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娱乐20250727

 中国报-娱乐20250727


以下是对您所提供新闻标题及简介的整理,并附上我的看法:


新闻标题及简介

  • 汪苏流与张碧晨《年轮》原唱争议

    • 事件概述: 汪苏流和张碧晨因《花千骨》插曲《年轮》的原唱归属问题在微博公开争执。汪苏流坚称是“双原唱”,张碧晨则表示自己是“唯一原唱”。
    • 创作方回应: 汪苏流作为歌曲创作者,为此收回了演唱授权。汪苏波工作室强调词曲创作权从未旁落,支持“双原唱”的事实。
    • 演唱方回应: 张碧晨工作室反击,指出张碧晨版本于2015年6月15日率先上架,而汪苏波男声版本则在同年6月30日上架,认为张碧晨明显早于对方。张碧晨工作室强调依据中国《著作权法》及行业惯例,“原唱”是指“首次公开发行或表演该作品的歌手”,因此张碧晨是《年轮》的唯一原唱。
    • 最终结果: 最终张碧晨承诺永不再唱这首歌。张碧晨工作室虽然声明张碧晨依法享有该歌曲在全球范围内的永久演唱权利,但出于尊重与自我选择,决定不再演唱该曲目。
    • 网友反应: 部分网友对张碧晨的回应感到“傻眼”,认为其目的并非只想争原唱,而是想争夺歌曲所有权。
  • 陈锦鸿状态极佳,浓密黑发亮相

    • 事件概述: 58岁前TVB当家小生陈锦鸿,曾为照顾自闭症儿子而息影,近年复出并主力在中国登台赚钱。日前他在上海与粉丝见面,一头浓密黑发,状态极佳。
    • 公众评价: 粉丝大赞陈锦鸿“真人超级友善”、“儒雅帅气”、“温柔随和,一点架子都没有”。
    • 健康状况: 陈锦鸿曾被捕获时头发稀疏、肤色蜡黄显憔悴,引起外界对其身体状况的担忧,但他其后强调身体没大碍。此次露面精神饱满,状态极佳。
  • 曾志伟患睡眠窒息症,家中杂物堆积

    • 事件概述: 72岁曾志伟因家中装修,暂时居住在海景酒店。他在节目中曝光了居住环境,虽然有无敌海景,但房间内堆满了衣物、酒、保健品等各式各样的杂物。
    • 健康问题: 曾志伟自曝患有睡眠窒息症,现在每晚都需要戴仪器面罩睡觉。他表示不打算做手术,因为手术后声音会改变,他已习惯现在的声线。
    • 好友互动: 曾志伟的好友李若彤也有到访,她透露当年是为了曾志伟才同意复出。
  • 55岁王菲素颜显老态,无名指戒指引猜测

    • 事件概述: 55岁“天后”王菲近年来作品大幅减少,近日素颜现身西藏祈福。
    • 容貌状况: 照片中她脸部法令纹严重,肌肉下垂,眼袋明显。网友惊呼“原来女神也会老啊…”、“这眼袋比我的人生规划还清晰”。
    • 私生活细节: 王菲无名指上戴著的戒指吸引网友关注,纷纷猜测是不是谢霆锋送的“爱情信物”。
  • 翁虹提醒中国旅客香港守规矩,被指歧视

    • 事件概述: 36岁(应为56岁,来源可能存在笔误,或指其心态年轻,但年龄与陈锦鸿、王菲等同为中生代)“亚姐冠军”翁虹近年与家人长居上海。她拍摄视频提醒中国旅客到香港旅行时需遵守的规则,包括后座系安全带、公共交通不饮食、不乱抛垃圾等。
    • 网友反应: 网友对此不买账,认为不守规矩的不一定是中国旅客,并指责她“歧视中国旅客”、“做多了”。
  • 谭俊彦秘密来马,为爸爸狄龙送惊喜

