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甲必丹:叶亚来 刘崇汉 主编

 

吉隆坡甲必丹:叶亚来

刘崇汉 主编

 


主要围绕着吉隆坡早期华人甲必丹叶亚来的生平及其对吉隆坡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展开。来源详细记述了叶亚来从一名普通劳工到成为重要领袖的奋斗历程,包括他在马六甲和双溪乌绒的早期经历、投身锡矿业并积累财富。文献也重点阐述了叶亚来在雪兰莪内战期间如何稳定政局、三次重建吉隆坡,以及他如何发展经济、推动社会福利和教育,展现了他的苦干精神、创业精神华巫合作的理念。同时,资料也提及了吉隆坡的早期开发是由多个族群共同完成的历史背景,并强调了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性。

 

以下是《吉隆坡甲必丹叶亚来》一书各章节的详细介绍:

  • (Prefaces)
    • 华总会长拿督吴德芳序: 这篇序言指出,促进文化交流是华总富年文化基金的主要宗旨,并对丹斯里拿督斯里谢富年博士的慷慨捐助表示感谢。它强调《吉隆坡甲必丹叶亚来》一书介绍了吉隆坡是由各族先驱人物共同开发的历史事实,尤其突出了华族先驱人物叶亚来的巨大贡献。序言中提到,在叶亚来的时代(1957年独立前),华巫两族已有联合开发经济的共同实践。它呼吁在历史研究中要客观反映当时的实际面貌,避免对历史人物的政治化、片面化或简单化评价。此外,序言还表达了将本书翻译成国文,介绍给马来同胞及谙马来文读者的期望,以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 作者序 (刘崇汉): 作者刘崇汉强调,在多元种族社会中,只强调任何一个族群的建国功劳,抹杀其他族群贡献,并非忠于史实的做法。他指出,华社在肯定叶亚来历史地位的同时,也肯定了早期马来人先驱者及其他华族先驱者的功绩,这符合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社会的实际情况。本书通过引用相关历史资料,说明吉隆坡的开发与发展基石是由各族先驱人物与群众共同奠定的。作者特别强调,早期吉隆坡的开发应归功于以华巫两族为主的先驱者共同的劳绩,而非仅仅拉惹鸭都拉或叶亚来个人。书中列举了苏丹莫汗默德、拉惹鸭都拉、素丹布哇沙、丘秀、叶四、叶亚来、华商等重要先驱者。作者概述了叶亚来的四大功绩:平定动乱、三次重建吉隆坡并承担市政开销、发展制造业和种植业以开发经济、以及与各方领袖保持良好关系以促进吉隆坡的安定发展。序言中还提到了本书收录的《叶亚来传(1837-1885)》是以编年方式简述叶亚来一生,并包含了他一生的分期简表。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多年收集的叶亚来时代纪念叶亚来图片,《叶亚来的奋斗精神》一文是作者研究叶亚来资料的新重点。作者也感谢了华总和华总一富年文化基金的赞助,并希望本书能增进人们对叶亚来及其他华裔先驱人物的了解和研究。

 

