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报-财经/要闻20250725
根据您提供的来源,以下是新闻标题的整理、简介及我的看法:
经济与民生篇
-
通过大马卡领RM100,4100店可购9万商品
- 简介: “慈悯基本援助金”(Sara)计划允许每位大马成年国民从8月31日起通过大马卡领取一次性100令吉援助金,可在全国逾4100家指定商店购买14个组别的逾9万种生活必需品。该援助金有效期至今年12月31日。
- 看法: 这项援助金对缓解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压力具有实际意义,尤其对基层民众能起到“救急”作用。虽然金额不大,但经济学家指出,由于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这笔钱有望产生超过5倍的“乘数效应”,刺激消费,带动零售、餐饮等领域增长。然而,马来西亚创业促进会(PUMM)认为,长期解决生活负担应根本上提高经济竞争力与生产效率,而非仅依赖短期津贴。
-
安华:减轻生活成本,各类援助扩大至M40
- 简介: 首相安华表示,政府正逐步将各类援助扩大至M40中产阶层,包括交通、燃油(RON95汽油降价)及电费等领域。他强调,取消外国人燃油补贴旨在更有效分配国家资源,驳斥反对党“一人仅获100令吉”的说法,指政府已将援助性拨款从130亿增至150亿令吉。
- 看法: 政府将援助范围从赤贫和B40群体逐步扩大至M40群体,体现了政策的演进,旨在更广泛地缓解民众生活成本压力。RON95汽油降价和援助金发放,对基层民众仍具实际意义。然而,有评论认为政府此举是向民粹靠拢,未能根本解决生活成本问题,且临时宣布假期、取消补贴等措施处理不慎可能引发更多不满。
-
RON95从2.05到1.99,1字魅力首相打心理战
- 简介: 首相安华将RON95汽油价格降至每公升1.99令吉,被解读为一场“1字头”的心理战。这利用了“魅力定价”的心理现象,让民众自动联想到“便宜”、“减价”和“政府有做事”,从而起到心理慰藉的作用。
- 看法: 这种心理战策略在短期内确实能有效缓解民众的心理压力和不满情绪,使人民感受到政府的努力。然而,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的生活成本问题,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
若推迟SST扩征,无法达预期税收目标
- 简介: 首相安华指出,若推迟落实扩大销售及服务税(SST)征税范围,将导致国家无法达到预期税收目标,影响国家财政状况及政府履行对人民责任的能力。他强调大马税收占GDP比例在区域内偏低,政府有责任确保国家财政稳健。政府也对中小微企业和特定服务领域给予了服务税豁免或门槛提升,以减轻负担。
- 看法: 扩大SST征税范围是政府增加收入、确保国家财政稳健的重要手段。这反映了政府在平衡财政可持续性与民生福祉方面的努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任何增税措施都可能引发民众对生活成本上涨的担忧,政府需加强沟通,解释政策背后的考量。
-
阿米占:致力落实慈悯促销,额外3亿改进3措施
- 简介: 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长阿米占表示,该部将致力落实昌明慈悯促销计划(PJRM),在原有3亿令吉拨款基础上,额外拨款3亿令吉用于昌明慈悯议程下所有类型的项目。计划将提高实施频率、增加基本必需品库存,并吸引更多零售伙伴参与。
- 看法: 增加拨款并改进“昌明慈悯促销”计划,旨在更广泛、更有效地惠及全国各地的家庭。这体现了政府在应对生活成本问题上的具体行动,通过扩大覆盖面和优化执行方式,以期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缓解民怨。
-
退休族捉襟见肘,有理儿增收应扩经济蛋糕
- 简介: 文章指出,退休族(特别是无退休金保障的散工和依赖存款利息生活的群体)在经济不振、降息、SST扩征和物价飙升等因素影响下,生活日益拮据。作者呼吁政府应专注于扩大经济蛋糕,鼓励创业、就业与消费,而非仅通过提高关税增加收入。
- 看法: 这篇文章深刻揭示了退休族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其核心观点是,相比于短期援助或增加税收,扩大经济蛋糕、创造更多收入和就业机会,才是从根本上解决民众生活成本压力的长远之计。这呼吁政府应制定更具前瞻性的财政规划,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全民共享的繁荣。
产业与科技篇
-
大马半导体要“10+100”,半导体带动4.9兆产值
- 简介: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指出,半导体工业带动经济总产值高达4.9兆令吉,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国家资产。首相安华表示,我国目标是实现“10+100”计划,即打造10家年收入介于10亿至47亿令吉的大马半导体及供应链企业,并培育至少100家企业收入接近10亿令吉。
