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古城__23_07_2025

 星洲日报—古城__23_07_2025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来源整理的新闻标题及简介,并附上我的看法:

新闻标题及简介

  • 马六甲中央医院停车场私营化与扩建
    • 简介: 马六甲中央医院停车场将私营化,由MROS Ventures(M)有限公司承包管理。预计停车位将从原有的1302个增加至2044个,增幅57%,其中包括增设机械式停车场及临时停车场。停车位将区分公众(817个)和职员(1227个)使用。收费标准为首小时2令吉,之后每小时2令吉,残疾人士豁免,洗肾病患每日5令吉。
  • 修改“动物游荡法案”以强制家畜贴标签
    • 简介: 马六甲州政府计划修改“动物游荡法案”,强制要求家畜(特别是牛只与水牛)主人为其牲畜贴上动物耳标,并于明年落实二维码标签制度以追踪畜主身份,从而减少因动物游荡引发的道路事故。若动物引发事故,当局可依法对饲主采取行动,并正研究提高现有罚款数额(目前最高2000令吉及一年监禁)。
  • 双溪乌浪森林生态公园获拨款提升
    • 简介: 双溪乌浪森林生态公园因年久失修,州政府已拨款15万令吉进行提升,包括升级植物园和清理池塘,并获旅游部批准25万令吉建造新厕所。未来规划将植物园打造成教育基地,并增设户外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以吸引更多游客。
  • 曾厝社恒元祖陈氏家族会新理事就职
    • 简介: 马六甲曾厝社恒元祖陈氏家族会举行第22届新理事会宣誓就职典礼,超过50名族亲和嘉宾出席。典礼旨在传承家族文化和传统,展现家族凝聚力,标志着会务迈入新阶段。
  • 冈州会馆举办会员大会与颁发奖励金
    • 简介: 马六甲观音亭街冈州会馆召开2025年度会员大会,并颁发2025年会员子女学业优良奖励金,共有11位学生获奖,总额1345令吉。鼓励年轻子弟加入会馆,避免青黄不接。
  • 马六甲抗日纪念碑导览活动与短片制作比赛
    • 简介: 为纪念日本投降80周年,马六甲中华大会堂青年团将于7月26日承办“马六甲抗日纪念碑导览活动”,通过实地走读缅怀抗战英烈,提升社会大众对地方抗战史的认知。同时举办短视频制作比赛,鼓励讲述先辈抗日事迹,培风中学学生团体也参观文物馆寻找灵感。
  • 峇株安南美嘉镇三宝桥慈善活动
    • 简介: 峇株安南美嘉镇三宝桥将于7月27日举办慈善活动,根据座主玄天上帝旨意,捐助日常用品给3个残障儿童中心。
  • 新邦木阁大火:印裔店主勇救老妇与消防安全呼吁
    • 简介: 野新郊区新邦木阁小镇发生大火,烧毁12间百年双层老店屋,一名印裔杂货店主拉惹勇救受困的华裔老妇,避免了人员伤亡。全国非穆斯林紧急救援队主任罗盛年呼吁当局对老旧建筑物进行全面消防安全检查,并强制落实防火改造工程。
  • 淡边新村礼堂举行健康分享会
    • 简介: 淡边新村礼堂举办“余医师与您有约”健康分享会,余医师以生动风趣的方式分享“身心灵聚合,健康从此不一样”的信息,并提供针灸服务,反响热烈。
  • 《2025年固体废物管理及公共清洁修正案》三读通过
    • 简介: 国会下议院三读通过《2025年固体废物管理及公共清洁修正案》,规定乱丢垃圾者可被判处社区服务和罚款,旨在提升全民环境意识和公民素质。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强调制度与执法是关键,并提出加强执法、增设垃圾桶、检讨地方政府税收机制等建议.
  • 马六甲烟霾病例未上升,当局持续监督
    • 简介: 马六甲部分地区空气污染指数已达不健康水平,但甲州卫生局通过诊所和医院急诊部门的监测显示,烟霾相关病例(哮喘、结膜炎、呼吸道感染)尚未出现上升趋势。当局提醒民众减少外出,做好预防措施.
  • 武吉波浪熊山半年内再传火患
    • 简介: 武吉波浪熊山再次发生火患,约4英亩土地受波及,起火原因不排除与非法焚烧垃圾有关。爱极乐州议员郭子毅指出这是该山第三次失火,强调非法焚烧垃圾的违法性与危害,呼吁公众提高警觉并举报。
  • 马六甲5个旅游热点新增电讯通讯塔
    • 简介: 马六甲将在甘榜瓜拉宁宜、甘榜巴耶利巴、鸡场街、爱极乐植物园以及五屿岛等5个旅游热点新增电讯通讯塔,以提升游客的网络连接体验。世遗区因建设限制,将增设临时移动设备,如“世界旅游日庆典”将提供5G设施支援。
  • 联邦政府批准甲州18项青年体育部小型发展项目
    • 简介: 联邦政府已批准甲州政府向青年体育部申请的18项小型发展项目,总拨款94万令吉,用于维修及提升28个州选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属下的运动设施及器材。
