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花城__23_08_2025

 星洲日报—花城__23_08_2025


以下为您整理的新闻标题及简介,并提供相应的看法:

  • 新邦葫芦顶华小首次筹划原住民庆典

    • 简介: 日叻务新邦葫芦顶华小首度主办原住民庆典,是森州迄今唯一举办原住民庆典的华小,旨在让师生深入了解原住民文化与生活智慧,减少各族学生间的误会,积极推动多元文化教育。该校此前已举办农历新年、开斋节及屠妖节庆典,此次加入原住民庆典,成功实现“四大族群庆典”的壮举。校方不仅邀请原住民家长指导庆典细节,还邀请邻近原住民小学师生前来交流。家教协会主席江丽丽强调,文化交流对学生极为重要,能促进理解与尊重,从而增强对马来西亚多元精神的自豪感。校长李明铢则表示,此次庆典意在孩子心中种下理解与尊重的种子,通过文化交流建立跨族群情谊,减少误会与隔阂。
    • 看法: 这项活动具有非凡意义,展现了华小在推动多元文化教育方面的积极与创新。通过从小培养学生对不同族群文化的认识与尊重,有助于在多元社会中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友谊,为国家团结和谐奠定基础。
  • 诺阿兹米:关注校园霸凌课题

    • 简介: 在新邦葫芦顶华小原住民庆典上,诺阿兹米代表加拉鲁丁致词时,提醒家长与教师必须谨慎对待社交媒体讯息,避免散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并劝告学生切勿涉入霸凌行为,以免断送前途。
    • 看法: 政治代表在文化庆典上关注并提醒校园霸凌问题,反映了社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普遍担忧。这表明在庆祝文化多元性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并解决当下社会存在的青年挑战。
  • 参观日治时期史料展有感 & 当国旗成为导火线

    • 简介: 森华堂配合“815世界和平日”举办日治时期史料展,展出幸存者访问剪报,记录了苦难历史。一位90后作者参观后,重温家族故事,感触深刻,意识到国家和平稳定来之不易。作者指出,近年来有政客挑动种族情绪,国旗倒挂事件引发偏激仇恨言论,质疑华人身份,反映出国家认同的薄弱。森华堂康乐乌克丽丽小组的百余名学员也参观了史料展,了解马来亚日治时期的血腥教训,强调历史供述须奠基于真实史料,避免篡改误导下一代,并呼吁政府官方重视历史,还原历史原貌。
    • 看法: 这系列文章深刻揭示了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回顾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来之不易,能警醒人们珍惜当前,避免种族分裂。国旗事件所引发的身份焦虑,也凸显了马来西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构建真正包容且坚韧的国家认同,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 芙蓉上林木街七姐庙28及29日庆七夕

    • 简介: 芙蓉上林木街七姐庙将于8月28及29日一连两天举办年度七夕宝诞庆典,开放善信拈香祈拜。作为芙蓉唯一的七姐庙,这里香火鼎盛,吸引各年龄层信众祈求姻缘、贵人相助及平安健康。庙住持叶亚明指出,七姐庙传承逾80年历史,今年庆典虽不再设流水席,但仍鼓励善信自备供品,且依然凝聚着世代的情感,许多父母也会将孩子“上契”予七仙女以求平安。
    • 看法: 传统的七夕庆典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与精神凝聚力,吸引着不同世代的参与者。庙宇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承载地方文化记忆、维系社群情感、满足人们精神寄托的重要空间。
  • 芙蓉丘晒园华小食堂9月1日起招标

    • 简介: 芙蓉丘晒园华小食堂将从9月1日起开放招标,经营期限为2025年12月1日至2027年11月30日,为期24个月,欢迎有兴趣及有经验者投标。
    • 看法: 这是学校日常行政管理的一部分,确保学生获得餐饮服务。公开招标体现了学校运营的透明化原则。
  • 万茂华小百年校庆义卖会 & 鹰眼光学提供免费验眼

