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科书

高中适用

自然地理Physical Geography

董教总华文独中エ委会统ー课程委员会编纂

 

编辑说明

 

高中地理是根据董教总华文独中エ委会统ー课程委员会所拟订的《高中地理课程纲要》编纂,课纲拟定参考了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中学新课程纲要及世界各地中等教育的地理课程纲要。

高中地理的课程目标为:

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②了解不同地区应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和保护环境,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a)明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影响;

b)意识到平衡自然资源的地理因素之重要性。

③学会应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高中地理共分四册,即

①《自然地理》(高ー适用)

②《人文地理》(高二适用)

③《世界地理》(高三适用)

④《读图解图》(高三适用)

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学习的延续。学生在修完初中地理,有了基本地理知识后,至此可作较深入及广泛的探讨,使学生更有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为有条件深造而又特别爱好地理及相关科目的同学,作为奠定往后从事地理研究的基础。

 

本书的编辑特色:

①本教材内容简明扼要,以真实的彩色图片、正确的示意图、Box(即阅读材料)、学生活动、练习题等栏目,让学生多动脑筋,增加趣味和知识,提供学生丰富的学习讯息,以及提升对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

②每章节间中附有选择题、看图填充、是非题及简答题,乃提供随堂思辨、探讨之素材,透过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可即时检视学习成效,供学生练习。

Box(即阅读材料)视教学需要补充说明,有助于了解主文,毋需列为教学及测验之主要重点。

④文内ー些地名和地理名词有英文名词对照,以供参考。

⑤教材中之各单元图、照片、表皆依课ー图号次依序标示编排。

⑥教材中之图、照片,团队已尽力追溯版权,如遇不慎侵犯版权,合法之版权持有者请与本局接洽。

7.高中地理是根据各年级每周上课三节,每节四十分钟的授课时间而编

8.教材的完善,非一蹴可及,教材的发展,更有赖使用者给予指导及建议。本书撰写如有未尽完善之处,尚清各校教师、先辈不吝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不胜感激。

 

董教总华文独中エ委会统ー课程委员会高中地理编审团队

20178

 

目录

壹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 形形色色的天体

第二节 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贰 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第二节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第三节 四季与五帯

第四节 时间

参 大气系统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 大气的热状况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

第四节 大气水分

肆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

第二节 气候

第三节 气象灾害及预防

第四节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

伍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第二节 地球上的水体

第三节 世界水资源分布与利用

第四节 水文灾害

陆 地形

第一节 地形作用

第二节 河流、海岸、风成地形

第三节 岩溶、火山、冰河地形

第四节 地形与人类的活动

渠 矿物、岩石与土壤

第一节 矿物

第二节 岩石

第三节 土壤

捌 生物分布与环境

第一节 生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自然景观带的组成与特质

第三节 生态系统

第四节 环境保护

 

 

 

高中适用 人文地理

Human Geography

目录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增长

第二节    人口结构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第四节    人口问题

    聚落

第一节    聚落的类型与特性

第二节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第三节    城市机能与内部结构

第四节    城乡关系及其变迁

第五节    城市问题

    第一级产业

第一节    第一级产业的种类与经营特性

第二节    世界主要农业类型与经营特性

第三节    热带栽培业

第四节    矿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五节    林、渔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六节    农业活动的区位转变

肆 第二级产业

第一节 第二级产业的类型与发展

第二节 传统エ业区位因素

第三节 影响区位选择的其他因素

第四节 社会、环境效益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 现代エ业发展的挑战

第六节 我国工业的发展及其区位特征

伍 第三级产业

第一节 商业活动的种类与发展

第二节 服务业的种类与发展

第三节 旅游业的发展与区位

第四节 国际贸易

陆 地理议题

第一节 全球化议题

第二节 粮食议题

第三节 水资源议题

第四节 能源议题

第五节 疾病议题

 

 

 

 

 

高中适用 世界地理

World Geography

目录

壹 世界的划分

第一节 世界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 文化的分区

第三节 文化的分区

贰 亚洲(一)

第一节 亚洲概况

第二节 东南亚

参 亚洲(二)

第一节 东亚

第二节 南亚

第三节 西南亚

肆 大洋洲

第一节 大洋洲概况

第二节 澳洲与纽西兰

 

伍 非洲

第一节 非洲概况

第二节 非洲分区

陆 欧洲

第一节 欧洲概况

第二节 西、中、北欧分区

第三节 东、南欧分区

柒 美洲

第一节 北美洲

第二节 中、南美洲

捌 马来西亚

第一节 马来西亚概况

第二节 区域特色及议题

第三节 乡土地理专题研究


高中适用 读图解图

 

1 读图的基本知识

 

1.1 位置

1.1.1用经纬网表示位置

1.1.2用图网表示位置

 

1.2 方向

1.2.1罗盘法

1.2.2方位角法

1.2.3象限法

1.2.4图网北、正北与磁北

 

1.3 比例尺

1.3.1比例尺的意义

1.3.2比例尺的表示

1.3.3比例尺的换算

1.3.4地图的放大与缩小

 

1.4 从地图上求距离

1.4.1图解尺量法

1.4.2比例尺量法

 

1.5 面积

1.5.1面积的意义

1.5.2面积的求法

 

2 等高线图

2.1 地形高度的表示

2.1.1分层设色法

2.1.2晕滃法

2.1.3等高线法

 

2.2 横切面图

2.2.1横切面图的意义

2.2.2横切面图的画法

 

2.3 山坡与通视

2.3.1山坡的类型

2.3.2坡度的计算

2.3.3 通视

 

3 我国的自然景观

3.1 前言

 

3.2 高地地形

3.2.1 山脊

3.2.2鞍形地、山坳和隘道

3.2.3 山嘴

 

3.3 低地地形

3.3.1 平原

3.3.2 盆地

3.4 河谷地形

3.4.1峡谷及瀑布

3.4.2 曲流

 

3.5 海岸地形

3.5.1 岬角

3.5.2 悬崖

3.5.3 海湾

3.5.4沙嘴、沙洲和潟湖

3.5.5陆连岛

3.5.6海岸沙脊

 

3.6 天然植物

3.6.1原始森林

3.6.2沼泽林

3.6.3次生林

 

3.7 分析地形图的自然景观

 

4 我国的人文景观

 

4.1前言

 

4.2 农业

4.2.1橡胶园

4.2.2油棕园

4.2.3 椰园

4.2.4 稻田

4.2.5其他农作物

 

4.3 矿业

4.3.1锡矿区

4.3.2石油与天然气

4.3.3石矿场

 

4.4 聚落

4.4.1城市聚落

4.4.2乡村聚落

4.4.3分析地图上的聚落

 

4.5交通

4.5.1陆路交通

4.5.2水运交通

4.5.3航空交通

4.5.4分析地图上的交通

 

5 我国地形图练习

地图1珍尼湖)

地图2峇株安南

地图3直凉

地图4大汉山

地图5丹绒马林

地图6吉隆坡

地图7关丹

地图8瓜拉彭亨

附录 地图符号翻译索引

 

6 地理照片的分析

6.1 照片分析的重要性

6.2 照片的种类与特点

6.3 如何分析照片

附录

()地图的投影法

()简易测量法

 

名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