  • 马六甲医院服务外包计划惠及病患
    • 简介: 卫生部通过医院服务外包计划(HSOP)减轻医疗负担,去年甲州有590名病患从中受惠,通过政府医院与私人医院合作,提供放射科、心脏科、肾脏科等服务。甲州政府已申请扩大该计划的服务项目,以提升医疗水平。
  • 瓜拉双溪峇汝凤山寺斥资10万美化与打造文化中心
    • 简介: 瓜拉双溪峇汝凤山寺展开耗资约10万令吉的提升工程,旨在打造广泽尊王信仰与文化中心。工程包括装修妈祖娘娘神台、复新妈祖金身、塑造全新广泽尊王、妙应仙妃、十三太保及白马将军神像,并增设海景浮雕画等。预计9月27日举行神像入殿仪式和小型游行。
  • 延陵联合会(吴氏宗祠)青年团举办保龄球友谊赛
    • 简介: 马六甲延陵联合会青年团将于8月16日举办2025年“延陵杯”保龄球友谊赛,邀请各社团、商会及青年组织组队参加,旨在促进青年交流与健康休闲活动。
  • 鲁容州议员举办华社晚宴款待华团神庙理事
    • 简介: 鲁容州选区议员拿督诺海米举办华社晚宴,款待华人社团和神庙理事,并赠送牌匾和移交拨款,强调不分种族地协助有需要的民众.
  • 士马木武吉俄礼北圣宫庆祝关帝诞
    • 简介: 北圣宫举行关帝诞自由餐会,善信踊跃出席。理事部赠送匾额感谢李杰尔律师协助找到庙旁空置屋子的屋主。
  • 培风中学《偶遇光影 Puppets in Dialogue》演出
    • 简介: 马六甲培风中学孔子课堂与槟城破浪布袋戏将于7月26日在青云亭戏台联合举办《偶遇光影》,呈现闽南布袋戏及马来皮影戏演出,剧本由学生参与创作。旨在通过光影流转,促进青年世代的文化对话,现场也将有展览和体验活动.
  • 香林小学运动会黄组夺总冠军
    • 简介: 香林小学2025年度运动会圆满落幕,黄组勇夺全场总冠军。鲁容区州议员诺海米捐献1000令吉作为经费,并特邀其他学校参与趣味游戏环节。
  • 祇园修心院推出“祇园乐活日”活动
    • 简介: 祇园修心院将于7月26日推出专为50岁以上民众设计的“祇园乐活日”,提供身心健康的休闲平台,包括礼佛、平衡评估、芳香疗法、纸陶泥体验、互动交流和师父开示,以舒展身心、增进社交、汲取精神养分。
  • 星洲情义嘉年华响应热烈,为培一小学筹款
    • 简介: “公益齐参与,爱心献培一”星洲情义嘉年华义卖会将于8月10日在培一小学举行,为学校筹募软硬体基金及家协活动基金。活动获得各界商家、社团组织支持,将有美食义卖、游戏区和儿童填色比赛等。
  • 拿督苏进安杯足球赛Junior Zero Four FC队夺冠
    • 简介: Junior Zero Four FC足球队伍在2025年拿督苏进安杯12岁以下7人足球赛中夺得冠军。该比赛吸引了来自马六甲、柔佛、森州及雪州的32支队伍参赛。
  • 马六甲拉也15路后巷沟渠阻塞崩塌待修
    • 简介: 马六甲拉也15路后巷沟渠严重阻塞并有部分崩塌,导致逢雨污水满溢,给商家带来不便。历史城市议员已向市政厅反映并要求尽快清理和维修。
  • 讣告:黄贵祥老先生安息
    • 简介: 黄贵祥老先生(圣名:若瑟)于2025年7月21日安息主怀,享年100岁,定于7月25日举殡安葬。
  • 讣告:张有财老先生往生
    • 简介: 张有财老先生于2025年7月22日往生净土,享寿积闰87岁,定于7月26日举殡火化。
  • 怡保佛教仁爱中医医院筹款素宴呈献粤剧折子戏
    • 简介: 霹雳善艺粤剧研究社演员在怡保佛教仁爱中医医院举办的筹募医药基金素宴上,献演多出经典粤剧折子戏,展现传统戏曲的魅力与文化传承。
  • 《走在马六甲,看见郑和》文章解读
    • 简介: 文章深入探讨郑和对马六甲的历史性影响,强调他七下西洋五次停靠马六甲,将其纳入中国朝贡体系,促成马六甲王朝的崛起与发展。文章指出,郑和的到来不仅仅是外交,更是文化、语言、宗教和经济交流的起点,他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精神,对马六甲的多元文化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
  • 公司董事涉行贿案面控,否认有罪获保释
    • 简介: 一名公司董事因涉嫌行贿2000令吉以获取一项逾16万令吉的发电机租赁项目,在甲州地庭面控时否认有罪,获准以1万令吉及一名担保人保释候审。
  • 公寓遇溺男童不幸逝世
    • 简介: 前天在马六甲某共管公寓遇溺的7岁巫裔男童阿末费道勿依峇,在被送往中央医院急救后,今早不幸逝世。
  • 槟州立法议会议长刘子健剖析议长职责与议会挑战
    • 简介: 槟州立法议会议长拿督斯里刘子健在专访中,分享了其12年议长生涯的挑战与职责,包括主持会议、维护议员发言权、推动议会改革(如增加口头质询时间、公开直播议会)。他强调行政团队应正面回应质询,并认为议员应忠于原属政党及选民所托。

