破液洛浩潅

章的正宗。(《钱宾四先生论学书简》, 见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 —— 钱穆 与现代中国学术》,253-256页)胡适先 生说:“文章虽然是思想的附属工具, 但工具不良,工作也必不能如意。” (《胡适文集》第7卷176-179页)胡适 的论文写得很好,条理明晰,平易流 畅,语言洗练,文无芜词,值得青年们 借鉴。另一位历史家陈垣先生对文字的 使用很谨慎,很讲究,他说:“有一种 文章,看起来洋洋大观,而一句话绕来 绕去,看了半天看不懂,不知他说些什 么。”(《谈谈文风与资料》,载《陈垣 史学论著选》,636-637页)。钱穆先生 评论陈垣先生的文章说:“其文朴质无 华,语语必在题上,不矜才,不使气, 亦是论学文之正轨。”(见前揭余英时 书)我认为“文章得失不由天”,文章 要靠不断实践,多观摩古今有定评的范 文,不断提高,才能写好。

我寄望华研作为一个文化学术机

构,重视规范汉语的使用,所发出的任 何文件,印刷的报告、论文、书刊和任 何出版物,都能使用正确、健康的语 言,以表达正确无误的思想,从而建立 使用语言的严肃文风。这不但具有重大 的文化意义,而且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华研在使用民族语言方面,应为华社树 立一个模范。

21世纪的研究工作者,有如在朝霞 国里万舸争流,充满挑战。研究工作者 应有扎实的基本功,知识面要广,深厚 的学养,宽邃的理论基础,善于吸收前 人的学术成果,在学术上能与国际接 轨,并能由博返约,从而创新。此外, 有充分的时间来读书和写作。

最后引用中国数学家王梓坤教授一 首古诗与青年朋友们共勉:

“十年磨一剑,

不敢试锋芒; 再磨十年后, 泰山不敢当。”

华研20周年

045 •乘凤破演落浩海

华研的正道是研窕

界 学 .情

30

得:

看:

此: 佩J

林水檬博士 •拉曼大学中文系主任

(Dr. Lim Chooi Kwa ■ Head, Dep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华人重视教育由来已久。春秋时代 孔子有教无类,启发民智,使一般百姓 都有机会受教育。此后历代私学延续不 断。华人对教育的捐献,两千多年来已 蔚为风气,形成传统。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正值 英殖民政府大事开发马来西亚之际,需 要大量人力。恰好那个时候,中国惨遭 列强交侵,接着又有军阀混战,兵火连 年,山河破碎,人民贫困,因此华族便 于这个时期大规模移居马来西亚。华文 教育也随着这些华族移民南传。华人在 马来西亚努力兴学办校,无私奉献的事 迹大家有目共睹。

然而,华人于研究事业则未如对教 育般看重。即使在中国本土,有规模的 研究机构如中央研究院也须待到20世 纪20年代末方才出现,囿于传统,马 来西亚华人对学术研究的认识不足,支 持也不落力,有者甚至还搞不清研究机 构之定位,可是却想越俎代庖,为之重 设方针。华社研究中心既是一个研究机 构,它的主要业务就是把研究工作做 好;换句话说,在求真的过程中,做足

了搜集资料的工夫和严谨的研究分析之 工作,所提出来的理论都是持之有故, 言之成理,有一分证据,只说一分话, 有十分证据,才说十分话,其研究成果 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所谓学院标准。因此 作为研究机构的华研并不存在所谓定位 问题,只有如何选择与我们较具切身关 系的课题以作为研究先后的程序问题而 已。

西方发达国家对研究事业的重要性 较有认识,研究机构数量既多,设立又 早。他们连比较有规模的商业机构,都 设有研究及开发(Research & Development)部门,每年拨出若干经费 以供研究之用,藉以提升所生产之物的 品质。至于高等学府如美国八间长春藤 大专院校,即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 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西凡 尼亚大学、康乃尔大学、布朗大学、达 特茅斯学院,虽然全部都是私立大专院 校,可是它们都全面得到社会上的热心 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有机会进行高 层次的学术研究工作。由于获得的赞助 经费异常充裕,又使它们有条件罗致世

华研20周年046 .乘风破液搐沧•海

界上最好的学术人员到校从事研究及教 学工作,并且装置最先进的设备。在此 情况下,其研究工作自然会做得异常出 色。光是一间哈佛大学,迄今已造就了 30多名获得诺贝尔奖的顶尖学者。这个 得奖数字显示它已超越不少发达国家。 看到区区一间私立大学,其研究成果如 此丰硕,成就如此辉煌,不得不令我们 佩服美国人所具的眼光,他们对研究事

业所投下的财物和心力也足以令人又羡 慕又赞赏。

如今,正值马来西亚华社所创设的 唯一研究机构华社研究中心成立20周 年之际,希望国人能珍惜和重视它,尽 力支持它,使它在研究方面能更有表 现,取得更大成就,那终归是华社和国 家的福分。

之L八果此位关而 性又都&费的蔡大凡因赏&蜀孙廿一

华研20周年047 .乘风蔑濃炼浩海

没有研究,就渔有发言权

3

I

*

I

il

i

i

1

陈忠登医生-马来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兼华社研究中心署理主席 (Dr. Tan Chong Tin • Professor,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Malaya, and Deputy Chairman,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华研的成立可追溯到1983年在槟城 召开的“全国华团文化大会”。两年后 即1985年一月,华研以“华社资料研 究中心”的名义成立。1993年七月,华 研申请成为一所非营利的独立机构。自 成立以来,华研不仅搜集资料,也出版 书刊,举办讲座会,汇集各领域学者, 专家探讨华人社会所面对的问题。1996 年,华研改名为“华社研究中心”,更 明确定位为一所学术机构,并以“马来 西亚华人研究”为其主要学术范畴。中 心宗旨以学术研究为主,资料收集为 辅,而资料收集也是为提供研究的用 途。不过,中心仍然继续出版,办讲 座,研讨会等活动。

从“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到“华社 研究中心”的改变,至今已经有十年。 不过仍时常听到一些关心华研的人士, 质疑将华研定位为学术机构,是否已违 背了当初创办人的意愿。

回顾当初成立的背景,是华人社会 在政经文教不断受到委曲,普遍感到 “没有获得公平对待”的心态中,对 “华人困境” 一种自救的活动。政府新

经济政策施行之后,华社领袖与从政者 多年的对话,发现自己的言论缺乏资料 与数字的根据。因此就创立这资料库。 当然,华研也重视文化更新,人权理论 的奠基,思想观念的突破,华社智囊团 的角色。

那么,我们又如何将今天所重视的 学术研究,与当初创立华研的目标配合 呢?

研究是求真的活动。没有经过严谨 研究的言论,只可说是一个“看法”, 是没有理论或数字根据的意见。因此, 研究是有根据的了解真相。学术有“理 论”的意义。学术也是“与学院有关” 的意思。将华研定位为学术研究机构, 并不是指华研所重视的,是理论性,没 有策略或实用价值的研究。这却是指华 研所要进行的,是有学院标准,是高水 平的研究。

为什么我们应该强调华研的定位是 学术研究呢?因为专家的看法,一般是 以学术水平的研究为标准。而政府设定 政策时,除了要附合多数民间的意愿, 一般都是靠专家们的意见,或有数目根

华研20周年

048・乘风破波洛浩炫

据学术水平的研究。因此有人说,没有 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是这个意思。 在大马的民主制度社会,当遇到一些不 满的课题时,华社传统以来都是通过华 团与媒体制造舆论,以民众的愿望向从 政者讨价还价或施压,从而影响政府的 政策。学术研究却是以资料,数据与理 论,做为与从政者对话的根据。也希望 能借此影响专家与学术领域的权威 (opinion leaders),从而维护华社的利益。

而华研也通过学术讲座会与出版,提供 专家与学术界言论的平台,从而参与和 塑造(mould)专家与学术界的看法意 见。这是华社维护本身利益的另一个方 法。

因此,将华研定位为学术研究机 构,并没有违背当初创办人的意愿。可 是,要对社会与文化有显著的建树,还 需要华社大量的人力财力投资。

华研20周年

049 •乘凤滅療济浩烙

破旧立新: 论华研的定位.企业文化与前途

游若金博士

(Dr. Yew Yeok Kim)

华研是一所属于华社的学术研究机 构;不必看文献,只要看它的全名 —— “华社研究中心”,或前时的“华社资料 研究中心”一一就知道了。但是,什么 是学术研究?华研的角色与功能是什 么?在决策与执行上,如果参与者对有 关问题没有正确不移的共识或目标,而 以偏颇的心态行事,则难取信于众。

过去曾有学者批评华研定位不明 确,有者更认为华研已乖离了定位。无 论如何,华研的社会形象欠佳,不获华 社普遍认同与支持,则是不争的事实, 我认为华研必须严守原本的定位,发展 新的企业文化,才有前途。

1993年7月华研注册为非营利公 司,我认为这是重生的机会。(参阅: 〈展新姿再出发:华资与华研共跨世 纪〉,《资料与研究》14期,1995年3 月。)注册后,华研作了以下一些兴革, 有助它走上正道:(1)实行会员制, 除团体会员外,个人会员分两类,即学 术会员和普通会员。在会员大会上各有 9名被选为董事,各占董事会之三分之

一。(2) 9名学术董事组成学术委员

会,对学术事务作出决策,并对董事会 负责。(3)聘请全职研究员,组成研 究部。(4)设立奖学金培训研究员。 (5)出版双月刊《资料与研究》。(6) 中心改称“华社研究中心”删弃“资 料” 2字。(7)将中心图书馆(即“集 贤图书馆”)定位为研究图书馆 (Research Library),由资讯部管理。 (8)设立“社会教育部”以提高华社的 学习与学术风气。(9)华研的定位有 个正式的表述,即:华研是一所学术研 究机构,以“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为其 主要学术范畴。(10)出版《马来西亚 华人研究学刊》(Journal of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

好多措施和理念,虽经多番探讨论 辩而后议决,但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成效不著。除了资源不足外,积淀多年 的旧文化从中作梗,不是决而不行,就 是行非所决。因此发展崭新的企业文化 (团体文化)非常有必要。破旧立新, 有下列要点值得考虑:(1) “华研人” 必须对华研的定位具有高度的认同与共 识(其中包括“学术研究”、“马来西

亚, 位 华 营 行: 服 学 入 的: 不.

来 义 华 结 究 的, 马 域 了 究 来 阅 19< 28 业 的,

术 科 如

华研20周年

050 •乘凤破演为浩遂

会研。D资集席。的有肝住亚辺 仑"里就化:‘”,去西

亚华人研究”等观念的释义,以及对定 位有固定的表述)。(2)以学术研究为 华研的界定性(defining)活动。 ⑶ 营造一个适宜学术研究的环境。(4) 行政等部门纯粹是向研究部提供支援性 服务;行政措施及概念须以营造良好的 学术环境为考量。(5)共同信念:迈 A 21世纪的华社越来越需要一所真正 的学术研究机构;学术机构是华社自强 不息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上述华研定位的表述中,有“马 来西亚华人研究” 一词,我认为它的定 义是: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是以马来西亚 华人的社会与文化为研究对象,是一门 结合社会及人文科学、以特定社群为研 究客体的综合性学科。这个定位有足够 的涵盖性,除华人历史与文化外,凡是 马华社会所面对的社、经、文、教各领 域的课题或现象都是研究对象,也包括 了具有策略涵义的研究。此外,作为研 究客体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和“马 来西亚华人文化”也各有释义。(请参 阅:〈创刊词〉,《学报》创刊号, 1997年8月;又转载于《资料与研究》 28期,1997年7月。)在建设华研新企 业文化时,这些概念的释义,都有参考 的价值。

学术团体无不圈定特定学科为其学 术范畴,并出版学刊作为发展有关学 科。显示其学术定位的主要工具。华研 如今出版了马华社会有史以来第一具备

完整概念的学报,水准虽有待评估,前 路可能不平坦,但其意义重大,尤其是 在学术定位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华团文化 工作总纲领》记录了同样的华研定位表 述;肯定了学术研究是建设马华文化所 不可或缺;认同了华研在21世纪所扮 演的角色;呼吁全国华团全力支持华 研。这项发展,意义非凡,有助华研重 新塑造其形象,争取华社支持。

此后,“华研人”如果在各种文件 或场合还有不同的定位表述,就显示产 出“华研人”并不清楚其定位和努力方 向,或缺乏共识;这不就辜负了华社在 《总纲领》所表述的,自80年代初至今 对华研的期待吗?华研必固守原初华社 所赋予的定位和角色,发展与之相应的 企业文化,最终重获华社认同,才有前 途。

企业文化的破旧立新,固不易为, 然不得不为。华研如今已是独立自主的 团体,思想兴革,并非不能为,而是必 有所能为。

(《资料与研究》〈华研之声〉第30 期 1997 年 11 月 30 0)

游若金博士华社研究中心前义务 主任(1992年10月1日至1997年12 月31日)

华研2°周年051 •乘风破液陪浩瀋

人才蒼華资料丰富 才能飞联

林水樣博士 •拉曼大学中文系主任

(Dr. Lim Chooi Kwa • Head, Dep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近百年来,时代的洪流对华人文化 的冲刷力不可谓不猛烈。在激流的冲击 下,有许多人连文化的根几乎都被漂失 了。然而,失去文化之根的人很难有足 够的信心来回应文化的挑战,时代的挑 战。我们必须牢记文化的优质是经过绵 长时间的沉淀和累积。累积的过程少不 了研究,有研究才有创新,而华社研究 中心从命名即已可知它是一所研究机 构,研究的目的可以是为经世致用,为 华社出谋献略,也可以只为更彻底地了 解自己的社会和文化,以求在原有的根 基上开拓和创新,这些都无可厚非。

华研如果要成为一所在学术上具有 生产性和权威性的机构,第一必须努力 提升研究员的质和量;第二必须充实图 书馆的研究资料。这两点我在不少的场 合里已经提过了,这里不想重述。只 是,要实现这两点,便非得有充裕之经 费不可。黄文界先生发表于今年2月13 日的《星洲日报》,题为〈热烈支持华 研设研究院〉一文里说:“应把筹款目 标提高为两千万元”甚至一忆元。”他 这样的提法是很有远见的。我觉得马来

西亚华社在经济方面雄厚的潜力,若大 家鼎力支持华研的话,经济问题也不难 解决。据《盐铁论》,齐宣王曾在稷下 设馆,罗致当时学者千余人,孟子及淳 于髡都在其中。又据《史记》,战国四 公子,即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和春 申君,还有秦相吕不韦,每人都有门客 数千人。马来西亚华人,财力可比战国 四公子或秦相吕不韦者也为数不少,我 们盼望今日华社的孟尝君或信陵君都出 来支持华研,捐助研究及发展基金,解 决华研在聘请研究员和购置资料的经费 问题。

在聘请研究员方面,华研将以素 质,学养及过去的学术成就和学术资格 作为主要的考量准则,因为华研企盼聘 请到更多在研究方面能独当一面的学者 为研究员。一般而言,凡具有硕士学 位,可为副研究员,而具有博士学位者 则可为研究员。除了全职的研究员与副 研究员之外,我们也非常希望其他学者 能与华研配合,提出研究计划,成为华 研的特约研究员。这正合安焕然先生刊 于2月22日的《星洲日报》〈华研,

竺升20週生052 .乘凤破油陪沧遂


与大 卩难 IT ,淳 寻四 U春 1客 掴 我 紬 解

%费

期待重生一一给华研的一封公开建议 书〉中所作的建议,即“整合华研以外 的学术人力资源去进行专题研究计划”。 以目前华研全职研究员的整体学术实力 而言,落实这项建议更属需要。另一方 面,华研一部分研究员也正在计划与其 他研究机构及学术单位的研究员合作组 成一支研究队伍,从事历史与人物之研 究。

华研集贤图书馆目前所蔵资料,距 离理想尚远。不过在筹得款项之前,我 们可以做的工作是请各地藏书家及文教 团体等捐赠书籍和其他各种文物,以丰 富馆藏资料。日后也应当设立口述历史 档案馆,以供国内外学者参考使用。

有鉴于在我国的华文学术著作的出 版在量方面落后于英文及马来文在这方 面的出版甚远,因此,华研也计划多出 版些有价值的华文学术著作,特别是有 关本地华人研究者。所出版之书,将依 类列入《华研学术丛书》中。我们切盼 从事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学者专家与华 研联系,共同商讨出版华文学术著作之 事,以为文化的累积尽些力。

(《资料与研究》第32期1998年3 月31日)

林水檬博士华社研究中心前主任 (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3月31日)

素格聘者学者副者华刊R

华研20周年

053 •乘风破液帝浩海

創造 有内翘的文化•优良的价值观

陈忠登医生・马来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兼华社研究中心署理主席 (Dr. Tan Chong Tin • Professor,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Malaya, and Deputy Chairman, Centre fb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文化所包含的领域,是广泛的。庞 朴给文化下这样的定义:“文化,从最 广泛的意义上说,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 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 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 行为。”神学家Richard Niebuhr认为文 化是除了自然界之外一切活动。他举例 说:“河流是自然,运河是文化;石头 是自然,箭头是文化;叹声是自然,语 言是文化。”

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方向,是衡量 文化内涵、深度的尺度。价值观是何谓 “美”、“善”;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 的事”、“值得我们付出代价”的问题。 它关系到日常生活如何做出选择、取 舍;如何褒贬、赏罚;如何分配我们的 精神、时间、金钱的问题;它又支配我 们的爱恶、欢笑、愤怒、悲伤。价值观 因此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方式、工作的标 准、道德行为。它渗透了我们生活每个 部分;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每一个思 维、情绪,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 一件事。价值观影响我们每一个决定, 而我们的决定又确定了我们的将来。个

人的成败系于所持的价值观。整个家 庭、公司、民族、国家的兴衰也受价值 观所左右。

当代中国文化学者梁燕城对传统中 华文化评论说:“儒家所形成的文化精 神,带给中国人民一种颇为刚健的、重 人格奋斗的人生观。中国人自孔子以 后,即能将人格价值与功业的成败分 开。即一个人伟大与否,跟他有没有实 践成就无关。一个人在功业上可能失 败,但他若能在失败中奋斗,坚持美善 的原则,那麽这个人仍是有价值的...... 中国人不崇敬秦始皇,汉武帝,隋炀 帝,甚至唐太宗也只能给人好感......中 国人最怀念的人物是孔子、苏武、关 羽、岳飞、文天祥、史可法、郑成功、 全是失败者。不过能在失败中坚持道德 奋斗,维持光辉的良知和人格而已。这 种失败中刚强,正是中华民族能屡败屡 战,长存不息的动力......是中华民族能 在列强交侵、强邻压境、八年抗战中仍 挺立不屈,亦赖这种民族精神。”

反之,对当代香港社会,他却说: “二十世纪是价值崩溃的时代,传统价

华研20周年

054 •乘风莪滾诲治淳

值、目标、理想,一一被否定或漠视, 所以如今我们很难想象还会有文天祥的 正气、岳飞的勇锐,更不能奢求孔孟的 仁义、老庄的飘逸了。我们只要找到一 两个人肯为原则而不诡诈。肯为责任而 流点汗,已经额手称庆。”至于香港的 青少年人,他认为“平面文化”已经渐 由“次文化”渐进成为青少年的主流思 想。梁博士说:“他们不相信这世界会 有真诚的正义和爱心......为搏两餐也都 肯制,今朝有酒今朝醉。”

梁博士对华人传统与当代文化价值 观的分析,也许是过于简化。可是文化 价值观对社会、民族前途的庞大影响,

却是不可否认的。既然如此,知道我们 所真正持守的价值观是什么,应该是华 研优先研究的课题之一。创造有内涵的 文化、优良的价值观,是社会、民族与 家庭的最重要责任,也是每个文化团体 的共同使命。而有关“人”的探讨,是 价值观的核心关怀,是每个人都应投下 心机去认识的。

(《资料与研究》第35期1998年9 月 31 E))

陈忠登医生华社研究中心前任主席 (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

华研20周年

055 •乘凤滅液落浩海

研究工作成毯社金效果

一祝贺华研创立15周年

李业霖-华社研究中心研究员

(Lee Yip Lim ■ Research Fellow,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我们应为提高民族文化科学素质,

建设精神文明,开辟新路。

华社研究中心创立于1985年,跟随 华社前进的足迹,迤通地迈入第15个 周年。

华研是一所民办的研究机构,揭樂 以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为它的主要学术范 畴。所谓“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游若 金博士曾撰文阐述,就是“以马来西亚 华人社会与文化为其研究对象,……以 特定社群为研究客体的综合学科。” (见《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创刊 辞》)游博士把华研的定位,清晰地标 示了出来。

自成立以来,华研孜孜破砍,广事 搜集资料,举办过200多场研讨会和座 谈会,汇集学者探讨国家和华社面对的 各项问题,开办社会大学,设立策略研 究委员会,协助华社领导机构撰修重要 文件,并出版数十种书刊。

每当人们要了解和研究华人的历史 和现状,或想知道建国以来发生的重大

事件或要査询某篇重要文献,首先选择 的资料库,无疑非华研莫属。甚至有人 要知道吉隆坡鳄鱼潭的遗址、日据时代 慰安妇寮寨的故地,也拨电华研询问。 华研对华社的文化建设和知识传播,无 疑作出了一定贡献。

华社对华研了解不足

华研是华社创办,服务华社,是华 社唯一的学术机构,但华社对华研了解 不足,照顾未周,因此它的经济状况, 常处于捉襟见肘的困境。华人为了作育 英才,慷慨输将,甚至不惜毁家兴学。 但是对学术研究或文化事业,就难得一 破悭囊,总是锚铢计较,趙恩不前。华 社广大群众对学术的内涵及其功能,也 许未解真谛,在这里不妨略加阐述,使 大家有个明晰的认识。

华研20周年

056 •乘風破演陪浩淳


梁任公在1911年写了一篇文章,题 目是《学与术》。他指出:“学也者, 观察事物而以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 者,取其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 例如以石投水即沉,投以木则浮,此物 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船舶,则航海术 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 能,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 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 关,百凡皆准此。”梁先生对“学术” 一词,作了非常明白的分疏,阐明了 “学术”的体和用的因果关系。一部科 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智慧、思维的发 展史,展示了人类社会文明史的长篇画 卷。

牛顿、达尔文、巴斯德、爱因斯 坦、玻尔和普朗克等人孜孜研究,不畏 劳苦地攀登科学高峰,他们提出的科学 理论,对整个世界的学术界和思想界产 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其价值是非金钱可 以衡量的,真是“不废江河万古流。”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研究中国科技 历史,把多年研究成果公诸于世,使世 界学术界悟然承认中国人在人类科技发 明史上的伟大成就。

以前欧洲人只承认阿拉伯人和印度 人的科学成就,而无视中国人的科学贡 献。自李约瑟博士多卷本的《中国科学 技术史》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出版后,改变欧美人看法,世 人才了解中华文明及其在人类历史上崇 高地位,欧美人才认同中国人在古代科 学技术的卓越贡献。

李约瑟“通过文化学术”研究,为 中国人做了非常有意义的事。已故李光 前、陈振传和香港华商都曾捐助研究费 给李约瑟研究所。事实证明,这些华商 的捐款,没有白费。丹斯里颜清文和丹

斯里林源德慷慨捐助华研,同样会获得 无形利益的回馈。

19世纪是华人在本邦开荒拓殖,艰 辛创业的世纪;20世纪是华人民族醒觉 奋起,联合友族,建设国家的世纪;21 世纪是华族腾蛟起凤,俊彩星驰,奔向 辉煌先进国的世纪。在祖国土地上,我 们应为提高民族文化科学的素质,建设 精神文明,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是我们 的先贤和前辈百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目 标。华研可以承担一部分责任,扮演推 动变革的前进和历史的前进的思想库或 理论思维发动机的角色。

研究起社会效应

研究工作要结合实际,要起社会效 果,不应只为研究而研究。学者们用各 种方法解释世界,但最重要的是改造世 界。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与社会的伟大实 践接轨,脱离社会实践,社会科学研究 就会没有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不能陷 入狭隘的功利主义,要为想像力保留空 间,也要有一点艺术家气质,又不必一 概排斥浪漫主义。至于“事出于沉思, 义归乎翰藻”的文章,是人们所欢迎 的,华研应以翰墨天下雄为荣。

华研的研究工作,要提高和普及兼 顾,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并重,力 求用新理论、新知识、新资料、新方 法,引导出规律性的东西,为今日华社 的创造活动服务。我们强调引进新方 法,因为优良方法之于研究,犹如优良 工具对于实践一样,会产生事半功倍的 效果。学术研究往往是随着研究方法所 获得的新成就而前进。新资料的发现也 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新学术潮流。

华研20周年057 .乘风心搐沧淳

华人社会需要研究工作,研究工作 需要华社支持。我们强调研究工作应起 社会效果,在已知领域有所突破,在未 知领域有所创新,以期更好地掌握民族 的命运。

华社需要知识,整个华族需要更新 知识结构,因为知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 界和改进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是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泉源。华社的进 步和两个文明的建设需要政治巨人、经 济巨人,同时也需要科学巨人和文化巨 人。他们像是冰雪消融时,第一批北归

的候鸟,是下一代新时代的先驱。

我们恳望华社各阶层人士,支持华 研,关爱华研,要在广大群众中形成支 持学术研究工作为荣的社会风气。那是 华研之幸,也是华社之幸。

我多么愿意并渴望与热爱研究学问 的人们在一起,在“无限星河灿烂的宇 宙中,探索无限的真理。”为了华社的 崛起腾飞,为了祖国的繁荣进步,我 “不用扬鞭自奋蹄”,献出自己暮年一份 绵薄的力量。

华研20周年

058 •乘風破液併浩海

M

: 让文化的光芒鳳亮自己

; 大力支持华社资料研究中心

李业霖・华社研究中心研究员

(Lee Yip Lim ■ Research Fellow,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一- 民族想要站在文明的最高峰,

就_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电维o “ —— 弗・恩格斯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经已成立五个月 了,它规模初具,踏出第一步。我们希 望它能茁壮成长,为华人社会提供资讯 服务,为建设精神文明作出贡献。

时代巨人已把华族社会推到一个新 的历史转振点,人们深切感到,必须要 勇敢地面对这个富于挑战性的今天,同 时也要关注着波谪云诡的将来。为了听 从祖国的召唤,为了探索华社前进的道 路,华社资研中心就是顺应着这样的客 观环境的要求应运而生。

华社资研中心的设立,是华人社会 的一个创举,披荆斩棘,开拓文化发展 的道路。华团从一贯关注搞联谊关系的 活动转到搞文化建设工作,这不疑是向 前迈进了一步。

我们认为要办好一个资研中心,需 要具备三个条件:这就是人才、资料的 累积与充足的经费。近月来,全国华团 文化工委会代表团,风尘仆仆,到各州

去访问,为的是向各地华团解释该中心 设立的宗旨和工作任务,并进行筹募经 费工作。我们吁请工商机构、社团和热 心人士在经济上慷慨赞助该中心,大力 支持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让文化的光 芒照亮自己。

我们华族社会,一向重视商业活 动,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而对知识的 追求,文化的研究和理论的探讨,则比 较忽略了。有些人甚至无视知识的力 量,不了解科学文化的价值,对知识份 子采取轻蔑的态度。这种纯粹从庸俗的 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的点观来看待问题 的态度,应该翻然改正才是。华人社会 应展开一个启蒙运动,唤起一些人加强 对知识和知识份子的重视,对文化价值 的重视。

华社要崛起,华族要光荣地生存, 需要依靠知识的力量。知识是认识世 界,改造环境和解放人类自身的强大武

华研20周年

059 •柔凤破浪落浩诲

器。大和民族自明治维新开始,奋发自 强,努力吸收新知识,终于赶上了欧美 先驱。这是一个既生动又具体的事例。 我们是落后了,应该迎头赶上。

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权 力”。代表知识的权力,往往会超越非 代表知识的权力。拿破伦的宝剑是权力 的象征;巴尔扎克的笔杆是知识的代 表。巴尔扎克曾说:“拿破伦用宝剑未 能完成的事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 他又说:“拿破伦把千军万马注入自己 的血液;我要把整个社会装入自己的脑 袋里。”拿破伦的功业于今安在?但巴 尔扎克间喜剧》却被全世界爱好文 学的人普遍阅读,它给人以知识和智 慧,启示和力量。从长远来看,这岂不 是巴尔扎克的笔杆比拿坡仑的宝剑更具 威力?

华社资研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收 集、整理、翻译、分析、保存文化资 料,并物色专人进行研究工作。研究工

作是一桩长期的、困心横虑的、创造性 的精神劳动,正如韩愈所说:“焚膏油 以继唇,恒兀兀以穷年。” 一个从事研 究工作的人,需要挨得起寂寞,需要牺 牲个人的物质享受,并耗费巨大的精 力。但研究岀成果,培养人才,那是民 族的環宝、国家的财富。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招揽贤士,广 纳人才,委任了一百四十多名学有专长 之士担任研究员和咨询委员。我们希望 他们能树雄心,立壮志,并联合其他文 化工作者,为提高全民族的知识水平而 努力,扬起文化的风帆,乘风破浪,横 渡学海,向着光辉的彼岸前进。

(转载自1985年6月20日《星洲日 报•言路版》)

李业霖其时为《星洲日报》文教主 任

华研20周年

060 •乘凤破泊屏沧宿

华研二十年: 对马来IS亚华人研窮的 褓福与期评

张维安博士・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教授兼院长

(Dr Chang Wei An • Professor and Dean,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最近三年,我有机会多次访问马来 西亚华人研究的相关机构,除了南北两 地之外,在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华社研 究中心”,更是一个重要的华人研究单 位,除了前往拜访之外,另外也邀请过 中心的研究人员参加在台湾举办的研讨 会。欣逢华社20年生日,谨致上深深 的祝福,并对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研究有 更进一步的期许。

一、研究华人的民间机构

对于一个研究机构来说,20年是一 个不长不短的肘间,走过这一段岁月, 对于未来的目标将更加的清楚,对于华 人研究的相关思考,也将更加呈现它的 意义。20年前,1985年9月15日成立 之时,“华社研究中心”,称为“华社 资料研究中心",10年后(1996年)改 称“马来西亚単社研究中心"(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至今。这 个研究中心的设立,正如祝家华(现任 南方学院院长)所言,“华研的诞生,

象征著一场民族文化觉醒的运动”。华 研的文平强主任也指出,“从董事会对 华研的努力,可以看到华人文化传统中 自愿献身于族群发展商进步的最佳示 范”。

这是个集合华人社会民间资源所成 立的研究机构。这些年来研究规模的发 展,累积的成果,特别是当我们访问时 所看到“华社研究中心丛书目录表”以 及其他的出版刊物,其种类和数量,已 经呈显了这个硏究中心辉煌的成绩。能 躬逢20周年的盛会代表国立中央大学 客家学院致上深深祝福,感到兴奋。

二、华人与当地族群的互动

海外华人文化.一方面和中国社会 相比有它的相似性,另一方面由于和当 地族群之间的互动、文化的借用以及生 活方式的调整,也一定产生许多“当 地”华人的生活知识和文化实作。多年 来,这些海外华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经 创造了自己的华人文化。马来西亚在三

华研20周年

061 •乗凤快波诲滔荡

大族群的架构下,华人文化对马来西亚 社会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但也必然受 西方文化马来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 华人作为一个族群,与当地其他族群的 互动是重要的议题,华人所处的教育结 构、政治结构、华人与其他族群在宗教 文化的差异,都会影响华人社会的建 构。过去华人针对华人社群的研究已经 很丰富,但是族群互动的研究似乎比较 少,这方面的分析不只是包括政治经济 结构的分析,如华人的政治结社或年轻 华人的教育选择,乃至于选择到台湾、 中国、英国、美国或纽澳受教育等等, 也应包括华人语言文化和日常生活方式 的丰富性,例如马来西亚华人有很多人 能同时说多种语言,除了会说当地马来 人的语言外,还同时熟悉其他华人次族 群的语言,例如一个福建人,可能还会 客家话、广府话等,除了这些语言外, 马来西亚的华人的英文能力与使用也相 当频繁,这些语言能力对他们的生活有 如何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 建构海外华人文化本身的独特性。

三、马来西亚华人文化 的独特性

马来西亚华人的在地化研究是相当 重要的议题。经过多年的移民以及与当 地华人的互动,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甚至 发展出和台湾、中国大陆以及世界他处 的华人不同的信仰与生活方式,例如槟 榔屿的大伯公信仰、一些在台湾不太容 易吃到的客家菜--算盘子、各地都相当 发达的乡亲会组织与会馆,在台湾所称 的闽南话在当地就称为福建话。在当地 有许多华人自己的故事与开发史,例如

马来西亚的答答土生华人与中华文化的 关系,早期中国商人娶当地马来女子, 结婚之后生下的后裔,被称作答崙与娘 惹,至今他们仍占马六甲社会中很大的 一部分。一般的娘惹(女人)穿著传统 的马来服而且全部说马来话。在许多方 面,她们的风俗传统并不像中国人,但 她们的仪式与信仰却源于古老的中国。 这样的文化互动就是一种创新,叶亚来 在吉隆坡开港的故事,张弼士这个客家 籍的槟城领事的故事,还有许多历史故 事所留下来的这些移民社会的特质与古 迹,不只是在了解当地华人文化上具有 重要性,对于了解一般华人的文化的丰 富性也有一定的意义。

就个人观察所知,这些华人社会中 所保存的华人文化,可能比中国社会本 身所保留的还要具有中国性,最少在时 间上马来西亚华人的中国记忆,似乎停 留在移民时期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记 忆。祖先牌位集中祭拜的公厅,坟墓 (山庄)、宗族与姓氏的连带,可能因为 移民社会的关系而有高度的发展,关于 烧香、烧纸钱的习俗比台湾还要发达, 这些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所保留的或发 展的中国文化之特质,对于了解和研究 中国文化本身也具有重要意义。

了 为 .社 到

结 显

命一

间 通 究 为 关; 济:

四、华人研究对华族社会

的重要性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族群的社会, 族群之间的资源竞争相当清楚。在这样 的环境下,一个族群的社会、政治以及 经济地位的建构和提升,非常需要扎实 与客观的研究作为基础,不论是文化的 丰富性、人口资料的掌握、政治态度的

况 都: 比j 华: 社I 华] 外, 华: 人4

华硏2°周年062 .乘凤破演诏沧淳

了解都需要有实证的、客观的经验研究 为基础。目前华研所进行的文化研究、 社会经济研究,以及比较研究都已经看 到了这一点,正如文平强主任所说: “从大马多元族群社会的建构以及发展 的需要岀发,华人研究在当前的社会展 望底下应该正名为以本土利益与当前华 人社会变迁的发展需求为主体的研究”, 特别是放在一个地区性社会与政治经济 结构,和全球化过程中来讨论,这一点 显得特别有意义。

我相信,华族在马来西亚作为当地 的公民,虽然享有作为公民的基本权 益,但是华族作为一个群体,特别是 "华人作为一个处于权力圈外围的族群, 特别是有关他们对于该地的忠诚与认 同”考虑之下,不论他的政治、经济资 源的取得或运用,都一定牵涉到族群之 间的竞争,在这种族群之间的协商与沟 通之中,如果有足够的、客观的华人研 究资料作为基础,相信必有助于华人作 为一个族群的资源争取。因此,华族相 关研究提升,将有助于华族社会政治经 济地位的确保与发展。

五、发扬华研精神

华人研究在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情 况,虽然在许多公立单位或国立大学中 都设有相关研究机构,但就和马来研究 比起来,可以发现华人研究就和其他的 华文教育一样,主要还是需要有华人的 社团来协助。某一种程度来说,华人和 华族的社团,除了缴纳国家规定的税之 外,还要另外缴纳第二种税,用来建立 华文教育。但是对于华人高等教育、华 人研究方面,则有待更进一步的开发。

这方面我们看到了在柔佛州的南方学 院,从2000年起得到了当地潮州社团 的支持,展开了两年的潮州人研究之 后,最近又得到客家社团的支持,正在 进行了柔佛州的客家人历史基本调查,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信华人社团对 于文化、教育的支持,由于体会到华人 研究对于华人社会的重要性,将会对华 研的研究经费有进一步的协助。

以客家族群研究为例,在台湾主要 也是来自于公部门的大力支持,由私人 出资作研究的情形也不是太普遍。但是 两地都有一个相同的情形,就是社会力 (或说在国家之外的民间的力量)非常 的旺盛。我在吉隆坡、怡保、太平,特 别是槟城发现有很多社会人士,不但热 心也很专业,正在从事当地的古迹、文 史的调査,他们出书立说,整理文史材 料。这些都是社会力量的展现。如果华 族社团的各种力量可以结合起来,例如 社团办活动的时候,可以邀请研究机构 或学者(包括民间学者)的参与,甚至 在每次的活动中固定提拨一定比例的经 费支持学术研究或基本调查,相信能把 华人的社会力作进一步发挥,并能积极 建构与提升华族的社会经济地位。期许 马来西亚华族社群能进一步发挥20年 前的华研精神。

六、华研的期许:向前看

历史、文化、传说、故事、源流等 等牵涉到一个族群过去的因素,对一个 族群来讲是相当具有意义的,这些面向 的研究,对于华人的团结与合作,对于 华人作为一个群体在当地的政治经济结 构非常重要。但是一个族群的研究,不

华研20周年

063 •乗风破波格沧淺

能够只关注于过去的文化和历史,当代 的、具体的政治经济脉络与局势位置的 关注与分析,更是具体、真实与迫切的 议题。套一句话说,虽然每一部车子都 一定装设有后视镜,而后视镜对于车子

的行进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如果 车子要往前开,目标在前方,驾驶员必 须把注意力放在前方,而不是把主要的 注意力放在后视镜上面。

华研20周年

064 •柔凤破液落沧瘩

华研华近廿周年 研马研中始领先

邱力生博士 -中国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

(Dr. Qiu Lisheng • Professor, Business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光阴如梭,韶华易逝,转眼间,马 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简称华研)已走 过了 20个春秋。

这20年的风雨兼程,20年的开拓 创新,孕育了华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 烈的人文气息。华研构建了该地区人文 科学知识的中转站,成为了东南亚华人 研究的传播者,并架设了马中两国友谊 的桥梁,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今后 的华研,有望成为国际上一支推广华人 文化的主力军,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留 下深深的足迹。值此华研成立20周年 之际,我衷心表示热烈的祝贺!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以马来西亚 研究与华人研究为主要学术范围,由于 华研的努力工作,目前已成为东南亚地 区华人社会研究的资讯据点之一,并扮 演着华社发展策略的重要角色。

在马来西亚这个华族人口大约占总 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度里,华人团体的活 动在传播文化,提高社会人文素质,促 进多元民主开放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在 1985年元月宣告成立,为了符合作为学

术与研究机构之新定位,1996年9月更 改华文名称为华社研究中心。

自成立之日起,华研的各项研究工 作:收集及整理资料,从事大马华人历 史、社会、经济、教育等人文课题研 究,并以此推进开展相关的学术活动。 可以说华研在传播资讯,为社会提供了 很好的专业化的学术咨询服务。

目前,中心的资料收藏已有了相当 的规模,其中包括剪报、图书、期刊、 视听资料等。中心的藏书约有一万余 册,主要是有关东南亚研究、马来西亚 研究、华人研究以及其他人文与社会科 学的中、英、国文书籍。中心自成立以 来,通过订阅及征求、获赠所收集到的 国内外各类期刊合计达400种,特别是 包括一些已绝版的期刊也都有搜集。此 外,中心也收藏了官方、商业机构、民 间团体、政党以及国际组织的出版品。 除了上述基本的资料收集工作外,中心 也与国内外图书馆、文化中心、研究机 构、博物馆、报社、大使馆及其他民间 团体保持联系,向有关机构索取或交换 资料,以便促进交流。并且由于收藏丰

华研2° 一周年065 •乘凤破浪炼浩淳

富,并能为社会大众提供完善的资讯及 学术咨询服务,所以,每年有不少国内 外学者及各类团体代表到中心参观访 问,并使用中心所收集的资料。

与此同时,中心的研究工作也硕果 累累。中心自1993年起已拥有全职研 究员,到1998年已有5名专长文化、 历史、经济及社会领域的研究员;并有 特约学者参与研究工作。其中已出版学 术成果有学术及知识性书刊超过80种, 内容涉及文化、宗教、科技、医药、教 育、政治、法律、文学、历史和农业等 领域。中心自1992年起,本着“掌握 时代脉搏,激发人文关怀”的宗旨,已 出版超过30期的《资料与研究》双月 刊,除此以外更在1997年8月出版一 本学术性学报——《马来西亚华人研究 学刊》创刊号。

目前,中心的定期出版品包括《马 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年刊及文杂 志》双月刊。《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 刊》以鼓励从跨学科视野对华人社会进 行学术研究,架设知识讨论的论坛,并 以促进族群之间的谅解和合作为宗旨, 刊登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相关的研究论 文,包括华人与马来西亚其他族群或海 外华人的研究,范围涵盖文化、历史、 社会经济、政治和族群关系各领域及其 相关的趋势问题和政策研究。《人文杂 志》则是一本人文导向的综合性刊物, 为知识界以及学术界交流与探讨人文现 象的园地。

大马华人历史是华社研究中心近年 来的研究重点。以往关于马来西亚华人 历史与人物的论述多是概括性的泛论或 零星的人物、事件的散论,也有专题式 的深入讨论,但全面性地勾勒出马来西 亚华人群像的著作则仍然罕见。有鉴于

此,华研结合数十位学有专精的学者, 以团队的方式为马来西亚华人写史,经 过两年时间,终于编撰了《马来西亚华 人历史和人物》一系列三本书。这三本 书分别为政治领袖篇、儒商篇、文化人 物篇,以人物为对象,建构了一个庞大 的时空坐标。在“纵”的方面,藉由这 些人物,我们见到一两百年来马来西亚 华人奋斗的历史。在“横”的方面,由 于这三本书以政治、经济、文化为主要 面向,所以我们更可以从中看到马华历 史的主要横切面。通过这种纵向、横向 的透视,可说是把马华历史人物在时间 上的经度和社会关键面的纬度两者交织 在一起,并为马华群像勾勒出一个生动 的图象,也理出一个较清楚的脉络。该 书撰稿以事核为准,对人物评价公正客 观,“不虚美,不隐恶”,让读者更深 人、更准确地认识、理解马来西亚华人 一两百年来所经历的过程、蜕变与转型 以及他们的历史地位,成为了解海内外 华人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

除了提供资讯服务、出版外,中心 也通过研讨会、讲座会传播观念和知 识。中心成立至今不间断地在马来西亚 多地举办超过400场讲座会、研讨会及 课程演讲,其中学术研讨会更汇聚了国 内外学者,共策共谋,开拓华社的新境 界。

1995年起中心推出了一系列的“社 会大学”成人教育课程,推动永续教 育、终生学习观念,以期建构华社成为 一学习性社群。

2003年11月,华社研究中心与马 华策略研究所联合主办,并由新加坡亚 洲研究学会协办了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 百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以提 高大马华人在文化领域的研究风气,秉

华研20周年

066 •乘凤破演浙浩诲

承华人居安思危的传统,探讨华人文化 的盲点、加强国内外学人、文化工作者 之间的了解、配合政府把大马发展成为 东南亚学术中心。

2004年11月,华社研究中心与东 方日报、武汉大学联合主办了以“马中 关系:新世界秩序中的定位”为主题的 马中建交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与 会者分别从马中两国的政治、经济与文 化等趋势,讲解了两国双边关系、商贸

经验、中国法律现状、旅游、新商机以 及全球化所带来的改变,为两国友好关 系掀开新页。

我从2004年这一年中与华研的接触 和了解中欣喜地看到,华研这逝去的20 年,是华研探索的20年,奋斗的20 年,创造的20年,也是收获的20年。 我期待着华研取得更丰硕的成果,由此 为我们华人感到非常自豪。

华研20周年

067 •乗凤破濃炼陰燔

华社研窕中心 —定位.研窕.展望

文平强博士 -华社研究中心主任

(Dr. Voon Phin Keong • Director, Centre fb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彳 EE 7Z

一、前言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是以自强不息、 对华人的政、经、文、教领域付出代价 来维护其利益、推动发展和开拓空间。 1985年全国15华团凝集人力与财力创 办了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也就是今 天的“华社研究中心”(简称“华 研”)。今年这个中心已迈入第20年。 前10年的经历在10周年纪念特刊《不 废江河万古流》已有相关的记载。

在20年里,一群接一群富有献身 精神的前辈把华研发展成国内唯一以华 人社会议题为研究对象的民办研究中 心。过去的艰苦奋斗和成果是有目共睹 的。的确,这个中心也是华人社会奋斗 过程的一部分。它代表的不是物质上的 成就,而是象征了华人社会不可缺少的 精神文明。

大马华人社会拥有独特的风俗和传 统文化,并代代承传下去。除此以外, 也把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前辈们的远 见,创立了今天华人的文化具有持续

性、多样化的特点。另外,华人社会对 我国经济建设的贡献也是值得自豪的。 生活素质的提升及教育的普及化促进了 华社迈向更高的生活理想。在文化建设 方面,华人出钱出力,建设学校、学院 与大学、寺庙、会馆以及许多其他的文 化机构。

文化即是民族遗产,也是民族继续 发展的“软件财富”。“软件财富”包 括物质与精神文明。两者对一个族群的 发展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强调物质 文明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将对一个民族产 生负面的影响。

文化进步需要“硬体”的建设和 “软体”的支配。文化需要我们的关心、 了解和传承。虽然一些传统文化在日常 生活或特别节日中有所体现,但了解和 传承文化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研究 工作即是文化“软件”的一部分,也是 民族传统的一部分。华社研究中心的成 立就是扮演这个文化传统的角色,同时 也是华人社会的一种“硬体”文化设施 的体现。

3 *


fc- 必圣

M-


旨匹0!由T

麥20周年068 .乘風滅浪外浩诲

二、华研的“定位”

在20年的历史里,华研的前10年 与后10年的角色有所调整。1996年中 心的名称从“华资研究中心”改为“华 社研究中心”,目的是把中心的核心放 在研究工作上,使华研名正言顺地扮演 民间研究机构的角色。华研的宗旨是着 重于与研究相关的工作。它的角色是以 下列宗旨为核心:

1、 收集一切有关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学术、文学、语文、宗教、 医药、艺术、历史、翻译等方面的资料 及资讯,并将之提供给团体与公众人士 参阅。

2、 从事有关于以上各项问题之研 究,以提升学术水平、灌输国民团结之 精神及促进社会发展。

3、 通过一切可行之合法途径及方 法,包括出版及发行期刊、简讯及报章 等,传播(2)项所列之目标。

4、 提供、促成及举办直接或间接 与(2)项有关之课程、展览、公众会 议、座谈、研讨会等、包括普及性质、 专业性质及科技性质类之教育。

5、 为公众人士提供咨询服务与援 助。

6、 设立及维持图书馆、阅览室和 资料室,并提供书籍、评论、文献、报 章与其他出版物品,包括乐器及音乐 等。

华研目前的定位是根据它原来的宗 旨为依归。它的主要角色是研究与马来 西亚华人相关的课题,而提供咨询服务 则是这个角色的一部分。1996年,名称 的改变也给予华研一个定位,即把研究 工作视为其核心任务。

评估研究所的得失,都是以研究成

果的质与量来衡量。一所大学的成就, 不在于多少个学生毕业,而是在于它的 学术队伍交出多少的研究报告。在目前 的阶段,本地的学院和大学专门研究马 来西亚华人社会课题的学者是极少数 的。即使有几十位以上的研究员,这个 的数目也不超过国外一所中等规模的研 究所。至于私人学院,几乎都是以商业 利益为目标。它们最好的宣传广告是学 生的成绩,而并非以研究成果作为号 召。因此,600万人的华社拥有一所民 间的研究机构是无可非议的。

马来西亚的“智囊”研究所有策略 与国际研究所(Institut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以及马来西亚经济 研究所(Malaysi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都是具备人力,财力和智 力,并且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来进行深 度研究的专门机构。要扮演“智囊”的 角色,需要比普通研究所有更高的功能 性和具有相当强大的研究员阵容。为了 解决华人新村的问题,房屋发展部花了 一笔相当可观的经费来聘请专业的咨询 机构,并用了超过一年的时间来完成一k 份计划书。当然,一般的情况不需要庞 大的经费或漫长的时间,但是研究的成 分是绝对不可少的。

三、研究工作

与前10年的活动相比,华研后10 年的角色的确是比较低调的,并默默耕 耘地工作。因此,华社对中心的工作也 提出了一些疑问,认为社会所要的与中 心所做的有很大的落差。

华研要成为一所研究机构应有的条 件和实在的条件有一个很大的落差。成

华研20周年

069 •乘风破演涛浩滝

为真正的一所研究中心的基本条件是:

1、足够的研究员阵容以及行政、技术 及图书馆管理员,2、足够的研究经费,

3、足够的硬体设备。在这三方面,华 研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条件。近年来,华 研只要求保持“生存”的状况。

根据华研的人力和财力与其“成 果”相比较,华研在过去20年里的成 就是无可否认的。社会各界对华研应有 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估。这须要从几个方 面来看,即人力、财力及成绩。

1、 人力:从成立到现在,华研只 有四至六位研究员,是一所小型的研究 中心。目前,共有三位研究员,其中一 位是以“领养”的方式进行工作。非研 究职员包括四位行政人员和两位图书馆 管理员。

2、 财力:进行研究工作需要两种 经费,即日常经费和研究经费。华研主 要的经费是日常经费,而研究则没有固 定的经费。华研所支付的月薪等于本地 大学两位教授的薪水。

3、 成绩:中心研究员以及中心采 取合作方式,即集合本地和海外学者, 在学术上的研究成果和活动如研讨会, 不逊色于本地高等学府一个学系的成 就。华研以赞助或合作研究方式留下了 永久性的成果,同时也加强了中心与相 关社会团体的联系。

在“三不足”的情形下,华研所完 成的工作是相当客观的。成立至今华研 完成的一些研究工作包括:

1、 共举办了 20场大型研讨会

2、 出版学术丛书、学报、杂志及 其他刊物200种

3、 社会大学系列课程20个各类课 程

4、 讲座会/座谈会/新书讲评会90

场(1996年至今)

5、健康生活系列讲座40场(1996 年至今)

华研进行了多项研究工作,并开始 探讨一些新的课题。完成的研究课题包 括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马来西亚 华人身份认同、马来西亚新村研究、马 来西亚华人百年回眸及马来西亚华人中 小企业家。探讨新的研究课题包括马来 西亚潮州研究、马来西亚客家研究、马 来西亚会馆研究、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研 究及马来西亚-中国经贸及政治关系。 有关研究出版书籍、研讨会及其他学术 活动,请看《出版书目》及《学术活动 记录》。

在海外学者与研究员的眼里,中心 的角色与地位是被认同的,而且对大马 华社维护华人文化与教育的精神有高度 的称赞。研究工作是寻求解决社会问题 的一个途径。研究成果的“可用性”是 依研究课题而定的。历史与文化领域的 研究对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没有直接的 关系,但是对其精神文明却有不可估计 的价值。不重视和不了解自己文化的民 族是没有“根”的民族,哪怕它拥有丰 富的物质财富。经济、政治及相关领域 的研究同样重要,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使一个民族对变化多端的时势作出最有 效的适应。

4

i L

3 白

i 至 纟

四、经费问题

华研的关键问题在于没有固定的收 入。华研的经济来源离不开筹款活动及 热心人士、社团和商业机构的慷慨赞 助。此外,其他的“收入”来自书籍的 售卖、个人与团体会员的年费、图书馆

1

华研20周年

070 •乘风破演柴浩海

资料的复印费等。中心的经费有2种, 即日常开销和研究经费。

日常开销:年度开销尽管不大,即 使是保持目前不健全的情况,开销的预 算如按照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及一些调整 下,开销数额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按 照5%的年度增长计算,财政预算总和 将在10多年内翻一番。

解决日常经费问题,理想的办法是 出售出版物。2005年推出的出版物乐购 计划是把价值RM500的书籍换取同等 价值的捐款,并促使华研以自食其力的 方式来解决日常经费问题。要达到这个 目标,离不开华社的支持。社团的响应 将会有积少成多的效果。在这个双赢的 局面里,社团不但可以扮演鼓励阅读与 促进终身学习的角色,同时也能使华研 以其“产品”自力更生,尽量减少向社 会筹款。

研究经费:研究需要经费来解决收 集资料(复印、购书、数字统计等)、 交通、膳宿(吉隆坡以外)及其他费用 的开销。相关事项如排版、出版、或编 辑与校对工作等等,都是基本的开销项 目。至今,华研最大型的研究计划是一 套3册的《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 经费耗资RM200,000o但是赞助团体却 来自台湾的中央研究院。

务的角色和推行网站平台的计划。

1、 设备:主要的需求是数码化的 设备。中心需要提升电脑的设备以及扩 大网络的服务,包括网上查寻图书目录 和网上资讯联系等。

2、 “机构建设”:中心的研究员人 数长期处在停滞不前的位置。研究人员 的阵容约制了研究领域及咨询服务。中 心为了要获得更大的成就,扩大研究员 的阵容是不可避免的。三个不同研究领 域,如人文研究、经济政治研究及跨族 群研究是极需要由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 领导。中期发展计划的目标是把研究员 增加到十位或更多,以便每个研究领域 有其组长及研究员。

3、 网站平台:网际网络是21世纪 主要的电子媒介。迈进科技时代,华社 需要进入网上教育和学习及开拓网上论 坛,使华社与资讯时代挂钩。

任何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都需要进 行集体性的互惠互利合作。与海内外学 府的研究人员合作是必要的。落实合作 的方式包括寻找合作伙伴及委任特邀的 研究员。在研究员人数极有限的情况 下,华研可以试用“承包”的方式进行 各方面的咨询性研究,以“学术经营” 的方式与有关机构合作完成所指定的研 究。

五、展望

虽然已有20年的历史,华研还是 处在一个不健全的阶段。在未来的日子 里还有待成为一所更全面和完整的研究 机构,并扮演更重要的研究角色。它的 完整性需要其应有的设备、更健全的 “机构建设”以便更能够扮演咨询与服

六、未来发展

经过了 20年,华研还是一个不健 全的研究中心。要成为一所全面和完整 的研究中心,并扮演重要的研究角色, 它需要足够的研究阵容、行政人员和设 备。华研的未来可分为短、中、长期作 策划(参见表)。

华研20周年

071 •乘凤破濃嫌沧淳

要华研成为有份量的华人研究机 构,最基本的条件是其本身的研究队

伍。在6-10年后,职员总数需要增加到 22位,即研究员和其他职员各11位 (见表)。足够的研究人员将使中心进行 多方面的研究,每一组与海内外学者进 行个别的研究合作。非研究员阵容同样 的重要,是中心的运作骨干,以及落实 各项活动不可缺少的“后勤”部队。

要达到贡献社会更有效的的角色, 华研需要相当人数的专门研究员。培养 专门研究人员的基本条件是要使到研究 工作成为一种终身职业。在许多国家如 中、港、台、日本、韩国及新加坡,社 会科学及人文研究机构相当普遍。反观 马来西亚却显得非常落后。本地社会的 文化意识及支持研究工作的观念还有待 改善,然后这才可树立研究工作的正面 形像。没有足够的研究员,很难有深入 的基础研究。没有深入的研究为基础,

很难达到“智囊”作用。世界各国的 “智囊”研究所的特点是拥有足够及资 深的研究员,而“智囊”的服务对象是 锁定于某一些“顾客”。中国两个最大 的“智囊团”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前者有十 几所附属研究中心,而后者有一大批的 相关研究所及几百位研究员。研究所的 不同单位进行互补性的研究以达到最大 的效果。

七、华社的角色

华社从事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是 非营利的,是对华人文化和各方面的贡 献作客观的记载和探讨、并传承追求和 创造新知识。此外,研究的另一个目的 是针对个别课题作深入的探讨以谋求对

O

职员 研究工作/活动 (研究课题以 有无经费而定) 出版 设备

短期 (1-2 年) 1.聘请: 二位研寿员(经济 /政治学和社会科 学领域) 一位电子图书馆技 术员 1. 研究:个人和合 作式研究课题(包 括华人人口研究) 2. 举办研讨会与讲 座会(华人研究) 3. 设立讨论组来探 讨有关华社利益的 课题作为华社的 “参考资料“ 4. 推动“网上”论 坛 1. 学术丛书: 瞧平对话》、 《马中文化历史) 2. 研讨会论文集: 《马中关系论文集》 (中英文) 3. 《马来西亚华人 研究学报》第7-8 期 4. 其他: 《马来曲亚华人的 故事》、 心0周年特刊》 5. 其他固定和个 别有关书籍等 1. 提高与 扩大电子设 备 2. 推荐网 站平台:基 本上达到数 码化的设备 及扩大网络 服务,包括 网上查寻图 书目录和网 上资讯联系 等 3. 巩固与 资讯时代挂 钩

华研20周年

072 •乘风破演诲浩齒

中期 (3-5 年) 1. 聘请: 三位研屛员(经济 /政治科学、社会 人类学、人文研究 等) 一位“网上论坛” 编辑 一位图书馆助理 -位排版员 2. 设立3个研究 组(人文组、政经 组、“比较”研究 组),个别由组长 领导研究工作 3. 津贴赞助研究 员每年一次参与海 外有关研讨会及发 表论文 1. 个人和海内外合 作式研究计划与研 讨会(比如族群关 系、外劳问题、工 农商业问题、文化 历史、历史人物、 政治问题、教育问 题、马中关系研究 等) 2. 专门课题“承包“ 式研究(比如会馆 研究、地方研究、 义山历史等) 3. 研讨会与讲座会 4. 探讨有关华社利 益的课题作为华社 的“参考资料” 5. “网上”论坛工作 1. 学术丛书 2. 研讨会论文集 3. 《马来西亚华人 研究学报)第9-12 期 4. 华研研究论文 系列 5. 华研中国研究 系列 6. 其他固定和个 别相关书籍等 同上

长期 (6-10 年) 1. 聘请• 三位研亮员(人口 学、商业管理/工 业经济学、社会科 学等) _位行政员 2. 以津贴式实行 “访问研究员”每 年一或二位,为期 3-12 月 3. 实行短期研究 员交换计划 同上 1. 学术丛书 2. 研讨会论文集 3. 《马来西亚华人 研究学报》第 13-18期 4. 华研研究论文 系列 5. 华研中国研究 系列 6. 其他固定和个 别有关书籍等 同上

研究是一种长期性和累积性的工 作。华人定居此地已有一两百年甚至更 久远的历史。同时,华人对国家的发展 作出了非凡的贡献。研究和教育是不可 分开的。华研是巩固华社教育和文化的 一分子,也是华社重要的文化机构。它 的存在对华社而言具有深厚的意义。一 个民族拥有充裕的物质文明,如果对自 己的文化缺乏认识,那它的精神和心灵 是脆弱的。对本身的精神和文化没有深

入了解的民族,将缺少自豪感,很可能 就此对未来的文化建设失去了方向。

目前华社具有相当高的物质享受和 教育水平,但却缺少了精神文明的建 设。华人社会的研究是依靠华社的认同 与支持。如同教育一样,没有华社的支 持,研究工作不会吸引年轻学者的参 与。要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员是极为困难 的,这对于培养华社未来的精英以及 “智囊”将处在停滞不前的阶段。

华研20周年

073 •乗风破帔落沧漏

八、结语

华研的创办象征着马来西亚华社历 史的一个里程碑,反映了华社对政、 经、文、教课题有一定的关注。华研与 其他研究机构在学术工作上发挥其特 色,以从事学术活动来促进华人研究。

华社在华文教育方面所达成的成就 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研究方面,华社 的成就是相对落后的。在华社还没有建 立起一个对研究重视的共识之前,想促 进研究工作或取得“智囊”效果是不容

易的。无论如何,华研在华社热心的资 助下,走过其财务困难的20年。从长 远的角度看,华研对华社与人文研究的 贡献远远超出了其支出的经费。这20 年里华研在华人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可 观的成果。华研的前辈和工作人员的确 做了不少贡献,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术 探讨的环境及培训年轻的研究人员,并 为华人研究奠定了基础。从未来的发展 来看,它应该拥有基本的研究机制来增 强其功能,以臻完善之境。

甲土/务竹回与庁{但、31寸辛茨茨頂科却a叵

华研20周年

074 •乘凤破液怖沧滿

!0

华社研究中心与研窕工作

文平强博士 •华社研究中心主任

(Dr. Voon Phin Keong • Director,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一、前言

华社研究中心(华研)是一所民办 的研究机构。华人对教育的重视是有目 共睹的,但是一般上对研究和教育的关 系尚未有确实的认识,这也导致研究工 作的缺乏。虽然马来西亚有三所学院和 两所大学都设立了中文系,但是华人研 究却尚未普遍和受到重视。相关的研究 员也还未达到“决定性”的数量 (critical mass),致使研究工作未能进入 佳境。而华研扮演的正是以华人研究为 主的一所综合性研究机构。

科技与医学的研究是非常专业并需 要大量经费的,一般民办的研究机构根 本不能够办到。华研的研究领域因此以 非科技与医学为依归。非科技和医学研 究是指倾向于政、经、文、教的“人 文”研究。人文研究的重要性有两个层 面。第一,它的宗旨是“以人为本”。 科技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达到人的需求, 却是偏向于物质方面的。在科技日益发 达的今天,人类越来越依赖科技来解决 问题,然而科技不只不能够解决人类一

切的问题,甚至还在某些方面带来了新 的问题。由于人类对科技过度依赖,才 导致社会对人文研究的重视大打折扣。 第二,解决社会问题有赖于人类怎么样 去组织社会以及管理社会事务。解决社 会问题的方法需要了解问题的起因、经 过和后果。经过研究,才能够使我们探 索及了解社会事务的运转,从而使我们 发现新的事项以便提出新观点和对策的 方案。

二、华人研究在马来西亚的优势

相对于许多海外华人居住的国家, 在推动华人研究方面,马来西亚的情况 的确拥有某些优势。

第一、马来西亚华人人口达六百 万,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目。其内蕴藏 的多样性提供许多的研究机会。大马华 人是由多种方言群组成的、其经济和其 他重要的区别和多样性绝对是研究与探 讨的合适对象。

第二、经过长期的奋斗和争取使大

华研20周年

075・乘风破演将浩潘

马华人社会具有相当完善的华文教育系 统。除了中港台以外,大马华文教育的 素质比任何地区都处在领先地位,并拥 有自小学至大学的华人教育体系。华文 在本地的广泛使用,也有赖于华文报业 与出版业的蓬勃发展。这对开拓与扩张 华人研究的参考资源,发挥了正面的作 用。

第三、大马多元族群的特性及其多 元文化政策,为研究跨族群关系的复杂 结构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实验室”, 让研究员得以对不同的文化遗产、文化 活动或族群政治作更深入的探讨和论 述。

第四、大马在亚太地区急剧变化的 社会和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及其在此生 机勃勃的区域化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参 与,开启了无数的研究课题和途径,使 人们得以观察和探讨华人社会在文化、 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回应及其影响, 以及华社与区域内其他社群的关系。

在检讨对华人研究的优势时,我们 也不应该忘了长期存在和不理想的形势 及弱点。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研究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即人力、财力和时间。研究人员应达到 “确定性”的数目,才能在某项研究方 面有互动的作用。若缺乏足够的研究人 员,将会导致研究工作停滞不前。目 前,研究人员的不足是因为研究工作还 未能成为一种终身专业。在大马,最早 和最完整的正规研究院是1925年成立 的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它可延续到今 天是因为有充足的经费资助。外国有许 多专业性的研究机构重视引入专业人才 以研究工作为终身专业。许多国家以民 办的研究机构来推动人文研究工作,但 是这样的专门研究所在马来西亚却非常

罕见。

第二、研究、专业与经费形成一种 系统。研究的专业化要有足够的经费来 主催。研究工作需要“硬件”和“软 件”。前者包括设备和经费,后者包括 专业的研究人员。

在先进国家,有许多非官方的基金 会。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 工作。比方说,日本的住友基金每年提 供超过一百万令吉的研究经费,鼓励与 日本有关的文化历史的研究,并提供给 全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公开的竞争。然而 在大马尚未有乐意赞助研究工作的传 统。

第三、缺乏爱看书的社会风气间接 导致了对研究的轻视。一般的社会观念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图个好出路。毕 业以后,为了生活忙碌奔波使很多人对 书失去了兴趣。没有书香情,长期将会 对社会有不良的后果。如果对书失去了 喜好,对研究作品就更不用说了。如果 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屋中应有书香 情。

这: •面:

学:

有 理 华 地 华 究

三、华研的研究范围

华研的研究核心是大马华人社群。 华人本身已是一个拥有不同方言、籍 贯、教育背景、宗教以及宗亲关系的多 元化群体。然而,共同的历史与文化成 为华社身份认同的核心点。在殖民统治 时期,华人也像其他族群一样,被当权 者分别依据行政和经济措施与其他族群 隔离而居住。

“大马华人研究”面对双重的挑战。 第一、与其他海外华人研究所面对的难 题一样,即以何种方法“突破”,将它

华瓯竺糜076 •乘风竅浪滞沧浑

图表:华研研究范围

列为一门被重视的学术学科。第二、使 这类研究在维护华社的政经文教利益方 面获得有意义的贡献。

大马华人研究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 学科,在伦理与方法论点的层次上,尚 有待夯实的建构。多利用人文学科的伦 理、研究方式和视角是一必要条件。在 华人寻找自我的范围中,研究理所当然 地必须将焦点投注于华人社会课题,及 华社与其他族群互动关系的研究。在研 究工作的方向上,进行文化或传统华人

研究以应付现代社会的道德要求和精神 需要,而进行当代社会经济研究是要应 付快速变化的局势以便能与时并进。在 这两者之间,研究课题需要具有一定的 广泛范围并且在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平 衡。同样地,在以华社为主的研究方 面,也不忘记研究华人与其他族群和其 他华人的关系,以符合现实情况和社会 的多元性结构。研究范围必然是广泛 的,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三大领域(见图 表)。



华研2°周年077 .乘风破浪柴浩海

(一)、文化与历史研究:“文化” 不只代表“崇高的思想”,也包括社会 的象征标志、传统风格、生活方式及物 质文明。文化研究是广泛的,牵涉到历 史、文学、语言、哲学、宗教、艺术及 相关课题。对华人文化研究的承担,是 华人研究的“必然条件”以及华研存在 的理由。不论是由大马本土的背景出 发,还是从全球华人文化整体之一环的 角度切入,提升大马华裔文化的研究始 终是至关重要的。

马来西亚为华人文化研究提供了一 片肥沃的土壤。以其本身丰富的多样性 为例,即足以反映出文化传统及社会行 为上的显著分别。有关其文化特征的多 样性包括方言群体、寺庙祭拜或神祠信 仰、习俗与传统惯例、氏族宗亲及地缘 组织、地方性团体与社会等。这些丰硕 又独特的文化遗产,都有待研究人员的 发掘开采。

文化是复杂的和潜藏于文化传统的 意义,有待研究工作才能增进更彻底的 理解。文化研究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对华人传统文化、文化遗产和文 物以及本土化的文化进行研究工作。很 多仍然体现在马来西亚的生活实践的文 化,必须经过研究来保持、发挥及彰显 其独特之处。

*传统文化在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 究竟是促进或是抑制的角色,是切合时 宜的问题。比如说,传统文化对婚姻关 系和家庭大小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人口 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普遍认识。

*华人文化传统就是自我维护和确 立文化与民族认同。通过群体或个人的 各种交叠连锁的联系网络,深深的影响 社会运作机制并由内在激发的动力维持 着这一文化和民族特征。但是各种带来

变迁和转化的因素对确保和持续文化特 质的完整性,是我们必须深入探究的。

*中国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21世 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文化研究也显 得更重要了。研究本地华人文化将是对 这个大趋势的进程作出一些有意义的贡 献。

(二)、社会经济研究:社会科学的 课题研究中有很多与华社利益相关联, 需要不断的关注。作研究需要采用适当 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等学科分析 法向多项课题进行探讨。伦理与实验将 有助于寻找适当的政策与策略来回应复 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对整个族群的长 期效应。需要注意的研究课题包括了以 下几项:

*马来西亚的社会状况使华人愈来 愈处于政治权力圈外围。研究华人社群 如何去应付和缓和这个困境是符合当前 的事实的。

*教育方面包括母语教育与华文小 学数额、供应与需求的问题、华文高等 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和趋势。

*人口问题方面,华人人口生育率 与人口比率的递减的忧患、高龄社会问 题、孝道与家庭伦理关系尤其重要。

*华人新村及小市镇的经济与社会 问题及其远景、包括如人口迁移、家庭 组织变化、道德与教育等相关问题。

*华人农业前景与未来,有关议题 包括生产与销售问题、经济转型与农业 边缘化问题、土地问题等。

*经济全球化与日益激烈的经济竞 争对华人企业的冲击、企业管理革新、 专业技能的需求等。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大中 国”和其他华人居住的地区,引发对 “华人资本主义的精神”的研究。理解

华 伦〕

族i 受: 民 性I 个, 外 的 究'

里 的; 世一 验; 化 角: 性 跨〕 谐, 国;

劳< 依; 牵; 多; 社-却〉

海, 系t

华研20周年

078 •乘风破演演浩海

华人企业的内在运作力量将有助于在理 伦层次作岀更深入的理解。

(三)、“比较研究”:牵涉到不同 族群或国家的“比较研究”向来都不太 受到注意。成为一个多元族群国家的公 民,我们需要从多方面来理解这个多元 性的社会。我们认为马来西亚可以是一 个研究族群关系的“实验室”。除此之 外,华人与海外族群,特别是在刚崛起 的中国,是不可被忽略的。“比较研 究”的课题包括以下几项:

*族群关系研究-在多元族群国家 里,马来西亚可说是个享有和谐及容忍 的社会。在管治多元属性的现实情况, 世上仅有少数国家可以跟马来西亚的经 验相比。族群关系研究可以从社会、文 化、经济、政治、或者时间或空间的视 角为出发点。族群关系具有高度的敏感 性,并不时受到种族冲突争议所支配。 路族群研究的主要用意在于维持族群和 谐及谅解并谋求更理想的方案、为塑造 国家共同的文化作岀贡献。

*外劳-马来西亚的经济操作与外 劳依赖日益严重,而华人是外劳最大的 依靠者。外劳问题是一项敏感的课题, 牵涉到华人长远的政治、经济以及许许 多多的议题。怎么样面对外劳问题对华 社与国家是事关重大的事情,但是华社 却对这个课题缺乏一定的研究。

*华人关系-研究大马华裔与其他 海外华人与中港台人民的文化和经济关 系也是同样的重要。探讨华人商业群体

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网络组织的性质, 将有利于国内企业对海外尤其是中国商 业环境及商机作更准确的评价。

五、结语

华研的创办象征着马来西亚华社历 史的一个里程碑,反映了华社在教育与 研究方面,对华社的政、经、文、教课 题有一定的关注。华研与其他研究机构 在学术工作上发挥其特色,贯彻其作为 一所从事学术活动的主要机构,并促进 华人研究的学术机构。

华社在华文教育方面所达成的成就 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研究这一环,华 社的成就是相当落后的。在华社还没有 建立起一种对研究重视的共识之前,要 促进研究工作或取得“智囊”效果是不 切实际的。无论如何,华研在华社热心 的支助下,走过其财务状况摆荡不定的 19年。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华研对华人 的社会与人文研究的意义与贡献将超出 其已支的经费。在19年里,华研的角 色是对有关华人的某些课题取得了相当 可观的成果。领导华研的前辈和工作人 员的确做了不可抹煞的贡献,创造了一 个有利于学术探讨及培训年轻研究人员 的环境,对华人研究的专业奠定了一定 的基础。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它应该具 备基本条件的研究组织和机制以取得更 卓越的研究成果。

华研20周年

079 •乘风破演落浩值

2005年华社研究中心20周年纪念特刊

乗风破浪济沧海

研究与评论

二十五年来新加城的华人

黄贤强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副主任

(Dr. Wong Sin Kiong •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Deputy Head,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一、绪言

在新加坡,华人研究不是一门独立 的学科,也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 团体和研究学刊。相对而言,在马来西 亚以华人研究直接称呼的研究机构有马 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和南方学院的华人 族群和文化研究所等。学术刊物则有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等。在美国, 华裔美国人研究更是朝气逢勃,近年来 被视为显学之一,许多大学先后开设有 关的课程。有些是附属于亚裔美国人研 究(Asian American Studies)。学术团体 有美国华人历史学会(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等,学术刊物则有 Chinese Americ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s (美国华人:历史与展望)、Journal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 (华美族研究集 刊)等。再回头看新加坡,华人研究似 乎像是一种“隐学”,因为它是隐藏在 中文系的研究领域之内,或在南洋研究 和亚洲研究的范围之中。以新加坡华族 人口在总人口中的高比率而言,这种现 象耐人寻味。

虽然新加坡的华人研究在形式上是 隐学,但实质上的研究是相当活跃的。 本文将讨论1980年以来,过去25年新 加坡的华人研究概况。在论述前必须做 三点说明。一是“新加坡的华人研究” 的定义问题。本文所谓的“新加坡的华 人研究”,虽然主要是指“在新加坡的 有关新加坡华人的研究”,但也涉及 “在新加坡的有关新马华人的研究”。因 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1965年正式在 政治上分道扬镰前,在各方面是很难作 清楚地划分的。新加坡在很长的一段时 间是英属马来亚的一部份。华人在新马 两地的频繁互动关系和事实更说明在研 究本区域华人时,有时会有需要一并讨 论新马华人。第二点要说明的是本文主 要讨论“在新加坡”的华人研究,尤其 是以中文书写的华人研究。新加坡以外 地区对新加坡华人的研究和出版也不 少,包括新加坡的学者在其他地区出版 的论著,或其他国家的学术刊物或丛书 系列中有关新加坡华人的研究,因为不 在本文设定的讨论范围,只好从略。第 三点要说明的是时段问题。本文讨论的

华研20周年081 ,乘凤破演洛沧海

时间范围是从1980年至2005年的25年 间。一则是因为1980年代中期以前新 马华人史学者的研究概况已有专文论 述,如卢耀华( 1987)和王康武 (1994)(见附录1)。二则因为从1980 年开始,新加坡的学术界有了新的气 象。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于1980年 正式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简称国 大)。国大中文系便成为新加坡最主要 的(在当时甚至是唯一的)研究新马华 人的学术机构。在民间学术团体方面, 成立于1940年的南洋学会继续成为本 区域受重视的一个南洋研究的团体。另 外一个主要以研究东南亚华人,包括新 马华人为主的学术团体是1982年成立 的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这种新气象将 新加坡的华人研究带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新加坡的华人研究基地

1980年以来,新加坡最重要的新马

华人研究“基地”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 中文系,有雄厚的师资从事研究与教学 外,也栽培学生从事研究和撰写论文。 师资方面,过去25年来先后有20余位 老师从事新马华人历史、文学、语言、 戏剧、文化、教育和信仰等方面的研究 工作。许多老师虽然有其他的研究专 业,例如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和中国语 言学等,但他们都花一部分时间来研究 相关的华人课题。他们也指导博士生、 硕士生和荣誉学士班的学生撰写有关论 文。从表1可以看出1980年至2005年 间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位论文(有 关新马华人研究之论文)的总数量。

在173篇有关新马华人议题的博 士、硕士和荣誉学士论文中,主题以历 史和语言者居多,其次顺序是戏剧、文 学、报刊、文化和教育等。这个表也可 以反映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相关指 导老师的研究兴趣。因为大部分学生是 与指导老师商议后,才选定论文题目。

在过去25年期间,有关华人研究

表1: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有关新马华人研究之 论文的分类和数量,1981-2005

类别 论文数量 %

1 华人历史 34 19.7

2 语文方言 34 19.7

3 戏剧(地方戏、粤曲、广播、电影) 29 16.8

4 新马文学(诗、词、小说) 23 13.3

5 新马报刊(报人、报史、内容分析) 16 9.3

6 华人文化(文化认同、民俗) 11 6.4

7 教育(教育史、政策、人物、学校) 10 5.8

8 信仰(宗教信仰、民间崇拜) 9 5.2

9 华人妇女(妇女史、妇女副刊) 7 4.1

合计 173篇 100.3

华研20周年

082 •乘风破液陪沧滝

的学位论文数量也不是每年都一样的。 表2以5年为一个时段,可以看出整个 趋势。从1981-1985年和1986-1990年的 两个5年期间,各只有9篇论文产生。 1991-1995年间,增加到21篇。 1996-2000年大幅成长到5年间有53篇 论文。2001-2005年的5年间更提高到 有81篇论文的完成。

1980-1990年间的所谓“低产量期” 主要是因为指导新马华人的老师相对 少。这时期主要有3位老师(梁元生、 杨松年和李恩涵)指导学生撰写与新马 有关的论文。1991年后,学位论文的量 显著增加,因为在1991-1995年这段期 间,主要的指导老师增加到6位。 1996-2000年间,更有9位老师指导两 篇以上的学位论文。除前3位老师外, 还有侍建国、黄秀爱、王慷鼎、林万 菁、黄贤强。2001-2005年,破记录的 是有14位老师指导有关新马华人的学 位论文。从师资的增加,可以看出国大 中文系近几年来,不只继续鼓励传统汉 学和汉语的研究,也大力推动新马华人 的研究。

硕士论文在1996年后开始有明显增 加,从每5年的3篇(1991-1995)到 13 篇(1996-2000),到 34 篇 (2001-2005)o博士论文方面,虽然至今 与新马华人相关的博士论文只完成2 篇,但另有8篇博士论文正在撰写中, 预计在一、二年内陆续完成。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华人研究不只限 于中文系,例如历史系的吴振强和黄坚 立,政治系的廖建裕和何启良,以及社 会学系的唐志强和陈国贲等,不只本身 的研究兴趣还包括华人史、华人社会或 华人问题,也指导学生撰写有关新马华 人的论文。但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以 外的学位论文是以英语撰写,且数量也 无法与中文系的学位论文匹敌。另外, 新加坡虽然还有其他对新马华人研究有 兴趣的学术机构,如南洋理工大学于 1994年设立的中华语言中心和2004年 成立的中文系及国立教育学院的中文 系。但无论是师资和学位论文的数量和 成果都无法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媲 美。

表2: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有关新马华人研究之论文的各时段论文数量

论文数量(篇) 合计(篇) 平均篇数/ 年

荣誉学士论文 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

19814985 9 0 0 9 1.8

1986-1990 6 2 1 9 1.8

1991-1995 17 3 1 21 4.2

1996-2000 40 13 0 53 10.6

2001-2005 47 34 0 81 16.2

合计 119 52 2 173 6.92

华研20周年

083 •乘風破波灣沧漆

三、学报的出版

新加坡有两个民间学术团体协助推 动新华人研究和出版。一个是成立于 1940年的南洋学会;另外一个是成立于 1982年的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这两个 团体对新马华人研究最大的贡献是分别 定期出版一份学术期刊,即《南洋学 报》和《亚洲文化》。这两份学报都是 新马华人研究重要的参考期刊。

自1980年以来,南洋学会共出版了 20期的《南洋学报》,而有关新马华人 的论文比率是63%o《亚洲文化》是新 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出版的学术期刊。从 1983年创刊至今总共出版28期,总共 刊载了 393篇论文,其中有关新马华人 者有184篇(占47%) □

另外一个民间团体及其学报也值得 一提。那就是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及 其创办的《中教学报》。新加坡中学华 文教师会虽然是中学教师的一个组织, 但他们的学报的论文作者包括大学教授 及非会员。该学报自1970年代创刊以 来,每年岀版一期,早期的文章比较偏 向华文教学方面,但在1990年代初期 开始,每期总有几篇与新加坡华人研究 有直接相关的论文值得参考。但总体而 言,《中教学报》上所发表的论文都是 比较简短的论述文章。

四、华人研究丛书及特刊专辑

除了学术论文外,专书的出版也可 以见证新加坡华人研究的状况。新加坡 的一些学术机构和民间社团分别出版有 关华人研究的学术丛书,对华人研究的 推展扮演积极的角色。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和八方文化 企業公司于2001年开始联合出版“东 南亚华人研究丛书”。目前已推出丛书 专著8部,其中6部与新马文学和历史 有关,分别为杨松年著(2001)、詹道 玉(2001)、李元瑾(2001)、蔡佩蓉 (2002)、黄孟文、徐乃翔主编(2002)、 梁元生(2005)。另外一部与新马有关 的是以英文书写的(Wong, 2002)。新 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在1990年代也曾 出版“汉学研究中心学术丛书”。其中 两部专书分别与新马报刊及语文有关, 分别为王慷鼎(1995)和林万菁 (1996)o另外,南洋理工大学的中华语 言文化中心出版“南大语言文化丛书”。 目前已有5部专著和论文集与新马华人 研究有关,其中包括云惟利编(1994)、 周清海( 1998)、李元瑾编(2001、 2002)、郭淑云(2002)。此外,吴元华 的著作(1999)则被列为“南洋理工大 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丛书”之一种(见 附录2)。

南洋学会和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也 不定期的出版丛书,其中包括一些主题 与新马有关者。南洋学会自1980年以 来出版的“南洋学会丛书”有20余部, 其中直接与新马华人有关或有相当篇幅 论及新马华人者有15部,内容包括华 人历史、人物、社会、教育、文化、政 治、史料和考证等。分别为杨进发著 (1980)、郑良树(1982-86)、刘伯奎 (1986)、庄钦永(1986)、柯木林与林 孝胜(1986)、李励图与陈荣照编 (1987)、魏维贤与许苏我编(1987)、 黄建淳(1988)、刘伯奎(1988)、崔贵 强(1990)、庄钦永(1990)、姚楠 (1995)、庄钦永(1996)、林我铃 (1999)、陈立贵(2002)等(见附录3)。

.隹

5:

机 余 作 作 性 有 品

华研20周年084 .乘風破波帝沧遂

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至今共出版与 新马华人有关的中文丛书13部,其中 包括“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丛书” 8部, 内容包括华人历史、社会、人物、商 业、经济、语言、政治、碑铭等。这8 部论著分别为杨进发著(1990)、李元瑾 (1991)、颜清湼(1992)、姚梦桐 (1992)、林孝胜(1995a和b)、杨松年 与王慷鼎编(1995)、黄贤强(2001) (见附录4)。除了论著外,亚洲研究学 会也出版“东南亚史料丛刊”,其中5 部是有关新马华人的史料。

新社是另外一个有出版学术丛书的 学术团体。“新社学术丛书”出版了 6 部与新马华人有关的专著和论集,分别 为王慷鼎(1987)、姚梦桐(1987)、陈 荣照编(1999)、王志伟(2000)、王志 伟(2000)和徐艰奋(2003)(见附录 5)0

新加坡的一些会馆也出版各类的丛 书。以学术丛书而言,新加坡同安会馆 的“新马华社研究丛书”与华人研究最 密切。该丛书包括以下3部著作:杨松 年(1986、1988)及林锦(1992)。其 他社团和不少会馆也会定期出版纪念特 刊。在特刊中通常会收入一些珍贵的史 料和史论文章,尤其是与该社团或会馆 的历史或当地华人社会有关者。有些特 刊还附有“文献史料专辑”或“论文专 辑”部分(见附录6)o

新加坡的华人研究不是完全由学术 机构和民间团体来推动和造就。一些业 余研究者、新闻工作者和退休的文教工 作者也在默默耕耘。但由于这些人的著 作的主题繁杂,有些也不能归类为学术 性论著,因此只能割爱不谈,但肯定会 有遗珠之憾。有些非丛书系列中的作 品,也是水准不错的论著。这些著作包

括崔贵强(1993)、潘明智编(1996)、 林万菁(1994)、王润华(1994)、杨碧 姗(1992)、李志贤编(2003)等。有 关新加坡华人的史料整理和出版,主要 是与二战时期的新马两地华人有关,如 许云樵与蔡史君编(1984)及冯仲汉编 (1999)o人物列传方面则有柯木林编 (1995)及吴华编(2004)(见附录及。

五、回顾与展望

研究和出版是学术的一体两面。有 研究才有成果出版;有出版的机会,不 只让研究的成果得以发布,也会带动研 究的风气和鼓舞研究者继续耕耘。在新 加坡,华人的研究虽然是“隐学”,但 不乏研究基地和出版机会。从师资阵容 及图书资源等各方面的条件来看,新加 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将继续扮演新马华人 研究的重要基地和研究生力军的培养 所。民间学术团体和机构如南洋学会、 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等虽然没有专职的 研究员,但这些团体在出版丛书和学报 方面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也由于这些 刊物的岀版,提供研究成果发表的园地 和出版的管道,直接或间接的推展新马 华人研究的风气。多年来,新加坡的一 些基金会如李氏基金等慷慨资助新马华 人研究的论著和刊物的出版费用,对新 加坡的华人研究和出版贡献良多。

但新加坡华人研究还有许多发展和 改善的空间。其一是史料的整理和出版 还有待加强。各种专题的史料汇编、有 关人物或事件的年表的制作,新马早期 报章索引的编制等,都值得进行。有了 更多的辅助工具书和史料索引,将方便 研究者的工作,也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深

华研20周年

085 •乘成破演浦•浩海

化。其二是缺乏以宏观的视角或方法来 讨论问题。至今大部分的论著,比较注 重对某个专题作微观的研究。唯一例外 的是王康武的论文和讲稿。近年来王康 武常应邀在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主 题演讲,他的演讲内容常以宏观的角度 阐释华人研究的方向和问题。这或许是 由于新马华人研究仍在发展中的阶段, 有许多课题仍需作专门和深入的研究。 只有在很多课题经过深入的研究后,才 有扎实的基础作宏观的论述。无论如 何,希望不久的未来能出现一部宏观和 微观兼具,内容详简适中的新加坡华人 史。其三是缺乏专属的研究学会和学 报。新加坡的研究者应该早日成立新加 坡华人研究学会,汇集各方力量,名正 言顺的推广华人研究。出版方面,也希 望早日有一份名副其实的新加坡华人研 究学报,刊载高素质的学术论文,将新 加坡华人研究的成果推向国际学术界。

附录

1卢耀华1987O 〈战前新马历史研究慨况〉, 《亚洲文化》,第10期:29-36。

王康武1994o 〈中文历史著作中的东南亚 华侨〉,《中国与海外华人》,香港:商务 印书馆(翻译自作者英文原著,刊载于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81, Vol. l,No. l)o

2杨松年2001。《战前新马文学本地意识的 形成与发展)。

詹道玉2001 o《战前初期的新加坡华文戏 剧(1945-1959)》。

李元瑾2001。《东西文化的撞击与新华知 识分子的三种回应》。

蔡佩蓉2002。《清季驻新加坡领事之探 讨,1877-1911》。

黄孟文、徐乃翔2002o《新加坡华文文学 史初稿》。

梁元生2005。《新加坡华人社会史论》。

王慷鼎1995。《新加坡华文日报社论研 究,1945-1959》。

林万菁19960《语言文字论集)。

云惟利编1994。徹加坡社会和语言》。

周清海2001 o《华文教学应走的路向

(1998)》。

李元瑾编2001。《南大学人)。

李元瑾编2002。《新马华人:传统与现代 的对话》。

郭淑云2002。《迈进新世纪:文学言说>。

吴元华1999o《务实的决策:人民行动党 与政府的华文政策研究,1954-1965》。

3杨进发1980o《战前的陈嘉庚言论史料与 分析》。

郑良树1982-860《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 文化史论丛》,2卷。

刘伯奎1986o《杏坛二十年》。

庄钦永19860《新加坡华人史论丛》。

柯木林、林孝胜1986。《新马历史与人物 研究》。

李励图、陈荣照编1987o《南洋与中国》。

魏维贤、许苏我编1987O《椰阴馆文存补 编》。

黄建淳19880《新加坡华侨会党对辛亥革 命之研究》。

刘伯奎19880《十九世纪中叶砂劳越华人 两大公司》。

崔贵强1990。《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 向,1945-59》。

5

华研20周年

086 •乘凤破帔藩浩海

庄钦永1990„《新甲华人史新考》。

姚楠1995。《南天余墨》。

庄钦永1996o《实功峨嘈五虎祠义士新 心。

林我铃19990 懲牙门新考》。

陈立贵2002。《新加坡人物论丛》。

4杨进发1990o《陈嘉庚一华侨传奇人物》。

李元瑾1991。《林文庆的思想:中西文化 的汇流与矛盾》。

颜清遑1992。《海外华人史研究》。

姚梦桐1992。《新加坡战前华人美术史论 勒。

林孝胜编1995a。《东南亚华人与中国一 经济与社会》。

林孝胜1995bo《新加坡华社与华商》。

杨松年、王慷鼎编19950《东南亚华人文 学与文化》。

黄贤强2001。《海外华人的抗争:对美抵 制运动史实和史料》。

5王慷鼎1987O《新加坡华文报刊史论集}。

姚梦桐1987o《郁达夫旅新生活与作品研 究》。

陈荣照编1999。《新马华族文史论丛》。

王志伟2000o《丘菽园咏史诗研究》。

王志伟2000。《丘菽园咏史诗编年注释》。

徐艰奋2003o《铁笔春秋:马来西亚〈益 群报〉风云录》。

6杨松年1986o《战前新马报章文艺副刊析 论(甲集)》。'

杨鮮1988。《大英图书馆所藏战前新华 报刊》。

林锦1992。《战前五年新马文学理论研

究,1937-1941) o

《同济医院一百二十周年历史专集》

(1989) o

《新加坡同德书报社七十周年纪念特刊》

(1981) o

《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六十周年纪念特刊,

1929-1989) (1991) o

《新加坡福德祠绿野亭公会175周年纪念特 刊》(1999) o

《新加坡琼州天后官、海南会馆一百五十周 年纪念特刊》(2004) o

7崔贵强1993。《新加坡华文报刊与报人》, 新加坡:海天文化企业私人有限公司。

潘明智编1996。《华人社会与宗乡会馆》, 新加坡:玲子大众传播中心。

林万菁1994。《中国作家在新加坡及其影 响(1927-1948)),新加坡:万里书局。

王润华1994。破新华文学到世界华文文 学》,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

杨碧姗1992。《新加坡戏剧史论》,新加 坡:海天文化企业。

李志贤编2003。《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 新加坡: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八方文化 企业公司。

许云樵、蔡史君编1984o《新马华人抗日 史料(1937-1945)》,新加坡:文史出版私 人公司。

冯仲汉编1999o 安思危:大战前后新 马史料汇编》,新加坡:亚太图书有限公 司、新加坡中华总商会。

柯木林编1995。《新华历史人物列传》, 新加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吴华编2004。《新加坡海南人物录》,新 加坡:武吉智马琼崖联谊会,海南作家作 品研究室。

华研2。周年os?