    • 简介: 芙蓉Thivy再也鹰眼光学中心配合芙蓉万茂华小百年校庆义卖会,为该校学生、家长及乐龄人士提供免费视力检查,并得到热烈响应。家协主席张泳康特颁感谢状予鹰眼光学中心东主丘伟伦,感谢其支持。
    • 看法: 这项活动体现了社区企业回馈社会的精神,通过为学校义卖会提供专业服务,不仅支持了学校的百年校庆,也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健康福祉,实现了多方共赢。
  • 第三届李国良杯卡拉OK赛31日引爆

    • 简介: “第三届拿督斯里李国良杯”卡拉OK歌唱比赛常年杯暨晚宴将于8月31日晚在芙蓉新城福临门酒家举行,旨在提升歌友们的歌唱水平,推广健康娱乐。参赛人数已满额。
    • 看法: 歌唱比赛作为一项社区娱乐活动,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助于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推广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
  • 森顺德会馆卡拉OK厅落成促善用

    • 简介: 森美兰顺德会馆顺利筹款设立卡拉OK厅,会长黄观喜呼吁154名会员善用这项设施,联络感情,并希望通过出租设备为会馆赚取收入。该卡拉OK厅已于8月18日开幕启用,并获得顾问和42间会馆的支持。
    • 看法: 这展示了宗乡会馆在维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创新,为会员提供现代化的娱乐设施,以加强会员联系和促进会馆的永续发展。
  • 谢琪清:内卷压力大 须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

    • 简介: 亚沙国会议员谢琪清在芙蓉绿峰岭华小国庆月启动礼上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身心灵健康,指出近期青少年悲剧事件频发,教育除了知识传授,更要注重人文思维灌输和心理健康引导,以人性化方式让孩子释放压力。校长戴屏霖、家协主席李国华和董事长陈耀祖也分别强调爱国应从小事做起,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珍惜多元文化,互相尊重包容,并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看法: 这组新闻反映了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深切关注,将应对“内卷”带来的心理压力与培养爱国情怀、多元文化价值观相结合。它强调了学校教育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公民意识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为青少年创造健康成长环境的重要性。
  • 森中总青商团联办“AI商聚夜” 逾百企商齐聚交流热闹

    • 简介: 森美兰中华总商会青年团等联合主办“AI商聚夜”,吸引逾百名企业家与创业者围绕AI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展开深入交流。活动旨在为中小企业打造接地气的AI学习与交流平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创造商机。森中总青年团长杜圳威强调AI不再是高科技,而是实用工具,并指出“科技连接世界,但人脉连接商机”。活动剩余款项全数捐出。
    • 看法: 这项活动显示了本地商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探索,尤其着眼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竞争力提升。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强调了技术创新与商业人脉网络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不忘社会责任。
  • 芙蓉福建普度联谊社9月14起庆赞中元3天

    • 简介: 芙蓉福建普度联谊社将于9月14至16日(一连3天)在会所举办一年一度的庆赞中元节庆典,活动包括大士爷开光、诵经、普施孤魂及火化大士爷,届时还将举行投标福品活动。
    • 看法: 中元节作为华人传统节庆,在社区中持续举办,体现了对传统信仰和文化的传承。这类活动不仅是宗教仪式,也是社区成员齐聚一堂,维系情谊的时刻。
  • 芙市厅同意建会堂 逾千户居民受惠

    • 简介: 芙蓉市政厅已同意将Bandar Senawang花园一带兴建民众会堂的计划纳入发展蓝图,并选定超过1英亩地段进行建设,预计惠及周边4个花园逾千户居民。助理市议员冯贵顺指出,当地居民长期以来只能依赖简陋的集装箱办公室进行会议和活动,一直期盼拥有设备完善的民众会堂,以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活动。芙蓉市议员锺锦威表示,这是居民多年努力争取的结果,经过各方努力,土地用途已获确认,项目正式批准纳入建设计划。
    • 看法: 这是一项积极的社区发展成果,反映了居民积极争取公共设施的努力以及地方政府对民生需求的响应。民众会堂的建设将为居民提供重要的社区活动空间,促进邻里交流与社区凝聚力。
  • 油槽罗里行驶中起火 司机及时逃生

