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宽柔校刊
主要提供了宽柔学校在1941年的年度报告,详尽地介绍了该学年的学务概况。内容涵盖了学校的组织结构、教职员工信息、学生统计数据(如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等),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此外,报告还包括了各种部门的详细报告,如行政管理、训导、体育、音乐、美术等,并收录了学生作品、散文和校务会议记录,为研究该时期华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以下是《宽柔校刊》各章节的详细介绍内容,内容主要依据来源材料中的目录和对应页面的信息:
- 1. 卷首语
- 概述:本刊的前言,由吴孚光撰写。它阐明了校刊的宗旨和内容范围,旨在记录学校的活动和成就,并作为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之间沟通的桥梁。
- 主要内容:介绍了本期校刊分为八个主要部分。强调校刊作为一种学术成果的记录,也体现了学校在教育、体育、生活等方面的努力和进展。
- 不足与展望:前言中也指出,由于时间限制,部分文章可能深度不足或不够完善,某些统计数据也希望能更全面。同时,表达了对未来刊物能继续得到各界支持的期望。
- 2. 统计图语
- 此部分通过图表和插画形式呈现学校的统计数据,提供直观的量化信息。
- 本校职员一览表:展示学校教职员的人数统计。
- 各级男女生人数表:显示各年级男女学生的具体数量。
- 学生年龄比较表:描绘学生年龄的分布情况。
- 本校学生籍贯一览表:以地图形式展现学生的地域来源。
- 学生家长职业比较表:对比学生家长的职业分布。
- 本校学费比较表:展示学校学费的对比数据。
- 3. 行政组织与实施概况
- 甲:教职员
- 组织架构:学校的行政管理体系由董事长和校长领导。下设教务部、训育部、卫生部和总务部等核心部门。每个部门内又细分为不同的职能小组或具体职责。
- 具体人员:列出了本期教职员的详细名单,包括姓名、性别、担任职务(如校长、各部门主任、各科教师)以及入职时间。许多教职员身兼多职。
- 乙:学级编制
- 学校设有幼稚班至六年级。
- 班级划分:每个年级(包括幼稚班)都分为甲、乙、丙、丁等不同的班级。
- 学生人数:提供了每个班级和年级男女学生的具体数量。
- 招生趋势:指出学生人数在过去三年中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 丙:训育实施概况
- 目标理念:宽柔学校的训育以培养“良公民”为核心,强调“爱”是教育宗旨,并注重在健康、快乐、清洁、活泼、真诚、廉洁等方面培养学生。
- 实施方法:包括惩戒、训导、生活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训育工作贯彻“训练本位”的原则,强调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具体分组:训育工作通过生活股、训导股、服务股、游艺股等小组实施,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职责,如维持卫生、规范纪律、组织活动和提供服务。
- 丁:训练制度
- 训育实施概况中提及“训练制度”,强调“训练本位”,即注重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格。
- 训练课程旨在发展实践技能,鼓励自学,并整合各学科内容。
- 训导委员和指导股的报告详细列出了每周的训练内容,主要围绕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习惯和纪律展开。这些委员会在训练制度的执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 4. 报告
- 甲:教务报告
- 总目标: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
- 教学研究:强调集体教研,教师们共同备课、讨论教学方法、观摩教学等。
- 各学科课程:详细介绍了国语、算术、常识、劳作、唱歌、图画和体育等各科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不同年级的教学重点和方法。例如,国语注重听说读写,算术强调实际应用和逻辑思维,体育则强调体格发展和运动精神。
- 课外作业与比赛:列出各年级的课外作业要求,如每日书写和阅读,并公布了学艺比赛(如算术比赛)的结果。
- 乙:训育报告
