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古城__18_08_2025

 星洲日报—古城__18_08_2025


以下是新闻标题、简介及我的看法:

新闻标题及简介

  • 第13届“与自闭儿携手同行”千人义走

    • 简介:由马六甲肯纳儿协会主办的千人义走在古城门热闹举行,旨在提升社会对自闭症群体的关注,并呼吁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甲州副行政议员诺海米建议政府通过税务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聘请自闭症人士,而筹委会主席余国华则指出自闭症群体普遍面临就业挑战。
  • 数千人声援查拉讨公道

    • 简介:数千民众在马六甲城市转型中心广场举行“查拉伸张正义”和平集会,祖国斗士党甲州主席赛依占宣读6项诉求,呼吁政府对查拉坠楼案进行透明、独立且全面的调查,并尽快逮捕加害者。吉隆坡也有数百民众集会声援,要求警方彻查霸凌者。
  • 校园霸凌不是“玩笑”:呼吁学校与家庭携手防范

    • 简介:近期校园霸凌事件,特别是查拉坠楼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文章强调,学校与家庭需携手从小教导孩子学会尊重彼此、保护自己,建立“零容忍”氛围和“自护教育”,同时社会文化也需倡导善意和包容,以避免悲剧重演。
  • 马华甲州妇女组代表大会及政治领袖言论

    • 简介:马华甲州联委会主席拿督威拉林万锋呼吁国家领导人在政治大事件发生时能及时做出正确决定。会上,马华妇女组讨论了提升女性权利、打破种族政治枷锁等议题。此外,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和格西当州议员谢守钦也分别就族群隔阂与国旗事件发表看法,强调维护社会和谐与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 国大党与国盟非正式会谈

    • 简介:国大党主席丹斯里威尼斯瓦兰证实,该党正就未来发展与国盟进行非正式讨论,以应对国家政治格局变化,并根据基层党员的动议重新审视党的发展方向。
  • 日本投降80周年纪念会

    • 简介:马六甲华团主办日本投降80周年纪念会,旨在纪念二战中抗日牺牲的义士,铭记日军占领马来亚的惨痛历史,并教育后代和平来之不易,同时提醒人们珍爱和平,共同守护华社历史的集体记忆。
  • 甲雷州会馆奖励金接受申请

    • 简介:马六甲雷州会馆即日起至8月31日开放2025年度会员子女奖励金申请,奖励品学兼优的会员子女,并列出了不同学年和学历组别的具体申请标准。
  • 2025年大马哪吒文化节:传承与表扬

    • 简介:马来西亚哪吒文化信仰总会将于9月26日举办2025年大马哪吒文化节,主题为“印记哪吒,忠勇相传”,届时将表扬对哪吒及中华文化有贡献的人士。活动还包括神宴和名家书画回顾展,旨在筹募购置新会所的资金。
  • 波格芒加区域夜间制水通知

    • 简介:马六甲水务公司宣布,波格芒加一带将于8月19日晚9时至隔日早6时制水9小时,以进行250毫米阀门安装工程。公司提醒受影响用户提前储水以备不时之需.
  • 明光华小越野赛跑

    • 简介:明光华小日前圆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越野赛跑,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家协主席和校长强调,此次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坚持到底的毅力与团队精神的象征。
  • 马六甲校友会联合会新届理事就职典礼

    • 简介:马六甲校友会联合会举行成立47周年暨第24届新届理事就职典礼。新任会长罗宪彪表示,该会将继续与文教界伙伴合作,推广中华文化和维护华文教育,并启动《关爱视界·守护童眼》小学生视力关怀计划。
  • 甲州麻疹与风疹补充免疫苗接种情况

    • 简介:甲州卫生、人力资源及团结事务委员会主席拿督魏喜森指出,截至8月15日,马六甲已有超过60%符合资格的孩童接种了麻疹与风疹补充免疫苗,超过原定目标,并呼吁家长尽快带孩子接种以保障健康。
  • “宽柔学村·南方自强”火炬行

    • 简介:火炬行在新山宽柔中学起行,为南方大学学院5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拉开序幕。活动旨在回顾南方大学半世纪的办学历程,凝聚“自强不息”精神,并传承先辈为大专教育付出的努力,照亮下一代的求学之路。
  • 升旗山遗产森林挑战赛

    • 简介:第10届升旗山遗产森林挑战赛吸引851名跑者参与。这项年度盛事旨在通过体育活动提升民众对升旗山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并展现守护环境的决心。
  • 章国聪“时代变迁”摄影展:巴士站的活化历史

    • 简介:摄影师章国聪举办“时代变迁”摄影展,展出他近6年走遍马来半岛拍摄的巴士站照片。展览利用AR技术让静态照片“动起来”,记录并还原了因时代发展而变迁或消逝的巴士站风貌,展现了小镇的发展印记。
  • 文庙“人民代议士为人民”计划获正面反馈