    • 简介: 一辆运载棕油的油槽罗里在南北大道行驶途中起火,司机及时逃生,无人伤亡。消拯局队伍迅速抵达并控制火势,初步估计火灾波及范围约60%,起火原因仍在调查。
    • 看法: 这是一则突发交通意外的报道,凸显了紧急服务部门的迅速响应能力,也提醒公众对车辆安全和道路风险的重视。
  • 芙公市档口“接班人”有望转正 无需再担心中罚单

    • 简介: 芙蓉公市的“家族式”经营现象普遍,由于高龄档主少在档口,其子女或工人经营常导致被罚款。罗白州议员周世扬正协助公市49个档口提出“正名”申请,希望将“接班人”纳入营业执照,或让协助经营者申请为“助理”,以解决此问题,同时避免因过于严厉的漂白行动导致档口空置。
    • 看法: 这项举措展现了地方政府在解决传统市场经营模式与现代法规冲突时的灵活性与务实性。通过“正名”或设立“助理”制度,既能支持家庭式小商家,传承经营,又能规范市场运作,避免违规现象,达致双赢。
  • 甲希盟牙力派国旗 各族民众热烈响应

    • 简介: 甲州希盟趁国庆月期间,在牙力派发辉煌条纹(国旗),获得各族民众热烈响应,鼓励大家在家园或店铺悬挂国旗展现爱国情怀。行动党甲州组织秘书沙米纳登强调,不应因早前的错挂国旗事件而放弃悬挂国旗,那只是有个人议程政客的手段。
    • 看法: 这项行动是政治团体在国庆月期间,通过实际行动推广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它旨在积极抵消负面事件的影响,重新聚焦国旗作为国家象征的正面意义,鼓励全民共同展现爱国情怀。
  • 马六甲艺术展馆办特别画展《吉兰丹色彩》

    • 简介: 马六甲艺术展馆正举办《吉兰丹色彩》第三系列画展,展出吉兰丹画家马木末逾80幅作品,画作风格鲜明,善用浓烈温润色彩描绘吉兰丹的土地、人物与生活,展现其文化魅力与自然风光。展览中约三成作品以马六甲为主题,并邀请本地艺术家参展,增加了多元性。甲州旅游、遗产、艺术与文化事务副行政议员再迪阿丹表示,展览提升了马六甲作为文化艺术城市的地位,激发年轻人欣赏艺术的兴趣。
    • 看法: 此次跨州艺术交流展不仅丰富了马六甲的文化艺术景观,也为不同地域的艺术家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它通过艺术作品描绘地方风情,促进文化理解与连结,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并培养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艺术的兴趣。
  • 朱湖区新村杯篮球联赛 9月6开打10月26决赛

    • 简介: “第三届朱湖区新村杯”篮球联赛在朱湖州议员杨文来推动下,参赛队伍从4队增至6队,并扩大至芦骨区,旨在带动波县新村热闹气氛,为村民举办有益身心活动。联赛将从9月6日开始,为期两个月,总决赛于10月26日举行。杨文来宣布将每队参赛经费提高至2000令吉,冠军奖金3000令吉,并规定每队至少有4名20岁或以下球员,以提拔更多年轻人参与健康活动。
    • 看法: 这项赛事是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共同推广体育活动、促进社区健康的典范。通过扩大规模、增加奖励并鼓励青年参与,不仅能提升当地篮球水平,也为青少年提供了健康成长的平台,增强了社区活力。
  • 宁宜中平华小庆祝教师节 & 陈春明:教师职业高尚有良心

    • 简介: 宁宜中平华小董家协举办教师节暨欢送2名老师调升午宴。董事长陈春明强调教师是高尚有良心的职业,要贯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念,教育是知识传递、品德培养和思维引导。他呼吁学校紧跟时代步伐,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家协主席刘美菁也对教师们任劳任怨的贡献表达了尊重与感谢。
    • 看法: 这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敬意和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强调传统育人理念的同时,也认识到在科技时代,教育需要创新,运用先进手段培养未来人才,这对于学校发展和国家进步至关重要。
  • 森合心流空手道协会 夺甲邀请赛全场总冠军

