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巴生中华中学毕业特刊
巴生中华独立中学2019年的高中毕业特刊。特刊详细记录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从1926年建校至今的重要事件,包括学校更名、校舍建设、停课与复办、改制独立以及近年来的发展里程碑。它还包含了学校的组织架构,列出了董事会成员、行政人员和教职员工名单。特刊的主体部分是各毕业班级的介绍,包括班级合照、班委名单、班级简介、班导师寄语以及学生们的毕业感言和座右铭,展现了毕业生们六年的学习生活与对未来的展望。此外,特刊还收录了学生作品,如绘画、素描和文章,并刊登了多项广告和征信录,鸣谢了对学校有贡献的赞助人和机构。
《2019年巴生中华中学毕业特刊》是巴生中华独立中学献给第四十届高中毕业生的珍贵刊物,全面记录了毕业生们中学生活的点滴,并展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发展历程。以下是对特刊各章节的详细书评:
- 特刊封面与前言 特刊的封面印有“2019年巴生中华中学毕业特刊”和“第四十届高中毕业特刊”字样,庄重而富有纪念意义。特刊开篇介绍了学校的校徽、校训和校歌。校徽以颜色象征纯洁(白)、和平团结(蓝)和光荣勇敢(红),火把代表知识之光,三个三角形则象征学生、教师及董事部、家教协会、校友会三机构之间的紧密关系。校训“轰轰烈烈的反省,清清白白的操守,公公正正的处事,诚诚恳恳的待人” 凝练了学校对学生品德教育的期望。
- 校史 这一章节详细回顾了巴生中华中学自1911年创立以来的百年历史。内容涵盖了学校的创办、名称演变(中华学校、中华中学、中华独立中学)、重要领导人的贡献、日据时期的停课与战后复兴、1962年的改制风波、1973年濒临停办的危机及复兴运动,以及后续的各项建设与发展。校史部分详细列举了历年来的重大事件,包括筹款、校舍扩建、师资引进、课程改革、学业成就、联课活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等,展现了学校在保存母语教育和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坚韧不拔与不懈努力。例如,1973年学校仅剩两名学生,教育局来函下令停办,但以林玉静先生为首的“复兴委员会”积极推动续办,最终招到84名新生使学校得以延续。2011年学校迎来百年校庆,举办了系列活动,并启动了综合大楼的建设。
- 献词 这一章节收录了学校领导和相关组织对毕业生的寄语:
- 董事长拿督蔡崇伟局绅的献词,祝贺毕业生完成学业,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并强调了终身学习、秉持正确价值观、勇于面对挑战的重要性。他特别提到学校将筹建新宿舍大楼以优化教学环境,并呼吁毕业生们发扬“饮水思源”的精神关怀母校发展。
- 校长戴庆义先生PPN的献词,以诗意的笔触回顾了学生们的中学时光,并以“中华魅力永相随”寄予祝福。他鼓励学生带着中华情怀,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坚持到底”,成就精彩人生。
- 家教协会主席李勇陞先生的献词,感谢母校的栽培,强调校训“礼义廉耻”和“诚诚恳恳的待人,公公正正的处事,清清白白的操守,轰轰烈烈的反省”的重要性。他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并再次强调“饮水思源”。
- 校友会会长吴国民先生的献词,则着重于中学时期真诚友谊的珍贵,以及在未来社会中保持真性情并善用“人生网络”的重要性。
- 组织机构 此章节详细列出了学校董事会、家教协会和校友会的主要成员名单。其中,董事会由拿督蔡崇伟局绅蝉联董事长,并新增了署理董事长李登基。家教协会主席为李勇陞,校友会主席为郭相亭。
- 行政单位 该章节介绍了学校的行政团队,包括校长戴庆义先生PPN、副校长许展卿和沈丽珍,以及各处室的主任和助理,如联课处主任苏耀原、训导处主任薛玉婷、辅导处主任李富慧等。还列出了各科组长、教师、宿舍生活导师及其他职员,展现了学校庞大的教职员队伍。
- 高三各班级 特刊的重点部分是高中部六个毕业班级——高三理信、高三文商礼、高三文商忠、高三文商义、高三文商和、高三文商平——的专题内容。每个班级都包含以下部分:
- 班级合照与班委名单。
- 班级简介:各班级详细介绍了其三年高中生活,包括班级人数、学生组成、班级特色、共同经历的挑战与欢乐,以及班级所展现出的团结精神与成长蜕变。例如,高三文商和班的学生见证了班导师的婚礼和宝宝的诞生,高三文商平班则经历了三位班导师的带领,并成功地打破了班级隔阂,获得了“甲组步操比赛冠军”。
