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大都会__06_08_2025

 星洲日报—大都会__06_08_2025

根据您提供的资料,以下是新闻标题、简介及我的看法:

新闻标题及简介

  • 郊外岭及帝沙岭花园停车位不足、废车占位问题
    • 简介: 郊外岭和帝沙岭花园商业区长期面临废车和违例停车占用公共车位的问题,加上停车位不足,导致当地商民苦不堪言。尽管吉隆坡市政局(DBKL)执法人员会开出罚单,但罚款金额不足以形成有效威慑。废车数量并不多,但有部分小货车被商家长期占用作仓库或餐车用途。停车困难的主要原因包括上班族长时间占用车位,以及周边新建公寓的住户将车辆停放在商业区公共停车位。首相署部长(联邦直辖区)扎丽哈指出,吉隆坡市政局在今年首5个月共接获1009宗废车投诉,其中992宗已处理,并已设立3个专门仓库处理废弃车辆,同时陆路交通局也推出了线上汽车报废系统(e-Dereg)以加快处理进度。
  • 吉隆坡市长麦慕娜任期届满与继任传闻
    • 简介: 吉隆坡市长拿督斯里巴杜卡麦慕娜的任期将于本月中届满,但她迟迟未收到延长任期或宣布继任人选的消息,引发其职位可能悬空一段时间的猜测。有传闻指她已于年初呈辞,并计划留任至东盟峰会结束。麦慕娜近期密集推动数项关键项目,被认为是在赶交“成绩单”。她曾是首位女性市长,但也因频繁出国和民生事务管理不当而受到批评,甚至被指与官员关系不佳、不了解市政局运作,且在发展准证(DO)发放上提出苛刻条件,引起发展商不满。有消息指前巴生市长拿汀巴杜卡诺莱妮有意竞争该职位,但业界更倾向熟悉市政局内部运作且了解吉隆坡的人选。
  • 网红为流量不择手段现象
    • 简介: 社交媒体兴起催生了网红职业,但部分网红为追求流量和关注,不惜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拍摄低俗或恶劣视频。最近引起争议的“鸡骨头给流浪汉”事件,揭示了网络生态中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问题。这种行为被指是消费弱者以博取同情,将“慈善”变为哗众取宠的工具。评论员呼吁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和社交媒体平台方加强内容审核、加大违规处罚,并引导创作者创作正能量内容;同时也呼吁网民提高辨别能力,抵制不良风气。
  • 沙亚南警方追捕可疑轿车事件
    • 简介: 沙亚南警方巡逻时发现一辆可疑轿车,司机拒绝停车并加速逃离,导致警方展开长达1小时、约90公里的追逐战。最终,轿车在司机慌乱中开到雪州警察总部大门前才被截停,车上两名分别为18岁和24岁的兄弟当场被捕。警方在车内发现疑似“哥冬水”的绿色液体,其中24岁的哥哥有5项毒品前科。警方援引《刑事法典》第186条文(妨碍公务员执行任务)和《1952年毒药法令》第30(3)条文展开调查。
  • 士毛月峇玲珑路桥梁路段封路施工
    • 简介: 士毛月峇玲珑路位于宁津河桥梁工程处的路段将于8月8日至10日晚上8时至隔天清早6时关闭,以进行T型樑装置工程。工程从2021年10月25日开始,预计在2026年10月12日完成。乌鲁冷岳县公共工程局建议民众可使用Eco Majestic通道作为替代道路。
  • 加影流古路提升工程
    • 简介: 雪州政府拨款逾6800万令吉,对交通严重负荷的流古路(B17,Jalan Reko)进行提升工程。这项全长3.5公里、为期3年的工程预计于2028年2月底完成,旨在舒缓交通流量,包括道路加宽、提升排水道,并增设行人道及路灯。工程涉及土地征用和地下设施的迁移,预计最快11月才能施工。
  • 尊孔国民型中学迁校申请
    • 简介: 行动党士布爹区国会议员郭素沁促请教育部严肃考量尊孔国民型中学的迁校申请,以保障学生安全。现有校舍建于1922年,已有103年历史,经结构安全评估确认不安全,且学校不持有土地权,空间有限。建议迁至Taman Danau Desa第54836地段,该地已闲置逾20年,且教育部与承包商的法律纠纷已和解。郭素沁强调,周边地区有大量适龄青少年和华小毕业生,迁校能满足当地对华中教育的需求。
  • Selgate Rawang医院即将开张
    • 简介: 耗资1亿4850万令吉的Selgate Rawang医院已万事俱备,仅待卫生部准证,预计近期内正式开张。医院占地6.382英亩,实用面积49万1698平方呎,拥有534个停车位、224张病床、4间手术室、洗肾中心等设施。作为半私营化医院,其收费预计比私人医院更具竞争力,有望缓解政府医院负担,并提升万挠及周边地区的医疗品质和经济。
  • 沙亚南迎来首位女副市长