  • 1. 叶亚来与吉隆坡 /刘崇汉撰
    • 本章详细介绍了吉隆坡的早期开发历史。它指出,吉隆坡的锡矿开采始于19世纪中叶,拉惹鸭都拉(Raja Abdullah)向马六甲华商借款,派遣87名华工沿巴生河上溯到安邦探矿采锡。尽管初期艰险,矿工大量病逝,但在1859年成功从安邦出口了第一批锡米。在此之前,雪兰莪第三任苏丹莫汗默德统治时期,已有大批华人和其他马来人移入芦骨和巴生开矿。
    • 安邦锡矿的成功吸引了更多华商和矿工涌入吉隆坡。客家人丘秀(Hiu Siew)和叶四(Ah Tze)是最早到来的华商,他们在河流汇合处建立小店和三家村,丘秀还修筑了连接商店和船舶装卸货物的小路,即后来的哥洛士街,使吉隆坡迅速发展为繁荣的商业区。本章还提到,来自苏门答腊的马来商人素丹布哇沙(Sutan Puasa)也是早期吉隆坡的商家之一。
    • 丘秀因深得苏丹器重,被委任为吉隆坡第一任华人甲必丹。叶四则在间征发展锡矿并成为当地华人领袖。甲必丹制度是殖民者使用的一种间接统治制度。
    • 本章强调,早期雪兰莪和吉隆坡的开发主要是华巫两族先驱者共同的功劳,包括苏丹莫汗默德、拉惹珠玛艾、拉惹鸭都拉、丘秀、叶四、素丹布哇沙以及华巫矿工等。
    • 刘壬光在丘秀病逝后继任为第二任吉隆坡华人甲必丹,并邀请好友叶亚来前来相助。1868年刘壬光逝世后,叶亚来继任为第三任吉隆坡华人甲必丹。
    • 本章也简述了雪兰莪内战的背景,指出叶亚来为保护锡矿利益,于1870年与东姑古丁集团结盟,并列出了内战双方的主要成员。文中还详细列举了叶亚来一方和敌对集团一方的盟友和资助者。
    • 最后,本章归纳了叶亚来对开发吉隆坡的四大贡献:平定动乱、三次重建吉隆坡并承担市政开销、发展制造业和种植业、以及与各方保持良好关系促进安定发展。叶亚来在恢复锡矿生产和三次重建吉隆坡方面的努力,为吉隆坡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吉隆坡/雪兰莪大事记 (1815-1896) /刘崇汉整理
    • 这部分提供了一个详细的编年史,列出了从1815年至1896年吉隆坡和雪兰莪地区的重要事件。内容涵盖了华人开采锡米的时间线(如1815年芦骨、1825年八打灵和沙登、1840年间征),以及拉惹鸭都拉派遣华工开发锡矿的事件(1857年)。它还记录了叶亚来前来吉隆坡、担任甲必丹、以及雪兰莪内战的进程和吉隆坡的重建(包括1881年的火灾和水灾)。大事记也记录了吉隆坡在1880年取代巴生成为雪州首府,以及1896年成为马来联邦首府等里程碑事件。

 

  • 2. 叶亚来札记 (1837-1874) /许云樵还译
    • 这章是许云樵教授对叶亚来幕僚所记华文账册的英译本进行还译的成果。原华文版本在战火中被毁,这份叶札被认为是华侨史料的瑰宝。
    • 它以编年体形式记录了叶亚来从1837年出生到1874年光复吉隆坡后的庆功宴等重要事件。内容包括:
      • 早期生活: 叶亚来于183711月初八日诞生于广东省惠州县淡水镇。
      • 南来马来亚: 1854年,18岁的他出国赴马六甲,投奔族叔叶国驷和叶五。
      • 芦骨经历: 1856年前往芦骨,受雇于锡矿场,并在矿工首领张昌手下工作。
      • 结识刘壬光: 数年后,他通过贩猪生意往返芦骨与芙蓉,结识了刘壬光。
      • 芙蓉之乱与吉隆坡任职: 1861年芙蓉大乱,刘壬光负伤,后前往吉隆坡受雇于首任甲必丹丘秀,成为统领。1863年丘秀逝世,刘壬光继任。
      • 叶亚来在吉隆坡: 1863年,叶亚来偕邓三等人前往吉隆坡投靠刘壬光,并被任命为甲必丹矿场总巡,同时自营矿场获利。
      • 成家与创业: 1866年完婚,并创设德生号经营业务。
      • 巴生冲突与刘甲病逝: 1866年巴生发生翁孤摩提与翁孤杜罗之间的冲突。1869年刘壬光病逝,临终前嘱托叶亚来为中国甲必丹的继承人。
      • 继任甲必丹: 1869年,32岁的叶亚来受遗命继任为吉隆坡中国甲必丹。
      • 与张昌的冲突: 张昌(义兴党领袖)来到吉隆坡,与叶亚来发生摩擦。叶亚来因张昌在间征杀害叶四而率兵复仇,张昌逃亡。
      • 雪兰莪内战: 1870年,叶亚来被翁孤摩提册封为吉隆坡中国甲必丹。同年,翁孤杜拉之子翁孤伊司马克复巴生,并邀请登孤孤定(Tunku Kudin)前来援助。张昌则与登孤孤定之仇人志素何结盟,准备攻打吉隆坡。
      • 吉隆坡多次战役: 详细记录了1871年吉隆坡之役、万挠之役,以及钟炳率军征讨志素何和张昌等战役.
      • 吉隆坡陷落与光复: 1872年,志素何、罗省罗越、罗哈沙儿及素丹般沙(叶亚来的巫将)等攻陷吉隆坡,叶亚来撤退至巴生。1873年,叶亚来获得登孤孤定和彭亨军队的支援,光复吉隆坡。
      • 战后与庆功: 光复后,叶亚来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并于1874年正月元宵设太平公醴,宴乐七日以示庆贺。