- 班导师的话:各班导师回顾了与学生们相处的时光,既有调皮捣蛋的轶事,也有学生们努力拼搏的感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不舍与期许。他们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未来的挑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梦想起飞,迎接大未来”。
- 科任老师赠言:多位科任老师为毕业生送上祝福,强调了珍惜当下、努力拼搏、坚持理想、终身学习、善良做人等人生哲理。
- 班级生活照:大量生动照片记录了班级活动、班旅、比赛、日常学习等精彩瞬间。
- 毕业生个人版页:每位毕业生都附有个人照片、座右铭和毕业感言。这些感言饱含了学生们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谢与不舍,回顾了中学六年来的成长、友情、酸甜苦辣,并展望了未来的旅程。
- 选修课老师赠言 美术老师黄能也鼓励学生发现美并创造更美好的世界。音乐老师黄凤仪赞扬了合唱班的魅力,并强调团队合作与演说表现的重要性。陶艺老师谢由凤和刘有瑞则强调珍惜和积极的态度。
- 毕联会 这一章节展示了2019年毕联会(毕业特刊委员会)的组织名单和工作成果。主席陈希儿在献词中感谢团队的配合与付出,并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美好祝愿“离别只是相遇的开始”。各副主席、主编和编辑们也分享了参与特刊制作的感悟,强调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为毕业生留下美好回忆的初心。
- 学生作品 此章节是学生才华的集中展示,包括:
- 摄影作品:多幅作品捕捉了校园风光、自然景色、人物情感等,如“温暖之枫”、“夕阳”、“奶茶的魅力”、“独一无二”等,展现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独特的视角。
- 美术作品:涵盖了静物素描、人物绘画(如“进击的巨人”、“和泉纱雾”)、室内设计、字体设计、灯笼设计及平面设计等,风格多样,创意十足。
- 手绘作品:包括动漫角色、海报、风景画等,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想象力。
- 美文欣赏 收录了多篇中英文散文,毕业生们通过文字抒发心声:
- 英文作品如Lim Jun Yuan的“My
Middle School Life”和Ethan Koh的“The Story of My Middle School Life”,真诚地回顾了中学六年的成长与友谊 。
- Ng Jia Ying的“The
Story of My Middle School Life”以中英文双语叙述了其在中华的经历,包括学校设施的变化和老师的严格教导如何塑造了她
。
- 马来文作品如Hoi Sook Ying的“Corat-coret
Kehidupan di Sekolah Menengah Chung Hua”,分享了在中华的个人成长、担任学长和参加舞蹈社的经历
。
- 中文作品如李慧深(高三文商忠)的“我心目中的天使”,感人至深地讲述了她与师父的亲情 。
- 陈俊伟(高三文商忠)的“从苔花说开去”,以小小的苔花比喻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
- 颜宏羽(高三文商忠)的“阅读是一种享受”,分享了阅读带来的心灵滋养 。
- 卜子轩(高三文商平)的“年轻真好”,鼓励趁年轻勇于探索和冒险 。
- 梁星杰(高三文商平)的“请给我改变的勇气”,则深刻反思了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被操控感和对改变的渴望
。
- 广告和征信录 特刊的最后部分是来自社会各界、校友、家长和企业的广告
,以及对捐款人表达感谢的征信录 。这体现了学校与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以及筹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这本《2019年巴生中华中学毕业特刊》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毕业纪念品,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学校历史与文化记录。它通过多样的形式,全面展现了巴生中华中学在传承中华文化、培养优秀人才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同时也承载了师生们共同的青春记忆、成长印记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