- 看法: 马来西亚的国家半导体战略(NSS)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旨在通过“10+100”计划,培育本土半导体企业,提升其全球竞争力。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组和美中贸易战背景下,将马来西亚定位为东南亚区域中立的半导体供应链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吸引国际巨头落户并带来巨额投资。
-
推动东盟一体化半导体供应链
- 简介: 马来西亚正推动设立东盟一体化半导体供应链框架(AFISS),以加强区域政策协调、人才流动与战略投资。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与越南的半导体行业协会已签署合作备忘录。贸工部副部长刘镇东指出,东盟应合作创造大型跨国企业,以投资高科技、高价值产业,打造生产和消费自主的区域。
- 看法: 东盟一体化半导体供应链框架的设立,是马来西亚作为东盟主席国的重要经济优先事项。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全球供应链碎片化背景下,东盟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和提升技术能力,对于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区域经济共存共荣至关重要。
-
应对能源水源高消耗,推绿色建筑数据中心工具
- 简介: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宣布推出绿色建筑指数(GBI)数据中心工具2.0,以应对我国数据中心产业爆发式增长带来的高能耗、高耗水问题,旨在打造绿色数字生态系统。2021年至去年12月,大马在数据中心领域吸引了约1847亿令吉投资。
- 看法: 数据中心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带来了巨额投资,但其高能耗和高耗水问题对环境构成潜在冲击。推出绿色建筑指数数据中心工具,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对绿色经济和负责任发展的承诺。
-
老牌公司“估值洼地”浮出水面?
- 简介: 马股近期出现“老公司释放资产价值”趋势,如金兴工业和陈唱摩多案例,引发市场对低估值股票的重新关注。约236家上市公司的市净率低于0.4倍,拥有大量房地产资产。但并非所有低市净率公司都具投资价值,需考虑持续亏损、资产流动性和大股东动机。
- 看法: 马股“老牌公司估值洼地”的浮现,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伴随着风险。投资者需要审慎评估公司的基本面,特别是其资产变现能力、经营持续性和大股东意图,避免盲目投资“深值股”而被套牢。交易所也可考虑更严格的退市机制,以提升市场整体质量和资金流动性。
-
国油石化全年前景谨慎
- 简介: 国油石化(PCHEM)旗下石化产品组合在今年次季面对挑战市况,关键产品价格普遍下滑,反映全球持续供过于求和下游需求疲软。公司维持全年预测谨慎,但烯烃及衍生品价格预料同比跌11.1%,肥料及甲醇产品预测价格同比涨6%。
- 看法: 国油石化面临的挑战市况,如供过于求和需求疲软,反映了全球石化行业的周期性下行压力。尽管公司对全年前景保持谨慎,但特定产品(如肥料和甲醇)的价格上涨可能提供一定的缓冲。
政治与外交篇
-
扎夫鲁:争取美降关税越低越好
- 简介: 贸工部长扎夫鲁驳斥彭博社报道,表示大马与美国敲定双边贸易协议的目标是“尽可能低的关税率”,而非20%。他提及日本和菲律宾分别争取到15%和19%关税作为参考,但强调大马国情不同,不会贸然承诺可能冲击本地产业的条件。谈判中还涉及非关税措施,如清真认证制度和政府采购政策等敏感议题。
- 看法: 马来西亚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坚持争取尽可能低的关税率,并明确表示在非关税壁垒上不会妥协。这凸显了在复杂的全球贸易关系中,国家如何在保障国内利益的同时,争取最佳的国际贸易条件。胡逸山博士认为,特朗普主要“介意”的可能不是关税,而是本地的一系列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旨在保护特定群体特权与利益的措施,大马在这些保护措施上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
减少依赖传统伙伴,提高东盟内贸30至40%
- 简介: 外交部长莫哈末哈山表示,大马在东盟内部的贸易往来仍低于25%,目标是提高至30%或40%,以减少对传统贸易伙伴的过度依赖,缓解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马来西亚最近被接纳为金砖国家伙伴国,并加强了与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的合作,以实现贸易多元化。