•柔凤破演炼沧瀋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eresita Ang See • Executive Trustee, Kaisa Heritage Centre and Lecturer,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洪玉华・华落文化传统中心董事人及Ateneo de Manila大学讲师)

The field of huaqiao (华侨),huaren (华人),and huayi (华裔)studies has gained a lot of ground in the Philippines in recent years. Most of the recent researchers are from the Chinese-Filipino community or the Philippines itself and also a growing number from China, Taiwan and Japan, in contrast with the 1960s and 1970s when work was done mainly by American scholars. While the earlier studies have contributed immensely in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thnic Chinese minority, they were confined to the academic circle and have not achieved policy or political impact. In contrast, many of the recent studies have had significant impact in policy and in influencing socio-political processes in the country.

This paper is an overview of the recent efforts done in the field. The materials are organized according to disciplines. The late Prof Chinben See (1989) documented many of the earlier studies and this author has also co-authored a paper on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of the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Kaisa), a cause-oriented, non-govemment organization that promotes Chinese-Filipino concerns in mainstream society (See et al., 2004).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Two recent Ph. D. dissertations were completed in America in the field of colonial history, one by Wilson (1998) on China and the Chinese in colonial Philippines and the other by Chu (2003) on the Chinese mestizos. Alejandrino (2003), in his senior paper for his History degree at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wrote on the effects of the American Exclusion Act. In economic history,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was Wong's 1999 study of the Chinese minority during the American occupation.

Several recent work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 underground resistanc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ne was a recollection by three

华研20周年

088 •乘風破浪陪沧瘩

guerrilla leaders; another important study used archival materials in the Washington Archives as well as Chinese-language sources in the Philippines and Hong Kong (Yung, 1995). Accounts in Chinese on the underground resistance movements have also been produced by China's Historical Association (1999), the COWHM Veterans Association (1997) and China's Broadcast Agency (Lin, 2004).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ject undertaken in the field of Philippine-China relations was a joint project of Kaisa and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which collected and published 420 archival materials and official documents found at the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2004). Translation of the materials into English will be a future project undertaken by Kaisa. On diplomatic relations, Hsiao (1975) and Chen (1985) discussed Chinese-Philippine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the Philippines.

In archaeology, many underwater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s were done lately. Most significant is the unearthing of the San Diego and Pandanan shipwrecks, where valuable artefacts from China were discovered. These and works by Goddio on white gold in 1997 and the treasures of Lena Shoal in 2000 throw more light on the early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Go Bon Juan, research director of Kaisa, recently finished a paper that will throw light into what place is Ma'I in the Philippines (Go, forthcoming) that was mentioned in both Chao Ju Kua's Zhu Fan Zhi (诸蕃志) and Wang Ta Yuan's Dao- YiZhi-Lue (岛夷 志略),published in 1225 and 1345

respectively. Another recent book with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by Go (2000) contains 23 old maps of China showing islands in the Philippines. The book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on the early ties of China with other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Society and Institutions

Carino (1998) published her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Chinese big businesses in the Federation of Filipino-Chinese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Inc. as a power bloc. The Federation is a platform for the broader issues of leadership and the adaptability of business-based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in general. On local society and history undertaken in recent years, the most notable studies were on the Baguio and Cordillera (Cheng and Bersamira, 1997) and the Dagupan Chinese communities in Northern Philippines (Daimhauser, 2004).

There has been a harvest of essays, novels, and anthologies in literature that touches on the Chinese-Filipino community, covering the themes of identity, integration, angst and anxieties, conflicts and prejudice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o the community. Among them are the works of Ong (1990 and 2000) and Hau (2000) who respectively won the National Book Award for 1990 and 2000. Kaisa has published two books containing a collection of essays, poems, and short stories on the Chinese-Filipinos (Sy, 1997; See et al. 1997), three volumes of anthologies of the author's conference papers and important articles (See, 1990,1997a, and 2004), and one

华研20周年089 .乘凤破波落沧遂

on Chinese-Philippine drama (Lua, 1995).

Aside from the three volumes of anthologies of Go*s essays and academic works (Go, 1990, 1997, 2001), his two other recent work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in 1948 (Go, 2002) and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a book on Chinese migrants to Philippine cities in the 19th century.

Due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Filipino businesses, key leaders and personalities in the Tsinoy (colloquial term for Chinese Filipino) community have been written about quite extensively. Business leaders are the favourite topics of biographical sketches of which a set of seven monographs was published by the De La Salle University in 1997 (Echauz, 1997; Sobrepena, 1997; Flores, 1997a, b and c). Mention may also be made of collections of biographical sketches of Chinese community leaders and articles in magazines as well as a recent book by Huang Tongseng (1999). The Yuyitung Foundation, founded by Chinese Commercial News, has a notable project to publish books related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Literary organizations abound in the Philippines and have published a wealth of materials by Chinese writers and poets. Although not all of them are about the Chinese community, they reflect the sentiments of Chinese immigrants about the Philippines and community concerns. In 1998, the Chinese-Filipino Stage Plays Association published a volume detailing the history of stage plays in the community, authored by famous playwright, director and

actor, Wu Wen Bin (1998).

Chinese Schools and Chinese Studies Programmes

Chinese-language education or the education of the third and fourth local-bom generation has been of utmost concern to the Tsinoy community. The Chinese minority makes up only at most 1.2 per cent of the Philippine population. Through education, the elder generation hopes to preserve and perpetuate the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but unfortunately, it is a fast losing battle. The Philippine Chinese-language education system as compared to Malaysia was the subject of a recent study by Palanca (2002). Popular articles in Chinese-language dailies have also proliferated as an evidence of the increasing concern on the matter.

While Chinese-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grades has been failing, there is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setting up university-based Chinese Studies programmes. The graduate school at the Asian Centre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has maintained such a programme since the early 1960s. In the college level, the De La Salle University in Manila pioneered in setting up a similar programme in 1986. Two other universities that have followed suit are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in 1992 and the University of St. La Salle in Bacolod City in the Visayas region in 1995. Other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lso teach Chinese language as part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or in the Linguistics

华研20周年

090 •乘同破浪洛沧海

Department.

The Philippine Chines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established by the Philippine Cultural High School in 1991, has done a lot of groundwork in reforming the methods of instruction so that the teaching of Chinese-language can be more effective. It has done extensive studies and published new textbooks on Chinese-language instruction. Reforms o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are being undertaken to accept the reality that Chinese is no longer the first or second language but rather the third or fourth language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he first language is usually Tagalog or the local dialect, followed by English, then by Hokkien (the lingua &anca of the Tsinoys, 90 per cent of who hail from Fujian province) and lastly Mandarin.

The Philippine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PACS) has actively promoted studies on the Chinese Filipinos and publishes the Chinese Studies Journal, several volumes of which covered both China and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Noteworthy are the three volumes of conference proceedings (Baviera and See, 1992; See, 1997b and 2000). The Philippine-China Development Resource Center is another private institution that promotes better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lthough most of its publications are related to China, a few include concerns on the local Chinese.

Primary Sources

Publications of organizations are

valuable first-hand materials, especially about the hierarchy and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different groups which are active in the Chinese-Filipino community.

The Federation of Filipino-Chinese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Inc., the leading Chinese organization in the Tsinoy community, founded in 1954, published its 20th and 40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ve books in 1974 and 1994, respectively. Organizations based on family names, hometowns or villages, or literary clubs issue anniversary yearbooks or other publications in Chinese. Some schools have also published commemorative volumes. The Anglo-Chinese School, the first Chinese school established in the Philippines as early as 1899, issued its 100th anniversary (1899-1999) book in 2002, and the Philippine Cultural High School brought out its 75th anniversary book in 1998. These are important primary sources that con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stitutions and also shed light on relevant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nother primary source of reference on the Tsinoy community is the Philippines Yearbook (formerly the Fookien Times Yearbook}.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ve also encouraged their graduate students to undertake research on the ethnic Chinese. In the last decade, more than a dozen theses have been completed, including a study on the impact and influence of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to highlight the growing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institution.

华研20周年09i .乘向破心沧漆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The overview of research studies on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will not be complete without citing the unique role of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Unity fbr Progress) in promoting research on the ethnic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To date, the organization has published 52 titl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 changes in the community. The word nTsinoy", which means Tsinong-Pinoy or Chinese Filipino, was coined by the organization in 1992 to refer to the ethnic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The Tsinoy is a unique breed of Filipinos who are of Chinese cultural descent. Though a person's features and language may identify him to be a Tsino (Filipino word for Chinese), he is Pinoy (colloquial word fbr Filipino) in heart and in mind. The word is now widely accepted by mainstream society and is extensively used by the local media.

The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s agenda of the organization are carried out not merely for academic purposes but mainly to fulfil the advocacy role of building bridges and enhancing greater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the ethnic Chinese. Most of these research papers are geared towards having an impact on Philippine policy makers and society and for strengthening ties and fostering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Filipino and Tsinoy communities.

Kaisa has also utilized the media extensively to dissipate myths and stereotypes about the ethnic Chinese, and to build a better image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 creating channels through

which issues can be addressed. The activities of Kaisa include:

Tulay Fortnightly: Launched on

June 12, 1988 on the Philippine

Independence Day, Tulay, which means "bridge” in Filipino, is a fortnightly digest to serve as a "bridge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two cultures; a bridge of tolerance between two ages" between two cultures, Filipino and Chinese, and between two generations of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Integration (《融合》):The Chinese-language counterpart of Tulay, is a weekly supplement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language daily World News (世界 日报)and discusses issues affecting the Chinese community. Selected essays and articles from this supplement were gathered in three anthologies by Go, mentioned earlie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research efforts: Aside from the project with the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a joint research project between the Institute of Modem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of Taiwan, and the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and the National Historical Institute in the Philippines was undertaken from 1992 to 1994 through funding provided by the Chiang Ching Kuo Foundation in Taiwan (See etaL, 2004).

The latest 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ject Kaisa has undertaken is the Kaisa Heritage Centre. The Centre is also a repository fbr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egacy of the Tsinoys in all aspects of Philippine life. The Centre houses the following:

Chinben See Memorial Library:

华研20周年

092 •乘凤破液落沧海

with an extensive and specialized collection of research materials, books, articles, magazines, journals, and news clippings on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Southeast Asia, and elsewhere, including rare Filipiniana publications that mention or have bearings on early Chinese life in the Philippines.

Kaisa Research Centre and Data Bank: supplements the library with current research materials, books,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on the ethnic Chinese, microfilms of archival materials, data from tombstones of Chinese in cemeteries from Aparri to Jolo. Data on Chinese participation in the Philippine revolution contained in the Philippine Revolutionary Records were collect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a monograph published in 1996. Policy papers and studies will become significant outputs of the data bank.

Bahay Tsinoy: A Museum of Chinese in Philippine Life: holds precious artefacts brought to the Philippines by the early Chinese - from farm implements, the weaving loom, cookware, goldsmith tools, and other items that had an impact on Philippine life to precious pottery and porcelain and other treasures. The museum reconstructs the life of the Chinese Filipinos over the last millennia in the Philippines, beginning with their early trading activities, to their struggle to defend Philippine freedom and nationhood alongside the Filipinos, and their role and impact on contemporary Philippine society.

Foreign Scholars

There has also been increasing interest among foreign scholars in doing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including those from Japan, America, Europe,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especially from China, including exchange scholars betweem Xiamen University and the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have completed several studies. Among them were Zheng (1998) who compared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 who went to Taiwan and the Philippines for his doctoral thesis. Others wrote about the Chinese organizations in the Philippine-Chinese community and the role of Kaisa, business organizations,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Manila, Cebu and Davao.

Funding to Beijing University provided by the Chinese-Filipino philanthropist, Angelo King, who had supported the publication of the Encyclopedia of Overseas Chinese, contributed to the publication of research on the overseas Chinese by Zhou and others ( 2001) and Huang Zhiseng (1999) among others. In Guangzhou, the Southeast Asia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Institute published the history of the Philippine Huaqiao by Huang and He (1987).

From Taiwan, the more recent contributions are those of the Academia Sinica through its Society for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originally under the Institute of Modem History and the more recent Program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One of its publications is an oral history project (Chang et al. , 1996). Another study was

华研20周年

093 •乘风破濃搐浩海

completed by the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programme, including a translation of confidential reports and documents prepared by the Taiwan Viceroy Office of the Japanese Empire and containing a section on Chinese community leaders in the Philippines. The latest study of the Taiwan Society for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is one on the Filipinization policies and the impact on the Philippine-Chinese economy (Xia, 2003).

Studies on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has also been encouraged by the Kaisa (http://www.kaisa.ph and email: kaisa@philonline.com) and its Chinben See Memorial Library at the Kaisa Heritage Centre. Both foreign and local researchers have made use of the materials in this library in their research. Among local researchers, common topics of research are culture, integration, immigration, literature, education, business, Philippine-China relations, Dr. Jose P. Rizal, Jose Ignacio Paua, taipans, and other Tsinoy personalities as well as the general background on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other countries. Kaisa has hosted conferences on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and published the proceedings.

Conclusion

While much has been accomplished on the studies of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more remains to be done. For example, despite the influx of new Chinese immigrants, the government has done little research to come out with coherent and

effective policies with respect to the impact on the Chinese community. Many of the recent legislations that have a bearing on the community are in fact based on fallacious information. The government and policy makers have yet to have an accurate grasp of the make-up of the Tsinoy community - how large it is, percentage of immigrants versus the local-bom, citizenship status, economic position, key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differences and other vital information.

Another challenging area is research on Tsinoy women - not just their role in the family but their economic roles as professionals and business leaders and their dominance in cases like the department stores. Similarly, studies on prejudices, social distance surveys, and also Chinese industries, in terms of w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graduates of western universities, with modem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outlook, have achieved over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s of their elders, should be documented. Relevant archive holdings in Seville, Madrid, Washington, and London, should be made accessible for joint research, just as those in Beijing had already been done. A data base of studies and research agenda on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Southeast Asia should also be useful and relevant.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Overseas (ISSCO), founded in 1992 with Dr. Wang Gungwu as president, has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through its annual regional conferences and trienn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proceedings have been published

华研20周年

094 •乘凤破帔演浩滝

and are now a key resource and referenc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s and concerns affecting the ethnic Chinese communities in all comers of the globe. At the 5th International ISSCO Conference held at Copenhagen, Denmark, in 2004, Teresita Ang See was elected as president. An e-Bulletin has been initiated by the new board of directors and a website set-up for easier access and networking through its website (http://www.hum.ku.dk/asien/ kinesisk/issco/).

All these are exciting and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that will certainly help push forward the research agenda about the ethnic Chinese minorit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key objective, of course, is the promotion and enhancement of better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thnic Chinese in order to avoid the tragedy of ethnic conflicts arising from prejudices, discrimin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References

Academia Sinica, Center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Taiwan 1983. An Investigation Handbook on the Leadership of Chinese Communities in Nanyang, Vol. 1, Taipei.

--1986.《菲律滨的华侨》,南洋研究史料丛刊 笫 23 集,Taipei: Nanyang History Association (Philippine Hua Qiao).

Alejandrino, Clark 2003. A History of the 1902 Chinese Exclusion Act: American Colonial Transmission and Deterioration of Filipino-Chinese Relations . Unpublished senior essay,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Baviera, Aileen S.P. and See, Teresita Ang (eds)

1992. China Across the Seas: The Chinese as Filipions, Quezon City: Philippines Association fbr Chinese Studies.

Carino, Theresa Chong 1998. Chinese Big Business in the Philippines: Political Leadership and Change.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Chang Tsunwu, Chu Hongyuan and Pan Luoli 1996. 《菲律滨华侨华人访问纪录》,Taipei: Institute of Modem History, Oral History Project No. 58. (Volume of Interviews with Philippine Huaqiao and Huaren).

Cheng, Charles and Bersamira, Catherine 1997. The Ethnic Chinese in Baguio and in the Cordillera Philippines: the Untold Story of Pioneers, Baguio: Unique Printing Press.

Chen Tai Min 1985.《中菲关系与菲律滨华侨》, Hong Kong: Cao Yang Chu Ban She (RP-China Relations and the Philippine Hua Qiao).

China's Historical Association 1999.《菲律滨华侨 与抗日战争》,Hong Kong {Philippine Huaqiao Anti-Japanese Resistance).

Chinese Overseas Wartime Hsuekan Militia Veterans Association (COWHM) 1997. <141 干团一地下抗日 工作史录》Manila: COWHM Veterans Association (Underground Guerrilla Resistance against the Japanese).

Chu, Richard 2003. "Catholic, 〃 "Mestizo," "Sangley:" Negotiating "Chinese" Identities in Manila, 1870-1905 .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Dannhauser, Norbert 2004. Chinese Traders in a Philippine Town: 6vm Daily Competition to Urban Transformation , Manila,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Echauz, Lydia B. 1997. Business fbr all Series 1: Henry Sy Sr. Manila: De La Salle University Press.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2004. A Collection of Archive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in Qing Dynasty, Vol. 2: Philippines.

华研20周年

095 •乘凤破演为浩诲

Flores, Wilson Lee Y. 1997a. Business fbr all Series 3: Lucio C. Tan . Manila: De La Salle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7b. Business for all Series 4: John L. Gokongwei Jr. Manila: De La Salle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7c. Business for all Series 7: Tan Yu . Manila: De La Salle University Press.

Go, Bon Juan 1990.《融合:菲律滨华人》,第一 集.Manila: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Inc. {Integration: The Chinese in Philippine Life, Vol. 1).

…1997.《融合:菲律滨华人》,第二集. Manila: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Inc. {Integration: The Chinese in Philippine Life, Vol. 2).

--- 2000. The Philippines in Ancient Chinese Maps, Manila: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2001.《臥薪集》,Manila: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Inc. (A Collection of Essays and Papers on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the Philippines^.

---(forthcoming), Ma'I in Chinese records-Mindoro or Laguna? An examination into a historical puzzle, Philippine Chinese Studies.

Goddio, Franck 1997. Weisses Gold. Steidl Verlag, Gottingen.

---2002. Lost at Sea: The Strange Route of the Lena Shoal Junk. London: Periplus Publishing.

Hau, Caroline 2000. Necessary Fictions: Philippine Literature and the Nation, 1946-1980. Quezon City: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4 discussed Chineseness).

Hsiao Shi-Ching 1975. Chinese-Philippine Diplomatic relations 1946-1975, Manila: Bookman Printing.

Huang Tongseng 1999. Biography of Taipan Lucio Tan., Hong Kong: Ming Chuang Chuban She.

Huang Zhiseng 1999. Philippine Chinese Problem, Manila: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 and He Xi Bing 1987. History of Philippine Hua Qiao,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Lin Shaoquan 2004. Biography of Anti-Japanese Martyr, Cai Ji Shi, Beijing: China's Broadcast Agency.

Lua, Shirley O,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Philippine Drama: A Survey of its Development and Analyses of Four Selected Plays. Unpublished thesis, De La Salle University.

Ong, Charlson 1990. Men of the East and Other Stories . Manila: Kalikasan Press, (Second edition 1999). Quezon City: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Press.

----(2000). An Embarrassment of Riches. Manila: Philippine Centennial Commission and the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Press.

Palanca, Ellen Huang 200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and Malaysia, Southeast Asian Regional Program.

See, Chinben 1989. The ethnic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In The Ethnic Chinese in the Asean States: Bibliographical Essays .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pp. 203-220.

See, Teresita Ang (ed) 1990.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Vol.l , Manila: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Inc.

----(ed) 1997a.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Vol.2 , Manila: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Inc.

----(ed) 1997b. The Ethnic Chinese as Filipinos, Part 2: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Ethnic Chinese as Filipinos , Quezon City: Philippine Association fbr Chinese Studies.

----(ed) 2000. The Ethnic Chinese as Filipinos, Part 3: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Ethnic Chinese as Filipinos, Quezon City: Philippine Association fbr Chinese Studies.

----(ed) 2004. Th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VoU, Manila: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Inc.

----,Go Bon Juan and Koa, Fannie Tan 2004.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advocacy on ethnic Chinese issues: The Kaisa

华研20周年

096 •乘凤破波落浩湾

experience in the Philippines. In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Vol. 3 edited by Teresita Ang See, Manila: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Inc.

——,Hau, Caroline and Sy, Joaquin (eds.) 1997. Voices/Mga Tinig: the Best of Tulay. Manila: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Inc.

Sobrepena, Anna Isabel C. 1997. Business fbr all Series 2: George S.K. Ty. Manila: De La Salle University Press, Inc.

Sy, Joaquin 1997. Tsapsuy: Mga Sanaysay, Tula, Salin, at iba pa. Manila: Kaisa Para Sa Kaunlaran, Inc.

Wilson, Andrew Roger 1998. Ambition and Identity: China and the Chinese in the Colonial Philippines, 1885-1912 . Unpublished Ph.D.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Wong Kwok-Chu 1999 The Chinese in Philippine Economy: 1898-1941. Quezon City: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Press.

Wu Wen Bin 1998. History of Stage Plays in the Chinese-Filipino Community , Manila: Chinese-Filipino Stage Plays Association.

Xia Zenghua 2003. Filipinization polici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Philippine-Chinese economy, Taipei: Society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Yung Li Yuk-wai 1995. The Huaqiao Warriors: Chinese Resistance Movement in the Philippines, 1942-45.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Quezon City: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Zheng Shaocong 1998. Immigrants on the Eastern Ocean Route-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Immigrants in Taiwan and the Philippines in the Ming and Qing Periods . Jiangxi: Gaoxiao Chuban She.

Zhou Nanjing, Peng Zhang, and Wu Wen Huan 2001. 《黎萨尔与中国》,Hong Kong: Nandao Publisher (Rizaland China).

华研20周年

097 •乘风破浪并浩诲

印屉华人族講与国族认同

——从史金纳教授的研究说起

廖建裕博士・新加坡东南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Dr. Leo Suryadinata • Senior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ingapore)

一般说来,早期印尼国内外学者研 究印尼华人族群时,往往应用史金纳 (G.W.Skinner)教授的学说,把印尼华 社分成土生华人(Peranakan)及新客华 人(Totok)两个族群。史金纳是美国康 奈尔人类学博士,从1950年开始研究 东南亚华人。他以研究泰国华人的两部 巨著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后来也 研究印尼华人,他的论文对于印尼华人 研究影响深远。

史金纳对土生华人下了一个定义, 就是“土生土长,已经不说他们祖籍的 方言,同时把爪哇当成自己永久的居留 地的华人” (Skinner, 1961 和 1963)。± 生华人最重要的特征是他们运用印尼语 或者印尼方言作为他们的家庭用语。然 而,新的移民在爪哇的后裔,依然保存 比较“纯粹”的中华文化(Somers, 1968)。史金纳在上世纪50及60年代提 出这两种华人族群的存在,变成了学者 接受的“分析单位”。梅丽•索默士 (Mary Somers)的研究(1964 和 1965), 我早期的作品(1969)以及查理斯•柯 柏尔(Charles Coppel) (1973 和 1975)

的论文可说是采用这种分法的例子。

史金纳提出的学说的半个世纪之 后,今日的印尼华人是否还能够划分为 土生以及新客华人?或者他们比以往愈 加分裂或者是更加团结?印尼是否有个 主要的华人身份认同?印尼“土著”对 于华人的看法怎样?华人族群的概念又 与印尼国族概念有什么关系?研究华人 族群文化变迁与印尼“国族”打造又有 什么意义?

一、土生与新客华人的各种定义

不是每一个人都接受史金纳有关土 生与新客华人的定义。就以“土生华 人”来说,有人称在印尼岀身的华人为 “土生华人”,即使他(她)拥有移民的 语言文化。“土生华人”也被认为是 “印尼混血的华人”。至于新客华人,有 人用它称呼“中国出生的新移民” (Williams, I960),也有人用它指仍然讲 中国话的印尼华人,不管他是否出生在 中国(Willmott, I960) o很明显的,人

华研20周年

098 •乘凤破演帝沧潘

们是用出生地或者语言文化作为区别华 人的准则,使人们在讨论印尼华人社会 时搞得模糊不清。我自己比较赞同史金 纳的看法,即用语言文化作为印尼华人 内部的区分。

“Peranakan" 一词源自马来语,意 为“土生外国人”。.以前,来印尼的外 国人主要是男性,他们与当地妇女共结 连理。所以起初这个词用于称呼异族通 婚的子女。然而当土生华人的男女人数 达到平衡点时,他们在自己的族群中寻 找生活伴侣,通婚率也因而降低 (Skinner, 1958 和 1963)。虽然如此,他 们的后裔还是土生华人社会的组成部 份。“土生华人”的主要文化标志是他 们之间沟通的语言:即马来语与印尼当 地的方言。他们的习俗以及装扮服饰则 是中国人与“马来人”的混合体。土生 华人形式繁多,有些已经高度印尼化, 有些印尼化的程度较低。在外岛的土生 华人,在文化上与爪哇岛上的土生华人 有别,因为他们有许多还能说中国话。 一般上,如果家庭用语还是中国普通话 或方言,而不是马来语或印尼方言,他 们应该仍归属于非土生华人的类别。

在20世纪,随着大量中国移民的 涌人,印尼爪哇华人社会起了根本的变 化,由新移民组成的华人社会出现了, 人称“新客华人”。他们与土生华人并 存。新客华人在他们之间择偶,偶而也 娶土生华人妇女。可是新客男人与土生 华人妇女的后裔往往融入新客华人族群 而不是土生华人族群。这是因为他们的 子女被送入华校,继承了中国文化。新 客华人的文化标志是以普通话或中国方 言为家庭用语。有些新客子女懂两种语 言,可是中国话还是家庭主要用语。然 而,同土生华人一样,新客华人也不全

是一个模样。他们都属不同的方言群。

20世纪前半叶,出生地往往可以用 来区别华人的文化背景。大部分的土生 土长的华人可能是具有“土生华人”背 景的文化,所以出生地变成了辨别华人 文化背景的准则。其实,这是不很正确 的。很多新客华人常在他们之间通婚, 他们的后裔虽然在印尼出生,但受中文 教育,并继续以中国方言作为家庭用 语,至少在1965年5月30日事件发生 前是如此。然而,1966年印尼华校遭封 闭,新客华人的子女要保存新客华人的 语言文化就很困难。土生土长的新客华 人因而急速“土生华人化”。然而,新 客华人的身份认同依然存在,至少在最 初的阶段是如此,可是到后来它演变成 为新的“印尼华人的身份认同”,这种 认同,与史金纳的“新客华人”的概念 有些不同。

二、“印尼化”的研究

自1965年后,印尼华人社会发生了 重大的变化。由于支撑中华文化的三大 支柱一华校、华团以及华文媒体 —已不复存在,印华社会迅速“印尼 化”。1975年,我提出了四个类别的华 人:土生华人及新土生华人;新客华人 及新新客华人(Leo, 1975)。新土生华 人愈加像“印尼人”,而新新客华人则 像以前的土生华人。但是与早期的土生 华人有别,他们具有双重文化,中华以 及印尼文化,因为他们在印尼共和国中 长大。我当时的论点是,这是单方向的 变迁;土生华人如果继续在印尼居住与 生活,他们不大可能转变成为“新客华 人”。新土生华人与新新客华人的分别,

华研2°周年099 ,乘风破泊併浩炫

是他们的语言与文化。诚然,新土生华 人及新新客华人各个的范围也相当广, 但是语言的标志则是最重要的。新土生 华人已经不再能够使用中国方言以及华 语,在语言上他们与印尼土著一样。有 些甚至具有印尼土著的价值观以及偏 见。然而,在习俗与宗教方面,他们往 往与土著有别。更重要的是,土著还是 把他们当成另外一个“种族”,所以不 同与“百分之百的印尼人”,因为,印 尼国族(Bangsa Indonesia)的定义是由 “印尼部族”(Sukubangsa)所组成,而 土生华人及新土生华人不是其中之一, 这是因为“印尼部族”在印尼群岛有他 们自己的区域,而华人则没有。

新新客华人还能说中国方言及华 语。但是由于1966年华校的关闭以及 苏哈托的同化政策,许多新新客华人已 经不大能够掌握华语,但是他们对于印 尼语言的掌握则很好。他们的家庭用语 还是中国方言以及华语,然而,与旧新 客华人有别,一般说来,新新客华人对 中国方言与华语的掌握能力很有限。

因此,可以说在苏哈托时代生长的 印尼华人已经“土生华人化”。旧式的 新客华人急速消失,因为新的中国移民 已经不再涌入。但是新新客华人在爪哇 岛上的人数略有增加,他们大部份是由 印尼外岛移入的,形成了 “新新客华 人”的生力军。

由于华人的“土生华人化”以及 “印尼化”,致使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印 尼华人已经全盘同化,变成了 “道地的 印尼人”。史杜华•格利弗(Stuart Greif) (1988)甚至断言印尼华人已经急速同 化,声称他“在1985年的发现致使在 此以前出版的所有英语书都失去了时 效”。他的看法不但偏激,而且近于狂

妄。其实,格利弗的研究只限於25名 印尼华人,绝大多数是住在爪哇与答厘 岛,而且是土生华人商人及妇女。这样 的调査样本没有代表性,相反的,他的 资料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爪哇的华人,尤其是土生华人,历 来就已经比外岛的华人更加印尼化。即 使在爪哇的新客华人也已经急速“土生 华人化”与“印尼化”。然而,他们是 否已全盘同化?答案并不简单,这要看 许多因素,包括居留时间的长短,居住 地区,职业,经济情况,印尼政策制度 及世界局势等。有些华人的确已经完全 同化,但是更多的华人则没有。华人与 印尼“土著”仍有区别。在华人之中, 也不全是一个群体。即使在今天,在大 雅加达市及其邻近地区的华人,可以以 他们在印尼的出生地划分成为多个“文 化集团”:唐城华人、棉兰华人和文登 华人。这种区别往往有文化的因素。前 两者在文化上比后者更加“中华化”。

近期,印尼学者也参与研究华人工 作。昆托莫诺(Gondomono) (1996)得 到了与格利弗相反的结论。他研究雅加 达4个来自低层,居住在人口异常稠密 的地区华人家庭。在这4个华人家庭來 自新客华人,新客华人与土生华人的混 合体,保留中国传统宗教的土生华人及 而子女已经抛弃中国传统宗教的土生华 人。他们除了拥有印尼国籍外,在不同 的程度上,都有华人的生活风俗,其中 就有“拜祖先”的习惯,与印尼土著不 同。

昆托莫诺了解要为“印尼国族文 化”下定义并不容易,这是由于印尼是 多元族群(部族)的国家。印尼语是唯 一团结印尼各族群的主要工具。但是, 他指出印尼的部族,即爪哇族、巽他

£

a

&

)

A

i

1

华研20周年

loo・乘用破•:&洛浩诲

族、答达族及米南加保族等都有悠久的 历史,他们是印尼国族的组成部份。可 是他说,拥有印尼国籍的华人只有在政 治上与法律上变成了印尼人,但在文化 上还不是。在他的眼中,华人仍然是在 寻求“未定型的印尼文化”。像其他印 尼族群一样,他们也面临像印尼部族一 样的问题。需要补充的是,印尼华人与 印尼“部族”的问题其实并不相同,因 为印尼政府把印尼国族说成是以“原住 民” (土著)为基础的模式,而华人文 化不是这个国族的组成部份。因此,不 管印尼华人如何与印尼认同,如果他们 在文化上还保留中华文化的成份,那么 他们就不能成为“道地的印尼人”。这 一点我会再作进一步的说明。

陈玉兰(Tan Giok Lan)早期的作 品(1963)是研究居住在爪哇一個小镇 的华人,受史金纳的影响较深,也把华 人分成新客及土生两类。她后期的文章 里(1997和1999),没有再谈论华人内 部的文化分歧;虽然,她也了解华人社 会的文化仍不是单元化,但她不再谈土 生与新客之分,只谈“印尼籍”及“外 侨”之别。她主要的注意力是放在“国 家政治”对华人的影响,而不是“文 化”上的分野。

她关注已经印尼化的当地出生的华 人,并且认为印尼华人已经与印尼认 同。然而,她也看到了环球化的新发 展,这新趋向对于印尼华人及“土著” 都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虽然有些印尼 华人重新学华文,不过她不认为这是重 新“华化”。可是许多印尼人,尤其是 老一辈的精英认为,这是一种“再华 化”的过程,因为他们把“印尼国族” 理解成为“原住民国族”,而中华文化 被当成是“非原住民文化”。如果这样

持续下去,印尼华人的文化分歧,对于 了解印尼国族认同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可是,反过来说,如果印尼国族的定义 不全是以“原住民”文化为基础,那 么,印尼华人内部的分别能协助人们了 解“印尼国族”的形成过程。

年轻印尼华裔学者汤友兰(Thung Ju Lan) (1998)探讨新一代雅加达华人 的认同问题。她访问了 18个华人,都 是来自中上层社会,而且具有不同程度 的“中国性”。其中8位自称是“华人” 或者“已同化的华人”。而其余的当被 问及认同问题时,都自称为“专业人 士”、商人及“印尼人”。她发现到在18 位中有9位还能说中国话,而“能说中 国话”与“华族认同”有密切的关系。 当被访问者仍能说出自己所属的方言群 时,他们自称为华人的可能性也就更 大。

汤友兰的調査样本太小,同时有些 重要的背景资料(如父母、出生地及教 育)都不完整。但是这个研究仍可以当 成是阐述年轻一代雅城华人的一个例 子。即使在上中层阶段的印尼华人,也 有“新新客华人”以及“新土生华人” 的分别。我自己在1980年代及1990年 中期有关印尼富豪的调查研究中,也证 实了新客与新新客华人与土生与新土生 华人的存在。但在富豪中,新客/新新 客华人比土生/新土生华人的人数多得 多。

其实,能说与写华语或说中国方言 对于发展在印尼与国外的华人商业网络 有帮助。可是应该指出的是,“新新客 华人”与“新土生华人”与他们的上一 辈有别,年轻的一代比年老的一辈更加 “印尼化”,他们的中国话不像他们的父 辈好,但是他们的印尼话却又比他们的

华研20周年

101 •乘凤破•:&,済沧烤

父辈灵光。

汤友兰(1999)也讨论印尼华人中 的“中国性”的问题。她利用“中国 话”作为印尼华人是不是“华化”(中 国化)的主要根据。她的结论是,那些 在1930年代出生的还操华语,所以具 有强烈的“中国性”,那些出生于1940 年代者,多数是能操华印两语,但其 “中国性”依旧浓厚。可是在1950年代 出生的对书写与说华语已经有限,因此 他们对中国的认同也较弱。在苏哈托时 代出生的(即60及70年代)已经不能 掌握华文与华语,所以他们的“中国 性”仅表现在血统方面的联系。换句话 说,在文化上的“中国性”已经非常淡 薄。她的意思是,他们在文化上是“印 尼人”,但是在血统上是“华人”。

实际上,印尼华人身份认同与“中 国性”同在其他国家一样,不能纯粹从 “语言”的角度来决定。土生华人/新土 生华人虽然已经失去了操中国话或华语 的能力,可是在现实里他们并没有因此 失去了华人的身份。然而,我同意她以 下的观察:失去操中国语言的能力已使 土生华人/新土生华人变成不同的印尼 华人。但是与汤友兰有别,我认为他们 尚未失去“华人身份”和“中国性”, 因为他们还没完全融合在印尼居民中。

三、中国性、印尼性与跨国主义

我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 出生的印尼华人,并没有抛弃中国人的 传统。在我的田野调查中,在雅加达与 西爪哇的印尼华人,我发现到他们(包 括年轻的一代)并没有断绝与中国文化 传统的联系。我也察觉到那些爪哇出生

以及外岛(譬如棉兰)出生的国内移民 的区别。这些外岛的国内移民在语言和 宗教习俗上更加“华化”(具“中国 性”)。在苏哈托(Suharto)时代的末 端,以华文为主的印华文学也“东山再 起”,印华作家协会一再出现,写作人 中也有较年轻的,但是人数不多。

如前所述,印尼华人继续“印尼 化”,但是却没有完全融合于“印尼原 住民社会”里。这是因为印尼国家把人 民划分成“土著”(原住民)与“非土 著”(非原住民)两种。除了少数个别 的情况外,在苏哈托时代末期,尤其是 他倒台之后,印尼华人的身份认同再次 涌现。1998年5月的排华惨剧再度给印 尼华人身份认同打了一个强心针。

苏哈托跨台对印尼华人文化复兴具 有一定的意义。其实,这种复兴并不局 限在华人之间,印尼“原住民”族群也 是如此。随着民主运动的开展和世界的 环球化,印尼的同化政策被视为不民主 也失去了其合法性。中国经济的飞跃发 展也使中国文化受到重视。许多印尼华 人发现到学习华文有好处。一些“新新 客华人”纷纷送子女到马来西亚、新加 坡、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学习华文。然而 更多的印尼华人将子女送到西方国家。 这使印尼华人的情形愈加复杂。环球化 对于印尼华人的影响在苏哈托时代中期 就开始了,但是苏哈托倒台后,这种环 球化的过程愈加快速。

汤友兰的文章有讨论印尼华人的 “跨国主义”现象。她说新一代的印尼 华人已经变成“跨国主义者”。但是我 认为我们在谈到“跨国主义”的普及性 必需谨慎。那些受到“跨国主义”冲击 的是属于上层以及中上层阶级的华人。 根据我的观察,新客华人不仅是经历

华研20周年io?.乘凤破油,為浩海

“土生华人化”,同时也“国际化”(或 者“跨国主义化”),前者是因为他们在 印尼的经历,而后者是由于他们在国外 受教育(特别是受英文教育)的缘故。

必须指出,“海外华人群体”并不 是单元群体而是多元群体,主要的有 “讲华语的海外华人群体”与“讲英语 的海外华人群体”。有些新新客华人可 以参与“讲华语的海外华人群体”(跨 国群体),有些则只能加入“讲英语的 海外华人群体”。可是绝大部份的印尼 华人并没有经历“跨国文化”,因为他 们依旧在印尼工作与生活。诚然,在这 高科技的现代世界中,人们可以通过各 种媒体(包括电影、光碟、电脑)接受 中国文化而不需要离开印尼。可是我认 为这种“跨国主义化”有限也比较表 面,并不能使大多数的印尼华人群体变 成真正的“跨国主义群体”。只要印尼 华人还在印尼工作和生活,他们就无法 摆脱印尼国家的牵制,而且他们的主要 活动范围仍旧是印尼。因此他是属于 “印尼国家”而不是“跨国主义”的群 体。

毫无疑问,上述三种认同之间不是 没关系的。族群认同常被称为“文化认 同”,再加上“共同的祖先”;而国族认 同可以基于单元或多元族群的认同。虽 然“国族”的定义并不是只有国家给予 的定义,但是国家赋予的定义往往给 “少数族群”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带 来最大的影响。在印尼,不同时期对于 国族有不同的定义。在苏加诺时代,印 尼国族(Bangsa Indonesia)的定义是多 元性的。他说印尼国族(“民族”)是由 各部族(Sukubangsa)   即爪哇族、 巽他族、容达族、亚齐族……以及土生 华人族所组成。应该指出的是,“土生

华人”而不是“新客华人”是印尼部 族。印尼政府早在1947年就应用“土 生华人,,一词;萧玉燦,这位后来变成 了具有影响力的印尼“国籍协商会”的 土生华人组织的主席,在阿米尔•沙里 弗汀的内阁担任“土生华人事务部长”。 所以,苏哈诺接受“土生华人”为印尼 部族并不太意外。这个概念把印尼华人 分成“土生华人”与“非土生华人”两 种。根据苏加诺的“国族”概念,“新 客华人”不是印尼国族的成员,这么一 来,它排除了数目颇大的印尼华人社 群。由于“土生华人”已经被接受为 “印尼国族”的一个成员,那么印尼国 族不再是以“种族”为基础的“国族”, 而是以文化为基础,而这文化也不是 “纯粹”的原住民文化。

“土生华人”的定义并不十分明确。 起初,它有“种族”的成份,即印尼人 与非印尼人(华人)通婚的后裔,但是 日子久了,这词变成了以印尼话为母语 的土生土长的印尼华人的称呼。如果是 我们接受这个定义,这个词是“文化” 而不是“种族”的概念。

当苏哈托(1989)采纳了 “土著” 模式的国族概念,言外之意,他采用了 以“种族”为基础的“国族”概念。他 只接受“原住民族群”为印尼部族。非 原住民族群,包括土生华人,不是印尼 国族的组成部份,除非他们完全同化于 原住民中。他把“华人问题”当成是 “同化问题”。他呼吁印尼华人“即刻融 入并同化于原住民社会,不要再迟疑。” 他们的同化观念是印尼华人完全被印尼 原住民社会所吞并。

可是,瓦希德总统(Abdurrahman Wahid) (1998)的国族观念是多元化的 观念。他认为印尼国族是由三个种族

华研20周年

103 •乘凤破浪落浩潅

(ras)所组成,即马来种族、华人种族 以及澳美拉尼西亚种族。可是瓦希德总 统势单力薄,并不能把他的概念贯彻在 国家的政策上。同样的,梅加瓦婦 (Megawati Sukarnoputri)出任印 尼总统 (2002年10月-2004年10月),也没有 自己的“国族”概念。印尼新总统尤托 约诺(2004年10月至今)也没具体地 提出印尼国族的概念。如果现任印尼政 府采取苏加诺时代的“国族”概念,那 么印尼华人文化认同就与这种概念有关 系。印尼化的华人就能够被接受为印尼 国族的成员。可是,如果印尼国族是以 “种族”与“文化”为共同的基础,那 么,讨论印尼华人的文化变迁与印尼国 族的打造,就没有直接的关连。无论印 尼华人如何改变其文化都无济于事。只 要华人没有改变成为“原住民”,那么 他(她)仍然是“外人”,而不是“印 尼国族”的成员。

四、结语

有关印尼华人族群的研究至今仍方 兴未艾。打从史金纳教授在20世纪50 和60年代的土生华人及新客华人的华 社划分直到现在,虽然已有不少新概念 出现,但是,史金纳的概念仍给研究者 一些启发。然而,他对土生华人及新客 华人的定义有重新阐释的必要。

在70年代,我曾提出从“新土生 华人”以及“新新客华人”的分野来讨 论华人族群的多元性。也有学者索性就 把印尼华人以国籍加以区别,而不再探 讨其内部的文化分歧。这是由于“印尼 化”的过程非常迅速,使印尼华人有一 种“统一”的趋势。可是这种将印尼华

人社会“单元化”的观点,并不能正确 地反映印尼华社所存在的文化分歧的问 题。此外,中国的兴起以及世界的环球 化导致了华族文化的復兴以及族群认同 的“东山再起”。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印 尼华人的“中国化”或“华化”,但是, 它使印尼华社更加复杂。

族群及国族认同问题在印尼也尚待 解决。从“原住民”为基础的“印尼国 族”概念,使华社较难适应。虽然以 “文化”为基础的“国族”概念开始抬 头,但是种族的国族概念根深蒂固,至 今仍未能消失,是印尼华人的国族认同 的一个危机。此外,文化上的国族概念 也仍然有些模糊不清,还须要印尼学者 更深一层的研究。

参考书目

Abdurrahman Wahid 1998. Prolog: PKB didirikan oleh PBNU. In Pro-Kontra Partai Kebangkitan Bangsa, edited by Munib Huda Muhammad, Jakarta: Fatma Press.

Coppel, Charles A. 1973. Mapping the Peranakan Chinese in Indonesia, Far Eastern History, No.8.

--- 1975. The Indonesian Chinese in the Sixties: A Study of an Ethnic Minority in a Period of Turbulent Political Change, unpublished Ph.D. thesis submitted to Monash University.论文修改在1983年出版为 Indonesian Chinese in Crisis,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ndomono (昆托莫诺)1990.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Jakarta: A Study of Chinese Familism in Jakarta Environment ,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出版 了印尼文专著 Membanting Tulang Menyembab Arwab: Kebidupan Kekotaan Masyarakat Cina, Jakarta: Pustaka Firdaus, 1996.

华研20周年1Q4 .乘g聞沧诲

Greit Stuart 1988. The Indonesian Chinese.

Leo Suryadinata 1969. The Three Major Streams in Peranakan Chinese Politics in Java, 1917-1942 , unpublished M.A. thesis submitted to Monash University.

一“ 1975. Indigenous Indonesians, 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 A Study of Perceptions and Policies, Ph.D. thesis,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1978 年修改后出 版为 Pribumi Indonesians, 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 A Study of Perceptions and Policies, Kuala Lumpur and London: Heinemann.

——1976. Peranakan Chinese Politics in Java ,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revised and republished in 1981.

Skinner, G. William 1958. The Chinese in Java. In Colloquium on Overseas Chinese, edited by Morton H. Fried, New York: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61. Java's Chinese minority: continuity and chang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cited in Mary Somers, 1968, Peranakan Chinese Politics in Indonesia , Ph.D. thesis submitted to Cornell University, Politic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Law and Relations.

——1963. The Chinese Minority. In Indonesia , edited by Ruth T. McVey,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and HRAF Press.

Somers, F. Mary 1964. Peranakan Chinese Politics in Indonesia, Cornell Modem Indonesia Project Interim Report Seri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1968. Peranakan Chinese Politics in Indonesia,

Ph.D. thesis submitted to Cornell University, Politic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Law and Relations, 1968.

Suharto 1989. OtobiograH: Pikiran, Ucapan dan Tindakan Saya (as presented to G. Dwipayana and Ramadhan K.H.) Jakarta: Citra Lamtoro Gung Persada, 1989.

Tan Giok Lan, The Chinese of Sukabumi: A Study in Social and Cultural A cconunodation, Cornell Modem Indonesia Project, Ithaca, 1963.

Tan, Mely G.1997. Ethnic Chinese in Indonesia: ethnic identities. In Ethnic Chinese as Southeast Asians , edited by Leo Suryadinat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9. Ethnic Chinese in Indonesia: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In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ocio-Cultural Dimension , edited by Leo Suryadinata,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Thung Ju Lan, 1998. Identities in Flux: Young Chinese in Jakarta, Ph.D. thesis, School of Sociology, Politics and Anthropology, La Trobe University, Victoria, Australia.

----2000. Susahnya jadi Orang Cina: Ke-Cina-an sebagai konstruksi sosial. In Harga Mahal yang Hams dibayar sebagai Orang Cina, edited by I. Wibowo, Jakarta: Gramedia.

Williams, E. 1960.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Genesis of the Pan-Chinese Movement in Indonesia, Illinois: The Free Press.

Willmott, Donald E. 1960. The Chinese ofSemarang: A Changing Minority Community in Indonesia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华研20周年

105 •乘风破液帶浩潘

Some Comments on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in Taiwan

Dr. Ku Hung-ting • Professor,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Tunghai University and Adjunct Professor, Center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Xiamen University

(古鸿廷博士・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特邀教授)

Tsao Shu-yao • Ph. 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Chung-tsin University

(曹淑瑶・国立中兴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The study of Overseas Chinese has attracted the interest of many researchers in Taiwan for several decade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government had set up bureaus and consulates to protect her people abroad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an Overseas Chinese Department, and in 1921 the Ch*i-nan (Jinan) School, which later became Ch*i-nan University (暨 南大学),was started in Shanghai to cater fbr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From the 1930s, Chinese scholar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migration history and social life of the Chinese living abroad, and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works was completed by Chen Ta (1940).

When the Republic of China moved to Taiwan in 1949, it maintained its contact with Overseas Chinese through her embassies and consulates and in 1995 re-established Ch'i-nan University in Pu-li (埔里),Taiwan. In fact, th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in Taipei (formerly, the Chinese Culture

College) had established the Overseas Chinese Graduate Institute as early as 1972 and succeeded in producing dozens of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However, budget cutbacks and the lack of interest eventually led to its closure in the late-1980s. Nevertheless, several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began to encourage graduate students to work on the Chinese overseas. In 1991, the Institute of Modem History at Academia Sinica conducted field studies on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Malaysia, Thailand, Philippines, and Vietnam, focusing on various Chinese associatio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ang, 2003).

The next impetus to the study of Overseas Chinese in Taiwan began in the 1990s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 Southward Policy11. In order to ease the tension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 Taiwan government had gradually relaxed its legal regulations on the goods produced in mainland China since 1987 and in 1990 lifted its ban on investments in the

华研20周年

106 •乘凤破液落浩诲

mainland. Taiwan investments had poured into the mainland 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Taiwanese industries seized the opportunity to shift operation to China to take advantage of both lower costs of production and the market as well as to combat the rising exchange value of the New Taiwan dollar. In 1987, indirect trad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was USD1.9 billion and hugely in favour of Taiwan. In 1993 alone, Taiwan invested USD4.8 billion in the mainland. The "Southward Policy" was initiated following a visit by Lee Teng-hui and an entourage of business people in 1994 to various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in an attempt by Taiwan authorities to reduce its capital flow into mainland China and to revive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Asia.

In response to the "Southward Policy**, the Academia Sinica set up the ''Program for Southeast Asian Area Studies" in September, 1994, in a belief that Southeast Asia would be a fast growing economic area for the next two to three decades and that Taiwan should engage in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to exploit its ability to combine the best feature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 Project actively supported and sponsored junior scholars in Taiwan in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in the past decade. In January 2003, the Center for Asian Pacific Area Studies (CAPAS) was established in Academia Sinica to integrate research resources for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the Asia-Pacific area so as to upgrade and reorganize programmes on Southeast Asia, Nor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islands. The goals of CAPAS are to establish an academic foundation for

Asian-Pacific studies among different institutes under the Divis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nhance collaboration between Academia Sinica and other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scholars in the Asia-Pacific, Europe, and USA; promote practical and policy studies related to the Asia-Pacific; and nurture new talents in Asian-Pacific research in Taiwan. CAPAS also published a quarterly newsletter, the Asian Pacific Forum , and more than 20 books, including the Chinese History and Elites in Malaysia《马来西亚华 人历史与人物》in three volumes and published in 2003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Dr. Lim Chooi Kwa (林水橡博士).

Other than Academia Sinica, various universities have introduced new programmes that are relevant to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Ch*i-nan University, now known as National Chfi-n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was re-established in 1995 "to fulfill the need for higher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for Overseas Chinese;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 and to balance regional development.n One of its fiv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was the n activ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for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Graduate Schoo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was among the first academic departments to be set up. This Graduate School has awarded the Masters degree to 38 students, among whom 14 completed their theses on Overseas Chinese and another eight are pending completion. The Graduate School also publishe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Southeast

华研2°周年107 ,乘风竅滾落浩遂

Asian Studies from 2001.

The National Chen-kung University (国 立成功大学)in Tainan established an ad hoc committee to promote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social sciences related to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n 2001, the Taiwan Center of Asian Pacific Studies (TCAPS) was formed to pool manpower and resources fbr Asian-Pacific research; to publish scholarly reports, working papers, monographs and books on the region; and to promote academic exchanges with local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The Center publishes the TCAPS Newsletter semi-annually. The first monographs, one in Chinese entitled《台湾的未来》(The Future of Taiwan ) and another in English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Japan and Mainland China, were published in November 2002. Although the Center does not specify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as one of its main objectives, papers on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particularly in the Southeast Asian area, often feature in its Newsletters and monographs.

Tan-jiang University (淡江大学)in Taipei was the first university to establish th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Studies in Taiwan in August 1996, with the purpose to increase understanding on regional strategies and security, politics, societies, histories, humaniti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This would also allow the university to promote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interaction with research centres and universities in Southeast Asia. Of the ten full-time and adjunct teaching staff in the Institute, two are specialists on the study on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The Institute intends to start a Ph. D. programme in near future.

Th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国立中山大学)in Kaohsiung set up the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in 1995 with five post-graduate programmes and three research centres including the Center fb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However, this centre had only one professor/director and some part-time assistants.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academic departments and institutes, the centre offers Masters and Ph. D. programmes on Overseas Chinese. The university's proposed Chinese Lifestyle Research Center in the College of Management is also intended to further relationships with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Other than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learned societies have also been formed to encourage research on Overseas Chinese. In 1989, like-minded scholars at the Academia Sinica and various universities organized the Society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to study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ir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related to Overseas Chinese in Taiwan and in other areas; to collect research materials and hold seminars and conferences on the Overseas Chinese (http://www.sinica.edu.tw/-socs/intro. htm, dated march 16, 2005). It also holds workshops, seminars, conferences on an irregular basis as well as publishes the Journal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The first issue of the journal was published in June 1989 but the second issue was not issued until 1992 and the third in 1995. The

1;

t

C

P

c

t<

i:

I r

P

C

c s s t

t

a

a

I

h

c

F

r

t

e

h

华研20周年

108 •乘凤破滾係沧诲

last issue was published to commemorate the third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Wu Chien-Shiung, comprising two of Wu*s posthumous manuscripts on Overseas Chinese and 12 research articles. Among the total of 29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three issues, nine each were on the Chinese in United States and Southeast Asia, and the rest ranged from general discussions on the policie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the Chinese in Hong Kong, Korea, Russia, and other countries. Lately, the Society has seemingly shifted its focus to the holding of seminars, conferences, and publication of books. It has hitherto issued four monographs, the most well-known being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edited by Professor Chang Chi-hsiung (张启雄).

The year 2001 marked the launching of another journal on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This was the Journal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initiated by Professor Chen Humg-yu (陈鸿瑜)upon relinquishing the directorship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at National Ch'i-n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and returning to the National Chen-chi University in Taipei. In its first issue, Chen himself wrote a landmark article in Chinese on Taiwan-Southeast Asia relations. For the past twelve issues, the journal published 68 research articles. Among them, 33 dealt with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35 with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spects 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In retrospect,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have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among researchers and faculty

members in variou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aiwa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overwhelming number of research articles was concerned with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or Southeast Asia. This emphasis may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Chinese or their large populations in these two areas.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have seemingly benefited from the Taiwan govemmenfs "Southward Policy" and they are also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On the other hand, perhaps arising from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research topics on Overseas Chinese in Taiwan have splintered into several groups, some emphasizing the activities and values of the ethnic Chinese in their adopted lands and others stressing the new immigrant Chinese societies in foreign lands. Despite this, however, Overseas Chinese is nevertheless a popular subject of study in Taiwan.

References

Chang Chi-hsiung (张启雄)2003.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 Taipei: The Society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陈鸿瑜(Chen Humg-yu) 2001. Taiwan-Southeast Asia relations: a historical and island geo-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ume 1. 陈达(Chen Ta) 1940.《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Southeast Asia and the Society in Kwangtung and Fukien ), Shanghai: Commercial Press.

The Society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http: //www.sinica.edu.tw/-socs/intro.htm., dated march 16, 2005.

华研20周年

109 •乘风破演落浩海

中国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的 概况与若干热点问题

张应龙博士・中国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教授

(Dr. Zhang Yinglong • Professor, Institute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Jinan University)

―、研究简况

华侨华人研究在中国大陆经过二十 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就。 主要表现:一是发表和出版大量研究成 果,二是研究的范围遍及华侨华人研究 各个方面,三是研究的热点紧跟学术前 沿,四是本土研究(侨乡研究)取得较 大的进展,五是研究机构不断增多,研 究队伍不断扩大,形成多学科研究的态

势,六是启动有关华侨华人研究学科的 建设。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借助有关统 计数据,论文发表量为基础,就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大陆的华侨华人研究概况做 一个简明的介绍。

从下表可见,1980年至2003年中 国大陆发表的华侨华人研究论文总数是 11,116篇,这大概在世界各国中发表论 文数量是最多的。除了 80年代初发表 的论文数量较少外,在80年代中期以

表1:历年论文统计,1980-1988年

年份 论文数(篇) 年份 论文数(篇) 年份 论文数(篇)

1980 年 74 1988 年 548 1996 年 562

1981 年 179 1989 年 633 1997 年 422

1982 年 243 1990 年 586 1998 年 427

1983 年 249 1991 年 491 1999 年 375

1984 年 416 1992 年 499 2000 年 462

1985 年 499 1993 年 552 2001 年 541

1986 年 558 1994 年 645 2002 年 476

1987 年 475 1995 年 744 2003 年 460

总计 11,116

华研2。周年

110 •乘风破液济浩值

后,中国大陆发表的论文通常平均在 500-600篇左右,最高的年份是1995 年,达744篇。与论文发表量相关的 是,中国大陆在华侨华人研究方面拥有 -支有一定规模的研究队伍,尽管这支 研究队伍处于动态性变化之中,但它已 有一个稳定的核心队伍。中国大陆华侨 华人研究队伍来自于大学和科研机构中 的专职研究人员、研究生及其他专业人 员。

分析中国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的成 果,研究主题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 问题(表2)。研究经济问题的论文排列 第一位,由此可见,中国大陆华侨华人 研究的趋势是侧重于“经世致用”。文 化教育问题的研究也一直稳居榜首,作 为基础研究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只是在 80年代盛极一时,从90年代中期以后 已经从第二位退居榜末,而侨务问题研 究则后来居上,名列前茅。华侨华人研 究的基础是资料,没有资料是很难进行 研究的。以华侨华人历史研究而言,华 侨华人历史研究的“退化”,除了急功 近利社会思潮的影响之外,资料积累和 发掘进展缓慢也是原因之一。尽管近年 来中国大陆学者有较多的机会到国外交 流,但多数属于短暂的访问。历史研究 的特点就是拒绝无米之炊,所以,华侨

华人历史研究的“退化”也是自然之事。

移民问题的研究始终占有重要的地 位。向外移民是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出现 的国际性人口流动。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大陆向外移民活动日益增多,移民 性质有合法移民也有非法移民,这些新 移民到达异国他乡之后面临着一个适应 的过程,他们与中国的关系以及与老移 民的区别都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以新 移民为中心,有关移民背景、过程,移 民的社会组织、文化教育,侨务政策等 都成为研究的焦点,加上新移民基本流 向发达国家,因此,在研究主题排序和 热门国家中,不少主题研究是与新移民 密切相关的。

中国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的对象国 家,排列前十大国家基本是北美和东南 亚国家。北美作为发达地区和华侨华人 人数众多的地方,尤其是新移民云集的 地区,被当作研究的重点地区是自然 的。东南亚作为华侨华人历史最悠久, 华侨华人人数最多,与中国最接近的地 区,加上中国大陆华侨华人研究队伍以 研究东南亚为主的特点,所以,东南亚 华侨华人问题成为中国大陆学者着力的 焦点也是自然的。近年来,由于部分学 者的努力,中国大陆在欧洲华侨华人研 究和非洲华侨华人研究方面也取得令人

表2:研究主题排序变化

排序 年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980-1995 年 经济 历史 文化 移民 社会 教育 政治 华人 研究 侨务 社团 侨乡

1995-2003 年 经济 侨务 文化 教育 移民 社会 华人 研究 政治 历史 侨乡 社团

华研2°周年in .乘风破.演落浩海

瞩目的成就。

中国大陆学者的研究著作数量是相 当多的,许多著作也具有较高学术水 准,尤其是通史性的著作具有比较扎实 的基础和较强的学术生命力。尽管中国 大陆的华人研究一片繁荣,但在繁荣之 下存在一直难以克服的顽疾,这就是低 水平的著述较多,重复劳动多。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在进行研究时存在无国家社 会历史进程依托,无理论背景分析框 架,无系统经验研究支撑(吴小安, 2003)□事实上,学术的前进,不但有 赖于对现有问题的深入研究,也有赖于 开辟新的领域,发掘新的课题。归根结 底,学者应该具有“发现新大陆”的勇 气和理念,要有“填补空白”的意识和 魄力,这样,研究工作才能得到更大的 发展。

二、若干热点问题

当代中国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的研究 课题相当广泛,其中有几个研究热点值 得重视。这里选择华侨华人研究学科建 设问题和侨乡研究问题作重点介绍。之 所以选择这两个问题,是因为第一个问 题属于学科理论研究,具有制高点的意 义,第二个问题属于本土性研究,具有 特色研究的意义,而这两个问题的研究 在外国相对比较薄弱。

(一)、华侨华人研究学科建设

虽然华侨华人研究在中国大陆已经 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也已经取得了 丰硕的成果,与国际的学术交流日益发 展,但是,华侨华人研究在中国大陆还

处于边缘化状态下,主要表现是华侨华 人研究没有被列入国家学科目录,以至 于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归属到底是哪个1 学科都一直没有一个说法,甚至华侨华 人研究是否为独立的学科也说不清楚。 显然,华侨华人研究学科归属的迷失, 对提升华侨华人研究的地位产生很大的 限制。因此,研究和探讨华侨华人研究 学科建设问题在近年来引起不少学者的 关注,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

首先,华侨华人研究可否成为一个 独立的学科。李安山(2004)从四个方 面探讨华侨华人研究成为独立学科的可 能性:1、华侨华人研究日益成为国际 学术界的显学;2、多学科研究方法;

3、中文中的学科含义比较宽泛,提出 华侨华人学完全可以成立;4、学科建 设分为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华侨华人 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在研究对象、研究 范畴、研究基础、研究方法和理论概括 都已逐步成型。因此,华侨华人研究具 有成为独立学科的可能性。李安山还对 华侨华人学下了一个基本定义:“华侨 华人学是以移民海外的华侨(保留中国 国籍)和华人(已入居住国国籍)为对 象的跨文化、跨族体、跨地区、跨社 区、跨国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目 的在于客观揭小这一社会的起源、结 构、功能、演变及其与各方面(特别是 居住国与祖籍国)的关系,系统探讨其 移民、生存、适应和发展的规律”。

其次,华侨华人研究学科形成的标 志。梁志明(2003)认为学科形成的标 志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具有确定 的研究对象,这是区别一个学科与其他 学科不同的首要标志;2、形成专门术 语,即体现学科本身特性的学科语言;

3、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

华研2°周年112 .乘风破液帝浩瀋

4、学科理论体系。通过对华侨华人研 究状况的考察,他认为华侨华人研究已 具有确定的研究对象,有专门的术语, 形成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只 是学科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但通过学科 建设的推动,华侨华人研究作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诸多条件将会日趋成熟。

第三,华侨华人研究学科的定位。 郭梁(2003)认为,华侨华人研究的学 科定位应该是独立的学科,是综合性、 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理由是围绕着 华侨华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活动而发生的 各种现象,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 是国外的又是国内的,既是经济、政 治、国际关系问题,又是社会、民族、 文化、教育问题,不是社会科学某一学 科能够分析解释清楚的问题。因此,华 侨华人学的定位就是综合性和多学科交 叉性。

第四,华侨华人研究学科建设的路 径。毫无疑问,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建 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中国大陆的学 科认定规范中,华侨华人研究要成为一 个独立的一级学科几乎是不可能的,但 存在通过某种路径推进学科建设的前 景。袁丁(2004)认为,从学理上一门 学科的独立发展必然在研究内容、研究 方法、研究材料、理论框架上与现存其 他学科有本质的差别。当代中国以研究 对象为学科名称的独立学科有敦煌学、 徼州学、汉学等,它们都是一种综合性 的研究领域,而且大都是从历史学脱离 出来的,华侨华人研究要成为独立学 科,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李安山认为可 以从两个路径加以突破。一是设立跨学 科研究,并在该学科内自立门户;二是 置于某一学科(如历史学、民族学、社 会学等)之内。总之,华侨华人研究成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可能和可行的。

从学术发展来看,华侨华人研究应 该也有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 目前情况下,条件还不够成熟,还有赖 于学者们做更多的努力,从学术建设入 手,扎实进行研究,并努力进行理论体 系的建设。目前有关华侨华人研究学科 建设的讨论,焦点在于华侨华人研究是 否能成为独立的学科,在于华侨华人研 究的学科归属。有关华侨华人研究是否 能成为独立学科的问题,从一般意义 上,大多数学者都能形成共识,都认为 华侨华人研究可以和应当成为独立的学 科。但是,华侨华人研究到底是自立门 户还是归属某一学科则存在较大的分 歧,尤其近年来更多的学科加入华侨华 人研究的行列,使到这种争议更加复杂 化。其实,探讨这个问题需要对华侨华 人研究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有清晰的判 断。讨论归属某一学科首先要考虑它是 否能够全面涵盖华侨华人研究的对象和 范围,如果不能全面涵盖只能部分涵 盖,则不能归属到这样的学科中去。从 华侨华人研究的整体而言,归属到历史 学专门史是最恰当的,归属历史学专门 史最能体现华侨华人研究的内涵和特 点,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 都难以做到这一点,不过它们可以设立 华侨华人研究的研究子目。

(二)、侨乡研究

侨乡研究被视为中国大陆学者能够 建立学术优势的主要研究领域。从80 年代起就有学者呼吁要加强侨乡问题的 研究,并开始与外国学者一道进行侨乡 问题的合作研究,并在90年代以后, 侨乡研究有了新发展。

华研20周年

113 •乗风破浪得浩海

第一,区域侨乡研究取得较大的进 展。侨乡研究离不开田野调查,侨乡研 究者的优势在于本土性。过去,侨乡研 究大多是小规模的调査研究,到90年 代以后,集合各方的力量共同开展侨乡 研究终于付诸实践。例如厦门大学南洋 研究院1997-1998年在福建晋江地区所 做的侨乡调査。这个研究活动在厦门大 学庄国土教授主持下,联合晋江地方政 府有关部门,进行较为广泛和深入的侨 乡调査,该项目还得到荷兰亚洲国际研 究院的支持,并在1998年召开一次规 模较大的国际研讨会。其阶段性成果后 来结集出版,名称为《中国侨乡研究》 (庄国土,2000) o就中国大陆几大区域 侨乡而言,福建、广东、浙江的侨乡研 究成果比较丰硕。

第二,研究视野得到开拓,出现社 会学、人类学介入的新态势。过去的侨 乡研究基本是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主, 研究的内容也是关于侨乡的社会变迁和 海外华人与侨乡的互动关系为主。90年 代以后,一些社会学者和人类学者加入 侨乡研究的行列。他们从社会学或者人 类学的角度审视侨乡问题,以浙江温州 和福建侨乡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关注侨 乡的社会变迁,跨国网络,移民活动等 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给人耳目一新 的感觉。近年来,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 主举行了若干次学术研讨会,例如2001 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和香港大学社会 学系在广州召开的研讨会,讨论海外移 民对家乡的影响以及侨乡本身的社会文 化变迁等问题,认为应该重点注意侨乡 的移民文化、侨乡的文化资本等问题。 2004年,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在福建 泉州召开的“侨乡与海外华人”国际研 讨会。分为人类学与侨乡研究、移民社

区与华侨华人、归侨与侨乡、海外华人 与中国、侨乡与跨国网络、跨国网络与 中国、传统文化与变迁、侨乡与社团组 织八个专题进行了研讨。论文基本都是 以实地调査为基础,突出“现场观察” 的特性,注重运用相关理论,采用新视 角,使到研究成果富有说服力和启发意 义。人类学与社会学的介入,为侨乡研 究注入新的动力,开阔了侨乡研究的视 野。

第三,对侨乡特殊社区的研究。在 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为了安置因各种 原因回国的华侨华人,在广东、福建、 广西、海南、云南、江西、吉林等省设 立华侨农林场,主要安置50年代至70 年代回国的归侨和难侨。华侨农林场这 个特殊的社区,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并 开始对华侨农场进行个案研究。他们从

社会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华侨农场这个 1

在特殊历史时期,指出华侨农场的归侨

群体在回国时具有完全的中国人意识,

可是当他们回国后却发现与本土的居民 存在差异,于是归侨意识得到强化。研 究华侨农场这个典型个案,有助于为今 天移民安置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为侨 乡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第四,对侨乡文化的研究。在进行 侨乡文化研究中,中国大陆的学者注意 到不同区域的侨乡文化具有不同的特 点,但是,存在着将侨乡文化等同于20 世纪30年代乡村侨乡文化的倾向,忽 视了不同历史时期侨乡文化的变迁及其 含义。必须指出的是正确认识不同时期 的侨乡文化的不同特点,乃研究侨乡文 化时不能忽视的客观存在,也是正确讨 论侨乡文化的前提。

第五,加强对侨乡研究的理论探 讨。在中国侨乡研究中,海内外学者通

华研20周年

114 •乘凤破波洛沧窟

常以研究乡村地区为主。张应龙(2005) 提出侨乡研究应该包括乡村侨乡研究和 都市侨乡研究两大部分。在粤闽侨乡当 中,都市通常是该区域侨乡的中心,如 闽南的厦门,闽北的福州,潮汕的汕 头,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和江门。认为都 市侨乡除了和一般乡村侨乡发展道路的 共同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色,例如 都市侨乡既有原发性向外移民,也有来 自其他地方的“再移民”,都市侨乡具 有较强政治磁力,具有较强经济中心引 力,都市侨乡的历史文化认同与乡村侨 乡相比比较薄弱,在社会心理、行为习 惯等方面都与乡村侨乡存在很大的差 别,等等。都市侨乡概念不仅使侨乡研 究的内涵更加完整,而且有助于解释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大城市以新移民留 学生为代表的都市侨乡化进程,有助于 更加准确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乡村都市化 对传统乡村侨乡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历史 性影响。

参考书目

庄国土主编2000。《中国侨乡研究》,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郭梁2003o 〈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与学科研 究〉,北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1期,页 1-7。

李安山2004。〈华侨华人学的学科定位与研 究对象〉,北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1 期,页l-15o

梁志明2003。〈试论华侨华人学科的形成与 定位〉,北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4期, 页 1-7。

吴小安2003o 〈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的反思:东 南亚历史研究的视角与经验〉,北京《华侨华 人历史研究》第3期,页19-29。

袁丁 2004。〈从学术史看华侨华人研究的学 科发展〉,北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 期,页1-7。

张应龙2005o《都市侨乡研究:侨乡研究新命 题),提交“侨乡文化论坛”论文,广东开平, 3月。

华研20周年

115 •乘风破油洛沧海

中国的马来西亚研窕

李一平博士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暨南洋研究院副教授

(Dr. Li Yiping ■ Associate Professor, 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Xiamen University)

身哮 W 用/差甲团巨、儿5D里身t弟环洗哮 K 4

马来西亚是中国重要的近邻。它资 源丰富,人民勤劳。马来西亚扼印度洋 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 要,是东盟的核心国家。马来西亚和中 国有着长期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汉唐以降,两地商人使臣往来络绎于 途。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马关系逐 步走向一个新的开端。随着中国改革开 放的不断深入及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的 全面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 的马来西亚研究日益引起中国政府有关 部门和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从事东 南亚问题研究学者的重视,中国的马来 西亚研究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进入了一 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研究机构与

“马来西亚研究”

中国从事东南亚研究的机构集中在 广州、厦门、北京、昆明、南宁等地。 主要有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暨南大 学东南亚研究所和华侨华人研究所,厦

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北京大学历史系、 东南亚学研究中心和亚非研究所,中国 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 研究院,云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 所,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和广 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等。这些 研究机构的“马来西亚研究”各有侧 重,体现出不同的研究特色。其中主要 从事与马来西亚研究有关的机构有北京 大学的历史系和东南亚研究所,它主要 研究马来西亚的历史、文化、语言、华 侨华人和现代化进程等问题;中山大学 的东南亚研究所、暨南大学的东南亚研 究所和华侨华人研究所,它们主要从事 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历史、华文教育和女 性研究;厦门大学长期研究马来西亚的 传统和收藏丰富的相关资料。而其下设 的南洋研究院则以中马关系、马来西亚 经济、区域合作、华侨华人、历史文化 与族群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见长。

2005年4月6日,厦门大学在政府 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直属学校的 马来西亚研究所。它是全方位研究马来 西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中马关

31夕分夕为瞥涉

(

华研2°周年n6 •乘风破演演浩潘


系和培养马来西亚事务相关高级人才的 学术机构。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马来西 亚研究及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研究。同 时,马来西亚研究所也将承担让中国公 众了解马来西亚、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 有关马来西亚信息的社会职能。研究所 的科研和资料信息等资源将向全国马来 西亚研究的专家学者开放。研究所近期 目标是成为中国大陆马来西亚研究的中 心,长远目标是成为国际上从事马来西 亚研究的中心之一。

2005年4月5-8日,厦门大学马 来西亚研究所在挂牌成立的同时,还与 东南亚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 “马来西亚 与中马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马 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美国、日 本、英国、荷兰、澳大利亚、中国和香 港、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 学者出席了此次学术会议。会议主题涉 及马来西亚经济、政治、安全、历史、 华文教育和中马关系等多个领域。

二、中国“马来西亚研究"的 现状与特点

(一)、近20余年来中国“马来西 亚研究”的成果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对 外关系的日渐活跃相吻合。此外,近20 余年来中国的“马来西亚研究”在继续 关注原有的研究课题的同时,更加注重 对马来西亚及与之相关的现实问题的考 察与研究。这从有关的出版著作和发表 论文可以体现出来: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相关研究 机构的研究人员出版的著作有孔远志 (2000),韩方明(2002),吴小安 (2003);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及暨南

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和华侨华人研究所研 究人员出版的著作有余定邦、黄重言等 编(2002),林远辉、张应龙(1991), 高伟浓(1995),林远辉、张应龙编 (1998),廖小健(2002);厦门大学东南 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出版的著作有钱文 宝、林伍光著(1981),李毅(2003), 古鸿廷(2003),原不二夫编(日)、刘 晓民译(1996)。其他研究人员出版的 相关著作有李家禄、严琪玉著(2004), 刘必权(2000),陈晓律等(2000),罗 艺峰、钟瑜(2002),毛策(2002),陈 晓锦(2003),内尔•威尔森著(英)、 王向宁、郭庆译(2002),周伟民、唐玲 玲(2002),朱振明主编(1995)等等 (见附录l)o

此外,中国大陆高等学校相关研究 机构近年来培养的研究生之论文,也有 许多以马来西亚为选题,比如:北京大 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论文有庄礼伟 (1992),王鹏(1998 年),章芹(1999); 历史系龚兵(1996),韩方明的博士论 文(2001),及东语系王虹的硕士论文 (2002),宋艳蕊(2002)等。中山大学 东南亚研究所的硕士论文包括周益群 (1988),李孜(1989),苏健璇(1989), 孟人杰(1997);经济学院的岳志海 (1999)等。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的硕 士论文有邓建新(1985),李以峰 (1990),陈昕(1999),潘少红(2000), 邓建光(2001) , 丁雪峰(2002),唐锤 琳(2002),刘才涌(2004),李毅 (2003)和杨仁飞(2005)的博士论文 (2005)等(见附录2)。

(二)、中国“马来西亚研究”的特 点。

与中国以往的“马来西亚研究”相 比,近20年来中国的“马来西亚研究”