    • 简介: 在2025年马六甲州空手道邀请赛中,森州合心流空手道协会派出28名选手出战,奋勇拼搏,勇夺14枚金牌、6枚银牌及5枚铜牌,荣膺全场总冠军。总教练叶志莱表示,这些奖牌是对选手刻苦训练和家长教练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协会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更多空手道人才,传承与发扬武道精神,引领年轻人走上竞技与自律并重的成长之路。
    • 看法: 体育赛事不仅是竞技实力的体现,更是意志力、纪律性和团队精神的磨练。森州合心流空手道协会的优异成绩,彰显了武道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坚韧品质和自律精神方面的重要价值。
  • 魏得皋:行善不分族群 “以弱势群福利为优先”

    • 简介: 马来西亚三川福利联谊总会青年总团总团长魏得皋强调,行善的目的不应区分族群,而应以贫困家庭及弱势群体的福利为优先。该总团举办“三川青年献爱心暨爱国月慈善活动”,向三合港残障儿童中心移交物资,并向砂益新村25户贫困家庭派发生活物资。
    • 看法: 这项慈善活动体现了跨越族群的博爱精神,强调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援助,而非基于身份或背景。这对于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互助精神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 纸扎大士爷一气呵成

    • 简介: 退休军机维修师黄财旺继承岳父的纸扎生意逾三十年,每年为中元节庆典制作巨型大士爷金身,其中为大山脚埠众盂兰胜会制作的已达近30尺高。他制作大士爷金身无需绘图,必须一气呵成,每年接到北马及中南马街区10多座金身的订单。纸扎品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古时用于陪葬,后因成本低且精细而普及。
    • 看法: 这篇报道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以及手艺人对技艺的专注与坚持。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保留,甚至仍有市场需求,反映了民众对传统信仰和习俗的重视。
  • 马佛教发展基金会 拨逾6.4万助107清贫生

    • 简介: 马来西亚佛教发展基金会延续《护苗教育助养》计划,今年捐出6万4200令吉,资助107名清寒中小学生,每名获600令吉助养金。基金会主席洪祖丰勉励学生善用助学金努力向学,并呼吁社会大众持续支持该计划,让更多学子受惠。此外,州联委会还准备了佛教漫画书与受惠学生结缘。
    • 看法: 慈善机构在教育领域的投入,特别是对清寒学生的资助,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供精神食粮如佛教漫画书,也体现了对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怀,超越了单纯的物质援助。
  • 启文中学重启醒狮团 获校友会报效2新狮头

    • 简介: 马口启文中学获得马口启文校友会耗资5500令吉报效两个新狮头,正式重启停止活动近10年的醒狮团。新狮头点睛启用仪式已举行,醒狮团将在校友会会庆晚宴中首次亮相。校友会主席廖佛送表示,报效狮头是为了学弟学妹学习狮艺和表演之用。
    • 看法: 校友会的力量在传承学校文化和传统艺术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重启醒狮团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也让传统舞狮文化在校园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 13年咸香飘百里 主妇靠咸鱼包翻转人生

    • 简介: 40岁的家庭主妇张秀琴受港剧《食为奴》启发,从制作咸鱼包开启创业之路,至今13年,成功闯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她坚持食材新鲜,现煎现卖,并从最初的原味咸鱼包改良出香菜及双重芝士等3种口味,售价也随之上涨,但仍有忠实顾客支持。张秀琴坦言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曾面临带孩子和工作两难,但她凭借“女人最大的底气是拥有自己的事业”的信念坚持了下来,并希望未来能将“张氏”咸鱼香带到全马。
    • 看法: 这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启示的女性创业故事。它不仅展现了个人通过热情、坚持和对品质的执着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也传递了现代女性追求经济独立和人格自由的时代精神,激励更多女性勇敢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