    • 简介:甲州首席部长拿督斯里阿都拉勿夫表示,文庙州选区“人民代议士为人民”计划自开跑以来,已收到超过1万2000份民众正面反馈,成为该计划开办以来最亮眼的成绩,体现了州政府“亲民施政”的成功。
  • 甲中元报恩超荐法会

    • 简介:马六甲佛弟子联合多个佛教团体将于9月13及14日举行“中峰三时系念超荐法会”及“大愿地藏王菩萨超荐法会”,旨在超荐先人、回向法界众生,并提供皈依仪式。活动深获当地居民护持,每次都有上千人参加。
  • 讣告

    • 简介:刊登了三则讣告,分别是拿督郑祖翰先生慈母郑府林玉琴老孺人、郑清良内人郑门何来好老夫人以及杨树彬内人杨门林兰梅老夫人的逝世信息,包括她们的享寿、出殡及火化等安排。
  • 丹绒比艾:亚洲最南端海角

    • 简介:位于柔佛州笨珍县的丹绒比艾国家公园是亚洲大陆最南端的海角,以其独特的红树林湿地生态和丰富的动植物种类而闻名。这里是联合国《湿地公约》指定的重要保护区,也是热门的生态旅游和教育景点。
  • 马潮联会91周年暨巴生滨海潮州会馆108周年庆典

    • 简介:此次庆典吸引超过2000名潮籍乡亲齐聚一堂,堪称史上规模最大的马潮联大会。雪州大臣拿督斯里阿米鲁丁在开幕时承诺州政府将平等对待各族,并强调马来西亚潮州人对国家的热爱与贡献,展现了华人社群在维护文化传统的同时,对国家的忠诚和归属感。
  • 陈庥蓉掌勺31年:厨房里的家庭温暖

    • 简介:报道了保险经纪陈庥蓉从9岁起因家庭经济状况而早早学会烹饪的故事。她将烹饪从责任转变为享受,如今每周仍至少三到四天为家人准备饭菜,尤其是在周末为家翁家婆烹饪他们喜爱的食物,展现了她对家庭的爱与付出,以及美食如何成为维系家庭情感的纽带。
  • “鱼王”大餐:品味淡水鱼的乐趣

    • 简介:食评人“胡须佬”分享了与好友品尝“鱼王”松鱼的经历,探讨了淡水鱼在美食界中的地位,以及与对的人分享美食的重要性。文章还提到了除了松鱼外的其他鱼类和小菜选择,强调了品尝美食的乐趣和人际间的交流。

看法

这些新闻报道描绘了一个多元、活跃且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马来西亚社会。

  • 社会关怀与公共意识提升:无论是针对自闭症群体的义走,还是对校园霸凌事件的关注和集会声援,都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日益关注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这表明公众意识正在觉醒,并积极呼吁政府和社区采取更具体的行动。政府在此过程中也展现出回应民意的姿态,例如探讨为聘请自闭症人士提供税务减免的建议,以及首长肯定“亲民施政”的成功。

  • 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的坚守:从哪吒文化节的举办到校友会联合会对华文教育的维护,再到潮州会馆大型庆典上对马来西亚人身份的强调,都展现了马来西亚各族群在坚守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强大认同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了了解和传承自身根源的机会。对历史事件如日本投降80周年的纪念,也凸显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集体意识。

  • 挑战与进步并存的政治生态:新闻中提及的“国旗事件”和族群隔阂,反映了马来西亚多元社会在融合过程中仍面临的敏感议题和挑战。然而,政治领袖们呼吁及时、负责任地处理问题,强调互相尊重和维护和谐,以及国大党与国盟的非正式会谈,都暗示了政治格局的动态变化和各方在寻求共识、促进国家团结方面的努力。雪州大臣在马潮联大会上的开明演讲,特别是对各族平等对待的承诺和对教育拨款的支持,更是积极的信号。

  • 日常生活中的韧性与温情:除了宏大的社会议题,新闻也捕捉了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如陈庥蓉坚持31年为家人烹饪的故事,展现了普通人在生活中所体现的韧性、爱与奉献。美食评论则为读者提供了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和人际连接的重视。这些个人化的故事为整体报道增添了温度和深度。

  • 地方发展与公共服务:关于水务工程、学校活动、公共卫生疫苗接种等地方性报道,反映了社区层面的日常运作和公共服务的持续进行,旨在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摄影展通过记录巴士站的变化来呈现“时代变迁”,则为地方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艺术视角。

总的来看,这些新闻展示了一个正在积极应对社会问题、努力寻求族群和谐、珍视文化传承、同时又不失生活温情与活力的马来西亚社会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