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殖民记忆》【豆瓣评分7.8】

 




本书探讨了16世纪西班牙殖民时期,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如何影响新西班牙(墨西哥)的历史书写,以及原住民如何抵抗和重构自身的历史叙事。文章分析了方济各会修士莫托里尼亚等欧洲历史学家如何利用欧洲的史学框架和基督教世界观来解读新西班牙的历史,并与原住民精英合作或单方面构建历史,同时关注了原住民画家如何通过图像和象征性手法,在殖民历史书写中保留并表达自身文化记忆和对时间的独特理解,以及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如何挑战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尝试从全球视角书写美洲历史。

 

主要探讨了欧洲殖民者如何通过书写和构建美洲历史,以及美洲原住民如何应对这一过程。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主题:

  1. 欧洲中心主义史学的形成与批判: 分析了欧洲殖民者如何将自身的历史观强加于美洲,并试图通过记忆的殖民化来控制原住民的认知。同时,也呈现了对这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声音。
  2. 记忆的殖民化 探讨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如何通过文字书写、欧洲论证方法和基督教时空概念,边缘化原住民的表达方式,并重塑美洲的历史。
  3. 原住民对殖民历史书写的抵抗与妥协: 研究了美洲原住民,尤其是精英阶层,如何通过手抄本等形式,在殖民者的叙事框架内保留、修改和重新诠释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4. 历史书写的多元视角: 强调了历史解读的多样性,以及不同视角(欧洲学者、殖民地知识分子、原住民等)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5. 西方化”/“全球化的深层内涵: 揭示了西方化全球化不仅仅是宗教征服、殖民或物质剥削,更是一种文化和记忆的霸权建立。
  6. 现代性的起源和多样性: 质疑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现代性概念,认为现代性既诞生于欧洲,也诞生于16世纪的美洲。
  7. 历史书写的目的与挑战: 探讨了历史书写的主观性、局限性和不同视角的重要性,以及历史学家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问题。

主要观点和事实:

  • 欧洲对美洲认知的转变: 欧洲人对美洲的认知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伴随着欧洲知识体系由神学主导向科学主导的转变。
  • 原文引用: "欧洲人对美洲的认知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欧洲知识体系由神学主导向着科学主导的转变。" (p. 15)
  • 美洲殖民地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强调了西属美洲殖民地知识分子,尤其是克里奥尔精英,作为历史见证者的重要性。他们的著作比欧洲学者的更可信。
  • 原文引用: "西属美洲殖民地知识人作为大洋彼岸世界开发过程中的主要见证者,他们撰写的新大陆历史要比坐在书斋中的学者出版的相关著作更为可信,尤其是那些生长在美洲的克里奥尔文化精英,他们具有生活在美洲的经验知识,通晓当地原住民的语言,更容易发现反映这个大陆历史发展的新材料。" (p. 15)
  • 记忆的殖民化的机制: 殖民者通过强加字母书写方式、欧洲论证方法和基督教时空概念,边缘化原住民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了美洲历史。
  • 原文引用: "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通过捕捉美洲当地的记忆,在技术上强加了字母书写方式和欧洲的论证方法,边缘化了原住民的表达方式,在社会和思想上,促进了原住民精英归顺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者,加速了殖民社会的同质化进程。" (p. 15)
  • 欧洲中心主义史学的形成: 欧洲式的历史观被广泛认可,甚至被非殖民国家主动采用,以符合西方构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框架。
  • 原文引用: "欧洲式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其势头非常强劲,以至于不再只为殖民者和统治者所用。中国和日本便是很好的例子。" (p. 39)
  • 西方化全球化的深层内涵: 它不仅仅是宗教征服或物质剥削,更是一种全球性的霸权所引发的抵抗。
  • 原文引用: "我深信,它不只是简单的宗教征服、殖民或物质剥削。揭示它的内涵,便是揭示西方人之所以成为西方人的方式,揭示一个全球性的世界霸权所引发的…" (p. 25)
  • 时间的观念的转变: 欧洲人将自己的线性时间观强加于世界各地,破坏了其他社会的记忆和时间观念。
  • 原文引用:欧洲历史对世界的征服,补充了图像对世界的征服。渐渐地,在世界各地,人们与过去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单一。换言之,欧洲精英所认识的时间,变成了整个世界的时间——一个定向的,被划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普世的时间。” (p. 28)
  • 美洲原住民精英对殖民叙事的反思: 通过手抄本等形式,美洲原住民精英试图在殖民者的框架内保留、修改和重新诠释自身的历史。
  • 原文引用: "在我所研究的墨西哥,原住民的精英没有选择他们的镜子,只能从入侵者递来的那面镜子中看到自己。他们的父母、祖先、亡灵、风景、神明,甚至他们的习俗都变成了不可命名之物" (p. 24)
  • 莫托里尼亚的挑战: 方济各会修士莫托里尼亚在书写新大陆历史时,面临着如何从近期历史中摆脱出来、如何将印第安人的历史融入通史等难题。
  • 原文引用: "这也是16世纪30年代身处墨西哥的莫托里尼亚所面临的挑战。他也需要从近期历史中摆脱出来,但这个近期历史对他来说,不是旧世界的中世纪,而是新世界基督教化之前的时代,是墨西哥偶像崇拜的时代。此外,他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要从入侵者引入的通史中找到关于印第安人历史的位置。" (p. 60)
  • 无名之物的侵入: 殖民者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侵略,还有一种看待现实的新方式,一种削减、割裂和破坏印第安人原有现实的方式。
  • 原文引用: "“当士兵们持枪沿河前进时,他们带来的不是死亡,而是无名之物。在距离赛尔笔下的印第安人千里之外的墨西哥城,王室官员和教士带来了无名之物lo innominado),它不仅指枪、炮和捕猎奴隶的残暴,还指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恐怖。" (p. 24-25)
  • 德拉斯·卡萨斯的批判: 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挑战了殖民者的叙事,试图将美洲原住民置于世界历史的舞台,而不是被视为野蛮人
  • 原文引用: "他想把新世界受压迫的民族推上舞台,而不是像古代那样将其视作野蛮人。德拉斯·卡萨斯把围绕古代世界的辩论转移到了当代世界。" (p. 164)
  • 手抄本的复杂性: 原住民手抄本不仅仅是历史记录,更是一种文化抵抗和身份认同的表达,它们在殖民框架内运作,并试图重新定义过去和现在。
  • 原文引用:这些画作蕴含着记忆的艺术,但也不只是局限于追溯过去的、绘画技艺和口述历史的结合, 它们关乎美洲印第安人社会与现实的关系。” (p. 105)
  • 历史的局限性与主观性: 指出历史书写并非客观真理的呈现,而是充满偏见和选择性,受制于书写者的视角、目的和所处时代。
  • 原文引用: "历史案卷的复调性最终让我们忘记,我们操纵的不过是文字固定下来的版本,是依照不变规则、为特定读者完成的蒙太奇剪辑。" (p. 23)
  • 美洲经验的复杂性: 強调美洲的经验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过程,涉及到不同种族,文化和视角之间的互动和冲突。
  • 原文引用: “16世纪是个碰撞的世纪,现代世界与中世纪、路德教与天主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新世界与旧世界彼此碰撞。一方面,基督教到达新大陆,它充满着确定性,却又被时间的不确定性威胁着。另一方面,美洲的印第安社会出现在欧洲人的眼前,我们却只能从欧洲入侵者的反应,从地理大发现和大征服的碎片中了解这个社会。” (p. 22-23)

结论:

通过对不同视角和历史书写方式的分析,揭示了殖民时期美洲历史构建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它强调了理解历史的多元视角,批判了欧洲中心主义,并突出了原住民在殖民叙事中争取话语权和文化认同的努力。 这份简报提醒我们,历史并非单一的真相,而是各种力量和观点的交织。

进一步思考:

  •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避免重蹈记忆的殖民化的覆辙?
  • 我们该如何理解和书写那些在殖民历史中被边缘化的声音?
  • 历史叙述在构建文化身份认同方面扮演着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