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史料丛刊 6 政治 日本侵华

 

中国抗日战争史料丛刊 6 政治 日本侵华

 


《中国抗日战争史料丛刊 6 政治 日本侵华》,汇编了与日本侵华战争相关的政治史料。内容涵盖了从日本侵略行径的开端其侵华政策的多个方面。资料中包含了对国耻的回顾、海南岛事件的探讨,以及中日之间的多次交涉与会议记录。此外,文献还收录了来自各省的官方报告民间呼吁,以及对日本侵略罪行的控诉和对侵华政策的批评。

 

《中国抗日战争史料丛刊 6 政治 日本侵华》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汇编,由虞和平主编。该刊旨在整理和汇编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尤其是日本侵华早期,涉及政治和外交方面的史料,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全书以国耻为核心主题,意在铭记民族伤痛,警醒国人,并探讨国家复兴之路。

出版宗旨与凡例: 刊物明确指出,其编纂是为了纪念国耻日——59日。这份文献集收集了从191559日(可能与二十一条等事件相关)起,直至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有关日本侵华的各种报纸、杂志、官方公报及外交文件等史料。其内容涵盖了中国政府和民间各界对日方侵略的回应,也收录了日本方面的言论和国际社会的看法,力求提供多角度的史实呈现。编辑者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些原始材料,能深刻理解国耻的真正含义,并从中汲取教训,以促进民族复兴

主要章节内容概述:

1.       国耻 () / 国耻 () (National Humiliation - Part 1 & 2): 这两部分是全书的核心,旨在深入记录和呈现中国在日军侵华初期所遭受的民族耻辱它通过收集大量的历史图片和文献,直观地展现了国难当头时期的社会面貌、民众情绪和抗争决心。这些内容是理解国耻具体表现的基础,例如其中包含了反映民众觉醒和奋起的宣传画等。

2.       国耻之回顾 (Review of National Humiliation): 这一章节可能对国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国耻的形成及其深远影响。

3.       国耻之起点 (The Starting Point of National Humiliation): 此章节详细追溯了日本侵华的早期事件和外交交涉,特别是二十一条的提出及其对中国的冲击。它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录了从1915318日至428日期间,中日之间围绕日本提出无理要求而进行的谈判、抗议、以及日本的军事威胁等一系列事件。这部分内容揭示了日本如何步步紧逼,直至酿成国耻日

4.       日本官民共谋之内容 (Content of Collusion between Japanese Officials and Civilians): 本章揭示了日本侵华并非仅仅是军方行为,而是政府官员和民间人士共同策划和推动的它通过具体事例,如外交部的参与,来展现日本侵略战略的多层面性与协同性

5.       日本海军无故示威 (Unprovoked Demonstrations by the Japanese Navy): 此章节着重记录了日本海军在没有明确挑衅的情况下,对中国采取的各种武力示威行动这些示威行为是日本对华施压和威胁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震慑中国并为后续侵略行动铺路

6.       会议專载 (Special Records of Meetings/Conferences): 这一部分汇编了一系列与中日关系相关的会议记录,包括第一次到第二十九次会议等。这些会议记录可能涵盖了外交谈判、军事协商、政策制定等内容,为研究当时中日两国之间的官方互动和决策过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7.       全国舆情 (National Public Sentiment/Opinion): 此章节收集了中国各地(如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民众对日本侵略的反应,以及新闻报道和官方声明等,展现了全国范围内民众的爱国热情、团结抗战的决心和政府的各项应对措施它还包括一篇题为谈由自繇谈由自选的短文,可能探讨了在国难面前,民众自由意志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8.       政治告诫 (Political Admonitions): 本章节收录了国民政府和军方发出的各种政治训令、告诫和指令其中包括大总统训令、重復国交、教育训话、中央军队训令、外部训示、内部训令等。这些文件反映了当时政府在稳定民心、组织抗战、统一思想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对外交、军事、教育等各领域的指导方针。

9.       日人對我之论调 (Japanese Opinions/Views on Us): 本章从日本视角出发,收集了日本人关于中国的各种言论和观点这些内容可能包括日本的官方宣传、媒体报道、学者分析,以及对中国局势的评论。通过呈现日本方面的言论,本章节有助于读者了解日本侵华的动机、其对华政策的宣传策略,以及其对中国的认知偏差

10.   世界之公论 (World Public Opinion): 这是全书中最广泛的章节之一,汇集了国际社会对中日冲突的看法和评价它包含了来自英国、美国等各国媒体、外交官和学者的分析。例如,有推论日本之失策英人眼光中日交涉美国希望华人对日之政策等子章节。这部分展现了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行为的谴责、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以及对未来局势的预测,为理解中日战争的国际背景提供了丰富的视角。

总而言之,这本《中国抗日战争史料丛刊 6 政治 日本侵华》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呈现第一手历史资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日本侵华初期,中国军民奋起抗争,以及国际社会关注中日局势的全面图景。它不仅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政治外交史的重要参考,也是一份深刻的民族记忆文献,旨在警醒后人,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