华研20周年n7 ,乘风破"沧遂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 在继续注重研究马来西亚历史、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的基础上,为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中 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加强了对中马关系、 地区安全、区域合作、马来西亚现代 化、族群关系、政党政治、经济和民间 交往等现实问题的研究。

2、 在研究方法上,出现多学科研 究马来西亚问题的新格局。既有传统的 历史考证,也注重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实 地田野调查和经济学中的计量分析法 等。1949年以后,由于各种条件所限, 中国的马来西亚研究学者长期缺乏在研 究对象国进行学术考察和学术研究的经 历,精确的计量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资 料等都难以获得。因此,中国马来西亚 研究的成果较多的是宏观研究和定性研 究,微观的定量研究成果较少。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外交流和合作 的迅速扩大、研究经费和研究条件的改 善,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微观研究 成果不断出现。多学科研究地区与国别 问题,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研究方法的主 流。同时,这些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 也加强了与东南亚地区的学者进行跨国 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3、 关注和研究马来西亚的学者日 益增多,马来西亚研究领域的青年研究 队伍正在崛起。这批青年学者共同的特 点是对相关的学科理论和研究前沿有较 深入的了解、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外 语水平好、思维方式趋向多元化、具有 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学术眼 光,尤其是一部分年轻学者正在逐步学 习和掌握马来语等当地语言,以充分利 用当地语言来认识和研究马来西亚。

三、未来的发展

1、 进一步关注当代马来西亚现实 课题,诸如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中马 关系、反恐与地区安全、社会与文化、 族群关系与族群政治等的研究。

2、 逐步加强与马来西亚的大学及 相关研究机构的学术合作、研究与交 流,包括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互相交 换从事中马研究的访问学者及研究生和 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研究项目。

3、 注重马来西亚研究领域年轻人 才的培养,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暨 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学校相关专业的人 才培养实施方案中,近年来都有招收专 门从事马来西亚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 研究生。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现有研究的基 础上,随着中国国内研究条件的逐步改 善和该领域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中国 的马来西亚研究水平在不远的将来,将 逐步接近或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附录

1书籍

1.1北京大学

孔远志2000。《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化 探析》,香港:南岛出版社。

韩方明2002。《华人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 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小安(Wu Xiao An) 2003 □ Chinese Business in the Making of a Malay State, 1882-1941: Kedah and Penang,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o

华研20周年ii8 .乘凤破"沧渴

1.2中山大学

究》,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余定邦、黄重言等编2002。《中国古籍中 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北京:中 华书局。

林远辉、张应龙1991O《新加坡马来西亚 华侨史》,广州:广东髙等教育出版社。

高伟浓1995□《更变千年如走马:古代中 国人阿拉伯人眼中的“黄金半岛”》,马来 西亚:学林书局。

林远辉、张应龙编1998。《中文古籍中的 马来西亚资料汇编》,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中华大会堂总会。

廖小健2002。《世纪之交的马来西亚》,北 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3厦门大学

钱文宝、林伍光1981。《马来西亚简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毅2003o《马来西亚工业化进程中的技 术学习与技术进步》,厦门:厦门大学出版 社。

古鸿廷2003o《教育与认同:马来西亚华 文中学教育之研究,1945-2000》,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原不二夫编,刘晓民译1996O《马来西亚 企业集团的形成与改组》,厦门:厦门大学 出版社。

1.4其他

李家禄、严琪玉2004。《马来西亚》,重 庆:重庆出版社。

刘必权2000o《马来西亚》,福州:福建人 民出版社。

陈晓律等2000。《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中的 民主与权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罗艺峰、钟瑜2002。《音乐人类学的大视 野:华南与马来民族音乐考察及比较研

毛策2002。御良树研究》,北京图书馆出 版社。

陈晓锦2003。《马来西亚的三个汉语方 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尔•威尔森著;王向宁、郭庆译2002。 《马来西亚》,北京:中华书局。

周伟民、唐玲玲2002。《中国和马来西亚 文化交流史》,海口:海南出版社。

朱振明主编1995 o《当代马来西亚》,成 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大学论文

2.1北京大学

2.1.1国际关系学院,硕士论文

庄礼伟1992。《伊斯兰教与马来西亚政 治》。

王鹏1998O《马来西亚解决种族问题的经 验与启示》。

章芹1999。《中马友好关系全面发展探 源》。

2.1.2历史系,硕士论文

龚兵1996O《论农业发展在马来西亚现代 化进程中的作用》。

2.1.3东语系,硕士论文

王虹2002o《试论战后印度尼西亚、马来 西亚华文教育》。

宋艳蕊2002。《移植、冲突、融合--宪政 文化在殖民时代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 度尼西亚》。

2.1.4历史系,博士论文

韩方明20010《华人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 程》。

华研2°周年119 ,乘风破液洛沧海

2.2中山大学

2.2.1东南亚研究所,硕士论文

周益群1988o《战后西马华人经济研究

(1957-1970)) o

李孜1989o《战后马来西亚华人参政探 讨》。

苏健璇1989。《战后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 亚关系研究》。

孟人杰1997o《"冷战”后马来西亚对交政 策的变化:与五十、六十年代外交政策的 比较)。

2.2.2经济学院,硕士论文

岳志海1999。《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外 贸出口产品竞争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2.3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2.3.1硕士论文

邓建新1985O《试论西马来西亚华人经济 的性质》。

李以峰1990。《马华公会与马来西亚华

A>o

陈昕1999o《马来西亚的贫困与反贫困》。

潘少红2000。 教育》。 《两种歧见下的马来亚华文

邓建光2001 o 《二战前新、马华商及其经

贸网络的形成、 发展与变化》。

丁雪峰2002。 《新、马电信业的开放及其

借鉴》。

唐牲琳2002。《马来西亚资产管理公司的

运作及其借鉴》。

刘才涌2004。《马来西亚纳闽国际离岸金

融中心研究》。

2.3.2博士论文

李毅2003。《马来西亚工业化进程中的技

术学习与技术进步》。

杨仁飞2005。炕邦交时期的中马关系》。.自 每 及 化 年 政 研 些

华研20周年

乘凤破液诲浩潘

马来西亚的中国研究

文平强博士・华社研究中心主任

(Dr. Voon Phin Keong • Director,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U-U —1— 一、刖司

中国的崛起己成为事实,不管是出 自本身的利益或者是区域安全和稳定, 每个国家都有必要和中国做更多的接触 及合作。马来西亚与中国有几百年的文 化和贸易交往,但正式的邦交只有30 年的历史,对中国的发展趋势、经济、 政治、社会、法律等课题缺乏系统性的 研究和探讨。本文略论对中国研究的一 些意见。

二、当代中国研究备受忽略

对于当代中国研究,马来西亚的表 现是令人失望的。国内附属在大学的第 -所中国研究所在2004年才正式成立。 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动倡议,本地大学将 继续忽略中国研究。这项重要的研究一 直都无法起步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个原因是政治因素。国际与国 内的政治环境形成了一个“不允许”的 环境,并且许多关于中国大陆的书也遭

受被禁的命运。在大学图书馆,某些被 认为是“争论性”的书是不随便公开 的,所以要得到有关中国的资料是非常 难的。当时,香港是从事中国研究的学 者必须到的地方。香港是观察中国的 “探听处”,并成为资料汇集的所在地。 虽然马来西亚在1974年领先东南亚其 他国家最早与中国建立邦交,可是一直 到1989年双边关系只限于官方的来往, 人民自由交流是近十多年来的事。随着 经济与政治条件改善以后,马来西亚的 中国研究并没有出现转机。不是本地学 者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而是长期以来 都没有足够的研究人员参与当代中国研 究。

第二是参考资料的不足。当代中国 研究需要有很全面的参考资料——原 始资料(中国的统计数字、报告等)、 中外语文的学术参考书、学报、论文, 和其他种类的资料。缺乏参考资料和实 地调查的机会是学者进行研究的极大障 碍,要去中国作实地研究和考察或者与 中国学者交流是难上加难。本地学者与 中国学者的合作也不曾出现过。在大学

华研2°周年di •乘風破演演沧淳

里,因为大部分的学术人员是受英文教 育的,所以语言障碍构成了无法避开的 绊脚石。

另外一个原因是研究经费。早期的 政治因素被解除之后,研究经费不足形 成了另一个严重的障碍。在大学里,人 文研究的经费只限于对本国的研究。要 到中国去找资料,除非获得外国的经 费。

三、中国研究的重要性

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性是建基于中 国崛起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的地位。中国 已成为世界的第六经济大国,如果从购 买力来计算,它只排在美国之后。同 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比发达国家高出 几倍,自从1980年起国内生产总值 (GDP)翻了几番。从下面四个指标, 可以显示出中国的经济及市场的潜能。

1、 消费社会的崛起:中国目前的 人均GDP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人均 购买力却是4,000美元。一个消费社会 已经在中国大部分的地区形成。中国有 一亿的人口拥有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 形成一个相当大的消费市场。

2、 庞大的市场:中国是几个大市 场组成的。消费产品成功进入北京或上 海,就等于拥有超过1,000万高消费人 的市场;成功进入一个大省,就拥有几 千万人的市场。中国对外贸易每年有两 位数的增长率。1970年之前,中国的贸 易总额只有几十亿美元,现在正迈向一 万亿美元大关。马中贸易从1974年建 交时的一亿美元增长到目前的200亿美 丿L o

3、 资源需求大国:中国的资源消

耗是巨大的。一来因为庞大的人口,导 致低量的人均资源消费指数。二来是中 国利用资源的效益率比发达国家低了 2-3倍,所以对资源的需求无形中增加 了。

4、快速的基本设施建设:中国的 发展需要数量庞大的建筑材料、机械、 能源、投资、管理技术等。从1988年 起,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有惊人的成 就,从零到将近两万公里的高速公路, 使中国排在世界第二位。

中国目前的快速经济发展的趋势将 会持续下去。有几个因素可以印证这种 看法。一个因素是中国采纳西方国家的 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以市场经济为推动 发展的主力,迅速代替计划经济的发展 模式。市场经济发展是以自由竞争方式 来满足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扩大市场 经济需要深化改革与开放,逐渐地放弃 计划经济制度。中国要利用这种经济发 展方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的对外开放政 策。对中国来说,“对外开放”不只是 一个突破性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是 一个大胆的、革命性的政治策略。中国 是一个大陆文明的国家,大陆传统的影 响远远超过海洋传统。大陆传统的特征 是以农业为主、商业/贸易为次的社会、 自给自足多于交换、内向多于外向及封 闭多于开放。长期以来,统治者将对 “贸易”的理念放在次要地位。目前的 中国可能是唐代以来最开放的时期。对 外开放是国际贸易与外来投资的前提, 而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的 经济体制与国际接轨也是重要的因素之

一。中国进入了世贸组织就是要跟世界 接轨,也显示中国能接受国际性的“游 戏规则”。

•与

活 国 的 定 来 区 利

进 本 为 关 学 际 性

中 经 马 行 家 献 的 始 件

需 国 引 感

华研2。周年

122 •乘风破波洛浩诲

最后,中国最重要的任务和战略是 追求和平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只有和平 与繁荣才可以确保中国快速经济发展的 茴势,不断地提升扩大现代化和提高生 话水平。要达到这些目标,一定要保持 国家稳定和区域安全与和平。所以中国 的政策和国际关系是以和平、安全和稳 定为主导。中国需要几十年的和平稳定 来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它本身的或 区域性的不稳定都对中国造成极大的不 利。

四、研究须有的条件

研究当代中国不应只限于在大学里 进行,民间与商界也应鼓励和推动。基 本上,当代中国的核心研究课题可以分 为对中国本身的研究和有关中国的国际 关系研究。对前者的研究包括社会科 学、经济研究及区域研究等,而中国国 际关系研究是关于现代国际关系、区域 性研究、安全研究及国际经济研究等。

在马来西亚,实际的步骤是关注马 中关系的研究,尤其是把资源集中在与 经济有关的课题上。相关的研究应该以 马来西亚立场对应不同的双边关系来进 行,对学术和理论的需求,以及帮助国 家策划政治、经济、贸易等政策作出贡 飢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跟中国 的研究人员合作,因为我们是从零开 始。要从事中国研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 件:

1、研究人员:要做好中国研究, 需要有符合相关学术条件的研究员。中 国研究不只需要吸引华人,更重要是吸 引其他族群,尤其是土著学生,让他们 感受到中国研究对他们的好处。

2、 语言:从事中国研究需要掌握 基本的中文。中国每年出版大量的书籍 和学刊,还有网上大量的中英文资料。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对当 代中国研究的贡献,以论文和书籍的种 类和数量来衡量,都居于领先地位。在 马来西亚,中文的地位要放在全球化趋 势的角度来看。经济竞争不再是族群与 族群之间的竞争,马来西亚需要与全世 界竞争。长远来看,中国将成为世界经 济大国,掌握中文将带来许多好处。为 了促进马中关系和中国研究,我们需要 为鼓励土著参与扮演一个“桥梁”的角 色。同时也需要官方带领,把“向东学 习”政策扩大,并派遣土著学生到中国 学习汉语和深造。

3、 经费:本地学者缺少的是经费。 大学里,经费是政府资助。但是民间或 商界就缺乏一个资助研究的传统。

4、 交流与合作:做研究也要“走 出去”,收集资料、作实地调查和研究, 并建立联系和交换意见,以及参与研讨 会等等。

五、华社的角色

对于中国研究,马来西亚华社需要 扮演重要的角色,推广“中国研究”和 理性的普及化学习“汉语”的风气。华 社在三方面可发挥它的作用。

1、华社研究中心:非官方的华社 研究中心,既然是以研究本地华人社会 问题为主,当然不可以忽略对中国某些 课题的研究。华研的文杂志》季刊 收录若干有关中国的报告,近期华研也 推出了 “中国研究系列”介绍有关中国 研究的成果。最近,华研与武汉大学举

华研2°周年[23 ,乘風破油洛浩遂

办了马中关系国际研讨会,收集了 50 篇研究论文,将以两集论文丛书出版。 华研可以扮演与中国学者合作的桥梁, 促进当代中国研究的学术合作。

2、 本地学府的合作:华研以及华 社建立的大学和学院可以凝集人力和财 力资源来开拓当代中国研究的工作和培 养研究人员。商界及其他的机构极须扮 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3、 成立中国研究基金:在积极鼓 励和推广中国研究的努力上,企业界可 以发挥作用,成立一个“中国研究基 金”来赞助奖学金、研究经费以及其他 相关的活动。这是华社的一个挑战。中 国研究是有助于推广中华文化的一种潜 在力。华社需要鼓励友族扮演“桥梁”

的角色,通过适当方式如奖学金来推动 友族参与学术交流与交换计划、学习汉 语并促进族群关系。

六、结语

马来西亚的中国研究正处于起步阶 段。因为有官方的推动,这是一个很好 的开始。通过这项新的学术计划,可以 培养更多研究人员,并促进友族对当代 中国和中华文化的了解。私人界积极的 支持将会塑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在这方 面,华社可以趁这个机会作出一番贡 献。

简 有 亚 所 的

且 里 华 开 量 马 为 治 东 进 在 对 人

意 域 学

华硏2°周年124,乘凤破滾落浩值

马新中文书写之 华人研究微述

廖文辉・新纪元学院中文系讲师

(Lew Bon Hoi •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ew Era College)

UX. -i—

一、刖盲

华人研究其实就是海外华人研究的 简称,她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港台以外 有华人落脚活动的华人社群。由于东南 亚地区是华人聚集和繁衍最盛的所在, 所以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就成为一个重要 的研究对象和课题。

早在19世纪中国沿海居民开始大 量飘洋过海南渡时,新加坡已成为南来 华人聚散地,而马来西亚也因为锡矿的 开釆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华工也同时大 量涌进半岛各州进行采锡和垦殖。因此 马新两地在20世纪初期已汇集形成颇 为可观的华人社群,同时拥有相当的政 治力量和社会影响力。在二战结束后, 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逐渐被同化并融 进在地国时,惟独马新两国的华人不论 在社会文化等各领域仍保持其特色与相 对的自主权。职是之故,在东南亚的华 人研究中,马新的华人社会就备受注 意,形成一个相当重要的华人研究领 域,除了中国、台湾学人的研究,马新 学人近数十年来在马新研究方面也颇有

可观。

当然,论述马新学人所进行的华人 研究,其涉及范围就不仅限于马新华 人,同时也涵盖东南亚个别国家的华人 研究,以及整体宏观的东南亚华人研 究。在这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其中又 以马新华人研究成绩最著,其他两个部 分的成果则较为零落,主要原因是参与 研究的学人较少。所以马新华人研究其 意涵是指由马新学人立足于本土所进行 的华人研究。其研究处理的对象不仅仅 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个国家内的华人 族群,同时也涵盖东南亚个别国家的华 人研究,以及整体宏观的东南亚华人研 究。

马新的华人研究同时也涉及两种语 文,即英文与华文的书写。早期的英文 著述主要是由英殖民官僚在进行,他们 的著述时有出现有关华人的论述(如瑞 天咸(F. A. Swettenham)在《英属马来 亚》(压布祯物妳)有一段赞美华工的 文字),而巴素博士的《马来亚华侨史》 (1946)不仅是这方面的重要代表作, 同时也是第一本马新华人史著述。独立

华研2。周隹125 .乘风破演瀉陰海

建国以后,以英文作为研究媒介语文的 本土华裔学人才开始出现,如以宏观视 野对东南亚和马新华人进行论述的王康 武、专事辛亥革命和新马华人社会研究 的颜清湼、以陈嘉庚研究蜚声中外的杨 进发、研究答容社群的陈志明、研究印 尼与马新华人的廖建裕等等皆是,上述 诸人皆能以中英文作为研究媒介,至于 完全以英文作为研究媒介的则有李锦兴 等人。

由于本文的论述重点在中文书写的 华人研究,英文书写的华人研究则仅在 此略为述及。往下本文将以研究概况、 著述概况、研究机构和学者等三个方面 对马新的华人研究作一概略性的描绘。

二、研究概况

早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马新 一地已大量涌现各类报章,这些报纸都 记载了当地的华人情况并刊载一些相关 的文章,但这些文章都不过一鳞半爪的 记载或谈及马新的华人社会,还够不上 严格意义的研究。直到1930年代,一 批中国的学人如许云樵、张礼千、姚 楠、刘士木等陆续南来,透过报章副刊 和出版纪念特刊来推动南洋研究,当时 的华侨研究则附属于南洋研究而存在, 并成为南洋研究的一部分。另有中国暨 南大学文化事业部的研究人员,他们将 研究成果投于马新报章的南洋研究副刊 或纪念特刊。报章副刊和纪念特刊在这 时期的华人研究则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 色,例如:1930和1931年《星洲日报》 出版的一周年和二周年纪念特刊,里头 就刊载了暨大南洋文化部学人有关华侨 研究之译著,如在《一周年纪念刊》收

有刘仁航的〈论华侨有实现世界大同之 能力〉;《二周年纪念刊》收有钱鹤 〈两年来南洋华侨教育概况〉o《星洲十 年》则刊载了许云樵的〈胡氏事业史 略〉,以及各类相关的统计图表。

从战后到1960年代,有关华人研究 的专著开始出现,如王植原的《叶德来 传》(1958),黄尧的《星马华人志》 (1967),但整体成果差强人意。进入 1970年代,华人研究的成果陆续的冒 现。主要是由南大历史系的师生(魏维 贤、吴振强、崔贵强等)、郑良树老师 和少数民间学人(刘子政、吴华等)在 努力,真正在这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大 跃进,则应是1980年代以后的发展。 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如下两个因素。

首先,战前许云樵等人所开创出的 “南洋研究”传统,由于这辈学人相继 故去和离开,就显得后继乏力,难以为 继了。“南洋研究”是指从1930年代 开始,主要由一批中国南来的学人和报 人在马新推动和建立的一种史学研究风 气或传统,也即是今人所谓的东南亚研 究。在研究方向上以整个南洋为关怀重 点,不仅仅专注于华侨的研究。其次, 自从1969年“5.13事件”以后,马来 西亚政府在各个领域加速并强力推行单 元化的治国方策。在政治上国阵成立, 形成巫统独大的局面;经济方面推行 “新经济政策”,以消除贫穷和重组社 会,华人在经济上的权益受到一定程度 的剥削;文化方面公布塑造国家文化基 础的三大原则,使“国家文化”偏向单 一的土著文化;教育方面则继续执行 1961年教育法令,变质英校,阻缓华校 的发展。华人地位的低落,权益的流 失,自独立建国以来未有的惨淡。经过 了 10年的压郁,华社开始酝酿一股奋

]

1

g

3

华研20周年

126 •乘风破液柴沧齒

发的力量,企图一洗1970年代的萎靡 士气,对本身族群在各领域的权益开始 提出诉求。反映在文化领域的则是所谓 的“八十年代华裔文化的觉醒”。华社 本身主体意识的增强,无形中形成一股 欲了解本身族群,研究本身族群方方面 面的势头。这时候华人社会的学术研究 内容和方向一面倒倾向于华人研究也就 变得理所当然了, “发扬华人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和“铸造多元文化” 就成为不言而喻的宗旨了。

可以这么说,1970年代一方面见证 了 “南洋研究”传统的日落西山,也同 时看到“华人研究”风气的旭日东升。 一个已式微,另一正隐然成形。无疑 1970年代是“华人研究”的酝酿发芽 期,而引领这种转变并使之成为新一波 的研究方向的学者,厥为南大历史系的 学生,他们都是马新土生土长的新一代 华人学者,族群危机的出现,自然的就 把注意力集中于本身族群上面,“华人 研究”风气的形成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长久以来,新加坡一直是马新华人 研究的重镇,从南洋学会和《南洋学 报》的创立和发行开始,到南大史地系 和新加坡国大中文系的成立,以及国大 中文图书馆迄今为止仍是马新地区华文 资料馆藏最丰富的图书馆;1982年亚洲 研究学会的成立;1994南洋理工大学成 立中华语言和文化中心和2004年中文 系的成立;1995年华裔馆成立。加上许 多著名的学者大多滞留在新加坡继续他 们的研究工作,在在都说明了这一趋 势。

国大中文系黄贤强在〈近二十年来 新马的华人研究〉一文中认为1980年 以来马新两地的华人研究,其中一个相 同的发展模式就是以大学为研究基地,

以民间学术团体为推展动力。这样的观 察无疑是正确的,而且越往后这种趋势 越明显,从1980年以前的马来亚大学、 南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到现时的马 大、新加坡国大、南方学院、韩江学 院、新纪元学院和南洋理工大学的中文 系,这些大专院校成为学者安身之所 在,领导民间学术团体,共同推动华人 研究。

马新华人研究经过学界这几十年的 努力,其实已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他 们开拓更大的研究领域、更广的研究范 围、更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内容。从早期 中国学人对南洋华侨研究到巴素博士的 《马来亚华人史》•以迄今林水檬等人主 编的《马来西亚华人史新编》的出版, 从早期马新华人研究掌握在外人手中, 到现在我们可以骄傲的说马新华人研究 基本上已经逐渐掌握在本土华人学者的 手中。

三、著述概况

著述概况或研究成果则可分为三个 方面来论述,即通论性著述、专题式著 述和资料整编。

通论性的著述较盛于1980年以前, 往后则较少创获,是较为淡薄的一环。 在1980年以前,主要有许云樵 (1951)、刘前度(1950翻译)、宋哲美 (1964)、黄尧(1967)、张弈善(1969 翻译)等人之著作。1980年以来,通论 性著作则有林水檬和骆静山合编 (1983)、颜清湼(1985年英文版)、叶 树德(1993翻译)等人之作品(见附录 l)o 1998年,另一部通史性的著述《马 来西亚华人史新编》也出版了,但在体

华研20周年

127 •乘风滅浪格浩藩

例和论述上,基本延续1983年的《马 来西亚华人史》,并无开创性的突破。 早期通史著述主要以个人之力完成之, 后期则以集体著述编撰为主轴。

专题式的著述是马新华人研究领域 中最为蓬勃兴盛的一环。研究内容则举 凡与华人有关者,不论是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人物等等皆在研究之列。 在众多的专题中,要以华文教育、马华 文学和人物的研究较为热门。其他如报 业发展、华商经济、社团会馆、宗教民 俗、政党政治、华人新村、华侨与革 命、抗日卫马等等,不一而足,皆有学 人进行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代伊始,华人 研究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地 方华人史的研究,华人社会开始意识到 对地方华人文物和史料保存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开始注重治理地方志,不论是 文献整理或是实物的收集和保存,渐渐 形成气候,各相关的组织和团体纷纷筹 办和成立社区文物资料中心,并且积极 的推动地方性的史学活动。相关的著述 也在短时间内以相当惊人的速度出版, 此起彼落,令人目不暇接。这其中又以 新山,槟城和霹雳因为拥有出色的史学 工作者,遂形成治地方史三鼎分立的景 观。此外,在雪兰莪和砂劳越的地方史 学也不乏出色兼具热忱的史学工作者在 推动,所以也办得有声有色。这些以地 方为本位的团体计有:砂劳越华人资料 馆(1988)、砂劳越诗巫民众会堂文化 馆(1992)、雪兰莪乌鲁冷岳社区文物 资料中心(2002)、沙助秀华族文物馆 (2002)、陈耀威主持的槟城文史建筑研 究室等等皆是。至于相关出版品则有出 自张木钦、万家安(校编)、林雁、张 少宽、李永球、陈嵩杰等人(见附录

2)o

在资料整编方面,是许多社团会 馆、研究机构、各大专中文系或研究机 构,甚至民间学人以个人之力,都在积 极进行的工作。成果计有:陈铁凡,傅 吾康合编(1982)、刘崇汉编(1992)、 李锦宗(1996)、吴华(1999)等作品。 此外,工具书的整理出版也应纳入这一 大类,这是目前较为贫弱的一环,以书 目工具书的整理较多,计有:许云樵编 (1959)和(1965)、李业霖编(1968)、I 余秀斌编(1973)、杨松年编(1986)、 许统义,余秀斌编(1990)等是(见附 录3)。其他则有:许云樵《南洋历史年 裁、柯木林 衡华历史人物列传》。

除了专著的出版,相关的期刊杂志 的出版也在华人史研究方面起了推波助 澜的作用。创办于1940年的《南洋学 报》是马新东南亚研究领域内的第一本 华文的史学期刊,是本区域历史最悠 久、最具代表性的东南亚史研究的学术 刊物。早期刊载的文章以南洋研究为 主,到了 1970年代以后,华人研究的 论著才逐渐超越南洋研究成为《南洋学 报》的主流。战后,许云樵主编的《南 洋杂志》、《南洋研究》和《东南亚研 究》也分别先后曾刊载了一些华人研究 的文稿。

在1980年以后,岀现了几份标榜以 推动“马华文化”或“华人研究”为创 办宗旨的刊物,计有位道》(1980年 11月创刊,1994年12月停刊)、《愿 景》(1999年7月面世,2001年4月 停刊)和 仗海》(1998年5月创刊),I 三者皆属于较软性的文化杂志,比较适 合一般读者阅读;而属于学术性的则有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华研)岀版的|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1997年8 |

月 了 •年 刊 刊 料 导 的

《旦 版 东 绝 版 在 学: 新; 教; 追; 意i

究: 区f 的1 会彳 论: 值E 史E 杨Z 了彳 定身 出片 当彳 有与 有 刊》 刊》 (19

华研20周年

128 •乘凤破演得浩淄

月创刊)。除此之外,华研也先后出版 了《资料与研究》(1992年创刊,1998 年停刊)和《人文杂志》(2000年创 刊)。前者是一份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 刊物,但其中也不乏许多华人研究的资 料、论文和翻译文章。后者是一本人文 导向的综合性杂志,亦有刊载华人研究 的文章。

新加坡方面则有创刊于1983年的 《亚洲文化》,由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出 版。刊登的文章除了中国研究外,就以 东南亚研究为主,其中又以马新研究占 绝大多数。另有一份于1986年开始出 版的综合性的软性文化刊物《源》,是 在一批有心护“根”保“源”的新加坡 学者积极推动促成的。这份刊物侧重于 新加坡的宗乡会馆、文物古迹、民俗宗 教和文化现象的介绍和探讨,重点在于 迫本溯源,唤起新加坡华社的文化古迹 意识。

会馆特刊和报章特刊在马新华人研 究方面也有其不可磨灭的一面。马新一 区宗乡会馆林立,许多的会馆皆有特刊 的岀版,以志纪念。在这些林林总总的 会馆特刊里面,有者也会邀约学者撰写 论文,其中不乏史学论文和具有史料价 值的文献,通常是与该社团或会馆的历 史或当地华人社会有关。例如苏孝先、 杨汉翔以及许苏吾等编(见附录4)。除 了会馆特刊,马新的华文报业,常以不 定期的方式出版纪念特刊。这些特刊的 岀版除了介绍和表扬报方,同时也会向 当代学者邀稿以光篇幅,其中许多是具 有学术价值的论著。这些纪念刊主要计 有《星洲日报》的《星洲日报周年纪念 刊》(1930)、《星洲日报二周年纪念 刊》(1931)和《星洲日报55年 (1929-1984)》;《光华日报》的《这半

个世纪(1910-1960)》、斜6华日报七十 五周年纪念刊(1910-1985)》;《星槟日 报》的《星槟日报银禧纪念册》 (1964)o此外,报社也曾网罗学人编辑 出版年鉴或通鉴,此类出版物实为重要 的文献资料。它们计有《星洲日报》的 《星洲十年》(1940)、《南洋商报》的 《南洋年鉴》(1939)、《南洋年鉴》 (1951)和世界书局的《星马通鉴》 (1959)等等。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报章副刊在马 新研究方面的作用,这是常为人忽略 的。从战前《星洲日报》的《南洋研 究》、《南洋文化》、《南洋经济》等副 刊。到战后各报章的副刊,如《南洋商 报》的《商余》、《星洲日报》的《文 化》和《星云》以及《东方日报》的 《名家》,再加上南洋和星洲的星期刊, 都有刊载华人研究的文章。此外,在 1990年代以前,各主要报章必于每年的 元旦出刊新年特刊,篇幅从十数版到

七、八十版不等,刊载一年来的各项综 合报道以及学术论著,其中不乏华人研 究的文章。

四、研究机构和学者

除了马大和新加坡国大中文系成立 时间较早,有持续在推动华人研究外。 一直要到1985年,马来西亚华人社会 才有第一所民办的研究机构一一华社 研究中心。进入了 1990年代,学术团 体和研究机构更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在马来西亚三所民办的私立院校先后创 办,它们是位居南方的南方学院、盘据 于北马的韩江学院、矗立中马的新纪元 学院,它们都分别设有中文系,并积极

銓竺同矩129 •乘风破聞沧漏

着手进行马新的华人研究。南院方面除 了培育英才之外,也负起保存及发扬中• 华文化的使命,所以分别于1998年和 2001年成立马华文学馆和华人族群与文 化研究中心。为了提高学术活动的品 质,也为了更完善的保存及发扬本区华 族的史籍和文化,南院于2003年,通 过提升“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中心”为 “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并邀得中心 原建议人郑良树教授为首任所长,进行 潮人文化研究和史料收集整理的工作, 目前经已取得一些成果,出版了《潮人 拓殖柔佛原始资料汇编》和繰佛潮人 史料合作计划工作纪行》等书。

韩院方面,华人文化馆在2003年6 月30日正式设立,其目的是在培养更 多研究人才和发展韩院成为棚究海外华 人历史的重要基地,它可谓集教学、研 究、藏书和文物展示于一处。新院方面 则成立学术研究中心,聘请研究员,进 行专题研究、推动学术研究和出版学术 论著。目前已完成的计划有《雪兰莪华 裔青年价值观调查》,正在进行的计划 有《许云樵来往书信集》,并于2004年 创刊出版衝纪元学院学报》。

在东马方面,砂劳越华族文化协会 也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它是于1900 年正式成立,其创会宗旨,主要在于推 动及发扬砂州华族文化',进而促进砂州 华族与其他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在活 动规划面,特别强调对学术性活动的重 视,并且将华族历史文化资料搜集及研 究工作列为文化工作的长远目标,并设 有华族研究资料室一间,收藏书籍、剪 报、专刊、历史文献等资料。

新加坡方面也毫不逊色,新加坡南 洋理工大学在1991年正式成立,其前 身即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81年。

南洋理工大学于1994年正月正式设立 中国语言文化系,并于4月间成立中华 语言文化中心。前者重在教学,后者重 在研究,两相配合,以培养青年学子及 促进学术研究为目标。其研究领域分成 四大组:南洋华语和方言、南洋华文文 学、南洋华族历史与民俗、文学传统与 华族社会。

1995年5月新加坡宗乡总会创办华 裔馆,并致力于将其发展成为全球最有 影响力的海外华人研究中心。而海外华 人的传统、历史、信仰等各方面则是华 裔馆的研究重点。1998年10月26日 《海外华人百科全书》正式出版,它是 华裔馆成立三年后完成的第•亠项大工 程。华裔馆接下来的工作项目之一,是 发展有关海外华人族谱的参考与服务中 心,方便大众和学者查找任何有关华人 家庭和宗族的资料,进而丰富海外华人 研究的资源。

学人方面,在南洋研究时期已故去 的第一代学人有许云樵和陈育確等人; 第二代的则有留学台湾的郑良树、林水 橡以及李业霖、崔贵强、吴振强等南大 历史系学人;中生代则有何启良、何国 忠、苏庆华等人。近数年来,不论在本 土培养或中台归国的新生代学人,逐渐 形成一支学术队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必可有一番继往开来的作为。

上述诸人主要是指学院派的学人, 另有一批民间学人亦在学术研究领域 内,不论是文献整理活著述方面,也贡 献了他们的成果,如砂拉越的刘子政、 柔佛的吴华、槟城的张少宽和霹雳的李 永球等等皆是。

以上浮光掠影,拉杂谈了一些有关 华人研究的概况,以为华研20周年纪

平肋回牛130 .乘风破波涛沧遂

附录

1许云樵1951O《东南亚华侨史》发表于 《南洋年鉴》。

刘前度翻译1950o《马来亚华侨史》

朱哲美1964O《马来西亚华人史>。

黄尧的1967。《星马华人志》。

张弈善翻译1969。《南洋华人简史》。

林水橡和骆静山编1983。《马来西亚华人 史》。

颜清湼1985。《新马华人社会史》(1991 年中文版)。

叶树德翻译1993o《新加坡华人百年史》。

2张木钦《荷兰街口夕阳斜:容容文化:一 次文化统合的奇异经验》。

万家安校编《英烈千秋-加影地区及牛骨 头山殉难烈士简介》。

林雁係恒的虹影》。

张少宽《槟榔屿华人史话》。

李永球《移国-太平华人史话》。

陈嵩杰縑美兰华人史话》。

3陈铁凡,傅吾康合编1982o《马来西亚华

文铭刻萃编》。

刘崇汉编1992。《彭亨华族史资料》。

李锦宗1996。 C/Y十年代的马华文学》。

吴华1999。《马新海南族群史料汇编》。

许云樵编1959o 〈南洋文献叙录长编

一一一 1965。〈南洋文献叙录续编〉。

李业霖编1968。《南洋研究中文期刊资料 索引(1905-1966)》。

余秀斌编1973。《星马华文报星马资料引 得初编(1965年1月至3月《南洋商报》、 《星洲日勸)》。

杨松年编1986o《战前新马报章文艺副刊 论析(甲集)》。

许统义,余秀斌编1990。《馆藏南洋研究 中文资料目录》,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 图书馆。

4苏孝先等编《同济医院九十二周年纪念特 刊》。

杨汉翔编《棋城阅书报社廿四周年纪念特 刊》。

----黴加坡佛教居士林银禧纪念特刊》。

许苏吾《新加坡印务同业公会银禧纪念特 刊》。

华研20周年

131 •乘风破演住浩诲

中文系与马来西亚华人

研究纵谈

黄文斌博士・拉曼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Dr. Wong Wun Bin ■ Assistant Prof., Dep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清朝归纳中国学术为四部:经、 史、子与集,民国初年学人将之称为 “国学”,而今此学术研究多归入“中文 系”。现今我们所见之现代中国学术, 颇受西方学术以专业分科之影响,故 “中文系”乃逐步转变成“中国语言文 学系”,科目重点在“语言”与“文 学”,中国“史学”与“思想”则归纳 历史系与哲学系,虽亦有院校之中文系 将之并存。中港台三地的中文系其课程 偏重虽有别,然比较传统的“中文系” 基本上还保留文史哲不分家的情况。在 新马两地的“中文系”其英文名字一般 被称为Chinese Studies,即将与“中国” 相关的研究统归之。由于华人在南洋乃 属移民社群,其地理环境与多元种族社 会与中国有差异;华人如何在此落地生 根、开枝散叶及何去何从亦成为一个切 身及需要探讨的问题。故“华人社群” 之研究亦附设在新马两地大专中文系 里,此为国情之特殊情况。按照现代学 术的学科分类,类似的研究或可以归纳 在“东南亚系”或“社会学系”。

一、历史发展概况

目前在马来西亚大专院校开设中文 系的有:马来亚大学(1963年成立)、 南方学院(1997)、新纪元学院(1999)、 韩江学院(1999)与拉曼大学(2001)。 此外,博特拉大学的现代语言学院及马 来亚大学的语言学院皆设有中文组,两 学院皆颁发中文学士文凭。但是该单位 非以“中文系”命名、课程略别于中文 系,再者,也没有设立马来西亚华人社 会研究的学科,故本文不打算将之例入 讨论的范围。

马大中文系最早设立“新马华人社 会研究”,策划课程者认为本地中文系 应与中港台有别,当有一个重视本土华 社研究之环节,此倡议足见课程设计者 的眼光。南方学院中文系设有“马来西 亚华人史” 一门课,由安焕然任教,安 氏之学术亦以本土研究为导。南院中文 系第一任系主任赖瑞和在任时,促成了 “马华文学馆” (1998)之成立。甫近 郑良树教授从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又到南

华研20周隹]32,乘风破浪落浩漆

方学院成立“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 (2003),开拓本土华人之研究。由此观 之,本土研究已成为南院之强项。新纪 元学院中文系没有“马来西亚华人社会 /史” 一类的课程,然其系讲师廖文辉 倾向本地历史与华教之研究;莫顺宗则 旁及华团研究。此外,该学院设有学术 研究中心,其研究员如陈美萍(马来西 亚伊斯兰)、潘永强(马华政治与公民 社会)、郑文泉(中印及马来群岛思想 史)等都有从事与本土相关的研究。目 前该学院亦在注册主任莫顺宗的倡议下 进行地方史(“加影华人”)之研究大 计。韩江学院中文系设有“马华社会与 文化”及“华人民俗信仰导论”等的课 程。此外,又在院里设立“华人文化 馆” (2003),请陈剑虹先生及中文系 讲师支援。韩江华人文化馆希望作为研 究海外华人历史文化的中心,该文化馆 “馆藏书逾万册,藏书主要包括马来亚 华侨史、海外华人移民史、东南亚华人 历史及中国两岸三地政经发展史等,可 供作各类的研究。”拉曼大学中文系设 有“马来西亚华人” 一课,此为延续马 大中文系之传统,设计课程者为马大退 休之教授。此外,还有“马华文学”及 “马华文学与马来文学比较”两门课。 再者,亦有一位从事社会学的讲师偏向 华人之研究。即将成立的中文系研究所 也设有东南亚华人社会及文学研究的课 程。然而,由于学校刚起步及方向还不 明确,故无法断定其潜力是否能开展。

60年代初期的马大中文系,其学术 人员多聘自海外。从事本土研究并作出 贡献的学者,当以德国汉学家傅吾康教 授(Wol免ang Franke)为代表,虽然他 的专业是明史。傅氏在马大中文系任职 或留居马来西亚期间,完成了八册东南

亚华人碑文铭刻资料,保存了早期华人 移民的原始文字资料,为后人从事早期 华人社会之研究奠下基础。尤其《马来 西亚华文铭刻萃编》更对本地华人研究 提供了原始材料的方便。此外,其锲而 不舍地进行田野研究工作之精神,亦为 后学之典范。早期傅氏之研究工作乃获 得另一位中文系同事陈铁凡先生 (1912-1992)之协助。其后从事本土研 究的学人包括:郑良树(倾向马华文化 与教育)、洪天赐(华人医药、民俗与 地方史)、吴天才与陈应德(马华文 学)、陈志明(马华或Baba社会)、林 水檬(马华教育)、苏庆华(马华宗 教)、谢爱萍(马华社会与族群关系) 及何国忠(马华文化、族群与身份认 同)等。

以上只是针对他们的研究倾向而 言,非盖尽其研究范围及专业。如陈志 明教授非出生于中文系,其专业训练乃 社会与人类学。他在中文系任职乃协助 培养社会学研究学者。苏庆华与谢爱萍 师即出其门下。其后他又申请回到社会 与人类学系任教。再者,郑良树教授的 专业乃属中国学术(汉学),尤在校勘 学及古籍辨伪等。郑氏在80年代末离 开马大中文系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从 事中国学术之余亦关怀本土,并在退休 前后完成四册《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 史》。约三年前荣休回国任职于南方学 院,出任“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所 长,兼任中文系教授。郑氏在该单位领 导了由柔佛潮州社团资助南方学院研究 “柔佛州潮州人拓荒史”计划,成果斐 然。此研究计划共有三本结集成果:南 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编纂《潮人拓 殖柔佛原始资料汇编》、《柔佛州潮人 史料合作计划工作纪行》及郑良树《柔

华研20周年

133 •乘风破袖诲浩渉

佛州潮人拓殖与发展史稿》。由此发展 趋势观之,郑氏将继续对本土研究作出 贡献。然目前其学术成就,还属于汉 学。林水檬师亦对本土研究作出重要之 贡献,尤其领导编撰过三大册《马来西 亚华人史新编》(1998)及主持与编撰 《马来西亚历史与人物》(2003)计划。 这两大研究计划弥补了本地华人历史的 空白,有划时代意义之贡献。然林氏之 强项仍在中国古典文学与诗词。从个人 出版文章倾向而言,苏庆华与谢爱萍师 较偏向从事本土研究,虽然他们皆兼中 文系古典文学之教学。何国忠师兴趣于 中国思想史,然目前其学术成就当属于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研究,尤以《马来西 亚华人:身份认同、文化与族群政治》 (2002)为代表。

二、中文系学者兼顾本土研究

从以上马大中文系前辈学者40多年 来的研究走向,基本上我们可以看出在 中文系任教的学者肩负传授中国学术及 本土华人研究两个面向的使命。“中文 系”原本主要研究中华民族所创造的 “传统学术文化”,然马来西亚的学者多 数兼任传统中国与本土的学术。

目前各大专院校中文系学者对大马 华人研究的倾向,主要集中于历史、教 育、宗教、政治与华团等范畴,这些范 畴比较倾向“社会科学”(“马华文学” 除外)。华社研究中心主任文平强先生 曾回顾与评述了目前本地华人研究的情 况。他认为从事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可从 几个方面着手,其中包括:华人人口、 多元族群的社会、亚太区域的变化对华 人社会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研究

范围,然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马来西亚大专院校及中文系设有 “马来西亚华人”之学科者,应该如何 规划其未来之学术发展,也许是一个可 以思考的问题。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是一 个移民社会,其母体文化固源自于中 国,然因地域与多元种族及文化的差 异,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必须创造“民族 文化”的阶段。是故,“马来西亚华 人”研究,在未来也需要发展成一门学 科。这门学科肯定不能停留在目前倾向 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若参照中 国文化的传统,也许还需要发展“思想 史”、“学术史”、“历史学”、本土 “语言学”及“族群文化交流史”等, 甚至还要思考什么是马来西亚的“国 学”及有什么内容等问题。当然“马来 西亚华人”历史浅短,文化薄弱,与中 国文化五千年固然不能并论。然笔者认 为我们必须有一番打造学术传统的自 觉。这个“自觉心”是创造未来“民族 文化”的动力。

这做七穆此至怕认源一存亚不还作桂“-纹

三、结语

“民族文化”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有些是无意识的民间生活,有些则是 “士”阶层创造的成果。华人社会因劳 动移民的背景,故缺乏深厚文化的底蕴 与条件来创造精致文化。加上多元种族 社会的竞争及世界潮流的迅速变化,华 族若要有前途,也许更迫切需要“士” 阶层“自觉”地创造文化。所谓“自 觉”,即有计划性的打造,不是随生活 之波与逐社会之流地盲动。换言之,目 前的华社急需一些有识之士 “自觉”地 并有计划地做一些“民族文化工程”;

华研20周年

134 •乗凤破浪演沧海

这些文化工程不仅仅是为现在的人而 做,更应该考虑到下一代人;尤其是 "学术”研究这个领域的文化工程。钱 穆先生曾谓“学术不熄,则民族不亡”, 此乃通过研究人类历史发展总结出来之 至理名言。然能体会这个道理的人,恐 怕不多。目前华社对“学术”重要性的 认知尚不足,故支援这个领域发展的资 源非常贫乏。连华社唯一的研究中心 --华社研究中心 也面临苟喘求 存的困境。再者,有计划性从事马来西 亚华人之“学术工作”的学者及单位也 不多。所谓“学术工作”,除了研究, 还包括搜集、编汇与整理文献的基础工 作。然环顾我国目前的情况,这一切都 相当贫乏或甚至付诸阙如。大凡曾从事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的同道,都会感 到“文献”缺乏或“资料”不便获得的

经验。是故,笔者所谓的“民族文化工 程”,必须从上述最基础的“学术建设 工作”做起。以目前的走向,也许最有 希望的是依赖各中文系学者个人的努力 及培养学生从事本土之研究。此外,多 鼓励民办大专学院成立“华人文化与历 史研究中心” 一类的机构来进行学术研 究与建设的工作。

我们也必须自觉地创造“马来西亚 华人”未来的学术。如前文提到的“思 想史”、“历史学”、“学术史”、“语 言学”、“族群文化交流史”等领域。 目前这个领域还需要大事开发。当然, 它必须建立在有了前面所谓最基础的 “学术建设工作”上,才能使“学术研 究”工作进一步的发挥。笔者希望这个 提法能起抛砖引玉之效。

华研20周年

135 •乘风破泊为浩齒


略论人口研巍

文平强博士・华社研究中心主任

(Dr. Voon Phin Keong • Director,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一、前言 二、人口变化过程

J

7

i

人口研究学是含盖科学和社会学的 跨学科。华人关心人口问题,但是往往 缺乏深入的探讨。华人社会所面对的人 口问题是多方面的,除了人口比率下降 外,还包括许多重要的课题,如生育率 下降、人口搬迁所产生的后果、人口老 化、家庭结构变化问题等。

人口问题起源于人口的变化。变化 是经过某一种“过程”后,而引起某一 种“结果”。一般上人口研究注重在探 讨某一种“结果”或现象。但是关心人 口问题应该牵涉三方面的探讨:第一、 不只注重人口变动的“结果”,更重要 的是探讨影响这个结果的“过程”;第

二、人口变动产生的后果,对社会带来 什么样的冲击;第三、探讨面对这些后 果的对策。不同的人口问题产生不同的 后果,依据不同的结果需要不同的对 策。本文将略论与华人人口有密切关系 的两个课题,即生育率与人口移动。

生育率和人口迁移是反应经济、政 治及社会变化的过程。影响这个过程的 动力,主要起源于地方、国内以及全球 性的经济趋势,既复杂也难以控制。

(―)、生育率下降

生育率是影响人口比率的一个因 素,单是提高生育率对人口比率没有关 键性的作用。人口比率是指各族群人口 总数的对比,是反映经济和社会的变 化。在马来西亚多元族群环境里,人口 比率的高低对一个族群的利益有深远的 意义。比率下降会削弱一个族群的政治 与经济影响力。了解人口比率下降的原 因,须要探讨人口变化复杂和多样性的 过程,它跟经济、社会、政治、价值观 等有密切的关系。从人口学角度看,人 口比率变化具几个因素,如生育率、死 亡率、向外国迁移以及外国人的迁入所

2

1

I

I

W 有

J

华研2°周年136 •乘风破浪怖浩诲

造成的。以生育为例,就知道它不仅是 -个生理的自然现象,同时也受到经 济、社会与文化因素所影响。

生育率的高低是重要的。生育率高 将确保族群总人口的增加;生育率底则 带来人口总数下降的可能。为什么上一 代是鼓励多生育,而目前却偏向少生 呢?构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普遍上已获 得相当肯定的认同。

卫生与医学的进步降低了婴儿死亡 率,同时也提高了婴儿生存率。孩子的 数量有了保障,减少了多生的必要。经 济结构的变化,促进城市和工业化,这 不仅减低儿童的劳动价值,同时也增加 儿童抚养费;小家庭的普及,也直接影 响了 “生育率”下降。

在传统的社会中,儿子是经济资 产,是父母晚年的生活保障。现代社会 则强调教育与培养,需要付出长期的代 价来栽培儿女。少生是减轻财务负担的 途径。因应工商业社会的需求,唯有教 育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面对这样的问 题,年轻人理性的回应,是以质量来代 替数量,少生优育。再加上退休金机制 及保险或社会安全制度的成立,减少依 靠儿女的重要性,更是促使生育观念的 改变。

教育水准的提升,特别是女性的教 育,是减低“生育率”的另一个关键因 素,甚至比经济因素更重要。教育带来 新思想和新认知,使生育与节育观念更 容易被接受。越高的教育水平,就出现 越低的“生育率”。现代女性有受教育 和工作机会,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及更 多的自主权,让许多女性延迟结婚,并 釆取节育措施,甚至放弃婚姻成为单身 贵族。

(二)、人口搬迁

人口搬迁反映个人或集体根据其判 断所作的理性选择。普遍上,经济因素 是刺激人口搬迁的动力,但是在特殊的 情况下,政治与社会因素也极为重要。 人口移动研究有许多实践层面的作用。 跨国人口移动不只关系到人口比率问 题,也牵涉到经济、社会甚至政治问 题;本国人口移动也涉及到资源分配、 社会及其他问题。

关于国内华人的搬迁,使三分之一 的华人集中在巴生河流域,导致华人分 布的空间慢慢地缩小。乡区华人人口不 断流失,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一方面 乡区的人口下降,另一方面首都一带人 口达到空前的密度。在两极化的人口分 布之下,这对华人的社会与经济会带来 什么样的冲击?

跨国人口移动是导致华人人口比率 下降的原因之一。根据估计,从1957 年独立后到1991年,华人移民到国外 的人数达110万人,是同时期华人人口 增长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果华人没有迁 出国外,人口比率或可以维持三成。同 时,经济的发展形成外劳不可缺少的局 势,毕竟有多少外劳已成为长期的居 民,这还是个未知数。外来劳工的主要 雇主是华人企业和家庭,对外劳的依靠 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外劳人数已达 到总人口的两成,对族群人口比率有怎 么样的冲击,值得华社认真的思考及寻 找对策。

三、影响与后果

人口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探讨

华研20周年

137・乘风破渡得浩海

与预测人口变化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和冲击。预测的正确性又要看人口统计 的完整和可靠性。

(―)、生育率与人口的数量

长期生育率下降将带来多方面的负 面后果。其中最严重的包括人口总数下 降、家庭结构变化、人口加速老化、人 力资源的缺乏、人口比率继续下降并直 接影响华人的经济与政治地位。

实际上,华人人口的增长是很缓慢 的,目前每年平均增加11万左右。在 生育率日渐下降的情况下,增加人口数 量,需先防止未来人口滑落的可能性。 要避免这种情况,每对结婚伴侣应该至 少生两个或以上的孩子才能达到“代替 率”,这是基本的条件。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家庭结构开始 变化,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成 为“核心”或单亲小家庭。儿童人口减 少,成人与老年人人数相对的增加,使 人口老化加速。老化社会需要专门的医 疗和社会设备、照顾系统及一系列的特 殊需求。一个老化社会将面对人力资源 和生产能力的压力,并加重日益缩小的 年轻人口的经济及精神负担。另一个严 峻的问题是,与友族相比,华人人口比 率预料将继续滑落。长期的后果会对华 人总体的利益造成怎么样的影响,这还 有待深入的研究。

(二)、华人人口重新分布

三分之一的华人都集中在巴生河流 域,对华人的经济结构带来什么样的新 局面?这里将关注国内人口移动趋势及 其中的几个后果。

1、 人口分布失衡:大量的年轻人 从乡区流向城市,明显地对人口年龄结 构有所扭曲,这对乡区的社会与经济有 极大的冲击。除了缺乏年轻人以外,所 留下的是儿童和年老的一群。被“抛 弃”的乡区将面对什么样的将来?缺少 年轻人的社会将缺乏“生气”和“可持 续性”的发展。至于人口移动“目的 地”的大城市,问题同样的严重。从宏 观经济方面看,人口移动产生区域性经 济不平衡,并给大城市地区带来过量的 发展。

2、 华文小学教育:对华社而言, 其中最严重的后果,是人口与社会资源 的失衡。在巴生谷地带的华人人口只拥 有西马百份之十的华小。华人教育面对 的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华小供不应求, 这是日益紧迫的趋势。另一方面,一些 乡区地区人口外移,导致当地华小学生 人数减少,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3、 选举政治和代表率:年轻华人 迈向城市居住可能产生两个负面影响。 一是削弱华人在乡区的选票力量,而另 一个则是华人选民过度集中在城市选 区,使到华人政治代表性“过低”。国 会代表人数是政治权力分配的基础,人 口流动使城市选区的选民人数大大的增 加。几个特大的选区出现在巴生河流 域,拥有35,000至65,000的华人选民, 但是毕竟每个选区只选一位议员。反 观,一些乡区选区的选民人数只有二、 三万而已。

华7、37市S


穗茸利眉袍留"2 L驾2(匚丿了緝L

四、对策措施

人口总数的走向,是由国内外的经 济、政治以及社会的大趋势所控制,是


华研20周年

138 •乘用破波洛淹海

华社甚至国家难于左右的。在目前情况 下,华人社会只可能确保人数不下降为 主要的策略。至于华人人口比率,继续 下降的趋势难于避免。华人乡区迁移到 市镇所引起的问题,也需要认真的处 理。这里只可能提若干的对策措施。

(―)、增加生育率

要增加生育,关键不在于想与不 想,是可能或不可能的问题。增加生育 牵涉到两个问题。第一是年轻人对生育 和经济利益的看法。从经济和医学的角 度看,多生未必是利多于弊。基本上, 社会的要求和个人的利益是存有矛盾 的。第二是育龄妇女的数量。2000年华 人妇女的总数是278万,但是介于 25-39岁年龄层的只有67万(土著则是 150万)。基本上,华人人口已达到“成 年型”的后期,而将迈入“老化”期。 2000年,0-14岁的儿童少年的人口比重 只占了 26%,而老年人(65岁以上)占 了 5.4%0人口变化的过程有它基本规 律,很难受到人为的“操作”。如果有 以下的条件,生育下降是可能逆转的。

1、目前的低生育率不会有很多下 降的空间。生育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生育的年龄。一旦平均结婚年龄停止上 升,以及更多人放弃不婚,生育率将会 开始上升。根据研究,一般华人妇女平 均生的孩子低于她们所要生的理想数 目。这表示社会情况存在不足之处,不 能达到她们所需的条件。适合条件如减 轻家庭与妇女的负担、提供充足的儿童 津贴、延长产后假期等是鼓励多生育的 政策。在工业国家,鼓励生育的办法是 提供足够的父母假期及家庭津贴。另 外,设立儿童看管制度,如托儿所、幼

儿园及儿童康乐设施,提供专业师资和 咨询,也有助于提高生育率。

2、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一个国家 人口的迁入与迁出的变动会更普遍。减 少年轻人移民出境将能直接提升人口数 量。要做到这一点,提供更佳的教育与 工作条件将会减少移民出境与人才流 失。国家应该灵活地提高大马公民的回 流和把外国专才引进来。

3、 调查与理解年轻人的想法、渴 望、焦虑和优先选择,以作出策略性的 回应。要概括可行的措施与瞄准在锁定 的目标。为了提高人口的数量而提倡多 生育,是忽略当前的趋势与客观的社会 情况。

4、 探讨人口问题离不开数量与质 量的考量。数量是人口的总数,质量则 是非数字的衡量。质量虽然难于衡量, 但是它是一个可以提倡的目标。强调质 量的重要性,是因为它可以弥补数量上 的不足。数量上的弱点,或许削弱了政 治力量,但是非政治领域,如经济、教 育、文化和人才素质等,将能扶持与弥 补数量上的不足。质量主要取决于人的 全面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满足社会发 展多层次的需求等。质量的提高靠人力 资源发展,通过教育、训练、修养等提 高人的质量,使他在各领域里对国家与 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人口迁移

人口重新分布的新局面所引发的后 果,需要更深入探讨及寻找对策,以减 少乡区人口不断流失,和同时所产生的 弊病。留着年轻人是保持乡区“可持续 性”发展为前提。寻出有效的对策是一 个挑战,解决人口相关问题需要研究人

华研20周年

139 •乘凤破演柴浩海

口变化,年龄结构,家庭结构,人口流 动等。

1、 提高经济机能:人口外流是一 种对经济变化的反应,但不完全属于健 康的过程。人才从新村与小市镇流失可 以长期的继续下去吗?人口流动是不可 以避免的,但是必须提出适当的计策以 减少外流。这些包括:提高新村以及周 边地区的经济、社会、教育功能和就业 机会。

传统农业已经失去了经济吸引力, 要以农业成为吸引年轻人的专业,有必 要重整农业经济及重视高价值农作物。 另外,迈入资讯和电讯经济,空间隔离 已不存在。工作和就业的形式出现“非 传统”模式,以电脑和网际网络远方式 进行工作的趋势需要推动,使乡区与城 市接轨。

2、 振兴乡区社会:中年人与年轻 人是社会的“生力军”,社群活动需要 他们的参与和推动。要使社会更有生气 和蓬勃,新村或小市镇里需有年轻人。 有效的办法是使农村和小市镇逐步城市 化,提高这些地方的经济活力和地位。 乡区缺乏对老年人的设施,照顾老年人 的负担只有落在个别家庭上。在为老化 社会的来临做准备,社群的支持是必要

的。华人社会有社团组织网络,对管理 老化社会可以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发 挥自身的潜能和作出贡献。

3、提高乡区生活条件:新村和小 市镇缺乏更具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如文 化、教育、娱乐、运动、休闲场地或公 园。新村简陋环境难留住年轻人。要提 高新村的居住条件,需要从土地规划开 始,把住宅区、商业与工业区、文化、 教育、娱乐中心,以及运动和休闲场地 规划在一个有系统的、高效益的土地利 用模式里。

五、结论

人口研究是一个多层面且复杂的课 题,这里只探讨两个与华人有密切关系 的议题,即生育率及人口移动。与人口 有关的事项具有多变性,根据国内和国 际经济、政治和社会而有所变迁。人口 研究是寻找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前提。 华社对人口研究似乎还在初步阶段,对 许多人口议题如华人人口流失与集中、 社会老化、外劳、及年轻人对结婚、生 育等课题的态度等等还需要认真的关注 及更深入的探讨。

华研20周年

140 •乗风破液住沧淳

马来西亚客家研究现况

刘崇汉

(Liew Kam Ba)

一、前言

由于受到起步较早(20世纪初)的 国际客家研究及国际客家恳亲大会的影 响,马来西亚已有人对本土客家专题进 行研究,当然所涉及的研究人员及所发 表的研究成果或文章的数量还是比较零 星的,就连“客家学” 一词也并未广泛 使用。

过去的马来西亚客家研究报告或专 论文章多散见于大学的毕业论文、社团 悖刊中的专论文稿、出版物(包括专 书)和报章上的文章,内容涉及社团历 史与概况,先驱人物、民间信仰及其他 专题。今天的情况虽比以前稍有进展, 但马来西亚客家学的发展尚有待更大的 努力。

本文根据有限的资料,粗略地探讨 马来西亚客家学或客家研究,肯定未能 照顾到问题的方方面面,仅能从马来西 亚客家研究之定位,略论某些主客观因 素,研究人员和经费,推动努力等几个 方面来加以探讨。

马来西亚客家研究当以本土客家研

究为重点,内容包括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文学、艺术、民俗、宗教、 教育、妇女、社团等各项专题,当然也 包括客家族群与国内外族群的比较研 究。

马来西亚客家研究也应致力于理论 与实践方面的推广与深化工作,并强调 学术不分学派,允许各种见解之抒发, 以立论不偏颇为基准。

二、主客观因素

由于缺乏核心组织或客家社团之鼓 励与推动、研究经费之不足及主观认识 问题,马来西亚的客家研究风气不盛。 除了大专学院之学者或写毕业论文的学 生以外,其他对客家研究有兴趣者多于 业余时间来研究与论述某些客家研究课 题,时间和资源有限,因此研究成果并 不显著。

1999年,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 承办第5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后,曾兴 起筹组国际客家学会马来西亚分会的念

华研20周年

141 •乘风破滾涛浩海

头,然而经过多年的等待,有关建议始 终没能落实。当年讨论筹组学会推动客 家研究的热情平复下来后,各地的客家 研究人员又回到各自默默耕耘之原点, 而研究队伍的成员依旧是同一批人。若 有新人加入,可谓喜出望外。

笔者认为马来西亚的客家组织对推 动本土客家研究工作之认同和资助是非 常关键性的因素。我国的客家社团组织 或公司企业可以考虑资助个别学者、研 究人员或相关单位如华社研究中心或其 他学府/学术单位去推动马来西亚客家 研究之理论建设及实际撰写工作,把这 项工作提升至策略性层面的工作来看 待,目的乃是为孑更全面认识和解决族 群资料问题(例如客家组织研究,社区 历史文化研究,地区开发论证,人口分 布问题等等)及相关问题(例如客家组 织互动及联合活动问题,客家社群与经 政文教问题,客家族群与其他族群比较 研究和交流问题,区域合作问题等等)。

笔者认为今后若仍然缺乏一个核心 组织或学术单位去整合研究人员,扩大 研究队伍,并资助有关之研究项目,上 述客家研究风气不盛的各种问题和情况 仍然将持续一段长时期。

马来西亚客家研究体系不是短时期 内可以速成立就之事,若得到客家组织 与各方(包括企业界、学术界、报界、 学府等)的相互配合与推动,相信能发 挥巨大的能量,做出较好的成绩。

三、现状与转机

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客联 会)于1999年主办第5届国际客家学 研讨会(并出版《客家渊远流长》论文

集),于2004年主办第一届马来西亚客 家学研讨会,在联络马来西亚的客家研 究人员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专题性 及地区性(各州)的客家研究项目尚未 有组织加以推展。

笔者认为,有了区域性(分州或分 区进行)的客家研究计划,由州内的客 家社团组织、研究人员、赞助商及报界 联手推动,相信在努力耕耘下,必将为 该州的客家研究交出亮丽的研究成绩。 在各州客家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才更有 条件去推动全国性客家研究的编写工 作。这也是我国客家研究所致力之方向 和目标。

一些州属在这方面的努力值得推 广,希望各州的客家社团组织都加强推 动具体的州内客家研究及出版计划。根 据手头资料,彭亨华团联合会于1992 年出版了《彭亨州华族史资料汇编》, 书中就有大量客家人的史料。槟榔屿客 属公会于1998年出版《槟城客家两百 年》,书中收录了多篇关于槟城客家研 究的文稿。森美兰惠州会馆于2002年 出版《惠州人与森美兰》,森美兰中华 大会堂于2003年出版《森美兰华人史 话》,这两本专书中都收录了不少有关 该州客家人的资料。不久前,新山客家 公会委托南方学院师生负责进行柔佛州 之客家研究计划,近期又有马六甲十一 个客家社团委任专人执行一项马六甲客 家研究的计划,以便汇编马六甲州客家 人的初步史料。上述例子均为客家社团 组织推动方言群研究工作,树立了新的 范例。

在东马,沙巴的学者黄子坚博士 (马来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与张德来 先生已分别出版了《沙巴华人移民社 会》(英文书)及《沙巴州客家人》

(> 少 各

(I

1

碼 尋 忽

华研20周年

142 •乘凤破濃格沧滿

(中、英文两种版本)。砂劳越方面,不 少砂劳越客家研究的专题论文则散见于 各种学术刊物、社团特刊、专书或报刊。

客联会于2004年发起的客家文化节 (由各州轮值承办)是一个可喜的契机。 各州的客家公会受促配合客家文化节的 举办,策划与报界、学术界、文化界及 学校来共同推动一连串的历史与寻根活 动,包括把社区的历史资料编辑出版, 流传后世。学生参与客家历史文化的认 知活动,更是薪火相传。

除了地方或州级的客家研究项目, 专题的客家研究项目如客家人与矿业、 客家人与华文教育、客家社团研究、客 家人与民间信仰等等,都是不可忽略的 研究重点。然而,研究经费的缺乏是妨 碍更多人士从事客家研究工作的一个主 要因素。社会上普遍不重视历史研究, 忽略历史记录的情况加剧了客家研究风 气的低落。

四、小结

客家研究之范围极广,但基本上各 州客家人在我国开拓的历史,客家人对 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教等方面的贡 献,客家人人口的分布、行业、组织等 现状不能没有记录。这项任务乃各州客 家社团组织的核心工作之一。客家社团 组织有条件担任领导者,整合企业界、 文化学术界、报界及地方贤达来进行地 方性客家人历史与现状的整理工作。

马来西亚客家研究的发展前景与马 来西亚客联会及各州客家社团组织的推 动力,赞助本地客家研究的财力(研究 基金),参与本地客家研究的人力(研 究队伍)及报界的配合力息息相关。若 四力齐聚,马来西亚客家研究的前景将 是光明的。

华研2。周年

143 •乘凤破演诲浩齒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Malaysia: New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Dr. Chin Yee Whah • Lecture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甄义华博士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人类与社会科学系讲师)

Introduction

Officiall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in Malaysia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comprises manufacturing and agro-based industries with fewer than 150 full-time employees or with annual sales turnover not exceeding RM25 million, and the second includes services, agriculture,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with fewer than 50 full-time employees or annual sales turnover not exceeding RM5 million. SMEs appeared in the 1970s whe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MNCs) began to operate in Malaysia. In general, SMEs serve to strengthen economic linkages with MNCs, and the more technologically-advanced SMEs are important sub-contractors to their larger counterparts. They make up more than four-fifths of all the manufacturing establishments in the country and contribute considerably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2002, SM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accounted for RM62.4 billion or 28.5 per cent of total manufacturing output. In terms of value-added, SMEs contributed RM12.7 billion or 26.5 per cent of the total in the same year, and they employed 361,399 workers or 30.7 per cent of the total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National Productivity Centre, 2002).

Malaysian SMEs have evolved from a commodity-based to a manufacturing sector producing a variety of consumer goods. Many are driven b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especially in the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and metal-fabrication sectors. Their economic spin-off is seen in the creation of employment for a growing labour market and new ntechnopreneurialn opportunities especially in the Klang Valley and Penang. However, the need to keep pace wit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liberalization of the market, and globalization are confronting local SMEs with new challenges.

华研20周年

144 •乘凤破濃涛沧瀋

New Challenges

Advanc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under the Asean Free Trade Area and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bring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new challenges to Malaysian manufacturers. There is growing pressure for commerce and manufacturing to adapt to changing trends as the economy is increasingly driven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e shift to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calls for a reliance on ICT and electronic methods in business transactions as the way toward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Malaysian economy.

Besides the crucial element of knowledge, other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are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s of the niche market,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novations, cost-effective strategies as enterprises restructure to meet new challenges. SMEs are often constrained by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skilled workers and technical know-how, little or no innovations throug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limited economies of scale, and difficulty in shaking off traditional methods of operation.

Many SMEs place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upgrading the skills and knowledge of their workforce, or are reluctant to take advantage of training programmes sponsor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shortage of a technically skilled workforce will not attract MNCs and their investment. In this respect, the emergence of India as one of the new destinations for FDI in the software industry

is a case in point. It is clear that furt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largely depend upon the creation of a technological, educational and R&D infrastructure that is able to provide an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level of support to meet industrial demands.

New challenges facing Malaysian SMEs call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several areas of concern. Only through research and innovations will SMEs find effective answers to the problems facing them.

Areas of Research

The Use of ICT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Malaysian SMEs place little emphasis on the use of ICT. In a sample study of 50 SMEs in the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cluster in Penang, it was found that 73 per cent had little or no basic ICT infrastructure involving the use of computers, websites and access to Local Area Network. Only 14 per cent of the SMEs in the sample provided formal training to their staff on the use of ICT (How, 2001). This level of progress is far from adequate to prepare SMEs to face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Complacency is due to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potential of ICT, the high perceived cost of installing an ICT infrastructure, the lack of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insecurity regarding the confidentiality of e-transactions (Suresh, 2004). Research has confirmed that the more reluctant SMEs are in putting their trust on ICT, the more difficult it would be for them to change

华研20周年

145 •乘冋破惠洛浩海

(Ramayah, 2004).

SMEs can only play a larger role in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if they can enhance their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ICT. This is the only way to keep up with MNCs in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in their operation. The use of ICT alone may not necessarily mean better performance, it also calls for a judicious selection of the right form of ICT that is critical f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Subash, 2000). SME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e-commerce and to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this business model. Similarly, they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use of ICT and the state of progress among the more innovative SMEs that have embraced IC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Labour Force and Management Style

Many SMEs in Malaysia have adapted fairly well to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s and in the process transfonning themselves from being conservative to becoming more modem business enterprises (Chin, 2003). The use of ICT will decide the performance of SMEs and would entail changes i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labour force and management style.

The traditional SMEs or "old economy0 enterprises are not able to integrate ICT into their operation and to market their products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In general, they find it difficult to change or are reluctant to change. In comparison, the larger enterprises are financially more capable of

adopting ICT in management, and it is the f,technopreneursn, welll-educated and trained in ICT, who are leading innovations in the SME sector.

Research on the "old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toward company restructuring would reveal insights into their attitude towards the adoption of ICT, upgrading the skills of the workforce and the type of development programmes made available, and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y to be followed upon restructuring their enterprises and the impact on their competitivenes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old" and "young" generations of entrepreneurs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quality of workforce and management style. These studies would help to reveal successful enterprises to serve as "benchmark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ME sector.

The Impact of China in the WTO

China enjoys a growing advantage in certain types of labour-intensive industries such as manufactured goods, machinery and transport equipment, and miscellaneous manufactured articles (Herschede, 1991; Voon, 1998). Rising labour cost in Malaysia has chipped away initial advantages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goods. The high labour content of products in the computer and electronics sub-sector that make up the bulk of manufacture exports of Malaysia will weaken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am, 2001). China's accession into the WTO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cuts in its export prices

华研2°周年H6 •乗风破波落險齒

that further enhance China's appeal as an efficient supplier of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increasing its capability as a core player in production networks (lanchovichina et al., 2003). China has thus become a rival to Malaysian enterprises in the manufacture components and parts. In addition, the low prices of Chinese products such as plastics, footwear, and wood and wood-based articles are providing stiff competition to enterprises in these sub-sectors.

China's grow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labour-intensive products and the lifting of the Multi-Fibre Arrangement (MFA) quota on China's export in January 2005 will impac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local garment and textile industries. While the export of apparels from Malaysi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an Union will no longer be limited by import quota restrictions, it will also give China added advantages in attracting FDI and in exporting much cheaper products to these markets. The lifting of quotas will boost China's export and may speed up the decline in Malaysia's export share (Tham and Loke, 1998). Many textiles and garment industries in Penang were able to cope with competition in exports only because of indirect help of the MFA that had set limits the exports of textile and garment from China (SERI, 2004).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examine the state of competitiveness of local SMEs, to find out the sub-sectors that are most badly affected, their problems and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response strategies that have to be adopted to remain competitive. Research may also reveal "success stories1* that could

become models fbr others to emula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in the SMEs

Few SMEs would innovate in order to compete in the market. In a study of 40 SMEs, Chin found only two that have their own R&D unit (Chin, 2004). The willingness to invest in R&D has to do with Chinese business management. Most SMEs are family-based and are too small to undertake, or unaware of the benefits R&D activities. It is clear that, research capability as measured in terms of researchers per million inhabitants and expenditure on R&D, Malaysia trails far behind South Korea, 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 (Evers, 2001). These lead to several important questions pertaining to the state of R&D in the SME sector in Malaysia, the reasons fbr the lack of investment in R&D, and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promoting this activity.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know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alaysian SMEs and the attitudes towards creating brand names and niche markets.

Conclusions

Despite several decades of existence and operation, Malaysian SMEs have not proved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changes in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s of the global market. This economic sector is an important cog in the whe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 yet it is plagued by numerous

华研2°周年147 •乘风破液浙沧诲

problems that undermine its competitiveness. The need for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se problems and to devise measures to counteract them would be a necessary first step to help SMEs to find their legitimate place in the 21st century.

References

Chin Yee Whah 2003. Budaya dan Keusahawanan Cina di Malaysia . Bang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Press.

---2004. The 'Made in China' label: imported goods and the challenge to Penang manufactur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laysia-China Relations in a New World Order, Kuala Lumpur, 27-28 November.

Evers, Hans-Dieter 2001. Towards a Malaysian knowledge society. Working Paper No. 20 August, Institute of Malaysian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IKMAS),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Bangi, Malaysia.

Herschede, F. 1991. Competition among ASEAN, China, and the East Asian NICs; a shift-share analysis, ASEAN Economic Bulletin , March: 290-306.

How Pei Lin 2001. Peresediaan Industri Kecil dan Sederhana Pulau Pinang dalam Penyertaan E-Dagang di Era K-Ekonomi: Kajian Tiga Sektor Perkilangan Terpilih. Unpublished thesis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Master in Economic Management,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lanchovichina E., Sethaput Suthiwart-Narueput and

Min Zhao. 2003. Regional Impact of China's WTO Accession . Http://www. worldbank.org/eaptrade. Retrieved on 10 October 2004.

National Productivity Centre 2002. Productivity Report2002. Kuala Lumpur.

Ramayah, T, 2004. E-readiness of SMEs in Northern Malaysia, Proceedings of the Pan-Pacific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Global Project Management, May 26-28, Anchorage, Alaska, USA. Http://www.Management.usm.my/ramayah/conf5 3. doc. Retrieved on 16 April 2005.

SERI 2004 (May). Economic Briefing to the Penang State Government.

Subash, Wadhwa 2000. Judicious use of IT in manufacturing SMEs: case experien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mall Industries, 27-29, November, Bangkok, Thailand.

Suresh, Narayanan 2004. SMEs and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sation: are they ready?. In Globalisation, Culture and Inequalities, edited by Abdul Rahman Embong. Bangi: Penerbit UKM.

Tham, S.Y. and Loke, W.H. 1998. WTO and regionalism: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Malaysian Industries. Paper presented at Workshop 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9-10 December, Bangi, Malaysia.

Tham, S.Y. 2001. Can Malaysian manufacturing compete with China in the WTO? Asia-Pacific Development Journal, 8 (2), December.

Voon, J.P. 1998.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nd ASEAN in the US market, ASEAN Economic Bulletin, March: 273-291.

华研20周年

148 •乘风破浪第浩诲

略论华人新村研窕

文平强博士・华社研究中心主任

(Dr. Voon Phin Keong • Director,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一、前言

二、新村的特征

在过去50年,马来西亚华人“新 村” 一直都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研究的非 主流课题。本国的新村是世上罕见且出 现多种矛盾的村落。它既不是城市也不 是乡区村落;它不是起源于村民的“自 发”动力,而是被逼草率建立起来的; 它不是为了村民的利益而设,而是为了 达到殖民政权的政治与军事目的而崛起 的。新村的成立的确解决了二战前乡区 华人所面对的某种经济与非法占用土地 的问题,但是一旦达到了其政治目的, 它反而变成了一个被遗忘的孤儿。在过 去的一段时期,新村都处在“自生自 灭”的困境。它们之间路向悬殊,贫富 皆有。据资料显示,新村总人口大体上 正在下降,从1995年的168万减至 2002年的126万人。

目前,马来西亚新村研究仍不健 全。这证明了新村在本国学术界里的 “边缘”地位。新村研究是一项有“实 践性”的工作,目的是找出新村的基本 问题并且探讨其“可能”的解决对策。

新村有许多共同的特色,主要有以 下几方面:

1、 简陋的格式:为了达到殖民政 权的目的,新村是仓促完成的。由于没 有进行土地规划,形成了简陋的小巷及 凌乱的房屋排序,时间越久就越不符合 现代生活的标准。直到现在,大部分的 新村仍然缺乏规划的土地利用。即使大 部分房子都重建了,新村还是走不出那 又乱又窄的格局。由于人口密集、土地 不足、房屋简陋、设备不全,许多新村 已变成了乡区的旧式“唐人街”。

2、 缺乏设施:除了房屋以外,新 村缺乏其他种类的土地利用,如一个社 区极需要的文化、教育与娱乐中心、运 动和休闲场所。

3、 经济基础弱化:许多新村不是 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而是原本的 经济基础衰退后,没有新行业的兴起替 换。年轻人放弃以橡胶为主的经济活动 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没有其他可以 代替农业的新经济产业和就业机会。村

华研20周年

149 •乘凤菠演落浩漆

民在外地工作的收入变成新村的主要经 济来源。

4、 人口流失:上个世纪60年代, 新村人口开始向外流动。I960年紧急法 令结束以后,虽然一些家庭搬到原来的 住所,但是大部分向外流动的目的地仍 是城市。这种“乡(村)城(市)人口 迁移”的流量日益扩大。人口外流的主 要目的与经济及教育有关。新村本身是 “被动”的。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鼓励 新村人口外流。第一代的新村人从事的 农业不再吸引第二和第三代成员。已有 许多乡村地区的新村经济从农业转型至 非农业经济,有的甚至从有到无经济生 产的阶段。新村严重缺乏就业机会,使 年轻人没有经济发挥空间。事实上,他 们唯有向集中工、商业的城市迁徙,才 能找到新村里所没有的职业与未来。受 了教育的年轻人,很少留在或回流到新 村去寻找他们的未来。许多从新村出来 工作的人,最后都在城市落地生根。

5、 老化社会:新村人口老化可能 有几种模式。较为明显的有三种。

一、 出现在城市附近的新村如双溪 威新村。至2000年,它的人口已经迈 入老化阶段。可能因为外来人的迁入, 导致15-59岁人士的比率高达70%。14 岁或以下的儿童只有15.6%, 60岁以上 的则有14.4%。

二、 “半城市化”的新村如东甲新 村。虽然儿童人口有26%但是已开始渐 渐地缩减,15-59岁的年龄群保持在 60%左右,60岁以上的则从1991年的 8.4%增加到2000年的13.8%o

三、 乡村地区的新村如知知港新村 及双溪兰新村。大量年轻人外流以致 20-29岁的人数特别少,儿童和老年人 的比率却相对地高。一些位于小市镇的

新村如文冬力巴士新村,情形同样严 峻。因为农业的衰落、小市镇缺乏就业 机会,导致新村缺少中青年,老年人比 重却相对大量。

衡量老化趋势,可以用60岁以上 的人数和每100个儿童的人数相比来获 得一个“老化指数”。1957年,知知港 新村老年人与儿童对比是13:100。但是 在2000年,上升到45:100;在双溪威 新村,1990-2000年十年间,老年人与 儿童的比率从45:100增加到97:100o也 就是说,2000年的老年人数和儿童人数 是达到1对1的畸形现象。很多新村已 经变成了 “老人村”。在未来,这个事 实将会更趋明显。

三、新村问题

新村的核心问题出自两方面因素。 一是源自新村以外的问题,即长期的政 府拨款不足及新村脱离了与主流经济的 联系。二是新村本身一方面经历了巨大 的变化而另一方面却裹足不前的僵局。 前者带来的冲击是衰退的经济基础、人 口老化、人口流失及家庭结构变迁;后 者最明显的特征是新村的“街道”长期 处在简陋而凌乱的模式、土地利用方式 单调和缺乏“人文”气息。新村的变化 是超出新村所能控制的,但是它的“老 化”及“变化”所带来的效果却逐渐地 削弱其“母体”的本质。

新村研究需针对新村的核心问题并 且对症下药。在这之前,每个新村的本 质和分类需要先确定下来。地理位置固 然重要,但是,若单以它作为分类标准 是难以解决新村的许多问题的。除了地 理的优、劣势外,新村的其他特性也是

需趋 村首料 龄 人 源 。种每一群社口括地况料资并 尸 、

华研20周年Vo .乘风破海落沧燔

需要了解和研究的。这直接反映其未来 苴势。

深入调查新村的情形应该是解决新 村问题的前提。若寻找较恰当的策略, 首先是根据以下几方面获得更完整的资 料,即:

1、 新村位置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2、 人口特征,包括人数变化、年 龄结构、家庭结构、人口流动等

3、 经济状况,包括职业分布、收 人及其来源等

4、 教育情况

5、 土地拥有情况、自然环境和资 源状况

6、 其他特征

以上的资料可作为“分类”研究 (typological studies)的基础把新村分成 种类。资料可分成三组以图形方式呈现 每个新村的概况(profile)。这三组分为 -、新村的普通特征,包括其位置、族 群结构、人口总数、人口增减等;二、 社会特征包括年龄结构、家庭结构、人 口流动、教育状况等;三、经济特征包 括经济结构、职业分配、收入情况、土 地利用状况等。新村根据不同的“概 况”便分成“种类”。当然,以上的资 料都是充满变数的。不过,通过确实的 资料,才能将新村的个别特征体现出来 并以不同对策来寻求更恰当的解决方

案。

在制定解决问题的良策时,需要针 对新村的“可行性”(viability)作为关 键焦点。要使新村成为经济、社会、文 化、及居住方面都有高度“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的一个体制,需要具备 几个基本条件(下图)。

1、健全的经济基础

健全的经济基础是指有适应性及可 持续性的经济生产能力。50年来,新村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从传统农业(如 橡胶)渐渐地失去了经济活力并变成一 个脆弱的经济体。在这方面,强化经济 基础是首要的决策。把农业发展成为一 种对年轻人有吸引力的现代化企业或职 业不需要大量的土地。它只需要科技、 资金、现代化管理等条件。在工业或旅 游业方面,政府应把新村的规划纳入到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里。在资讯和电讯 日渐发达的社会,空间隔离已经可以克 服的。工作和就业形式有了 “非传统” 模式的出现。某些工作需要员工经过电 脑和网际网络从事经济操作。这个趋势 需要有关部门的鼓励和推动,并吸引有 实力的团体、企业与私人界参与经济和 社区的发展,使新村与城市经济拉近。

健全的经济基础

(有适应性及可持续性的生产能力)

有活力的社会

(有高生产力与活力的社会)

>新村的"可行性” <

健全的硬体设施

(髙度适合的住宅社区)

多样化与高素质的土地利用 (有意义及文化彩色的特征)

华研2。周年

151 •乘风破波落沧滝

2、 健全的硬体设施和高素质的土地利用

健全的硬体设施需要建设一个高度 适合的住宅社区。由于没有很好的土地 规划,新村的简陋巷子及凌乱房子排序 成为根深蒂固的特征。除了居住之外, 新村社群极需要多方面的服务来提高生 活素质。就如早期盛行的篮球运动,现 在大部分新村的篮球场都已变成了罕见 的设施。少了运动与健康的设施,却多 了如毒品及其他社会问题。

根据1985年的官方数字,在全国 302个拥有统计数据的新村里,每个新 村的土地面积平均为33英亩(22.4公 顷)。但是仅是用于中下价值住宅的用 途,便无法更有经济效益地使用有限的 土地资源。在村民的利益前提下,如果 新村土地能以科学方式重新规划,把住 宅区、商业与工业区、文化、教育、娱 乐中心,以及运动和休闲场规划在一个 有系统而高效益的土地利用模式里,新 村的“可居住性”条件(residential desirability)将更趋牢固。

3、 有活力的社会

先进国家的研究指出,缺少年轻人 的农村面对种种的问题。社会活动参与 的减少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松懈、社 会活力不足、缺乏中青年人中坚力量, 以致社群生活缺乏生气。

2000年,一些新村20-29岁的年轻 人只占了居民的15%;相对的,吉隆坡 及雪兰莪分别占了 21.6%及18.4%。根 据目前的人口变化趋势,新村的“社会 与经济持续性”将会受到严峻的考验。 一个缺少年轻人的社会也会缺乏种种的 社会活动和领导人才。这将削弱新村社

会面对先进科技和新思想的接受能力。

四、新村到城市人口迁移

及其含意

新村与小市镇的命运与华社的未来 是分不开的。新村成立前,西马华人分 布在相当广的空间,包括乡区和城市并 且从事各种农业、矿业以及城市经济活 动。在新村成立的短短几年间,华人人 口分布广面缩小了。上世纪80年代开 始,年轻人走出新村并迁徙到大城市, 进一步把分布的空间集中。

2000年居住在城市的华人高达 87%。人口不断地从新村和小市镇流向 大城市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1957年, 居住在雪隆两地的华人占马来联邦华人 总人口的21%,在2000年,增加高达 36%。这种趋势对华人社会产生了多种 冲击。这里略论两种。

1、华文小学教育

在人口不断地重新分布情况下,人 口与社会设施的分配失去平衡。部分现 有的设施过低地使用导致宝贵资源浪 费;另一部分则大大地超过其所能容纳 的“量”,导致供不应求的阻塞现象。 对此,华小首当其冲。据资料显示, 2003年在西马的988所华小,学生人数 不超过100人的微型华文小学共有250 所,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80%分布 在霹雳、柔佛、吉打、森美兰及彭亨五 州。可见,新村和小市镇人口不断流失 的趋势将更严重的减少这些州属的华小 学生人数来源。

另一方面,在巴生河流域和其他人

华研2°周年152 ,乗凤破波洛浩遂

口高度集中的地区,华小的学生人数日 益增加。因此,教育设施供不应求,造 成学额严重不足。拥有1,000个学生以 上的学校共有182所,占西马华小的 18%,当中,有四分之三是位于雪、 隆、柔佛与槟州。2000年,占西马华人 人口 36.7%的雪隆两地只有14%的华 小。实际上,若要与人口比率平衡,雪 隆的华小数目应该是355所。另外,巴 生河流域一带48所超过2,000人的特大 型华小中,就有六成是集中在雪隆两 地。

增建华小的事包含政治与经济的复 杂问题。据当前的政治“游戏规则”, 较实际的看法是把一些微型华小迁移到 更适当的位置。但是需要华社、学校董 事部和家长及华基政党的积极合作与争 取才能促成的。

2、选举政治与华人代表率

华人人口过度集中在巴生河流域也 对华社在政治权力上带来一定的冲击。 在马来西亚多元社会里,选举制度与国 会代表决定了政治权力的分配。

新村及小市镇人口大量涌进城市极 可能削弱华人在大部分选区的选票力 量。另一方面,集中在大城市选区的华 人以特大的选票争取极小数的代表,导 致过低的代表率。1959年,在104个国 会选区里,华人占大多数选民的选区为

41个(39%); 1995年大选,则下降到 192个之中的24个(12.5%)。

人口集中在城市地区大大增加了非 马来人选民人数。1999年大选,在吉隆 坡与雪兰莪其中的13个国会选区里, 华人选民的票数为5到8万张,占总票 数的37-90%o相反的,在全国18个最 小的国会选区里,选民人数平均只有2 到3万人。虽然当时国阵的华基政党被 分派到144个国会选区里的45个 (31%),但是,1999年选举结果显示, 国阵却没有派出华裔候选人竞选华人选 票不超过20%的国会选区。唯一一席, 是象征式地在华人极少数的吉兰丹州派 出代表。

五、结论

新村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的时光,对 马来西亚的经济与华人社会作出了一定 的贡献。新村的未来不只限于新村居 民,与华人的未来也是密不可分的。解 决新村的问题,必须提高新村的“可行 性”,即同时提高其经济、社会、文化 及居住的素质条件,减少年轻人的流失 并缓和其走向老化的趋势。新村人口不 断地下降,对整个华人社会有多方面的 冲击和负面的影响。怎样去面对和克服 新村的问题将决定它是否回到经济、社 会的主流,抑或是更被边缘化。

华研20周年153 .乗风破"治遂

浅述七十年代以来 华人政治论述篇变

潘永强・新纪元学院讲师

(Phoon Wing Keong • Lecturer, New Era College )

华社研究中心是在1985年成立,它 是上个世纪80年代华人政治在“抗议” 与“自强”的双重变奏下衍生之产物, 华研的背景与处境,与华人政治的论述 演变,实有不可切割的关系。事实上, 社会任何集体的行动与政治动员,都不 可能忽略话语或论述对群众思潮所起的 影响作用,20年来,随着华人政治的论 述与思潮出现不少变化,华研的角色也 历经几度调整。如今恰逢华研成立20 周年,本短文将尝试整理1970年代以 来,华人政治过程中浮现的主要论述, 并对此流变作一初探。

—、何谓论述

I

5

X

动的意思。人类透过言谈针对设定之议.