    • 简介: 莎菲雅于8月1日正式上任,成为沙亚南市政厅的首位女副市长。她拥有丰富的公共行政经验和良好的学历背景,包括博特拉大学、国家公共行政学院、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和英国阿伯丁大学的教育背景。她的任命被寄予厚望,有望为沙亚南注入新活力。
  • 雪州政府考虑要求新建筑安装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
    • 简介: 雪州行政议员嘉玛莉亚表示,州政府正在拟定指南,要求发展商在新发展计划的建筑物安装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并在休闲中心、公园、购物中心等公众聚集区扩大安装范围。该计划处于研究制定指南和培训模式需求阶段。州政府还将通过研讨会和课程,为社区健康志愿者提供心肺复苏术(CPR)和AED使用培训。阿拉白沙罗扶轮社已向甘榜双溪卡尤阿拉清真寺捐赠AED,该地点被视为重要的社区聚集地,能惠及更广泛社区。嘉玛莉亚指出,心脏病仍是马来西亚主要死因,AED能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并呼吁民众从小学习急救法。
    • 附加信息: 嘉玛莉亚也提到,雪州的骨痛热症病例同比减少了66%,但州政府仍将持续防范工作。
  • 安邦地区遭遇冰雹
    • 简介: 午后一场大雨伴随着冰雹袭击了雪隆地区,主要发生在安邦一带,时间大约在下午6时。冰雹体积不小,有些甚至有约20仙至50仙硬币的大小,打在屋顶和车顶上发出声响。相关视频和照片被民众上传到社交媒体,提醒公众注意安全。
  • 雪隆区学生记者队获“年轻人专题·季度最佳报道”
    • 简介: 雪隆区学生记者队以专题《苏杰盛追随父兄 集齐海陆空 逐梦军营 翱翔蓝天护国》夺得2024年4至6月“年轻人专题·季度最佳报道”。评审团称赞该报道题材吸引、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并制作了相关视频加分。文章也提及其他优秀专题和评审评语,并欢迎Form 3/初中三/Year 9学生报名加入学记队。
  • 兴华中学校友创业开咖啡厅
    • 简介: 两名兴华中学校友,一位曾是华文教师,另一位从事化学工程,因共同向往“自由”而辞职创业,开设了一家名为“Happy or Healthy”的咖啡厅。他们希望提供价格亲民且健康美味的食物,并将其打造成学生们放松、交流、学习的空间。尽管面临成本和装修挑战,但他们通过务实和数据分析相互补充,克服困难。咖啡厅提供客制化菜单、益智游戏和“统考奖励计划”,旨在吸引学生群体并促进交流。创业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但也获得了远超从前的满足感。
  • 斯里伯乐私立中学举办“马来文月”活动
    • 简介: 为迎接开斋节,斯里伯乐私立中学于4月启动为期一个月的“马来文月”活动,旨在通过辩论、讲故事、戏剧表演等有趣且富有意义的活动,提升学生的马来文能力,并加深对马来文化的理解。活动期间设有马来传统游戏体验区和传统美食售卖。开幕典礼上,全体师生身穿传统马来服饰,呈献了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舞蹈、吉他诗歌朗诵和学生乐队表演,并穿插有奖问答游戏,增添节日气氛。
  • 巴生港口班达马兰新韵音乐社举办华乐演奏会
    • 简介: 巴生港口班达马兰新韵音乐社将于10月4日晚上7时在御善阁大酒家举办以“月圆华韵,月下共聚”为主题的华乐演奏会,首创“家宴式音乐会”概念。该社成立于1971年,曾面临成员老化和缺乏年轻人参与的问题,但近5年来在新理事会和年轻生力军的助力下重新蓬勃发展,目前70%成员是年轻人。此次演奏会旨在筹募乐器添购、品质提升和器材维修费用,并培育华乐人才,延续中华文化音韵传承。
  • 瓜雪益智华文小学动土礼、百年校庆及校友回校日
    • 简介: 瓜雪益智华文小学董事部、家教协会及校友会将于10月25日和26日举行“建新食堂和行政楼动土礼、百年校庆暨校友回校日”联欢晚宴。新食堂和行政楼估计需耗资约300万令吉,此前已进行筹款。此次盛会主题为“百年校庆——益智辉煌”,旨在让校友回顾母校发展并支持母校的大计,也欢迎各界热心人士参与支持。
  • 黄美诗联办Subang Jaya天然气管安全居民对话会
    • 简介: 行动党首邦市州议员黄美诗联合梳邦再也市政厅与国家石油公司举办居民对话会,邀请居住在天然气管附近的居民代表出席,以了解天然气管的建设、维护和安全监控方式,并聆听居民的担忧。此举源于4月布特拉高原发生的天然气管爆炸事故。居民主要关注重型车辆对天然气管的影响。国家石油公司推介了觉醒与行动计划,教授居民如何发现燃气泄漏(如嘶嘶声、植物枯萎、气泡、蒸汽云团),并提供紧急联系方式。
  • “艺途中”中马青年三人联展