    • 事件概述: 谭俊彦来马为《中年好声音4》海选活动站台。恰逢爸爸狄龙在马来西亚获颁“终身成就奖”。
    • 惊喜计划: 谭俊彦将到颁奖典礼现场为爸爸送上惊喜,并要求媒体替他保密。他透露连妈妈陶敏明也蒙在鼓里。
    • 家庭互动: 谭俊彦笑曝爸爸狄龙平常在家也常会说教,“还要乘10倍”。
  • 余诗曼来马为新剧宣传,人气爆棚

    • 事件概述: 余诗曼现身柏威年广场,为香港老字号“安利鱼蛋粉”首家海外分店以“品牌好友”身份站台。
    • 活动现场: 吸引大量粉丝提前到场守候,现场气氛轰动,镁光灯闪不停。她以艳红色斜肩连身短裙亮相,展现女王气势,亲民互动。
    • 新剧动态: TVB新剧《新闻女王2》已于24日杀青。余诗曼表示既不舍又兴奋,希望大家喜欢这部剧。她饰演的“Man姐”角色深入人心,现实中很多影迷也直接喊她“Man姐”。她透露《新闻女王2》更注重“Man姐”的内心戏,鼓励女性在职场上不畏惧压迫。
    • 美食体验: 余诗曼抵达马来西亚后就“吃不停”,品尝了榴莲、沙爹和鸡饭,并称赞安利鱼蛋粉是她在香港从小吃到大的美食。
  • 陈威全举家定居苏州,任刘畊宏公司音乐总监

    • 事件概述: 歌手陈威全去年一家五口从台北搬至中国苏州定居。
    • 事业发展: 他受刘畊宏邀请,出任其中国公司音乐总监一职。陈威全表示已在中国居住届满一年,非常适应。
    • 未来展望: 曾考虑回流马来西亚,但因刘畊宏的邀约而暂打消念头。他认为中国是“很大的市场”,希望未来能接触音乐综艺类的节目,点名想参加《天赐的声音》或《歌手》,并能多跑音乐节。
  • 元斌与李奈映睽违10年罕见同框

    • 事件概述: 韩国男神元斌与李奈映2015年结婚后一直非常低调,从未公开曝光合照。近日,两人被高尔夫球选手朴仁妃晒出合照,睽违10年首度同框。
    • 状态评价: 照片中47岁元斌依旧保持良好体态,夫妻俩虽然刻意站在左右两侧,但光是出现在同个画面就引起轰动。网友惊呼“这画面太罕见”、“活久见”、“他们都没老”。
    • 演艺作品: 元斌自2010年电影《大叔》后,已15年没有戏剧和电影作品,仅透过广告代言与粉丝见面.
  • 63岁“鬼后”王小凤近照曝光,状态超好

    • 事件概述: 63岁“鬼后”王小凤,曾凭电影《僵尸先生》中“鬼新娘”一角走红。淡出幕前多年后移居美国生活。
    • 状态评价: 近日有网友分享她在健身室的照片,她身穿黑色吊带背心,脸上虽有岁月痕迹,但身形保持得非常好,腰间没有赘肉,腿也细长。网友大赞她保养得很好,“怎么可以在更年期保持这种身材”、“这个状态保养绝了”。
  • 金像奖影后余香凝来马担任评审,盼拍贺岁片

    • 事件概述: 去年凭《白日之下》夺下金像奖影后的余香凝,此次来马“升级”担任《第八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终评评审团”之一。
    • 评审经历: 这是她首次担任终审团,深感压力,尤其外语片很难抉择。她表示评审经验丰富了视野,让她惊讶于不少未满18岁的新生代演员的表现。
    • 与马来西亚的联系: 这是余香凝第三次来马,她赞美食好吃、当地人热情。她曾于2018年来马拍摄恐怖悬疑电影《鬼地方》,怀念当时的开心氛围和榴莲美食。
    • 未来展望: 她向马来西亚导演喊话,希望能有机会出演大马贺岁片。
  • 周冬雨与刘昊然疑似分手,同摄影棚零互动