题达成沟通,在过程中运用语言往返完■ X

成相互了解,因此针对某一主题,做出 相当篇幅讨论的对话或文字作品,可称■主 之为论述。 I t)

在现代阐述“论述”最精彩详尽的 W

应属法国哲学家傅柯(Michel Foucault B H

1926-84) o其对“论述”的定义是:■

“一种陈述系统,也就是使社会的现实■

世界可为世人所了解、应用与运作,并 ■, 5

进一步形成主体与客体间的权力关系;■ I:

藉由复杂的符号与实践,得以组织社会 存在,使文化具有再复制的可能;其基 本规则是透过分类机制、权力关系与知 识系统来具体操作。”故论述是有权威 性、操控性,目的在巩固权力的;决定

哪些才是“正确的知识”。论述的背后 I 立

“论述"(discourse)从字义上可翻

存在着一种意图支配他人、建构制式知

3

译成“话语系统”、“论证”、“陈述”、 “讨论”等,但在牛津英语辞典(OED)

识且排他性极强的“真理意志”,并经 此完成“主体位置”与“权力意志”,


的解释,英文的discourse与法文

以便创造惩戒的“规训”。


diocours均来自拉丁文的discursus,其字

因此,可将“论述”界定为“一种


根discurs则来自discurrere,其意为

非正式的约束与指引,它规定了事物是


running hither and thither,也就是来回跑

什么,以及该怎样去谈论它”。要注意

1

华研2°周年154 •乘风破演洛沧诲

的是,论述所具有的指导性与约束性, 这二个功能合起来,就赋予了那些合于 论述的人、事、物具有所谓的“正当 性”(legitimate)的存在。

至于政治论述的价值,诚如台湾学 者钱永祥所言,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在 特定的发展阶段,相应于它所面对的内 外环境,会形成某种特定的政治论述, -则藉以澄清它所必须处理的政治问 题,二则藉以凝聚关于政治价值的共 识。这种论述的发展与演变、积累,构 成了一个社会的政治集体意识的历史, 对于其成员的自我认知与迈步方向有相 当的影响。因此,“看看什么论述特别 突出、什么论述又掩没不彰,可以揭露 这个社会集体意识的内容与结构。”

大马华人社会面对70年代以来, 马来人政治支配地位的升高,以及国家 机关的扩权膨胀,无论是华人政治的领 导菁英,抑或华社民间力量,都必须提 出应对的思考,也需要透过政治论述来 传达自己的主张、理念和使命,争取更 多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就此而言,华人 政治论述能力的创意和格局,就攸关华 社政治诉求的兴衰荣枯。

二、政治论述的两大传统

我国独立以后,华人政治的政治论 述,其实可归结为两大传统,一是社会 主义,二是族群自救,大部份在华社居 主流地位的政治论述,大都不出这两大 传统。虽然曾经有一支微弱的保守主义 论述,但不成气候,已经褪色。然而, 我国华人政治一直缺乏另一个在近代西 方影响巨大的思想资源,即自由主义的 理论传统,即使有,也不过是粗浅和单

薄的民主概念。

社会主义的论述传统,曾经是华人 政治中一支激情奔腾的大旋律,自独立 前后一直到70年代中后期,它在华人 政治中都享有巨大的动员影响与精神魅 力。这一股社会主义论述,无论在中、 英文源流的华人政治思潮中,都有拥护 者,也曾经有过深广的群众基础。

这个论述传统,伴随着二战之后全 球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以及独立建国 运动,在冷战结构下成长。它强调反帝 反殖、阶级平等、工农权益、民族团 结,不强调狭窄的族群意识,在意识形 态对峙的年代,有极强的感染力。由于 独立初期社会的普遍贫穷、阶级剥削、 族群矛盾,加上威权政体的反共反左倾 向,令社会主义论述在劳工阶级、青年 学生、城镇小资产阶级当中,颇受认 同。在七十年代之前,华人政治中支撑 着社会主义论述的政治载体,除了地下 的马共组织,尚包括合法的劳工党、工 会团体、文艺团体,即使是非华人领导 的温和左翼政党人民进步党,也在一些 城镇取得华人支持。

但是,我国华人政治中的社会主义 论述,作为一股反叛和抗议的批判力 量,反而远比提供知识上与理论上的思 想资源,来得更有影响。这股华文左翼 传统,其思想来源颇为复杂、零碎与紊 乱,在反共和冷战的思想封禁环境下, 本土的左翼政治活动家,甚至是知识分 子,其实无法有系统地承袭或学习社会 主义的知识传统。因此,本土华文左翼 的观念传播路径,并非是透过知识分子 先从学术概念中引介,然后再行阐扬散 播,反而大多是通过政治动员中片断与 含糊的转述和宣传,吸取养份。其结果 是,他们掌握到的不一定是明朗、系统

华研20周年155 .果凤破滾落沧遂

的概念架构,多是一些实践意味浓厚的 战斗策略,因此与欧陆的社会主义源 头,可说是存有断裂的,既无法援引也 难以理解60年代以来欧陆社会主义思 想阵营的种种讨论和反省。

其实,这股论述的思想资源大部份 取材自中共政治的二手转述,而且充斥 许多毛泽东诠释下的群众革命式语汇和 修辞,无论是思想深度或语言质感,都 略嫌粗糙与浮躁,这为本土华文左翼论 述留下深刻烙印。这股论述传统有许多 理想性的想象,也流露坚毅的意志,可 惜却缺乏落实在本土意义上的深层、精 致的政治经济分析,以致略为单薄而无 以为继,殊为可惜。60年代中后期,这 股论述力量走上乌托邦式的激进化道 路,加上国家机关的强力镇压,最后走 向式微。无论如何,左翼论述对文字的 思考极度认真与在乎,它也为反压迫的 抗争运动提供诸多精神能量,过去曾为 华人政治在思潮与实践上作出过重大贡 献;其风尚与遗产,后来仍深深影响着 80年代和90年代的华裔政党与华团政 治O

在50年代和60年代的华人政治论 述场域上,尚有一支力量能与社会主义 论述阵营交锋,那就是保守主义论述。 在西方政治光谱,保守主义维护自由与 秩序,因不偏向激烈改变社会现状,而 位居右翼行列,但绝不等于反动、威权 和落伍的意思。由于英国治下的传统, 华人政治论述中也承受了一丝微弱和模 糊的保守主义论述,以早期陈祯禄、陈 修信为首的马华公会为代表。

马华公会初创时,集结了华人政治 上保守、右翼与民族主义人士,与左翼 势力相抗衡。在王康武描述的华人政治 的三大类别中,存有保守主义倾向其实

概括了多数。在陈氏父子的政治观念 里,他们了解到多元族群共同建国,应 有所取也有所退让,以保留协商共存的 空间。他们维护民主宪政与议会政治, 强调社会契约下的现状不应受破坏。但 是,纯真的保守主义却难以在新兴的发 展中国家生根,马华公会在国民整合和 认同危机的交合煎熬下,毫无应对变革 之能力,在马来人种族支配意识不断上 升之下,华人政治论述中的老式保守主 义只好在褪色中退场。70年代后马华公 会迷途失航,在剧变的族群论述中身陷 两难困境,从而丧失中道地位,虽然近 期重建社会基础,但纯粹依靠利益与物 质交换,已缺乏论述的光彩与关怀。

反而,自70年代起,华人政治兴 起另一股随后影响极大的政治论述,就 是一连串族群自救的论述思考,最后在 80年代达到高峰。族群自救论述一反过 去的社会主义/华文左翼论述传统,重 心从阶级平等转为族群平权,虽然主轴 仍是诉诸平等,但主体已从阶级移位到 族群身上,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的情意 结,以及“自强”、“救亡”的意图。 它自然是植根于大马国情中复杂的种族 政治,以及五一三事件后华人政治面临 的集体重创,以及种族压迫的焦虑。

在70年代初期,主张社会主义的 左翼党团受到打压,正处于低潮,粗糙 的左翼论述无法向上提升,难以解释现 实的族群政治,而残弱的保守主义论述 更是不合时宜。由于新经济政策、单元 文化政策、种族固打制、工业协调法令 等等,对华人社会带来深重的压力,导 致华社穷于响应,自此华人政治中大多 数的动员与集体行动,无不出自族群自 救的论述,而论述的核心关怀,则以捍 卫华人语言文化和发展华文教育为重中

之 约的治华勺犹结济 强益的带荻发如发但惕如近准吿 步役为谁台打3向供成民融

—156 •乘凤破•"沧遂

之重。

这股论述的内容,起初都是一些简 约而朴素的族群自强论调,仍缺乏具体 的政策诉求,例如主张“华人要关心政 治”、担心华人前途“何去何从”,表达 华人“处于十字路口”的彷徨,要求 "华人应寻求政治突破”,或是悲叹华社 犹如“一盘散沙”,企图诉诸华人大团 结,甚至期待出现“华人救星”、“经 济奇才”。

由焦虑、涣散与不知所从,族群自 强论述逐渐产生“自力更生、保障权 益”的思路,因此就有了马华公会主张 的集中小资金兴办大企业的构想,这种 带有经济民族主义的观点一经提出,大 获响应,结果马华公会走上政商合一, 发展马化控股公司,各种华团合作社也 如雨后春筍涌现。当年政论家许光道曾 发出“马化会不会生金蛋?”的质问, 但民族经济出路掩盖了一切理智与警 傷。另一方面,随着独中复兴运动如火 如荼地推广,申办独立大学重新被提 起,结果也一呼百应,因政府拒绝批 應,华社向政府提出诉讼,然而官司终 告失败。

80年代初,族群自强论述有了进一 步的转化与提升,就是走向政治化的途 径,其思路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为此集结华社民间力量,试图介入政 治,影响政府决策,这就有了 “三结 合”主张。首先是董教总派员参政,但 打入国阵的举动,很快就证明此路不 通。于是,族群的自强只好回到壮大民 间力量的方向发展,此时华团扮演重大 的行动角色,强调“超越政党,不超越 政治”。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复兴运动、 民权运动、主张两线制等等,皆是在族 群自救的论述下不断寻路的历程,而族

群自救的途径,从文化、教育、延伸到 经济和政党政治,层面广泛。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期的华团领袖 和菁英,对族群自强和自救,并非全属 口惠而毫无实干。在80年代轰动一时 的文化复兴运动、民权运动,就不只是 口号与诉求而己,其时华团菁英不只要 求行动,而且还有追求运动要“制度 化”想法。例如,自全国华人文化大会 之后,不只拟定国家文化备忘录,还首 创文化节,并以各州轮办的方式进行, 此外,还推动华团文化咨询委员会、筹 募文化发展基金等工作。到了民权运动 时期,则先是设置了华社资料与研究中 心(按原来构想是要扮演华社策略研究 的智囊角色,甚至计划在各州设立分 部),透过华资,就集合了知识分子拟 定《华团联合宣言》,再成立全国与州 级的华团民权委员会,宣扬民权观念, 以及提出两线政治的理念,等等。

在族群自救论述的激励下,80年代 华社几乎建构出一个具有相对自主性又 制度化的文教、政治的运动机制,也形 成萌芽中大马公民社会的雏型。受同期 气氛感染,由于保卫三保山事件,也令 华人开始重视本身的历史书写,《马来 西亚华人史》即在80年代编写完成。 华裔大专生则掀起校园感时忧国的散文 创作,大专华文文学奖和大专华语辩论 赛也相继创办。那个年代尽管华社论述 议题都是沉重又悲情,但社会力的朝气 与活泼,却称得上是生龙活虎、龙马精 神。

在这股族群自救的大论述之下,无 论菁英与群众都共同思考华人前途与出 路,结果有效凝聚和加强了华人身份认 同与集体意识。因为在国家机关的政经 文教压力下,只要是同一族群身份,不

华研20周年

157 •乘风破演簿沧遂

分阶级、语文源流、意识形态背景,都 同样认知和感受到一致的国家政策压 力,因此华人社会尽管仍有不少内部的 差异与分歧,竟然可以在族群自强的论 述主调中,将差异模糊掉,反形成不少 共识。不过,族群自救论述不一定得到 其他族群或非华文源流菁英的完全谅 解,例如英语论政团体“国民醒觉运 动”(Aliran)的反对独立大学,或马 大学者陈志明的坚持国民团结优先,彼 此就有微妙的对峙与交锋。

任何论述的生命力,除了要能有效 解释社会的现实情境,并提出可行的行 动指引之外,它还要有相应的氛围,既 要有外在气氛,也要萌生内在的感动, 才能打动人们的心坎。80年代在威权体 制长期的政经矛盾下,正好爆发了连串 的社经事件,如合作社危机、华小高职 事件、茅草行动等等,最终导致华团人 士加入反对党,要促成两线制,这段经 历令华人社会经历了一趟政治学教育的 洗礼。

在族群自救的论述传统里,其中出 现过一些较具格局的思考与观念,如八 十年代中后期的民权启蒙运动,以及壮 大反对党的制衡观念。90年代中,随着 国家机关的日益强大,知识界也试图以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概念,予以 抗衡响应。这些有关公民权利的主张, 曾经产生过一些意义与影响,但未能深 化和进一步拓展,我认为,这就跟大马 华人社会缺少了自由主义的论述传统, 颇有关系。

自五一三事变之后,大马民主政治 一度走向空寂的旷野,此时,带有自由 主义色彩的公民自由与宪政民主等论 述,大概只有林吉祥和国民醒觉运动的 言论孤独上路。但是,一种理性、冷

静、有条理的自由主义论述,并未在华 社形成主流的价值。过去在华文背景的 读书人中,甚至还有“重鲁迅,轻猊 适”的现象。于是,80年代的民权运 动,只是一种族群面对忧患意识之下的 紧急响应,但内心记挂的依然是族群权 益自救,民权主张充其量只是论述外 衣。

必须一提的是,尽管林吉祥先生个 人的言论,流露许多自由主义的思绪与 元素,甚多值得激赏之处,但他带领的 民主行动党,作为80年代最重要的政 治反对力量,宣扬“马来西亚人的马来 西亚”,突显土著与非土著的分野,在 某种程度上也为华人政治的族群自救论 述,起了一种呼应、配合甚至推波助澜 的作用。由于论述上有契合之处,两者 在80年代后期产生共鸣,就毫不令人 意外。

无论如何,华人社会纵然对人权、 民主、制衡等观念心向往之,但始终视 其为争取公平合理的手段而已,如果这 些理念未能得到深化和演绎,没有一种 自由主义式的认同和觉悟,最终只会论 为简单的口号。即使在民权运动高潮的 时期,华社的群众仍然缺乏现代公民意 识,对怎样建构一个现代国家也未必有 深刻体认,例如国家中立、依法行政、 程序正义、政教分离、公领域与私领域 的严格区分,都还没有清楚认识。当年 的民权论述略嫌简约和单薄,若缺乏自 由主义的土壤作为支撑,一旦华社“危 机”解除,或被保守论述转移,就可以 弃而不顾。

90年代初之后,当马哈迪政府重塑 执政议程,调整施政论述之后,华人社 会就被“小开放”、2020宏愿和“我们 都是一家人”等官方论述成功收编,或

是 政 .段

长 国 第 等 制 屈 供 缘

:

2( 恒

华研20周年

158 •乘風破演落沧燔

是如张景云先生所说的“招安”和“去 政治化”。华人政治的自救论述面临一 段盘整的阶段,也是自主性面对考验的 时期。政府批准华总(前称堂联)成 立,并扶持当局属意人选领导时,就形 同裂解华社的公民社会生机,一时之间 “协商政治论”甚嚣尘上,族群自救的 论述因而渐告失效,尽管制度面的问题 没有太大改变。

90年代的大部分时期,国家经济增 长稳定,马哈迪政府又好大喜功,似乎 国人皆处于歌舞升平之中。由于经济政 策自由化,种族政治气焰稍懈,私立高 等教育又相继开放,华人政经压力获得 舒缓,甚至少有的产生一股国家自豪 感,如此一来,70年代和80年代以来 的抗议与不满情绪,逐渐烟消云散。国 家主导下的政治议程慢慢瓦解了华人政 治的防卫心理,原有的社会共识与论述 开始出现杂音,例如出现“协商”与 “施压”的路线争议,同时华人政治也 呈现涣散、迟疑、谨慎的态度。

直至90年代末金融风暴与安华事 件,停滞的华人政治论述竟然无法理解 骤然变色的政经波动,一度处于犹疑和 不知所措状态。最后,在政治突变下, 华团整合出一份大选诉求文件,向各党 派作岀呼吁,但并未整理出条理清晰的 前瞻性论述,反显得步调凌乱。1999年 大选后,〈华团大选诉求〉被秋后算 帐,华人党团与社会菁英错乱不堪。 2003年底阿都拉首相上台后,大马面对 冋教化与马来政治风潮,华人政治却沦 为论述凋零的地步,仍得不断思考未来 新变局,短期内似无能力厘清它所面对 的政治问题,也迈不出凝聚政治共识的 步伐。

三、论述的瓶颈与困境

回顾70及80年代以来的华人政治 论述,它其实经历了一个由彷徨、涣 散,到激情高峰阶段,尔后却倒退回今 日所见的疲乏与虚弱的境况。从整个过 程中,仍可粗略发现几项特点:

第一,当年的华人社会是基本“团 结”的,纵有政治党派上的歧见,但在 族群权益的大课题上,相当具备共识。 也就是说,华社内部的凝聚力和互信程 度相当高,因此华社内部的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是相对丰厚的,这有利 于各种动员和行动。

但是,从80年代开始,华人政治 论述基本上可算是一种政治诉求,甚至 只是较狭窄的选举诉求,其目标有时是 短期的,集中在影响大选结果,诉诸的 对象是上层的政府/政党。如果大选结 果不如人意,或相关诉求得不到回响, 则论述可能就宣告式微,鼓吹和发动者 也许就意兴阑珊,然后再行“寻找”新 论述。如三结合打入国阵、两线制、华 团大选诉求所历经的过程。其原因,有 时是基于论述提出时估计过高,有时是 可操作性不足,有时则是自信心缺乏, 这在在都妨碍了论述的拓展与深化的机 会,特别是在基层从事教育宣播的工 作。

另外一项特点是,整个70年代和 80年代这两个10年,华社重要的政治 论述与政治运动,大部分都是由董教总 所发动,至少也是有董教总人士的积极 参与。当时的董教总,几乎扮演了华人 政治论述生产基地的角色,自然也成为 华人政治的领导轴心之一。

但是,时过境迁,今日华人政治却 出现论述疲软的困局。导致这种局面的

华研20周年

159 •乗凤破液洛浩遂

原因,自然跟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 的剧变,令华人政治论述被有效的收 编,大有关系。除了国家机关的滥权和 壮大,以及党政人士的渗透介入这些众 所周知的背景之外,这里主要想讨论一 下华社内部的限制,及其产生的问题。

首先,90年代以来,华团和公民社 会并非没有议题可以发挥,如延续之前 的族群平等、民权、反贪污、媒体自 由、华教发展等等。然而,这一连串议 题却缺乏与时俱进的政治论述或改革论 述的支撑,也无法作出系统性的整合和 贯穿,进而提出清楚与完整的政策诉求 和愿景视野,以激发出道德面的高度。 这些议题,其本质全都是过去早就提倡 的老议题,如果未赋予新意或强化其内 涵,就令改革议题无法真正开展与落 实,反而暴露出政治论述的陈旧与单 薄。

可见,一套政治论述或其架构,在 新出现时最能吸引人们注意,但随之而 来,就须不断拓展论述架构的广度和深 度,才能维系政治论述的生命力于不 坠。倘若一套新出现的论述架构无法在 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建树和突破,很快的 就会沦为口号、教条以及口水之争,那 么这套论述语言的生命力也将随之枯 竭。

其次,80年代在华社族群自救论述 中,出现过一阵民权意识的觉醒运动, 今日评估似乎成果没有十分彰显,不只 华社整体的民权与公民意识未有明显提 升,华团本身对民主的权益与程序之认 识,时常也是荒诞不经。部分原因,或 可归咎于80年代华社菁英和知识分子 所推动的“民权”,其实是族群意义下 的民权概念,而非属于社会意义之下的 民权概念。这两个概念取自学者钱永祥

的启发,他认为在族群意义下的民权, 认为压迫与对抗来自族群外部,因此民 权概念是用来对应外部压力的一个工具 和利器。只有社会意义之下的民权概 念,才有追求社会进步、取消公民权利 不平等的终极关怀与价值。由于两个 “民权”概念的歧异,80年代华人政治 论述中证明了,族群意义下的民权遮盖 过了社会意义之下的民权概念,令真正 进步意义下的民权意识,并未在华人政 治或华团生活中扎根,反而消解了民权 启蒙运动应有的反抗与抗议内涵。

此外,论述再生产之所以产生瓶颈 与困难,还与缺乏一个理性的对话情境 有关。原来,大部分华人政治论述,都 不是经由知识分子从公共刊物上讨论诞 生,反而多是由政治人物和社会活动家 提出。70年代和80年代,华文报提供 一个广阔的空间,激荡出论述的成形和 辩论。可是今日,华文报已告沦陷,但 华社竟然连一份讨论公共议题的杂志都 没有,就令人咋异。没有杂志、期刊这 类思辩和沟通的空间,根本不可能激荡 起深刻的思鬓和观点,也无法发挥启蒙 和影响的作浦。

近年来,华社缺乏政治新论述,也 跟华社陷入分裂和分化大有关系,不只 大议题上有歧异,连许多小课题上都没 有共识。如今华社对白小、数理科以英 文教学的二四三方案、宏愿学校等华教 课题都有分歧,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 的。其结果是华社内部的信任度和信赖 感呈下滑趋势,进而导致华社内部的社 会资本日益下降,体质越来越衰弱。

不过,我以为,90年代的华社缺乏 创新论述,其中关键原因还在于,董教 总已经缺乏论述的生产与更新的能力。 过去10年,董教总的论述能力开始疲

软爆向题在上育新之性庞动作才 是

华研20周年

160 •乘风破液落沧遂

软,在政治论述上失去昔日的创意性和 爆发力。董教总不只在领导华人政治风 向上,影响力渐渐削弱,即使是教育课 题上的论述,也有停滞的现象。例如, 在二四三方案和宽中数理课本英化问题 上,从董教总的回应能力显示,其在教 育专业的论述上,已呈现不足,在吸收 新颖理论和前沿知识上,需要迎头赶上 之处甚多,否则在论述的说服力和权威 性上就大打折扣。董总的科层组织日益 庞大,专业分工越细,但是政治性与运 动性却是下滑,未来除了应付日常性操 作外,还应该强化其理论与研究人材, 才能因应各种论述分析的拓展需要。

但是,这种缺乏论述的窘境,不只 是华团和民间力量独有,而是华人政治

整体的现象。华社民间社会没有新论 述,行动党也没有新论述,马华公会的 政治思考能力之低弱就更不必说,早已 经是长年陷入论述萎靡状态。如今,华 人政治论述几乎已达到总体溃散的程 度,导致华裔公民渐渐成为国家政治的 旁观者,面对回教政治抬头和马来人政 治思变的风起云涌,竟然充满无力感。 作家董桥说:“中年是下午茶”,其实 当下的华人政治也有这种更年期心态 ——即使前程仍有可为,但是心情却是 百无聊赖。如果华社越来越无关政治, 并不活在本国的政治以内,反而热衷讨 论台海问题、成立“一中促进会”,那 么日子越久,真担心马来西亚华人有可 能成为一个非政治的民族。

华研20周年

161 •乘风破演涪浩潅

华教,民族广面的普及; 历史研窕.民族潔度的表现

陈爱梅・马来亚大学历史系硕士生

(Tan Ai Boay • M.A.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Malaya )

马来西亚华人,祖先南来,没有一 个世纪的,也有半个世纪了。百年岁月 弹指而过,义山埋藏了当年南来先辈们 的身躯,见证了一个接着又一个艰辛打 拼,后来却倒下的故事。就地,黄土一 坯,给埋了。如同扎根的树,深入泥 ±o就这样,子孙们吸取着肥沃的土 壤,长花结果,一代又一代,生于斯, 长于斯了。

神州,就只具文化象征意含。羽球 赛马来西亚对垒中国,这一代不会有祖 父辈不会支持哪一方的尴尬,因为我们 是属于这片土地-马来西亚的。除了单 眼皮小眼睛外,赤道的阳光把我们照得 近古铜色,爱吃咖哩饭,喝拉茶,榴莲 更是在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最爱。

一、华教,民族广面的伸展

当然,作为拥有悠久文化的民族后 裔,我们有我们的坚持-保有自己的语 言及文化,拒绝被同化。再穷,也不能

穷教育。士、农、工、商,是传统中国 的社会结构,读书人在社会很是受尊 重。南来的祖先们,于农、工、商起 家,一但条件允许,在为子女们、同乡 们办学上,能者鞠躬尽瘁,富者慷慨解 囊,为文化、民族的传承尽一份心力。

于是乎,马来西亚成了除两岸三地 外,最具完整中文教育体系的国家。悲 情的控诉是血泪的坚持,在毅拔的坚持 中,顺世局而壮大。中文教育会因新纪 元学院、拉曼大学等中文大专院校的成 立而更趋于完整。随着世界局势的大潮 流,华文地位日益重要。除了民族文化 的诉求外,华教的发展也找到了随世界 潮流的现实理由。于是,华教成了华社 敏感的一条神经线,在朝的当权者,在 处理华教问题上,总是小心翼翼。以华 人以主的政党,不管在朝或在野,也十 分关注当权者对华教问题的处理方式。 因为,人们关心,媒体关注,一旦不符 民意就会引起华社的轩然大波。

华教,是民族横面的发展,普及性 地伸展。这水平式的平面发展,纵面的

H i) &.

手 何

,忆 造 在

华研2°周年162,乗凤破液洛浩遂

内容到底是什么,有多深?发展是连续 性的,前前影响着后后,后后会变成前 前,又继续给后面的带来影响。这世间 -切存在,都有其相互影响及延续的关 系,当然包括个体。人类,万物之灵, 具记忆的能力,不只是自己所经历的过 去存有记忆,文字的记录也使我们了解 即使距离我们数千年之遥远的过去。

二、紧系民族的集体记忆

借着对过去的了解,我们的生命不 是孤立,也不是突然在世间出现,或从 出生到死亡就完结了的。借着对历史的 认知,我们知道自己的过去,及与所属 的族群团体,享有共同的记忆。这共同 的记忆,有形无形地联系着今日的你 我,进而产生同体的感觉,共同为这群 体的成就而欢呼;同时,也为这个群体 所遭受的不平而发出忿怒之声,或为维 护之而不惜捐躯。如同,二次大战日本 的侵略,一个甲子之前的悲痛记忆,是 属于父亲及祖父辈的故事,但年轻的一 代,谈起先贤们抗日的英勇事件时,一 样会热血沸腾,同时也谴责日本窜改教 科书,不肯承认当年侵略的罪行。

集体记忆,紧紧扣着共享记忆的每 -个人。念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文明 国,礼仪之邦,伟大的四大发明等,让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为属于自己民族 的过去感到自豪。对过去存有共同的记 亿,认同就借着共同的记忆而得以塑 造,在塑造过程中,把彼此的命运紧系 在-起。倘若面对外来的欺侮时,就站 起来,为共同的命运所奋斗。

三、马来西亚华人 -我们的历史呢?

那么,马来西亚的华人,是什么东 西把你我联系在一起?我们共同享有什 么记忆?独中的教科书,还是以那一片 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政、经及文化为荣。 那只是属于情感型认同的建构,实际 上,那片海棠叶,我们早就回不去了。 19世纪中叶以前,南来的祖先是“天朝 弃民”;如今,到中国留学我们缴的是 外国学生标准的学费。无可否认的,马 来西亚华人,尤其是受中文教育者,对 那片土地,或多或少,都依然有莫名的 情感,那是属于文化记忆的延续。当 然,也乐见,甚至期望她变得更具吸引 力,地位一日一日提高,塑造属于炎黄 的骄傲。

可是,我们直接承续着的,是当年 踏在这片土地上的祖先们。我们祖先在 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时间或许没有很久 远,没有举世伟大的文明光环,甚至还 有许多不甚光彩的地方,可是那是直接 联系你我的脐带。要不是当初他们的坚 韧,在各种客观条件不利中,披荊斩 棘,逆境中寻找出头的一片天,哪有今 日的你我?先辈们的历史,如果我们马 来西亚华人自己都不要,那我们要期待 谁来要呢?如果我们马来西亚华人,对 于自身的历史都不珍惜,那怎能怪他人 不尊重我们的文化呢?我们会因为母亲 不够漂亮,而否定她是我们的妈妈吗?

马来西亚华人是什么? 一个外来民 族,后来因为马来亚最大族群的“礼 让”及“牺牲”,让南来的祖先们获得 公民权?不止是学界有这种论调,官员 们有“要念中文回到中国去”的说词。

华研2°周年163 .乘风破演演浩潅

历史课本中,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历 史课本中出现“ketuanan Melayu", “pendatang asing”等词句,这是不是透 露出我国人民有主、从关系,而历史更 是合理化了这一切?

华人在历史课本中出现的次数,少 得可怜。叶亚来吉隆坡开埠者的身份, 会不会有一天从历史课本中消失?对于 一般人来说,叶亚来是不是吉隆坡开埠 者有什么关系,考试少背一个名字,反 正考试一结束,就还给老师的了。实际 上呢?真的一考完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吗?其实不然,在教导历史过程中,在 塑造国家认同当儿,其实也在传达了某 种意识形态。如果华人从历史上被除名 了,那表示什么?我们对这片土地的贡 献,悄悄被抹掉了。

历史教课书是具选择性的,当权者 会选择性让人民知道,什么是应该知 道,什么是不便提的。在这选择性过程 中就牵涉到本位主义的问题,历史是从 谁的角度去做诠释?我国历史,无可避 免走向“国族历史”,这国族的中心当 然指的是占这个国度内的最大族群。历 史中的Ketuanan问题因然而产生,这种 历史的诠释,从历史中寻找享有特权的 合理渊源。既得利益者运用历史,使一 切变得理所当然;而非既得利益者,透 过历史,不断被“灌输”ketuanan问题, 久而久之,会不会也就一天天麻木,一 点一滴失去了原有坚持,反正我们的祖 先真的是来“抢”人家的呢?然后,就 心甘情愿处于平等国籍,却非平等待遇 的公民的地位?

赵紫阳过世,人们要求公平评估, 给他一个公正的历史定位。这不只是还 逝者一个公道,历史的定位,更是表现 了当代的价值,及人们的诉求。马来西

亚华人,我们给自己的历史定位了吗?

四、学术研究与对话

当然,学术不能为意识形态及政治 而服务,但实际上学术却常常被工具化 了。政治问题,使用政治手段去解决。 但当面对如叶亚来的贡献,ketuanan诸 如此类学术课题时,也该用学术的方式 去做回应。媒体上所报导,华社对历史 问题,如ketuanan这种学术议题时,却 用非学术的方法去做回应,如“以前的 历史课本不是这样写的”,诸如此类的。 试问,华社到底有多少人,不是激情、 孤芳自赏式的,而是能运用学术方法, 做出学术性回应呢?我们除了很情绪式 的说,因为这样对其他种族不公平,伤 害种族之间的和谐外,我们能否从历史 的角度,提出具体的历史证据去回应这 样子的问题。华社,拥有多少这类的人 才,走进去学术内部,与内部对话的?

华人不关心马来西亚历史,对马来 西亚历史不感兴趣,就纯因为历史不能 赚钱吗?还是因为我们要念的历史,都 是“他人”的历史?

3

7

4

五、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记忆 丨 S

在现实国家体系架构之下,我们能 2

为我们的族群历史的建构做些什么?在

一个族群中,同享集体记忆,是凝聚整

个族群的力量。马来西亚华人对于自己 i

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又知道多少?锡矿 I I

曾是我国最大经济支柱,锡矿的大规模;, il

开采,历史教科书要从由Long Jaafar开 |

辟拉律说起,然后引进大量华人。到这 . 5

华研2°周年164 ,乘凤破浪陪浩潘

里,就没了。马来西亚华人到底是什 么?我们的过去,也是由别人来塑造的 吗?由别人来诉说我们,华人、锡矿、 移民、黑社会、鸦片、械斗……就只是 这样?二次大战,华人的抗日事迹,就 这么被轻描淡写带过;马共在历史中是 十恶不赦的恐怖团体,其抗日行迹似乎 被历史给遗忘了。

历史的选材,以配合国家政策为考 量。历史是可以选择性被遗忘的。我们 华人,也要把我们自身的历史给忘掉了 吗? 一个没有历史的族群,是没有根 的;一个遗忘了自己历史的族群,在潮 流中会迷失了自我,乃至忘了我是谁。

六、历史研究,民族深度的表现

华人先辈们,不乏为了建构马来西 亚华人史,尽其一身,为收集民族资料 而走四方,给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 产。这些实际的田野资料,都是十分珍 贵。然而,当代历史建构有一套方法 论,及其要遵守的种种原则,如同在国 家档案局,阅读官方记录。在国家档案 局,阅读这些官方记录,首先得逐笔查 阅相关目录,从密密麻麻的目录中再把 相关文件调出来后,才得以阅读之。得 到的是又沉又厚且有意义的文件,研究 者无不雀喜,但欢喜的同时还是要面对 现实。在国家档案局一张50仙至90仙 的影印费,图片更是看涨几十块钱一 张。倘若缺乏研究经费,即使面对一叠 叠的史料宝藏,也只能望之兴叹。一个 薪资一、两千块的文科毕业生,或半工 读的研究生,如何凭一己之力负担这昂 贵的影印费?而这个环节,又是建构历 史所不能或缺的。

历史,成为一门学科,就必须遵守 这门学科的学术建构方式。换言之,就 必须遵守建构历史的游戏规则,而这个 时代有这个时代的规则。历史是讲究证 据的一门学科,历史不容许“创造”, 文学想像不成历史,激动式词藻也会被 史学家所摒弃。即使是对建构民族历史 有着满腔的热情,如果没有冷静思考, 理智抉择,加上专业的学科训练,建构 出来的东西往往也不被史学所接纳。

历史,不是背背几个年代就可以。 如同其他学科,专业训练是漫长的,历 史的建构更是路迢迢,需要专业人力的 全身投入。人文学科,如同酿一壶陈年 老酒,在其中浸淫越久,就越有滋味, 所掌握的也就越多。知识学养越丰富, 在汲取其养分时更能信手拈来,左右逢 源。但是,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及累积的。我们华社到底是否看到历史 研究对民族所带出的深邃意含?或是我 们只要过年能让我们舞龙舞狮就满足 T?文化的象征表相不可失,但我们要 否我们文化的根在这土地上扎得更稳 健?

政治式的反应往往总是在人民关 注,尤其是发出怒吼后才会做出。只要 人民不注重,不在意,政治家或政客们 也乐得清静,反正即使做了也得不到人 民的注意,媒体的青睐。马来西亚华 人,还陶醉在我们掌控国家经济的梦幻 中吗?还在编织马来西亚经济靠华人的 美梦当中吗?二十岁的学院学生,会说 出“我们华人不做生意,马来西亚经济 就完了的。”闻之,怎不叫人感叹及焦 急?马来西亚年轻华人,醒醒与时代同 进吧!殊不知,这梦幻,早就慢慢的被 吞噬中。庞大财富的继承,也往往不过 三代。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了经济,

华研20周年165 .乘风破"沧遂

试问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们能给民族留 下什么?

司马迁作史记,给民族留下了光辉 及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华丽的建筑崩 塌,经济的掌控权会转换,我们马来西 亚华人到底要给后代留下什么?趁现 在,华人在经济尚占有一席之地,算有 能力的时候,愿不愿意为大马华族文化 留下超越时空的文化遗产:我们的历 史,属于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每人各 有所专长,支助热情且有能力者,使用 遵守学科规则的方式,重塑我们的历

史,在马来西亚天空下,用一条无形的 历史记忆彩带,紧系着你我,对过去拥 有共同的记忆,把别了我们拥有同样的 命运。

如果说教育是民族横向普及面的推 扩,那历史研究就是民族深邃的纵面表 现。马来西亚华人,要不要我们的历 史?马来西亚华社,支撑得起文化的深 邃吗?

贯穿起来,大马华社由广面的发展 推向更深度表现。

I


5

/

3

华研20周年

166 •秉凤破演协浩海

遺忘中的历史裁体

—马来西亚古建筑物的保护意识及措施初探

叶耿瑾・华社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Yap Geng Jin •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

人类在漫长岁月中所经历的事件, 除了以文字、绘图的方式记录在史书以 外,是否还有其他储存的地方?估计只 剩下容易被大家遗忘的文化遗产了。其 中,包括古建筑物。古建筑物除了可以 居住以外,还具备另一项隐性功能。然 而,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即古建筑物 是我们与前人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是 现代与古代交流的媒介。我们可以通过 古建筑物的分布、结构、装饰等,了解 前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历史、 文化等。从而缩短了前人与我们的距 离,哪怕前者与后者相隔数千百年。所 以说,古建筑物的往事并不如烟,而是 历历在目。

马来西亚从殖民时代起就遗留下不 少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物。根据目前 其保护的情况来看,大致可分为两大 类:1)体积巨大、造型华丽、工程浩 大,并由建筑师精心设计的建筑物。而 这些建筑师往往都有留下姓名。此类建 筑物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的审美观。如 苏丹阿都沙末楼(即“大钟楼”),建于

1896年;吉隆坡火车站,建于1911年; 吉隆坡铁道行政办公楼,建于1917年 等。2)此类古建筑物的体积及工程规 模比前者小,并由不知名的建筑师所设 计。此外,虽然其造型普通,但却具有 明显的时代特征,从中体现出平民百姓 的审美倾向。例如建于1904年,位于 十 五碑的 Vivekananda Ashrama;建于 1904 年,座落于 Jalan Medan Tuanku 的 Wisma Loke;建于1914年,座落于 Jalan Bandar的战前店屋等。由于前者的 种种特点使它比较容易受到政府及国人 的关注,而后者却往往被忽略。

我们不难发现马来西亚的古建筑物 遭受忽略的事例不断地再上演。然而, 现在的我们是如何地对待这些古建筑 物?更为重要的是,往后的我们应该站 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它们?采取什么措施 延续它们的“寿命”?

首先,让我们看看以下几个事例。 它反映了我国目前的情况。

华研20周年167 .乗凤破滾侍沧渴

一、事例及反思

在吉隆坡巴生河及莪麦河流域不难 发现经过历史冲洗的战前店屋。位于苏 丹街,早期为积善堂的战前店屋,现在 只剩下一排店面(店屋的外墙),店面 的前后用铁条巩固以免倒塌,而其内已 铲平为停车场;位于敦李孝式路(靠近 巴生车站)两旁的战前店屋处境比前者 稍微好些。它们与前者一样被保留下店 面,但店面后方却建起了高楼,而古老 的店面则成为新建筑物的一部分被粉刷 为粉红色。积善堂的店面看起来有点像 摇摇欲坠的牌坊;奥盛(UDA Ocean) 及Plasa Warisan那"新"“老”混合的 建筑物则不知道如何定位。以这种方式 保留下战前店屋的门面,能等同于保护 或再利用古建筑物吗?

记忆中的麻坡,市中心战前店屋林 立,处处承载着浓郁的历史情怀。近来 重游故地,惊讶地发现这些古色古香的 店屋已变了样。它们集体被漆上不同颜 色的涂料,有淡蓝色、黄色、粉红色 ……,这就是所谓“一街一色”政策的 具体表现。此外,政府规定街道集体 “变色”的事例也发生在吉打的亚罗士 打。据2004年8月12 H《光华日报》 报导,米都唐人街马来由街老店翻新, 唐人街将一律刷上红色,而马来由街则 是深蓝色。然而,这两条街道共350间 双层店屋都是战前店屋,更重要的是它 们是亚罗士打早期开埠时期的历史见 证。历史悠久的战前店屋应该漆上统一 的颜色?还是应该对原来的颜色给予保 留?

马六甲政府计划在古迹保护区附近 建造110公尺的旋转高塔。令人感到意

外的是,这项计划竟然得到艺术、文 化、文物部的支持。该部部长认为人类 有权制造美景,而且高塔在20年后也 可以成为古迹。1人类可以在什么条件 下制造美景?新建筑物能成为古迹吗? 引人深思的是,那古迹的定义又是什 么?

再将视线转回吉隆坡。吉隆坡坤成 女中将拆除具有50多年历史的主体建 筑(其他年代较晚的校舍也将分批重 建),在原址上兴建新颖的现代建筑。 对于坤成女中相信很多人不了解其历 史。在此,先略为叙述。该校建于1908 年,建校源于先贤鉴于当时女子受教育 的机会不多,旨在推广女子教育。最初 建校于甘榜亚答,至1954年才迁至目 前的校址。值得注意的是,坤成女中是 中马第一间女子学校,同时也是马来亚 第一间华文女子学校。该校最早的校舍 已经在城市发展的洪流中消失了,而现 今仅留下这一栋东西文化相结合的建筑 物(建筑物的整体布局为四合院形式, 而建筑物则为西式)。由于事过境迁, 我们已无法恢复当年的坤成校舍。难道 现在的我们不是更应该珍惜眼前物吗? 此外,一栋具有历史意义的校舍是否应 该保留?而它却未达到被列为“古迹” 的合法年龄。

通过以上的事例及反思,我们轻易 地发现问题的所在之处。主要是在于我 国文物法的不完善及国人保护文化遗产 观念的淡泊。

二、措施与观念

据我国的文物法规定,100年以上

J

&

5

电 纟i 耋

华研20周年

168・乘凤装滾滞沧淳

或具有特别意义并得到博物院院长首肯 的建筑物才能被列为古迹。这一点是有 待商榷的。众所周知,马来西亚超过百 年的古建筑数量有限。反观,大部分的 建筑物均具有历史、文化等特殊意义, 但其“年龄”却不到一百(特别是上文 提及的第二类古建筑物)。可想而知, 这样的一批建筑物在保护的问题上处于 尴尬的位置。

马来西亚的历史文化积淀比不上中 国。同样的,古建筑物及文物的数量也 远远不能与后者相比。如中国1795年 (乾隆60年)以后的文物允许出口。这 是因为1795年后的文物多如牛毛(目 前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主要的原因 是这批文物中不乏精品。)。反观,马来 西亚200多年的文物已经很难在市面上 找到了。因此,台湾的做法较适于作为 参考,他们将古建筑分为古迹及历史建 筑。前者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而后 者则是飘散着幽幽的历史气息。89年2 月,台湾在文资法中加入了新的条目 —〈历史建筑〉。所谓〈历史建筑〉指 的是“具有空间、文化、社会、产业美 学价值的建筑、聚落、地景、构造物, 足以凝聚地方集体记忆,堪为历史时代 表征者”。在古迹及历史建筑的时间定 义上,并不是历史越悠久的建筑物就有 资格成为古迹。如嘉义市的红毛井凿建 于1636年的荷兰时期,但它仅被列为 历史建筑。此外,被列为历史建筑的还 包括“年轻”的建筑物,有建于20世 纪60年代的台南县后壁菁寮圣十字架 教堂。此教堂由德国籍国际级建筑设计 师哥特佛莱德•波姆负责设计,是他的 第一件国外作品。可见,建筑物的年代 不是评定其是否受到保护的决定性因

素,而是出于较为全面的综合性考虑。 另外,评定标准应该适用于我国各族人 民的古建筑物。因为各族拥有不同的历 史、文化、风俗、宗教。在此前提下, 在对异族的古建筑物进行评估时难免会 出现偏差,主要是因为对其他族群的历 史文化无深入的认识,才会造成彼此在 评定古建筑物的认知上存有差异性。换 句话说,人们在评定古建筑物的过程 中,往往会不知觉地以本身的文化背景 作为其衡量的标准。由此可知,完善的 文物法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的。再说, 现有的文物法订立于1967年,早已经 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根据2005年2月 25日《星洲日报》报导,文物部将在今 年六、七月提呈建议书于内阁。此次文 物法的修订不应是敷衍了事,更不该是 “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目前,除了文物法迫切需要修订以 外,民间保护古建筑物的意识也必须同 步得到提升,而且这还是重要的一环。 从目前的情况显示,许多历史悠久的建 筑物都由民众(私人界)直接使用。他 们常须面对古建筑物维修的难题,而维 修的方式取决于他们的古建筑物保护意 识。其实,国人只需要了解基本的保护 概念就能让文化遗产幸免于难。

基本概念可归纳成以下四点:第 一、在维修古建筑时应该贯彻整旧如旧 的原则,即保持建筑物原来的样式及颜 色。如上所提及的“一街一色”的政策 对于古建筑而言是一种破坏。虽然统一 的颜色将使它们一体化,看起来系统 化。但战前店屋的特色恰恰在于其建筑 样式及色彩的差异性。统一化的色彩只 会让它们丧失原貌。第二,古建筑物须 要通过人们的使用及维修才能延长寿

华研20周年

169 •乘風破浪落沧淳

命。古建筑物就好比一位见闻广,且又 体弱多病的老人。老人在平日里就应该 保养得当,而不是病入膏肓时才给予急 救,那时只怕为时已晚了。再者,老人 得到适当保养才能将更多的讯息转达给 子孙后代。古建筑物的情况也当如此。 第三,古建筑物的保护还讲究周围环境 的安全性及其与环境的协调性。据《保 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当 文化遗产受到如大规模公共或私人工程 等的威胁时,需要随时列入《处于危险 的世界遗产目录》以便即时抢救。我们 不妨借鉴中国文物保护的措施,即在文 物保护单位的外围设有控制地带,目的 是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以保护文物单位 的安全、环境及历史风貌。2因此,在 马六甲的古迹保护区附近是不适于修建 高塔的,源于高塔将影响古建筑群的整 体面貌。第四,文化遗产的定义中,文 物的内涵包括了建筑物。其定义为“从 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 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 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窑洞以及联 合体”。以此定义而言,并不是任何新 的建筑物在20年后都可成为文化遗产。

反观,吉隆坡坤成女中的校舍符合以上 的定义,并且具有保留下来的价值。

三、小结

从上文的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上 至政府下至民众的古建筑物保护意识及 基本观念还较为薄弱。值得庆幸的是, 目前有些民间组织如槟城古迹信托等已 致力于宣传及进行古建筑物的保护工 作。因此,除了政府迫切需要修订文物 法以外,还应该与民间组织联合起来推 广民众的古建筑物保护意识。

注释

1请参阅欧阳珊:〈古迹区建高塔,20年后 也是古迹?〉,《星洲日报》2005年4月3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笫 二章第十三条,开始实施于2003年7月1 日。

华研2°周年170 ,乘风破滾浒沧海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

总主编序

林水檬博士・拉曼大学中文系主任

(Dr. Lim Chooi Kwa • Head, Dep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中国史籍浩瀚,清人编《四库全 书》,其史部共分十五类,即正史、编 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秦 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 职官、政书、目录、史评。不过,具有 崇高的权威性史书而被冠上正史的《二 十四史》都是属于纪传体,足见此一体 制在中国史书上的重要性。纪传提史书 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创于 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他所撰之《史 记》共一百三十卷,其中十二卷本纪, 三十卷世家,七十卷列传(共一百十二 卷)都是以人物及其事迹为主要内容的 史篇。《汉书》一百篇,以人物为主体 的传记共占了八十二篇,即十二纪与七 十传。其余正史,人物传记所占的比例 大致和 彼记》及《汉书》相似。可见 中国各代史家皆有为名人作传的优良传 统。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民族的国家,各 族在这片土地上开疆辟土,建国立业, 经过长期的奋斗和牺牲,奠下了进步繁 荣的基石。华人何时开始移入马来西亚 虽不易考知,然而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

纪初为华人移民到马来西亚来发展的高 峰期是众所周知之事。1957年马来亚独 立时,华人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三十 七,目前华人约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四 分之一。具有悠久历史与渊远流长之文 化的数百万马来西亚华人,凭着勇气、 才智以及刻苦的精神,这一百多年来在 马来西亚土地上辛勤耕耘,为国家社会 发展作出直接而且显著的贡献,有许多 人还成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 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在我们享受着国 家、社会走向进步繁荣之际,那些涌现 于历史舞台上卓尔不群的先辈,不只令 人缅怀,也应获得史家为之立传,使世 人认识他们的丰功伟绩,并藉之激励后 人继往开来,自强不息。

除了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以 外,马来西亚该算是最能保存和发扬中 华文化的一个特殊国家。虽然如此,华 人社会在史料和文献的保存与整理方 面,尚无法做得令人满意,遂令史料及 文献等散佚流失,导致不只世人无从认 识这个地区的华人所以能够立足生根, 同时保存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种种原因,

华研20周年

171 •柔凤破液柴沧值

甚至连马来西亚华人对自己的历史发展 也所知有限。华社研究中心同人皆深怕 先贤一些重要史料若一直不受重视,不 及时加以整理,马来西亚华人历史将留 下无法填补的空白,造成不能挽救的损 失,因此向台湾中央研究院东南亚区域 研究计划主任萧新煌教授提呈合作研究 马来西亚华族历史人物计划书。幸蒙萧 主任认同批准,且加以拨款资助这项研 究计划,特此致谢!

此计划以马来西亚(包括独立前之 新加坡)的政治、商业和文化三方面卓 越华人为研究范围,圈定二十多名声望 显赫、功绩卓著的代表人物为研究对 象。第一为儒商,入选者乃是对中华文 化传承有伟大贡献的成功商人;第二类 为政治领袖,入选者都是马来西亚政坛 上的翘楚,他们不论在朝在野,对华族 的政治权益都举足轻重;第三类为文化 界的宏才,他们对华文教育的维护与推 广,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史料的保存与 整理,甚多建树。幸运的是此计划能邀 请到台湾、香港、澳州、新加坡及马来 西亚等地的学者专家热诚相助,分头进

行研究所指定的人物并撰写其传记。自 1998年7月开始至翌年杪初稿都已拟 就,为了使论文内容更充实,格式更一 致,遂于1999年12月17日至19日于 吉隆坡举行一场非公开式之研讨会。会 上由所有的撰稿人及特邀的一些学者评 析讨论各篇论文,供修润时参考。

至于本计划之撰稿原则,以事核为 准,避免不符史实之杜撰编造;对人物 评价,则力求公正客观,“不虚美,不 隐恶”。马来西亚各领域杰出之华人既 多,筛选自属不易,邀请熟悉这些人物 之学者专家为他们立传,也煞费周章, 搜集资料及进行田野和口述工作,又需 时日,所幸一切工作尚能大致按计划进 行。如今儒商篇、政治篇及文化篇三册 皆已编就,只待付梓出版,疏漏及错误 之处,还请学者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

序于华社研究中心

林水檬博士华社研究中心前主任 (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3月31日)

华研20周年

172 •乘凤破演落沧瀋

《马来西亚牢人研究学刊》

发刊词

游若金博士

(Dr. Yew Yeok Kim )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作为一门学 科,既未曾被正式界定过,且有待发 展。华社研究中心(华研)是目前唯一 以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为其主要学术范畴 的学术机构,对于促进有关学科是责无 旁贷的。因此,华研于1995年开始策 划出版《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目 的在于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希望对发 展学科有所贡献。现趁学刊面世之际, 我想给读者们介绍华研阐述我们对马来 西亚华人研究的一些相关概念。

创立华研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83年 在槟城召开的“全国华团文化大会”, 两年后即1985年1月华研以“华社资 料研究中心”的名义成立,由雪兰莪中 华大会堂负责管理。自成立以来,华研 不仅积极搜集资料、出版书刊、举办研 讨会,还汇集各领域学者、专家探讨华 人社会所面对的问题。虽然如此,作为 -所学术机构,当时华研的定位并不明 确,组织也有欠完善。1993年7月华研 申请成为一所独立的非营利机构,实行 会员制,由会员大会选出董事会管理。 这项转变标志了华研的一个新起点。近

年来,华研才明确地被定位为一所学术 研究机构,以“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为 其主要的学术范畴。目前华研尚处于发 展的初步阶段,来日方长。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是以马来西亚华 人的社会与文化为其研究对象,是一门 结合社会与人文科学、以特定社群为研 究客体的综合性学科。马来西亚华人, 或称华裔马来西亚人,既是马来西亚国 民,认同于马来西亚,也是华人,认同 于华族。国家认同与民族(文化)认 同,在多元的马来西亚社会,可以并存 而不悖。马来西亚的国家哲学—— 1970年的《国家原则》——肯定了多 元文化是这个国家的力量泉源。

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各种历史 因素促进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人民大量 移居东南亚,今日东南亚各国的华人社 会实滥觞于此。在马来西亚,华裔祖先 在各领域的努力,配合了各种变数,为 今日华人社会奠下了基础,也对国家的 独立及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面向新 千禧之际,5百多万的华人,作为这个 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与国内各民族

华研20周年

173・乘风破演涛沧潘

同心协力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为落实 “2020宏愿”而辛勤工作。

华裔祖先带来的中华文化,和各民 族文化、西方文化交流互动了近两百 年,如今已发展为具有本地色彩及本身 特点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马华 文化”)。换言之,马华文化是马来西亚 华人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为适应居留 地的环境,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 与当地各种文化涵化的历程而产生的。 从文化发展的过程和成果来看,马华文 化是马来西亚国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 分。从文化渊源来看,马华文化和其他 发展于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华族文化有 共同之处,在这个资讯时代,这些华族 文化可以交流互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迈入21世纪的马来西亚华人近年 来热衷于改革及建设本族文化(“马来 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联合各华团正在 草拟《文化工作总纲领》及筹办“思想 兴革大会”)。此项艰巨之工程必须以学 术研究为基础,因此华研上述的学术定 位显示其任重道远。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不论其历史、 现状、或前景,向来都吸引了各国学者 们的注意,因而累积的研究成果也不 俗。虽然如此,有关马来西亚华人的研 究只是附庸于马来西亚研究、东南亚研 究、海外华人研究、或中华研究,在理 论与方法论的层次上,不曾开拓,更不 曾独立门户。此外,对马来西亚华人研 究有兴趣的学者,一直缺乏一个特定论 坛以便进行更有效的学术交流。希望本 刊的出版有助于弥补这些不足。

筹划本刊期间,我们曾向各地区学 者说明出版缘起并邀稿,幸获热烈响 应,我们感激良深。希望今后本刊可获 更大的支持,更希望马来西亚华人研 究,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能稳健的发 展,最终会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制度化。

1997年8月2日

游若金博士华社研究中心前义务 主任(1992年10月1日至1997年12 月31日)

华研20周年

174・乘风破滾弟沧齒

学报编辑的工作与隔鱼

—— 以《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为例

文平强博士・华社研究中心主任

(Dr. Voon Phin Keong • Director,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研究工作涵盖多方面的学术活动, 其核心部分是进行第一手研究、举办研 讨会和专题讲座,以及出版书籍与学 刊。华社研究中心(华研)的研究工作 也不例外。学刊出版对于鼓励学术研 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华研于 1997年开始出版学刊,即《马来西亚华 人研究学刊》。当时,负起这个重任的 是中心的义务主任游若金博士。

岀版学刊的目的,是向读者发表研 究成果。基本上,学刊的形式与要求比 -般的刊物严格,发表经被评审而达到 -定水平的原作学术论文。在某些情形 下,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及定时出版是一 个相当大的考验。除此之外,还需对赞 助单位、投稿者、订户以及读者负起责 任。

华研的学刊,是以中文和英文所发 表的论文为主。为了吸引更多以英文书 写的华人研究论文,从创刊号开始,学 刊就刊登了以中、英文发表的论文。本 文将论述学刊编辑委员会尤其是主编在 学刊出版上的角色、任务与责任,特别 是针对英文稿的编辑工作事项。

一、编委会的任务

学刊的学术鉴定是由编辑委员会负 责。一般上,编委会将委任国际知名学 者为成员负责评审、编辑及其他相关工 作。初步的任务,是拟定学刊的宗旨、 学术课题与范围、论文格式以及媒介语 言。接着再制定一个“等级”评估制度 (peer review system)和处理稿件的系 统。主要的目的是保持学刊可达到一定 程度的学术水准,及其国际地位。

评审论文的方式有“公开”以及 “秘密”的。前者是注明投稿者的姓名; 而后则者是将其姓名保密。对一位作者 而言,稿件被评审是一项敏感的事情。 它可以带给作者建设性的意见,但是也 可能会引起他的不满。在投稿人与审稿 人都相识的情形之下,“秘密”的评审 制度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不管是那一 种评审方式,编委的责任是委任在相关 研究领域上有足够经验,和能胜任的审 稿人。

学刊管理系统,是对所投的稿作适 当的处理。传统的投稿方式是寄送“硬

华研2。周年

175 •乘凤破演落浩遂

件”给编辑。在网际网路逐渐的普及 下,传送电子邮件己成为最普遍及最快 的投稿方式。图1显示处理稿的一种程 序。

二、编辑的角色

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即使是对受 英文教育的人来说,在撰写论文时也会

编辑

回给投稿人

不符合学报使用的稿件

)工作程序

图1:学报出版的编辑过程

华研20周年

176 •乘风破浪落浩藩

出现某种程度的问题,尤其是有关人文 研究的论文。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 上,很少有论文稿,会原原本本地被接 纳并发表出来。

从图1,可以了解一般的稿须要经 过一个复杂的处理过程。经过评审之 后,稿的“命运”就会有所不同:有的 被确认达“可发表”的水平而被接受; 有的达到“满意”的水平,但是须要做 些修改;一些不适合的稿,将会退回给 投稿人。

基本上,编辑工作的目的,是要制 作一篇写稿人意写而将会写的文章。编 辑工作不是单纯的修改一些辞汇或删除 -些句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总主 编曾经说过:“如果有人认为编辑工作 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的话,他根本不懂得 什么是编辑”。的确,编辑本身是一门 专业,市面上也可以找到许多关于编辑 工作的书籍。英文稿方面,芝加哥大学 的德加哥文体参考工具书》{Chicago Manual of Style )是最著名的编辑参考 工具书之一。

编辑工作是学术研究的一部分,是 -项默默耕耘的幕后工作。稿件最后的 发表,编辑人员功不可没,但是他们的 贡献很少得到认同。很少人会体会到编 辑工作也是一种智能和创作性的活动, 既费时又费劲。它需要理性的语言分 析,关注细节和发觉差错的悟性。另一 方面,也需要统一论文格式,和确保内 容的真确和明确性。

对一篇概念结构、题材分析、内容 丰富和文句通畅的文章,编辑工作是相 当简单的。编辑只需确保文章的格式和 其他细节附合学刊规定便可。另一方 面,即使是被评审为可达发表水平的文 章,还是可能存有缺点。若投稿者自认

为其文章已达到“完美”的质量,不认 真修改,编辑工作将会加倍艰难。如果 将文章原原本本的发表,对学刊的名誉 和学术地位都不利。

编辑工作需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具体 性、辞句和其格式。这包括文章的概念 框架、内容与组织,文体与语言如拼 法、标点符号使用、语法、歧义和不必 要的句子或段落,以及大小标题、参考 资料印证、数字表、注解、脚注或尾 注、缩写、参考资料目录等。此外,也 需确保图表和地图的绘制是根据标准惯 例,而线条和符号大小含有高度的视觉 美观。

三、编辑事项

进行编辑工作时,有几个事项须要 特别注意。

正文:大部分的编辑工作是放在正 文上。第一要注意的是格式。为了避免 多样化的形式,每一种学刊都有它自己 的格式。第二是对内容组织和结构的处 理,确保术语和其他词汇的明确性,确 认统计表技术性的细节、注明标题和使 用公制,确保插图(图表或地图)是根 据标准原则绘画、内容准确和标题适当 等。

引文:学术论文的特色是引用适当 的著作,尤其是具有权威性的作品作为 参考资料。注明资料来源是学术研究的 基本条件。两种主要引用资料的方式是 “脚注”和“尾注”。脚注是依先后顺 序,以阿拉伯数字附加在正文,即插在 同一页的下端。尾注是把注解插在论文 的尾端。一般上,这两种引文方式都是 综合性的,那就是把解释性和引文性的

华研20周年

177 •乘凤破波济浩遂

注释,依照阿拉伯数字顺序引查有关资 料。

另外一种方式是把解释性和引文性 注释分开。前者是以脚注或者尾注方式 说明有助于“解释”有关事项。后者是 单纯的提起参考资料的作者以及出版年 份,参插在文稿中依(作者名字,著作 年份)格式列引。以这方式,脚注或尾 注都被减少,也避免重复书写同样参考 书籍的出版资料。一切引用和参考资 料,须要完整的排列在文章后段的“参 考书目”部分。

大小标题:标题的多少,要视内容 而定。太多的标题,太短的内容,会变 成如同报纸杂志一般,不符合学术论文 的惯例。太少标题,则无助于勾勒内容 组织和结构。

表格:表格可分为统计性和描述性 的。统计表格往往被滥用。一般上,太 多表格会使论文的内容过多的描述而缺 少分析成分。编辑工作需要作出适当的 整理,即删除不必要的表格,或对同类 表格进行整合。另外,要把一些统计转 变为图表,这需要投稿人合作处理。

插图表:和文字相比较,图表与地 图更明确的说明有关统计的特色或复杂 的空间关系。图表有不同种类而各有不 同的用法。地图更为复杂,要得到高度 的视觉效果,地图设计必须符合标准的 地图学原则。地图设计须考虑其比例、 “前景”(主题)与“背景”的分别、 内容的选择、不同部分的平衡、线条的 粗细、符号设计与大小等等。为了说明 地图描述地区的位置,一般上还须要附 带着一个“索引”图。

参考资料:论文最后部分是把所有 参考资料,以原本语言列出并安置在

“参考资料”或“参考书目”的标题之 下。检查参考资料时,编辑工作须要以 学刊所规定的格式为标准。每项参考资 料应有完整的细节包括作者姓名、书名 或论文题目及学刊名、出版地方、出版 社、岀版年份等。列出这些细节格式个 有不同的方式,但是不表示某个方式是 对或错的,或者某个方式比另外一个方 式更适合。最关键的是每篇文章保持统 一和一致性的格式。

在列出英文著作时,须要特别注意 作者的姓名写法,尤其是华人作者的姓 名。一个解决办法是以英文大写字母书 写作者的姓,以大小字母书写名,比如 HAN Sin Fong,以便避免时常发生的把 作者姓氏错认为"Fong"。至于无姓氏— 的族群如马来人,应以作者个人的名字: 为先,比如 FAUZIAH Mahmud。

另外,在正文引用的资料和列在■彳 “参考书目”的资料必须吻合及无遗漏。]

校对工作:无论投稿人或者编辑人■ ?

员作校对,都是编辑工作的一部分。校■ 1

对不单是“读”排版的稿,但也必须确 认稿的完整性,包括正文、图表、统计 ■ §

表格、大小标题、注解、参考书目等等 都无误。

四、结论 .七

i 编辑工作是出版学术学刊的核心部■ t

分,但却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虽然如 此,但是编辑丁.作也带来-定的收获,■ 1

即协助著作的出版、扩展学术领域以及—

学术论著的经验、接触不同题材的论文■

及观点,以及对提高学刊学术地位的贡] 献。 丿

华研20周年

178 •乘風破波柴浩海

文化比政治久远

许德发•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华社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Khor TeikHuat • Ph. D. Candidate, Dep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nd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马华出版界这几年显得相当活跃。 各种本地岀版的书类纷纷岀炉,杂志种 类也不少,在外来娱乐杂志的助阵下亦 有数十种之多,然而我们的社会惟独欠 缺一个可供知识界参与、交流的阵地。 大马华人的经济生活问题老早已经解 决,但马华人文泉源长久以来却似乎只 停留于靠中文报副刊支撑的局面。世纪 末回眸,自本世纪初始,创办知识刊物 就是中国知识界不绝如缕的最爱,不管 是在怎样的政经情势下亦从未间断。从 比较早期的 纖青年》、綢月》、《语 丝》、《自由中国》、到近期的徒向未 来》、《二十一世纪》、《读书》等,创 办知识杂志寝寝乎成了中国知识界的传 统。尽管马华社会在八十年代中期曾经 出现 仗道》月刊,但它最终仍逃不过 关闭的厄运。本世纪即将终结了,难道 马华社会还要继续割断这道传统不可? 在这样的情境下创刊,《人文杂志》恰 好弥补了这道空白。

顾名思义,《人文杂志》系综合性 人文杂志,总的以发表具有思想性的论 文为主,同时配以随笔、札记、书评。

如遇有不同风格而又饶有人文韵致的文 学或艺术创作,也考虑予以选登。我们 尝试从广阔的文化视野为本刊定位,而 不完全拘囿于取义过狭的本土知识。更 贴切的说,我们主观希望,本刊能做到 “既环顾世界,也关注本土,并以世界 的视野,来审视本土”,因为当今马华 社会人文资源贫乏,我们面对长久以来 堆积不起传统的困局。“势”到如今, 我们除了无力面对国内马来回教化挑战 以外,我们也无力回应世界性的现代化 所引发的强势庸俗化风潮,更致命的 是,我们还不知如何面对自身个人觉悟 的存在问题。换言之,我们的问题是多 元的,我们需要的文化泉源自然应当也 是多元的,它可以是普及的、也可以是 本土的、古典的、或者现代的。总之, 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都可以是我们的源 头活水,更何况今天的世界也以多元为 其途路。最重要的是多元得以同归,归 向“人文精神”的陶养 —— 本刊的终 旨。人文精神对我们的意义在于不断地 提醒世俗社会的人们,在追逐工具理性 化的同时,必须回头检视目的的合理性

华研20周年179 .乘风破心沧海

和行动的意义问题。

故此文杂志》创刊号以〈当代 马华文化省思〉作为专题不是偶然的。 值此大选热尚未淡退之际,我们并非对 它无所感衷,而是人文的深层耕耘往往 不需要趋时趋热,相反的,它甚至更需 要趋冷。尤其在迈向二十一世纪之际, 如何解决文化滞后现象以及端正当下的 文化风向球才是一切之本,政治终究只 是文化的表象。易言之,本刊确认一个 原则:文化比政治更永久,诚如董桥所 言,“政治经济盘算的是怎样支撑到这 个星期六的中午一点钟,文化理想的营 造则是可以延展到下一个世纪的精神世 界”。

在这样的原则下,《人文杂志》愿 意在文化上、思想上、艺术上、文学上 扮演中介作用,为人文学术与社会之间

搭桥。我们希望,它对马华文化及思想 的酝酿及发展能起些微作用,但决不希 望它是单向的呼喊,而是多向的交流。 声音可以来自读者、学者、知识界、海 外的或是本地的。它的角色与其说是一 间演讲厅,不如说是一所茶馆或者咖啡 座。

经过数月筹备,创刊在即,心绪怦 怦,热切持望海内外知识界与学术界诸 同道给我们以心援笔援。很庆幸的是, 于此创刊之始,本刊即获得多位海内外 学人俯允担任本刊顾问,并为本刊操 瓠,这迎合了本刊“环顾世界”的持 望。但愿各界共同耕耘好《人文杂志》 这块即新又小的园地!

(《人文杂志》〈卷首语〉创刊号,

2000年1月)


推三 座怀息起学气各间踌志文会

华研20周年

180 •乘成破演洛浩渉

《人文杂志》五载博沉: 人文籁演之败象?

叶汉伦・助教,马来亚大学东亚研究系

(Yap Hon Lun • Tutor,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Malaya )

《人文杂志》静悄悄地度过了五岁 的生日。确实是静悄悄的,有点无法想 像的静悄悄。

适逢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庆祝20 周年纪念出版特刊,文平强主任要我写 写《人文杂志》;实际上是要为纪念它 呢,还是要设法唤起对它的记忆?五年 -路走来,比我更有资格更合适执笔的 人太多了。此刻却是抗颜恭从遵命。

《人文杂志》在2000年元月创刊, 推介礼上邀请赖瑞和、温任平、詹缘端 三位先生主讲“马华社会的人文关怀” 座谈会。华社人文素养的低下与人文关 怀的匮乏,似乎是许多有心之士无法浇 息的心中块垒。《人文杂志》的面世燃 起了多少人的期待:吉隆坡内外的文人 学者或亲临推介礼为《人文杂志》打 气,或搦管为文替《人文杂志》加油。 各种心援笔援令华社研究中心.小小的空 间满溢人文关怀的暖意,令桑志同人更 踪躇满志于人文精神的陶养。《人文杂 志》愿意在文化上、思想上、艺术上、 文学上扮演中介作用,为人文学术与社 会之间搭桥,为《文道》月刊关闭所造

成的断裂补白,究竟效果如何,有待作 进一步的评断。

五年来马来西亚中文知性杂志的版 图并未起多大变化;《蕉风》的失而复 得也许是较令人欣慰的事。《民间评 论》是杂志书系列,内容方向运作方式 不同,当然它的长期出版仍然让人期待 着。这段期间很多因应时势潮流而起的 杂志大多已成过去,《人文杂志》作为 “马来西亚华人唯一思想性人文综合杂 志”的“神话”因而得以继续。当然, 这不是文杂志》的荣耀,而是马来 西亚华人社会的悲哀。用比较值得安慰 的说法来自我开解,则文杂志》五 年来出版不辍,已是难能可贵。尽管, 它从第16期开始因经费压力由双月刊 转为季刊。

《人文杂志》的进退得失

在经济先行与利润挂帅的全球背景 下,《人文杂志》诞生于商业垄断与威 权政治前后夹击的21世纪马来西亚。

华研20周年

181 •乘凤破應■洛浩滿

重商、功利、科技导向的教育趋势与社 会氛围严重侵蚀人文发展的空间,追求 经济效益重视物质享受成为社会主流价 值,人文精神变得无关紧要,甚至苍白 无力。人文精神的沦落,人文教育的式 微,引发很多的忧虑和反思。振兴人文 精神、加强人文教育、开拓人文发展的 空间成了唯一的出路。作为社会教育的 一环,文杂志》对于人文素养的培 育和人文关怀的传播,自然应该也能够 扮演一定的角色。这或许是许多人对 《人文杂志》寄望甚殷的原因所在。这 里正面评价杂志的功能,并无夸大杂志 的效果之意,绝不表示我们的社会有了 人文杂志,就有了人文关怀。

《人文杂志》不是因为称作人文杂 志就代表着人文关怀,而是实实在在地 完成了一些工作累积了一些成绩。(A 文杂志》以文会友,点滴耕耘都是在储 备人文资本,在文史哲的文字积累中发 挥积极作用,传递着社会所缺的人文信 息。五年下来至今共出版了 24期,辑 各类文章351篇。每一期都策划专题广 邀关爱华社、对相关议题独有识见和研 究的友好发表意见。撰文者往往都是一 时之选。回顾这些专辑之主题内容,于 时局争议之热点课题绝无回避,对攸关 华社权益前途者更是锲而不舍力陈洞 见。在文章背后催动的,是对斯人斯土 无尽的人文关怀。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期 为专辑主题提纲挈领、乃至另有发挥的 卷首语。第1期至第14期由许德发执 笔,第15期开始由潘永强接力。每一 篇文长介于1200至1400字之间,往往 挪用海外论述资源,说明本土研究之大 者,迭有新见。借用温任平先生的意 思,是篇篇耐读耐看。收入《人文杂 志》的文章,其中一个特点是篇幅都比

较长,而且往往在格式上都是学术论 文。这到底是不是跟时下一般读者的阅 读习惯不一致,恐怕难有定论。但思想 性的文字不一定要嵌入学术论文,更不 一定就是长篇论文。

“以文会友”也不必然是“纸上谈 兵”,《人文杂志》于2000年杪创设 “人文学术沙龙”,提倡“每一个座位都 是一个讲台”,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开拓 人文学术空间,深化严肃的讨论和交 流,使人文关怀的触须得以延伸。可惜 的是,“人文学术沙龙”至今只进行了 四场。2003年初举办创刊三周年读者、 作者、编者交流餐会,并安排“人文阅 读与文化出版”人文座谈会以后,U 文杂志》至今未再举办类似活动。以文 章和座谈、分静态和动态双管齐下带动 人文关怀的风气,是知易行难效果难 彰。《人文杂志》与读者、作者的互动 一直不活跃,从第7期开始即不刊布读 者的交流与回响,基本上反映了读者对 《人文杂志》的关注开始降温,编者的 跟进亦显疲乏。

此中原因,个人揣测跟人手短缺离 不开关系。文杂志》一开始即由张 景云先生主编至今,早期聘有两名执行 编辑,一名助编,尚有校对员一至二 人。初期交由私人排版公司排版,编辑 们往返华研与设于白沙罗的排版公司之 间,等待排版清样至午夜时分是常有的 事。第13期开始排版工作转由华研自 行处理,编务上自然方便许多,部分原 因亦出于节省经费的考虑,杂志篇幅页 数被要求逐步减少。自第16期始, 《人文杂志》双月刊正式转为季刊,减 少出版页数,进一步降低制作成本。前 面的15期,所辑篇章平均每期16.4篇, 每期平均页数超过122页。第16期以

0

£


i

3

1



1

1

1

华研20周年

182 •乘凤破演炼沧遂

后,平均不到12篇,每期页数平均111 页。随着编辑人员离职而未获填补, 《人文杂志》从第19期开始是一名主 编、一名执行编辑,加上一名排版美术 员的杂志。杂志当然能够继续出版,但 是工作效率与素质受到影响似乎在所难 免。最新一期(第24期)已“进化” 成一名主编、一名排版美术员即可包办 的综合性杂志。这只能是一时之举措, 不可能是长远之计。

2001年底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来马 岀席朱子学研讨会发表主题演讲,讲题 就是〈朱熹的人文关怀〉。其间翻阅 《人文杂志》就私下说到这份杂志编得 很好。当时只认为是知名学者溢美之 词,给主办单位办的杂志说句漂亮话, 宾主尽欢。后来觉得杜教授大可不必将 这句话说在文杂志》身上,若是溢 美的话其实可以灌在其他地方。

《人文杂志》内容素质的好坏,当 然不是单凭一二位知名人士的三言两语 来决定的。与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 刊及《明报月刊》的人员分工比较,我 们就可以知道以文杂志》人力的单 薄,能够有这样的成绩是多么不容易。 《二十一世纪》双月刊的出版费用长期 得到赞助,我不知道他们的盈亏状况, 但料想不可能是有利可图的。回想 3 文杂志》创办之初,很多位文化学术界 的先进前辈都关心其生存维持的问题, 如今又不幸言中,徒叹奈何乎?

沉重与看轻:

人文杂志的宿命?

《人文杂志》的出版,固然是为马 来西亚华社思想的积累和创新做一点添

砖加瓦的工作,更实际的作用也许是为 僵化绷紧的物质社会添加一些调剂,提 升生活素质散播人文关怀。

从这个角度看,办人文杂志如是, 做研究出版学术刊物亦如是,华研的成 立也应该同作如是观。然而,杂志要散 播人文关怀,背后必须先有关怀在支持 着。背后的关怀没有了,杂志也散发不 了什么人文关怀。追根究底,其实是华 社缺乏了人文关怀,连人文的种子也保 不住,难望发芽生根,更别提开花结果 了。

有读者回馈说:“《人文杂志》标 志着大马华社新的开步,迈向人文潜心 研究与风气的形塑。我们曾失去一份 《文道》杂志,不能再没有《人文杂 志》;华社已输了许多政治上的诉求, 但再也输不起人文与文化研究的匮乏。” 我们无法去确定这样的意见究竟具有多 大的代表性,但我们确知华社中仍然有 这样的有心人。然而,将一个社会的前 途和权益寄托于一份像文杂志》一 类的杂志,会不会是奢求?更甚的是, 在有人期盼殷切的同时,不认为有什么 “输不起”、对“不能再没有《人文杂 志》”完全不以为然的人肯定远远超出 前者。很多人希望马来西亚的人文空间 能够出现一些沁人心肺的刊物,藉以传 达人文关怀培栽人文素养。到头来才发 现,原来没有人文杂志也并不是太悲 哀,更可悲的是有杂志而无人文,任其 饱受冷待看轻。

沉重因其稀缺,承载人文讯息变得 使命般沉重。办的人沉重,看的人沉 重,然而不屑一顾的人更多。于是杂志 本身必须担负起沉重,还须承受下众人 的看轻。区区《人文杂志》,有必要载 负沉重、忍受看轻吗?

