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财经__08_07_2025

 星洲日报—财经__08_07_2025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资料整理的新闻标题及简介:

  • 云顶美国诉讼纠纷取得新进展

    • 云顶大马(GENM)的间接子公司云顶美国,其合作伙伴RAV巴哈马有限公司提起的6亿美元(约26.793亿令吉)诉讼案有了新进展,美国法庭批准动议,驳回了RAV巴哈马的申诉。这一决定巩固了云顶美国的立场,认为指控是股东纠纷且缺乏根据。受此消息影响,云顶大马股价先跌后起,收盘上涨1仙,创下近1个月新高。
  • 马股因AI芯片出口限制传闻而下跌

    • 美国可能对马来西亚的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实施限制的传闻引发市场担忧,导致马股全日下跌12.65点,其中科技指数一度急挫3.36%。辉达(Nvidia)云端合作伙伴NATGATE控股(NATGATE)股价急挫,其他科技股、数据中心概念股以及建筑股也普遍走跌。
  • 本地EMS业者受AI芯片限制影响有限

    • 分析师认为,本地上市的电子制造服务(EMS)行业在AI相关产品的涉足比例不高,因此整体风险可控。肯纳格研究和兴业研究均指出,多数数据中心行业与承包商与美国超大规模业者合作,且草案中可能存在豁免条款,允许总部设在美国和友好国家的企业继续出口先进AI处理芯片到马来西亚和泰国。尽管如此,NATGATE控股可能因消息发酵而出现短期情绪反应,其AI相关产品的扩产计划或受影响。
  • WCT控股获3.652亿令吉合约,财测不变

    • WCT控股(WCT)获得南北大道公司(PLUS)总值3.652亿令吉的第二阶段车道拓宽工程合约。MIDF研究看好该集团有望达到2025财年填补10亿令吉订单的目标,并认为即将于7月1日征收的6%销售与服务税(SST)对盈利影响有限,因此维持其财测和“买进”评级不变。
  • 马来亚银行聚焦三大“超级”增长领域

    • 马来亚银行(MAYBANK)正重点发展财富管理、中阶市场和全球市场外汇销售这三大“超级”增长领域。其财富管理业务在过去五年表现强劲,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2%,目标是实现总金融资产和收入翻倍。在中阶市场,马银行计划通过深度客户渗透和交叉销售策略,目标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全球市场外汇销售收入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7%。
  • OPEC+增产超预期,油市前景“中和”

    •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同意8月进一步加快增产54.8万桶/日,高于市场预期,引发供应过剩担忧,导致国际油价暴跌逾1%。分析师认为,油价涨势受抑,对油市前景影响“中和”,首选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和维修相关类股。
  • 综合海事主席之女收购子公司优先股

    • 综合海事(M&G)执行主席丹斯里莫哈末阿兹兰的女儿玛丽雅娜,根据债务重组计划,以每股1.10令吉的价格收购了子公司Jasa Merin大马私人有限公司(JMM)100万股优先股。
  • 大马5G网络政策不明朗,电讯业价格战趋缓

    • 马来西亚双5G网络政策的执行仍未明朗,分析师认为国家数字有限公司(DNB)的重组计划需时完成,但预计电讯领域的价格战将趋缓。时光网(TIMECOM)和明讯(MAXIS)可能继续派发特别股息。U Mobile已开始推动5G网络部署计划,并计划在未来一年部署4000至4500个5G站点。
  • 沙布拉能源拟更名为“万特能源”

    • 沙布拉能源(SAPNRG)计划将其公司名称更名为“万特能源”(Vantris Energy Bhd),此举尚需在本月底的股东特别大会上获得股东通过。该公司的重组计划,包括削资和债务重组,已于上周获得大马股票交易所批准,旨在脱离PN17行列。
  • 民泰近电向卖方追讨910万令吉净利担保

    • 民泰近电(BINTAI)已向强生医疗国际有限公司大股东杨英兰发出正式通知,要求其根据净利保证契约和托管协议支付910万令吉。公司已撤销先前签署的新协议,使原有的股权买卖协议和净利担保仍然有效。
  • 侨丰控股进军摩托车融资市场

    • 侨丰控股(OSK)签署协议,以1650万令吉收购Wilayah Credit私人有限公司100%股权,此举旨在将其消费融资业务拓展至摩托车融资领域。该企业活动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完成。
  • 丽鸿宣布派发终期股息

    • 丽鸿(LAYHONG)宣布将派发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每股0.4仙的终期股息,具体享有日和支付日将稍后公布。
  • 艾盛集团IPO获2.3倍超额认购

    • 洁净室服务供应商艾盛集团控股公司(iCents Group Holdings Berhad)的首次公开售股(IPO)公众认购部分录得2.3倍超额认购率。
  • 大马喜力传将涨价,分析师下调财测

    • 市场盛传大马喜力(HEIM)将从8月1日起上调产品价格2%至8%,马银行研究担忧这会冲击销量,因此下调其未来3年财测6%,并将目标价调低至31令吉。大马嘉士伯(CARLSBG)预计也将跟进涨价。
  • 第13大马计划将提呈,政府或增发展开销