    • 简介: 彼岸之境:中马青年交流系列项目《艺途中》三人联展在巴生博雅艺术中心开幕。展出作品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3名学生,他们虽在相同学习道路上,但因气质、情感差异而有各自的创作方向,展现了油画水平和实力。展览由博雅艺术中心主办,旨在提供青年学子观照契机,并探讨艺术家的存在价值。
  • 雪隆缝业公会开办衬衫裁剪与制作技术课程
    • 简介: 为传承传统手工缝制技艺和提升业界专业水平,雪隆缝业公会将于8月24日起至12月开办为期数月的衬衫裁剪与制作技术课程。课程采用小班制教学,由经验丰富的师傅手把手实作指导,内容涵盖衬衫制作的完整流程。该课程旨在激发年轻人兴趣、吸引新血投身行业,并为在职人士提供再学习机会,共同推动本地缝制业发展。
  • 郑浩千与郑又硕父子联展“异代艺路”
    • 简介: 由AUCTION GROUP策划主办的“异代艺路:郑浩千与郑又硕父子联展”将于8月8日至31日在吉隆坡WELLS展览厅举行。展览主题为“异代同途”,集中展出马来西亚当代文人画家郑浩千教授及其子郑又硕的水墨作品,旨在呈现跨越代际却一脉相承的艺术之旅,探讨传统与当代水墨艺术的深层对话。
  • 徐秀为“潇洒走一回”个人画展
    • 简介: 雪隆颜氏公会墨典文化中心主办的退休教师徐秀为个人画展“潇洒走一回”日前圆满落幕。展览汇聚了他近年来的水墨山水、亚克力海洋生物系列,以及描绘本地老街风貌的写生作品,其中一幅耗时半年、近300呎的《老街长卷》成为焦点,它细腻描绘了老街人家、传统建筑与市井生活,旨在保存即将消逝的老街记忆。
  • 东源中医诊所举办成人心肺复苏急救课
    • 简介: 东源中医诊所为庆祝开业11周年并回馈社会,举办了“成人心肺复苏急救课”公益活动,吸引数十名公众参与。该诊所负责人黄东来医师强调,急救不分中西医,任何突发状况能否第一时间正确处理将决定生命存亡,呼吁诊所积极扮演推动健康教育的角色,普及化急救知识与技能。课程由专业认证指挥官教授CPR和AED应用,参与者年龄跨度大,从13岁到72岁,并有机会亲手操作训练模型。
  • 民政党批评教育部对波德申中华小学事件的处理
    • 简介: 民政党雪州主席张健锋批评教育部长法丽娜对波德申中华小学倒挂国旗事件扬言严厉惩罚一事,指出团结政府对华小进行政治打压,并存在双重标准。他对比了此前大马教育文凭(SPM)成绩报表国旗误植事件的不了了之,以及波德申中华小学及时纠正和道歉的态度,认为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在华教受损课题上“后知后觉”且未积极发声。张健锋强调,此次事件是校工在“健康精神欠佳”状态下的疏忽,校方已展现爱国及负责态度。
  • 马华呼吁公积金提款机制改革不应牺牲个人自主权
    • 简介: 马华中央宣传局主任陈君儿表示,马华支持加强退休保障的正面改革,但不应以牺牲个人自主权和灵活性为代价。她针对政府拟将公积金(EPF)提款机制从“一次性提取”调整为“每月发放”模式发表声明,认为当局应信任供款人能在更全面的金融教育支持下做出明智决定,而非强制。她指出,强制每月发放可能损害有紧急财务需求的退休人士,呼吁政府和公积金局保留缴款人的自由选择权。
  • 民政党质疑政府未赎回债券达1.28兆令吉
    • 简介: 民政党主席拿督刘华才博士要求“马达尼”政府回应,截至今年7月,政府尚未赎回的政府债券是否高达1兆2859亿令吉,并促请政府根据国家银行的最新数据进行汇报和解释。他指出,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新政府的32个月期间,债务涨幅达到2758亿令吉,或每月增加86.2亿令吉,甚至高于国盟执政时期面对冠病疫情期间的涨幅。刘华才质疑政府为何在不断增税、扩大税收、征收新税及削减补贴的情况下,债券债务增长速度反而更快。
  • 法庭通译员刘溏湘的职业人生
    • 简介: 这是一篇深入探访吉隆坡法庭华裔通译员刘溏湘的特职世界报道。文章揭示了法庭通译员不仅仅是语言转换者,更是司法程序顺畅进行的关键桥梁,身兼法庭书记、处理琐碎事务、准备诉讼报告及整理统计数据等多职。刘溏湘分享了她从新闻系毕业偶然转行成为通译员的经历,以及在法庭上遇到的挑战和感悟,例如第一次上庭的紧张、需要口语化表达以确保被告理解、在华语和马来语之间随时切换的脑力消耗。她会随身携带一本记录常用词汇的“秘笈”小抄,并结交马来朋友提升语言能力。刘溏湘经手过形形色色的案件,从轰动一时的强奸案到父母虐待智障孩子致死的悲剧,让她看尽社会阴暗面,深感犯罪恶性循环,并呼吁加强学校公民教育以引导年轻人远离犯罪。她也曾帮助过身无分文的获释老伯回家。报道指出,华裔法庭通译员是冷门职业,吉隆坡法庭目前仅约10人。她认为司法公正在于被告和证人享有使用母语的权利,通译员在此发挥巨大作用。她还会通过绘图抒发情感,并用插画比喻通译员工作犹如“三头六臂”。