华维9周年

183 •乗凤,破演落浩值

赖瑞和博士曾经对《人文杂志》的 创刊写下这样的感想:“在这个讲求大 众消费和大众市场的时代,能够编一本 如此高格调的杂志,确是大勇的表现。” 赖博士的这句话可以引发几许想像多番 解读。首先这“大勇”是否不合时宜, 然后是这“大勇”是否没有伴随“大 智”?大勇必将负上代价。其实,为抗 此时代大潮,自人文困局中突围,不能 够从市场回报着眼。如果出版文杂 志》真有其社会意义,我们应该致力其 推广,再谈收支平衡。如果内容不是问 题的关键,那么《人文杂志》屡度减缩 成本,从多人制作到一人杂志,到底是 行销策略上的决策有误还是经营不当, 抑或其宿命如斯?不管怎样,《人文杂 志》需要继续开拓人文的生存空间,引

领读者以人文导向的阅读口味。舍己从 人追逐时尚乃绝不可为。在有所不为有 所为之间,知难而进不是我们一向来秉 持嘉许的优秀价值吗?

《人文杂志》创刊五载,载浮载沉。 浮起时并不意味着过得很好,只是没有 存亡之虞,仍然是漂浮无根。往下沉的 时候,或许偶有浮木飘过得以苟延残 喘,却仍在挣扎求存。在人文颓溃败象 已露的时刻,未能有更好的生存姿态。 华研在欢庆成立20周年之际,推介马 来西亚第一所中文电子图书馆,为我国 华社掀开新页,毅然迈向第三个十年。 然而从文杂志》面临的情况来加以 审视,稍知华社处境者当可想见华社研 究中心维持屹立廿载之不易。

华研20周年

184 •乘凤破演落沧滿

Centers for Chinese Studies in

Southeast Asia

Dr. Wu Xiao An • Associate Professor, Peking University

(吴小安博士 •北京大学副教授)

Two local research centers provide Southeast Asian historians with important field access, fou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well-documented local knowledge, and well-informed social networks - the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in Kuala Lumpur and the Chinese Heritage Centre in Singapore. As communal or heritage initiatives, Chinese studies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have been shaped by ethnic and political sensitivities related to the post-colonial nation-building process. Therefore, these non-university centers for Chinese studies bear the imprint of the "non-politicar* or the ”unofficial” in their endeavor to express Chinese voices and conserve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In September 1958,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 and support of fifteen Chinese Associations, the Malaysian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Resource and Research Centre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was officially inaugurated in Kuala Lumpur. In July 1993, the Centre was registered and gained

approval as a non-profit limited company, 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 In August 1996, it was renamed the Centre fb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华社研究中心). The Centre promotes academic research on all relevant areas of study pertaining to the Malaysian Chinese, as well as to their relations with other communities both within and outside Malaysia. I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promoting ties and co-operation with scholars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locally and abroad, often through seminars and conferences. Currently, its semi-academic magazine, Renwen Zazhi (人文 杂志)is published quarterly. Its bilingual Journal fb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is published annually.

In Singapore, the Chinese Heritage Centre was established in May 1995 with the aim of advancing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communities of people of Chinese descent throughout the world - the carriers of Chinese heritage. The Centre is specifically interested in Chinese

华研20周年

185 •乘凤破演洛浩诲

communities outside China, rather than people in the mainland as such, but sees them to be linked by common ancestry, traditions, memories, beliefs, customs, manners, and even skills - the so-called "heritage". Therefore, its Chinese name is Huayi Guan (华裔馆),which conveys the Centre's primary function as an historical or cultural museum oriented toward transmission of culture to new generations, rather than as an academic institution.

The two centers bear striking similarities in financial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Both depend on financial support from local Chinese businesses and associations. And each has recently appointed a prominent, retired, local university professor as director -Voon Phin Keong, a geographer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alaya, and Ng Chin-keong, a historian from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But differ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realities i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resulted in other,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enters.

In Malaya, almost every issue concerning the Chinese community can be covered, including politics, history, literature, and social-cultural life. This is reflected in the Centre's keen interest in cult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Malays. For example, current director Voon Phin Keong is planning a research project on ethnic relations in Malaysia - a strong indication of the country's relatively liberal

academic environment. The Centre is visited by Southeast Asian scholars, both local and overseas, who work on Malaysian and Chinese studies. And it has done a great deal of basic, and some pioneering, work without which our knowledge of the local Chinese community and its history would be quite incomplete. Most of the publications are in Chinese.

In Singapore, where sensitive historical legacies focus on Nanyang University, "heritage0 is deliberately defined as the Centre's priority. Perhaps for similar reasons, the Chinese Heritage Centre recruited as its first two directors expatriate Chinese and non-professional scholars, each with a three-year tenure: Lynn Pan, a mainland Chinese expatriate bas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Kee Pookong, a Malaysian Chinese expatriate recruited from Australia. This may also explain why, in contrast to its Malaysian counterpart, the Centre's website is in English, not Chinese.

The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Heritage Centre depends largely on the collective efforts of scholars, and has not published as much as the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Chinese Overseas is its most influential publication.

Reprinted from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March 2003, Kyoto University, Japan

华研周年

186・乘凤破演得浩遂

新加城东南亚研究所简弁

资料由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提供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成立于1968 年,它成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具有丰富 资源的环境给研究东南亚区域的学者。 从事有关东南亚安定、经济发展以及政 治、社会、文化变迁之研究的学者对于 这个研究所也给予很大的肯定。自成立 以来,东南亚研究所除了引导在学术界 讨论区域问题之外,也引起政府和非政 府组织对东南亚的关心,并且藉着研究 为区域中的一些问题提供各种的解决之 道。

研究计划:研究所的研究计划可以 分为下面三大部分,就是区域经济研 究、区域战略及政治研究及区域社会与 文化研究。

业的竞争力;外资及跨国公司在东南亚 地区之整合与合作,以及世界贸易组织 (WTO)所探讨的课题。

2、区域战略及政治研究

(Regional Strateg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这个部分的研究内容有:东南亚及 亚太的安全、防御问题;武力现代化; 策略文化;东南亚政府研究;以及经济 快速成长与急速民主化的研究。每年举 办区域政治与策略论坛(Forum on Regional and Strategic Developments)。

1、区域经济研究

(Regional Economic Studies)

本计划由三个单位进行:ASEAN经 济研究单位,APEC研究中心和贸易政 策小组。研究的内容包括:APEC所面 临的问题与挑战;ASEAN中策略性工

3、区域社会与文化研究

(Reg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Studies)

这个部分的研究包括:战争与社会 转型;ASEAN区域内劳工移动的社会 冲击;回教的复苏及政府的反应;城市 化课题;性别课题等。此外,研究所也 设立了三个研究计划,即东盟-印度;

华研20周年187 .乘用破"滔淳

东盟-中国;东盟-日本。这些计划是 针对当代东南亚与周边大国的政经议 题。

研究人员:在ISEAS中的研究人员 可分为三类:资深研究员、研究员以及 ISEAS研究员(ISEAS的核心成员)。不 论是短期或长期的研究员都可以获得 ISEAS所提供的各种研究奖助。客座研 究员可以使用ISEAS的各项设备,但没 有经费上的支援。

学术会议与研讨会:ISEAS积极地 举办或与其他机构合办各种演讲、学术 会议与研讨会。会议的形式从各国学者 齐聚一堂的国际会议到可供研究人员发 表论文的小型研讨会都有。

ISEAS出版的刊物:本机构同时也 是东南亚学术书籍的重要出版社。它一 年平均出版将近40篇的新文章。自 1972至2005年,它已出版了将近1,000 本出版物。这些出版物反映出了 ISEAS 向来研究的重点:安全与国际事务、经 济发展及社会变迁;而这些研究都扣紧

着ASEAN与亚太地区。

ISEAS发行了三份学术杂志: ASEAN Economic Bullet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Sojourn: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另外出版两份一般性年刊: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和 Regional Outlook Q

图书馆:目前图书馆已有超过有40 万份的研究资料,其形式包括印刷品、 微卷、视听资料等等。主要的内容以社 会学科为主,包括东南亚单一国家之政 治、国际关系、军事研究、社会、经 济、文化研究以及东南亚、ASEAN的 整体研究。

资料来源 I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Annual Report2003-04.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网站:http://www.iseas. edu.sg/iseas.html

华研20周年

188 •乘风破演懦沧海

1 I

中国社科院亚洲木平洋研窕所

简介

许利平博士・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Dr. Xu Liping •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下 属的国际问题研究所之一,系国家事业 单位。现有研究人员45人。现任所长 为张蕴岭研究员。

亚太所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亚太地 区的经济、政治、安全、外交、社会和 文化问题,其中,重点是东亚、南亚地 区主要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问题; 亚太地区的地区合作及发展前景,包括 I APEC、东盟(ASEAN)、中国与东盟地 区的经贸关系(10+1)、中日韩与东盟 的经贸关系(10 + 3)、东盟地区论坛 (ARF),以及东亚地区的合作;中国与 亚太地区主要大国的关系,如中美、中 日、中印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的关 系;亚太地区的社会和文化问题,特别 是对亚洲现代化与文化的研究。

亚太所研究室的设置以专业来划 分,一共有四个研究室。它们是政治社 会研究室、经济研究室、安全与外交研 究室和文化研究室。这些研究室相对比 较独立,但有时也有交叉研究的现象。 此外亚太所还设有一些院级和所级的研

究中心,比如中国社科院地区合作研究 中心(院级),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 究中心(院级),朝鲜半岛问题研究中 心(所级),东南亚研究中心(所级) 等。

领导和管理一些民间的学术团体是 亚太所的特色之一。比如由张蕴岭所长 任会长的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和副所长 孙士海任常务副会长的中国南亚研究学 会。

亚太所的研究项目根据中国社会科 学院的规划进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除组 织各研究所承担相当数量的国家哲学社 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外,还根据国 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 设、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和各学科的特 点及其发展,确定院重点项目和所重点 项目。同时积极承担国家有关部门提出 或委托的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 局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 究任务。重点研究项目通常是以课题组 的形式进行的,参加者根据自己的专业 特长接受院、研究所的委托或自愿选择 研究任务。许多重大课题,由多学科的

华研20周年

189 •乘风破演落沧海

学者参加,利用多学科综合优势,进行 研究。也有一部分科研业务人员,根据 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独立地进行研 究。

同社科院的其他研究所一样,亚太 所的研究经费有国家划拨,每年分为A 类和B类课题进行立项®f究。同时研究 经费还有国外的基金会的赞助,这些赞 助大都是由于某一项课题的专项研究。

亚太所的出版刊物:《当代亚太》, 月刊,以发表研究亚太地区的现代政 治、经济、安全、文化问题的文章为 主。《南亚研究》,半年刊以发表研究 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 文章为主。上述两份刊物的编辑人员都 是研究人员,除了编辑的任务外,他们 还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亚太所还主管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亚太研究系的工作,每年根据中国社科 院研究生院下达的计划招收国内硕士研 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同时还招收国外和 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研究生,招收研究 生的主要的方向是:亚太经济、国际政 治经济学、国际关系等。硕士和博士生 的导师都是本所的研究人员,每年都有 招生任务,但是其专业方向有细微的差 别。

亚太所的对外交流活动非常活跃, 每年派出出席国际会议约20余人次。

每年按计划举办各种主题的国际学术研 讨会和国内学术研讨会若干次。近年来 举办的较有影响的学术会议有:“东亚 合作:进程与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年8月)、“21世纪初东北亚和 平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年8 月)、“东亚思想库首届年会” (2003 年9月)、“亚太地安全形势国际研讨 会” (2004年3月)、“区域合作模式 比较学术研讨会” “南亚问题学术研讨 会” (2004年9月)等。

建所以来亚太所取得了丰硕的研究 成果。近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著作有: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张蕴岭主 编)、《亚洲现代化透视》(张蕴岭主 编)、《世界区域化的发展与模式》 (张蕴岭主编)、《东亚合作的文化成 因》(李文著)、《印度文明》(刘建、 朱明忠、葛维钧著)、《未来10-15年 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张 蕴岭主编)、《当代亚太地区宗教》 (黄心川主编)、《亚太区域合作的发 展》(张蕴岭、赵江林主编)、《当代 澳大利亚》(韩锋、刘樊德主编)、 《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孙士海 主编)等。亚太所每年出版《亚太发展 报告一蓝皮书》(张蕴岭、孙士海主 编),该蓝皮书以研究亚太地区当年的 热点问题为主,每年的上半年出版。

华研20周年

190 •乘風破演簿沧遂

2005年华社研究中心20周年纪念特刊

乘风破浪济沧海

廿


•组织与工作•学术活动•筹款活动

组织与工作

华社研究中心简介

・创立背景

1983年3月27日,全国华团领导机构在 槟城华人大会堂召开的华人文化大会上, 议决于文化备忘录工作委员会完成任务, 并予以解散之后,继而筹组全国文化工作 委员会,以推动文化工作,使民族文化觉 醒运动能延续开展,成为一项长期性的运 动。

全国华团领导机构于1984年8月12日的 -项联席会议上,议决正式成立“全国华 团文化工作委员会”,并列设立华社资料 研究中心为重点工作。在十五华团的努力 之下,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在1985年元月 宣告成立,并于同年9月15日正式开幕。

在全国十五华团及其后华总(堂联)、董 总、教总三大机构的安排之下,华社资料 研究中心先后由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及全国 董总负责托管。1993年7月29日,本中 心获得公司注册官的批准,注册成为非营 利有限公司,以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的名称运作;为了符 合作为学术与研究机构之新定位,1996 年9月更改华文名称为华社研究中心(华 研),继后於1999年11月1日更改英文 名称为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Bhd., 2001年4月23日经我国国 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长批准,更改英文 名称为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并于2003年7月获得内陆税收 局颁发豁免税务准证地位。

•宗旨与角色

1.收集及整理资料,供研究用途,同时

开放给国内外人士使用;

2. 从事大马华人历史、社会、经济、教 育等人文课题之研究,及推展相关之 学术活动;

3. 传播资讯、激发舆论、促进国家、社 会及个人的健全发展;

4. 提供专业化的学术咨询服务。

•定位

为一所学术研究机构,以马来西亚研究与 华人研究为主要学术范畴。

・资料收藏

中心所藏的资料包括剪报、图书、期刊、 视听资料等。

1. 剪报:中心的剪报资料是来自国内的

中、英、国文报纸。中心备有 瓣报资料分类编目》,方便査 阅。

2. 图书:中心的藏书约一万馀册,主要

是有关东南亚研究、马来西亚 研究、华人研究以及其他人文 与社会科学的中、英、国文书 籍。

3. 期刊: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订阅及

征求、获赠所收集到的国内外 各类期刊合计达400种,包括 已绝版的期刊。

4. 其他:除了以上三类之外,中心也收

藏了官方、商业机构、民间团 体、政党以及国际组织的出版 品。另外,录音带、录影带、 照片及海报也是中心收集的项 目。

华研20周年

191 •乘凤破液并沧滝

・资讯与学术交流

•会员申请说明

除了上述的基本资料收集工作外,中心也 与国内外图书馆、文化中心、研究机构、 博物馆、报社、大使馆及其他民间团体保 持联系,向有关机构索取或交换资料,以 便促进交流,并且丰富收藏,为社会大众 提供更完善的资讯及学术咨询服务。

此外,每年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及各类团体 代表到本中心参观访问及使用本中心所收 藏的资料。本中心研究员也不时出席及参 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

•活动及研究成果

除了提供资讯服务外,本中心也通过出 版、研讨会、讲座会传播观念和知识。

1. 专书出版:

本中心所出版的中、英、国文专书超 过80种,其内容包括文化、宗教、科 技、医药、教育、政治、法律、文学、 历史和农业等。

2. 定期出版品:

本中心的定期出版品包括《马来西亚 华人研究学刊> 年刊以及文杂志》 双月刊。

3. 研讨会和讲座:

中心不定期举行各类专题研讨会和讲 座,受邀的主讲者包括来自国内外的 专家学者。

・经费来源

本中心的经费主要来自下列各项:

1. 资料和资讯服务

2. 售卖书刊杂志

3. 研讨会、专题演讲及课程收费

4. 会员年捐

5. 社团及个人的捐款和赞助

6. 学术研究基金

A会员种类与会费

1. 普通会员:

1.1个人:入会费 RM50/=

常年会费RM50/=

1.2团体:入会费 RM300/=

常年会费RM300/=

2. 永久会员:

2.1个人:一次缴交RMl,000/=或 以上

2.2团体:一次缴交RM3,000/=或 以上

3. 学术会员:

学术会员之入会费与常年会费皆为 RM50/=;学术会员若同时又是永久 会员,可免缴交以上两项费用。

B申请程序

请填妥会员申请表格,连同2张1寸 半近照及有关费用交到本中心办事处, 待本中心董事部审核批准后,本中心 将发函通知,并发出会员证。

•会员的权利和福利

凡本中心合格会员,皆可享有下列权利和 福利:

1. 出席本中心会员大会、有选举权、被选

发言权;

2. 参与本中心所举办的活动;

3. 免费参阅本中心所收藏之资料;

4. 购买本中心出版品可获得30%折扣优 待;

5. 赠送本中心岀版的会讯等;

6. 本中心董事部所规定的优待项目。

•幵放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 星期六:上午九时至下午一时

星期日及公共假期休息

华研20周年

192 •乘風破浪帝沧潘

创立纪实

日期 事件

1983/03/27 1984/08/12 1985/01/01 1985/09/15 全国华团领导机构在槟州华人大会堂召开华人文化大会,筹组 全国华团文化工作委员会。 成立全国华团文化工作委员会,列设立华社资料研究中心为重 点工作。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成立。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正式开幕。

1983年3月27 H ,全国华 团领导机构在槟城华人大会堂召 开的华人文化大会上,议决于文 化备忘录工作委员会完成任务, 并予以解散之后,继而筹组全国 文化工作委员会,以推动文化工 作,使民族文化觉醒运动能延续 开展,成为一项长期性的运动。

1984

--------- 1984年8月12日,全国华团领导机构在一项联

席会议上,议决正式成立“全国华团文化工作委员

会”,并列设立华社资料研究中心为重点工作。

华研2°周年193 ,乘风破演帝浩诲

1985

由各州15華團領導組織非營利機構.5 FEB 1985

L華社酬硏究中心]成立建园

將依照全國華團文化計劃積極展開工作

(吉隆坡四日訊)全國各州十五華團領導機構 代化與不斷進步,能作出直接貢獻的效能°而我們

.春託雪莪中華大會堂設立與主理,督是全國華 在追求進步的過程中,自亦不可忽視資硏的重要性 f O _

上面所指出,可說是華社應設立一個有實際效 能的菱硏中心的主観因素。

r 由於華人所處的是一個多元性的肚9輿翳也 華社在鞏固自己文化特徴,引發華社潛能,設法把 5華人社會化爲_個有機體的努力過程中,亦瞟字黑 %惟文化。演:,發揚守望相助精神'社會民主化以

1985年元月,华社资 料研究中心宣告成立。

雪中華大倉義訓解 磐飆葡瞰中心鵰 邱祥熾呼華裔購該中心書系以示支持'

(吉隆坡十五日訊)雪蘭莪中華大會堂昨晩舉 身次華社資料研究中心所發售之書系㈠爲「宗

行度祝六十二周年堂慶暨華社資料研究中心開幕敎與禮俗論集」由駱靜山校長主編,㈡「交敎事

典禮。 業論集」由林水樣講四主編,㈢「科技與醫藥論

出席人士踴躍,大會並恭請十五華團領導機構 集」由洪天賜敎授主編。

代表為該堂華社資料硏究中心主持聯合剪綵儀式 上述三本論文集共收論文三十八編,作者卅七

1985年9月15 0,华社资料研究中心正式开幕。

华研20周年

194 •乘风破演博浩務

章程及组织条例

马来西亚一九六五年公司法令

无股本有限保证公司

(或称非营利有限公司)

华社研究中心

----------章程-------------

名称

1. 本公司之名称为华社研究中心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注册办事处

2. 本公司之注册办事处将设于马来西亚。

7K曰

3. 本公司之成立宗旨如下:

(a) 收集一切有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文学、语文、宗教、医药保 健、艺术、历史、翻译等方面的资料及资讯,以不分种族、信仰、籍贯地提供 给各团体、公众人士与个人参考。

(b) 从事有关于3(a)项问题之研究,以提升学术水平、灌输国民团结之精神及促 进社会发展。

(c) 通过一切可行之合法途径及方法,包括出版及发行期刊、简讯及报章等,传播 3(b)项所列之目标。

(d) 提供、促成及举办直接或间接与3(b)项有关之课程、展览、公众会议、座谈, 研讨会等,包括普及性质、专业性质及科技性质类之教育。

(e) 为公众人士提供咨询服务与援助。

(f) 设立及维持图书馆、阅览室及资料室并提供书籍、评论、文献、报章及其他出 版物品,包括乐器及音乐等。

(g) 进行任何直接或间接地被视为可行并可增强本公司之操作、产业或权益之指示 或工作。

(h) 本公司可根据业务需要购置、租借或以交换方式取得动产或不动产,惟在购 置、抵押或脱售任何土地前,需获得负责处理公司事务之部长同意。

⑴ 出售、管理、租用或抵押本公司之全部或部分资产。

华研20周年

195 •乘凤破演洛浩海

①通过符合条例及获得批准之适宜方法,把本公司未急用之金钱投资于经公司认 为适当之投资、证卷或产业。

(k) 发展任何本公司获取之实业,或任何本公司欲发展之部分,或建筑、维持、更 改任何被认为需要或有利于本公司之工程,房屋或建筑物。

(l) 接收任何对本公司的任何一项或多项宗旨有利之产业捐赠,无论是否以特别托 管方式进行。

(m) 售卖、管理、租借、收费、弃置或以其他方式处理本公司全部或部分之资产。

(n) 购买,获取、持有及售卖股票、证券、债券,无论是政府或挂牌机构所发售 者。

(o) 支付所有与设立及维持本公司或提升本公司设施而产生之费用、成本及开销、 并支付酬劳给本公司服务之个人或人们。

(P)进行本公司认为合适的借代及筹募。

(q) 捐献给经马来西亚内陆税收总监批准之本地或国际性慈善组织。

(r) 捐助爱国或慈善事业,进行任何合法事业以协助马来西亚进行它所参与的战争 或冲突,但本公司不得捐献给或把其基金或产业投于任何政治组织、行业组织 或职工会或任何政治或工会活动,除非获得马来西亚内陆税收总监的事先批 准。

(s) 接受及运作任何直接或间接有利予本公司宗旨之托管物。

(t) 筹借任何本公司认为应宗旨需要及适宜之金额时,本公司在基于适合条件、方 法及安全保证下,可决定是否利用本公司全部或任何动产及不动产以发岀债券 或证券,以借贷及筹募本公司所需要的款项。

(U)进行所有附带或有益于达致本公司宗旨之其他事物。

收入与产业

4. 本公司应将其收入及产业全数利用予本公司宗旨之发展及促成,而不得利用任何部 分直接或间接地以红股、花红或盈利方式支付或转让给公司成员。惟需确保并无任 何条例阻止下列支出:

(i) 支付任何形式的酬劳给为本公司提供服务、专业咨询或其他方面的任何属于本 公司成员之办事处、职员或工人。

(ii) 偿还任何本公司成员因公务而事先垫出之费用。

(iii) 以目下银行利息计算方法,清还借款予本公司发展之本公司成员。

(iv) 支付租费予租借产业予本公司之公司成员。

增删变更或修改

5. (i)本公司现行章程条文不得增删或修改,除非有关条文事先呈交给及获得马来西

亚获授权的部长及马来西亚内陆税收总监批准。

(ii)任何人须获得部长及马来西亚内陆税收总监批准,方可被委任为本公司董事。

公司成员之负债

6. 本公司成员之负债是有限的。

7. 在本公司收盘时或收盘后一年内身为公司成员者,每位成员应对本公司之资产履行

华研20驻1% .乘凤破滾落浩苗

献捐,即付给其未终止成为成员之前本公司之借款和负债及本公司解散时之费用和 开销,以及对该等会员应献捐提出调整所需之款项以不超过马币壹佰元(RM100.00) 为限。

8. 1965年公司法令第三附表之条文将不适用,阅读及解释本节之条款时不应引用上述 附表之条文。

收盘或解散

9. 本公司清盘或解散,在偿还债务和负债后的剩余财产不可支付或分配给本公司会员, 惟可尽可能根据其次的条文,在本公司解散时或之前,捐献或转让给其他拥有与本 公司宗旨相同或类似的组织。如上述条文不能执行,则把上述剩余财产捐赠给慈善 用途。无论何种用途必须获得马来西亚内陆税收总监批准。

签署人

余等,姓名、地址及身份志明如下者,愿意根据这份章程组织一家公司。

签署人之姓名,地址及说明

职业

陈松生先生 :MR. CHIN CHOONG SANG 律师

国民登记号码:1559625 (蓝)

地址 :305, Jalan RJ 1 / 7,

70300 Rasah Jaya, Seremban, Negeri Sembilan.

陈忠登医生 :DR. TAN CHONG TIN 教授

国民登记号码:3079683 (蓝)

地址 :74, Jalan SS 22/22,

474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签署于1993年7月19日

以上签名见证人:周素英会计师

Public Accountant,

Lot 828, 8th Floor,

Komplek Sun,

Jalan 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华研20周年

197 •乘风滅浪怖沧海

马来西亚一九六五年公司法令 无股本有限保证公司 (或称非营利有限公司)

华社研究中心 组织条例----------- 以—J—----------------------------------'

刖§

1. 1965年公司法令中第四附录表"A”之条例将不应用于本公司,但以下记录者将依其 有关法令之废止、撤销、增删、及修改而变更。

2. (a)在本条例中,除非在课题或上下文有互相矛盾之处,否则左列之字眼,其意义 将根据右列之解说:

字眼 意义

法令:乃指1965年公司法令或现时施行而有关及影响本公司之其他每一项 法令,依有关法令之现况而行。

条 例:乃指原来注册之本公司条例,或根据特别议决而随时修改之条例。 会员:任何赞同本公司董事部所划定之主导概念及具体行动并已合法取得会 员籍及其姓名登记于会员册内而并未停止成为会员者。

办事处:公司现有之注册办事处。

秘书:公司秘书包括任何被本公司委托执行秘书工作之暂时性员工。 印章:公司之公用印章。

书面著述将包括打印,平版印刷及任何其他可将工作成果化为可见体的型式; 词汇中单数字眼包括复数,反之复数亦包括单数;

词汇中雄性字眼包括雌性,反之雌性亦包括雄性; 任何法令中被引证参考的条例,皆以现有执行中之为准; 除非上下文或法令修改另需说明,此组织条例生效后所用之释义将如前所述; 法令之措词具有与本条例相同之意义,在不抵触上述规定之情况下,除非课题 与上下文不可,否则,在法令下定义之字眼或措词,在本条例中将具有相同之 意义。

业务

3. 本公司可在成立后不久开始运作,惟只能运用历年首日总累积资金的百分之二十五 (25%)作为营运用途。随后获得的收入须拨入此资金以落实本公司的宗旨或获得马 来西亚内陆税收总监所批准的实际工作。

会员 会员分类

4. 本公司的会员分成三类:

(a)普通会员:分个人会员和注册团体会员;

XJ \J \—/ \—/ \|7 b c d e F g z<\ z(\ z(\

华研20周年198 .乘风谖"沧.海

(b) 永久会员:分个人会员和注册团体会员;

(c) 学术会员:个人会员可申请成为学术会员。

会员入会

5. (1)凡认为有资格成为会员之个人或团体,皆可根据所指定之表格向本公司秘书申

请成为普通会员。一俟董事部接纳入会而申请者缴清所需之入会费与年捐后, 本公司秘书即将其名字录于本公司之会员名册中,而该个人或团体即成为本公 司会员。

(2)凡学术界、专业界之个人认为有资格成为学术会员者,皆可根据所指定之表格 向本公司秘书处申请成为学术会员,一俟董事部接纳入会而申请者缴清所需之 入会费与年捐后,本公司秘书即将其名字记录于本公司之会员名册中,而该个 人即成为本公司学术会员。

入会申请表格

6. 申请成为会员之表格得依董事部所规定之模式,随时制定之。

会员申请之批准

7. 除非已获得董事部之批准,否则,任何个人或团体不得被接受为本公司之普通会员、 永久会员或学术会员。董事部有绝对权利决定是否接受任何个人或团体的申请,而 其决定即不可推翻,不必提供任何理由。倘若入会申请未获得董事部之接受,则根 据第9条例退还已预先缴付之入会费及会捐。

会员权利与义务

8. 所有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a) 会籍之权利乃属个人所有,不得转让,当一名会员去世时,其会员籍随即终止;

(b) 每位会员,应尽其能力促进本公司之宗旨、利益及声誉,并须受本公司章程与 条例之约束;

(c) 享受本公司所制定的各种福利;

(d) 在符合本公司宗旨范围内,对本公司所有事务之推进和改良提出建议;

(e) 在每次常年会员大会中,依据法令委任一名或多名适当人士出任来年之查账员。

会费

9. (a)普通会员:

⑴个人与团体会员之入会基金分别为马币伍拾元及至佰元,缴交一次即可; (ii)个人常年会费为马币伍拾元,团体会员常年会费为堂佰元。常年会费可在 第一次申请成为会员时或每年一月缴交;

(b) 永久会员:

(i) 凡个人一次赞助马币壹仟元或以上者,可申请成为永久会员;

(ii) 凡团体一次赞助马币堂仟元或以上者,可申请成为永久会员。

(c) (i)学术会员:学术会员之入会基金与常年会费皆为马币伍拾元。

华研20周年

199 •乘风破液落浩海

(ii)学术会员若同时又是永久会员,可免缴交以上两项费用。

终止会员资格

10. 倘若一名会员有以下之情况,董事会有权终止其会员资格:

(1) 拖欠常年会费超过两年者;

(2) 违反本公司的章程或其言语破坏、损坏本公司的名誉及利益者;

(3) 被法院宣判入穷籍者。

会员大会

11. (a)本公司每年举行一次会员大会以符合法定需求。

(b) 除了每年一度之会员大会以外,所有其他会员大会皆称为特别会员大会。

(c) 当董事部因特别事故而认为必要时,或由不少过60名会员联署以书面请求时, 董事部可召开特别会员大会。

(d) 会员要求召开大会,必须说明拟召开的会议之目的,并由该全体联署会员签 名,将书面要求交至本公司注册办事处。

(e) 董事部在接到召开特别会员大会之合格要求后,将需召开特别会员大会。但如 在接到合格要求的30天后,仍无召开该项特别会员大会,该要求召开特别会 员大会者(只要他们代表不少过5%的全体会员)可自行召开特别会员大会。

(f) 除了因法令规定而可有更短期期限之特殊议案或协定,会员大会应给予至少十 四天之通知(不包括传递通知之天数,但包括收到会议通知之当天)。会议通 告需说明会议举行之日期、时间及地点。倘属特别事故而召开之会议,则需说 明该事项之一般性质。

代理投票人

12. (a)任何团体会员有意出席会员大会及投票者,必须委任一名代理人代表其岀席会

议并代其投票。委任代理投票人之文件应依照以下之格式或尽可能以类似之格 式处理之:

(团体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华社研究中心*永久/普通会员,而有投一票之权。兹委任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因上述代表未能代理而委任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研20周年

200 •乘风破液炼浩海

为代理投票人,并在年月日举行之本公司常年大会上及展延之会议上投票。

___年—月—日 团体盖章:

见证人:_______________

见证人:_______________

*删去不适用者。

(b)委任一名代理投票人之文件,必须在指定之开会日最迟两天前送至本公司办事 处,逾期者,其委任投票代理人之文件将视为无效。

会员大会之进行

13. (a)在常年会员大会及特别会员大会上处理之所有事务将视为特别事务。但,常年

财务报告、董事部例常报告、查账员之报告、选举董事、委任査账员及讨论其 酬劳,则属例外。

(b) 除非出席者达到法定人数,即不少过三十名合格会员之出席,否则不得在任何 会员大会处理任何议程。

(c) 由会员大会召开之大会,除非有不少过四十八名合格会员(即占提出要求者总 数之80%)席该大会,否则不得处理任何议程。

(d) 由会员要求召开之会员大会,若在指定之开会时间的半小时内出席者不足法定 人数,则该大会将解散之。在其他任何情况下,除非大会另予议决,否则,该 大会将展延至下星期同一日期、时间及地点举行。倘使该展延之大会在指定开 会时间之半小时内出席者仍不足法定人数,则岀席之会员将成为法定人数。

(e) 董事部主席(或在其缺席下则是署理主席)将成为本公司每一次会员大会之主 席。

(f) 若董事部主席及署理主席皆缺席,将由出席之会员推举他们之中一人为该大会 之主席。

(g) 主席在获得会议之同意下,须依照会议决定之时间与地点,展延举行会议。除 了处理原来会议未完成之事项,任何展延之会议不得处理其他事项。

(h) 在任何会员大会上,除非有不少过四十八位会员要求进行投票表决,否则议案 将以举手方式表决,会议主席宣布某项议案已获通过或否决而在本公司之议案 簿记录在案者,即为决定性之证据,不必证明所记录赞成或反对该议决案之票 数或比例。

(i) 如有符合上述条件之投票表决要求,则该表决将依主席之指示于该时以该方式 进行,而该表决结果将视为本公司会员大会之议决案,而有关于会议主席选举 或休会的投票表决要求需立即处理。针对这两个事项而提出的投票表决之要求 可被撤回。

0)每位出席之个人会员只得投一票并须亲自进行。若遇双方票数相等时,会议主 席将有第二票权利或决定性之一票权。

董事及董事部

14. (a)本公司事务将由董事部负责管理。除非会员在会员大会中另有决定,否则陈松

生先生和陈忠登医生将是董事部的首两名成员;

华研20周年2oi .乘风破液济浩潅

(b)董事部成员总数不得超过30人,其中包括:

(i) 常年会员大会从普通及永久会员中选出6名;

(ii) 常年会员大会从学术会员中选出6名;

(iii)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联合总会及马来西亚华校 教师会总会(以下简称“三机构”)作为本公司发起人,各委任1名董事; (上述董事统称“中选董事”)

(iv) 15名委任董事,由中选董事在中选后举行复选时,从非会员的个人或合 法注册机构中委任;(上述董事统称为“委任董事”)

(v) 中选董事须在复选中选出一位主席、一位义务总秘书及一位义务财政;中 选董事也须委任不超过十五位委员为董事;

(vi) 署理主席、副主席、义务副总秘书、义务副财政由中选董事和委任董事担 任,其余为普通董事。

董事部成员之退休

15. (a)董事部须在本公司第二届年度大会及随后的两年一次年度大会结束时退任。在

年度大会上选举的董事人数不得超过章程14(b)所注明的人数。

(b)退休之董事若再受提名有资格重新竞选。主席、署理主席、义务总秘书及义务 财政有资格被重选及连任不超过三届。

董事部之会议

16. (a)董事部会议之法定人数为至少七人;

(b) 董事部有权成立小组并规定其职权以执行特定任务。董事部也有权委任会员成 为小组成员;

(c) 常务董事部的成员包括主席、署理主席、副主席、义务总秘书、义务副总秘 书、义务财政及义务副财政及从学术委员会中委任的一位董事。常务董事部至 少每两个月开会一次,主席须于每次常务会议之七天前发出会议通知书;

(d) 常务董事部的法定人数至少为五人;

(e) 董事部之任何会议之主席有投一票之权,若遇双方票数相等,则主席有投第二 票或决定性一票之权。

董事之职责

17. (a)本公司董事部主席对外代表本公司,对内将主持所有董事会议。主席、义务总

秘书及义务副财政负责签署银行支票。主席义务总秘书及义务财政三人的其中 两人有权联合批准马币壹万元(RM10,000.00)以内的开支。超过马币壹万元之 开支得由董事部批准。主席有权批准马币伍千元(RM5,000.00)以内的开支。

(b) 署理主席协助主席处理会务。当主席缺席时,署理主席将代为执行主席的职责。

(c) 副主席协助主席处理会务。当主席和署理主席缺席时,副主席将代为执行主席 的职责。

(d) 义务总秘书负责召集全部的会议、负责记录工作及保管各项会议记录、处理日 常事务,签署所有文件、单据、银行支票、保管本公司之一切及负责与其他机 构的书信往来。义务总秘书须负责在常年会员大会上提呈公司的常年报告。义

1

华研20周年

202 •乘风駿滾诲浩海

务总秘书有权批准堂千元以内的开支。

(e) 义务副总秘书协助义务总秘书处理本公司会务。当义务总秘书缺席时,义务副 秘书将代为执行义务总秘书的职责。

(f) 义务财政负责管理本公司之收支款项,签署所有的单据和银行支票。所收到的 款项超过马币壹千元(RM1,000.00)时,公司义务财政即须以本公司名义存入 本公司所指定之银行;

(g) 义务副财政协助财政处理会务。当义务财政缺席时,义务副财政代为执行义务 财政的职责。

(h) 董事协助董事部的总体管理,执行由董事部或主席所委派的工作。

丧失董事资格

18. 倘若一名董事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将自动丧失董事资格:

(i) 担任本公司任何有获利之职位;

(ii) 被法院宣判入穷籍者;

(iii) 在公司法令第130条或304条的限制下被禁止出任董事者;

(iv) 因健康问题或神经失常而无法有效执行任务者;

(v) 来函呈辞者;

(vi) 董事部认为与任何课题有利害关系但无法解释其利益性质者;

(vii) 其所代表的会员或提名者已经被取消注册、倒闭、或清盘,或他在本公司之会 员资格以被终止。

董事之罢免

19. (a)当其所代表的单位来函通知其资格以被收回时,该董事需终止担任其职位。

(b) 若任何董事违反公司任何章程或条例,或损害本公司之利益,董事部在大多数 董事出席及投票赞同下通知有关单位或团体并说明该董事被终止职务。

(c) 任何因上述情况而出现之空缺可由董事部运用第20条之规定填补之。

董事部之临时空缺

20, 根据第二十条之规定,任何董事部之空缺可由董事部决定填补之,但须符合以下之 条件:

(a) 由本公司团体会员所提名之人士而造成的空缺,得由该团体会员另提一人填补;

(b) 学术会员董事之空缺,董事部有权委任研究会员填补之;

(c) 普通会员董事之空缺,董事部有权委任会员填补之;

(d)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及马来西亚华校教师 会总会之空缺,得由有关团体另委一人填补之;

(e) 因上述情况而受委填补之董事其任期至下一次会员大会为止。

董事之选举

21, 董事部于每两年一次会员大会中选出。董事部成员将成立一个五人选举委员会以处 理有关选举之条例,筹备及执行。

华研20周年

203 •乘風破滾陪沧藩

秘书

22. (a)根据法令之规定,秘书将由董事部依照其认为适合之条件及酬劳委任之,在此

规定下委任之秘书得由董事部撤职;

(b)第一秘书将由Loong Sau Kin担任。

会议记录经主席签署后,即成定案

23. 所有职员之委任、董事部之所有会议、出席人数以及在该等会议处理之所有事项, 须记录在案;任何会议之议案,倘经会议主席或下次会议之主席签署,即为决定性 之证据,而不必再证明所说明之事实。

印章

24. 本公司之印章将由义务总秘书妥为保管,除非获得董事部议决批准,否则,不得在 任何文件盖上印章。

账目

25. 董事部将对有关下列之事项保管适当之账簿:

(a) 本公司收受及支付之所有款项以及有关收支之事项;

(b) 本公司售卖与购买之所有物品;以及

(c) 本公司之资产与债务。

26. 账簿将存放于本公司之办事处或董事部认为适当之地方,同时可经常供董事部之成 员查阅。

27. 董事部须按照法令编制及向年度大会提呈本公司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及法令所注明 的报告,而且:

(a) 本公司年度财务报告须事先由合格审计师审计,以及在年度大会通过后提呈马 来西亚内陆税收局总监;

(b) 本公司须应用至少百分之70的收入和收到的捐款(或马来西亚内陆税收局总 监所批准的百分率)以进行本公司啟活动,落实本公司的宗旨。

查账员

28. 所委任之查账员,其职责将依照法令第9条与第174条之规定而调整之。

公司之赔偿

29. 任何董事部成员、公司职员或受聘之查账,若因其在公司所担任之前述角色所引起 的民事或刑事诉讼,无论判决对彼等有利或彼等须承担赔偿或在该法律条款下被判 失责或失信,一切损失,将由本公司的基金中取得赔偿。但上述损失偿由于彼等本 身故意造成者则属例外。

华研20周年

204 •乘凤破爐格沧潘

通告

30, 任何通告或文件得依照会员登记之地址分发或邮寄给该会员。

修改章程

31, (a)本公司的任何增删或修改,必须经由会员大会通过接纳,方为生效;

(b)有关修改章程的动议必须获得会员大会或特别会员大会超过三分之二出席者的 支持通过,方为生效。

诠释

32, 若对本章程的任何条款的解释产生疑问或争执,董事部有权做出诠释。董事部的诠 释为最终的决定,只有会员大会才有权加以推翻。

解散

33, 本公司若经由特别议决案通过需收盘时,则须自动收盘。本公司之组织章程第九条 之条例,一如在此重述,自动有效实施。

签署人之姓名,地址及说明

职业

陈松生先生:MR. CHIN CHOONG SANG 律师

I/C: 1559625 (蓝)

地址:305, Jalan RJ 1/7,

70300 Rasah Jaya,

Seremban, Negeri Sembilan.

陈忠登先生:DR. TAN CHONG TIN 教授

I/C: 3079685 (蓝)

地址:74, Jalan SS 22/22,

474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签署于1993年7月19日

以上签名见证人:周素英会计师

Public Accountant,

Lot 828, 8th Floor,

Komplek Sun,

Jalan 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此乃翻译本,所有有关本章程法律上之条例与意义皆以英文本为根据。)

华研20周年

205・乘风破波帝沧潘

THE COMPANIES ACT, 1965 MALAYSIA

A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AND

NOT HAVING A SHARE CAPITAL

MEMORANDUM OF ASSOCIATION OF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NAME

1.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is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REGISTERED OFFICE

2. The Compan/s registered address will be situated in Malaysia.

OBJECTS

3. The objects for which The Company is established are:

(a) To collect and restore any materials and information regarding politics, economic, social, culture, academic, literature, languages, religions, healthcare, art, history, translation, etc, and provide them to organizations, public and individuals for reference regardless of race, creed and descent.

(b) To conduct research on subjects referred to in Clause 3(a) hereof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standard, to infuse the spirit of national unity and to foster a prosperous society.

(c) To propagate objects stated in Clause 3 (b) hereof through all lawful and constitutional means available, including the publ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journals, newsletters and newspapers.

(d) To provide for the delivery and holding of lectures, exhibitions, public meetings, classes and conferences calculated, directly of indirectly, to the cause of education whether general,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or technical.

(e) To provide consultancy services and assistance to the public.

(f)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a library, reading and writing rooms and to furnish the same with books, reviews, manuscripts, newspapers and other publications, including instrumental and other music.

(g) To carry on any other business (instruction or work) which may seem capable of being conveniently carried o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above or calculat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the Company*s work, property or rights.

(h) To purchase, take on lease or in exchange, hire or otherwise acquire any movable or immovable property which may be deemed necessary, convenient for any of the purposes of the Company Provided That the company shall not acquire, charge, mortgage or dispose of any land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Minister charged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for Companies.

(i) To sell, manage, lease or mortgage all or any part of the Company*s property.

华研2°周年2Q6,乘风破演济浩海

(j) To invest the monies of the Company not immediately required for its purposes in or upon such investments, securities or property as may be thought fit by the Company, subject nevertheless to such conditions (if any) and such consents (if any) as may for the time being be imposed or required by law and subject as hereinafter provided.

(k) To develop any real property acquired by the Company or of which it is interested or construct, maintain and alter any houses, buildings, or works necessary or convenient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Company.

(l) To take any gift of property, whether subject to any special trust, for any one or more of the objects of the Company.

(m) To sell, manage, lease, charge, dispose of, or otherwise deal with all or any part of the property of the Company.

(n) To purchase, acquire, hold and sell shares, stocks, debenture stocks, bonds and securities issued by any Government or public authority.

(o) To pay all costs, charges and expenses incurred or sustained in or about the promo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pany and to remunerate any person or persons fbr services rendered therein.

(p) To borrow and raise money in such manner as the Company may think fit.

(q) To subscribe and to grant donations to local or national charities provided by the Director-General of Inland Revenue, Malaysia.

(r) To make donations fbr patriotic or fbr charitable purposes and to transact any lawful business in aid of Malaysia in the prosecution of any war or hostilities in which Malaysia is engaged Provided That the Company shall not contribute or involve any of its funds, or premises/property to any political organisation, trade association or trade union, or any political or trade union activities and Provided Also That prior approval shall first be obtained from the Director-General of Inland Revenue, Malaysia.

(s) To undertake and execute any trust the undertaking whereof may seem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onducive to any of the objects of the Company.

(t) To borrow and raise money required for the purpose of the Company upon such terms and in such manner and on such securities as the Company may think fit or determine and in particular by the issue of debentures or debenture stock charged upon all or any of the movable and immovable property of the Company.

(u) To do all such other things as are incidental or conducive to the attainment of the above objects.

INCOME AND PROPERTY

4. The income and property of the Company as set forth in this Memorandum of Association, and no portion thereof shall be paid or transferr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y way of dividend, bonus or otherwise howsoever by way of profit to the members of the Company Provided That nothing herein shall prevent the payment of:

(i) Remuneration of whatsoever nature to any office, employee or servant of the Company who is member of the Company, in return fbr any service, professional or otherwise rendered to the Company.

(ii) Reimbursement of any out-of-pocket expenses incxirred by any member of the Company.

华研20周年

207 •乘凤破濃偉沧海

(iii) Any interest at the current bank rate on any loan advanced to the Company by and member of the Company and

(iv) Rent for premises demised or let to the Company by any member of the Company.

ADDITIONAL, ALTERATION OR AMENDMENT

5. (i) No addition, alteration or amendment shall be made to or in the provisions contained in the

Memorandum or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the Company for the time being in force, unless the same shall have been previously submitted to and approved in writing by the Minister vested with such authority in Malaysia and the Director-General of Inland Revenue, Malaysia.

(ii) No person shall be appointed as a Director of the Company unless his/her appointment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Minister and the Director-General of Inland Revenue, Malaysia.

LIABILITIES OF MEMBER OF THE COMPANY

6. The liability of the members is limited.

7. Every member of the Company undertakes to contribute to the assets of the Company in the event of the same being wound up during the time that he is a member, or within one year afterwards, fbr payment of the debts and liabilities of the Company contracted before the time at which he ceases to be a member, and of the costs, charges and expenses of winding up the same, and for the adjustment of the rights of the contributories amongst themselves such amount as may be required, not exceeding the sum of Ringgit Malaysia One Hundred (RM 100.00) only.

8. The provisions of the Third Schedule of the Companies Act, 1965 shall not apply and the foregoing provisions of this paragraph shall be read and construed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Schedule.

WINDING UP OR DISSOLUTION

9. If upon the winding up or dissolution of the Company there remains, after satisfaction of all its debts and liabilities any property whatsoever, the same shall not be paid or distributed among the members of the Company, but if and so far as effect can be given to the next provision, shall be given or transferred to some other institution or institutions having objects similar or cognate to the Company on at or before the time of dissolution, and if and so far as effect cannot be given to such provision, then to some charitable object and in either case as approved by the Director-General of Inland Revenue, Malaysia.

SUBSCRIBERS

We, the several persons whose names, addresses, descriptions are described hereto are desirous of being formed into a Company in pursuance of this Memorandum of Association.

华研20周年

208 •乘风破波并浩潅

Names, Addresses and Descriptions of Subscribers

Chin Choong Sang VC No. 1559265 (B) 305 Jalan RJ 1/7 70300 Rasah Jaya Seremban

Dr. Tan Chong Tin I/CNo. 3079685 (B)

74 Jalan SS 22/22 474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Advocate & Solicitor

Professor

Dated This 19th Day of July, 1993.

Witness to the above signatures:-

Chew Saw Eng PA (M),

CPA(M), FCPA (AUST.)

Public Accountant

Lot 828 8th Floor

Komplek Sun

Jalan 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华研20周年

209 •乘而破濃炼浩渴

THE COMPANIES ACT, 1965 MALAYSIA

A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AND NOT HAVING A SHARE CAPITAL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PRELIMINARY

1.

2.

The regulations continued in Table in the Fourth Schedule to the Companies Act, 1965 shall not apply to the Company, but the following shall subject to repeal, addition and alteration as

provided by the Act or these Articles be the regulations of the Company.

(a) In these Articles, if not inconsistent with the subject or context the words, standing in the First Column of the Table next hereinafter contained shall bear the meanings set opposite to

them respectively in the Second Column thereof! The Act:

These Articles:

Member:

The Office:

The Secretary:

The Seal:

The Companies Act, 1965 or any statutory modification, amendment or reenactment thereof for the time being in force or any and every other act for the time being in force concerning companies and affecting the Company and any reference to any provision of the Act is to any provision as so modified, amended or re-enacted or contained in any such subsequent Companies Act.

The Articles of the Company as originally framed or as altered from time to time by Special Resolution.

Any person who subscribes to the doctrine and practices laid down by the Directors and who has been duly admitted to membership of the Company whose name shall have been entered in the Register of Members of the Company and who shall not have ceased to be a Member.

The Registered Office for the time being of the Company.

The Secretary of the Company including any person appointed to perform the duties of Secretary temporarily.

The Common Seal of the Company.

(b) Writing shall included printing and lithography and any other mode representing works in a visible form.

(c) Words importing the singular number only shall include the plural number, and vice-versa.

(d) Words importing the masculine gender only shall include the feminine and vive-versa.

(e) When any provision of the Act is referred to the reference is to such provision as modified by any statue for the time being in force.

(f) Unless the context otherwise requires expressions defined in the Act or any statutory modification thereof in force at the date at which these regulations become binding upon the company shall have the meanings so defined.

华研卻同年210 •乘凤破"沧海

(g) Subject as aforesaid any words or expressions in the Act shall except where the subject or context forbids bear the same meanings in these Articles.

BUSINESS

3. The Company may commence business soon after incorporation Provided That of the total fund accumulated on the first day of every calendar year, only twenty-five per centum (25%) of the said fund to be utilized for the aforesaid purpose. All revenues accrued thereon shall be channeled into the said fund fbr purpose of achieving the objects of the Company or practical works which are approved by the Director-General of Inland Revenue, Malaysia.

MEMBERS

4. There shall be three (3) classes of members of the Company, viz:

(a) Ordinary Members: individuals or registered organisations

(b) Life Members: individuals or registered organisations

(c) Academic Members: only individual members can be academics members.

ADMISSION OF MEMBERS

5. (1) Any individual or registered organisation purported to be qualified to be a member shall

signify by applying in writing in the prescribed form to the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pany his desire to become a member. Upon his admission by the Board and upon the payment of the requisite entrance fee and subscription the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shall cause his name to be recorded in the register of the Company and thereupon such individual or registered organisation shall become a member.

5. (2) Any academic or professional individual purported to be qualified to be an academic

member shall signify by applying in writing in the prescribed form to the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pany his desire to become an academic member. Upon his admission by the Board and upon the payment of the requisite entrance fee and subscription the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shall cause his name to be recorded in the Register of the Company and thereupon such individual shall become an academic member.

ADMISSION FORM

6. The form of application to become a member shall be in such form as the Board may from time to time prescribe.

APPROVAL OF ADMISSION OF MEMBERS

7. No individual or registered organisation shall be admitted as an ordinary member, life member or academic member of the Company unless it is approved by the Board which shall have full discretion as to the admission of any individual or registered organisation to membership, and its decision shall be final and conclusive without having to assign any reason therefor. If an application fbr admission is not accepted by the Board, the entrance fee and subscription paid in advance according to Clause 9 hereof shall be refunded to the application concerned.

华研20周年

211 •乘風破波洛沧海

RIGHTS OR MEMBERS

8. All members are entitled to the following rights or privileges:

(a) The rights of a member shall be personal and shall not be transferred and shall cease upon his death.

(b) Every member of The Company shall fiirther the objects, interests and influence of the Company and shall observe these Articles and all rules, regulations and by-laws of the Company made pursuant to the power on that behalf hereinafter contained.

(c) To make proposals fbr the advancement and reform of the Company in all matters within the objects of the Company.

(d) To appoint a person or persons competent in such appointment under the Act as auditor or auditors at each annual general meeting of members fbr the ensuing year.

SUBSCRIPTION

9. (a) Ordinary Members

(i) The entrance fee fbr individuals and registered organisations shall be RM50.00 and RM300.00 respectively and it shall be paid only once.

(ii) The annual subscription shall be RM50.00 fbr individuals and RM300.00 for Registered Organisations. The subscription is payable upon first admission and in January of the following years.

(b) Life Members

(i) Any individual who has once sponsored RM1000.00 or more shall be eligible to apply to be a life member.

(ii) Any registered organisation which has once sponsored RM3000.00 or more shall be eligible to apply to be a life member.

(c) Academic Members

(i) The entrance fee and annual subscription for academic members shall be both RM50/=.

(ii) The fees mentioned in Article 9(c) (i) hereof will be waved ifhe or she is a life member.

CESSATION / SUSPENSION OF MEMBERSHIP

10. The Board shall have the power to terminate/suspend the membership of any member, if (1) annual subscription of the member concerned remains unpaid fbr two years; (2) the member concerned has, in the opinion of the Board, not complied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Memorandum or Articles of the Company, or damaged the reputation or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or (3) the member concerned is declared bankrupt.

GENERAL MEETING

11. (a) A general meeting of the Company shall be held annually in compliance with statutory

requirements.

(b) All general meetings other than an Annual General Meeting shall be called 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

(c) The Board of Directors may, whenever it thinks fit, and it shall, upon a requisition made in writing by sixty (60) or more members, convene an 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

华研20周年212 .乘凤破"沧淳

(d) Any requisition made by members shall express the object of the meeting proposed to be called and shall be left at the registered office of the Company.

(e) Upon receipt of such requisiti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shall forthwith proceed to convene a general meeting but if they do not proceed to convene the same within thirty (30) days from the date of the requisition, the requisitionists, Provided they represent not less than five per centum (5%) of the members of the Company may themselves convene a meeting.

(f)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Act relating to special resolutions and agreements for shorter notice, fourteen (14) days notice at the least (exclusive of the day on which the notice is served or deemed to be served, but inclusive of the day for which notice is given) specifying the place the day and hour of the meeting and in case of special business the general nature of that business shall be stated in the notice.

PROXY

12. Any Registered Organisation Member intending to attend and vote must appoint a proxy to attend and vote fbr it at general meetings. Any instrument appointing a proxy shall be in the following form or as near thereto as circumstances will adm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ing * a permanent * an ordinary member of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And entitled to One (1) vote hereby appoi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r failing hi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s its proxy to vote fbr it and or its behalf at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eneral Meeting of the Company to be held 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ay of_and at adjournment thereof

The Seal o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s affixed this______________day of___________________

in the presence of:

* Delete if not applicable

Witness Witness

(b) The instrument appointing a proxy must be deposited at the Office not less than two (2) days before the date appointed fbr holding the meeting at which the person named in such proxy proposes to vote and in default the proxy shall not be treated as valid.

PROCEEDINGS AT GENERAL MEETINGS

13. (a) All business shall be deemed special that is transacted at an 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 and all that is transacted at an Annual General Meeting,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accounts, balance sheets and the ordinary report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Report of the Auditors, the election of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appointment and remuneration of the Auditors, shall be deemed special.

平怵同牛213 .乘凤破液落沧值

(b) No business shall be transacted at any general meeting unless a quorum of not less than thirty (30) members is present at the commencement of such meeting.

(c) No business can be transacted at any general meetings called by requisitionists unless a quorum of not less than forty eight (48) members (consists of 80% of the requisitionists) is present at the commencement of such meetings.

(d) If within half (1/2) an hour from the time appointed for the meeting a quorum is not present, the meeting, if convened upon the requisition of members, shall be dissolved; in any other case it shall stand adjourned to the same day in the following week at the same time and place, and if at such adjourned meeting a quorum is not present within half (1/2) an hour from the time appointed for holding the meeting, the members present shall be a quorum.

(e) The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r, in his absence the Deputy Chairman shall preside as Chairman at every general meeting of the Company.

(f) If neither the Chairman nor the Deputy Chairman is present to chair a general meeting, the members present shall choose someone of their number to be Chairman of such meeting.

(g) The Chairman may,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meeting, adjourn any meeting from time to time and from place to place, but no business shall be transacted at any adjourned meeting other than the business left unfinished at the meeting from which the adjournment took place.

(h) At any general meeting, unless a poll is demanded by at least 48 members, a declaration by the Chairman that a resolution has been carried or lost, and an entry to that effect in the book of proceedings of the Company shall be conclusive evidence of the fact.

(i) If a poll is demanded in manner aforesaid the same shall be taken at such time and in such manner as the Chairman directs, and the result of such poll shall be deemed to be the resolution of the Company is general meeting, save that a poll demanded on the election of a Chairman or on a question of adjournment shall be taken forthwith. The demand for a poll may be withdrawn.

(j) Every individual member shall have one (1) vote and no more. All votes shall be given personally. In the case of an equality of votes, the Chairman shall be entitled to a second or casting vote.

OFFICERS AND THE BOARD

14. (a) The affairs of the Company shall be managed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Unless otherwise determined by Members in General meeting, The First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shall be Mr. Chin Choong Sang and Dr. Tan Chong Tin.

(b) The Board of Directors shall consist of not more than thirty (30) members, which include:

― Six (6) Ordinary and Life members

— Six (6) Academic members

— One (1) nominee each from the Federation of Chinese Associations Malaysia, the United Chinese School Committee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and the United Chinese School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being the promoters of the Company.

(The aforesaid directors are hereinafter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Elected Directors")

— Fifteen (15) nominees, who are non-members and are either individuals or from legally registered organizations, to be appointed by the Elected Directors in the first meeting

华研20周年

214 •乘风破演幣浩務

after their election thereof

(The aforesaid directors are hereinafter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Appointed Directors*')

- The members of the Elected Directors shall, in the first meeting and from amongst their numbers, elect a Chairman, an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and an Honorary Treasurer and the Elected Directors shall further appoint not exceeding fifteen (15) members as Directors to the Board.

—The posts of the Deputy Chairman, Vice-Chairman, Honorary Assistant General Secretary, and Honorary Assistant Treasurer shall then be elected from amongst the Elected Directors and the Appointed Directors and the remaining members shall be Directors.

RETIREMENT OF MEMBERS OF THE BOARD

15. (a) At the Second Annual General Meeting of the Company and biennially thereafter the

members of the Board shall all retire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levant Annual General Meeting. The total number of Directors to be elected thereat shall not exceed the maximum as stated in Article 14 (b) hereof

(b) A retiring director is eligible for re-election if he is so nominated. The Chairman, Deputy Chairman,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and Honorary Treasurer shall be eligible for immediate re-election to the same office for three successive terms only.

MEETINGS OF THE BOARD

16. (a) The quorum of the Board meeting shall not be less than seven (7).

(b) The Board of Directors shall have power to form and regulate functions of any sub-committee for any specific duty to co-opt any member to serve on any sub-committee.

(c) The Executive Board of Directors shall consist of the Chairman, Deputy Chairman, Vice-Chairman,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and Honorary Assistant General Secretary, Honorary Treasurer, Honorary Assistant Treasurer, and one of the Directors from the Academic Members. The Executive Board of Directors shall meet at least once in every two months, the Chairman must send out the notice of the meeting informing the Executive Directors seven (7) days before the meeting.

(d) The quorum of the meeting of the Executive Board of Directors shall not be less than five (5).

(e) The Chairman of any meeting of the Board shall have an original vote and, in the case of an equality of votes, may exercise a second or casting vote.

DUTIES OF DIRECTORS

17. (a) The Chairman of the Board shall represent the Company in its dealings with external

matters and chair all meetings of the Directors. The Chairman,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and Honorary Treasurer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signing cheques. Any two of them shall have the power to approve expenditure not more than RM10,000.00 expenditures exceeding RM10,000.00 must be approved by the Board. The Chairman shall have power to approve

华研20周年

215 •乘风破他落浩齒

expenditures not more than RM5,000.00.

(b) The Deputy Chairman shall assist the Chairman in carrying out his duties and shall act for him in his absence.

(c) The Vice-Chairman shall assist the Chairman in carrying out his duties and shall act for him in the absence of the Chairman and the Deputy Chairman.

(d) The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shall be responsible fbr summoning all meetings and preparing minutes and keeping the minutes, handling daily affairs, endorsing all documents, receipts, bank cheques, keeping all documents concerning the Company and responsible fbr all correspondence with outside organizations. The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submitting annual report of the Company to the Annual General Meeting. The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has the power to approve expenditure not exceeding RM3,000.00.

(e) The Honorary Assistant General Secretary shall assist the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to deal with matters concerning the Company. The Honorary Assistant General Secretary shall execute the role of the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during the absence of the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f) The Honorary Treasurer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dealing with all the income and expenditure of the Company, endorsing all receipts and bank cheques. The Honorary Treasurer shall deposit therein monies received that exceed RM1,000.00 to the bank appointed by the Company on behalf of the Company.

(g) The Honorary Assistant Treasurer shall assist the Honorary Treasurer in carrying out his duties and shall act in his place during his absence.

(h) Other members of the Board shall carry out such duties as directed by the Board or the Chairman.

DISQUALIFICATION OF A DIRECTOR

18. The office of a Director of the Board shall be vacated if the said Director:

(i) Holds any office of profit under the Company;

(ii) Is declared a bankrupt;

(iii) Becomes prohibited from being a director by reason of any order made under Section 130 or 304 of the Act;

(iv) Is found lunatic or becomes of unsound mind;

(v) Resigns his office by notice in writing to the Company;

(vi) Is specially interested in any issue considered by the Board and failed to declare the nature of his interest;

(vii) The member which he represents or which nominates him is de-registered, defunct or liquidated, or its membership of the Company suspended or otherwise ceases.

EXCLUSION OF DIRECTORS

19. (a) A Director shall cease to hold office if the organisation which he represents or which

nominated him in writing informs the Board that the nomination of the said Director is withdrawn.

华研20周年

216 •乘凤破液柴浩淳

(b) In the event that a Director contravenes the provisions of these Articles or Acts agains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the Board may by the majority of the Directors present and voting notify the organization which nominates the said Director that the said Director is no longer acceptable, and that the said Director shall cease to hold office.

(c) Any vacancy created as aforesaid in this Article may be filled by the Board in the manner provided in Article 20 hereof

CASUAL VACANCY ON THE BOARD

20. Subject to Article 14(b) hereof any vacancy or casual vacancy on the Board may be filled by the Board Provided that:

(a) Any vacancy created by the nominee Director of the organizations must be filled by another nominee of that said organisation referred to under Clause 14(b) hereof.

(b) The Board shall have the power to appoint an academic member to fill up a vacancy created by an academic member Director.

(c) The Board shall have the power to appoint an ordinary or a life member to fill up a vacancy created by an ordinary or a life member Director.

(d) Any vacancy created by the Federation of Chinese Assembly Halls in Malaysia, the United Chinese School Committee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or the United Chinese School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shall only be filled up by nominee from the above organisations.

(e) Any person so appointed to fill a vacancy shall hold office until the next relevant general meeting when all Directors shall retire.

ELECTION OF OFFICERS

21. The Board of Directors shall hold an election once every two years during the general meeting. Members of the Board shall form an Election Committee which comprises of five (5) members who shall deal with the provision, preparation and conduct of the election.

THE SECRETARY

22. (a) The Secretary sh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 be appointed by the Board on such terms, at

such remuneration, and upon such conditions as it may think fit. Any Secretary so appointed may be removed by the Board.

(b) The first secretary shall be Loong Sau Kin.

MINUTES TO BE MADE AND WHEN SIGNED BY CHAIRMAN TO BE CONCLUSIVE

23. The Board shall cause proper minutes to be made of all meetings of the Company and also of all appointments of officers, and of the proceedings of all meetings of the Board, and of the attendance thereat, and all business transacted at such meetings and any such minutes of any meeting, if purporting to be signed by the Chairman of such meeting, or by the Chairman of the next succeeding meeting, shall be conclusive evidence without any further proof of the facts therein stated.

华研20周年

217 •乘风破浪落浩落

COMMON SEAL

24. The Seal of the Company shall be placed in the safe custody of the Honorary General Secretary and shall not be affixed to any instrument except by the authority of a resolution of the Board.

ACCOUNTS

25. The Board shall cause proper books of account to be kept in respect of:

(a) All sums of money received and expended by the Company and the matters in respect of which receipt and expenditure take place;

(b) All sales and purchases by the Company; and

(c) The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the Company.

26. The books of account shall be kept at the registered office of the Company or at such other place or places as the Committee shall think fit and shall always be open to the inspection of the members of the Board.

27. The Board shall, from time to tim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 cause to be prepared and to be laid before the Company in the annual general meeting such profit and loss accounts, balance sheets and reports as are referred to in the Act Provided That:

(a) the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of the Company shall first be audited by a qualified auditor and a copy of the said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shall then be submitted to the Director-General of Inland Revenue, Malaysia upon approval of the Annual General Meeting;

(b) the Company shall utilize at least seventy per centum (70%) of its revenues and donations received (or such per centum as may be approved by the Director-General of Inland Revenue, Malaysia) in order to carry out its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objects of the Company.

AUDITORS

28. Auditors shall be appointed and their duties reg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Section 9 and 174 of the Act.

INDEMNITY

29. Every member of the Board or officer of the Company or any person employed by the Company as auditor shall be indemnified out of the funds of the Company against all liability incurred by him as such member of the Board or officer of the Company or auditor in defending any proceedings whether civil or criminal in which judgement is given in his favour or in which he is acquitted or in connection with any application under the Act in which default breach of duty or breach of trust.

NOTICES

30. A notice or any other document may be served upon any member of the Company either personally or by sending it through the post in a prepaid letter addressed to such member at his registered address as appearing in the register of members.

华研20周年

218 •乘成破濃坊浩诲

AMENDMENTS TO THE CONSTITUTION

31. (a) Adding on, deletion or amendment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ompany would only be

effective if it is accepted by the Annual General Meeting.

(b) The mo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amendments would only be effective if it is passed by two third of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Annual General Meeting or 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

INTERPRETATIONS OF RULES OF CONSTITUTION

32. In case of any query or dispute as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y provision of the Rules of this Constituti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has the right to make interpretations. The interpretations and meaning determined by the Board of Directors shall be final and conclusive and it can only be overruled by the Annual General Meeting.

DISSOLUTION

33. The Company shall be wound up voluntarily whenever a special resolution is passed requiring the Company to be so wound. Clause 9 of the Memorandum of Association of the Company shall have effect as if the provisions thereof were repeated herein.

Names, Addresses and Descriptions of Subscribers

Chin Choong Sang

I/CNo. 1559265 (B)

305 Jalan RJ 1/7

70300 Rasah J ay a

Seremban Advocate & Solicitor

Dr. Tan Chong Tin

I/CNo. 3079685 (B)

74 Jalan SS 22/22

47400 Petaling Jay a

Selangor Professor

Dated this 19th day of July, 1993.

Witness to the above signatures:

Chew Saw Eng PA (M),

CPA (M), FCPA (AUST.)

Public Accountant

Lot 828 8th Floor

Komplek Sun

Jalan 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华研20周年

219 •乘風菠浪岸沧值

——华社研究中心会员申请说明一一

A会员种类与会费

1. 普通会员:

1.1个人:•入会费RM50/= •常年会费RM50/=

1.2团体:•入会费RM300/= •常年会费RM300/=

2. 永久会员:

2.1个人:一次缴交RM1,000/=或以上

2.2团体:一次缴交RM3,000/=或以上

3. 学术会员:

学术会员之入会费与常年会费皆为RM50/=;学术会员若同时又是永久会员, 可免缴交以上两项费用。

B申请程序

请填妥会员申请表格,连同2张1寸半近照及有关费用交到本中心办事处,待本中 心董事部审核批准后,本中心将发函通知,并发出会员证。

C会员的权利和福利

凡本中心合格会员,皆可享有下列权利和福利:

1. 出席本中心会员大会、有选举权、被选权及发言权;

2. 参与本中心所举办的活动;

3. 免费参阅本中心所收藏之资料;

4. 购买本中心出版品可获得30%折扣优待;

5. 赠送本中心出版的会讯等;

6. 本中心董事部所规定的优待项目。

——集贤图书馆会员申请说明——

正式会员(有效期为两年)•学生:RM25 •社会人士: RM50 •团体:RM200 •另加入会费:RM3

临时会员(有效期为一天)•学生:RM3 •社会人士: RM10

申请程序:1.填妥会员申请表格,连同身份证或学生证影印本及缴上会员费即可。

2. 申请成为团体会员,必须委任一名代表在会员申请表格上签名,同时盖 上团体的盖章。

3. 临时会员只需缴上临时会员费即可。

华研2°周生220 •乘风破•:&炼浩满


华研之友

华社研究中心(前称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在十五华团的倡议及推动下,于 1985年成立,并于1993年7月29日,获得公司注册官的批准,以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的名称,注册成为非营利有限公司。1996年 为符合作为学术与研究机构之新定位,更改华文名称为“华社研究中心”。继 后于 2001 年更改英文名称为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并于 2003 年 7月获得内陆税收局颁发豁免税务准证地位。

华社研究中心(华研)自成立以来,即积极从事资料收集及社会研究工作, 出版书刊,举办研讨会,还汇集各领域学者、专家探讨华人社会所面对的问 题等。华研的定位为一所学术研究机构,以马来西亚研究与华人研究为主要 的学术范畴。目前华研设有全职研究员及特约研究员参与研究工作;而集贤 图书馆为支援华研研究工作的特别图书馆,专门收集华人研究,尤其是马来 西亚华人及乡团研究,资料和文献为重点,兼重收集马来西亚政、经、文、 教等领域资料及文献。

—■谁是“华研之友”?

1. 只要您愿意关心华研的学术研究工作的发展;

2. 只要您愿意认同及支持华研的学术研究,并为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事业 贡献一份力量。

一■ “华研之友”有什么权利和福利?

1. 参与华研中心所举办的活动;

2. 免费参阅华研中心所收藏之资料;

3. 购买华研中心出版品可获得30%折扣优待;

4. 赠送华研中心出版的会讯、《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及文杂志》。

—■怎样成为“华研之友”?

您可自由的、轻松的成为“华研之友”,只要您填妥申请表格,并每年缴 交马币壹佰令吉或以上,即可成为“华研之友”。(凡捐献支持者,可豁 免所得税)

华研20周年

221 •乘风破演落浩潘

管理委员会/历届董事会名单

-------(1985-1994 年)-

1985-1992年1月(由雪兰莪中华大会堂负责托管)

1985- 1986年 管理委员会主席:邱祥炽先生

1986- 1988年 管理委员会主席:张景良先生

1988-1990年 管理委员会主席:张景良先生

1990年6-9月 管理委员会主席:刘锡通律师

1990年9月- 1992年1月 管理委员会主席:丹斯里林玉静

1992年(由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负责托管)

顾问 :丹斯里林玉静、胡万铎先生、林晃昇先生、邱祥炽先生、

沈慕羽先生、张景良先生

主席 :陈松生律师

署理主席:何维城先生

副主席:拿督胡火山、陈忠登教授、陆庭谕先生

秘书 :陈友信先生

副秘书:翁清玉先生

财政 :周素英女士

副财政:张碧芳律师

委员 :陈凯希先生、陈应德博士、陈再藩先生、黄明治先生、刘锡通律师、

许万忠先生、叶仕平博士、叶添来教授、叶新田博士、曾友和博士、 柯嘉逊博士

1992-1994年(由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负责托管)

顾问 :丹斯里林玉静、胡万铎先生、林晃昇先生、邱祥炽先生、沈慕羽先生、

张景良先生

主席 :陈松生律师

署理主席:何维城先生

副主席 :拿督胡火山、陈忠登教授、陆庭谕先生

秘书 :陈友信先生

副秘书:翁清玉先生

财政 :周素英女士

副财政:张碧芳律师

委员 :蔡庆文律师、陈凯希先生、陈应德博士、程道中先生、黄明治先生、

柯嘉逊博士、刘锡通律师、谢瑞平教授、叶仕平博士、叶添来教授、 游若金博士(中心主任)

华研2°周年222 •乘风莪滾演沧海

历届董事会名单

--- (1994-1998 年)-

• 1994-1996 年

主席 :颜清文律师 署理主席:陈忠登教授 副主席:何维城先生 义务秘书:程道中先生 副秘书:陈友信先生 财政 :林源德先生

副财政:郑永传律师* 委员 :陈凯希先生、陈辛尧先生、陈应德博士、陈志成先生、黄明治先生、

黄仕寿先生、柯嘉逊博士、刘磐石先生、刘锡通律师、龙锦平先生、 陆庭谕先生、缪进新先生、王水木先生、魏亚汉先生、翁清玉先生、 翁诗佣先生、谢瑞平教授、叶浩世先生、叶仕平博士、叶新田博士、 游若金博士、張燦泉先生、张文光律师、张碧芳律师*、 陈松生律师*、周素英女士 *、蔡庆文律师*

* (1)郑永传律师和张碧芳律师,分别于1994年11月10日及1994年12月7日辞职。

*⑵1995年6月董总改选,改换原有代表。1995年8月6日委任叶新田博士、王水木 先生及龙锦平先生出任华研董事。

• 1996-1998 年

主席 署理主席 副主席 义务总秘书 义务副总秘书 义务财政 义务副财政 委员

丹斯里颜清文律师 陈忠登教授 林源德先生 程道中先生 陈友信先生 黄仕寿先生 陈志成先生 蔡庆文律师、 龙锦平先生、 王水木先生、 谢爱萍博士、 張燦泉先生、 周素英女士

蔡维衍博士、 陆庭谕先生、 翁清玉先生、 叶仕平博士、 张健辉先生、

陈家全先生、 缪进新先生、 翁诗佣先生、 叶新田博士、 张文光律师、

黄明治先生、 苏志鸿先生、 谢瑞平教授、 游若金博士、 郑淑娟女士、

竺研20周年223 •乘风彼•波帶沧福

历届董事会名单

-------------(1998-2002 年)----------

1998-2000 年

主席 :陈忠登教授

署理主席 :張燦泉先生

副主席 :黄仕寿先生

义务总秘书:苏志鸿先生

义务副总秘书:周素英女士

义务财政 :林忠强博士

义务副财政:陈松青先生

董事 :蔡庆文律师、陈瑞标先生、陈友信先生、程道中先生、何国忠博士、

黄明治先生、林福南先生、林谋腾先生*、林源德先生、林传杰先生、 陆庭谕先生、骆静山先生、罗正文先生、缪进新先生、翁诗佣先生、 萧正生先生、谢瑞平教授、张景云先生、游若金博士、郑淑娟女士、 祝家华先生、苏顺昌先生、许嵯智律师*、曾昭明先生

* 1999年华总改选,更换原有代表。1999年H月10日委任苏志鸿先生及曾昭明先生出任 华研董事。

• 2000-2002 年

永久名誉主席 顾问

名誉主席 董事主席 署理主席 副主席 义务总秘书 义务副总秘书 义务财政 义务副财政 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集贤图书馆

管理委员会主席 董事

:丹斯里颜清文

:何维城先生

:丹斯里拿督林源德、丹斯里拿督郑福成、拿督黄纪达

:陈忠登教授

:張燦泉先生

:林忠强博士

:陈松青先生

:周素英女士

:陈志成先生

:缪进新先生

:何国忠博士

:罗正文先生

:蔡庆文先生、陈友信先生、程道中先生、黄明治先生、李伟杰先生、 李惠泉先生、林荣忠先生、林清海先生、林廷辉博士、符史勤先生、 林传杰医生、刘庆祺先生、骆静山先生、潘庆松先生、丘润兴先生、 苏顺昌先生、苏志鸿先生、翁诗佣先生、曾昭明先生*、 郑淑娟女士、祝家华先生、张景云先生*

* (1)张景云先生因加入华研担任研究员兼编辑一职,于2001年3月12日辞职。

*(2) 2001年华总改选,更换原有代表。2001年10月27日委任苏志鸿先生及符史勤先生出任 华研董事。

— 224 •乘凤破M沧湾

历届董事会名单

---(2002-2004 年)-

• 2002-2004 年

永久名誉主席:丹斯里颜清文

顾问 :何维城先生、陈庆年先生

名誉主席 :丹斯里拿督林源德、丹斯里拿督郑福成、拿督黄纪达、

邱祥炽先生、张景良先生、陈松生律师

董事主席 :陈忠登教授

署理主席 :張燦泉先生

副主席 :林忠强博士 义务总秘书:陈正志先生 义务副总秘书:李惠泉先生 义务财政 :刘庆祺先生

义务副财政:陈颖弼先生 董事 :陈培和先生、陈松青先生、陈鼎贤博士、陈友信先生、

程道中先生、何国忠博士、黄明治先生、黄子坚先生、 李健安博士、林荣忠先生、林水檬博士、林廷辉博士、 林传杰医生、罗正文先生、陆培春先生、丘宏礼医生、 苏顺昌先生、苏志鸿先生、田英成先生、翁诗佣先生、 张文光先生、周素英女士、祝家华博士

华研20周年

225 •乘风破演陪沧海

历届董事会主席

任期 主席 任期 主席

1985/01-1986/06 邱祥炽先生 1994/07-1996/06 丹斯里颜清文

1986/06-1990/04 张景良先生 1996/06-1998/06 丹斯里颜清文

1990/06-1990/09 刘锡通律师 1998/06-2000/06 陈忠登医生

1990/09-1992/01 丹斯里林玉静 2000/06-2002/06 陈忠登医生

1992/05-1994/07 陈松生律师 2002/06-2004/06 陈忠登医生

注:1.在雪华堂托管期间,华资管理委员会的主席是由雪华堂会长兼任。

2.陈松生律师是代表董总参与管理华资,并受委出任华资管理委员会主席。

邱祥炽先生

张景良先生

刘锡通律师

丹斯里林玉静

陈松生律师

丹斯里颜清文

华研20周年

226・乘风破浪并浩好

历任中心主任

任期 姓名

1985/01/01-1987/12/15 陈庆年先生

1987/12/16-1990/09/15 柯嘉逊博士

1990/09/16-1992/09/30 陈亚才先生(中心代主任)

1992/10/01-1997/12/31 游若金博士(义务主任)

1998/01/01-2002/03/31 林水檬博士

陈庆年先生

柯嘉逊博士

陈亚才先生

游若金博士

林水橡博士

华研2°周年227 •柔凤破液并浩滝

集贤图书馆

潘玉婷・华社研究中心集贤图书馆高级助理

(Pong Yoke Tien • Senior Library Assistant,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集贤图书馆前身为华社研究中心的 资讯部,于1996年转变成为图书馆。

从成立、转型直到现在,集贤图书 馆最主要的任务为收集一切与华族(尤 以东南亚华人为主)有关的文献,以及 与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资料,如马来 西亚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等。

在早期的时候,集贤图书馆采用开 放式的管理,即社会人士只需付若干费 用(以小时计算)就可入馆参阅资料。 直到1999年,集贤图书馆改为会员制, 社会人士需登记成为会员后,方可入馆 使用资料。为照顾一些不长期使用图书 馆的读者,集贤图书馆于2002年实施 了一项临时会员制度,学生仅需付 RM3.00即可使用图书馆,而社会人士 则需付RM10.00,为期一天。

集贤图书馆所收藏的资料主要分成 三大类,图书资料、非书资料及剪报。

一、图书资料

集贤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包括书籍和

期刊。至2004年,集贤图书馆所收藏 的书籍约16,176册,其中中文书籍占了 绝大部分(83.6%),英文书籍则有 13.1%,马来文书籍占3.3%。

在这些馆藏当中,以种类来区分则 可分成以下几类:书、参考工具书、论 文、期刊与官方出版物。不同种类的馆 藏则以不同的英文字母在其索书号上作 为区分代号。此外,图书馆特别收藏由 华人社团、组织、会馆等出版的纪念特 刊,共有2,561册,占了图书馆馆藏的 15.8%。

集贤图书馆采用了两种图书分类法 来将馆藏分类,一是中国图书分类法 (New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Chinese Libraries),只应用在中文书籍;而英、 马来文书籍则釆用了杜威十进分类法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Scheme) □ 在这两种图书分类法下,集贤图书馆的 藏书可归为9大类。

图表显示集贤图书馆的藏书主要是 社会科学类、总类、语文与文学类和史 地类。社会科学类占了总数的29%,而 总类有23%,语文与文学类则占18%,

华研20周年

228 •乘凤破演洛浩值

178; l%n

649;

2879; 18%

2629; 16%

430; 3%

480;

556; 3%

4655; 29%

3720; 23%

囲社会科学类

圈总类

■1语文与文学类

圜史地类

囲宗教类 口应用科学类

圈哲学类

囹美术类

冒自然科学类

集贤图书馆的藏书归类图

史地类16%o

集贤图书馆在初期曾收集了大约 100余种的期刊,而现在只剩84种期 刊。数量减少的原因是有者经已停刊, 或某些机构单位停止赠送等等。图书馆 的期刊可分为学术性期刊及现行期刊。 学术性期刊多指大学或学术机构所出版 的学报及学刊,共有48种;现行期刊 则是一些时事杂志等,共有40种。

二、非书资料

非书资料在集贤图书馆的收藏占有 非常少的比例。馆内所收藏的非书资料 共有四种:录音带、照片、录影带以及 光碟。

录音带可分成三大类,即普通录音 带、医药讲座录音带以及专题讲座录音

带。普通录音带是记录一些活动的情 况,如大专辩论赛等;医药讲座录音带 则是记录从1987年至1998年华研主办 或协办的医药讲座;专题讲座录音带所 记录的是华研主办或协办的专题讲座如 红楼梦、汉语的最新发展等。

集贤图书馆所收藏的照片有两种: 历史照片及普通照片。历史照片拍摄的 是一些历史性人物、地方等,如墓碑、 古庙;普通照片则是一些有关华研、华 团或某机构单位所举办的一些活动照 等。馆内所收藏的照片数量难以估计, 大约千余张。

录影带的内容则包括了一些华研活 动、史事记录、历史资料等。光碟则大 多数都是某些机构或出版商的附赠品, 其中包括团体活动记录、产品说明、书 籍介绍等。

华研2。周年

229 •乘风破•:&洛沧潘

三、剪报 ED 教育 Education

EF 经济与金融 Economy and Finance

集贤图书馆的剪报工作从1985年开 HG 历史与地理 History and Geography

始至今从未间断。为了方便整理及使 INT 国际事务 International Affairs

用,集贤图书馆参考了其它机构的分类 LL 语文与文学 Languages and

法,从中整理出适合的剪报分类法,即 Literature

“华社研究中心剪报资料分类编目 P 政治 Politics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PR 哲学与宗教 Philosophy and

Press-cuttings* Classification Scheme", 共 Religion

有12大类,并以英文字母作为代号, S 社会课题 Social Issues

如以下所示: ST 科学与工艺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社团 Associations zz 人物 Personalities

C 文化 Culture

附录1:历年参阅图书馆人数,1996-2004

华研20周年

230 •乘凤破浪洛沧•海

附录2:历年赠送资料书籍人士/机构单位,1996-2004

本/份 姓名/机构单位

1000以上 何启斌、谭亚木、姚拓

500 - 999 台湾国家图书馆、冯时能、李锦秀

100 - 499 社团: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雪隆海南会馆、雪隆嘉应会馆、友谊企业有限 公司 个人: 林开忠、林通光家属、谢焕洲、张健辉

25-99 教育/研究机构、校友会: 吧生兴华中学、大山脚日新独立中学、董总、芙蓉中华中学、刚恒毅研 究中心、教总、坤成女子中学、马来西亚朱熹学术研究会、马六甲培风 中学、雪隆华校校友会联合会 文化团体: 新加坡狮城诗词学会、新山陶德书香楼、中国海外交流协会 报馆/出版社: 南洋商报、星洲日报 社团: 佛光山、隆雪中华工商总会、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新加坡茶阳大埔 会馆、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个人: 陈应德、陈志成、高梅花、何丙郁、李兀瑾、林水檬、莫顺宗、文平强、 杨惠芬、叶振发、张灿泉、郑秀兰(黄乃群夫人)

25以下 教育/研究机构、校友会: Asian Regional Research Centre、吧生光华国中华文学会、吧生兴华中小学 校友会、巴株华仁中学、白小保留原校及争取分校委员会、北京大学、 槟城韩江学院、槟城韩江中学、槟城钟灵独立中学、博爱辅导中心、财 团法人海华文教基金会、Constantine Research Centre、大马翻译与创作协 会、淡江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斗湖巴华中学、佛光大学、瓜雪县依约华 文小学、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吉隆坡循人中学、 吉隆坡中华校友会、居銮中华中学、拉曼学院图书馆、留台联总、麻坡 中化校友会、麻坡中化中学、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马来西亚旅 台同学会、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校友会、马来亚南大校

华研20周年231 ,乘风破演洛沧遂

本/份 姓名/机构单位

25以下 友会、马来亚大学东亚图书馆、马来亚大学华文学会、马来亚大学图书 馆、南方学院、南大教育研究基金会、南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民 族学研究所、培风校友会、霹雳金宝培元独立中学、霹雳育才独立中学、 沙巴华小工委会、沙巴崇正中学、砂拉越古晋中华第三中学、砂拉越古 晋中华第四中学、山打根育源中学、史里肯邦安民众图书馆、诗巫公教 中学、实兆远中正华文小学、Southern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双文丹 华文小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厦门大学、香港中文 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孝恩文化执 委会、新纪元学院、新加坡管理开放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新 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亚庇建 国中学、亚庇友谊花开校友会、亚罗士打吉华独立中学、亚罗士打新民 独立中学、怡保培南独立中学、怡保深斋中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 研究所、中马钟灵校友会、中山大学、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中央 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尊孔独立中学 文化团体: 华侨博物馆、马来西亚创价学会、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马来西亚翻 译协会、马来西亚佛教总会、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马来西亚华团诉 求工委会、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马来西亚书艺协会、马来西亚真气运 行法学会、沙巴华文作家协会、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新加坡东南亚研 究所、新加坡华裔馆、新加坡儒学会、新加坡书法家协会、新文龙中学 工委会、雪隆精武体育会、中国华侨历史学会 会馆: 安顺福建公会、吧生福建会馆、巴株吧辖惠安公会、槟榔屿潮洲会馆、 槟州华人大会堂、陈氏书院、成氏宗亲会、大山脚威省福建会馆、淡马 鲁属潮洲会馆、登嘉楼海南会馆、斗湖潮洲公会、瓜雪暨沙白县福建会 馆、关丹海南会馆、吉隆坡永春会馆、吉南客家公会、居銮大埔同乡会、 居銮福建会馆、林梦福州公会、令金海南会馆、麻坡中华公会、马来西 亚安溪总会、马来西亚陈氏宗亲总会、马来西亚大埔(茶阳)社团、马 来西亚大埔社团联合总会、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马来西亚广东会 馆联合会、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马来西亚黄氏登进家族会、马来 西亚惠安社团联合会、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马来西亚南阳宗亲会、 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马来西亚萧氏总会、马来西亚昭伦联宗会、马来 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马来西亚朱氏联合会、马六甲海南会馆、马六甲 同安会馆、马六甲兴安会馆、美里兴安会馆、纳闽安溪会馆、纳闽福州 公会、彭亨文冬客家公会、柔佛潮洲八邑会馆、柔佛古来福建公会、柔 佛拉美士福建会馆、柔佛州中华总会、柔属麻坡谢氏公会、森甲河婆同 乡会、森美兰兴安会馆、森美兰中华大会堂、沙巴州南海会馆、沙巴州 中华商会联合会、砂拉越成邦江福州公会、砂拉越古晋海南公会、山打

华研2Q驻232 •乘风破M沧海

本/份 姓名/机构单位

25以下 根潮洲公会、斯里阿曼省潮洲公会、诗巫省华人社团联合会、泗里街福 州公会、太平兴安会馆、昔属福莆仙公会、乌鲁冷岳福建公会、新山福 州十邑会馆、新山中华公会、新文龙海南会馆、雪兰莪福建会馆、雪兰 莪潘氏族亲会、雪隆茶阳会馆、雪隆潮洲会馆、雪隆符氏宗亲会、雪隆 广东会馆、雪隆惠州会馆、雪隆客家总会、雪隆刘关赵古城会、雪隆万 宁同乡会、永平福州会馆、中马丰顺会馆 报馆/出版社: 东方日报、明报月刊、Semarak Publishing、商务印书馆、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Ltd>新文丰出版公司、亚洲周刊、中国报 其他: Aliran、ASTRO、巴株吧辖中华商会、槟城消费人协会、槟榔屿中医中药 联合会、槟州中华总商会、Carlsberg Brewery Malaysia Berhad、餐饮业公 会、Colgate & Palmolive (M) S/B、Cycle & Carriage Bintang Berhad、登嘉楼 三保公庙、Dewan Bahasa dan Pustaka、DMIB Berhad、F & M Berhad、方 正资讯网、FMMBerhad、Malaysian Timber Coxincik吉隆坡广东义山理事 会、居銮机器厂商公会、马华公会、马来西亚华人矿务总会、马来西亚 家电商总会、马来西亚禽畜业联合会、马来西亚蔬菜批发商公会、马来 西亚中医师公会、马来西亚中医学院、马来亚劳工党、马中经贸总商会、 美国 Library of Congress、Pejabat Perdana Menteri、侨务委员会、青运、遂 人氏、Self Realization Fellowship、Taipei World Trade Centre、台湾民主基 金会、台湾全国民间灾后重建联盟、TIAM、Time Magazine Services S/B^ 同善医院、UNESCO,万橈广福义山、香港龙传基金、新加坡中华总商 会、新山工商总会、雪华青、学林书局、雪隆机械及车辆零件商会、雪 隆社团秘书公会、中国大使馆、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中华民国 旅马来西亚投资厂商协会、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 个人: 蔡莉玫、蔡增聪、草风、陈大为、陈光丽、陈剑、陈凯希、陈立贵、陈 美萍、陈穆红、陈庆武(中国福州)、陈荣照、陈漱石、陈松宪、陈雪 风、陈学良、陈亚才、陈耀星、陈应龙(中国暨南大学)、陈有明、陈志 明、陈忠登、陈中和、程道中、戴懋龙、戴小华、Claudine Salmon、邓佩 君、邓日才、邓山、董教英、杜志昌、方路、郭莲花、何丙郁、何国忠、 何伟智、何沃淳、洪丽芬、黄大志、黄福地、黄建淳、黄建如、黄金安、 黄晶然、黄克、黄士春、黄尧、黄枝连、看看、柯嘉逊、赖桂英、蓝文 威、李成友、利亮时、李灵窗、李泗妹、李庭辉、李万千、李雅芬、李 业霖、李亿君、李永杰、李永球、李志强、李志贤、连嫣颖、梁孙健、 寥金华、寥润强、林安梧、林昌平、林德顺、林荣发、林庭辉、林万警、 林我玲、林源德、林忠强、刘成友、刘丽川、刘秀梅、卢诚国、陆培春、

华研興眉年233 •乘风破浪涛浩诲

本/份 姓名/机构单位

25以下 陆庭谕、骆静山、罗子凌、马汉、麦留芳、孟樊、莫顺生、潘经智、潘 民华、潘永强、潘玉婷、潘雨桐、彭国民、彭国强、丘光耀、饶尚东、 任雨农、适民、石诗元、舒庆祥、藤井省三与张季淋、田天华、田英成、 驼玲、王康武、王金祥、网雷、王润华、王琛发、王诗富、王兴文、魏 维贤、翁诗杰、吴华、吴铭富、伍哲灿、吴仲达、萧新煌、徐持庆、许 德发、徐锦成、许万忠、许心伦、颜清文、杨贵谊、杨国斯、杨松年、 杨宗翰、杨宜音、姚新光、叶炳汉、叶观仕、叶林生、叶新田、叶钟玲、 一介、颖含、雨川、于东、余历雄、云里风、曾湘凌、詹冠群、詹淑云、 张惠思、张济作、张景云、张肯堂、张荣侨、张儒仪、张少宽、张旭明、 张英华、张永庆、张永修、张仲樨、臻杰、郑良树、郑名烈、郑永兴、 郑云城、周庆芳、朱桃铭、朱杰人、朱绍瑛、庄迪澎、庄华兴、庄永康

另有来自新加坡的柯冰蓉女士赠送有关二战抗日的剪报资料以及日本的 Professor Hirato Mikio赠送马来西亚人口统计资料。

如有疏漏,敬请原谅,并予指正

(The Centre apologizes to donors whose names have been inadvertently omitted)

集贤图书馆创办人牌匾

华研20周年234 .乘凤破液帝洛诲

廿年掠影

日期 事件

1985-1992 华资由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托管。

1992/05/28 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正式将华资中心的管理权移交给董总。

1993/07/29 正式获准注册成为非营利有限公司(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 o

1994/07/03 举行成立会员大会,选出第一届董事会成员。

1995/01/01 华资业务部以华资企业有限公司推展业务。

1995/09/10 华资成立十周年集贤之夜千人宴。

1995-1996 建立会所。

1996/05/25 1996年度会员大会,董事会改选暨修改章程与组织条例。

1996/07 配合华研迁入新会所,成立集贤图书馆。

1996/08/21 召开特别会员大会商讨修改名字,通过从原名华社资料研究中心, 改为华社研究中心。

1996/09/15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正式改称华社研究中心,简称华研,英文名尚未 获批准,暂且保留 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o

1997/06/08 1997年度会员大会暨修改章程与组织条例。

1999/10/29 召开特别会员大会,通过华研更改英文名称及修改、增设章程与组 织条例之建议。华研英文名由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 改为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Bhd.o

2000/12/15 召开特别会员大会,通过修改及增设章程之建议。

2001/04/23 更改英文名为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o

2002/03/29 召开别会员大会,通过修改章程与组织条例之建议。

2003/07/01 获得内陆税收局颁发豁免税务准证地位。

2004/05/29 推出华研之友。

2005/08/16 文化、艺术及文物部拨款予华研充作研究经费。

1985-93

.I ! I I

雪中華大會堂受華團文化工委會委託

成立華社資料硏融 心 也依臆計劑積極展開工作



1985年至1992年期间,华资由雪 兰莪中华大会堂托管。

1992年5月28 H ,雪兰莪中华大 会堂正式将华资的托管权移交给董总。 出席移交仪式者包括董总代表:陈松生 律师、周素英女士;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代表:刘磐石先生、丘志明先生;及见 证人:胡万铎先生、拿督胡火山。

华研20周年

235 •乘凤破演弟沧遂


管委会解散,将选新董事

1 ? E 4993

... ...   -      _ _!&.