看法

这些新闻报道展现了马六甲乃至马来西亚社会在多个层面的动态发展与挑战

首先,在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马六甲中央医院停车场的私营化与扩建,以及旅游热点新增电讯通讯塔,都显示了政府致力于提升城市功能和游客体验的努力。这反映出城市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趋势。然而,马六甲拉也后巷沟渠阻塞的问题则提醒我们,即便在大力发展新项目的同时,基础民生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也绝不能松懈

其次,社会治理与公共安全是另一个焦点。新修的《固体废物管理及公共清洁修正案》通过重罚和社区服务来打击乱丢垃圾行为,体现了政府在提升公民意识和环境卫生方面的决心。修改“动物游荡法案”并引入二维码追踪系统,则是针对乡村地区特有公共安全问题的创新尝试。然而,新邦木阁大火和熊山火患的再次发生,则暴露了老旧建筑消防安全和非法焚烧垃圾等长期存在的风险,这需要更彻底的检查、教育和执法来加以解决。

再者,文化传承与社区活力在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从曾厝社陈氏家族会的理事就职、冈州会馆的奖励金颁发、凤山寺的提升工程 到培风中学与槟城布袋戏的文化交流演出,都展现了华人社团和教育机构在维系传统、培养年轻一代、推广多元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尤其对郑和历史影响的深度解读,不仅丰富了地方历史叙事,也强调了和平、文化交融与相互尊重的普世价值,这对于一个多元社会来说至关重要。

最后,民生关怀与健康福祉也得到持续关注。医院服务外包计划旨在缓解医疗负担,健康分享会和为长者设计的“乐活日”活动则聚焦于社区层面的健康促进。同时,对烟霾病例的持续监督,也反映出政府对环境健康风险的重视。

总而言之,这些新闻描绘了一幅多元、活跃且充满挑战的社会图景。政府与民间团体在共同努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不忘传承文化、关怀民生。这就像一艘航行在现代海洋中的大船,虽然前方的风浪与暗礁(挑战)不时出现,但掌舵者(政府)与船员们(社会各界)正共同努力,借助新的导航技术(科技与制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与价值观),驶向更清洁、更安全、更和谐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