- 周训内容:每周的训育主题,以“我应该……”的形式列出,涵盖了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和个人品德。例如,“我应该对自己负责”、“我应该尊敬师长”、“我应该保持整洁”、“我应该节俭”、“我应该对人友善”、“我应该热爱学校和同学”等。
- 负责教师:每周的训育由不同的教师轮流负责。
- 丙:服务部报告
- 介绍了训导委员会和指导股的工作。
- 职责:主要负责监督学生行为、推广校规、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 活动:包括学生行为调查、提供指导以及组织相关活动。还提及校务会议讨论学生福利和纪律问题。
- 丁:监护部报告
- 职责:负责学生监督和校园安全。
- 巡察制度:详细介绍了每日巡察员制度,由教职员轮流负责,在校内巡视,确保学生在课间、课后活动期间的安全和纪律。
- 具体要求:规定学生未经允许不得离校,并强调及时汇报巡察中发现的问题。
- 戊:体育部报告
- 目标:旨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良好习惯和体育精神。
- 活动:包括各种体育项目和比赛,并公布了比赛成绩。
- 日常锻炼:强调所有学生进行每日团体操(健康操)。
- 课外活动:提供了详细的课外活动时间表,包括足球、篮球等各种运动,由不同教师负责。
- 己:健康部报告
- 标题为“卫生部报告”。
- 职责:关注学生总体健康和卫生状况。
- 工作内容:包括确保校园环境清洁、推广良好卫生习惯、提供基本的健康服务,并定期检查学生宿舍和公共卫生状况。
- 庚:总务报告
- 总职责:负责学校的日常运营、财务和资源管理。
- 图书馆报告:
- 重要性:强调图书馆在学生学习和休闲中的核心作用。
- 馆藏:详细列出藏书数量,按类别(如课本、参考书、小说、杂志)和语言(中文、英文)分类。
- 管理:描述了图书馆的组织结构、编目、借阅流程和人员职责。
- 使用统计:提供了学生和教师的借阅率数据。
- 未来计划:提及持续扩充馆藏和改善服务。
- 会计部报告:
- 财务报表:呈现详细的收支情况。来源43展示了数个月的“收入支出现期本月表”,按类别细分。
- 财务健康:清晰地反映了学校的财务状况。
- 5. 漫谈
- 本章节是各种散文、随笔和心得体会的合集,通常由学生或教师撰写。内容涵盖个人经历、观察,以及对教育和社会问题的思考。部分文章包括:
- 我的农村生活:对乡村生活经历的思考。
- 家庭教育: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挑战。
- 暴风雨的晚上:对暴风雨之夜的描绘。
- 清凉的早晨:对清晨凉爽氛围的描写。
- 儿童节:庆祝儿童节的意义。
- 我的狗的自述:以狗的视角讲述故事。
- 我的校舍:描述学校建筑。
- 星洲参观记:访问新加坡的见闻。
- 假日游记:假期旅行的记录。
- 劝侨胞捐助庚辰新年赏助账:呼吁侨胞为新年救济或其他目的捐款。
- 苦与乐:探讨人生中的苦与乐。
- 母亲教养我:对母亲教育的回忆与反思。
- 我的小史:个人成长经历的简述。
- 离别的以前和以后:对告别前后情感的思考。
- 我们应该用国货:倡导使用国货的文章。
- 为什么中国人吃猪肉:解释中国饮食习惯的短篇故事。
- 蚂蚁与鸽子:关于友善互助的寓言。
- 我的学校:学生笔下的学校生活。
- 孙中山先生:对孙中山先生生平与贡献的介绍。
- 6. 教师报告
- 此部分收录了教师撰写的报告或文章,内容多为教学经验分享或学校活动回顾。
- 林福德先生七七经过:一篇关于林福德先生的文章,赞扬其在教育、社区工作和爱国方面的贡献。
- 曾国霖先生八周年校庆:曾国霖撰写,回顾学校八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新校舍的建设、学生人数的增长,以及董事会和各部门的作用。
- 黄卓先生献稿:记录了本学期第一次校务会议的议案,详细列出了与会人员、会议议程和讨论的重点,包括回顾过去工作、规划未来活动、教师招聘、学生纪律和学业改进措施。
- 7. 校闻
- 此部分与教师报告穿插,报道了学校的重要新闻和事件。
- 本学期新动能:报道了新校舍的动工、新聘教师以及学生人数显著增加。
- 第八周年校庆:庆祝学校成立八周年,凸显学校的发展和成就。
- 本学期第一次校务会议议案录:详细记录了校务会议的内容,包括对教学、训育、总务等工作的回顾和展望。
- 8. 儿童园地
- 本章节包含专门为儿童编写或由儿童创作的内容,包括简单故事和生活观察。
- 短篇故事:如“为什么中国人吃猪肉”、“蚂蚁与鸽子”、“狮子与老鼠”等,多为寓言或科普小品。
- 生活描述:如“我的房子”、“我的学校”、“我的弟弟”等,展现了儿童视角下的日常生活和学校见闻。
- 科普知识:如“肺的功用及卫生”,“国旗”的介绍。
- 人物介绍:如“孙中山先生”等,旨在普及知识和培养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