1993

G苫隆坡 十一 EL讯〕本 报探悉卩华社 资料研究中心

不久前色经获 得公司注册官 的批准;,正式 注册成技一间 非盈利松目。

陈汉光


1993年7月29日,

资料研究中心〉,正 式定名为《华社资料 研究中心〉。

该委员会是于去 年初开始为华资办理 申请注册手续,于今

员中选出,以及堂 联'董总'教总各三 名;而当选主席則可 另委不超过三名董 事。

华资获得公司注册官的 批准,注册成为非营利 有限公司,以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的名称运作。

换言之,华资转

华资今成立大会

堂光前堂举行。

选举首届董事部

徳和陈凯希等。

式。

张碧芳落发为华 资中心筹款,截至今

中午也将在同样地点 举行张碧芳落发仪

张募芳落发

华资呼吁会员踊 跃及准时出席。当天

(吉隆坡二日讯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 注册后的第一届董事 部选举的提名形势显 示,共有十二名研究 会员和十四名非研究 会员,将在明天的华 资成立大会上,分别 竞选九个董事职位。

华资中心董事部

文告说,套事部 将由不超过三十人组 成,其中研究会员董 事占九人,非研究会 员董事占九人,堂 联、董总及教总各派 三名代表出任当然童 事,当选的主席可委 任不超过三名会员出

呈正式代表名单;堂 联的三名代表是刘磐 石和郑永传•另一位 稍后提呈;董总代表 是陈松生、周素英和 蔡庆文;教总代表是 陆庭谕、强亚汉与翁 诗佣。, ■' 1

华社资料研究中 心的成立大会定在明

日中午为止,总共筹 获六万八千零六元三 角,筹款活动在明天 张碧芳落发后,将持

续进行。

1994

1994年7月3日,华资于雪华堂举行成立会员大 会,并选出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同年7月6日,丹斯里 颜清文在董事会复选中当选主席。

华研2°周年236,乘凤破油搐沧遂

半企業公司

J繭撃款活動

(吉隆坡廿一日讯 )华社资料硏究中心 义务主任游若金博士 昨天披露,由今年起 正式营业的华资企业 公司,将全面通过各 项企业活动筹募基金 ,以支援本地的学术 研究经资。I”略八

他说,该公司的 资本是来自会员、董 事及其他人士的捐款 ,目前仍继续扩大捐 款活动。

游若金博士昨天 是在此间雪华堂为该 中心中小辅导处主办 的r中阶主管训练』 课程推介礼上,受记 者询问时这样表示。

他说,该公司将 由华资中心一百巴仙

拥有。

他指出,实际上 .华资在去年底以前 已设有业务部及中小 型企业辅导处,同时 已进行一些企业辅导 工作,深获社会人士 的支持。

他说,该公司已 征得台湾中国生产力 中心总经理石滋宜博 士担任顾问。

游博士说,基本 上,该公司目前是继 承华资业务部及中小 型企业辅导处的工作

他希望通过企业 公司的经营,加强经 济上的基础,以便最 终用于支援华社各项 学术研究。

1995

1993年,华资增设业务部, 并成立华资中小企业辅导处。1995 年正月1日,业务部以华资企业有 限公司推展业务,业务包括岀版教 育指南,马来西亚全国大学科系介 绍手册,全国大学入学积分分析, 代理CPC出版的书籍,办教育资 讯展,座谈会,跨业交流会等

-资华葬,这所

(1998年停止操作)。

副研究员(硕士班中 业者)' 研究助理< 最低资格为大学毕业 )。

则6项学术扎根与推

广H作:(1)〈资 暢与研究>双J1刊2

責版至X

nE

fclfAi合 年集<i« a- +# 10行*主 •A舉内宴 A^a人 千

300

主说同郞发 资时10W-K为 华词立K所标

席•轧发展

文华•筹”。会'

*■人敝 料"的 #*■*

* + *

S妙*下元價 及 E井力万利 球• M^JOOxg 电诚醫说

-1«大H筹他 破ft早总

突m -的

-ftIa的久fi在増何«在个 -达触堂长华刘将空华S-8捐*的 n t 华WWW

,元M枚3完万*三的 议万中用8年—学'职 协8共使扩明加。在两全

)出版私书计划;(

«)资助硏究生计則

:(5)学术研究会 计XI;. (6)音及性 讲座计J3。

在处理资料方而 ,希里逐渐走向全間 电13化的道路-W 资料的储存at ■ 新资讯及提髙使川t>

面的快捷与便利。

在学术上,华究 的目标是往更多的IZ 次发展-以期建立它 在研究领域的地位和 权廠性。

研与、、工分研特员'

$556畿



革新;(2)计划出 版(马来西亚华人研 究〉学术期刊;<3

1995

1995年9月10 H ,本中心 假天后宫举行集贤之夜千人宴 以庆祝华资成立十周年纪念。

华研20周年

237 •乘凤破液洛浩诲

1995-96

1995年5月 11日,正式发动 筹募会所暨发展 基金,作为兴建 会所、推展学术 活动、资料处理 电脑化,以及华 资整体发展用途。

1996年6月, 新厦落成启用。

華資籌會所暨發展基金

目標三百萬元

章顧文吁各界鼎力支持

(吉隆坡+—日讯)華社資料 硏究中心配合成立十週年紀念,決 定發動『等暮會所暨發展基金」活 動,目標是三百菖元。r>'' ' 華資董事部主席顏清文律師呼 吁社會熱心人士和團體,鼎力支持 華資的發展和努力,慷慨解囊,捐 獻華資會所豎發展基金。這項捐款 運動目前已籌獲逾六十七萬元,希 望早日達到三百萬元目標。

颜清文今日在一项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三百万元的筹款目标,其中一百万元作

为会所基金及二百万元作为其他基金。在 筹募会所方面,华资与雪华堂达致协议, 华资以一百万元换取雪华堂扩建三层楼的 其中二层楼的长期使用权。

有关扩建工程目前已经在进行中,预 料在明年即可完成,到时华资有一个像样 的家,能更有效展开各项研究活动。

他说.资料收集及学术研究是华资的 工作重点,两项工作皆需要经费的投资。 华资在今年内重新拟定整体的学术规划. 除了准备聘请受过专业训练的学术人员从 事研究工作。

华研2°周年238 .乘凤破烦洛沧海

1996

1996年5月25日, 召开1996年度会员大会, 进行董事会改选暨修改章 程与组织条例。董事会建 议将秘书与副秘书修改为 义务总秘书及义务副总秘 书;财政与副财政修改为 义务财政及义务副财政。 多项组织条例同时在会上 寻求通过。

吸引專業人士成爲硏究會員

華資修改章程獲通過

(吉隆坡15日讯 )华社资料硏究中心 进行修改章程与条例 ,欢迎更多的学术和 专业界人士成、为研究 会员。?(力、 该中心修改章程 与条例之草案,已经 提呈于1996年4月份 全皆輩朝寸抡及通过

书修改为义务秘书及

副秘书,财政修改为 义务财政及副财政。 在组织条例方面,建 议増加一项条文,即 凡学术、专业之个人 认为有资格成为研究 会员者,皆可根据所 指定之表格向中心秘 书处申请成为研究员

在组织条文第9 条的普通会员入会基 金方面,建议修改为

(1)个人与团体会 .员之人会基金分别为 50元及300元»缎交 一次即可;(2)个 人常年会费为50元-团体会员常年会费 300元,在一次申请 会员时或每年正月缴 清。并取消凡个人常 年赞助100元以上, 或团体常年赞助300 元及以上者,自动成 为普通会员之规定。

在永久会员的人 会基金方面,建议修 改为

-(1)丸个人一 次赞助1千元或以上 可申请为永久会员;

(.2)凡团体一次赞 助3千元或以上,可 申请为永久团体会员

止其会员资格:(1 )拖欠常年会费超过 两年者;《2)违反 中心的章程或其言论 ,破坏 ' 损害中心名誉 及利益者;(3)被 法院宣判人穷幣者。

董事部在考虑被 "• 寸共会员籍时'必城

妣外,规定硏究员.给予会员至少一个星 之入会基金为30元•期之通知;使会员有 常年会费为30元。 机会以口头或书面提

,事会也建议将’出解释和申辩。此外 组织条文第10及11合,凡被终止或繼夺会 为亠,条文如下:在 员资格的会员、永久 终止会员资格方面,会员或研究员,其会 倘若一名会员有以下费和入会基金概不退 情况,董事会有权终 回。

1996年7月,配

1 lIB

^■1

1 lIB

^■1

"I

I QQo合华研迁入新会所, 7丿 正式成立集贤图书馆。


讯)华资董事主席? 清文今日披露,*' f大华资资料部• i-中心命名成立的集发 图书馆将於今年7 正式开幕,并预料君 10年内藏书量达至 3 万册。2G MA'

他说■该图书馆 将广泛捜集华团出版 物,成为研究华抑问 题的国际中心。堂稗

颜清文今日龛在 该中心举行的本年度 会员大会及新届董事 初选仪式上致词时' 这样表示。

他指出'该中心 将搜购19世纪末 以来的新马华文报胶

集賢圖書館7月開幕

集賢圖書館7月開幕











华研20周年

239 •乘凤破濃洛沧诲

(吉隆坡处2日 讯)华社资料研究中 ①帯吸纳東多的全职 研究员'俾提高学术 研究水准,对华社作 出更大贡献°

此外,华资特别 会员大会也通过,将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的 名称,更改为「华社 研究中心』,简称 「华研J ;英文的名 称则由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更改为THE SOCIAL RESEARCH CENTRE OFCHI-NESE MALAYSIAN BHD。

华资昨晚假该中 心讲堂召开一项特别 会员大会,出席者踊 跃。该特别会员大会 的举行,主要是寻求 通过更改华社资料研 究中心名称,经过将 近一句钟的争辩后, 决定易名为r华社研 究中心j °

在昨晚的特别会

特別大,致通過 華資易多,為『華研』

员大会上,董事部原 本建议易名为r华人 研究中心』。过后, 仍然觉得不够恰当, 再建议改为r华社研 究中心』;同时,也 有会员建议改为r华 社社会研究中心』。

有关上述名称经 过将近一句钟的争辩 之后,大会决定以举 手投票表决;投票结 果'赞成改名为r华 社研究中心J者30 票,『华社社会研究 中心」7票。

有关英文名称的 更改,必须提呈给有 关当局批准;中文名 称则可豁免。

.该中心署理主席 陈忠登教授在较早致 词时指出,华资今后 的活动将多样化,并 集中活动的焦点。华

HC Oh

资同时也将会拟定研 究员的新制度,以便 吸纳更多的研究员进 行研究工作,提高学 术研究水准,俾为华 社作出贡献。

他说,华资今后 的工作重点,将注重 学术等的研究,以取 代目前的剪报资料工 作。华资也希望在传 达新观念方面,为华 社作出贡献;因此• 华资本身的研究工作 和收集资料方面,必 须做得更好和更有系 统化。

陈忠登教授同时 呼吁国内的华裔青年 及专业人士,本着献 身之精神,参加该中 心成为研究员。他也 希望有更多的商家, 支持经费,协助华资 推动工作。

1996

1996年8月21 H ,召开特别会 员大会以商讨修改名称事宜,并以大 多数赞成通过,将原名「华社资料研 究中心」改为「华社研究中心」。

1996

1996年9月15日,「华社资 料研究中心」正式易名为「华社 研究中心」,简称「华研」。由于 英文名称尚未获得批准,暂时继 续使用 “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的英文名称。

1997

1997年6月8日,召开 1997年度会员大会暨修改章 程与组织条例。建议将组织 条例第4项,即普通会员、 永久会员及研究会员更改为 普通会员及学术会员两种。■

华研2°周年240 ,乘风破演济沧淳

特别会员大会

华研童事部定于1999年10月29 B (星期五),晚上六时四十五分于中心三楼讲堂召开特 别会员大会.当天出席者及代表皆无异议接纳华研更改英文名称及修改章程建议.

以下为特大所通过的事项:

1999

1999年10月29日,召 开特别会员大会,通过华研 更改英文名称及修改、增设 章程与组织条例之建议。华 研英文名称由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改为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Bhd.。

(1 )华社研究中心英文名称将由HUAZI RESOURCE & RESEARCH CENTRE BHD.改 为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BHD.

< 2)修改与増设华研章程:

2.1修改组织条例第4条:

(>)第 4 条(c)项由原来的 Fellow Members 改为 Academic Members ,且加上 only individuals members can be academic members.

(ii)删去原有的(a) and (b) shall also be known as "non-ffellow"句子.

2.2修改组织条例第9条(c)项:

(i) 学术会员的入会基金与常年会费皆由RM30改为RM50 .

(ii) 增设9(c),即(ii)学术会员若同时亦是永久会员,可免缴交以上两项费用.

2.3修改组织条例第14条(b)项:

(i) 普通与永久会员选出的董事由原来的9名增至12名.

(ii) 由华总、童总与教总委派的董事名额由各3名减至各2名.

(iii) 加入 The Chairman can further appoint not exceeding three (3) members as Directors to the Board 句子.

2.4増设(c)项于组织条例第14条: 九名学术董事可选出学术董事主席与副主席各一名.

2.5组织条文第16条第(c)项: 常务童事部的成员由原来的七人,再加入学术董事主席,而成为八人.

改英文名称及章程

縛愛大今

陣隆鎰日讯〕华辻硏 究中心(华研)昨晚召幵1999 年度特别会员大会'1-致通过修 改该中心的英文名称及数项章程 成程、。

亠 .、Z-r XZrr 口林八

0U汽龄a片

会费•都由30零吉政为新零 吉;学术会员若同时也是氏久会 员,电以龟缴入会基金与常年会 费。

华旺研究中心主席陈忠登博 -UTrdWsM■住禮彬屮,軍旳华研

2000

2000 年 12 月 15 0 , 召开特别会员大会,通过修 改及增设章程之建议。

華硏修改章程

註冊爲非營利機構

星洲

(吉座坡16 0 A )牛牡研究 中心为it到非营利机构的地位-昨驼召开特别大会逐辻修改章 ft •并在英史名祢中则除 "BHD" ( 司)字眼。

该中心董事主席陈忠登教授表 示,由於华研尚未达到非营利W■构 的地位•因此须通过特大•在会员 的支持下修改章程。

他在主持上述会议时指出•非 苴利91构的基金可获得财政部的允 许•益免缴交所得税。

该中心的英文名称经删除 ■ BHU"(公司)的字眼后,为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

华研中心在特別大会中通过修改章程以注册为非营利机

构,左起为林水橡 ' 陈松青 ' 陈忠登及张灿泉° 17 DEC 文学史的一些看法”,由 报 >总主筮罗正文主持。

杨松年说,任整理文学发展史 时-须对新马文学的范围作出界 定。虽然文学前辈曾对新马文学作

需获得賦予负页处理有关公司事务

之部館意。

出席大会的包括该中心薯理主 席张灿泉'义务怠秘书陈松青'学 木委员会副主席何国忠、学木董事

特别会员大会

华研董事部经于2000年12月15日(星期五)晚上六时四十五分,于中心三楼讲堂召 开特别会员大会.当天出席者及代表一致通过接纳修改章程及增订组织条例建议•

以下为特大所通过的修改章程及增订组织条例事项:

(1)修改章程第3条(h )项:

原条文:To purhcase, take on lease or in exchange, hire or otherwise acquire any movable or immovable property which may be deemed necessary, convenient for any of the purposes.

修改成: To purhcase, take on lease or in exchange, hire or otherwise acquire any movable or immovable property which may be deemed necessary, convenient for any of the purposes of the Company PROVIDED that the company shall not acquire, charge, mortgage or dispose of any land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Minister charged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for Companies.

本公司可根据业务需要购置、租借或以交换方式取得动产或不动产,惟在购置、抵押 或脱售任何土地前,需获得负责处理公司事务之部长同意.

(2 )增设章程第5条之第二项:

No person shall be appointed as a Director of the Company unless his/her appointment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Minister.

本公司所委任之董事,需获得负责处理公司事务之部长同意.

华研20周年

241 •乘风破演诲沧海

2001

2001年4月23日,获得国内贸易及消

费人事务部长批准,更改华研的英文名称为

44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特别会员大会

华研董事部经于2002年3月29日(星期五)晚上六时正,于华研三楼讲堂召开特别会 员大会.当天出席者及代表一致通过接纳修改章程之组织条例建议.

以下为特大所通过的修改章程之组织条例事项:

(1 )修改章程第3条(a)项:

To collect and restore any meterials and inibrmation regarding politics, economic, social, culture, academicjiterature, languages, religions, healthcare, art, history, translation, ect, and provide them to organizations, public and individuals for reference regardless of race, creed and descent.

(2 )修改章程第3条(r)项:

To make donations for patriotic or of charitable purposes and to transact any lawful business in aid of Malaysia in the prosecution of any war or hostilities in which Malaysia is engaged Provided That the Company shall not contribute or involve any of its funds, or premises/property to any political organisation, trade association or trade union, or any political or trade union activities and Provided Also That prior approval shall first be obtained from the Director-General of Inland Revenue, Malaysia.

2002

2002 年 3 月 29 日,召开特别会员 大会,通过修改章 程组织条例建议。

2003

2003年7月1日, 获得内陆税收局颁发 豁免税务准证地位。

普华社研究中心

s获豁免税务准证 S华研贡献被肯定

晚身毕社研究中心获得 陋政府发出豁免所得税 的准涯后,它将迈入新的里 程碑,预料今后将可为华社 国家作出更大的市献。

更顺利进行工作

华研主席陈忠登博士表 达上述期望时也说,取得豁 免税务的证书对华研有两项 意义'那就是华研日后将可 获得更多的捐款,可以更侦 利和有效地进行研究工作; 政府的发出豁免税务证书' 也征明政府肯定华研所进行 的工作,在精神方面给予鼓

励。

他促请各方面今后给予 华研更大的支持,以便华研 可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工作, 利惠社群国家。

陈忠登博士是于今天在 此间举行的-项仪式上,从 财政部副部长拿督黄燕燕医 生手中接领豁免华研税务的 证书时,发表谈话。交通部 长拿督陈广才见证了仪式。

出席仪式式者包括华研 副主席林忠强博士,主任文 平强博士、前任主任林水檯 博士,华研董事刘庆棋、张 灿泉、陈正志、翁诗佣、周 素英。

陈忠登博士澄清•华研

并不是如一些人所说为一个 反政府的组织,事实上华研 是以研究华社及社会问题为 主的民间组织。

他感谢陈广才的大力协 助,使华研能获得税务豁免 证书,特别是这项证书是无 限期及无限额的,非常谁能 可贵。

他希望日后有更多的华 团像华研一样,获得当局发 给豁免税务的证书,以便展 开各项利惠社会的丁.作。

陈忠登博上说,华研除 了进行本身的研究工作外, 也与国内外组织联办活动, 例如11月22日将与马华鸵 略研究中心联办一项以种族 和谐及大马华人历史为挫 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周素英较后也介绍了毕 研的成立经过,让在场者对 华研成立的宗旨及所进行的 工作等有更深一层的r解。

华研20周年

242・乘凤破演悟沧遂

所有款项都将获得税务的豁免。下图为内陆

税收局颁予华研的免税证书。

MALAYSIA

LEM BAG A HASH DALAM NEGERI MALAYSIA, BAHAGIAN TEKNIKAL.

TINGK/XT 12, BLOK 9,

KOMPLEKS BANGUNAN KERAJAAN.

JALAN DUTA. PETI SURAT 11833. 5075S KUALA LUMPUR.

MALAYSIA.

'Mej'tm: 03-62017055

Fax: 03-620J0905/

03-62015923

Homepage LHDN: h ttp: //www. hasi I net .org .in y

Ruj. Tuan:

& j KnWLHDN. 01/35/42/51/179-6.5254

Tarikh:

Julai 2003

Pengerusi,

Lembaga Pengarah,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No. 1, Jalan Maharajalela,

50450 KUALA LUMPUR

(u/p: Tuan Professor Tan Chong Tin )

Tuan,

KELULUSAN PELEPASAN CUKAI KEPADA PENDERMA

DI BAWAH SEKSYEN 44(6), AKTA CUKAI PENDAPATAN 1967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Dengan hormatnya saya diarah merujuk perkara yang tersebut di atas.

2. Sukacita dimaklumkan bahawa kelulusan adalah diberi kepada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mengikut Seksyen 44(6) Akta Cukai Pendapatan 1967, dimana segala derma wang tunai kepada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tersebut layak diberi potongan dalam mengira jumlah pendapatan kepada penderma-pendermanya.

3. Kelulusan ini berkuatkuasa mulai 01 Julai 2003 tertakluk kepada syarat-syarat seperti di Lampiran A Lembaga Hasil Dalam Negeri akan mengambil tindakan untuk menarikbalik kelulusan ini sekiranya syarat-syarat kelulusan ini tidak dipatuhi sepenuhnya.

4. Semua sumbangan yang diterima hendaklah dikeluarkan resit resmi mencatatkan dengan jelasnya:-

(i) Nombor siri resit resmi;

(ii) Nama -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dan

BERSAMA KE ARAH SISTEM TAKSIR SENDIR1

(Sila rujuk Fail kami apabila menjawab)

(免税证书接至后页244)

华研2°周年243 .乘风成浪济沧渴

(iii) Catatan:-

“Dikecualikan Cukai Pendapatan menurut Seksyen 44(6) Akta Cukai Pendapatan 1967: Ruj:LHDN.01/35/42/51/179-6.5254

No. Warta Kerajaan :.............”

Sila kemukakan contoh sesalinan resit resmi untuk rujukan Lembaga Hasil Dalam Negeri.

5. Satu senarai penderma yang telah menderma sebanyak RM 5,000.00 dan keatas hendaklah dikemukakan ke Bahagian Teknikal Lembaga Hasil Dalam Negeri dengan maklumat berikut:-

(i) Nama penuh;

(ii) Nombor Kad Pengenalan;

(iii) Alamat penuh;

(tv) Tarikh derma dibuat; dan

(v) Jumlah derma yang diterima.

6. Kelulusan ini akan diwartakan di dalam Warta Kerajaan. Sesalinan Warta Kerajaan ini akan dikirimkan kepada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setelah Lembaga menerimanya daripada Percetakan Nasional Malaysia Berhad.

7.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juga dikehendaki memenuhi peraturan-peraturan baru Lembaga Hasil Dalam Negeri yang dikeluarkan dari semasa kesemasa.

8. Sebarang pertukaran alamat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hendaklah dimaklumkan kepada Lembaga Hasil Dalam Negeri dan sila catatkan no. rujukan kami bila berurusan di pejabat ini.

9. Untuk makluman tuan, berkuatkuasa mulai Tahun Taksiran 2001 mana-mana Organisasi atau Institusi yang diluluskan dibawah Subseksyen 44(6) Akta Cukai Pendapatan 1967 akan juga mendapat pengecualian pendapatan kecuali pendapatan divider) dibawah peruntukan perenggan 13 Jadual 6 Akta Cukai Pendapatan 1967. Oleh itu pend叩atan Pusat (kecuali dividen) akan dikecualikan daripada cukai pendapatan mulai Tahun Taksiran 2003.

10.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adalah dikehendaki mengemukakan Borang Retan Cukai Pendapatan dan akaun beraudit bagi setiap tahun taksiran kepada Cawanqan Kg. Attap, Kuala Lumpur yang mengendalikan fail taksiran Pusat.

-2-

11. Mana-mana Pusat yang baru ditubuhkan dikehendaki mematuhi dasar pelaburan dimana sekurang-kurangnya 80% daripada Sumber Dana bagi Pusat ini mestilah dilaburkan dalam Aset-aset yang tersebut di Lampiran B.

Sekian, terima kasih.

"BERKHIDMAT UNTUK NEGARA '*

''BERSAMA MENYUMBANG UNTUK PEMBANGUNAN NEGARA "

Saya yang menurut perintah,

(RQBIAH BINTI MUHAMAD )

Unit 35, Bahagian Teknikal,

b.p Ketua Eksekutif /Ketua Pengarah Hasil Dalam Negeri, Lembaga Hasil Dalam Negeri

MALAYSIA

RM/NMZ^Mus/44(6y2002

华研20周年

244 •乘凤破演帝沧海

華研廣招會友

冀雪隆鄉團成後盾

t华研希望藉“华研之友”解决其经费不足问题1 以及增加华团和乡团组织对华研的寥与感。J

(吉隆坡29日讯)只要你愿意关 心华社研究中心(华研)的学术研究 工作的发展,以及愿意认同与支持 华研的学术研究,并为马来西亚华人 研究事业贡献一份力量1请加入成为 “华研之友” 。 /J

外、雪华堂会长拿督黄汉 良、华总代表苏志鸿、董 总代表苏顺昌、教总代表 翁诗佣、校友联联总执行 秘书李佛添和南大校友会 财政李文有。 C广”

2004

2004年5月29日, 推出“华研之友”,以加 强及维系华研与华社之 间的密切关系,并提升 华社对华研学术研究工 作的关怀与支持。

艺术及文物部自20年来,首

次拨款给华社研究中心作为个案研究

经费,进一步拉近彼此的合作关系。

文化部20年首次

文化、艺术及 文物部副部长拿督 黄锦鸿表示,早前 从报章得知华研寻 求拨款的消息,便 主动与华研络,希望可以从 中协助。

“当我了解后,便向属下官 员商量,希望从部门拨出一笔款 项,可是华研因以’有限公司’ 注册,所以遭到拒绝。”

黄锦鸿也是会计师的指出,有 限公司分为2种,而华研属于非 营利机构,经过一番争取后,终 于获得3万5000令吉拨款。

黄锦鸿今日带领该部官员,巡 视华硏及移交模拟支票时,这么 表示.

出席者包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 林玉唐、华研薫事主席张灿泉、 董事苏志鸿、义务总务陈正志、 7大乡团主席张裕民、全国华团 単研筹款委员会主席黄东山、文 化、艺术及文物部副总监诺莎及 助理总监莫哈末沙希。

冀更多企業家撥款

“虽然部门拨岀的款项不能作 为华研行政费,但华研可以通过 举办活动的方式要求经费拨款, 希望华研举办更多活动,以获得 更多拨款。”

他透露,这笔拨款将作为华研 国家经济、历史、文化等课题的 经费;此外,政府也希望通过这. 次拨款,可促进往后合作关系。

■黄锦鸿(左)在张灿泉(右)及林玉唐陪同下,巡视华研资料库, 并翻阅书库的藏书。

他也希望,以抛砖引玉方式鼓励 更多企业家替华研赞助经费,让华 研继续发展下去。

张灿泉表示,华硏当年由15个 华团所成立,多年来华研从事历史 以及现状、文教、各领域等课题的 研究,同时也是个丰富的资料库。

他披露,多年来,华研全靠华社

及企业家资助渡过,可说是惨淡经 营

"“继2002年前获得前任财政部 副财政部长拿督陈广才的免税优待 后,此次又获得文化、艺术及文物 部拨款。“

,他腸涂,这不但促使华研与政府 有著更进一步的合作关系,也表 示华研已获政府认同。

“近来国家档案局 计划成立华裔馆、 对保留文化遗产意 义重大,华研也 会为该局提供协 助。”林玉唐也 为黄锦鸿主动 关怀华硏赞 赏不已。

■黄锦鸿(右7)在大家见证下,将模拟支票移交给张灿泉。

2005

文化、艺术及文物部20年来 首次拨款予华研充作研究经费。

华研20周年

245 •乘风破波洛沧海

学术活动

学术研i寸会

日期 事件

1986/03/22-23 国家文化研讨会

1986/06/29 宗教哲学与价值观研讨会

1986/08/24 国际华文文学研讨会

1987/03/22 社会病态与道德重整研讨会

1987/05/03 病态社会与社会调适研讨会

1987/09/27 中文电脑之应用研讨会

1988/07/21-22 国际中文电脑研讨会

1989/04/16 1990年后国家经济研讨会

1993/09/05 围城新局——华团的全方位思考研讨会

1995/09/10 大马公民社会与国家机关研讨会

1996/05/19 在追寻与异化之间——当代大专生的困惑与寻路学术研讨会

1999/12/17-19 历史与人物: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研究计划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0/06/24-25 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1/01/07 人口与华人社会学术研讨会

2001/12/01 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06/27 新世纪文学文化研究的新动向研讨会

2003/08/03 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学术研讨会

2003/11/22-23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百年: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4/11/27-28 马中关系:新世界秩序中的定位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05/06 郑和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1986

1986年3月22日至23 日,假吉隆坡联邦酒店举行国 家文化研讨会。是项研讨会邀 请到各种族、宗教及不同语文 学者,主讲十个讲题。

(吉隆坡廿一日讯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由 南洋商报赞助之国家文 化研讨会将于本月廿二 日(星期六)及廿三日 (星期日),两天举 行,有兴趣而尚未报名 者,临时到会场报名亦 可。研讨会是早上九时 半开始。

这次研讨会,主办 当局邀请到各种族各宗 教学者及不同语文学 者,主讲十个讲题,他 们分别是:

華社資研中心主辦本報贊助A土


达教音一

六陀家七张教

{难国<心督

泪文,景徒

士甚作首毅杜 人目女两仁, 众节名诵铳奏 团佛福讲化 法」人主文 弘讲。华师家 教主「马牧国 佛师化西洲的

龄国将诗筝« 娱我斯行古以 文。多四演牛 V富乐+表医 加丰永*-大昌 参为家英夫志

Berb琵任 主台叩诵

I1S»3上如朗 O •n)能,歌笙 tun宾目诗冷 ant来节.美 唱pa望之曲化 会著朗,独陀

七艮芝叫

华研20周年

247 •乘风破爐帝沧浑

1986

[宗敎哲學與價値如]硏詩會開幕W

(吉隆坡廿九日訊 ,雪蘭莪中華大會堂署 理主席張景良說,我国 st曾目前正處於一種轉 型的時期,在轉型當中 ,人民物質生活逐漸富 裕,精神生活却日见貧

某種程度的偏離現象, 導致社會風氣日趨敗壞 。其影响且及於政治, 經濟生活……等层面。

「人們不但利用產篥逐 漸興盛所帶來的經済成 果,而不受道徳良心之

想,對个人和群赠的生 活態度作合理批判,以 作為我們生活的共同目 标。

主講者及講题

1986年6月 29日,中心举行 宗教哲学与价值 观研讨会。多位 学者共同探讨宗 教、哲学及价值 观等课题。

I古修波上家華丈葬必郵

1986年8月24日, 华资主办、七家华文报 协办国际华文文学研讨 会。是项研讨会假吉隆 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 并邀请到美国、香港、 日本、新加坡及马来西 亚作家发表专题演讲。 研讨会目的是为了让华 社对国际华文文坛发展 概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華社資硏中心廿四日在首都主辦南 洋

國際華文文學硏討會

邀著名作家專題演講

AT -7 AUG 1986

i吉隆坡六日讯J 「国际华文文学研-天:浓中…厶皿八林

为了让华社対国际华文讨会」是由吉隆坡七家A .占枣姓讨会将分两 耳《£)口-irM*一一-伯廿州,南洋鑫圮.@ 个阶段进仃。

为午餐时间(自备)。

下午二时半,由张 系国教授主讲「科幻小 说的创作」。

三时正,日本北九 州大学中国学科山本哲 也教授主讲「关於最近 介绍到日本的马华文学 和中国现代文学。」

三时半,专栏作家 永乐多斯硕士作「西德 中国文学研讨会」的报 告。

华研20周年

248 •乘凤裝演演浩薄

1987

華社資硏中心明日 辦伐土會薦慝诚倉 邀永樂多斯林晃昇等主講

華社資硏中心本周日 主辦病態社會硏討會

戴小華張碧芳等專題主講

〔吉隆坡u■几u讯)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社会 研究组,订於本周日(五月三日)上午九 时至下午一时,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楼上 会议厅,举办「病态社会与社会调适』研 讨会。特邀戴小华女士,张碧芳律师,李 富强医生和陈忠登教授主讲。

戴小华女士的讲题是:「从行政角度 谈病态社会与社会调适」。她将从公、私 机构的决策、行政偏差和错失所产生的不 良后果,去剖视病态社会,并提出决策合 理化和行政健全的十点意见,作为调适与

〔吉隆坡廿日讯〕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主办

「社会病态与道德重整 J研讨会将於后日上午 九时至下午一时十分, 准时在陈氏书院冷气会 议厅举行。届时将由雪 兰莪中华大会堂会长, 全国华团文化工作委员 会主席张景良主持开 幕1由永乐多斯硕士、 林晃升、李业霖及顾兴 光主讲,陈应德讲师主 持°

永乐多斯硕士讲词 将以「有色无情、有利 无义•、有我无他」等十 二字'涵盖社会生病现 象,并强调改革社会应 从改变个人价值观和律 己开始。

李业霖则将强调人 们由热衷名利,只顾目 的不择手段所产生种种 社会病态,致使人际行 为脱出正轨,社会面临 道德原则考验,因此, 今日社会需要重整道 德»犹如一个关在封闭 屋子的人,急需吸收新 鲜空气一样。

顾兴光将就马大副 校长翁姑阿兹皇家教授 在「马来西亚华文铭刻 萃编」出版推介礼上发 表的谈话,加以发挥,

但他只同意其谈话具启 发性的一面,而不同意 饱读圣贤书者,就会在

行为上受到道规范的约

林晃升将就严重社

会病态现象,法律观 密二芝笙壑官、与社会 论速; J

散賈等要目进行分析与

他並将指出道德是

调整人际关系,个人与 团体和个人与社会的行 为规范,也是人们对社 会出现善与恶,正与 邪 , 公正与偏私,诚实 与欺诈等现象的共同评

价。

他也将针对婚姻与

束。

他也将强调知行合

一,否则将功亏一答丁| 并认为行比知更为重 要。换言之,满腹经纶1

的人必须同时是一•位卖

践家。及指出我们的传

统文化,一直在勉励我

家隻體霉蠶豔M罪齢’化知识力 卷富更德等三大道德规車刀仃以

范进行分游

研讨会将进行一小 时又廿分的两阶段讨 论。

现场报名者,须提 '早到场。

整全我们的社会的参考。

张碧芳律师的讲题是:「从法律到社 会」。其内容要点: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什么是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 _一TUI面滇德及法律义务是什么?

法律与社冬的关系。

•浅析社会病情。

•法治精神的培养,能疗治生病的社会? 李富强医生的讲题是:「为病态社 会把腺」。他将从社群心态、士气与社会 风气等方面观察病态社会,并试开重振族 魂,个人社会侨值观的确立‘重新出发, 发奋图强,青少年教育及大众媒介责任等 药方,赏试诊治病态白G社会。

陈忠登教授的讲题是:「物欲追求与 简朴生活」他将强调竞争性与无止境的物 欲追求是病态社会的主要造因及指出提升 精神生活以与物质生活取得某种平衡。

报名地址: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

The Selangor Chinese Assembly Hall No.l, Jalan Maharajalela (

1987年3月22日,社会病态与道德 重整研讨会假陈氏书院举行。主讲者以多 角度对社会病态与道德重整进行分析。

Birch )

50150 K.Lumpur.

报名费五元(供应茶点)

1987年5月3日, 中心举行病态社会与 社会调适研讨会。各

主讲者针对此课题发

表各自的见解。

1987年9月27 B ,华资联合董总及教总, 假吉隆坡马来亚酒店举行中文电脑之应用研讨 会。此项研讨会邀请到马新中文电脑界知名人 士主讲,向华社推广中文电脑之应用。

华研20周年

249 •乘凤破演諸沧港

1988

倒際中丈耄膈曲討會

2/7/19BB


该中心科技与工魅研究組組員楊振興说,将 。」

I在硏討会上发表专題专演的人士有:楊海中教授 「这次曇瞞腔我們将遞請协辦团虚的会員、

'(台湾逢甲大学副 綾长),其講題是「中攵電 全国独立中学、国中的师生前来參觀,再加上対 腦发展与应用之现况及展望」•柯志昇(台灣資 耄腦有典趣的公衆人士•我們估計将会有不少过

2

美台專家主講。全用華語發言

際中文電腦硏 七月廿一在隆擧行 訊工业策进会處长),講題i「中文彖统之现况 二萬人会在这四犬的野出面1田到太子世界貿易中

」•王亚威(台湾宏基公司副总经理)'講題: 心釆參浪。」

r Hi 布* 耕,* I - M- iri <4t trf? t , 在丘* 皿 亠言心 d


1988年7月21日至22日, 华资联合董总、教总、留台校友 会、南大校友会及隆雪中华工商 总会文教组,假吉隆坡太子世界 贸易中心举办国际中文电脑研讨 会。此项研讨会是为了推广中文 电脑之应用,建立华社工商界及 社团对中文电脑应用之信心,以 及促进华社朝资讯社会迈进。

1989——

1989年4月16日,华资举行 1990年后国家经济研讨会。这项研讨 会针对多项问题达致一致的看法,包 括:种族固打制的问题,发展策略, 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私营化政策, 消除贫穷,政治方针,社会政策,文 化政策,及语文与教育课题。

1993

1993年9月5日,华资联合雪 华青、新通报及乡联青,假陈氏书院 举办围城新局——华团的全方位思 考研讨会。研讨重点是华团的任务与 实践、决策运作的现代化与领导权威 的确立、领袖的言与行、华团现有活 动之评估及华团宣言等。

圍城jj局,華團的全方位思者

V *學術研討會

K 5 9 <)3

华研20周年

250 •乘风破演落浩诲

1995

公民社会与国家机关”为主题

华资下月10办学术研会

1995年9月10 H ,配合华资十周纪念, 中心假陈氏书院举办大马公民社会与国家机 关研讨会。主讲者以大马国家机关、公民社 会、华人社会、经济发展、知识分子、种族 关系、公共领域等方面来探讨研讨会的主题。 「1996----------------

1996年5月19 H ,中心假陈氏书院 举办在追寻与异化之间一一当代大专生 的困惑与寻路学术研讨会。此研讨会目的 在于探讨目前大专生的思想意识,并为目 前的华裔学生活动趋向作出探讨和总结。

〔吉隆坡5日讯

.土资料研究中心 配合10周年纪念,将 于9月10日在雪兰莪 中华大会堂举行■•大 马公民社会与国家机 关.研讨会。

有关研讨会邀请 游若金博士、何启良 浦士、曾庆豹硕士、 祝家华硕士、安焕然 硕士、及陈允中提呈 论文° I

这是大马首次以 •■公民社会与国家机 关”为主题的研讨 会。今天在雪华堂召 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游若金博士指出,公 民社会与国家机关的 名词,目前还没有一 个定义,因此希望通 过这个研讨会,作出 一个比较明确的定 又。公‘

这项具有政治与 社会意义的研讨会* 也邀请了副国际贸易 及工业部长郭洙镇律 师主持开幕,并由国 会反对党领袖林吉祥 主持闭暮。

华资署理主任陈 亚才希望这研讨会结 束后,华社能关注和 给予意见,。

祝家华表示,公 民社会与国家机关的 课题一直未受到大马 公众人士及学术界的 重视,因此有必要以 此概念来剖析大马的 政治、经济、社会关 '、相委植邀请了 国会下议院副院长翁 诗杰、陈应德博士、 陈友信硕士及黄永安 主讲综合座谈;论文 评论則由张景云、罗 正文及谢爱萍博士担 任。此外,当局也遂 请了邓章钦及林云龙 硕士担任观察员。

当代大专生的困恳与寻路

挙木宓诺僉蹩出版品秩■淳-展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研究计划

CONFERENCE ON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LEAOEBS ANO INTELLECTUALS 女史与人物国际学朮研讨会 ORGANISER C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DECEMBEI

1999年12月17日至19 H ,华 研假绿野沙滩度假村举办历史与人 物: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研究计划国际 学术研讨会。26位海内外学者以大 马华人政治、儒商及文化界人物为撰 写对象,并在会上发表研究报告。

1999

搜実及整理灼乌衆芭肋弟日、 经济.教育及文化噁f贡献 人

他说:-华社研究中心 疵哉国华人对口己历史发展 所知郴艮,因瞄所搜集及整 眺资*聞^2>亲西亚 华族名人传,艮I®治领袖篇-儒文粉、朧。

海内外华人发展参考

-我们将通过历史寇探 这些名人有我国政治'经济、 文彳用教育狮所作出蹒献 或得失,作为海内外华人社会 发展的参考,希望这样可加系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27学者恭探大马华人人物史

-------他的対擊半人力交的队 识。”…

华社研究中心主席陈忠 營噸内夕泮者出席这 殮拴,,这倾寸 会华烦史发®6^ 里剛,

.他说■正如其他民办研 究团体-华社研究中兀办活 动,经常面对经费问题,“幸 讨会获崩湾中颊 究院赞助20万零吉以及金沽 制瀚1限公司鋤主席豚合

为示感激,华社研究中 心遨请了陛蛤为今日的研讨 会珈*

1吉隆坡17日讯〕击" "'丄仁:研究中心主办的 < 历 史与人物:马来西亚华人 历史研究计划》国际学术 会今起一连三日在绿 野。滩變假村汉都亚会议 厅程行-

共有27位学者参与这 度汗吋'会,论文题目主要 g若对我国政治、经 济'文化及教育有所贡献 的璀5 .

《历史%人物:马来西 亚绪入历史研究it划》国际学 木研讨会工編主:席吨忠博 士指出•历史与人物:马来西 亚华人历史研究计划的宗旨是

华研20周年

251 •乘风破濃浙浩海

:吉隆坡23日讯)由华社研究中 心与马华华团i咨询局主办,香港中文 大学海外华人研究中心协办的“传统 文化与*上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 将于太月24日及2%日在吉隆坡马华 公会大厦二楼视样室泌行。

这项研讨会的宗旨,主要是提高 我国华人文化领域的研究风气-回顾 与前瞻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华人的文

传统义化与社会变迁 国际研讨会今举行 齐国际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5.乐廖炳惠(台湾清华大学外文系嚴授)M

学人、文化工作者之间的联系,使我 国发展成为东南亚学术中心的目的,

2000

该项研讨会共邀请23位海内外知名学 者参与及提呈论文•其包括:

1金債基(香港屮义大学副校长兼 教授)2.汤-介(中国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3.王德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 业系主任兼教授)4.王建(加拿大林思

黛云(中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6.郑 良树(香港屮文大学中文系教授)7.赵 般衝(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高级讲 师)8.虹影(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人)9. 李明辉(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 所研究员)10.欧阳哲生(中国北京大学 历史系教授)11.李焯然(新加坡大学中 文系主任)12.李元瑾(新加坡南洋理工 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助理教授)13.

林水檬(华社研究中心主任)15.何复 忠(马来亚大学东亚系讲师)16.赖瑞切 (南方学院中文系主任)17.谢爱萍(二 来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8.潘碧华(二 来亚大学中文系讲师)19.罗正文(星,,, 日报总主笔)20.祝家华(台湾政治大¥ 博士候选人)21.黄文忒(南方学院E 系讲师)22.陈湘琳(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讲师)23.莫顺宗(华社研究中心副研寛

2000年6月24日至25 H ,华研 与马华华团咨询局联办、香港中文大 学海外华人研究中心协办,假吉隆坡 马华大厦举行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国 际学术研讨会。此研讨会宗旨是提高 大马华人在文化领域的研究风气;秉 承华人居安思危的传统:探讨华人文 化的盲点;加强国内外学者、文化工 作者之间的联系。共23位海内外学者 被邀请在会上提呈论文。

2001

2001年1月7日,华研与 吉隆坡中华校友会联合主办人 口与华人社会学术研讨会。此 项活动假马华大厦举行。研讨

1 蹄时匸

维持人口比率京运用适当策略 UcPjAw血i南洋 华人胸掀局

c吉隆坡7日讯,)星燃我国华裔人口 tt率m益

下降■但是■只要华裔人口仍保持一定69数量”再

加上运用话当策略,华人还是可以左右政局。

会的目的在于探讨华裔人口在全国人口结构 中的地位;以及从学者的研究报告中探讨华 裔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所引起之各种影响。

2001年12月1日,马来西 亚朱氏联合会联合华研,假吉隆 坡美达酒店举办朱子学国际学术 研讨会。研讨会的目的在于探讨 朱子思想之传统与现代价值。

华研20周年

252 •柔凤破演落沧海

2002

《新世紀文學文化硏究新動向硏討

/続霞思台新馬作家及學者

長充的新动向研:寸会、:,v

*新加坡及大马也著幺■ - hF _j'iii T.Tflf ■ . *家 '文学者及爱呼艾学 ■ -\T__B r7 l~tlm . . ■尸 1盘者聚集一堂•三司MrVl■匚.J-41 L < I Pli if 于节f世纪文化文学畑;■*] k4 M ■ Fj kl i IJ F< J J ■J, >

这场研讨会是由华辻

M窕中心、台湾佛光大学及新加坡新社联—程、辯祥、陈美萍 ' 潘永强及马森等 金主办,并由绿野仙味茫助•- 星 洲丑同策划新动向

今日的研讨会共分力3个讨论会,印产' 八I JKXJ冲如I:

第•场讨论会的“作家作品论”、第二场 华社她究中,-•主任文平强博士在致开

-台马的文化世界',及第二场的“来自台 幕词时表示,大马・台湾及新加坡的文学 渣的吉咅",善么的*坐作家和学者也等 工作者应共同笑划採i寸东南亚文学发展的

聚懿I蜥他敏學

2002年6月27 H ,华研联 合台湾佛光大学及新加坡新社, 假绿休闲城举行新世纪文学文化 研究的新动向研讨会。这项研讨 会的目的是要探讨马来西亚、新 加坡及台湾的文化活动、语文政

策与社会发展对华文文 学的影响;以及这三个 地区的文化学者与文学 家的互动关系。

零命够■歐。鰹匐倉

交平強:質量補充數量不足

倡提高生育率的同时,很少提到少生良养 对将来挑战做出0^渦笥。然而,在提 £华人的选择应该是注M培养人才以面

的好处。

■丈平强

(吉隆坡3日讯)华社研究中心主任文 平强认为'人口增加是不可过於苛求,在鼓 励多生育的同时,也需注重以质量来补充数 量的不足。

他说,日本有个“多生少死,良养良育”的 口号•我们可以以这个政策为借鉴,以避免让下 -代"多生粗养”所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注重少生良养

-华人的选择应该是注重培养人才以面对将 来挑战做出足够的准备。然而-在提倡提高生育 率的同时•很少提到少生良养的好处。”

他表示■虽然华人人口的数量可能达致一定 的程度•我们还是要对人口比率下降的趋势有所 准备。

他今天在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研讨会上发表

"马来典亚人口比率下降:事实与回应”演说时 如此表示。

他说•在1984与1985年期间,那些在 1980至1984年结婚的华人妇女所期待的是牛 3. 2个孩子,但是在同一期间,却只平均生亍 1-1个孩子。这表示1有社会条件不足的存在:

勿苛求多生育

-如果他们有更好的条件如减轻妇女或家庭 的负担'生3个孩子是她们的愿望。”

他认为-社会对多生育的愿望是不能过愛的 苛求■但是通过改善社会与经济的激励和补购-如第3个孩子开始补贴比较踏实。

他说•补貼需要达到一定的金额-提高托儿 所的设备与专业咨询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为结婚 伴侣提供一些激励。

2003

2003年8月3日, 华研联合马来西亚创价 学会及吉隆坡中华校友 会,假马来西亚创价学 会综合文化中心举行马 来西亚华人人口学术研 讨会。研讨会的目的, 在于激起各界认识到华 人社会所面对的各种人 口学上的发展趋势和相 关议题,也希望相关的 政策制订者和社会大 众,能了解到因人口结 构而引起的各种效应。

华研20周年

253 •乘风破液僑沧淳

2003

準社瑜窘中彩' 号平策略研究所*号新加貌愈蜩研究勢晉

《華人社會百年學術研討會》

2003年11月22至23 H ,华研与马华策略研 究所联办,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协办,假吉隆坡 马华大厦举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百年:回顾与前 瞻国际学术研讨会。此项研讨会共邀请40位来自 澳洲、日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以 及马来西亚的学者提呈论文报告。诸位学者就马 来西亚华人社会百年来的政治变迁、经济建设、 文化传扬、教育兴衰、文学发展进行探讨和反思。

華社應重視歷史意識

文史蹴

华社在教育方面的经营功绩桌越,但在文化及学术方面的耕耘仍嫌不足 毕人丄驚1 籍訳詰没处舛同 澳洲何徳*值屏忻史仙技跡袖发*達

R 3t t 1 81 乒学*■讨会感3时宙出-i-WSfll 怵族唳"页

就活鷲資更多力物力企5"文史鷲畑学的显為蠢淵

提呈论文之学者名单与论文题目

1 颜清湼(澳州阿德莱德大学历史系教 授)

题目:一百年来马来西亚华社所走过的 道路

2 舛谷锐(日本立教大学社会系副教授) 题目:论六十年代马华文学史的“创出 期“ (THE AGE OF INVENTION)

3 张应龙(中国广州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 究所副教授)

题目:百年回眸: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史 之变迁

4 曹云华(中国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教 授兼所长)

题目:马来西亚与泰国华人参政模式比较

5 吴小安(中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题目:英暹时期北马地区华人家族历史 与权力关系,1857-1916:以庄氏家族 为个案的研究

6 古鸿廷(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 授)

题目:马来亚地区华文高等教育的回顾

7 龚宜君(台湾淡江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专 任副教授兼所长)

题目:东南亚华人的经济发展与族群关 系:以马来西亚华商为例

8 顾长永(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 究所教授兼所长)、

戴万平(台湾正修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 助理教授)

题目:华人移民社会的认同政治:台湾 与马来西亚

9 陈丁辉(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研 究计划助理)

题目:想象还是真实?独立后马来(西) 亚国族建构的再思考

10曹淑瑶(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 题目:战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 的困境

11陈志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 主任)

题目:关于被涵化的马来西亚华人的若 干问题

华研20周年

254 •乘凤,破演为沧渉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杨松年(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文学所 教授)

题目:中国文学在新马的传播:回顾与 前瞻

廖建裕(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 题目:马来西亚的土生华人:回顾与前瞻 何启良(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 题目:萧萧行色——百年马华文化 柯思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助 理教授)

题目:跨文化演练中的创意误读论郭宝 崑于1966年翻译、改编、导演的一个 西方现代剧作

黄贤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兼副主任)

题目:马来西亚华人近代史的分期刍议 林纬毅(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 题目:万世顺公司与新加坡潮人的妈祖 祭祀

朱崇科(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学系博士 候选人)

题目:建构马华文化/文学:写在本土 迷思以外——试析马华文化/文学本 土的建构策略及其限度

文平强(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主任) 题目:从空间的视角探讨马来西亚华人 经济与社会的变动

郑良树(南方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 所所长)

题目:从华教史,论大马中华文化的起 承转合

林水檬(拉曼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题目:百年华教:从传统到现代 何国忠(马来亚大学东亚系系主任) 题目:回去中国的马来亚人:辜鸿铭融 入“主流”的曲折

张景云(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研究员) 题目:战后槟城海峡华人的分治运动 田英成(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学术董事) 题目:论左翼运动时期砂劳越人民联合 党的政治路线(1959-1969)

祝家华(南方学院副院长) 题目:两线政治:十年变迁与政治转型

——兼论大马华裔的政治选择与实践

26谢川成(马来亚大学语文学院中文讲师) 题目:论中学综合课程纲里的文学教育

27刘崇汉(华总副执行总秘书)

题目:华团整合:机制与互动

28庄华兴(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 文组讲师)

题目:遗失的链结:海峡华人的答答马 来文创作

29蔡增聪(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执行主任) 题目:战后砂拉越华人研究概述

30莫顺宗(新纪元学院中文系讲师) 题目:华团的声音:1970至80年代四 个华团大会研究

31黄文斌(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候 选人)

题目:论马华文化的承传与文化人才的 培养

32许文荣(南方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题目:战前马华文学的南洋书写:本土 性建构的最初尝试

33潘永强(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题目:抗议与顺从:马哈迪时代的华人 政治

34魏月萍(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研 究生)

题目:从“离心”到“主体”历史意识 的建构一一独立后马华地方史初探

35陈美萍(新纪元学院讲师兼研究员) 题目:华人社会多元主义论述的转型 ——地位平等、抗议偏差及要求承认

36钱进逸(拉曼学院讲师)

题目:五十年代马来亚华侨身份认同转 移--以实兆远福州籍贯华人为例

37张晓威(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博士 候选人)

题目:商而优则仕——南洋客籍富商 张弼士生命历程地初步考察

38廖文辉(新纪元学院中文系讲师)

题目:试论许云樵在马新史学的地位与 局限

39李元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 研讨会总结演讲

华研20周年

255 •乘风破演焙浩游

2004

剖析馬中關係 在新世界定位

饑50學者 同台交流

(吉隆坡21日讯)今年是马中建交30 周年.华社研究中心、《东方日报》及武 汉大学.为促进马中之合作关系,而主办 了主题为「马中关系:新世界秩序中的定 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此•国际研讨会经过一年的fit心筹备后,将于本 H276280在吉隆坡旧巴生路珍苑大“

研討會分7領域

在研讨会上,其中21位学者将根据其研究课. 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此 外,研讨会提供了各地学者及参加者一个交流的平 台.在近距离的接触F,大家可以随意地相互交 流.此其一。 y

另外,研讨会所探讨的议题涉及范田广泛,体 现出较全面性的宏观视弟•总体而言,共布分为'

华社研究中心联合《东方日报》及 中国武汉大学于2004年11月27 H -28日假吉隆坡珍苑大酒店举行“马中 关系:新世界秩序中的定位”国际学术 研讨会,主办单位特邀请交通部长拿督 斯里陈广才主持开幕仪式及高等教育部 副部长拿督胡亚桥主持闭幕仪式。是项 研讨会的目的,在于探讨马中两国建交 以来以及新世界秩序环境下的关系。

40多位邀请学者将提呈论文探讨各 方面课题。第一场将针对郑和对马中关 系的作用重新评估,接着将依次探讨国 际与双边关系、与中国经商的经验、贸 易和东协一中国自由贸易区、和全球化 背景下的双边关系等课题。

现场提呈论文之学者名单与论文题目:

1 万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 所)

题目:郑和与满剌加一 一个世界文明 互动中心的和崛起

2 Dr. Geoff Wade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 •研究所)

题目:郑和航海的重新评估

3 Assoc. Prof. Terence Gomez (马来亚 大学商学院)/

甄义华博士(马来西亚科技大学文学院) 题目:在中国的大马商家一跨国主义、

商业网络以及企业发展

4 甄义华博士(马来西亚科技大学文学院) 题目:“中国制造”品牌一进口货物 对槟城厂商的挑战

5 柳瑞禹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

题目: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关系在WT0 中的持续与发展

6 邱家金教授(马来亚大学历史系)

题目:回顾1874-1974年间马来西亚 与中国的关系

华研2°周年256・乘风破滾落浩潘

7 倪世雄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题目:秩序、安全与发展一中国三个 新概念以及其含义

8 牛海彬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题目:东亚地区主义与中国一东盟关系

9 文平强博士(华社研究中心)

题目:中国与东南亚能源合作的前景

10蔡晓戈副教授(广西东南亚研究中心) 题目:地区安全形势与中马安全合作

11甘培忠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

题目:中国大陆外商投资法律政策和 社会环境若干问题探讨

12绍景春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

题目:中国入世后外贸法律制度的新 发展

13王峰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

题目: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法律环境一 现状、问题与建议

14 陆建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 究所)

题目: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一背景、 进展与问题

15周茂荣教授(武汉大学商学院) 题目: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 与中马经贸关系

16邱力生教授(武汉大学商学院) 题目:“中马”经贸关系的现状、问题 与对策探索

17贾保华教授(中国北京对外经贸大学) 题目:东盟对外贸易以及亚洲的前景

18余之祥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题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与外向型 经济

19沈道齐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题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与投 资环境

20乔洪武教授(武汉大学商学院)

题目: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伦理规则 的建构

21许利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 所)

题目:伊斯兰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马关 系

22陈继勇院长(武汉大学商学院)

总结

“马中关系:新世界秩序中的定位”国际学 术研讨会圆满结束,由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拿督胡 亚桥主持闭幕仪式。

华研2°周年257 •乘風破液洛沧潘

讲座会•座谈会•新书讲评会

日期 题目 主讲人

1 1985/06/08 亚太地区的经济潜能与中国投资机会 张灿泉

2 1985/07/04 中国现代化与美国对华政策 Dr. Joyce K. Kallgren 教授

3 1985/07/13 提高华族素质与人才的培养 江真诚博士

4 1985/08/17 工业政策与华裔中小型工业 黄梅贵

5 1985/09/21 华裔树胶小园主如何应付今后的挑战 林绍青博士

6 1985/10/19 回教的派别与动向 陈润棠院长

7 1985/10/25 学术交流会 饶宗颐教授

8 1985/11/05 1. 东西方管理学比较 2. 美国教育概况 毛平吉博士

9 1985/11/09 东亚与东南亚经济前景 陈坤耀博士

10 1985/12/15 叶亚来座谈会 1.叶亚来开辟吉隆坡的功绩 李业霖

2.叶亚来在马来西亚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陆庭谕

3.仙四师爷和叶亚来公的精神联系 庄之明

11 1985/12/28 新村概况及基本问题 林廷辉

12 1986/01/05 敦煌变文与絵画 饶宗颐教授

13 1986/01/25 教育法令及华文教育 陈松生律师

14 1986/02/22 工业大蓝图分析 黄宝金博士

15 1986/03/01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间隐藏的十二钗最后 归宿之谜 张硕人博士

16 1986/03/15 从柯拉松当选总统谈妇女参政 永乐多斯

17 1986/04/22 华人社会各阶层所面对的土地问题 吴清德博士

18 1986/06/23 南洋风格的中国画 鍾正山院长

19 1986/06/30 汉语最新的发展 卢绍昌硕士

20 1986/07/09 静山集锦作法 郎静山大师

21 1986/07/19 马华文学与八十年代的华社 陈应德讲师

22 1986/07/28 太极拳哲理与妇女 吴国忠师傅

23 1986/08/08 法治与司法独立 杨培根律师

24 1986/08/15 从造型艺术谈起 杨景天教授

25 1986/09/02 中国文学在欧洲 廖天琪讲师

26 1986/09/13 谈岭南画派 郑浩千院长

27 1986/09/14 东南亚经济与工业发展中华人的企业机会 徐正观教授

28 1986/10/31 新经济政策:经济成长的策划 陈德鸿博士

29 1986/12/08 营养、健康与长寿 林亦森博士

30 1986/12/31 基督教与华文文化 黄润岳

华研20周年

258 •乘凤破波洛淹烬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主讲人

日期

题目

1987/02/24 与女作家谈天 李昂教授、陈艾妮

1987/03/22 社会病态与道德重整研讨会 林晃升、顾兴光、 李业霖、永乐多斯

1987/04/06 起从新诗创作到亚洲华文文学的交流 林焕彰

1987/04/26 睡眠与睡眠失调 陈佳鼎教授

1987/05/24 中学生出路问题座谈会 1.升入国内大学就读问题 叶添来教授

2,进入职业学校及工艺学院的机会 王品棠博士

3.在酒店、餐馆领域就业的机会 苏长发

4.工业建设中,中学生就业与升职的机会 黄成福

1987/07/14 音乐漫谈 陈洛汉

1987/07/19 心理医学的认识 云大煌教授

1987/12/20 水果品种改良农业讲座 林济源、曾仁彬

1988/05/01 新马华族历史研究之方法与推广 1.关于研究大马华族历史的若干问题 李业霖

2.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与新加坡 柯木林

历史研究

1988/06/02 马来西亚税务简介 杨宝财会计师

1988/08/16 大众传播对现代人的影响 皇甫河旺教授

1988/09/11 认识糖尿病辅导会

1988/10/16 世界最先进捕鱼法 川村博士

1988/10/20 台湾农业发展 黄正华教授、张武男 教授、朱德民教授

1988/10/25 礼俗革新讲座会 黄逢保

1988/11/25 如何选择中文电脑系统 曾友和博士、 叶仕平博士、杨振兴

1988/12/10 资讯与管理 杨浚中博士

1988/12/19 水耕栽培 高德铮博士

1989/01/29 电脑讲座 叶仕平博士、 陈泽却博士、杨振兴

1989/05/01 五四运动与大马华人社会 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李业霖

2.五四精神与马华文学 傅承得

3.五四:未完成的改革 张景云

4.五四运动的反思与超越 骆静山

1989/05/26 从法律和民权角度看家庭暴力 邹瑞玉律师、 陈丽萍博士

1989/06/16 我国青年团体问题探讨 陈亚才

华研20周年259 .乘凤破慎落沧海

日期 题目 主讲人

53 1989/06/18 从文学的殿堂到群众的街头-谈马华诗人 能为国家社会做些什么? 游川、傅承得、小曼

54 1989/07/01 从理想与现实看赌博问题 释金明法师、 赖腾生牧师、吴明珠

55 1989/07/22 电脑业前景 曾友和博士

56 1989/07/29 新经济政策 陈丽萍博士、陈友信

57 1989/09/03 理性与宗教1.知与行的统一 2. 理性与信仰 3. 宗教与迷信 继程法师 李健安 石诗元

58 1989/10/01 叶亚来与拉惹阿都拉 李业霖

59 1989/10/29 电脑讲座 杨振兴、罗森国

60 1989/11/26 中文电脑输入法 电脑在商业上的用途 叶仕平博士 杨振兴

61 1990/01/14 人权课题 陈亚才

62 1990/05/12 社团文书工作 陈亚才

63 1990/05/13 青年团体的组织与方向 陈亚才

64 1990/06/27 农业专题讲座 1. 现阶段的台湾农业科技之研究发展与推广 2, 雪隆菜农面面观 谢顺景博士 叶添来教授

65 1990/07/02 挑战与选择-谈我国近年来的政治发展

66 1990/07/04 工厂环境与生产力 苏长发

67 1990/07/07 透视我国新闻道德研讨会(英语) Mr. K.Das、温义成、 柯嘉逊博士、林吉祥、 Irene Fernandez 女士、 Dr. Mohd. Nasir Hashim、 Railey Hj Jeffrey

68 1990/07/08 华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继程法师、 黄孝兴教授、李业霖

69 1990/07/16-21 智慧人生系列讲座-普献法师演讲会 普献法师

70 1990/08/18-19 叶亚来历史图片展 1, 叶亚来生平事迹(幻灯片辅助讲解) 2, 雪兰莪内战与叶亚来 3, 向叶亚来学习的现代意义 陈亚才 李业霖 刘崇汉

71 1990/09/09 莫忘先贤创迹-重新认识甲必丹叶亚来 陈亚才

72 1990/10/07 竹的栽培及工业应用的潜能 1. 马来西亚工业发展的潜能与策略 2. 竹荀的栽培与管理 黄成福 叶添来教授

华研2°周年260・乘风破•:&像浩瀋

日期 题目 主讲人

73 1990/12/02 环境污染讲座 1. 马来西亚空气污染的状况 2. 河水的污染及控制 3. 环境污染的执法 孙镇信博士 唐仕龙博士 苏福泉

74 1991/01/03 从1991年财政预算案看通货膨胀与 爱心社会(英语) 依萨沙哈里博士、 柯嘉逊博士

75 1991/03/14 宪法与回教国 张文光律师

76 1991/05/01 1. 人权面面观 2. 社团会议观范及实习 陈亚才

77 1991/05/02 关于西马华人研究的初步认识 陈亚才

78 1991/05/03 中华民族古建筑的几个特征 张驭寰教授、 马瑞田教授、王忠文

79 1991/05/26 马新华族历史研讨会 1. 谈修大马华族历史 2. 整理新华史料的若干问题 3. 有关槟州华族地方史的研究 -一位史学工作者的经验与难题 4. 马六甲早期华人与新加坡的关系 李业霖 柯木林 陈剑虹 沈墨义

80 1991/05/26 马新华族历史研讨会 李业霖、陈剑虹

81 1991/06/02 如何筹办团体活动 陈亚才

82 1991/07/21 谈知识青年与社会参与 陈亚才

83 1991/10/04 少女情怀总是诗?-少女失踪问题面面观 陈沛武总警长、 云大煌教授、释继程 法师、刘少平博士

84 1991/10/31 谈古迹的保存与维护 陈亚才

85 1991/11/02 青年与社会参与 陈亚才

86 1992/02/23 当代大马华人政治辨思学术研讨会 陈应德博士、 林水檬博士、 林廷辉博士、陈亚才、 陈业良博士、张木钦

87 1992/02/24-25 刊物编排设计及封面设计 叶玉佩(出版部)

88 1992/03/24 编辑技术 叶玉佩

89 1992/04/27 华人新村教育问题 林廷辉博士

90 1992/06/18 青年在维护人权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陈亚才

91 1992/06/20 大专生与社会参与 陈亚才

92 1992/07/03 环保问题 陈亚才

93 1992/07/17 大专生应有的思想 陈亚才

94 1992/07/27 从法家学说谈中国的管理概念 陈亚才

翅询费261 •乘风破滾帯沧诲

日期 题目 主讲人

95 1992/08/19 宗教与哲学 释金明法师、 唐崇荣博士

96 1993/01/03 重新认识人参的功效 李佩和医师

97 1993/04/26 陆佑专题讲座 1. 陆佑的历史贡献 2. 陆佑墓园及曾住过的建筑之特征及地位 李业霖 黄木绵(绘测师)

98 1993/06/08 从大学教育看大学生的思想困境 陈亚才

99 1993/06/17 大专学生运动之发展座谈会 陈亚才

100 1993/06/23 苏联解体之谜 1. 戈尔巴契的改革与苏联的衰亡 2. 耶尔辛的不流血改变 李业霖 罗正文

101 1993/07/13 东西方对人权的看法 陈亚才

102 1993/09/05 围城新局-华团的全方位思考学术研讨会 陈再藩、谢春荣律师、 张景云、陈应德博士

103 1993/11/20-21 马来西亚宗乡社团的发展动向: 一些观察与探讨 陈亚才

104 1993/12/09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清华大学 杨家庆教授

105 1993/12/17-18 华青团体的运作与发展 陈亚才

106 1994/01/24 理性化与2020宏愿-从韦伯理论谈起 曾庆豹

107 1994/01/31 走出反西方中心的情结 曾庆豹

108 1994/03/19 升学辅导讲座 1. 本地国立大专院校的升学机会及未来出路 2. 独中生的升学选择 3. 国内私立学课程知多少? 各大专升学辅导组成员 莫泰熙 李丽媚

109 1994/04/06 马英争执之真相 柯嘉逊博士、谢春荣

110 1994/04/09-10 21世纪革新型流通业 林谷煙、林荣茂

111 1994/05/01 如何作批判性的思考 陈亚才

112 1994/05/05 谈商标、版权专利 张文光律师

113 1994/06/03 图书馆之电脑化及资料的处理 陈亚才

114 1994/06/17 大专生的生涯规划 陈亚才

115 1994/06/24 东南亚金融改革趋向 黄梅贵

116 1994/07/08 从西游记看华人的心灵世界 黄孝光博士

117 1994/07/09 从情诗看华人的爱情世界 黄孝光博士

118 1994/07/09 认识华族历史研究的概况 陈亚才

119 1994/08/05 评论华人社会的陈腔滥调 曾庆豹

120 1994/08/11 性的政治经济学-谁来决定女人的身材? 曾庆豹

121 1994/08/12 华资中心的组织角色 陈亚才

华研20周年

262 •乘凤破液弧沧海

日期 题目 主讲人

122 1994/08/16-17 企业再生-现代企业组织变革趋势与 策略研讨会 万以宁

123 1994/08/24 从新马来人概念谈华社的省思 陈亚才

124 1994/08/27 中国与马来西亚激光研究及发展 邓锡铭教授、 刘金生教授

125 1994/09/04 解读大马政治生态 沈观仰、郭仁德、 张景云

126 1994/09/09 华族文化之路 李业霖、王锦发

127 1994/09/25 华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 宋兆雄

128 1994/10/07 我参与华资多年的经历和感受 陈忠登医生

129 1994/10/20 陆佑生平事迹 陈亚才

130 1994/10/27 男女平等是不是一场两性战争 宋宝兰

131 1994/11/06-10 电脑专题讲座会 1. 资讯科技与应用 2. 由资讯高速公路谈资料通讯 3. 类神经网路及其应用 杨东麟博士 刘德明博士 王益文博士

132 1994/11/17 大马宗乡社团的发展动向 陈亚才

133 1994/12/01 华资跨业交流会-1995年财政预算案 -给华资中小企业者的启示 潘庆松、周芝简

134 1994/12/11 1 .谈生涯规划与辅导 2,中国升学之路及其他升学讲座 陈友信、陈亚才、 邓章钦律师、涂鸿棠 周丽娟等

135 1994/12/16-18 九四年教育资讯展 1. 大马成为区域教育中心的潜能 -趋势与挑战 2. 中国升学之路 陈忠登医生、 杜乾焕博士、张健辉 陈友信

136 1994/12/18 战后新马华人政治研究 徐本钦博士、田英成

137 1995/01/22 解读马哈迪医生座谈会 何启良博士、翁诗杰、 曾庆豹、再奴汀迈汀、 沙努西奥思曼博士、 吴清德博士

138 1995/07/21- 1995/12/08 举行49场全国巡回演讲

139 1996/02/04 《马华文学:内在中国、语言与文学史》 张景云

140 1996/04/06 《与2020共舞一新马来人思潮与文化霸 权》新书讲评会:“文化霸权:知识/ 权力的共犯关系” 罗正文、 张景洲牧师、 曾庆豹

141 1996/06/12 电脑计算的天地一空间与时间 蔡进一教授

华研2°周矩263 .乘风破波洛沧海

日期 题目 主讲人

142 1996/06/23 华团与马华文化 骆静山、谢爱萍、 陈亚才

143 1996/08/04 DNA-打开人类身份之钥 许庄砺教授

144 1996/08/25 前瞻2020年宏愿一回顾本世纪科技发展 谢瑞平教授

145 1996/09/15 探讨大马环保管理及持续性发展 唐仕龙副教授

146 1996/10/06 电浆-未来世界的能源 王巧声副教授

147 1996/11/02 如何纾解现代人的压力 陈忠登教授

148 1996/11/03 游览电机电子工程万花筒 蔡贤德副教授

149 1996/12/05 大马华人政治文化批判 翁诗杰

150 1997/07/04 马来西亚当前的政治变迁 詹运豪博士

151 1997/07/10 马来西亚家庭制度与社会变迁 王大修副教授

152 1997/08/03 非营利组织之经营管理 林哲生

153 1997/08/14 97年度雪隆区纪念日据时期殉难同胞 沼田铃子、孙建成

154 1997/08/29 马华知识份子的定位与角色 翁诗杰、祝家华、 黄永安、蔡添强

155 1997/09/29 大马华人家庭与文化传承 谢爱萍、吴明珠

156 1997/12/19 宗教信仰VS世俗化的浪潮 陈金狮博士、 邢福庄、洪祖丰

157 1998/01/17 亲子关系 许秀华博士

158 1998/02/16 政经危机与策略探讨 李雅芬

159 1998/03/20 宗教:苦难中的力量 林日峰、继程法师

160 1998/04/25 谈当前经济危机与认识 蔡维衍、黄永安

161 1998/05/15 21世纪文化中国交流会 梁燕城博士

162 1998/05/16 21世纪文化中国的前途 梁燕城博士

163 1998/08/22 跨世纪的科学与信仰瞻望 刘杰恒博士

164 1998/09/09 文学讲座 郑明俐教授

165 1998/09/10 文学讲座 郑明俐教授

166 1998/10/02 当今马来西亚知识分子的挑战及其角色 再探讨 唐彭、张永新、 许文荣、丘光耀

167 1998/10/09 金融危机对东亚区域经济的影响

168 1998/10/23 第三条路:21世纪欧洲政治思潮评析 黄永安、丘光耀

169 1998/12/02 97后的中港政经矛盾与融合 郑宇硕教授

170 1998/12/17 论华侨的定义 朱宏源教授

171 1999/04/19 脑炎病毒与猪农困境 陈忠登医生、 拿督林源德、李雅发

172 1999/05/16 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文化讨论会 何国忠博士、祝家华 胡兴荣博士、罗正文

173 1999/05/16 《文化马华》新书讲评会 张景云

华研2°周年264.乘风破滾涛沧瘤

日期 题目 主讲人

174 1999/05/25 《华人社会观察》新书讲评会 陈亚才

175 1999/05/27 我国的金融新措施与经济复苏 熊远宾

176 1999/06/20 面向21世纪工商企业的发展战略 拿督赖炳荣

177 1999/06/25 九十年代末期动荡中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 何启良博士

178 1999/10/29 历史的启示:海峡华人知识分子的中华 文化复兴运动 李元瑾博士

179 1999/10/10 《中国文学新走向》新书讲评会 吐鲁洪讲师

180 1999/12/08 大马华人的未来:何谓趋势,如何研究? 冯久玲

181 1999/12/28 马来西亚的未来 冯久玲、 西华阿那登博士、 佐摩博士、阿都拉萨

182 2000/01/15 马华社会与人文关怀 赖瑞和博士、 温任平、詹缘端

183 2000/01/23 《建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 国家与华教运动》专题讲座会 林开忠

184 2000/02/14 世纪的回眸和前瞻 骆静山

185 2000/05/08 外资重还,危机重现 何启斌博士

186 2000/06/11 研究风气与华人社会 陈松沾、祝家华、 黄文斌

187 2000/06/27 点评现代作家 王德威教授

188 2000/06/28 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命运 赵毅衡教授

189 2000/06/28 金庸小说的放毒女人 虹影

190 2000/06/29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儒道释 汤一介教授

191 2000/06/29 中国宗教与妇女 乐黛云教授

192 2000/09/03 《马来西亚华人新村五十年》新书讲评会 谢爱萍博士

193 2000/09/08 组织行为与人际冲突 徐强教授

194 2000/09/10 华人历史古迹研讨会

195 2000/09/15 陈嘉庚在新马的历史地位 杨进发博士

196 2000/09/18 《太平洋战争新论》新书讲评会 赖观福

197 2000/10/01 福建省的历史与文化 林宝卿副教授

198 2000/10/01 族群的融合与衍化一唐人,河洛人及 闽南人 陈漱石博士

199 2000/11/11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建筑文化探源 陈漱石博士、李慧娟

200 2000/12/15 我对整理新马华文文学史的一些看法 杨松年博士

201 2001/02/05 〈大马史的重建:从“Manusia”(摩奴始祖) 到“Malaysia"(马来子孙)〉论文发表会 郑文泉

202 2001/04/22 基因改造工程,生机还是危机? 刘杰恒博士

华研20周年265 •乘风破液为浩•海

日期 题目 主讲人

203 2001/04/24 〈殖民知识与认同形构一论“伊班”作为 一种认同的概念〉论文发表会 林开忠博士

204 2001/05/11 马币汇率是否应予调整 梁家兴博士、 拿督蔡国治、熊远宾

205 2001/06/25 马华文学走进廿一世纪 温任平、傅承得、 魏月萍

206 2001/11/16 911事件与宗教和文明的冲突 陈金狮博士、洪祖丰、 Dr. Osman Chuah

207 2001/11/18 “张景云书系”新书讲评会 何启良博士

208 2002/02/25 农历与农历新年 洪天赐教授

209 2002/02/27 《难忘的世界之友》新书讲评会 陈凯希

210 2002/06/23 关于马来西亚童工问题 徐云彪

211 2002/07/15 郑和与中马关系史 孔远志教授

212 2002/07/26 华研与大马的族群研究 文平强博士

213 2002/08/23 关怀乐龄人士 Sachiko Konami

214 2002/09/18 东亚与东南亚海外华人商业研究的反思 颜清湼教授

215 2002/10/27 《社会变迁与文化诠释》新书讲评会 何启良博士

216 2002/12/28 马来西亚种族极化的历史背景 拿督邱家金教授

217 2003/02/11 中华文化之先锋一天文学 黄锦泉博士

218 2003/05/10 《移国:太平华裔历史人物集}新书点评会 苏庆华、张景云、 陈亚才

219 2003/06/05 传播网络的特性与运用 王祖龙博士

220 2003/06/29 砂劳越左翼运动的发展 田英成

221 2003/08/25 北京大学学术访问团交流会一东南亚民 族和文化的融合 张玉安教授、姜永仁 教授、裴晓睿教授

222 2003/09/12 从学科交叉漫谈生物信息学 郝柏林教授

223 2003/11/08 中国的少数民族与国族整合 谢剑教授

224 2004/02/03 东亚的空间组织与地方命名的探讨 文平强博士

225 2004/03/03 中国科学与文明:李约瑟及其作品 Dr. Christopher Cullen

226 2004/04/25 中国与伊斯兰文明的科学交流一我个人 的研究心得 何丙郁教授

227 2004/08/23 马中两国间的政、经、文、教研究之心得 张灿泉、文平强博士、 李一平副教授

228 2004/10/31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师道 劳悦强博士

229 2004/10/31 《新马遗浦:漫谈中华文化与教育》新书 讲评会 祝家华博士、 永乐多斯博士

230 2004/11/06 《清流甘泉:与世界智者晤谈》新书讲评会 黄文斌博士

231 2005/02/18 甲必丹叶观胜的历史贡献 李业霖

华研20周年

266 •乘成破演洛浩潘

日期 题目 主讲人

232 2005/03/14 世界经济的探讨及马中货币汇率变动中 的商机 Dr. Andrew F. Freris

233 2005/06/26 马来西亚的中国古代外销陶瓷器 叶耿瑾

234 2005/06/29 清华大学之办学理念 顾秉林教授

235 2005/07/02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新的视野 李锦兴博士、文平强 博士、何启良博士、 郑文泉博士、李玉辉

2001年4月22日讲座会“基 因改造工程,生机还是危机?”主讲 人刘杰恒博士,主持人陈忠登教授。

2003年6月29日讲座会“砂劳 越左翼运动的发展”,主讲人田英成, 主持人潘永强。

2004年3月3日讲座会“中国 科学与文明:李约瑟及其作品”,主 讲人 Dr. Christopher Cullen,主持人 文平强博士。

2004年4月25日讲座会“中国 与伊斯兰文明的科学交流一我个人的 研究心得”,主讲人何丙郁教授,主 持人文平强博士。

华研20周年

267・乘风破演落沧潘

杜会大学系列课程

日期 讲题 主讲人

1 1995/09/01-04 人类的智慧之花一哲学入门(一) 曾庆豹硕士

2 1995/11/30-12/13 读史使人明智一历史学入门 李业霖

3 1995/12/29 批判理论与当代德国哲学 曾庆豹硕士

4 1996/02/06-11 哲学入门(二) 曾庆豹硕士

5 1996/03/21 宏愿声中的法治危机 —谈律师公会何去何从? 杨培根律师

6 1996/04/02 从哲学的观点谈生论死 曾庆豹硕士

7 1996/05/10-16 社会学入门(一)社会学的性质、 研究方法、重要概念 游若金博士

8 1996/07/12 上帝死了,尼采与当代哲学 曾庆豹硕士

9 1996/07/23-30 法律学入门:大马法律系统简介 张文光律师

10 1996/08/23-30 形上学 曾庆豹硕士

11 1996/11/10-17 与历史永恒的对话-谈历史的解释 与历史的建构 安焕然硕士

12 1996/12/08-18 现代政治学的应用 黄明来硕士

13 1997/01/30-31 哲学智慧分享

14 1998/03/19, 20, 23, 27 及 04/03 政治学概论 黄永安

15 1998/04/08, 09, 13, 14 哲学概论 蔡添强

16 1998/05/26, 29 全球化与国家 黄永安

17 1998/06/15, 17, 19, 22, 27 历史学概论 李业霖

18 1998/07/21, 24, 27, 31 历史唯物主义(上) 丘光耀

19 1998/08/28 及 09/02, 04, 09 历史唯物主义(下) 丘光耀

京醐鶴詡;廛廚够

号系列课程

1>

1995



〔吉隆坡31 日讯)「社会大学」 经已设立!这是华社 资料研究中心为了要 让没有机会进入正统 大学学习的各阶层人 士可以「掌握时代脉 搏,激发人文关怀 J ,在工余之时进 修,不要虚渡人生!