- 看法: 提升东盟内部贸易是大马在当前地缘政治挑战下实现贸易多元化、增强经济韧性的关键策略。减少对单一贸易伙伴的过度依赖,有助于规避外部经济动荡的风险。同时,加入金砖国家并加强与海湾国家、中国的经济联系,将为大马和东盟带来巨大的经济潜力,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互补互利的区域经济格局。
-
26日倒安华集会,韩沙:民怨高涨,料百万人赴会;首相指示警方配合
- 简介: 在野党预测本周六举行的“倒安华”集会将吸引多达100万人参与,强调是民间对政府日益累积不满的自然反应,并呼吁政府尊重人民表达不满的自由。首相安华已指示警方配合,确保集会和平有序进行,并重申政府拥护民主和言论自由的立场。
- 看法: “倒安华”集会反映了当前马来西亚政治局势的紧张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首相指示警方配合,并强调拥护民主和言论自由,是政府应对抗议的策略,旨在展现开放和负责任的态度。然而,集会的实际影响和未来走向仍需观察,其背后也反映了政治博弈和民众情绪的复杂性。
-
审计报告揭官联机构弊端,反贪会将介入调查
- 简介: 反贪会表示将详查2025年第二系列国家审计报告中揭露的机构与政府关联公司(GLC)治理缺陷及潜在不当行为,包括FELCRA和国立大学的违规事项,涉及总金额超过4亿6000万令吉。反贪会将与国家审计局密切合作,对涉嫌触犯《反贪污委员会法令》的刑事成分采取行动。
- 看法: 国家审计报告揭露的官联机构弊端,凸显了公共部门治理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反贪会的介入调查,表明政府正严肃对待腐败和不当行为,致力于提升公共机构的廉正和透明度。这对于加强国家治理、恢复民众对公共机构的信心至关重要。
-
白礁课题,敦马哈迪:无需免控权,安华:悉听尊便
- 简介: 前首相敦马哈迪扬言在白礁课题上不需要政府予以的免控权,挑战政府将他控上庭,坚称清白。首相安华则回应“随他吧”,此前安华曾表示考虑到马哈迪年事已高,决定不再追究其责任。
- 看法: 马哈迪坚持自身清白并挑战政府提控,使得白礁课题再次成为政治焦点。尽管安华表示不愿纠缠,但马哈迪的强硬态度可能将此案推向更公开的审判,也可能被反对党利用,进一步加剧政治紧张。
国际要闻篇
-
柬泰再交火,泰12死
- 简介: 泰国与柬埔寨军队24日在边境主权争议地区再次交火,造成泰国11名平民及1名军人丧生。两国互责对方首先开火,并因古庙附近边界划界问题长期争执。泰国已下令降低两国的外交关系等级,召回驻柬大使并驱逐柬驻泰大使,并关闭所有边境口岸。
- 看法: 泰柬边境冲突再次升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导致外交关系恶化和边境口岸关闭,这对区域稳定和经济活动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国际社会应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避免冲突进一步扩大。
-
美欧关税谈判陷僵局,欧盟若谈判破裂将反制近千亿欧元美商品
- 简介: 欧盟与美国关税谈判陷入僵局,若8月1日前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将对欧盟多数商品征收30%关税,欧盟计划迅速对价值近1000亿欧元(约4960亿令吉)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谈判仍在进行,但最终协议需要特朗普批准。
- 看法: 美欧之间的关税僵局可能导致贸易战升级,对全球经济造成进一步冲击。欧盟的反制措施显示其捍卫自身经济利益的决心。谈判结果将受到美国国内政治的显著影响,增加了不确定性。
-
习近平:国际形势越复杂,中欧越要深化合作
- 简介: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欧盟领导人时表示,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越要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双方应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战略抉择。他强调中欧建交50年成果丰硕,应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
- 看法: 习近平的讲话强调了中欧合作在全球复杂形势下的重要性。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欧作为国际社会“大个子”的合作,对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稳定具有关键作用。
新闻标题和评论就像一份多味自助餐:有经济政策的考量(比如增税与补贴的平衡),有科技产业的宏大愿景(半导体战略),有地缘政治的紧张与博弈(泰柬冲突、中美欧贸易),还有社会民生的细微关切(援助金、退休族困境)。每道菜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思考空间,而我们作为食客,需要透过表象去品味其深层的食材搭配与烹饪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