看法

这批新闻报道展现了马来西亚社会丰富而多元的面向,既有挑战,也有积极的应对和发展。

首先,城市发展与民生问题并存是其中一个显著的主题。吉隆坡郊外岭的停车难题和废车占用问题,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与人口增长不匹配的挑战。政府部门如吉隆坡市政局的执法和解决方案(拖车、设仓库、e-Dereg系统)表明了其解决问题的努力。与此同时,沙亚南、加影等地也在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如流古路提升工程和Selgate Rawang医院的即将启用,这些都预示着区域发展潜力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其次,公共安全与健康意识的提升受到了高度关注。雪州政府拟在新建筑强制安装AED,并在公共场所推广AED和心肺复苏术培训,体现了政府在应对心脏病等突发健康事件上的前瞻性。Subang Jaya居民对天然气管安全的担忧,以及政府和国油公司举办对话会并推出觉醒计划,则凸显了对基础设施安全和民众风险意识培养的重视。安邦地区遭遇冰雹的报道,虽然是自然现象,但也提醒了公众在异常天气下的安全防范。

再者,社会文化与教育领域的内容同样丰富。尊孔国民型中学寻求迁校的困境,反映了华文教育在土地权和校舍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各界对其发展的关注。斯里伯乐中学举办“马来文月”活动,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推广国民语言和文化,展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学习创新。兴华校友“不务正业”创业开咖啡厅,不仅是个人梦想的实现,也体现了年轻人追求自由、创新和回馈社区的精神。新韵音乐社和益智华小的活动,则展示了社区组织在传承中华文化(华乐)和推动教育发展(百年校庆、建新设施)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时,新闻也触及了政治与社会监督的层面。吉隆坡市长任期届满的传闻和围绕其工作表现的争议,揭示了地方政府领导层变动对城市治理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公众对政府透明度和效率的期待。民政党对教育部处理波德申中华小学倒挂国旗事件的批评,以及对公积金提款机制改革和政府债券债务的质疑,都体现了反对党对政府施政的监督和对民生、华社权益的关注。

最后,人物故事与职业洞察为新闻增添了人文关怀。法庭通译员刘溏湘的职业生涯,让我们得以一窥司法体系中鲜为人知的幕后工作者,他们如何通过语言的转化影响判决,并见证社会百态,这不仅提升了公众对该职业的认知,也引发对社会阴暗面和公民教育的深思。艺术展览的报道,如“艺途中”联展和徐秀为的“老街长卷”,则展现了艺术家们通过创作记录时代、传承文化的热情和努力。

总的来看,这些新闻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安全、教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多个领域,共同描绘了一幅复杂而生动的马来西亚社会图景。它们反映了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同时也展现了各方为解决问题、促进进步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