 

  • 3. 叶亚来传 (1837-1885) /刘崇汉撰
    • 本章是叶亚来一生的完整传记,强调他一生奋斗不息,对吉隆坡的开发和重建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开辟和建设吉隆坡的元勋。瑞天咸在1882年的报告中高度评价叶亚来的干劲、进取心和在吉隆坡重建、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等方面的贡献。
    • 南来之前 (1837-1854): 详细介绍了叶亚来于1837314日诞生于广东省惠阳县淡水镇,家境贫寒,童年辍学牧牛,表现出过人体力和见义勇为的精神。1854年,因家乡战乱和贫困,17岁的叶亚来毅然出洋谋生,乘船前往马六甲。
    • 初期际遇 (1854-1856): 叶亚来抵达马六甲后,得到族叔叶国驷的帮助,先后在榴连冬加锡矿场和吉山镇的杂货店工作。期间他曾因赌博输光盘缠,但很快觉悟,发奋图强,并于1856年前往芦骨寻求发展。
    • 初露头角 (1856-1861): 在芦骨的锡矿场,叶亚来改掉赌习,认真学习矿业事务。三年后(1859年),他利用积蓄做贩猪和收买锡米生意,迅速致富。后前往双溪乌戌考察发展,结识刘壬光,并于1860年担任甲必丹盛明利保安队副总巡,加入海山派。1860年,双溪乌戌爆发战乱,盛明利战死,叶亚来受伤,幸免于难。战后,1861年他继任为双溪乌戌甲必丹,开始崭露头角。
    • 转赴吉隆坡 (1862-1868): 1862年,应第二任吉隆坡甲必丹刘壬光之邀,叶亚来前往吉隆坡协助处理行政和锡矿管理工作,并开始经营自己的锡矿场和药材店德生号1868年刘壬光病重,无意担任甲必丹的叶四拒绝,叶亚来受刘壬光临终托付和苏丹同意,继任为第三任吉隆坡华人甲必丹。
    • 担任吉隆坡甲必丹初期 (1868-1870): 叶亚来上任后,加强吉隆坡的保安工作,组建卫队,制定处罚条例,建造监狱,使社会秩序安定,商业繁荣。他介入雪兰莪内战,为了保护锡矿利益和自身安全,于1870年与东姑古丁集团结盟,对抗拉惹玛哈地和义兴党首领张昌。
    • 介入雪兰莪第二阶段内战 (1870-1873): 详细描述了叶亚来在内战中的角色,包括瓜拉雪兰莪之争夺战、安邦之战、万挠之战、古毛之役以及吉隆坡的争夺战。1872年吉隆坡曾一度陷落,叶亚来撤退至巴生寻求支持。1873年,叶亚来亲自统领大军反攻,运用新式武器,最终光复吉隆坡,结束了雪兰莪内战。
    • 建设吉隆坡 (1873-1880): 战后的吉隆坡成为废墟,叶亚来财产耗尽,负债累累,但仍坚持发展吉隆坡。他向政府和英商贷款,苦撑到1879年锡价暴涨,扭转了命运,为吉隆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本章详细阐述了叶亚来在政治方面(与苏丹和英籍官员保持良好关系,实施有效管治)、经济方面(恢复矿业生产,发展种植业、手工业,开设工厂和各种业务,引进劳工)、社会公益与教育方面(兴建医院、安老院、学校,捐地建庙等)的巨大贡献.
    • 英殖民政府接管吉隆坡行政 (1880-1885): 1880年英殖民政府接管吉隆坡行政,叶亚来仍以甲必丹身份参与州内事务。1881年吉隆坡两次遭遇大火和水灾,叶亚来都亲自领导重建。1885415日,叶亚来因病逝世,享年48岁,政府部门停止工作并下半旗致哀。
    • 叶亚来精神永存: 本章总结了叶亚来的奋斗精神,包括刻苦耐劳、勤奋创业、为民族民众利益奋斗以及提倡华巫合作的精神,并指出这些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 叶亚来一生分期表
    • 这部分以表格形式简洁明了地总结了叶亚来从1837年出生到1885年病逝的各个生命阶段和主要事件。

 