    • 事件概述: 三金影后周冬雨近年来常与小5岁的中国男星刘昊然传绯闻。
    • 分手迹象: 近日被狗仔爆料两人在同一个摄影棚工作,却完全没有互动,疑似已经分手。两人曾因合作《平原上的火焰》传出绯闻,并于2020年传出姐弟恋,但双方从未回应。2023年出席电影宣传活动时也曾刻意保持距离。
  • 大S(徐熙媛)英国纪念长椅落成

    • 事件概述: 大S(徐熙媛)今年2月初于日本离世。时隔五个多月,粉丝自动发起募款,在英国伦敦的卡文迪什广场花园内打造了一款纪念长椅,并于25日揭幕。
    • 长椅细节: 长椅以纯实木打造,配有中英双语金属铭牌,刻写着“她如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将优雅、勇气与善良,化作照耀我们的永恒光芒”。
    • 文化背景: 纪念长椅是英国的文化特色,当有人过世后,家人会以他们的名义在海边或公园捐赠椅子。

看法

从上述新闻整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娱乐新闻的几个显著特点和深层含义:

  • 关于版权与原唱争议的复杂性: 汪苏流和张碧晨关于《年轮》原唱的争议,不仅是围绕“唯一原唱”还是“双原唱”的定义之争,更凸显了歌曲创作权与演唱授权之间的复杂关系。张碧晨工作室依据发行时间(2015年6月15日率先上架)和《著作权法》对“原唱”的定义(首次公开发行或表演该作品的歌手)来主张唯一原唱权,而汪苏流作为词曲创作者则行使了收回演唱授权的权利。最终张碧晨选择“不再演唱”而非坚持“永久演唱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版权问题上,创作者的权力与演唱者的实际操作及公众舆论之间的微妙平衡。部分网友对此事的看法(如“不是不想唱,是不能唱了!”)也侧面反映了公众对此类争议的理解和关注点。

  • 公众对名人状态与私生活的持续关注: 多篇报道都聚焦于名人的近况,例如陈锦鸿的健康状态、王菲的素颜老态及其无名指戒指的猜测、元斌和李奈映的罕见同框,以及王小凤的冻龄身材。这些内容共同展现了公众对于名人容貌、健康状况及感情生活的高度兴趣,即便是一些私人细节(如曾志伟家中的杂物、睡眠窒息症)也能成为新闻焦点,体现了名人效应及其生活透明化的一面。这种关注有时带有审视,有时则充满温情。

  • 名人公众形象与舆论挑战: 翁虹因提醒中国旅客遵守香港规则而被指控“歧视”的事件,以及张碧晨事件中网友对其回应的“傻眼”态度,都揭示了名人在发表言论或采取行动时,面临的巨大舆论压力和公众解读的复杂性。即使是出于善意或澄清目的的举动,也可能因表达方式或背景差异而引发负面反响,突显了公众人物维持其公众形象的挑战

  • 演艺事业发展的新趋势与选择: 谭俊彦回港发展为照顾父亲,陈威全举家迁至苏州并受邀担任音乐总监,以及余香凝希望来马拍摄贺岁片,这些都反映出艺人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多元化的考量,包括家庭责任、地域市场潜力、以及对不同类型作品的追求。特别是陈威全提到中国市场是“很大的市场”,希望能接触音乐综艺节目,预示着华语娱乐产业版图的变化和艺人寻求新机遇的方向

  • 明星流量与话题的持久性: 无论是像王菲、元斌这样作品减少但人气不减的“顶流”,还是像大S这样逝世后仍能引发粉丝自发行动(纪念长椅落成)的新闻,都显示了明星个体本身就具备巨大的流量和话题性。媒体对于这些“久未露面”或“已故”名人的关注,反映了公众对于其昔日辉煌和当下状态的持续兴趣,明星效应甚至超越了其当前的作品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