    • 政府将于本月底提呈第13大马计划(13MP),经济学家认为,面对严峻的外围环境,马来西亚未来5年的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因此,政府可能将发展开销提高至每年平均880亿令吉,以提振内需。股市中的建筑、科技和公用事业领域有望受惠。
  • 乐天大腾子公司签署127亿令吉乙烯买卖协议

    • 乐天大腾(LCTITAN)旗下两家印尼子公司PT LOTTE CHEMICAL TITAN NUSANTARA(LCTN)和PT LOTTE CHEMICAL INDONESIA(LCI)签署了总值约127亿令吉的乙烯买卖协议,为期10年。
  • 森产业为巴特西项目提供5800万令吉预支款

    • 森产业(SIMEPROP)将为其联号公司巴特西计划控股有限公司(BPHCL)提供1000万英镑(约5800万令吉)的股东预支,以支持伦敦巴特西发电站项目未来阶段的发展。
  • NEXG公司获内政部延长合约,总值4554万令吉

    • NEXG公司(前德达飞讯)获得内政部延长三份合约,总值共4553万7453令吉23仙。这些合约包括为国民登记局提供卡片个性化中心维护服务及MyKad原卡耗材供应,以及移民局的护照文件和聚碳酸酯生物数据页面供应。受此利好消息驱动,NEXG公司股价逆势走强。
  • 马来西亚外汇储备创10年新高

    • 国家银行宣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马来西亚外汇储备达1206亿美元,比5月底增加10亿美元,再次创下10年新高。
  • 沉睡14年比特币钱包被激活,价值飙破93亿令吉

    • 两个自2011年以来从未启用的比特币钱包在近期被激活,共转出2万枚比特币,总价值超过22亿美元(约93亿令吉)。自2011年以来,比特币单价已暴涨近31万倍。这种“比特币巨鲸”的动向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并被视为可能引发市场波动的关键信号。
  • 特朗普关税加速全球化倒退,世界或划分为三大板块

    • 富国银行研究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关税政策正在加速全球化倒退,可能导致世界划分为“美国、中国、欧盟”三大贸易集团。这种划分预计将导致2025年至2029年间全球实际GDP损失约3.8万亿美元。
  • 日本5月实质薪资创20个月最大降幅

    • 日本5月实质薪资同比年减2.9%,连续第5个月陷入萎缩,并创下20个月来的最大降幅。尽管名目薪资持续增长,但其增速未能追上通胀速度。
  • 特斯拉或因购车税收抵免取消而损失50亿令吉获利

    • 摩根大通分析师预测,由于美国《大而美法案》可能取消特斯拉部分车型及其他电动车的税收抵免,特斯拉可能面临高达12亿美元(约50亿令吉)的年度获利损失。这可能威胁其2025年税前获利预期的一半。
  • 中国企业通过东南亚转运规避特朗普关税持续增加

    • 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中国企业为规避特朗普贸易战导致的高额关税,通过东南亚(如越南、印尼、印度)转运出口到美国的货物持续增加。这反映了全球供应链正快速因应关税调整。
  • 宇树科技拟在科创板上市,估值逾百亿元人民币

    • 中国人形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杭州六小龙”之一)计划在2025年底前在上海科创板上市,目前估值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该公司近期已完成名称变更和注册资本大幅增加,并获得了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
  • 全球6月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处于萎缩区间

    • 2025年6月全球制造业PMI升至49.5,虽连续两个月小幅上升,但仍连续四个月低于50,处于萎缩区间。亚洲制造业仍是全球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支撑力量。
  • 日本造船业大整合,力抗中韩竞争

    • 日本正在推动数十年来最具雄心的造船业振兴计划,包括今治造船扩大入股日本海洋联合公司(JMU),以创建全球第四大造船集团。此外,日本执政党已提议成立一档规模达1兆日圆(约297亿令吉)的官民基金,以推动设施现代化,应对中国和韩国在全球造船业的竞争。
  • 《工作其实不必这么累》:高效能工作之道

    • 理察·柯克(Richard Koch)的著作《工作其实不必这么累》探讨了如何成为“80/20经理人”,即通过更少的努力获得更多成果。该书核心思想源于“80/20法则”,即大部分成果源于少数关键的投入。要实现高效能,需先厘清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后选择并专注于最重要的任务,而非盲目投入。柯克提出了成为80/20经理人的10个路径,包括调查、人脉、导师、杠杆、激发能量、追求意义、创造时间、简化、懒惰和策略。他强调,只需在一到两种方法上表现出色,其成效将远超在所有方法上表现平平。
  • 中国低价咖啡战开打,星巴克面临挑战

    •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面临来自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等本土低价品牌的激烈竞争,有传闻称星巴克计划出售中国业务。文章指出,中国市场的变化不仅是消费者口味,更是本土品牌崛起、产业链成熟以及国家政策和全球局势交织的结果,对外商而言,中国已不再是“谁来谁就赚钱”的黄金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