  • 4. 叶亚来的奋斗精神 /刘崇汉撰
    • 本章深入探讨了叶亚来所体现的奋斗精神及其成功因素。它首先概述了19世纪中叶马来半岛的政治经济背景,尤其是锡矿业的发展和英国殖民政策的介入,以及华人作为锡矿业主力劳工的重要性。
    • 叶亚来成功的因素: 作者分析了叶亚来成功的三大因素:强大的实力(源于他领导的海山党和武力后盾)、团结能力(善于团结战友、同盟者及各方资本家)、以及奋斗精神。奋斗精神包括:苦干精神、创业精神、谋求族群利益之精神、与其他族群合作的精神
    • 传统文化影响: 叶亚来的奋斗精神与传统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尤其是客家人刻苦耐劳、刚健弘毅、创业勤勉及团结奋斗的精神对他影响深远。
    • 早期生涯中的体现 (1854-1862): 详细描述了叶亚来在马六甲、吉山、芦骨的艰苦工作经历,他如何改掉赌博恶习,发奋图强,通过贩猪和收买锡米积累财富。他善用人际关系,结识刘壬光等人,奠定了成为华人领袖的基础。在双溪乌戌战乱中,他英勇奋战,战后继任甲必丹,展现了维护族群利益和与其他族群合作的能力。
    • 对开辟吉隆坡的贡献与精神 (1862-1885): 叶亚来受邀前来吉隆坡后,继续展现其苦干和创业精神,经营锡矿场并创办德生药材店。他接任甲必丹后,在雪兰莪内战中与东姑古丁结盟,保卫吉隆坡的锡矿业利益,最终光复吉隆坡。战后,面对吉隆坡废墟和巨额债务,他坚持发展吉隆坡,拒绝放弃,成为吉隆坡经济恢复的灵魂人物。他大力发展经济,吸引劳工,开辟道路,兴建各种基础设施和产业。
    • 谋求族群利益与华巫合作: 叶亚来不仅经营个人事业,更造福社会民众,谋求族群利益,兴建医院、安老院、学校、庙宇等。他作为甲必丹,不卑不亢地为族群请命,处理族群与英殖民官员之间的纠纷。他与马来人的合作关系融洽,是提倡华巫合作的先驱。
    • 结语: 叶亚来的奋斗精神是个人成就和贡献社会的重要动力。本章总结了叶亚来的奋斗精神对我们迈向21世纪的参照点:勤勉苦干、努力创业、谋求族群利益、以及结合群众、加强实力、扩大结盟与团结的层面。

 

  • 5. 甲必丹叶亚来产业知多少? /丘伟田撰
    • 本章聚焦于叶亚来在雪兰莪内战结束后,作为吉隆坡行政官和锡矿主所拥有的庞大产业。内战结束后,叶亚来因在吉隆坡拥有大量矿场,从中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 在重建吉隆坡的过程中,他利用锡米销售所得利润、税收以及贷款,扩建公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并兴建了自己的店屋。
    • 1880年代,叶亚来共拥有147间店屋,其中仅吉隆坡市中心一带就有约116间。这些店屋多集中在老巴刹广场及邻近的繁华地区,如谐街、茨厂街、古路街、罗爷街、吉灵街、哥洛士街、巴刹街、古路巷等地。
    • 他所兴建的店屋多为三层建筑(如赠予雪隆惠州会馆的罗爷街6号及谐街97号),其余为单层或双层。
    • 本章通过列举叶亚来的产业,彰显了他从贫苦农村南来谋生,最终成为创造巨富的传奇英雄人物。他的成功离不开超人的毅力、智谋、机缘、鲜明目标和坚定的意志,值得人们敬佩和学习。本章还附有表格,详细列出了叶亚来在吉隆坡主要街道所拥有的店屋及其1886年的估值。

 

  • 6. "叶亚来时代图片
    • 这部分收录了与叶亚来时代相关的珍贵历史图片,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视觉资料,帮助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建设成就。

 

  • 7. "纪念叶亚来图片
    • 这部分收录了纪念叶亚来的图片,可能包括展览、讲座、以他命名的街道、遗物、墓地、与他有关的华团组织及家族等,展现了后世对这位先驱人物的缅怀和纪念。

 

  • 8. "叶亚来研究"资料书刊选录
    • 这部分提供了关于叶亚来研究的资料书刊目录,方便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查阅和深入研究。

 

  • 9. 吉隆坡五任华人甲必丹
    • 这部分介绍了吉隆坡历史上曾担任华人甲必丹的五位人物,为理解叶亚来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更广阔的背景。

 

  • 10. 吉隆坡资料图片汇录
    • 这部分汇集了吉隆坡的各种历史资料和图片,包括吉隆坡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人口增长及各族人口结构等,为读者全面了解吉隆坡的过去提供了丰富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