由华资开办•设14学系

“社会大学”下月开课 资会员及学牛150零会工作;%。 系第一讲「历史学厶 苛議璧嬴主愆莪魏謨sj.

时,社会大学仅在吉 魚燮申嚏冬吿枣芟二W *96盘3見其;

年9月1 日,开办社 会大学系列 课程。此课 程开办的目 的,是让更 多的社会人

士、上班族、莘莘学子有机会 接触人文教育、正统体系外的 教学以及工余再学。(此课程 1998年后停办)

华四0恥268 •乘风破油洛浩癇

健康生活系列讲座

日期 讲题 主讲人

1 1986/05/24 常见脑疾的认识 陈忠登教授

2 1987/04/18 中医药对肝炎防治法之探讨 饶师泉医师

3 1987/09/25 肺咯血病采用中药治疗的观察 刘保生医师

4 1987/09/29 妇女月经与更年期问题 张福康医生

5 1988/03/15 白内障及常见眼疾 林传杰医生

6 1988/04/16 肿瘤及癌症 李富强医生

7 1988/04/30 脑神经及脑癌 陈忠登医生

8 1988/05/07 针灸的适应症 郭廷林医师

9 1988/05/08 常见的眼疾 林传杰医生

10 1988/05/21 家庭因素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麦列菲菲教授

11 1988/07/02 血液科常见的疾病 吴世清医生

12 1988/07/02 中医治疗肝炎饮食与健康神经衰落 饶师泉医师、高哲光 医师、黄叔平医师

13 1989/01/15 B型肝炎 陈忠登教授

14 1989/01/15 肝炎及其预防 陈忠登医生

15 1989/04/01 鼻咽癌及常见的耳鼻喉疾病 许慧强医生

16 1989/06/03 骨骼所引起的疾病与治疗 陈忠殿医生

17 1989/07/02 近视手术及隐性眼镜的保养 林传杰医生

18 1989/09/09 近视及其治疗 林传杰医生

19 1990/05/13 脑癌与癌症普通常识 李富强医生

20 1990/05/20 医药讲座 1. 不孕症的诊治 2. 简介瘀血型不孕症 3. 简介痰湿型不孕症 陈秋梅医师 陈秋兰医师 卢金压医师

21 1990/06/16 认识爱滋病 吴世清医生

22 1990/06/30 针刺治疗胃下垂临床心得 贺思圣教授

23 1990/11/03 子宫颈癌及子宫颈癌的预防 陈俊英医生

24 1991/01/04 脊髓骨、背痛 徐志彬医生

25 1991/08/25 腰痛及气喘病之研讨 张成国教授

26 1991/09/13 癌症的辐射治疗 林国辉医生

27 1991/10/18 恼人的头痛 陈忠登医生

28 1992/01/21 痔疮与肛肠疾病的介绍与预防 周济民教授

29 1992/05/21 尿路结石及胆结石治疗之最新进展 吴开俊教授、萧光麟博士

30 1992/06/13-14 防治爱滋病讲座及展览会 1. 爱滋病在马来西亚 2. 座谈会 莫哈末纳索医生 黄晋亮、饶师泉医师、

华研20周年

269 •乘风破液帶沧潘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主讲人

讲题

日期

3.从佛教观点探讨爱滋病 洪祖丰、吴世清医生 达摩难陀法师

1992/10/23 小儿心脏病 林敏康医生

1992/11/27 心脏病预防及其治疗法 黄舜彦医生

1994/07/31 颈椎病临床研究 张少珍教授

1994/08/26 鼻咽癌的认识 许慧强医生

1994/10/28 冠状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 苏志雄医生、林猷正教授

1994/11/12 项椎病诊疗及自我康复 韦以宗教授

1994/12/05 脱疽的辨证施治 蔡炳勤医师

1994/12/09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 张壮战医师

1995/09/03 爱滋病记者会 爱德华医生

1995/03/10 揭开睡眠的神秘 陈忠登医生

1995/04/07 认识精神分裂症 云大煌教授

1995/05/07 糖尿病新知 马来西亚糖尿病协会 代表蔡尚育医生

1995/06/09 胃溃疡、胃炎、胃癌 蔡尚育医生

1996/01/12 幼儿营养决定一生健康 曾振锚医生

1996/02/09 肝炎A, B, C 蔡尚育医生

1996/03/08 乳癌知多少 叶静娴医生

1996/04/12 男人性功能 梁明浪医生、云大煌医生、 陈忠登医生

1996/05/10 心脏病中风的治疗与预防 苏志雄医生

1996/06/14 浅谈肾移植与前列腺疾病 李昇煌医生

1996/07/05 生理病还是心理病-妇产科身心整体论 刘国权医生

1996/08/09 大小肠的一些常见疾病 蔡尚育医生

1996/09/13 不孕怎么办? 黎成富医生

1966/11/08 认识现代整形外科医学 梁明振医生

1996/12/13 背痛怎麽办?颈部与腰部脊椎关节 病与骨棘浅谈 徐志彬医生

1997/04/11 腹下部长期病痛浅谈 刘国权医生

1997/05/06 胆生石 蔡尚育医生

1997/07/11 鼻炎 郭政胤医生

1997/08/08 骨折的认识与治疗 李润强医生

1997/09/12 哮喘病 李纬夏医生

1997/10/10 谈肾病的认识与治疗 陈助松医生

1997/11/14 什么是血癌 苏民丰医生

1997/12/12 白内障的治疗与进展 林传杰医生

1998/02/21 如何生一个健康正常的宝宝 刘国权医生

1998/04/10 鼻咽癌的最新进展 郭政胤医生

华研20週年270 •乘凤破滴落浩海

日期 讲题 主讲人

65 1998/05/08 前列腺肥大怎么办? 骆泽锌医生

66 1998/06/12 糖尿病的最新进展 丘宏礼医生

67 1998/07/10 风湿病的认识 周淑勤医生、李润强医生

68 1998/08/14 冠状心脏病的最新进展 陈敬雄医生

69 1998/09/11 谈对阳痿的认识与治疗 骆泽锌医生

70 1998/11/13 现代整容医学的认识 梁振明医生、陈洪镜医生

71 1998/12/11 胃肠癌的认识 蔡尚育医生

72 1998/12/18 红班狼疮症的认识 周淑勤医生

73 1998/03/12 青春豆、牛皮癣皮肤病 陈洪镜医生

74 1999/04/09 风湿病与关节炎的认识 李润强医生、周淑勤医生

75 1999/05/14 不育路上峰回路转 刘国权医生

76 1999/06/11 鼻敏感与鼻窦炎的认识 许慧强医生

77 1999/07/09 医治血液系统癌一新的进展 吴世清医生

78 1999/08/14 肥胖是福气吗? 丘宏礼医生

79 1999/10/08 怎样宝贝您的肝? 蔡尚育医生

80 1999/11/12 腰背痛、劲痛、脊椎骨痛的认识 徐志彬医生

81 1999/12/17 冠状动脉、心脏病的认识和治疗 陈敬雄医生

82 2005/04/16 关节炎与骨骼疏松症 李润强医生

83 2005/05/14 女性更年期与健康 郑宇翔医生

84 2005/05/28 男性更年期与健康 骆泽锌医生

85 2005/06/18 糖尿病与预防 丘宏礼医生

86 2005/07/23 大肠癌与预防 陈孙成医生

87 2005/08/20 肾脏疾病与预防 林进成医生

88 2005/09/03 眼疾与预防 林传杰医生

89 2005/10/01 冠心病之中医预防与治疗法 程新教授

90 2005/10/22 中风与预防 陈忠登医生

91 2005/11/12 中华养身秘诀 贾辉峰医师

1996年4月12日健康生活系列 1999年8月14日健康

讲座“男人性功能”主讲人梁明浪医 生活系列讲座“肥胖是福气

生、云大煌医生、陈忠登医生。 吗?”主讲人丘宏礼医生。

华研20周年

271 •乗凤破演法浩海

“华研天地"专栏

热心人士黄东山先生赞助

华研特邀中心董事、研究员及学术会员撰写文章,以便在《南洋商报》 “华研天地”专栏刊出。“华研天地”既获得华社热心人士黄东山先生大力支 持与赞助,华研董事部对于黄先生的这种仁风义举,由衷的表示感激。

曾刊登于“华研天地”之15篇文章如下:

日期 作者 题目

1 16/10/02 文平强 大马华社唯一研究机构,华研踏 实前瞻

2 18/10/02 文平强 大马华社唯一研究机构,华研力图突破困境

3 21/10/02 李雅芬 营造更公平和自由竞争的工商环境

4 23/10/02 徐云彪 E时代教育的基本要略

5 25/10/02 李业霖 读史与学文

6 27/10/02 潘永强 华社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

7 3/11/02 林德顺 乡会需要年轻人吗?

8 10/11/02 刘崇汉 面向全球化的教育哲学

9 17/11/02 陆培春 在日本演讲散记

10 24/11/02 李业霖 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11 1/12/02 叶汉伦 (A文杂志》......在旁观与涉足之间

12 8/12/02 李业霖 知识结构和学术研究

13 15/12/02 林廷辉、宋婉莹 社会研究普遍化

14 22/12/02 徐云彪 新世纪、新教育、新议程

15 29/12/02 黄子坚 日军向沙州华人逼缴奉纳金

华研20周年272 •乘风破波帝沧•海

新书推介

日期 事件

1992/09/16 出版徹料与研究》

1994/09/04 繡构政治神话:大马两线政治》的评析新书推介礼

1995/09/10 出版华资十周年纪念特刊:《不废江河万古流》

1995/11/01 出版《政治动员与官僚参与》

1996/02/04 《马华文学:内在中国、语言与文学史》新书推介礼

1996/04/06 《与2020共舞:新马来人思潮与文化霸权》新书推介礼

1996/08/11 伏平洋战争史料汇编》新书推介礼及资料展

1997/03/16 《吉隆坡开拓者的足迹:甲必丹叶亚来的一生》新书推介礼及举 办叶亚来与吉隆坡早期历史图片展

1997/08/19 推出《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

1999/10/10 《中国文学新走向》新书推介礼

2000/01/12 《马来西亚中文地名手册》新书推介礼

2000/01/15 推出文杂志》并举行新书推介礼

2000/01/23 健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家与华教运动》新书推介礼

2000/08/15 《奉纳金资料选编》新书推介礼

2000/09/03 《马来西亚华人新村五十年》新书推介礼

2002/02/27 傩忘的世界之友》新书推介礼

2002/10/27 《社会变迁与文化诠释》新书推介礼

2003/04/25 《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文化及族群政治》新书推介礼

2003/09/04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新书推介礼

2004/11/06 《清流甘泉:与世界智者晤谈)新书推介礼

2004年11月 出版《马来西亚华人人口:趋势与议题》

2005年4月 出版《马来人名中译手册》

2005年4月 出版《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教育》

2005年4月 出版《百年回眸:马华社会与政治》

本邦第一本学术性刊物

”资料耕寥'面市

(吉隆坡十七日 讯)经过数个月的筹 备,一本较具思想性 和知识性的杂志一 ■ 资料与研究"终于出

°

这本知识性杂志 是由华社资料研究中 心所出版,华资负黄 人昨晚在雪华堂为该 杂志的首期发刊举行 推介仪式。

华社资料研究中

心管理委员会主席陈 松生在上述推介仪式 上致词时说•华资研 究中心人员经过数个 月的努力后,终于使

这份知识性与学术性

较强的刊物面市。

他说,尽管国内

出版的各类杂志相当

多,.但是知识界与文

化界人士始终感到有

所欠缺,因为毕竟充

斥市场的多为媒乐性

杂志-/ '

他表示,鉴于上 述因素,及在热爱华 资研究中心人士的催 促下,终于促使该中 心决定出版这份刊 物-华资也希望通过 该份杂志■使中心整 理及收藏的资料和资 讯,能鱗传布得更 广,进一步突显中心 成立的意义■

此外,华资中心

也希望通过该杂志作 为桥梁,使中心和华 人社会及知识界建立 更密切的联系。

华资管理委员会 昨晚也委任游若金博 士为华资研究中心主 任,并同时委任各研 究组主任,以下为各 组主任名单:

科技组:谢瑞

平博士,农业组: 叶添来敎授

医药组:许窟

强医生(西医),说 师泉(中医)

社会组,陈应 德博士,经济组:


蜜庆丄


德 組

1992

1992年9月16日,华资推出 徹料与研究》,并举行首 期发刊推介仪式。此杂志的出版理念是:掌握时代的脉搏,激 发人文的关怀。(该杂志于1998/12/31停刊,共发刊36期)

华研2。周年

273 •乘风破液瀉沧海

華資研究中心出版EP 丿解構政治神話E g机家華詳盡分析現有政體

在,

在冶你滿•都生們卻不上 们卻下菖或受活無K過,即

楚霎政者到的關意E在使吉 時注治說政学。味政意我隆 無政的處治間因政治識們坡 刻治問處的丄爲治,地在八 士 題都影斑我與但確主日 關政。充響處們我這定觀訊.

聯對現政至國他子年有九析大構一 盟勢象壇九在在祝輕意九-馬政本 的力-上十八書家一這義二一兩治新 陣•即所年十中華代本的〜九線神書

華.*•資料硏究 壬我嵐慶祝第 E应燮詩.推出

£

線它「出代年評的的書事,八政話 組以政現初代論著知是。這五治▼ 掩政治的,中了作識我是至的 云黨反新在期我-分們很一評

抗衡執敏了卅多年 的執政集團國民陣 線(及其前身聯盟. ),造成所謂的兩 線政治」。

祝家華通過六 個章節的結構'詳 盡而全面地.在書中 分析了我國現有政 體的形成過程,並 將我國多元種族的 主會背景及特殊的 歷史所造成的混合 政體-定名爲「種 族威權民主」政體 ■並以此定位來檢

1994年9月4日,举行 滯构政治 神话:大马两线政治的评析》新书发表 会。此书作者是祝家华。书中内容是在 探讨马来西亚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在我国出现的两线政治局势。

厂均95

1995 年 9 月 10 H , 出版华资十周年纪念特 刊:《不废江河万古 流》。此特刊通过图文 等方式记载与总结10 年来的工作成果,以让 国内外人士了解华资及 引用相关资料。

華社資研中心學術叢書 倣治動員奥官僚參奥》 收錄何啟良諭.文 <吉隆坡卅一日 訊〉華社資料硏究 中心爲進一步落實成 立的宗旨與扮演的角 色:“掌握時代的脈 搏,激發人文的關懐 ”;提倡學術硏究、 傳播資訊,于今年聘 請専職硏究員,推行 専題硏究的同時,也 策劃出版“本土關懐 系列”的學術叢書。 這系列學術叢書之一 ——《政治動員與官 僚參與〉,現與出版 面市,各書店已有代

售。炙与仏

治系擔任就師。 何啓良博士也是一位 文藝作家,在此之前 ,即在七十年代,他 曾出版散文集《這種 眼神》及詩集《刻背 )。〃力

<政治動員與官 僚參與》所收錄的十 一篇論文爲:〈政治 動員與官僚參與〉、 〈權威危機和協商困 局〉、〈論馬華公會 在國民陣綫的去留〉 、〈政治反對在大馬

)、(大馬華人參政 評析〉、(論大馬華 人社圍〉、<雙重逐 綠內外〉、(試析" 1991-200®年經済展 望綱領”對大馬華社 的冲擊,、v大馬華 人時事評論的匣建〉 '<馬來西亞華人政 治分析的發 與〈大馬華 横談〉等。

道些論 大馬華人政 重大的環節 政治動員與 的槪念、馬 民政黨的定 黨的導向和 爲權益組緇 政治參與困 婦女政治參 以及大馬華 究問題。

1995年11月1日,出版|

《政治动员与官僚参与》。此

书作者何启良。书中共收录11篇论文,作 者在书中纵横论述,诠释我国华人政治及论 证其地位,从而解读马华公会、民政党与行 动党;华团对政治参与的困境;华裔妇女从 政的状况;以及大马华人政治研究问题。

华研20周年

274 •乘凤破塩炼浩遂

1996

1996年2月4日,举行《马 华文学:内在中国、语言与文学 史)新书推介礼。此书作者是黄锦 树。全书环绕着三个主题展开:内 在中国(中国意识)、文学语言、 马华文学史,藉以思索辩证马华文 学的本质、范围及限制。

宅譯人,雅験云 主持人:叶矯生

待人.衆占华

44-96

本报联办•下月4日雪华堂举行

〔吉隆坡27日讯〕我国留学台湾年轻学子黄锦树,过去几年在台所 撰写的有关马华文学问题,与针对■几位马华作家与其作品的评论'现已 收集编辑成书,以《马华文学:内在中国、语言与文学史》为名'出版 单行本* 3 IAN m

华资出版学术论著

《与2020共舞》面市

〔吉隆坡讯〕华 社资料研究中心本着 “为学术扎根、为文 化播种”的宗旨,出 版一系列学术论著, 命名为“本土关怀系 列”。这套丛书的第 三本专论是曾庆豹的 <与2020共舞--新马来人思潮与文化 霸权〉,现已面市, 各大书局均有代售, 每册18零吉。&(。)物

•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 论。曾庆豹的这本专 论《与2020共舞〉 是国内第一本以中文 书写的相关论著。他 广泛收集资料,加上 专业训练与学理基 础,将“ 2020宏 愿”和“新马来人思 潮”摆在一起作批判 性的剖析、解构,从 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方 式考掘其中的错综复 杂,马来人与伊斯兰

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探讨新马来人思潮 的文化因素。

华资欢迎各界人 土踊跃购阅,特别是 关心国家时事与马来 祉会发展的人士,更 是不可错过。

读者若欲邮购-请联络华资企业有限 公司。询间请接洽:

华资企业有限公 司

Huazi Enterprise Sdn Bhd. No. 1, Jalan Maha raja lela, 50150 Kuala Lumpur,电话: 03 - 2734035 传 真:03-2734037.

1996 年 8 月11日,举 行以平洋战 争史料汇编》 新书推介礼及 资料展。此书 由李业霖主 编。本书共收 文章44篇, 叙述1941年 至1945年太

平洋战争期间,马来亚和新加坡人民抗 日卫马的可歌可泣的史实,剖析日本帝 国主义种种侵略罪行,描绘在日本铁蹄 下华巫印各民族的生活情况,阐述日本 军政府对马来亚的统治政策,记述马来 亚人民抗日军、136部队和马来军团的 英雄事迹。

1996年4月6日,举行《与 2020共舞:新马来人思潮与文化霸 权》新书推介礼。此书作者是曾庆 豹。作者以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方 式考掘2020年宏愿、新马来人思潮 与文化霸权之间的错综复杂;从马来 人与伊斯兰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中, 厘清种族/宗教论述的本质问题。

《太平洋战争史料汇编》面世

4百帧现场照片极珍贵

〔吉隆坡12日讯)'太平洋战争. 史料汇编’新书主编李业霖说1人类历史 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规模最宏大'耗资 翼浩j号亡飴醪詳嗇瞽的一场 战争李业森'也是'华社赢研&中心研究 员。他昨天在推介礼上介绍这本书吋说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届51周年了。大 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1为了实现它的 •大东南亚共茉圈’计划1妄图独霸亚 洲,瓜分世界,夺取东南亚的物质资源’ 并同欧洲的徳国、意大利结盟'于1941 年12 8 U •不宣而战,悍然发动太平 洋战争。日军采用闪电睥术」竺西豹£

他说,本书共收44篇文竜-的太平 洋战争尤其是日军侵略马米亚做了…些通 俗的解说•勾划出粗略的轮廃•供爱好学 习当代历史的读者参考。这本书叙述了 1937年1945年马来亚人民及新加人民抗 日卫马的可歌可泣史实,部析日本帝国主 义种种侵略罪行,描绘在日军铁晞下华、 巫、印各族人民的悲惨生活,阐叙日军政 府对马来亚的统治政策、记叙马来亚人民 抗日军、136部队和马亚军团英勇抗敌的 英雄事迹。

李业森说,这本书提醒大马人民勿忘 记国耻、激发人们对民族、国家命运的责 任感•促请读者牢记'前言木忘'后事之

华研20周年

275 •乘风破爐■陪沧海

1997

1999

1999年10月10日,举 行《中国文学新走向》新书推 介礼。此书由陈雪风主编。本 书主要是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文学的走向为主题,邀请到中 国各大学教授与学者,以各种 文学体裁的创作成果与发展前 景,撰写论述,以便有系统的 让读者看到中国本身对其文学 创作新走向的思想与评价。

李业霖主编•叙述叶亚来生平事迹

《吉隆坡开拓者的足迹》出版

-i M?

〔吉隆坡讯〕 为了纪念甲必丹叶亚 来诞生160周年,轸 念先贤创业维艰,鼓 励后人,华研研究员 奎业零上蕴I古臨城

生平事迹的叙述,二 是对叶亚来的历史评 价。历史问麺的解 决,各种观点的逐步 接近,一是靠指导理 论,一是靠材紅O

争的战略家、长袖善 舞的企业家和勤政保 民的行政长官一生的 活动和事业,反映出 第一代华族移民所走 讨的艰苦、曲折、B

1997年3月16 H ,华研联合仙四爷 庙、叶氏宗祠与南阳叶氏公会举办叶亚 来与吉隆坡早期历史图片展,同时为 《吉隆坡开拓者的足迹:甲必丹叶亚来的 一生》举行新书推介礼。此书由李业霖 主编。书中以大量的材料,从多方面描 绘叶亚来这个百折不挠的拓殖先驱一生 的活动和事业,反映出第一代华族移民 所走过的艰苦而险阻的历史道路。

(吉隆坡24日 訊)《馬來西亞華人 研究學刊〉終於出版 T ! 2 5 JAN 1998 這本屬於華社 研究中心學術範疇• 以研究馬來西亞華人 為主的《馬來西亞華 人研究學刊〉的年刊 在經過2年多的籌 備-收集各學者文 章、評審後才出版。

《馬來西亞華 人研究學刊〉主編游 若金今日在記者會上

籌備經年蒐集學者文章 七驛人腕厚刊》出版

「就仃如我们 在收集投犒的文章• 然後交給海内外著名 的學者評帝-如果他 們認為這谎文票可以 刊登,我們就刊登-如果學者認為不值得 刊苴•我們就就不刊

登有關文早,」

他透露-《馬 來西亞華人研究學 刊〉是以馬來西亞華 人社會與文化為研究 對象•是…門結合社 會與人文科學、以特 定社群4.抑叶個體的

綜合性學科,

他說'這本創 刊號的文章範園很廣 包括馬來西亞國家機 關'公民社會和華人 社會、1905年抵制美 貨運動與新馬菓人社 會、新馬華异物的

女子教育等-

游若金指出-雖然《馬來西亞華 人硏究學刊〉是以 華文為主•但是書 內也有英文和馬來 文詳稿■有興跪% 可在書局購買。

他透露-目前 該中心正籌備著今 年8月出版第二得 .的'馬來西亞華人 研究學刊〉,而U 進衔收集文章和苻 審」.作•

1997 年 8 月 19 日,推出《马来西亚 华人研究学刊)第一 期。出版此学刊的目 的在于促进学术研究 与交流,推动马来西 亚华人研究。

华研2°周年276 •乘凤破浪漏浩遂

2000

統一國內地名譯名

2000年1月12 0 ,举行《马来西亚 中文地名手册》新书推介礼。此书由苏伟 妮主编。本书是一部工具书,统一马来西 亚地名的中文译名。

(爛矚i廊

(吉函坡12日讯)傘社 研究中心出版《马来西亚中文 地名宇册》,今日上午在华研 举行新书推介礼'由李崇孟主 持推介仪式。

该书经过年馀时间的房理理 编撰,并获得李崇孟赞助5千元 出版经费,今日已经正式面市°

它是一部工具书,统一了我 国1三527个地名的译名,主妾 是提供始新闻工作者、鄱径工 作、教育工作者等人士的参专_ 华論中心主任林水橡博二灵 示,中文地名的规范和统…害三 常重要,因此'华研決芝二* 《马来西亚中文地名手云 > 繰 过年馀时甬变努 —力•终於面市了•

人文雜誌創刊

華人文化展現新姿態

(吉隆坡15日訊)房屋 及地方政府部長拿督黃 家定指出'由華社硏究 中心出版的《人文雜 誌》標誌著華人文化將 以一種新姿態在我國出 Jg

人文生態的嚴重問題, 可以隨著這本雜誌的問 世•能爲我國人文方面 作出貢獻-迎向新的世 紀。

他指出,在上個世 紂去,奔朗綴蹌r一場

缺陷之外,華硏也可開 拓廣大的發行網絡,.以 便拉近城鄕之間的文化 差距

黃家定指出-由於 我們人文資源的貧乏• 我們一向被迫進口更务 的外國人文罐頭補充我 們的精神滋養:同時, 它也間接阻礙了本土人 文傳統的健康成長的機 會「笙&〜牡

2000年1月15 H ,推出《人 文杂志》创刊号并举行新书推介 礼。此杂志是一份人文导向的综合 刊物,为知识界以及学术界交流与 探讨人文现象的园地。它总的以发 表具有思想性的论文为主,同时配 以随笔、札记、书评以及饶有人文 韵致的文学及艺术创作。该杂志同 时不定期举办论文发表会。

华研2°周年277 •乘廊破漁僑浩遂

2000

2000年1月23 H ,举行 键 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 家与华教运动》新书推介礼。此 书作者是林开忠。作者从马来西 亚华文教育运动的史实切入,探 讨大马华文教育运动及其在大马 国家形成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分析马华文化的内涵与表现。

华社研究中心今日 推介林开忠新著作

〔吉隆坡22 口讯)华社研究中心本月23 日上午9时45分在华研礼堂举行林开忠著 《建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家与 华教运动》新书推介仪式•邀请新书出版费赞 助人拿督邙汉光主持推介仪式。

为了配合这项推介仪式-华研邀请著名评 论者罗正文先生对新书讲评,并由著者林开忠 就“建构中的马华文化”作专题演讲,专题座 谈主持人是马大东亚系客座教授孔远志教授。

林开忠现为澳洲格里费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 )人文学院博士候选人,他在 1992年获得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系硕士学 位。

" 们华入寸匕•族商蘭* ' 孑教安已》与就是作有根樫其硕上近Z .、L; 而成的.本书巴处为华挤笨削出版的t 术丛书》系列之一 •因此属于-•本具有学术性 的著作-它的题旨在于探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运动及其在大马国家形成过程中旅空演约角 色,作者试图在国家形成的理论架构-•成华 教运动的史实切入,探讨现代国家、'、意识 与华人文化再创造三者间的关系。« h

这本论点新颖的著作提供读者新訂隹要思 考马华文化及华教运动等问题-是一本值得向 读书界加以推介的新著。

本书每本售价20零吉,欢迎各界人 向或邮购同时•华研也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到 来上述的推介仪式及座谈会。入场免费,任何 询问,可联骑华研:1, Jalan Maharajalela, 50150 K. L (电话:03 - 2274035 )。

紀念日據時期殉難同胞委會




《华人新村50年》推分

从社会角度谈兴盛衰亡

(吉隆坡3日讯)《马来西

-亚华人新村五十年》今日正式推

介-此书记载了华人新村成立以

来的点点滴滴-以让普罗大众,

特别是新一代了解新村的故事及

(13 H讯)金'田纪金B据时 期胸*阿応委员会己W於本月15 H上午 11 M ■在吉隹坡,日飞机场珞袖建乂山与各 社团发衣拳行公祭伏弍■并衿当天II时 30分•在齊兰•《,中华大会文案行金 資料此瑞〉*i*推命礼。

式球为止-

举办系列活动

k述活动也垦配合纪念太平洋故争结束 55周年而単行■有关常识比庭的初毒尾£ H 日上午10时¥11时"

与此同时■该委员会也丁於15 H傍晚7 时•在雪华供琳办-历史与事实•战争与和 甲”讲座会,¥讲人为亲百日本的和平代表

2000年8月15 H ,举行《奉 纳金资料选编》新书推介礼。此书 由李业霖主编。书中资料记载日据 时代,日本占领军当局勒索华人五 千万圆奉纳金事件的来龙去脉,揭 示其真相,提出解决办法。

2000年9月3日,举行《马来西 亚华人新村五十年》新书推介礼。此 书由林廷辉及宋婉婷合著。本书是从 历史的角度来看452个新村的发展及 村民所面对的许多民生问题。书中记 载新村成立以来的点点滴滴,让村民、 公众及新一代能更完整的回溯新村的 故事及其走过的风雨路。

华研20周年278 ,果凤破液洛沧潅

2002

2002 年 2 月 27 日,举行《难忘的世界 之友》新书推介礼。此 书作者是池田大作。本 书是作者和他49位朋 友交流、对话的记录。 对话的对象遍及世界各 地,主题涉及各领域, 谈话内容非常广泛。

<驻隆记者26日讯)华社研究中心将于 本冃27 H (星顚三)上午十--时卅分在华 砂三楼礼堂举行由池田大作撰写之《進忘的 上浇之友》新书推介礼暨新书讲评会'。届 '我国文化、艺术及旅游副部长拿督黄燕 定妄主将莅临主持推介仗式,为了配合这项 推介仪式,华研也特别邀请陈凯希先生讲评 该书内容。

池田大作现任国际创作学会会长、日本 创门学会名誉会长,除了大力推展文化'教 育与和平事业外,他还担任圣教新闻社名誉 社长,并创办民主音乐协会、富士美术馆等 文化和教育机构,以培养人文精神,进而谋

《難忘的世界之友》新書推介

今日在華研中心舉行

求人类共同的幸福。本书是池 田先生和他四十元位朋友交 流、对话的记录。这些朋友中 有政治家、经济学者、未来学 学者、教育部长、校长等。.人 物身份既多,谈话内容也非常 广泛。.

华社硏究中心征得池田先

生的同意与马来西亚创价学会的 协助,出版这本非常有价值、有 意义的书,并将之献给产大的读 者。同时,华硏也欢迎各界人士 踊跃出席该书的推介仪式及讲评 会,入场免费,任何询问,可联 络华研,电话:Q3-22737035, 传真:03-22734037 - #

3諺孵5日讯

华研明邀黄家定 主持新书推介处

卄北研究中心定于本月27日(星期日) 平上午11时30分于中心三楼讲堂举行 《让会变迁与文化诠释》新书推介礼及新书 住评,届时 ' 我国房屋暨地方政府部长拿 督斯里黄家定将莅临主持新书推介仪式3

主办单位也邀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 高级讲师何启良博士讲评该书内容°

《社会变迁与文化诠释》为廿—位国内 外学者在200()年6月吉隆坡“传统文化与 汁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的论文结 集,在回顾与前瞻的观测行动中重新审视 &人社会变迁的各种危机和转机°

华社研究中心将在该日特别以半价优 頫(即每本RM15)现场售卖有关书本’ 泵迎各界人士及学生踊跃出席这项推介仪 式及沸评会,入场免费,任何询问,请洽 华研,电话:03-22734035,传真:。3_

22734037 。

2002年10月27 H ,举行《社会变迁 与文化诠释》新书推介礼。此书由何国忠 主编。本书共收录21篇文章,乃是传统文 化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之论文结集, 在回顾与前瞻的观测行动中重新审视华人 社会变迁的各种危机和转机。

华研2。周年

279 •乘风破浪偉浩淳

2003

2003 年 4 月 25 日,举行《马来西 亚华人:身份认同、 文化及族群政治》 新书推介礼。此书 作者为何国忠。本 书专注探讨马来西 亚华人的文化身份 如何在不同的参照 环境中经历一系列 障碍、冲突及困扰 而作的建构、调整 与重组。

2003年9月4 日,举行《马来西 亚华人历史与人物》 新书推介礼。此套 书共分为三册,即 儒商篇:创业与护 根,林水檬主编, 论述十位儒商界人 物;政治篇:匡政 与流变,何启良主 编,论述八位政治 界人物;文化篇: 承袭与抉择,何国 忠主编,论述八位 文化界人物。

由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出版的《马来西亚华人'

*写人糸$项人史书,昨EI由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拿 督斯里黄家定正式推介。这套撰写了 26名人物的著作,共分为《政治篇》、《儒商篇》和《文化篇》,书中 评议历史人物、反思历史精神,探讨炎黄子孙的民族豪情。

学术界、教育界和文化界人士出席了上it新书推介礼。左起为华社研究中心主任兼研究员丈平强博士、 《星洲目报》集团总编辑萧依钊、黄家定、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主席陈忠登教授、拉曼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林氷椽博士、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何启良博士及南方学院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郑良树教授。

华研2°周年280 .乘廊破滾滞沧遂

2004

2004年11月6日,举行《清流甘泉:与世界智 者晤渤新书推介礼。此书作者是池田大作。本书收 录作者与35位国际杰出智者晤谈的内容,每篇对话 都富有前瞻性的见解,充满人生哲理,极富启发性。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Malaysia: Trends and Issues

.I Uli I

2004年11月,中心出版《马来西亚华人人 口:趋势与议题)。此书收录11篇论文,是2003 年主办的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学术研讨会之论文集,

文平强壬蝸

Edited by Vbon Phin Keong

CEVra FOR MALAYSIAN CHINESr STUIMES ;

命球例究中心出贼

2005

由文平强主编。书中作者以各种不同的角度,探讨 与分析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的各项问题。

2005年4月,中心出版书目有苏伟妮主编 《马来人名中译手册》,汇集常用的16,000个马 来人名供参照使用;何国忠主编《百年回眸: 马华社会与政治》、《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 教育》,为37篇研讨会论文之结集,广泛探讨 20世纪马华社会的百年变迁。

华研20周年

281 •乘風破滾慌沧燔

出牌书目

书名 作者/编者 价格 出版年

1 全国华团联合宣言(中英巫文) RM0.50 1985 年

2 宗教与礼俗论集 骆静山编 RM12 1985 年

3 文教事业论集 林水檬编 RM12 1985 年

4 科技与医药论集 洪天赐编 RM12 1985 年

5 The Chinese School of Malaysia-A Protein Saga 柯嘉逊著 RM10 1985 年

6 Malaysian Cultural Policy & Democracy 柯嘉逊著 RM10 1985 年

7 Of Myths And Mystification 柯嘉逊著 RM8 1986 年

8 论中华文化 刘果因著 RM10 1986 年

9 全国华团联合宣言第一阶段九大目标 RM1 1986 年

10 Malaysian Political Myths (of Myths and Mystification 之再版) 柯嘉逊著 RM10 1987 年

11 Defining Malaysian Culture (英文版) 柯嘉逊著 RM8 1987 年

12 Konsep Kebudayaan Malaysia (马来文版) Kin Long 编 RM8 1987 年

13 知识份子参政一务边补选争文集 华资编 RM4 1987 年

14 马来西亚种族两极化之根源 华资编 RM4 1987 年

15 《国家文化的理念 国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陈祖排编 RM6 1987 年

16 马来西亚政治神话 柯嘉逊著 RM6 1989 年

17 445 Days Behind The Wire-An Account of The October 1987 ISA Detention 柯嘉逊著 RM10 1989 年

18 Media Watch (英文版) 柯嘉逊著 RM8 1989 年

19 国际中文电脑研讨会论文集 华资编 RM10 1989 年

20 历史的麗音一三保山资料集 华资编 RM15 1989 年

21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剪报分类编目 RM3 1989 年 1993 年 (增修版)

22 马来西亚农业指南(1988/89) 叶添来编 RM30 1989 年

23 动地吟诗曲集 傅兴汉编 RM3 1989 年

24 全国大学科系介绍手册 全升/ 华资编 RM6 1990 年

25 三角关系一大马宗教自由法律浅析 张文光著 RM15 1990 年

26 检讨马来西亚教育 华资编 RM5 1990 年

27 探讨马来西亚经济政策 华资编 RM6 1990 年

华研2。周年

282 •乘凤破他诲浩燔

书名 作者/编者 价格 出版年

28 百川汇海 华资编 RM6 1990 年

29 论华团人士参政 华资编 RM10 1990 年

30 Reviewing Malaysian Education (英文版) 柯嘉逊著 RM5 1990 年

31 Framework fbr an Alternative Malaysian Economic Policy 柯嘉逊著 RM5 1990 年

32 445天扣留营岁月 柯嘉逊著 春山译 RM8 1990 年

33 自学仓颉输入法 杨培根、 杨晓峰合著 RM8 RM10 1990 年 (第一版) 1992 年 (第二版)

34 癫痫,并不可怕 陈忠登著 RM3.50 RM6 RM8 1990 年 1995 年 (再版) 1998 年 (再版)

35 Penyakit Sawan-Tidak Perlu Ditakuti 陈忠登著 RM5 1991 年

36 马来西亚农业指南(1990/91) 叶添来编 RM40 1991 年

37 马来西亚华教奋斗史 柯嘉逊著 RM10 1991 年

38 砂劳越种族社会结构与形态 田英成著 RM5 1991 年

39 国内大学入学积分分析(88/92) 华资编 RM4 1992 年

40 恼人的头痛 陈忠登著 RM5 RM7 1992 年 1995 年 (再版)

41 新马来人资料选辑 华资编 RM12 1993 年

42 马来西亚各大学科系介绍手册 华资编 RM8 1993 年

43 国内大学入学积分分析(1988-1993) 华资编 RM4 1993 年

44 马来西亚农业指南(1993/94) 叶添来编 RM40 1994 年

45 全国大学入学积分分析(1989-1994) 华资编 RM4 1994 年

46 教育指南1994 华资编 RM30 1994 年

47 文明的冲突一文章选辑 华资编 RM12 1994 年

48 马英争执资料剪辑 华资编 RM15 1994 年

49 解构政治神话—大马两线政治的评析 (1985-1992) 祝家华著 RM25 1994 年

50 当代大马华人政治省思 何启良编 RM12 1994 年

51 知识分子与社会文化 骆静山著 RM12 1994 年

52 节令、民俗与宗教 苏庆华著 RM12 1994 年

华研20周年

283 •乘风破波浴沧海

书名 作者/编者 价格 出版年

53 政治动员与官僚参与 何启良著 RM18 1995 年

54 经济问题评论 张灿泉著 RM20 1995 年

55 不废江河万古流 华资编 RM15 1995 年

56 教育指南1995 华资编 RM20 1995 年

57 马西亚各大学科系介绍手册(1995) 华资编 RM10 1995 年

58 全国大学入学积分分析(1990-1995) 华资编 RM6 1995 年

59 全国大学入学积分分析(1991-1996) 华资编 RM8 1996 年

60 马来西亚各大学科系介绍手册 华资编 RM12 1996 年

61 全国大学入学积分分析(1992-1997) 华研编 RM8 1996 年

62 教育指南1997 华研编 RM30 1996 年

63 太平洋战争史料汇编 李业霖主编 RM90 1996 年

64 马华文学一内在中国、语言与文学史 黄锦树著 RM18 1996 年

65 与2020共舞一新马来人思潮与文化霸权 曾庆豹著 RM18 1996 年

66 讲台上杏坛外 张灿泉著 RM18 1996 年

67 围堵中国是空想 张灿泉著 RM25 1997 年

68 教育指南1997/98 华研编 RM28 1997 年

69 马来西亚各大学科系介绍手册 全升编 RM12 1997 年

70 全国大学入学积分分析(1995-1998) 华研编 RM8 1997 年

71 吉隆坡开拓者的足迹一甲必丹叶亚来的一生 (平装/精装) 李业霖主编 RM20/ RM30 1997 年

72 精神病与中邪 陈忠登著 RM8 1997 年 1998 年 (再版)

73 俯首甘为孺子牛 陈忠登著 RM8 1998 年

74 教育指南1999/2000 黄玉娟主编 RM20 1998 年

75 马来西亚各大学科系介绍手册 全升编 RM13 1998 年

76 全国大学入学积分分析(1996-1999) 华研编 RM9 1998 年

77 教育指南2000/2001 黄玉娟主编 RM20 1999 年

78 马来西亚中文地名手册 苏伟妮主编 RM15 1999 年

79 中国文学新走向 陈雪风主编 RM25 1999 年

80 建构中的“华人文化”:族群属性、国家与 华教运动 林开忠著 RM20 1999 年

81 奉纳金资料选编 李业霖主编 RM20 2000 年

82 马来西亚各大学科系介绍手册 全升编 RM13 2000 年

华研20周年

284 •乘风破演傳沧遂

书名 作者/编者 价格 出版年

83 全国大学入学积分分析(1997-2000) 华研编 RM9.90 2000 年

84 马来西亚华人新村五十年 林廷辉、 宋婉莹合著 RM20 2000 年 2002 年 (修订版)

85 教育指南2002/2003 黄玉娟主编 RM20 2001 年

86 难忘的世界之友 (平装/精装) 池田大作著 RM25/ RM35 2001 年

87 自学仓颉输入法 杨培根、 杨晓峰合著 RM18 2001 年 (第三版)

88 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文化与族群政治 何国忠著 RM30 2002 年

89 社会变迁与文化诠释 何国忠编 RM30 2002 年

90 教育指南2003/2004 黄玉娟主编 RM20 2002 年

91 全国大学入学积分分析(1999-2002) 全升编 RM10 2002 年

92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创业与护根(儒商篇) (平装/精装) 林水檬主编 RM50/ RM80 2003 年

93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匡政与流变(政治篇) (平装/精装) 何启良主编 RM50/ RM80 2003 年

94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与人物:承袭与抉择(文化篇) (平装/精装) 何国忠主编 RM50/ RM80 2003 年

95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略论其进展与前瞻 文平强著 RM8 2003 年

96 由韩愈的潮州治绩探讨他在槟城韩江学校之地位 林水檬著 RM7 2003 年

97 长江开发:“海洋”传统与“大陆”传统的结合 文平强著 RM7 2003 年

98 教育指南2004/2005 黄玉娟主编 RM20 2003 年

99 马来西亚国立大专科系介绍手册 全升编 RM13 2003 年

100 教育指南2005/2006 黄玉娟主编 RM20 2004 年

101 清流甘泉一与世界智者晤谈 (平装/精装) 池田大作著 RM29/ RM39 2004 年

102 马来西亚华人人口:趋势与议题 文平强编 RM30 2004 年

103 百年回眸:马华文化与教育 何国忠编 RM35 2005 年

104 百年回眸:马华政治与社会 何国忠编 RM35 2005 年

105 Personal Encounter of Islamic Links with Chinese Studies Ho Peng Yoke 何丙郁著 RM7 2005 年

106 马来人名中译手册 苏伟妮主编 RM25 2005 年

107 The Chinese Malaysian Contribution Tan Teong Jin, Ho Wah Foon, Tan Joo Lan RM39.90 2005 年

华研2°周年285 .乗风破浪滞浩漏

《资料与研究》目录

编号 期数/内容焦点 价格 出版年

1 第一期一掌握时代的脉搏、激发人文关怀 RM5 1992 年

2 第二期-大马中医的挑战与回应 RM5 1992 年

3 第三期一君主立宪与修宪课题 RM5 1993 年

4 第四期一原住民的历史和生活 RM5 1993 年

5 第五期-吉隆坡塞车问题面面观 RM5 1993 年

6 第六期一新马来人的冲击 RM5 1993 年

7 第七期一马华儿童文学 RM5 1994 年

8 第八期-文明的冲突 RM5 1994 年

9 第九期-五四运动 RM5 1994 年

10 第十期-翻掀绿涛万顷 RM5 1994 年

11 第十一期一澳尔根的活动与发展 RM5 1994 年

12 第十二期-大专教育和私营化 RM5 1994 年

13 第十三期一解读马哈迪医生 RM8 1995 年

14 第十四期一人民与土地权 RM8 1995 年

15 第十五期-安得广厦千万间:谈居者有其屋 RM8 1995 年

16 第十六期一 1995大选:为大马民主政治把脉 RM8 1995 年

17 第十七集一大马经济神话的考验 RM8 1995 年

18 第十八集-再造地缘性组织 RM8 1995 年

19 第十九集一金钱政治的不归路 RM8 1996 年

20 第廿集一新教育法令的冲击 RM8 1996 年

21 第廿一集一网际网络“强强滚” RM8 1996 年

22 第廿二集一寻找社会定位的非政府组织 RM8 1996 年

23 第廿三集一挥别铁饭碗?-人民公仆与服务效率 RM8 1996 年

24 第廿四集一土著与非土著联营之策略与方法 RM8 1996 年

25 第廿五集一未来世界属于全人类 RM8 1997 年

26 第廿六集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与影响 RM8 1997 年

27 第廿七集一亚洲文艺复兴 RM8 1997 年

28 第廿八集一马来西亚道教发展史 RM8 1997 年

29 第廿九集一当代马华小说的主体建构 RM8 1997 年

30 第三十集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学的走向 RM8 1997 年

31 第三十一集一金融风暴!危机!转机! RM8 1998 年

32 第三十二集-述往事;思来者! RM8 1998 年

33 第三十三集-透视中国文学发展 RM8 1998 年

34 第三十四集一中国道家文化与廿十一世纪世界新文明 RM8 1998 年

35 第三十五期一人,认识你自己 RM8 1998 年

36 第三十六期一知识分子的挑战 RM8 1998 年

华研20周年

286 •乘凤破演搐沧遂

学报及期刊

书名 作者/编者 价格 出版年

1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第一期) 华研编 RM20 1997 年

2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第二期) 华研编 RM20 1998 年

3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第三期) 华研编 RM20 2000 年

4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第四期) 华研编 RM20 2001 年

5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第五期) 华研编 RM20 2002 年

6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第六期) 华研编 RM20 2003 年

7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第七期) 华研编 RM20 2004 年

《人文杂志》目录

编号 期数/专辑内容 价格 出版年

1 第一期一当代马华文化省思 RM10 2000 年

2 第二期一华教运动 RM10 2000 年

3 第三期一激情与幻灭:马华史上的左翼思潮 RM10 2000 年

4 第四期一人文困局与人才外流 RM10 2000 年

5 第五期一古迹保存 RM10 2000 年

6 第六期一国家文化与马华文化 RM10 2000 年

7 第七期一当代马来研究概况 RM15 2001 年

8 第八期一马来西亚华人地方志 RM15 2001 年

9 第九期一大众文化 RM15 2001 年

10 第十期一大马华族民间信仰 RM15 2001 年

11 第十一期一大马华人史与历史教科书 RM15 2001 年

12 第十二期一大马华团与政治 RM15 2001 年

13 第十三期一马华文学评论的评论 RM10 2002 年

14 第十四期一马华地方史 RM10 2002 年

15 第十五期一五一三事件 RM10 2002 年

16 第十六期一伊斯兰 RM10 2002 年

17 第十七期一砂劳越华人史 RM10 2002 年

18 第十八期一槟城史 RM10 2003 年

19 第十九期一媒体文化 RM10 2003 年

20 第廿期一戏剧与剧场 RM10 2003 年

21 第廿一期一武侠与人文 RM10 2003 年

22 第廿二期一马共与左翼 RM10 2004 年

23 第廿三期一非营利组织 RM10 2004 年

24 第廿四期 世界华文文学专号 RM10 2004 年

华研2°周年287 •乘风破浪演治瘤

《法律常识》系列丛书

书名 作者/出版 价格 出版年

1 第一集一实业盈利税 杨培根著 RM12 1986-2004 年 供六版)

2 第二集一房地产 杨培根著 RM12 1987-1999年 供四版)

3 第三集-人权与法治 杨培根著 RM9.90 1987-1995年 供二版)

4 第四集一政策与法律 杨培根著 RM9.90 1987-1995 年 供三版)

5 第五集一商业法 杨培根著 RM9.90 1988-1997年 供四版)

6 第六集一教育与法律 杨培根著 RM9.90 1990-1997年 供二版)

7 第七集一社团与法律 杨培根著 RM9.90 1990-1996 年 供二版)

8 第八集一马来西亚人权知多少? 杨培根著 RM12 1990-2001 年 供三版)

9 第九集一宪法 杨培根著 RM9.90 1990-1997年 供二版)

10 第十集一婚姻与家庭〔1〕 杨培根著 RM9.90 1991-1997年 (第一版)

11 第十一集一婚姻与家庭〔2〕 杨培根著 RM9.90 1991-1997年 (第一版)

12 第十二集一婚姻与家庭〔3〕 杨培根著 RM9.90 1991-1997 年 (第 版)

13 第十三集一房地产〔2〕 杨培根著 RM12 1994-2000 年 供三版)

14 第十四集一法律专业 杨培根著 RM9.90 1995-1997年 (第一版)

15 第十五集一房地产〔3〕 杨培根著 RM9.90 1996-1997年 (第一版)

16 第十六集一房东与租户 杨培根著 RM12 1998-2002 年 (第一版)

17 第十七集一发生车祸怎么办? 杨培根著 RM12 2000 年 (第一版)

18 第十八集一诽谤法 杨培根著 RM12 2002 年 (第一版)

华研20周年

288 •乘風破液帝沧癇

筹款活动


日期 事件

1985/06/01 星洲日报杯全森华人足球赛

1985/08/24 南洋十大义演

1985/12/15 南洋行义走

1986/04/06 雪兰莪中华总商会巴生县联络小组暨巴生38个华团举办文娱汇演

1989/08/13 动地吟:现代诗朗诵会

1989/12/20 贴春联运动

1993/05/08 雪中一送:中国中央电视台群星晚会

1993/07/02 雪中二送:多少才华多少真 —— 台北儿童歌舞团旅马义演

1993/07/17-29 雪中三送:几多故事几多情——中国儿童电影节巡回义演

1994/06/08-09 雪中四送一为华资灌溉:Kik Kik Kok Kok 94儿童舞展

1994/06/27 吾爱吾乡音乐会

1994/07/03 张碧芳落发筹款

1994/08/04 零售加盟慈善晚宴

1997/10/30-11/02 四川名画家作品展

1998/01/01 发动筹募研究暨发展基金及成立华研学术研究基金

1999/02/27-03/02 己卯年翰墨沁春义展

1999/05/02 为华团兴革,为华研送炭筹款活动

1999/10/17 99吾爱吾乡音乐会

1999/12/30- 2000/01/05 99国际翰墨交流展暨研讨会

2000/10/30 华研技艺之夜

2001/08/03 华研琴韵之夜

2002/03/02 浮生若梦粤曲戏剧义演

2002/10/19 十大歌星义演

2003/04/12 孙中山文献纪录片推介礼与义卖会

2003/08/09 华研以乐会友文艺晚会

2003/12/09 华夏之韵音乐交流会

2004/07/01 天骄雄风文艺歌舞巡回义演

2004/11/08 白鹭翔舞文艺舞蹈义演

2005/07/17-18 黄石庵书法义展

2005/07/19 由黄东山召集会议,各界华社领袖及学者,为华研的营运经费 共商大计

2005/08/18 歌舞会知音交流会

2005/10/27 雪隆锌铁公会欢庆11周年晚宴为华研筹款

2005/10/29 大马中山会馆联合会会长拿督古润金宣布以个人名誉认捐10万 令吉 C

供蓉八日飢〉第 五屆星洲日報杯全森華 人足球賽工委會爲全國 華社資料研究中心基金 而進行的籌款運動;各 界捐款陸續而來2.目前 捐款已突破二萬元大關

工委會所成立的募 捐小組在主任王坤徳, h:毛icitxc的建十1杰击~F~

星洲日報杯森華足赛工委倉 爲華社資料硏究中心麝贮二 捐款突破二萬元

J 1985年6月1日,星 洲日报主办第五届星洲日报 杯全森华人足球赛,同时响 应全国华团文化工委会为华 资筹募基金。是项球赛为华 资筹得约RM20,000o

华研20周年

289 •乘凤破波格沧海

1985_

1985 年 8 月 24 日,南洋商报举办 十大歌星义演,同 时为华资筹款。

L十大之夜]義演義賣

券獲款項近五萬元

2 6 AUG 1985

:吉隆坡廿五日讯:由本报主办的「十大 Z哀」义演,成功为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筹募了 近五万元的基金,这笔义款是从门票收入及现 场义赛所募获的。

之夜」

众'尤其是从外坡一心一意赶来观赏的听众, 他说:「我们只能说声抱歉•希望他们在来届 的十大之夜能够预早订票。!

「十大之夜」在晚上八袖序幕,陆续前来 的人群在七时半已挤满整个礼堂。尽管节目已

萬衆一心支持[南洋行] 爲民族事業邁步齊前 K

久雨初晴淑女好漢運動兼行善樂融融

「南洋行」万众响应 陆庭谕冀续有此类义举

清晨六点•天还未亮,冷风还在吹,但是, 「南洋行•意义深长-

餐鴛讎囂熱部驚磐驛黯」,掴剥购冬m人慢牛乂畔 与华社资料研充中心筹募义款而举行的「南洋 教总副主席陆庭谕迎着農光,裏心说出 行」- 心里的感受。


1985年12月15 0,南洋 商报举办南洋行义走。是项活 动之部分义款捐赠予华资。

1986

1986年4月6日,雪 兰莪中华总商会巴生县联 络小组暨巴生38个华团 举办文娱汇演。这项文娱 汇演假韩沙礼堂举行,并 为华资筹获RM50,000o

雪總商會暨巴生華團擧辦文娛滙演 爲華社資硏中心籌款 各界支持達五萬大關

'$吉憲%謂机m旋中不塩商聲中華大倉堂代表济牌後也任會上呼吁' 巳生合小蚯碰■巳生三十八僞羊芻巳為 巴生尚未加入大會堂的就!《 '應備快m入,以 3,!上圭.,艺鷲泰#謂寰我終霹黒就"

「动地吟」朗唱会成功举行…

为华资中心筹获万五元

当局盼公众购录影带支持筹募运动

,成牌MK俗,

柯*逊又弾又嬉

毕资中心那兇•任twat” Hf KM ill ■ V r-BHX.No Time For Love响美支■-巾 * i»Htl再也时何槌左」・可 *巡抱*吉打* Anaaiii a■劫人

但比原司的芮万元身标少五千无.


1989

1989年8月13 H ,雪华青暨紫藤茶坊联合 主办动地吟:现代诗朗诵会,以文学形式为华资 筹款。这项活动假马华大厦三春礼堂举行。

华维P周年

290 •乘风破演落浩海

19»9

籌得廿萬元 粉益酌c<劎

華社資料中心

財務出現

0 9 APR 1990

([)(吉隆坡八日訊)

4・"与矢純下• -Ztdottj.(5*i 。♦”奇料研无中ufi.*(■方血已精 <,轉 *• *4龙上白”史次*)氣甬。

扮演条A


»>中心还:eis雙华鞋的 大力支持,i『E索借基 础后•才馆自力更生。

遭人食館

I,,毕 to 洒 eui ye -A/Ui*jcfts ,Mlfi'.i'£*»«!• tl®W*

1989年12月20日,全国华团文化工委会、大马书艺 协会及星洲口报联合发起贴春联运动。该项运动是通过义卖 春联为华资筹款。这项活动同时也获得万能企业的赞助。

中国电视台群星再一善举

华資喜获十万基金1993

〔吉隆坡九日讯〕由吉隆坡永 春会億靑年团主办的中国中央电视 台群星晚会昨日假此间中华独中圓 满鉛束,并成功为华社资料研究中 心筹募一笔约十万元的款项。

1993年5月8日,吉隆坡永春会馆

青年团举办雪中一送:中国中央电视台 群星晚会。该项晚会在吉隆坡中华独中 举行,为华资筹获RM37,000。

为华资研究中心筹发展金 台北儿童歌舞乐团

下月二flAfe义演

;士薩姑廿 会说憲澤驻马来西 成立之初'於今 ' u.建堅 兰 合北经洁寸化亦專 主卖■,鄱■是深且

四日讯)青运、乡联 青及堂联青计划在七 月份举办多项活动为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

筹募发展所需资本。

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 处代表专员黄新璧偕 夫人主持开幕剪釆,

1993年7月2日,乡联青、堂联青及青 云总会举办雪中二送:多少才华多少真—— 台北儿童歌舞团旅马义演。此项活动假吉隆 坡中华独中举行,并筹获RM4,100o

1993年7月17日至29 H , 乡联青、堂联青及青云总会举 办雪中三送:几多故事几多情 ——中国儿童电影节巡回义演。 这项活动在全国丿I个城市举行, 为华资筹获RM61,087o

率先推出的其中•项 活动乃“雪中二送: 多少才华多少貞.-台北儿童歌舞乐团旅 为乂演,演出日期订 於七月’.日晚上八时 至,时,假吉隆坡中 华独中冷气礼堂举 行.

据透鶴,留台联

总也是七办单位之

. ,宵州华校教师公 会•雪华堂肖年团为 协办单位•同时筹委

并致开幕词;其他受 邀剪采人尚包括华资 管委会主席陈松生律 肺-留台联总署理会 长郑玉辉-青运总会 长涂鸿棠,乡联青主 席翁清玉,堂联肖总 团长叶健超KMN-吋州华校教师公会主 席王谦怡校长与雪华 专責年团团长傅兴

汉。

筹备此次演出的 总协调傅兴汉指出• “华社资料研究中心” (简称华资)无论从

成立之初■於今以至 未来,都是深具时代 意义与社会使命的代 表机构。,/八/

此项义演乃由台 北板桥后埔国小儿童 歌舞团呈.献•全团大

约-百廿人,他们咨

次通道而来,将为大 众呈献多姿多彩之歌 ,舞乐精采演出。节目 编排方面也別出心 裁,分别由后埔国小 舞蹈团与后埔国小合 唱团穿插演出多支不 同専彩之号5,$% •_ 或車位也呼吁 大家踊跃賜教-出潴 观赏是晚演出•共同

歌曲。

中國兒童電影節巡迴義演

十七日首站巴生展開 為華社資研中心籌款

義演,將在本月十七日苍站在巴生 。-9 JUI. 1993 這項稱爲"幾多故事幾多情”的雪

(吉隆坡八日讯)中國兒童電影節 巡迴 展間

中三送,其目的是要爲華社肯料研究中 心荐募發展基金。

巡回义演是由马来 青运总会)联合主办的 他披頁,为“华语 襲饗聲卩联註°协办单位是酬階贮“筹款的雪中T .巳 亲翥备豎濒站,雪华青及吉在今年五月八日由吉隆 西亚中华大会堂联合会隆坡华团青。

應」艶w 乡联青主朧清玉坡永春今®青年团主办

来西亚骨年1诚总会(表和接下瘀伐回了 “中国申央电醐星

华研20周年

291 •乘凤破浪格沧海

FKik-Kik Kok-Kok

饕資發展基金

新 通 辛艮 話,它的壽命恩很短暫的,因I出,島霞蕴村人

(吉隆坡九日訊 )r雖然我們年紀小 •但我們的舞藝餅不 差。」

九四年r KIK KIK KCK KOK J兒童舞 展第一場表演已於昨 晚在充滿童趣童樂之 下圓滿舉行。

話,它的壽命是很短暫的•因此:身爲華社人 這項由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主辦士是應爲目前面臨人力短缺和經酒不足的華 、签蔽蔽術右間笛制、圄龄名届油疝生||作66 *中——心士网 c

1994年6月8日至9 H ,大马留台联总举办 雪中四送一为华资灌溉:Kik Kik Kok Kok 94儿童 舞展。是项舞展假八打灵公民礼堂举行,由黄结 游与陈连和编导,八打灵培才华校、育才华小和 沙登华小一校近百名12岁以下的学生联合演出。

1994

九基成團嬲瓣

1994 年 6 月 27 日,九个基督教团体 假马华大厦三春礼堂 举行吾爱吾乡音乐 会。此项活动为华资 筹得 RM77,154.35。

吾愛吾鄕音樂會訐 籌獲十五萬餘元g 分捐「董教總」及「華資「

4£隆記者卜三日訊—在今年六月間我國 九個過一质_,舀栄吾枠育染含 」。力爲推敎總敎H中心及華社資料硏究中 心SU到絮1五出馀元的款項“ 也电r备樂俞所福W之款項則山,tt'」w 旳分”因此,「吾继吾鄕J»委俞亦於卜-Rr-HHCM期二)卜牛1 -时半暇中華大 會-7-IE]ll除IJH支后所蔣御立次項楊蒂tA萬 四r---,-百零八元六伯九分U-I器委會顧問扶景 洲會酱,副主席李健安院長,財玫黄敬活牧

師及總尚娜宗平代农移交予-眞孜總'之財 政周*英女上及「華育J之III政林源is。 華社資料硏究中心筮小會IU政林源德在 A款移交儀式上我小•.'.II來西芥M會本於然 愛.支持華社及雅敦之心於今年六冃什LJa (伊期一)晚上八115111暇i!i隆坡陽華大丈三 祥堂舉游了 33「並以總教W屮心」及「華话 硏究中心」奪款之/!愛吾郷J .音栗晚會。 此者樂會由教會全力支持• ialtl以T九個機 描聯合主游:

縷縷青絲•奉獻華資】

碧芳洛髮壽九萬

^J**So^* 后師大家,今早,她

r有人猜测我倍发

拓碧芳落发

为华社资料瞩中心筹备

舛⑸94

1994年7月3日,张碧芳律 师通过落发,为华资筹款。落发仪 式是配合华资的成立大会当天,在 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光前礼堂举行。

•为一律

烯14轴引玩

募•及公会资场 隆”小该社社一 An盟华,与华另 土u加间款参予前 (售四义动捐口 零十笔行於

M华司工

B 其回牝交

他馍心

立設心也•关则 顷会对SS?

体。

同行并非如敌国

宀哆及組成.零售加盟”,他说,国内 攵小金、蜥0的是更严畋的挑战和竞 老丄买善*也面对着跨国和国内大型企业 的竞争压力。因此,ra[*14-170*:/few:ft:K

近〔釆

S

1994年8月4日,零售加盟举办慈善晚宴,部分义款捐赠华资。

华研20周年

292 •乘凤破演诲沧齒

1997

1997年10月30日至11 月2日,假隆雪中华工商总会 成枫堂举行四川名画家作品 展。这项画展由隆雪中华工商 总会、南洋商报及星洲日报联 合协办。展出作品共171幅, 售画所得是RM44,696O

1998

1998年,华研发动筹募研 究暨发展基金及成立华研学术研 究基金。此项基金是作为支援学 术研究工作与中心发展用途。


设200万基金 支援学术研究 縛;V'

〔吉隆坡24曰讯)华社研究中心"7毎年捐献3万零吉)•天后宫乐圣岭 为解决长期的经济朿縛,支援学术研究(一次捐献2万零吉)、马来西亚福州 及中心发展用途•特别设立200万零吉 社团联合总会(每年2万零吉)3 的研究及发展基金,并呼吁社团及企业 •他希望'华社团体领导入在管理资 机构鼎力支持,共建民族事业。 :产有道之际'拨出款项支持华研计划°

华研20周年

293 •乘风破滾并沧渴

1999

1999年2月27日至3月2日, 假华总谢富年礼堂举行己卯年翰墨 沁春义展。此项活动由华总、吉隆 坡墨潮社及南洋商报协办。义展目 的是为了发扬书艺文化及为华研筹 募研究及发展基金。多位书艺家捐 献墨宝展出,并筹获RM90,420o

华团兴革运动筹4万

华研发表征信录

(21 OSH )为配合犬諒13荣获 ISO 9000 aft*理订衿而推爆的-为华 X•为华研送宏-弟歌込动-必今TH御4 万3工300元IR项-

送疫舞款正动墀介林昌坦飲上紡著(桂 团旳丄所管理体系〉-45 ,以推动%比辑。 筑代化管理体寮• 埸中寿決歌项悉数 拘当华杜研我中心作为研究怪发锲之用

VtteS究中心•羚切.辛诚鼻安 务咒可送:£等款云动的支持-:£至今天为 比-I.««>下歹依-公读或个人<*慨損 助-就项达4方3 f 30)元丘。

拘助者名箪<a仆、

捐s千元考:富伙荘发布應公街。<( *3 vit.fi :马学公会华团语面局.視 成友0

捐2工元者-XKJK 1 KB3R众图书,

tn • *停季擇和-陈暮夫-

« I -,t« ■何维城■隆振般•点達" 邦帮产俱求前-吉隆煙:.•庆义-马来件亚 留台成功大学校友会•吿!《帽武体专会-6 滿埃午校友会'传印堑易公£•雪*况&会 R • ?!峰半校歧友会联合会•衣“我塌建会 tg -力除茶4"大境:会*'司来性亚¥/ 玻璃験4•公会'R来丙亚中糸大会堂总会-裁中华大会堂•R夹养亚半校菴率会萩 会总会-与朱西戒中串大会富总会-» 車华大会鶯•耳来戸业半校渔夢会联合总 会-马来西立牛校敦E会总会、『单刈矢强 *£古域会•雪“•.莪安溪会馆、马来为▽峪建 此下联a会n年团•乌,冷岳福建公会、s 集坡,「华校友会• 5隆坡瞽G二裁中华r» P&

m 5oo元古:*陆仁东会馆• 隆钟

災歧友会。

鸠300元者:女(ft志会 ' 吉 建坡海奇公会• 电為成公会-

拼200尤考:H房•护*人会华-

m 100 r.« :人淑新代歧发会-具4»冷捋 客*公会•

1999年5月2日,雪隆海 南会馆为配合其荣获IS09001国 际品质证书,积极响应为华团兴 革,为华研送炭筹款运动。此项 活动为华研筹获RM43,300。

薑嘉aw皐空 爲華研籌20萬基金成

爱吾乡苕X晚会蔚捋丁 2月门 I!(塁期日:度匕8討•在衰 顿民*宏愿礼堂演出■' s^fi 区众华人敦会主办'西%”専 会步办的这/演出全部收人冷 年为华社硏究中:学木研兖基 金-念名为•■宵隱仄众金人较 会”基金,只网愈而唳本-是 敎会关怀华人社会的永久见 EE •

1994保昭隆区众华人教会 曾在马华大厦三春礼堂挙办我 爱吾乡音乐会•当年是为系教 ◎及华研勢算经伊•筹縄近16 万元。

此次全华人教会再次为牛 旺第飲. 2标短2O7j it °

T委会同人耳吁各與•教 会同人说极响立支持以达成F 标・

力方愛大家-主办与物12 久窜芸f票供公众在当晩以关 裕方式索票, Z-I

99,在爱夸乡音氓晩会T:■冃 计有巴生苴理公会-力日联合诗HF -乌圣比班兆成 住人大合唱,六人小组令唱是 温汉元博:--邱溢明-阵金的 夫人•陈j.-a^A、好白%、 黄敬估-理哈邀倩到六十午弋 以一首《情人的旅汨〉任遍寒: 台轮海充琼及*:%田k叶男高

1999 年 10 月17日,雪隆区 众华人基督教会 及机构联办、西 马华福协办,假 民政宏愿礼堂举 行99吾爱吾乡音 乐会。此项慈善 音乐会为华研筹 获 RM 170,000。

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1月5 日,华研与翰墨苑联办99国际翰墨交流 展暨研讨会。此项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国 际间艺术交流,提升本区域之艺术层次以 及为华研及翰墨基金义展。是项展览地点 是翰墨苑,研讨会则在华研讲堂举行。

國楠墨交流展璽研討膏

30日起■瓣行7天

(吉隆坡26日讯)千禧年将至,世界 各地都掀起一片热潮,尤其在文化活动的展 开更广泛。

在首都吉隆坡更有一连串具深谜文化活 动系列,为迎接千禧年的到来,面对21世 纪未来的灿烂图景,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及 翰墨苑联办一项名为“国际翰墨交流展望研 讨会”,将於12月30日至2000年元月4 日一连7天在名墨苑举行,并邀请财政部副 部长拿督陈广才主持开幕,开幕日期订在12 月30 E3 (星期四)下午4时,研讨会则订 在同曰下午5时30分至8时分别由中国名 15法家王德恭主讲:“中国书法在21世纪 的展望”及著名画家鍾正山主讲"南洋美术 在21世纪的展望。"

参与这次国际翰墨交流展的书画家有来 自中国、台湾、日本、香港、新加坡及马来 西亚共有五十多位,作品体裁广泛,风格各 肆■又呈现各地区不同风貌。

展览每日开放时间从中午12时即筮至 下午6时 ' 元月1日休息一天。•,- .「

华研2°周年294 •柔凤破液坊浩淳

2000

雪华堂豎雪中华工商总会为华研研 究中心筹暮经费,李玉书(左一)将 20万元模型支票交予陈忠登(右 二)。由何维城(左二)及黄宏荫见 证 Z",质

(吉隆坡31日讯)华社研究屮,!!'昨晚游 I行••华研技艺之夜”,在短短的2人星期 内,筹得20万元,冃前正朝向50万元曰标 迈力,

技蓼之夜善巖20萬元

莘研邁向50萬元目標

他透露,华社中心研究成立十多年来• 经常受到经费来源不继的困扰■华研有责■任 寻找一项可行的解决方案。

华社研究屮心主席陈忠登博士表示■研 究丄作的基本是求真或真理■要真正解决问 题、一定要从r解事情的真像开始。

他指出■华人壮会对研究的工作并不了 解,也不看重,更对华研到底做了什么产生 麻问。

他说,学术界有自己的方法•最重要的 是同行的专家对某个硏究或研究中心的看法 如何,如果至少对於马来西亚华人历史文化・ 的课题-华研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的地位。■ 此外,学术刊物的发表,研究金的颁发,都|

2000 年 10 月30日,雪兰莪 中华大会堂及雪 隆中华工商总会 联合主办华研技 艺之夜。是项演 出地点是吉隆坡 乐圣岭天后宫, 由郑州杂技团呈 献,并为华研筹 获 RM219,000。

2001

“华研琴韵之夜”

ZA

〔吉隆坡4日讯〕由台湾著名 ”'•£研琴韵之夜"大会主席陈忠登教授

悯奏家墓耋娼和虹虹乐团成员所 致:表示,听音乐能治疗病人'帮助他 豎裁鷲體嚴辭慌晩们5苦•可说颇如医生给的药' 呈鲂孔藉艺礬早s桐價顼5音乐获得吐会人士八 让危陶解在首首沏人的钢琴和持.一0欣赏• 13歩卑说是其有治疗 会的功能。

小提琴演奏曲中。

2001年8月3日,特邀台湾钢琴家蔡幸娟小

姐与虹虹乐团为华研琴韵之夜义演,此项音乐会 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举行,共筹获RM134,260o

福音堂今办话剧义演 "浮生若梦”收入捐华研

〔吉隆坡I日讯〕雪隆区福音堂教会订 于3月2日晚匕7时30分在吉隆坡中华大 会堂举仔“浮生若梦”粵语福音话剧义 寅1门票收入将捐赠给华社研究中心。

主办当局也恭请叫来西亚圣经神学院 的教务主任李明安硕士,当晚话剧演出后 作一场人生真谛的精彩分享-

“浮生若梦”粤语福音话剧首次作出丿、 胆尝试,把剧中多首脍炙人口的粤曲如' 帝女花’谱上赞美上帝的歌词,令人 …新°

踊跃出席观赏,

2002

2002年3月2日,吉隆坡福音 堂联合雪隆区各福音堂教会,假雪兰 莪中华大会堂举行浮生若梦粤曲戏剧 义演。该项义演之全部入门票,捐赠 予华研研究暨发展基金。此项义演由 怡保以琳福音堂职青团所呈献。

华研20周年

295 •乘风破漁洛浩海

2002

华研“十大歌星义演

义款达3妨

〔雪隆17日讯)华社硏究中 |心为筹募研究暨发展基金1通过 “十大歌星义演”,截至上周止’ 义款数额已达30万零吉。

持•筹委会由衷感激,并呼吁全马关注华 硏发展的广大华商人L:及社国,慷慨捐 繪-枳极响应此项义演活动■给予华研实 质的支持■与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事业責献 一份力量。

2002年10月19 H ,十大歌星义演假 吉隆坡德威路州立华小演出。此项义演由南 洋商报主办,皇帽啤酒赞助,七大乡团协委 会、董总、教总、华总、雪隆中华工商总 会、雪华堂、校友联总、留台联总及南大校 友会联合协办,为华研筹获RM393,190o

星洲

籟“斜蚊齡朗"

部分義款捐華研中心'

(吉隆坡12日讯)由协传 培训中心主办、西马华福会及 华社研究中心联办的“孙中山 文献纪录片”推介礼兼义卖 会,今日於华研中心礼堂举 行,并将部分义卖所得捐予华 研中心。1

校建校基金、南方学院、乐龄 俱乐部及沙巴博爱协会。

《孙中山》全套9片光

碟,原价125元,现以99元优 惠价售卖

2003年4月12 0 ,举行孙中山 文献纪录片推介礼与义卖会。是项活 动是由协传培训中心主办、西马华福 及华研协办。华研乃受惠团体之一。

(吉隆坡6日讯) 华社研究中心将於本月9 日,晚上7时30分于雪 兰莪中华大会堂举行 K以乐会友”文艺晚 会,以筹募研究暨发展 经费。这项文艺筹款慈 善晚会,能够获得雪兰 莪中华大会堂巡回文化 表演团为华研义演,华 研董事同人等非常感谢 雪兰我中华大会堂现届 理事本着“风雨同舟, 当仁不让”的精神,在 ...........

为该堂筹备80周年堂庆,目。其他演出参与者, 之时,也为马来西亚唯 包括了霄华堂合唱团、 —由昆|'句丽尙1出.时m女 左實血*仃:.序1、甫■成宀

9日辦文藝晩會

華硏中心籌經費

名3大男高音陈容、林 清福及岑大伟及杰出女 高音叶洁芝也应遨出席 献唱多首歌曲;我国著 名口琴大师张雅诰将联 同何志健、陈俊祥及许 晋宏以口琴四重演奏方 式,吹奏多首动听的曲

业为缓图,移财力他 用,华研经费时有捉襟 见肘之虞。故特此举办 “华研以乐会友”筹募 经费。华研特别吁请华 社各阶层人士及热心文 艺的朋友们热烈支持, 成为大会剪彩人或踊跃 购买门票,支持华研的 研究工作-共同建设民

Tr /IzW 5. . +UI 皿 〜 T

2003年8月9日,雪华堂80 周年巡回文化表演团为华研筹募 研究暨发展基金,假雪兰莪中华 大会堂举行华研以乐会友文艺晚 会,共筹获RM57,689O

华研2°周年296 •乘凤破您洛沧渴

华夏之韵音乐会 筹5万华研基金

〔吉隆坡10日讯〕由中国 厦门交响乐团呈献的弦乐会知 音“华夏之韵”音乐交流会昨 晚吸引不少知音人士前往观 赏,这项活动也为华社研究中

关注文化修养

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拿督 翁诗杰受邀主持开幕仪式。他 致词时说,马来西亚社会在过

2003

2003年12月9日,中国厦 门交响乐团假吉隆坡乐圣岭天后 宫呈献华夏之韵音乐交流会,为 华研筹募基金,作为出版及翻译 周伟民及唐玲玲教授之著作《中 国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史》的经 费。此活动由马来西亚海南会馆 联合会妇女团主办、雪隆海南会 馆妇女团及青年团、芙中(雪 隆)校友会合唱团、星洲日报、 马来西亚广播台第五台联合协 办。

2004

2004年7月1 日,天骄雄风文艺歌 舞巡回义演在雪兰莪 中华大会堂演出。这 项义演由中国内蒙古 风情艺术团呈献,为 中心筹获RM125,994。

巡回义演筹华研发展经费

紧扣人心

配合马中建交30周年纪念, 中国内蒙古风情艺术团受邀的来 大马参与巡回表演,当晚的演出 是为华社研究中心筹募研究及发 展经费。

出席者包括筹委会主席陈正 志、鸣锣人童糸锦、华研黄事会

马的演出,让我国华社更了解内 蒙古文化艺术及民族风情•感受 蒙古人传承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的豪迈气魄=

他透露,华社研究中心是于 1985年由十五华团领导机构联合 创设,原名叫做华社资料研究中 .1'. - —*^i+taiFneii.-h.6tiHf

側四吨297 .果凤磁浪落沧淄

(吉隆坡2日 讯)华社研究中心 将于11月8日(星期 一)晚上7时30分在 吉隆坡乐圣岭天后 宫礼堂主办“白鹭 翔舞”文艺舞蹈演 出,旨为华社研究 中心筹募研究暨发 展经费。

这项以筹款 为目的的舞蹈表演 是由中国厦门小白 鹭民间舞团呈献演 出。该团受槟州政 府邀请莅临马来西 亚演出的团员共30 人•包括中国--' 二级编创和表演 艺术家,他们将以 最精湛及生动的舞 姿-展现中国民间 舞的神奇魅力舞蹈 创作表演。

2004

2004 年 11 月 8 日,假吉隆坡乐圣岭 天后宫举行白鹭翔舞

自小白鹭民间舞团于中国厦门特区创 办以来,皆以其极具民族和区域特色的浓•

郁表演风格和収特的闽南风情演出'博得 各界好评。0 . 2004

文艺舞蹈义演。该项义演由中国厦门小白 鹭民间舞团演出,为中心筹获RM84,002o

2005

华社研究中心于 2005 年 7 月 17-18 日, 在雪华堂举办为期两天 的“黄石庵书法义展” 为中心筹募研究经费。

华研于雪 华堂举行为期2天的「黄石庵书 法义展」,协助华研筹募研究经 费。

华社研究中心自1985年创立 至今,已迈入第20个年头,为了 庆祝成立周年以及筹募经费,华 研将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弘扬华 族优秀传统文化。

今日在雪华堂举行的「黄石 庵书法义展」将为期2天,这也 是华研筹募经费的活动之一。

已故黄石庵,为我国杰出著 名书法家之一;1903年出生于中 国嘉应州,出自书香世家,自幼 习诗诃,研书艺。于1926年,南 来新加坡及大马,他是大马历任 全国书赛评审,也曾担任多项书 法比赛评审及书法协会顾问。黄 老生于1990年,在吉隆坡逝世,

强」的书法风范。

艺术大家徐悲鸿曾称覺右庵 书法「有康有为之气」o黄石庵 先生的人品风范,艺术成就为书 艺同道所景仰,也深受爱好者及 收藏家堆崇备至,誉其为20世纪 大马杰出的四大书法家之一。

長期實踐掌握技能

华研主席张灿泉表示,华研 能成功举办该项义展,多得作家 姚拓的盛情献议,诡感谢华硏顾 问何维城的慷慨捐岀他所珍藏的 200幅黄石庵的书法作品。「可 藉此机会将黄石庵的墨宝,公诸 社会,让大家欣赏,推广优秀的 书艺,另外,也为华研筹募研究 经费。」

他表示,所谓书法,就是写 字的方法,写字自有写字的特殊

华研2°周年298,乘廊破演演浩海

2005

发起团体: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工商总会、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马来西亚华校教师联合会总会、 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马来西亚韩江校友会总会

顾问:

拿督斯里林玉唐、张裕民、丹斯里钟廷森、叶新田博士、王超群、 叶青、周素英、刘天吉、杨天德博士

工委会主席: 黄东山

工委会副主席: 张灿泉

秘书:

文平强博士、林水橡博士、李业霖

财政:

(jE)蒋礼谦 (副)杨天德博士

r±n /-t-亘传:

(正)林忠强博士

(副)《星洲日报》(罗正文)、《南洋商报》(钟启章)、 《光明日报》(刘鸣远)、《中国报》(庄宗南)、 《光华日报》(廖良辉)、《东方日报》(潘友来)

联络: 周素英

征求:

(正)符昌和

(副)陈忠登教授、苏志鸿、李振光、拿督黄汉良、 翁清玉、刘浩馨、陈正志、李惠泉、陈怀安律师、 黄松青、陈友信、潘庆松、刘庆祺、朱素燕

查账: 王少珍

笼有源梨活水来

二十年前创立华社究中心,在马来西亚华人历史 上,是一桩值得重视的事,因为当年华社不论在 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都面对很大的困 难。创立华研是为了发展民族文化事业,起了破 冰之旅的作用,是十分重要而值得纪念的。

光阴荏苒,过去二十年,华研以推动文化学术活 动,弘扬华族文化,普及知识为己任,以研究华 社现状和历史为主旋律,出版了一批颇有质量的 著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为华社的一个研究机构,一个文化中心,华研 是一个民族文化堡垒,一种未来的寄托,也是一 份社会荣耀。它不但维护学术的独立和思想的自 由,而且用丰富的文化知识,滋养华社和下一代。

今年是华研创立二十周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它不能不具有鲜明的特点。 它以建设华社的精神文明为它的主题。这个主题 概括有三点:

(一) 突出华研在马来西亚华社扮演的推动文化 发展和研究学术问题的角色。

(二) 努力贯彻“荟集贤士,扎实研究,立足华 社,放眼国家”的使命。

(三) 纪念20年来革路蓝褛和茁壮成长的壇变历 史,并反映华研与华社的密切关系。

研究是一种长期性、艰巨性、累积性和创造性的 工程。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尤其设立电子图书 馆,以充实电脑设备和扩大网络服务,更是刻不 容缓之工作。其次是加强研究人员的阵容,计划 逐年增聘更多的专门人才,将研究成果向外散 播,以产生社会效果。然而,这就需要研究出版 基金的投资。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见《观书有感》)水之澄清而 洞照万物,则因有源头的活水。物质资源之于学 术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为华社 建设精神文明,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从事学术研 究,必须投入资金,语云:“池中无水鱼难养”, 没有物质资源的支援,文化学术工作是无从做起 的。恳望有更多物质资源的投入,坚信华社必会 获得丰厚的无形利益和社会价值的效果。

此次华研幸蒙国内主要领导华团,在肯定了华研 过去对华社所做出的贡献及其所扮演的角色之 余,决定联合发起成立“全国华团为华研筹募研 究基金及活动经费”工委会,并通过华研成立 20周年庆祝晚宴展开筹募工作。是项晚宴将于 12月9日(星期五)晚上7时30分,假吉隆坡 蕉赖民政大厦宏愿礼堂举行。

我们吁请社峑各界热心人士与团体,鼎力支持华 研的发展,慷慨解囊,成为宴会剪彩人,或报效 宴席或购买餐券,协助华研开拓一个新境界,发 挥盛旺的学术生命力。


华研20周年

299 •乘凤破液諸沧潘

疆黄东山(前排中)在豪宅宴客,和华社领袖聚首为华研献策脱困。前排左起为刘 天吉、张裕民、林玉唐、张灿泉 > 陆庭谕及锤启章。・

务界謝攧前學者

.

-

(吉•隆坡河讯)各界华 衬:领袖及学攵春晚济济. 堂,为华社研究中心的营运 经费…共商大计”

这项大会是由韩江校友联 总总会长黄东山召集,并在


其府邸举行。

大会针对筹款目标、方式 及单位等事顼,热烈讨论, 提岀了各种建议,唯没有达' 致结论,并会在日后继续讨

昨晚的岀席者有华总总会 长拿督斯里林玉唐、七大乡 团主席张裕民、留台联总总: 会长刘天吉、教总代.表陆庭 谕、华研主席张灿泉、前任 主席陈忠晉医生、行政主任 文书强逋L拉曼大孕中文 系系生任林水榛博士、蠶事 陈怀安律师、雪隆海南会馆 署理会长符昌和,第!副会长: 了才茉、第2副会长史元春、 第3副会长吴世才及第5副会 长林日喜、南洋报总编辑種 启章<5

2005

各界华社领袖 及学者,为华研的 营运经费,共商大 计。

專注研究服務華社


您肯定华研20年其对华社、国家所扮演的社会功能角色。

(分備认华研是华社一项共同资产。华研既是由15领导华团倡议成立,华社有贵 y任也有义务扶持华研的成长与发展。

(毒认为华社应在扶持华研成长过程中,提供长期、有效财政支援,以便华研修

5在租定中有效运作,发挥最大功能,并编议扩大华研研究基金发Rwa»员 会及财务曾理委员会组织,逃清与会领导华团参与ta.协助筹措研究蓬金 与经费等事宜,

④i为配合时代进步与现实爲要,建议华研管理架构成话当调整,阡请更多人士 L参与,加强与华社联系,发挥更多功能,蝸诚为华社服务,

(吉隆坡28日讯)国内数 个主要华团决定为华社研究 中心,筹措-笔为数可观的 学术研究发展基金与经常开 支费用.以期华研能在穏定

的环境中,专注研究工作, 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竭诚 为华社服务。

这些华团包括华总、七大多 团、留台联总、黄总、教总等,并

将于即日起集体为毕研筹款,以舒 缓华研长期面对经费不足的密境。

华研主席张灿泉指出,除个人. 捐献外,単研也将通辻2005年杪举 办的「华研20周年庆」、此彩人、 荣誉赞助人、书法义鯉等方式,S1

以林玉唐(前左4)为首的华总将联合数个华团,积极为华研筹措一笔可观经费。前左起为教总代 表吴建成、南大会长杨天德博士、量总代表邹寿汉、黄东山、张裕民、张灿泉、留台朕总会长刘天 吉、雷隆海南会馆第三副总会长昊世才。 -STS才-

极为华研等款。

『捐献適5万令吉者,我们将以 其名设立一个研究基金,并利用该 基金的利息,作另研究经费。」

张灿泉今日出席「华团为华研 筹款」新闻发布会时,在致词中这 么表示.

缺乏生利產業

他说,华研是个標营利机 构、既无固定收入,又缺乏生利产 业,因此在经费不足和缺乏人手的 困境下,华研仍是•…个不够健全的 研究中心.

r因此,华研必须在足够经费 的基础上,幷按长、中、短期策划 其未来的研究计划,始能发挥其全 面的硏究功能•」

华总会长拿督斯里林玉唐强 调,华硏是华社的「智囊团」,并 长期为华社前途作出各种研究,a 此华社应明白华研的重要性,并了

参与单位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 绍马来西亚华校政事联合会总会 命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矽七大多团协调委员会

命马来西亚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总会 夺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題马来西亚南洋大学校友会

溪指歓支票抬头写:

V^entre for Malaysian Chinese Studies

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主席张裕 民指出,不管捐献数额多寡,都是 关心华研之举,他呼旺各造税极捐 献,以巩固华研的存在价值。

韩江总会会长黄东山认为,若 大部分华团可认同华研的工作,并 慷慨解囊,他相信,这将纾解华研 长期陷入经费不足的窘境、「我们 会懲请更多华团参与筹款。j

华研是在1985年,由国内15 领导华团倡议成立的一个全国性民 冋研究机构,主要任务在于捜集资

A银行来住户口号码:

Public Bank 3077303819

料,以及研究大马华人在政、经、 义、教等方面的问题,为华社提供 具有前瞻性、建设性与可行性的理 论根据,以供参考借整。

此举是为了让华研最终能为华 社提供各种所需服务,包括为华社 提出建言和出谋献策,成为华人知 识宝库的電要基地。

毕研自成立以来,藏书近两万 册、河报1000余档目.杂志、期刊 数十种、出版书籍200种,并多次 举办讲座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 动。

充作發展基金

廣東義峭萬鮮研

药报导/蔡昭媛(吉隆坡讯')吉隆坡广东义山董

'.......事会议决捐出10。万令吉给向来.

面对財务困境的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华研),以充作 华研的研宛及.发展基金。

广东义山薰事透.主席叶青受询 时向《光明抒掇》证实,董事会 已于8月19日开会通过这項羯助 1.00./3-令吉纶华研的议决案■>

他指出,.虽然簸筆会已议决捐 助1DQ万令吉绐华研,不过•依据 章程•儀寧会仍必须于I.0H30H 召幷饱会员大会上,再次通过輦 夢会之前的決定•才算全面通过 议淺案.

须会员认同

叶青周三吿诉本报,董事会认 同倍研对华社作出的:淀献.所以

t•-致通过1BH&100万令者的议 决•但.仍须在会员火会上获得会 员的认同•以作岀最后的定夺“

邀华团管理财务

此外,本报也联络华团为华研 谿募研究及发展基金馨委会主席 黄东山"他受询时说,华研向来 面对财务和经费不足的窘境,已 影响专业入士和学术人员的研究 :!■•作。

他说-这悪拥有博士学位和专 业学术研究的人士,他们都在华 研默默的为华牡和国家进育研寛

工作,进而失去华团的支持。

他补充-如今,•-喽华团,包 括华总• 7大乡团、留台联总、南 大校友会、霄隆工商联合总僉• 董总,教总、校发会联合慈会及 韩江校友会总会緇,木只是认同 和肯定华研的従献,也同意发扬 华研的页献■因此才发起为华硏 簿募的活劫。

黄东山也鬆韩江検友会总会会 长。他说,若吉隆坡广次义山会 员大会最后通过薫事会的议决-捐助108万令吉纶华研,将为備研 筹款的活功打响第…炮,也有助 的筹款工作更能顺畅,

他说•为了华研的将来,华 研幣募硏究及发農基金筹委会将 邀请华.圈参与协助管理和监誉财 务的事忘,以确保所筹到的款项 都花在正当的地方-避免岀现弊 端,(LSQ

华研20周年

300 •乘凤破滾儔沧洛

雪隆鋅鐵公會宴慶週年

2005 02834^85#研

雪隆锌铁公会 欢庆11周年纪念举 办联欢晚宴,为华 研筹得2千834令 吉充作活动基金。

£锌铁同业須跟随市 场需求来改进或迈向新 科技,提高制造技巧及品 质。,

(士拉央27日讯)雪隆锌 铁公会日前在甲洞新翠华楼 酒家设联欢晚宴,欢涙.11周

雪隆锌铁公会全体理事向来宾敬酒。

年纪念'为况殊盛,大会也 为华社资料研究中心筹得2千

让锌铁工业成为一种不可缺少之行 业•无形中提升锌铁工业在我国工 业发展之地位。

晚宴是由国内事务部副部长

限公司及金宝工程有限公司。

政府应积极发展中小工业

霹雳白铁公会会长郑杰仁致词 时说,政府应更积极地推动中小型 工业之发展,特别是开放所有的工 程平分予合格之承包商,以促进国 内工商业界的发展。

他也希望中小型企业银行能够 放宽贷款条例,在处理申请贷款程 序时废除繁文褥节,以便协助申请 者能获得融资周转之便利,使同业 有机会谋发展,能不断提升本身的 技术和产品素质。

北马铁厂商公会主席杨福源致 词说,在新的财政预算案中,政府 提出4大策略来刺激经济发展,他 希望政府能以实际行动•有效地发 展国家经济。

他赞扬预算案准许公司的账目 稽查费扣除税金及准许公司从明年■: 可以根据上一年之盈利额少于15% 之预测税额来预先缴付来年之所得 税-

会上,全体理事也向来宾敬 酒,后由总务吴广安致谢词后告礼 成。

個人認捐數目最高

古潤金捐華研10萬

(吉隆坡29日讯)大 马中山会馆联合会会长拿 督古润金今天宣布以个人 名誉认捐10万令吉,作为 华社研究中心基金。

古润金也是完美集团 董事长,他今天与华研成 员交流后,答应认捐这笔

款项°

、这是捐助该基金个人 认捐最大数目的一次。

古润金希望藉此机会 抛砖引玉,号召更多人响 应这次的筹款运动。

华研创立至今20年,

目前正在积极筹款1千万 令吉学术基金。

广东义山捐100万

吉隆坡广东义山董事 部已率先通过捐出100万 令吉义款予该基金,并在

明天召开会员大会寻求核 准。

古润金说,这是属于 华社的资产,应共同来爱 护。

他也答应出任该基金 管理委员会顾问。

出席交流会者尚有华 研基金筹款委员会主席黄 东山、主任文平强、委员 符昌、吴国清和研究员林 水橡博士和何国忠博士。

大马中山会馆联合会会长拿督古润金于2005年10月29 日宣布以个人名誉认捐10万令吉予华社研究中心,为本中心 研究基金个人认捐数目最高的壮举。

华研20周年

301 •乘凤破濃格浩落

征信录

(27/06/1997)

RM 200 • TAN TENG BOON, RICHARD WONG.何维城、周可祯

RM 150 .陈友信

RM 100 • KAJANG TRACTOR SERVICE. LINING SOON AUTO 1 C、

LAWRENCE CHAN, TEN YEE THOR,陈开蓉、陈万英、陈亚玉、陈玉英、 陈玉梅、陈志成、程道旺、程道兴、程道周、程道官、程水妹、程天仁、 程由堂、傅关生、合成铁厂、洪鼎镇、李佳兴、林兴木、林则铤、 万昌旅社、萧木华、徐亚关、钟正川、周亚泉

RM 50 • HOLOKKEE. YOKE TAN、陈来平、陈仁杰、陈依美、陈思庆、陈育龙、

程道俊、程国证、程天夏、程天斌、程天杨、何必彪、洪俊才、洪启良、 黄金炳、黄世龙、黄再兴、李甜福、李盛泉、李曲妹、李汝强、李业霖、 林明胜、林瑞珠、刘国汉、陆庭谕、潘长顺、潘心钦、沈来贵、孙悦文、 汤利波、王兴文、王雅、吴志超、谢长龄、徐崇禧、徐兴国、徐振官、 杨元才、叶德明、叶乃霖、郑衣明、朱自存

RM 30 •程妹哥(加央)、程友丽、程珠音、张金梁、张晓梅

RM 20 • IRENE KOH,蔡瑞珍、陈瑞霞、程道金、程春花、程美华、程美香、

程天楠、程美英、程燕玉

总额:RM 6,300

♦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华研2。周年

302 •乘风破泊涛浩滝

认捐者名录

(27/02/1999)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义款尚未移交

RM 10,000 •吉隆坡中华校友会

RM 8,530 •周芝简及股东会计师楼

RM 5,000 •陈继合

RM 3,000 •林源德、雷发顺

RM 2,718・周素英

RM 2,000・林耀仁、林忠强、苏志鸿、许噗智、源发电器贸易有限公司

RM 1,600 •杨志明

RM 1,500・陈华清、陈忠登、陈正志/郑金德

RM 1,000・3V家具有限公司、安裕资源有限公司、巴生福建会馆、蔡庆文、陈松青、 陈俞锦、陈友信、范景培、辜明、鸿森电器工程、洪天赐、黄汉良、 黄明治、加影育华校友会、李思寅、廖奕成、林福南、刘庆祺、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工商总会、彭美玉、全备福音商人团契、 伟拓建设有限公司、徐志彬、许宗喜、雪隆机械及车辆零件商会、 杨灿鸿/谢桂水、杨天德、杨忠礼、益新印务有限公司、英迪学院、 張燦泉、张征雄

RM 800 •洪永心

RM 600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RM 500 • M K LEE / ROBERT JALLEH,安顺福建公会教育基金、陈培和、

戴敏杰、丁春光、李建强、李清华、李福生、林家光、林生枝、刘忠立、 潘庆松、霹雳中华大会堂、沙巴州福建社团联合会、覃英华、王靖端、 魏顺莲、锡云父子有限公司、雪隆兴安会馆妇女组、杨钦祥、姚迪聪、 叶明逸、张国业、中华塑胶有限公司

RM 490 •郭鹤尧

RM 400 •现场乐捐

RM 200 •陈俊玉、胡万铎、振南隆有限公司

RM 100 •陈根本、陈益、马来西亚书艺协会怡保联委会、雪兰莪华人妇女励志会、 雪兰莪南安会馆

RM 30 • 丁州甘马仕海南会馆

总额:RM 95,768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华研20周年

303 •乘凤滅演坊浩海

认捐者名录

(02/05/1999)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义款尚未移交

RM 5,000 •富贵开发有限公司

RM 3,000 •马华公会华团咨询局、祝友成

RM 2,000・笨珍北干那那民众图书馆、陈忠庆、李雅和

RM 1,000・陈振毅、何维城、黄兴利、佳印贸易公司、吉隆坡安邦商庐俱乐部、 吉隆坡广东义山、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工商总会、吉隆坡中华校友会、 马来西亚半岛玻璃镜业公会、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青年团、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联合总会、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马来西亚留台成功大学校友会、 柔佛州中华总会、雪兰莪福建会馆、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雪兰莪安溪会馆、 雪隆茶阳(大埔)会馆、雪隆华校校友会联合会、雪隆刘关张赵古城会、 雪隆龙岩会馆、雪隆槟华校友会、雪隆精武体育会

RM 500 •雪隆广东会馆、雪森彭隆钟灵校友会

RM 300 •吉隆坡海商公会、雪兰莪华人妇女励志会、雪隆家庭电器商公会

RM 200 •霹雳中华大会堂

RM 100 •大港新民校友会、乌鲁冷岳客家公会

总额:RM 43,300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华研2°周年304 ,乘风破浪炼浩燔

认捐者名景

(30-31/10/2000)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单位(恕不称呼) | *义款尚未移交

RM 50,000 •隆雪中华工商总会

RM 15,000 •李氏基金

RM 10,000 •雪兰莪中华大会堂、颜清文

RM 5,000・張燦泉、陈忠登、顺成棕油厂有限公司、林源德、富贵山庄

RM 3,000 •陈良民、郑捷浩

RM 2,000・邹寿汉、曾贵秋、陈松青、翁清玉、陈志成、张泗清、许嵯智*、

陈友信、宋兆棠

RM 1,500 •苏志鸿、Bintang Pewter SdnBhd ,曾庆荣、刘庆祺

RM 1,000・陈孟通、叶顺捷、张福财、林建南、陈锦龙、曾振强、黄宏荫、黄位寅、 陈蒙星、张雅山、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宮)、马来西亚米粉厂商总会、 杨柏志、陈玉聪、沈地赞、李亚雄、李清福、杨天培、张裕民、卢金峰、 留日同学会、郑景新、李玉书、翁诗佣、陈正志、万达学院、黄仕寿、 张德康、隆雪陈氏书院、雪隆福州会馆、陈贻丰、明兴木材五金有限公司、 雪兰莪禽畜业协会、何维城、陈继合、雪隆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 巴生福建会馆、槟城手套(马)有限公司、黄汉良、南大校友会、

S.Y.Low&Co、黄茂桐、叶祥发、雪隆江夏堂、林忠强、李凤德、胡水、 林秋妹、魏顺莲、黄明治、廖应良、蔡庆文、雪兰莪福建会馆、郑宏校、 曾敏灵、海鸥企业有限公司

RM 500 •雪隆李氏联宗会、林进权、凌文章、杨晋来、吕兴、刘锡通、陈玉进、 成大校友会、雪隆广东会馆、郭进阶、黄宏壮、谢国秋、符祥琼、 德成机械(马)有限公司、王明星、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雪隆嘉应会馆、余国隆

RM 300 •刘绮芸

RM 200・陆永龄、振泰兴有限公司、忠发企业有限公司

RM 100 •杜志昌、张拔来、魏爱传、旬继福、蔡有为、潘妙凤、李文有、陈庆地、 陈国洪、黄绳墀、罗东日、Paul Cheng、Lim Kong Tee

RM 11,810 •售票

总额 RM 219,010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华研20周年

305 •乘风破波帶浩漆

认捐者名录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义款尚未移交

嘍斷g蔻

(03/08/2001)

RM 10,000 •陈继合、富贵集团、李氏基金

RM 5,000 •陈忠登、Perancang Hastama、Hoong Sen C H Sdn Bhd

RM 3,500 •无名氏

RM 3,000 •林源明、苏志鸿

RM 2,000 •吴志昌、CMT Trading Sdn Bhd、Win Heng Engineering、

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

RM 1,400 •丘润兴

RM 1,000 • Power Control Electrical Engineerings Yong Kit Chiang、蔡崇安、郑明亮、 太阳产业有限公司、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陈洁清、何维城、黄明治、 郑国华、覃光明、陈松青、吴荣芳、廖应良、古润金、刘庆祺、童玉锦、 隆雪陈氏书院宗亲会、巴生福建会馆、槟城手套(马)有限公司、邱瑞福、 陈达真、张玉荣、马来西亚留台成功大学校友会、吉隆坡广东义山、 张裕民、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黄隆生、马来西亚半岛玻璃镜业公会、 雪兰莪福建会馆、中华塑胶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创价学会、伟丽集团、 Tai Kwong Yokohama Holding (M) Sdn Bhd^ 張燦泉、吴荣辉、祝家华、 陈友信、蔡庆文、杨金和、隆雪中华工商总会、崇德文教研习会、 雪隆福州会馆、吉隆坡威镇宫观音寺、雪隆叶氏宗祠、

Transafb Enterprise、Hong Leong Assurance Bhd、Leong Fa & Son Sdn Bhd、 Convey Transportation、Bumi Ceria Sdn Bhd

RM 500 •陈来金、雪兰莪禽畜业协会、马来西亚禽畜业联合总会、银鸽有限公司、 黄华民、Goh Keng Seng、曾昭明、留台联总、PLN Construction Works

RM 300 •中马钟灵校友会

RM 200・李子平、包久星、洪天赐、颜建章、黄观胜、颜炳寿

RM 100 •戴炳基

售票

RM 3,200 •林荣忠 RM 540 •陈忠登

RM 2,000 •曾洋振 RM 500 •林传杰

RM 1,710 •中心售票 RM 400 •刘庆祺

RM 1,500 •马来西亚创价学会 RM 300 •郑淑娟

RM 1,000 •苏志鸿 RM 220 .翁诗佣

RM 830 •李伟杰 RM 200 •林清海、李惠泉

RM 660 •黄明治

总额 RM 133,260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华研20周年

306 •乘风破滾济浩海

寫演"认捐者名录

(19/10/2002)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义款尚未移交

RM 50,000 •黄东山

RM 20,000 •林源德、郑福成*、K. T.Ng、黄家定

RM 10,000 •童玉锦、陈忠登、刘庆祺、颜清文、马来西亚雪州师大校友会、吴志昌

RM 5,000・黄纪达、杨忠礼、李子平、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张裕民、

南大校友会、何炳华、马来西亚仓0价学会、Teo Soo Cheng FoundationA 黄琢齐、何泰靖、梁锦进、刘景成

RM 3,000 ■張燦泉

RM 2,000 •杨天培、黄明治、苏志鸿、First Paper Mill Sdn Bhd、林忠强、张明宣、 陈锦龙、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陈正志、欧阳家族会、黄仕寿、 余文添、赵忠义*

RM 1,000・李惠泉、黄乙胜、曾宝添、黄汉良、陈清发、王佐文、叶华*、林荣忠、 吉隆坡广东义山、雪隆惠州会馆、丁贵成、黄福地、陈玉聪、尤进发、 隆雪陈氏书院、翁清玉、许峡智*、陈忠庆、新山中华公会、周锡南、 蓝添荣、廖木水、郑江水、黄宏荫、吴世才、孔庆庶、钟广北、李儒森、 林家光、潘新就、谢玉麟、林济升、符树波*、蔡维、丁学外、缪进新、 胡志华、中马钟灵校友会、马来西亚福州社团联合总会、成大校友会、 AMX时装(马)有限公司、温崇墉、卢金峰、陈爱钦、雪兰莪福建会馆、 廖宗明、许慧强、雪隆槟华校友会、郑景新、汤棒诒、陈瑞凤、熊远宾、 Pemiagaan Yakin,马六甲中华大会堂、安顺广东会馆、雪隆广东会馆、 丘宏礼、槟榔屿广东暨汀州会馆、大光Yokohama电池工业有限公司、 振南隆有限公司、林泰顺、张福财、钟森炎*、杜炳海、彭德成、 苏义雄*、覃光明、黄良潘*、Lawrence Ooi、第一企业有限公司、 Ramon Woon、陈东荣、钟业兴、叶明逸、陈华清、马六甲海南会馆、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Consign Engineering Sdn Bhd、陈金庭、 巴生福建会馆、陈松青、槟城手套(马)有限公司*

RM 500 •孙传发、三山别墅*、雪隆嘉应会馆、雪隆李氏宗亲会、郑达忠、 黄运生*、余大利*、Ng Brothers Hardware Trading、砂劳越留台同学会

RM 300・陈金稳、周芝简及股东会计师楼、蓝力修、黄宏壮、华南广告、詹义辉、 Gimpai Jaya SdnBhd、马来西亚温氏宗亲会、丰盛港德教会紫林阁、张雅山、 太平华联校友会、马来西亚黄氏登进家族会、雪隆精武体育会、陈金狮、

华研20周年307 .乘风破液落沧诲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义款尚未移交

陈雍业*、何约翰、巴生滨海潮州会馆、文仕勋、瓜雪暨沙白福建会馆、 黄亚答*、雪隆茶阳回春馆、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雪隆德教会紫芳阁、 新美利有限公司、巴生中华校友会、林俊堂、林生枝、森美兰惠州会馆、 马来西亚半岛玻璃镜业公会、雪隆会甯公会、孙速蕃、朱国培、颜忠强、 蒲种汉民华小校友会、彭亨淡马鲁属潮州会馆、新山留学台湾同学会、 马来西亚湖北同乡会、麻坡茶阳会馆、雪隆方氏公会、东甲永春会馆、 Tan Lai Kim (Holding) Sdn Bhd^加影育华校友会、锡米山华小校友会、 马新咖啡茶业联合总会、崙株吧辖广东会馆、郑明亮*、雪隆惠安公会、 林传杰、施锦福、黄记勇、刘德群、江沙广东会馆、新山福州十邑会馆、 曹智鸣*、霹雳华校校友会联合会、霹雳育才校友会、森美兰广东会馆、 颜雅成*、居銮留台校友会、吴铭富、雪兰莪南安会馆、安顺福建公会、 森美兰兴安会馆、而连突福建会馆、新山福建会馆、乌鲁冷岳福建公会、 玻璃市福建会馆、巴生兴华中小学校友会、强发贸易有限公司、无名氏、 北霹雳咖啡茶商公会、甘马挽海南会馆、容都急侨民国小家教协会

RM 200・林连财、柯福有、雪隆机械及车辆零件商会、翁诗佣、陆庭谕、

太平福建会馆、雪兰莪禽畜业协会

RM 100・雪隆广肇会馆、赖雪丽、马来西亚(释儒道)道德会、廖丽珊、容瑶娟、 新古毛竞明校友会、丹绒马林客属公会、马来西亚海陆会馆、苏顺昌、 万里望惠州会馆、而连突广东会馆、霹雳韩江公会、霹雳广东会馆、 文冬中华商会、何国忠、祝家华、关丹潮州会馆、登嘉楼海南会馆、 林水檬、万成五金有限公司、雪隆家庭电器商公会、新文龙海南会馆、 邦咯岛福建公会

售票

RM 550 •翁诗佣

RM 480 •林荣忠 RM 360 •刘庆祺 RM 150 •现场乐捐 RM 90 •其他

总额 RM 397,430

・义利集团报效矿泉水 •精武体育会惠借铜锣 ・州立华小惠借椅子

・华联花园警卫团协助 7 维持交通秩序 /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华研2°周年308 .乘风破滾涛沧海

认捐者名录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义款尚未移交

(09/08/2003)

RM 5,000・陈忠登夫妇、黄东山、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RM 3,000 •张泗清、Keyhin Industries Sdn Bhd、吉隆坡广东义山

RM 2,000 .張燦泉、雪隆广肇会馆

RM 1,000 •刘庆祺、陈正志、苏志鸿、林忠强、邱祥炽、何维城、黄乙胜、

黄明治、第一包装工业有限公司、翁清玉、童玉锦、陈松青、叶明逸、 刘景成

RM 500・林荣忠、郑云城、王佐文、黄宏壮、张雅山、丁贵成、孙传发、 曾宝添、史元春、丘宏礼、林秋雅、包久星*、LimJenn Shiah、 邱财加*、熊远宾、张玉荣、张裕民*、陈孟龄、英利贸易有限公司、 新山中华公会、张景良、雪隆福州会馆、雪隆机械及车辆零件商会

RM 300 • Kang Choong Keng、雪隆德教会紫芳阁、杨金和

RM 200・朱国培

RM 100・黄国彬、黄循炳、沈慕羽、孙速蕃、李锦秀、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 陈金狮、黄家建、陈培和、吉隆坡坤成校友会

售票

RM 649・华社研究中心秘书处

RM 540 •雪华堂合唱团

RM 400 •翁诗佣

RM 200 •吉隆坡永春会馆

总额 RM 57,389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华研20周年

309 •乘风成液洛沧瘤


麝飽風"认捐者名录

(01/07/2004)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义款尚未移交

RM 15,000 •童玉锦

RM 10,000 •陈忠登、黄东山

RM 5,000 •黄琢齐、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

RM 4,000 •李氏基金

RM 3,000・马兰电锯板厂有限公司

RM 2,000・森鸿电器工程有限公司、何维城、刘庆祺、張燦泉、雪华堂

RM 1,000 •陈正志、魏顺莲、邱祥炽、陈天军、林忠强、周素英、丘宏礼、刘天吉、 陈孟龄、王佐文、叶明逸、刘国胜、许慧强、陈友信、蔡崇安、黄明治、 黄汉良、谢训劲、黄隆生、梁锦进、林玉唐、黄乙胜、雪隆嘉应会馆、 吉隆坡电子有限公司、吉隆坡广东义山、雪隆槟华校友会、 马来西亚创价学会、南光电器有限公司、Sykt. Brightlite (M) Sdn Bhd、 Lee Furniture & Contruction Sdn Bhd、G & H Electrical Trading Sdn Bhd、 Serijadi Sdn Bhd、Sg. Long Industries Sdn Bhd、Lim Weng Soon Sdn Bhd、 Win Heng Engineering、Power Contro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RM 500 • Cardiomedical Life Sdn Bhd,叶顺捷、萧敦礼、丁贵成、张景良、郭鹤尧、 Yi War Hardware Engineering Sdn Bhd、黄荣志、林荣忠、雪隆广肇会馆、 陈开蓉

RM 400 • Light Source Sdn Bhd、翁诚基

RM 300 .陈柄权、陈来金、黄宏壮、TaiSweeKian.雪隆德教会紫芳阁、杜嘉华、 新山中华公会、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中马钟灵校友会、雪隆惠州会馆、 丘润兴、周芝简及股东会计师楼、朱国培、P&FExpress Sevice, 沙戡新村学校校友会

RM 200 • Tekad LV Sdn Bhd, YKK Electrical & Engineering Sdn Bhd,翁诗佣、 Kit Yee Electrical Trading Sdn Bhd、Indah Damai Kejuruteraan Sdn Bhd、

RM 100 • Dorain Chew,曾细妹、彭亨佛教会、黄循炳

售票

RM 2,560 •丘宏礼 RM 608 •上海书局

RM 1,070 •陈开蓉 RM 500 .林传杰

RM 808 •南洋商报 RM 300 •林荣忠、翁诗佣、李子平

RM 800 •文平强 RM 7,768 •其他

RM 780 •刘庆祺

总额 RM 125,994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华研20周年

310・乘凤菠波涛浩遂


认捐者名录

(08/11/2004)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义款尚未移交

RM 10,000 •郑福成、邹寿汉*

RM 5,000 •颜清文

RM 3,000 •陈忠登、張燦泉

RM 2,500 •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

RM 2,000 •周素英、中华塑胶有限公司

RM 1,500 •吉隆坡电子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半岛玻璃镜业公会

RM 1,000 •苏清珠、刘庆祺、杨天德、刘天吉、區永强、林忠强、潘庆松、李婷婷、 陈友信、黄仕寿、何维城、何炳华*、巴生福建会馆、江富龙、陈正志、 振南隆有限公司、雪隆槟华校友会、郭全强、黄乙胜、方正有限公司、 熊远宾、艺林机械五金有限公司

RM 530 .张景良

RM 500 •林荣忠、吕清才、黄亚容、尤冠和、蔡逸平、黎业波、周锡南*、 孙传发、谢宝胜、黄明治、丁贵成、胡志华*、尤进发、張雅山、 陈春德、长城控股有限公司、雪隆德教会紫芳阁、新山中华公会、 新辉经贸有限公司、黄企业有限公司、福裕贸易有限公司

RM 400・朱美莉

RM 300 •缪进新、陈开蓉、翁诚基 :、刘桂清、陈丽萍、胜盛汽车服务、谢训劲

强发摩多配件有限公司、 Trans Wong Sdn Bhd、马六甲海南会馆

RM 100 •翁云海

售票

RM 1,332 •华社研究中心秘书处 RM 370 .黄文斌

RM 1,020・现场乐捐 RM 330 .翁诗佣

RM 600 •刘庆祺 RM 260・文平强、陈开蓉

RM 500 •林传杰、周素英、 RM 200・雪华堂

林荣忠、丘宏礼

总额 RM 83,402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华研2°周年3ii •乘风破滾落浩燔

w

征信录

陈志成伉俪令长郎 新婚志庆

(11/05/2002)

RM 1,250 •陈志成

RM 1,000・李子平

RM 500・包久星、陈忠登、陈颖弼、陈友信、程道中、丁学外、黄仕寿、黄添来、 刘庆祺、翁清玉、颜清文、张景良

RM 400 •梁联兴

RM 300 •蔡庆文、陈正志、李玉书、丘润兴、周素英

RM 200 •陈松青、辜明、黄汉良、黄福地、黄松青、纪祥国、李惠泉、林春来、

林源德、林忠强、苏志鸿、姚迪聪、張燦泉、郑金德

RM 100 •陈亚才、符树存、何国忠、黄创成、李清文、林水橡、林荣忠、陆庭谕、 欧阳月娇、潘庆松、苏顺昌、翁诗佣、徐石权、叶新田、郑淑娟、祝家华

RM 50 •陈松林、林源瑞、颜振聪

总额:RM 14,700

陈正志伉俪令长郎 新婚志庆

(07/03/2004产

RM500 •陈忠登

RM300・陈颖弼、黄明治、文平强

RM200 •陈松青、陈友信、林水橡、林忠强、刘庆祺、陆培春、苏志鸿、張燦泉、 周素英

RM 120 •张景云

RM100 •陈鼎贤、何国忠、黄子坚、李惠泉、林荣忠、林传杰、罗正文、丘宏礼、 田英成、翁诗佣、张文光

RM 80 •祝家华

RM 60・李业霖、李雅芬、刘慧妮、刘秀梅、潘永强、张英华

RM 50 •苏顺昌、王兴文

RM 40 •陈正志

总额:RM 5,000 ♦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华研20周年

312 .乘风破演落沧诲

杨英飞与周素英夫妇令长郎 新婚志庆

(21/11/2004)蠻

RM500 •丘宏礼

RM400 •郑云城

RM200 •蔡庆文、陈丽萍、陈松青、陈友信、陈正志、陈忠登、程道中、郭隆生、 黄明治、林水橡、林忠强、苏志鸿、文平强、熊远宾、張燦泉、朱乾海

RM 100 •包久星、陈志成、何国忠、黄子坚、李惠泉、林荣忠、林传杰、刘庆祺、 罗正文、缪进新、潘庆松、苏顺昌、翁清玉、翁诗佣、叶逢梅、郑乃平、 郑荣业

RM 60 •黄文斌、刘秀梅、张英华

总额:RM 5,980

黄东山伉俪令长女暨*新婚志庆

(11/12/2004)'

RM200・陈友信、陈正志、陈忠登、程道中、林水檬、林忠强、童玉锦、文平强、 張燦泉

RM100 •蔡庆文、陈松青、何国忠、黄汉良

总额:RM 2,200

♦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华呸纟0周年

313 •乘凤破泊涛沧浑


(1985-2005 年 10 月 31 日止)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RM 350,620 林源德(MUDA PAPER MILLS SDN BHD)

RM 280,820 颜清文

RM 262,400 黄东山

RM 247,154 西马华人福音联络中心

RM 227,000 陈友信(英迪学院)

RM 201,000 郑福成

RM 143,000 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工商总会

RM 140,195 陈忠登

RM 126,000 何维城

RM 120,000 陈国平

RM 107,690 林传杰

RM 105,000 陈忠杰

RM 100,000 李成枫、李金友、张晓卿、庄智雅

RM 95,000 李氏基金

RM 87,300 吉隆坡中华校友会

RM 76,450 黄纪达

RM 70,500 马来西亚创价学会

RM 67,683 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RM 60,000 富贵集团

RM 58,600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RM 54,500 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

RM 52,500 海鸥企业有限公司

RM 50,000 华仁教育基金

RM 48,133 張燦泉

RM 43,031 普佑精舍

RM 43,000 陈继合

RM 40,900 黄明治

RM 39,910 新山中华公会.

RM 38,500 黄仕寿

RM 38,291 程道中

RM 38,043 苏志鸿

RM 36,700 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宮)

RM 35,200 陈志成

RM 35,030 张景良

RM 33,500 商联控股有限公司

RM 33,333 绿野保健养生

华研20周年

314 •乘风破•液為浩燔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RM 32,679 吉隆坡永春会馆

RM 30,800 缪进新

RM 30,740 南大事业有限公司

RM 28,850 黄家定

RM 27,466 张泗清

RM 27,000 吉隆坡广东义山、童玉锦

RM 26,000 KTNG

RM 25,000 李崇孟

RM 24,000 同心联盟

RM 23,100 黄景裕

RM 22,700 刘庆祺

RM 22,560 黄美才

RM 22,000 洪礼璧、黄琢齐

RM 21,650 新山中华工商总会

RM 21,590 郭鹤尧

RM 21,148 周素英

RM 21,000 陈洁清

RM 20,350 槟城华人大会堂

RM 20,000 乐圣岭佛学会、李琛静、李引桐、马来西亚创价学会(新山)、森林金融、 万能有限公司、友谊企业有限公司

RM 19,700 柔佛华人建筑商公会

RM 19,096 吴志昌

RM 18,953 巴生福建会馆

RM 18,100 柔佛州中华总会

RM 17,396 森美兰中华大会堂

RM 16,445 中马钟灵校友会

RM 15,898 马六甲中华工商总会

RM 15,480 林国泰

RM 15,000 朱永根

RM 14,500 雪兰莪福建会馆

RM 13,000 古润金

RM 12,775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

RM 12,752 余仁生(1959)有限公司

RM 12,450 蔡庆文

RM 12,354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

RM 12,125 新山留台同学会

RM 12,100 安邦健身社/新村校友会/金英联谊会

RM 12,000 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翁清玉、马华公会总部

RM 11,664 马来西亚朱氏联合会

RM 11,300 顺成棕油厂有限公司

RM 11,100 居銮中华工商总会

华研20周年

315 •乘凤破海弧沧诲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单位(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所请指正!

RM 11,000 RM 10,336 RM 10,100 RM 10,000 陈正志、陈忠庆、林玉唐、马来西亚福州社团联合总会 骆静山 柯嘉逊 BUMI BAKTI DELEVOPMENT SDN BHD、KOAY KENG TEIK、 KENG SDNBHD.阿顺哥鱼翅、长江游船有限公司、邓诗汉、吉隆 坡福音堂、刘炎珠、马星集团、马来西亚乡青总团联谊会、马来西 亚雪州师大校友会、南顺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食为天饮食集团、 信兴祥参茸行、雪隆潮州会馆、叶健超、育智(莱思康)有限公司、 云顶有限公司

RM 9,800 RM 9,750 RM 9,700 RM 9,630 RM 9,500 RM 9,466 RM 9,200 RM 9,000 RM 8,001 -RM 8,500 RM 7,501 - RM 8,000 RM 7,001 -RM 7,500 叶明逸 林忠强 叶顺捷(振南隆有限公司) 周芝简及股东会计师楼 杨天培(中化有限公司) 黄茂桐 杨忠礼 刘景成 陈锦龙、森乡联青、温馨苑、谢伯校 长河文化有限公司、林源明、曾敏灵、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 胡万铎、吉隆坡仙四师爷宫产业受托部、马来西亚禽畜业联合总会、 雪隆福州会馆

RM 6,501 - RM 7,000 槟榔屿广东暨汀州会馆、陈松青、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青年团、 益新印务有限公司、元生基金会、张裕民

RM 6,001 - RM 6,500 马来西亚半岛玻璃镜业公会、马来西亚留台成功大学校友会、张正 修控股有限公司

RM 5,501 - RM 6,000 黄文界、黄宏荫、金地实业有限公司、梁锦进、马大中文系毕业生 协会、民主行动党、雪隆槟华校友会、郑云城、邹寿汉

RM 5,001 -RM 5,500 陈华清、傅氏公会、马来西亚新加坡咖啡茶业联合总会、马来西亚 乡联青联络工委会、马六甲海南会馆、潘泰来、宋兆棠、新山福清 会馆

RM 4,501 -RM 5,000 BEST PLUMBING WORK SDN BHD, CHIN FAN HEE & SONS,博 大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活动、陈宝荣、陈仁华、胡曰皆基金、何炳华、 黄汉良、黄文彬、黄仲舜、华文教会联合会、林荔清、林宽城、罗 锦煌、马联发行有限公司、霹雳南华中学全体师生、丘宏礼、生活 出版有限公司、苏天明、太阳产业有限公司、新山宽柔中学、熊远 宾、循人中学全体师生、张锦龙、曾丽珠

RM 4,001 -RM 4,500 POWER CONTROL ELECTRICAL ENGINEERING,马六甲中华大 会堂、邱祥炽、雪隆嘉应会馆、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

RM 3,501 -RM 4,000 答株吧辖留台同学会、八打灵观音亭、陈良民(大成机械有限公 司)、陈春德、胡水、黄汉群、黄乙胜、吉隆坡威镇宫观音寺、居銮 留台同学会、林泰顺、南裕有限公司、霹雳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柔

华研20周年

316 •乘凤破滾滞浩海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单位(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RM 3,001 - RM 3,500

RM 2,501 - RM 3,000

RM 2,001 - RM 2,500

RM 1,501 -RM 2,000

RM 1,001 -RM 1,500

佛潮州八邑会馆、砂劳越华人社团总会联合会、温崇墉、昔加挽中 华总商会、雪隆广东会馆、雪隆理华同学会、永兴工程、张福财、 张雅山

古晋福建公会、河婆同乡会、胡汉章、麻坡留台同学会、马来西亚 佛教青年总会、马来西亚明达顾问有限公司、潘庆松、翁诚基、徐 玉友、雪兰莪禽畜业协会、雪隆广肇会馆

AMALGAMATED STEEL MILLS BHD、KEYHIN INDUSTRIES SDN BHD、 THE ACOUSTIC SOLUTION (M) SDN BHD、 TRISONTEEL WORKS (M) SDN BHD,八打灵三路福音堂、答株吧 辖中华公会、槟城基督教以琳全备福音堂、德声白钢工程(马)有 限公司、东方艺术研究中心、韩稳当、何启斌、何木生、黄宏壮、 九皇爷安邦南天宫、李成金、林荣忠、刘天吉、隆雪陈氏书院、罗 次文、马华华团咨询局、马来西亚佛教创价学会、明兴木材五金有 限公司、南隆有限公司、宋宝兰、翁诗佣、许慧强、雪隆德教会紫 芳阁、雪隆南安会馆、源发电器贸易有限公司、雪隆锌铁公会、张 国林父子有限公司、郑捷浩、祝友成

TRANS WONG SDN BHD,安顺广东会馆、班达马兰基督教卫理公 会、答株吧辖广东会馆、陈来金、第十届马来西亚华人舞蹈节、丁 贵成、洪天赐、黄位寅、吉隆坡电子有限公司、吉隆坡雪兰莪彭亨 树胶公会、吉隆坡上海书局有限公司、林崇生、林水橡、欧阳家族 会、彭亨直凉华夏慈善社、霹雳中华大会堂、丘润兴、沈慕羽、王 靖端、王佐文、魏顺莲、新山福建会馆、新山中化校友会、徐志彬、 雪隆精武体育会、雪隆广西会馆、杨镇冷气冻柜(马)有限公司

BANDAR UTAMA DEVELOPMENT SDN BHD、CMT TRADING SDN BHD、DYNASTY UNITED SDN BHD,班兰三神庙、笨珍北干 那那民众图书馆、答株吧辖晋江会馆、槟城手套(马)有限公司、 蔡崇安、陈松生、陈天军、陈玉聪、第一纸厂有限公司、方荣辉、 龚金强、黄隆生、黄文华、济钢(马)钢板有限公司、佳印贸易有 限公司、宽柔二小家教协会、李婷婷、李雅和、廖忠明、廖应良、 林秋雅、刘发钳、刘佳境、卢金峰、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马来西 亚中医师公会、彭亨佛教会、邱瑞福(福裕贸易有限公司)、沈栋 发、谭志江、覃光明、陀济林、王顺福、祥贸易公司、许峡智、雪 隆茶阳回春馆、雪隆惠州会馆、雪隆机械及车辆零件商会、雪隆江 夏堂、杨志明、杨进发、杨天德、叶祥发、一站鞋店、义丰公司、 余文添、曾贵秋、曾洋振、张明宣、郑景新

BINTANG PEWTER SDN BHD, HO SING CHOW、STEERING COMMITTEE FOR MALAY PENINSULA PEACE CYCLE,白屋书 坊、邦咯岛福建公会、答株吧辖中华商会、蔡逸平、陈碧霞、陈才 甫/陈仰庄、陈百桑、陈瑞凤、陈贻丰、陈孟龄、丁春光、集成机 械有限公司、加影育华校友会、结亿电器贸易有限公司、客家饭店、 李凤德、李惠泉、林芳、林家光、林生枝、林顺福、刘桂清、陆庭

华研20周年

317 •乘风破浪濤浩滝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单位(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RM 901 - RM 1,000

谕、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霹雳福建公会、孙传发、太平福建 会馆、万挠福善公会、温新、乌鲁冷岳福建公会、谢训劲、新山福 州十邑会馆、新山海南会馆、雪兰莪华人妇女励志会、雪兰莪彭氏 联宗会、雪隆安溪会馆、雪隆茶阳(大埔)会馆、杨金和、义利集 团、尤进发、曾宝添、曾庆荣、张国业、张玉荣、祝家华、朱国培、 释继程

ABBOTT LABORATORIES (M) SDN BHD、ANN JOO RESOURCES BHD、AV CRAFT TECHNOLOGY SDN BHD、BUM! CERIA SDN BHD、CHULAN REALTY SDN BHD、CONVEY TRANSFORATION, CONSIGN ENGINEERING SDN BHD、G & H ELECTRICAL TRADING SDN BHD. HO YEP MAN/HO SAO HA、HONG LEONG ASSURANCE BHD、LEONG FA & SONS SDN BHD、LIM WENG SOON SDN BHD、LOOI TUCK LAM、MEI CORPORATION (M) SDN BHD、NG SWEE CHOON, NG HO PEOW CONSTRUTION、 PURPLE CANE ENTERPRISE SDN BHD、RAMON WOON SING KWAI、SERIJADI SDN BHD、S Y LOW & CO、SYARIKAT BRIGHTLITE (M) SDN BHD、TRANSAFE ENTERPRISE, YEANG KIMSIEW、YONG KIT CHIANG, AMX 时装(马)有限公司、3V 家具有限公司、巴生滨海佛学会、答株吧辖树胶同业公会、笨珍昭 安会馆、槟城德教会紫云阁福利基金、波德申叶氏联宗会、财团法 人化育文教基金会、蔡维、曹长毅、陈爱钦、陈达真、陈德昌、陈 东荣、陈怀安、陈隆丰、陈孟通、陈金庭、陈清发、陈俞锦、陈振 毅、陈中和、崇德文教研习会、第一包装工业有限公司、戴小华、 登嘉楼福建会馆、丁学外、杜炳海、符祥琼、关丹海南会馆、关丹 华人社团联合会、辜明、郭全强、韩江新闻传播学院、合利(雪兰 莪)有限公司、黄福地、黄添来(伟丽集团有限公司)、黄胤森、胡 志华、吉隆坡安邦商庐俱乐部、吉隆坡河婆同乡会、甲州佛团联合 主办孟兰盆法会工委会、加影十八华团联谊会、江富龙、江沙崇华 校友会、孔庆庶、蓝力修、赖聪民、蓝添荣、李儒森、李华安、李 清福、李钦城(李泉源五金私人有限公司)、李思寅、李亚雄、李玉 书、廖木水、廖德水父子建筑有限公司、廖宗明、刘福文(益和 号)、刘国胜、刘明渊、刘文、林春发、林德成、林桂英、林济升、 林建南、林木荣、林秋妹、林顺康、林文发、林有隆、麻坡中秋园 游会工委会(93)、马华沙登区会、马来西亚晋江社团联合会、马来 西亚米粉厂商总会、马来西亚留日同学会、马六甲惠安公会、马青 总会、曼绒县古田会馆、南光电器有限公司、區永强、潘新就、彭 德成、彭美玉、彭亨华人社团联合会、霹雳督亚冷福建公会、霹雳 永定同乡会、霹雳育才独立中学董事会、霹雳太平后廊乐善社、霹 雳客家公会、蒲种汉民华小校友会、邱鸿岐、全备福音商人团契、 柔佛州木业加工商会、柔州南安会馆、仁加隆华小校友会、荣兴贸 易有限公司、三名留台人、森美兰汽车银业公会、砂劳越留学台湾

华研20周年

318 •乘风破演得浩诲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单位(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RM 801 - RM 900

RM 701 - RM 800

RM 601 - RM 700

RM501-RM 600

RM 401 - RM 500

同学会、沈地赞、世纪贸易有限公司、苏清珠、苏志雄、顺丰汽车 机件有限公司、泰华有限公司、汤棒诒、田氏、万达学院、王敬照 (亚洲贸易公司)、王耀辉(第一企业有限公司)、威省福建会馆、吴 世才、吴德芳、吴荣芳、吴荣辉、下霹雳中华公会、下霹雳中华总 商会、谢玉麟、许宗喜、雪兰莪安邦健身社、雪兰莪安邦金英联谊 会醒狮团、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会、雪兰莪尊孔学校校友会、雪兰 莪永春会馆、雪隆福州咖啡酒餐商公会、雪隆冈州会馆、雪隆华校 校友会联合会、雪隆刘关张赵古城会、雪隆龙岩会馆、雪隆李氏宗 亲会、雪隆叶氏宗祠、杨柏志、杨寿贤、颜永智、颜忠强、艺林机 械五金有限公司、怡保晋江会馆、义利贸易有限公司、已故陈罗巧 玉、已故周万发、怡保斯美崇德校友会、永征机构有限公司、远东 有限公司、曾宪昌、曾振强、张健辉、张泰卿、张迎驹老先生治丧 委员会、张征雄、郑国华、郑宏校、郑江水、郑明亮、郑新培、郑 振福父子有限公司、周锡南、钟广北、钟业兴、中马基督教圣乐促 进会

巴生兴华中小学校友会、大山脚福德正神庙理事会、李富强、马来 西亚圣经神学院、霹雳杂货行、柔南屠业公会、萧廷勇、尤人俊 JUAN THAI HO,陈开蓉、登嘉楼海南会馆、吉隆坡美术印务有限 公司、马六甲茶阳会馆、马六甲福建会馆、饶师泉、森华青、吴世 清、雪兰莪及联邦直辖区(阁州)许氏公会、雪隆杨氏公会 楂蒂巴迪总汇、巴罗福建会馆、巴生滨海南安会馆、丹绒马林福建 会馆、杜嘉华、瓜拉冷岳福建会馆、黄锦树、威南高渊培德校友会、 罗素薇、马来西亚佛光文教中心、沙巴福建社团联合会、砂劳越陇 西公会、山打根客属公会、昔加末基督教会、新古毛竞明校友会、 新山广肇会馆、雪兰莪三山别墅、雪隆兴安会馆、忠发企业有限公 司

CMU SPECIALIST, SABAH COUNCIL OF CHURCHES,安顺福建 公会、巴生滨海兴安会馆、陈金狮、陈培和、大港海产公会、大众 印刷有限公司、冯时能、古鸿廷、何业波、何子华、黄循炳、黄培 忠、吉隆坡坤成校友会、黎德洲、李光华、李胜章、李振基、林瑞 联、卢显萍、马业裕、马来西亚钢铁厂有限公司、丘光耀、柔佛州 嘉应会馆、砂劳越德教会紫霞阁、书韵企业、孙速蕃、王兴春、吴 多标、雪隆家庭电器商公会、叶顺志、张碧芳、郑保罗、卓火

CARDIO MEDICAL LIFE SDN BHD、CHEAH EU KIAT、CHEN JET HOW、CHUANG KOAN SENG, DESA SOUTHERN AGENCY SDN BHD、DEX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DN BHD、 JASA ISTIMEWA SDN BHD, LK LEE ARCHITECT, LEE TECK HAN、 LIM JENN SHIAH、 M K LEE、 NG BROTHERS HARDWARE TRADING, P L N CONSTRUCTION WORKS、SOO PAN CHUI、STABLE -WIN SDN BHD、TEKAD LV SDN BHD, TNL ENGINEERING SDN BHD、TONG YONG INDUSTRIES SDN

华研20周年

319 •乘風破演落浩海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单位(恕不称呼) ♦如有遺误,祈请指正!

BHD、TU YONG ENG, UNICO-DESA PLANTATIONS BHD, YI WAR HARDWARE ENGINEERING SDN BHD、安顺福建公会教育 基金、答株吧辖五校董事会、答株吧辖民主行动党、巴生光华中学 校友会、巴生中华总商会、北霹雳咖啡茶商公会、槟城杜氏清銮社、 长城控股有限公司、常青有限公司、陈府颜氏太夫人治丧委员会、 陈汉水(嘉有企业私人有限公司)、陈俊英、陈仁良、陈余保、陈康 益、陈玉进、戴德良、戴华宝、戴华美、戴敏杰、德成机械(马) 有限公司、登嘉楼中华工商总会、邓良基、泛马出版有限公司、冯 梦霞、丰盛港德教会紫林阁、福兴有限公司、甘马仕海南会馆、哥 打丁宜福建会馆、郭进阶、洪嘉量、黄亚崙、黄得昌、黄华民、黄 介云、黄企业有限公司、黄荣志、吉隆坡南强校友会、吉隆坡循人 中学、吉隆坡循人学校校友会、健身力企业有限公司、金宝乡团联 办活动协商会、金陵酒家有限公司、尊孔华小老师、赖君、利丰福 建会馆、李福生、李典和、李克旋、李清华、李健强、李志贤、李 炎辉、黎业波、林观文、林进权、林家强、凌文章、廖政樟、刘德 群、刘超南、刘秋和(华丰机械有限公司)、刘锡通、刘忠立、罗梅 生、骆清忠、吕金玉、吕兴、吕清才、马口福建会馆、马来西亚温 氏宗亲会、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总商会、马六甲注礼堂戴氏宗族 会、闽清同乡会、木威培青校友会、民主行动党居銮分部、潘政锦 (海外五金机械有限公司)、清莲堂(依修法师)、霹雳育才校友会、 霹雳安溪会馆、沙助秀大同历史文物馆、史元春、森美兰茶阳会馆、 斯里再也卫理布道所、苏岳良、孙永南、覃英华、王明星、巫联成 (大众五金木材有限公司)、谢宝胜、谢国秋、锡云父子有限公司、 新邦波赖金榜巴映培英校友会、新山树胶商会、新古毛福建会馆、 新辉经贸有限公司、新纪元学院、新生书局、萧敦礼、许德发、许 光道、许建华(维新机械五金贸易公司)、雪兰莪安溪基金有限公 司、雪兰莪八打灵工商会、雪隆清远会馆、雪隆五金商公会、雪森 彭隆霹雳育才校友会、颜国琛、杨晋来、杨云贵、杨培根、杨钦祥、 姚迪聪、叶金辉、叶少华、叶送、叶炳汉、银鸽有限公司、英利贸 易有限公司、永平福州会馆、永平留台同学会、尤冠和、余国隆、 张俊平(仁和兄弟有限公司)、张景云、曾昭明、郑振发(泉发五金 机械有限公司)

RM301-RM400 H C TING、EVER TEAM SDN BHD、LIGHT SOURCE SDN BHD、 巴生一群有心人、容株吧辖福建会馆、崙株吧辖华仁中学校友会、 答株吧辖洋货布疋商公会、答株吧辖永春会馆、槟榔屿中医中药联 合会、陈天保、戴玉明、东甲永春会馆、杜乾焕、枫寿基金、甘马 挽海南会馆、国大第七届新春联欢盛会筹委会、胡亚温、吉礁德教 会济阳阁、加影锡米山华小校友会、柯丽芳(永裕五金私人有限公 司)、李锦秀、马六甲李氏宗祠、霹雳唐洋货绸布商公会、邱武汉、 柔佛颍川陈氏公会、沙戦新村学校校友会、苏顺昌、太平华联校友 会、许丕隆、叶顺建、宜宜牙科诊所、元生员工、曾得益、朱美莉

华研20周年

320・乘风破浪,*沧海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RM201-RM300

RM 101-RM200

GIMPAI JAYA SDN BHD、KANG CHOONG KENG、NG CHENG HU AT, P & F EXPRESS SERVICE, PANMOUR TRADING SDN BHD、TAN YU GENG @ CHIN YEUN YEAN, TEAME AGENCY & MARKETING, WONG SHEAU SHIN、YOUNG MALAYSIAN MOVEMENT,阿波罗炒棵条、安顺建造行、安顺闽侨益善社、安 顺应和会馆、巴生滨海潮州会馆、巴生树胶公会、巴生中华校友会、 玻璃市福建会馆、答株吧辖家私公会、崙株吧辖云诏东会馆、答株 吧辖潮州会馆、崙都急侨民国小家教协会、彼咯中学华文课程发展 委员会、笨珍中华商会、槟城中山会馆、槟城客属公会、槟城新会 会馆、长春树胶有限公司、陈根本、陈俊玉、陈李杨、陈星南、陈 金稳、陈柄权、陈丽萍、陈玉莲、陈再藩、达美行有限公司、而连 突福建会馆、芙蓉福慧净资基金、瓜雪暨沙白福建会馆、郭金德、 冠华大酒楼(马)有限公司、鹤鸣寺、何约翰、胡汉章瑜加班、黄 石燕、黄舜彦、黄贞炮、黄记勇、黄筱昕、华南广告、江沙广东会 馆、吉玻海南会馆、吉隆坡中国学校校友会、吉隆坡海商公会、蕉 赖九支华小、劳勿福建会馆、黎明学校校友会、李钦文、李云祯、 梁敏思、廖金凤、林俊堂、林源瑞、刘金兴、刘绮芸、龙翠琼、马 来西亚湖北同乡会、麻坡茶阳会馆、马佛青雪隆州联委会、马福昌 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印刷公会(柔佛州分会)、马来西亚黄氏登进家 族会、马六甲中国公学校友会、妙音寺、民主行动党昔加挽支部、 南胜有限公司、潘玉琼、霹雳咖啡茶商公会、菩提书局、蒲种卫理 公会、彭亨淡马鲁属潮州会馆、千百家基督教信义会盼望堂青年 团、强发摩多配件有限公司、强发贸易有限公司、人安(怡保)有 限公司、柔佛州避兰东金英坛理事会、三和贸易有限公司、士拉央 佛教会、施锦福、森美兰兴安会馆、森美兰广东会馆、森美兰惠州 会馆、胜盛汽车服务、双溪大年潮商公所、万挠三育校友会、文仕 勋、五洲有限公司、吴铭富、谓扌春荣、协传培训中心、新美利有限 公司、雪隆会甯公会、雪隆方氏公会、雪隆惠安公会、雪州大港新 民校友会、杨金彪、颜贤花生厂、游美云、曾广胜、詹义辉、张锡 开、张永兴、直落英丹广福轩俱乐部、植汉明(东和五金有限公司) B S TEOH、CONGREX MALAYSIA SDN BHD、HOME VIDEO DISTRIBUTOR SDN BHD、KENT PUIRTER, INDAH DAMAI KEJURUTERAAN SDN BHD、LEE CHIOW YONG、LEE MEOW SOON、NTC VTOEO PRODUCTION, ROITECH ENGINEERING SUPPLIES & SERVICE, SCT CONSULTANCY SDN BHD、 UNICHEMICAL ENTERPRISE, YKK ELECTRICAL & ENGINEERING SDN BHD.安顺福顺宫、安顺古岗州会馆、安顺醉 乡之友、安顺明安善社、包久星、崙株吧辖海南会馆、槟城海南会 馆、蔡尚育、蔡长璜、陈德波、陈洪镜、陈老师、陈清德、陈祥忠、 陈亚九、陈月容、陈顺兴(马六甲)有限公司、陈泽却、陈益、大 马书艺协会怡保联委会、杜邦发、丰南有限公司、丰盛港中华商会、

华研2。周年

321 •乘风滅液傳沧遂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单位(恕不称呼)

RM51 -RM 100

福建同乡会、福利企业有限公司、福莲奄众佛友、高福砖厂有限公 司、瓜拉吉挠国民型华小校友会、高志财、郭淑琼、何国忠、何华 芳、何玉苓、吉打华人公冢委员会、胡礼民、华人业余俱乐部、华 商阁、黄创平(市荣有限公司)、黄观胜、黄金珍、黄明来、黄秋 凤、黄衍说、吉打客家公会、吉南韩江公会、集力旅游有限公司、 集中企业公司、柯福有、赖雪丽、李柏葵、李才良、李俊锋、利民 达两广公会、廖卿吟、刘文耀、刘元鸿(益和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刘云天、林金励、林进添、林连财、林庆裕、林瑞兰、林亚弟(成 美企业有限公司)、陆景华、陆氏总会、陆永龄、罗春生、罗宗耀、 麻坡华人体育会、马来西亚海陆会馆、马来西亚华人残障协会、马 来西亚仁贵颜氏宗祠、马来西亚食品玩具商公会、马六甲人生佛学 中心、马六甲州华人教育协会、霹雳古岗州公会、霹雳广西会馆、 霹雳司南马志成学校校友会、霹雳酒商公会、潘先生、琼联剧社、 丘思东、柔佛广东会馆、柔佛新山京果公会、柔佛州禽畜业公会、 柔南机商公会、柔南酒商公会、任罗宏中华义山、森美兰妙应寺、 善缘之家、石诗元、圣迦百列基督教会、斯里再也佛教会、泗里街 广惠肇公会、顺美布庄、顺兴五金有限公司、顺成(雪兰莪)有限 公司、苏木有、谭光伟、天定州咖啡茶商公会、王生伟、吴丁福、 王丽娜、吴深根(宏伟有限公司)、吴志超、吴汉龙、文丁卫理公 会、文冬佛教会、文桥传播中心有限公司、乌鲁音答鲁福建会馆、 乌鲁冷岳客家公会、下霹雳安顺韩江公会、萧光壁(和昌五金机械 有限公司)、下霹雳客家公会、萧光麟、萧美娇、新山咖啡酒餐商公 会、新香港酒家、新益裕有限公司、兴安中学学生访问团、许金荣、 许晋荣、许全钦、徐云彪、雪华女子精武体育会、雪兰莪人镜慈善 白话剧社、颜建章、颜炳寿、叶海光塑胶用品制造厂、叶玉贤、叶 育检、已故赖道书、英素百轻塑有限公司、余孙谦(英汉企业私人 有限公司)、俞振明、增江北区和士拉央北区老师、曾繁裕、詹瑞 兰、张拔来、张泛、张秋菊、张志超、张文光、振泰兴有限公司、 赵汉强、郑振利、钟伟鸣、众善居士林佛学会、周卿锋、周庆芳、 中马区菩提工作坊

C P NG & CO SDN BHD, CHAI KON SIN, CHANG AH PEOW @ CHANG KAI YAN、CHIANG HAI FOOD INDUSTRIES, CHOONG GEOK KHING, LAI CHUN FONG、LAM LAI FEN、LOH AH KOW、CHEN KUI POW, YONG CHO JOONG, AILEEN CHANG, CHEE KOK FEE、KHOO KEAN CHOON、CHIN KIM FOOK、LIM KONG TEE、DORAIN CHEW,安顺南霹雳福州会馆、安顺渔业公 会、巴生拉惹鲁目中学华文学会、巴生永安幼稚园、答株吧辖渔商 公会、答株吧辖茶阳会馆、八打灵培才华小佛学会、北海光华校友 会、笨珍福建会馆、蔡锦洲、蔡介威、蔡闻锋、蔡亚良、蔡有为、 陈宝珍、陈长庚、陈传庆、陈德良、陈福星、陈国洪、陈鸿基、陈 华德、陈经亚、陈林光、陈其乐、陈庆地、陈顺福、陈顺来、陈永

华研20周年

322 •乘凤,破演簿沧满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强及张秀群、陈运筹、陈岳进、陈正华、大山脚韩江公会、大展贸 易吉有限公司、戴炳基、丹绒马林客属公会、邓天见、杜志昌、斗 湖中华商会、督亚冷同汉校友会、而连突广东会馆、范志平、方清 燕、丰盛港咖啡商公会、丰盛港拿督庙、丰盛港乒乓公会、丰盛港 海南会馆、丰盛港渔业社、丰盛港中华义山、浮罗交怡海南会馆、 傅嫦娥、公平企业有限公司、广州暨汀州会馆、关丹广肇会馆、关 丹潮州会馆、郭明修、郭洙霜、郭世宾、郭心庆、郭玉燕、郭月玲、 官志鸿、官志兴、何广顺、何礼智、胡友邦、胡振金、华都牙也广 东会馆、华金福(金顺成有限公司)、黄本殷、黄宝明、黄绳墀、黄 烽衍、黄逢保、黄国彬、黄华生、黄家建、黄金水、黄起陆、黄谭 英、黄天燕、黄武、黄云明(盛利五金有限公司)、黄志松、霍骏 明、吉隆坡药业出入口商公会、坚信家私贸易广场、齐莲惠、纪祥 国、甲洞马鲁里基督教宣思堂、江义顺、居銮海南会馆、居銮区华 校教师公会、赖广恩、赖观福、赖文德、赖益盛、蓝柏卿、蓝群华、 蓝秀梅、黎丰华、劳勿广西会馆、李国保、李健安、李金龙、李景 通、李美玲、李明珠、李木华、李品献、李庆发、李顺球、李太、 李添来、李文有、李维回、李秀容、李玉媚、李志强、利民达福建 公会、立丰(马)有限公司、梁和平、梁剑冰、梁森元、梁香、梁 秀兰、廖丽珊、廖为津、廖月玲、林爱贤、林宝文、林宝珍、林崇 荣、林汉生、林家仪、林晋源、林君、林俊铭、林日涌、林子祥、 林明忠、林元凯、林清福、林清金、林瑞英、林应元、林玉静、林 仲虎、令金海南会馆、刘彩英、刘传舜、刘丹生、刘贵光、刘健民、 刘容珍、刘文辉、刘秀明、刘亚女、刘玉珍、骆添胜、罗东日、罗 继炎、马来益、马来西亚(释儒道)道德会、马来西亚国民联谊社、 马来西亚生命线、马六甲布疋洋货商行、马六甲晋江会馆、马六甲 培风校友会、马六甲屠商公会、马振祥、马六甲罗小姐、曼绒三山 同乡会、梅秋蓉、茅草行动扣留者、莫珍歪群贤校友会、倪进泰、 欧阳励荣、欧振成、潘妙凤、彭亨惠州会馆、彭亨立卑劳勿属咖啡 商公会、彭慕芝、槟城龙山堂邱公司、槟城万锦商会、霹雳邦咯广 东会馆、霹雳广东会馆、霹雳韩江公会、霹雳华文高师同学会、霹 雳留台同学会、霹雳海南会馆、霹雳华校董事会联合会、霹雳嘉应 会馆、霹雳建筑商公会、霹雳建筑职工会金宝分会、菩提林、谦美 有限公司、青运万津支会、丘才基、邱福山、邱进添、邱继福、柔 佛拉央拉央广西同乡会、柔佛面包厂商公会、柔佛三合港广西同乡 会、柔佛新山佛弟子、柔南中医药业公会、任罗宏古岗州会馆、任 罗宏华侨助社、任罗宏镇南庙、容瑶娟、森美兰巴西班让中华校友 会、森美兰马口福建公会、森美兰日明务嘉属会馆、沙巴州亚庇海 南会馆、沙玉卿、少林武术十八式健身一班、书花书室、释常昌、 释广馀、释玄道、顺成五金(柔佛)有限公司、顺兴隆百货购物中 心、舜祖公会(砂)、申玉堂、升业贸易公司、宋溪毛糯国民型华文 学校家长教师协会、孙银珍、苏宝珠、苏如婵、添记企业公司、田

华研20周年

323 •乘凤破液落浩瀋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析请指正!

RM21 -RM50

来桦、吐鲁鸿、万成五金有限公司、万里望惠州会馆、王定林、王 桂味、王思慧、王兴文、威省车商公会、威省客家公会、韦杨文娟、 魏爱传、文成印务局、文冬中华商会、文良港卫理公会、翁云海、 吴保福、吴梅影、伍志文(南荣企业有限公司)、下霹雳区华校教师 会、下霹雳安顺华人树胶公会、下霹雳车商公会、萧慧珍、萧金风、 萧金生、萧庆环、谢新广、谢有山、谢先生、新文龙海南会馆、兴 楼渔业公会、兴楼中华义山亭、许陈妹、许美忆、许秀云、许炎灿、 许伊丽、雪兰莪华人行团总会、雪兰莪暨联邦直辖区唐氏公会、雪 隆万宁同乡会、杨丽生、杨庆福、杨唐松英、杨昔集、杨喜升、杨 亚都、杨忠勇、颜登仕、颜江海、颜心常及许雪丽、颜以仁、姚新 光、叶必和、叶佛谨、叶建良、叶欣荣、叶用芳、叶玉华、已故林 雪花、余金监、增江北区华小、增江中区一校、曾子君、曾女士 (雪兰莪)、张碧华、张国成、张惠芳、张教诚、张教贤、张景燕、 张景章、张瑞祯、张荣才、张生安、张唐椿、张义光、张重林、张 奕文、郑建中、郑金福、郑金送、郑民威、郑孝锥、郑秀梅、郑英 贵、郑有干、朱自存、众善居士林、周励春、余琼瑞(大顺有限公 司)、庄怡雄、庄坡政、庄之明、卓晋鹿、曾细妹、钟观发、朱宏源 F C WONG、FOONG PIH SWEE、HOI WHY KONG、JECKLINE CHIA、K S LEONG、LEE BEE SUAN、LAI KAI SENG、LIM HENG KAM、MANONMANL MAGNUM FINANCE BHD, MIMI、 MI MI CHUNG、NG TECK HWA、NG LEAN TEIK、TAN CHIN HUAT、TEW NGARK THENG、THEN THIAM CHEONG、WONG THAI CHIN、WONG KUM THONG、YAP YUEN WAH、YOYO、 安顺咖啡茶商公会、巴生工商俱乐部、八打灵再也小贩商业公会、 邦咯岛华联校友会、北海琼州会馆、蔡锦道、潮州会馆、陈爱华、 陈桂珠、陈贵珍、陈鸿明、陈继贤、陈建成、陈来香、陈立华、陈 力斌、陈美萍、陈其焕、陈炎初、陈应德、陈玉敏、陈育胜与陈槟 胜、陈泽清、邓玉婵、丁美凤、丁玉珠、东海岸木商公会、郭梅英、 傅维亮、傅兴汉、工大系列组、辜克容、辜瑞荣、关英才、和毓雄、 何华才、何金珍、何智强、胡明来、华人新村教育问题现场乐捐、 耶遂骏、黄婉玉、黄德华、黄东来、黄春照、黄华富、黄开发、黄 星理、黄志荣、吉南福建公会、吉隆坡中华独中美术学会、柯美美、 赖美君、赖少文、李达明、李建平、李妙红、李秋梅、李淑华、李 水莲、李雄好、李玉霖:李诒光、立卑基督教会、联和漆工业有限 公司、梁成、梁永耀、梁振福、林得元、林国池、林家驹、林静山、 林开华、林明法、林猷德、林氏、林振宜、刘馨霞、刘国光、刘慧 华、刘建成、刘老师、刘向庭、马登巴冷嘉应五属公会、马六甲华 校校友会联合会、马六甲西河堂林氏宗祠、马六甲延陵联合会、蒙 绪安、南北花园基督教宣恩堂一群信徒、彭亨文冬双溪都亚红新月 会书法班、霹雳怡保一群人、霹雳朱毛瓜拉光校友会、槟城理电发 公会、槟城小贩联合会、清福、秦益声、榕人、饶增祥、森美兰中

华研20周年324 •乘風滅•滾并沧,為

认捐数额 认捐热心人士 \单位,(恕不称呼) ♦如有遗误,祈请指正!

山同乡会、石天来、双合贸易商、双溪威华小佛教教师、思维科学 研究会、苏民丰、太平嘉应五属会馆、邓晓适、邓晓劲、谭喜、天 定咖啡酒餐商公会、涂鸿棠、王东琼、王建国、王媛玉、魏培智、 吴曼露、下霹雳修理车业公会、谢永平、谢玉池、谢振奥、许廷官、 许玉娟、许中城、许珍、熊星匀、颜振坤、、杨北金、杨国瑞、杨文 真、颜日成、瑶伦华校校友会、余添、友爱健身班、元生集团、增 江轮胎、曾昌、曾夏莲、张赛珠、张永庆、张育德、赵秋萍、郑斤 富、朱耀坚、钟必靖、钟道秀、钟奕文、钟鸿英、钟松娣、周成辉、 卓象、邹美珠、邹祥发

RM20 以下 ANDREW NG, CHIA KWEE CHIN, CHUA CHIA HENG, CHUAH

BEE BEE、HO YOEN FOON、HUANG WEI GUANG、J C CHIA、 K T TEO、LIU REN、MIN FANG、POON LAI FONG、PEI WEI、 RIEW CHOO LOONG, SHU MO, SMDOJ 华文学会、YAN YAN、 YELANG, YONG SUN YONG,蔡长谋、蔡巧芝、蔡耀荣、陈彩 音、陈诚、陈桂兰、陈汉宏、陈汉裕、陈慧芝、陈继正、陈锦坤、 陈俊达、陈丽珠、陈怡贞、陈生、陈送保、陈途良、陈文香、陈应 昌、陈有荣、陈玉兰、陈玉琴、戴炳煌、邓松江、杜普彦、福莆仙 会馆、郭育青、洪源泉、何乃龄、胡秋燕、黄桂妹、黄国惠、黄观 发、黄观华、黄娇娥、黄锦标、黄美美、黄孟昭、黄秀宝、黄秀珠、 黄学海、黄振环、黄禺儒、怀爱、慧碧、孔敬硬、孔庆日、兰文、 蓝传天、黎金生、李河兴、李华莲、李钦赐、李天生、黎笑金、李 燕、李异慧、李异婷、李英、李玉磴、李玉英、梁美云、梁文华、 廖克清、刘宝珍、刘庆诗、林翠霞、林福成、林景章、林全安、林 日传、林树锦、林顺英、龙籍鹤、陆德昆、罗锦衍、罗秋梅、罗友 龙、美容与燕萍、潘铭英、潘瑞娇、潘秀珊、彭翠兰、青巧、钱开 盛、邱附元、槟城东安会馆、槟城一女性、沈氏、师父、谭群英、 唐锡钦、田心华、万浓校友会、王碧强、王维乾、文昌人、韦裕卫、 魏毓娇、吴爱玲、吴爱明、吴序安、吴麒伟、翁美妙、翁书绵、萧 素玉、萧秀谢清玄、许宝初、许秀凤、薛瑞意、杨彩珍、杨全 枝、杨秀群、杨县章、严美英、颜淑娥、叶翠桃、叶静升、叶山燕、 叶夏光、余秉娟、曾柏涛、张国泉、张黎华、张慧菁、张美玲、张 渊华、张渊美、郑朝狮、郑晓薇、周德清、周富华、周金兰、郑达 光、郑文龙、庄源辉

-------------“学术研究基金”-----------------

为资助华研的学术研究及活动,华研另设“学术研究基金”,凡捐献十万元或以上之款额 或产业者,基金名称由捐献者指定。以下为捐献“学术研究基金”之个人及机构名称:

1. 英迪基金 RM 200,000

2. 黄东山 RM 150,000

3. 西马华人福音联络中心RM 145,000 “99吾爱吾乡音乐会”

4. 丹斯里拿督郑福成局绅 RM 100,000

5. 林衍祝夫妇(由其子女捐献)RM 100,000

6. 陈忠登教授 RM 100,000

--- (以上捐献之数额已列入历年捐款名录)

华研20周年

325・乘风成浪洛沧滝

IS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