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教意识与文化抵抗

华教意识与文化抵抗
安焕然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犹如一段文化苦旅,是一个“铁树开花”的传奇。
 
有学者认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伴随华族的抗争。华教发展,就是一部华人为争取母语教育权利不懈抗争的历史,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华教运动史”。
 
亦有人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的启示,其深层意义,在于它所衍发出来的文化意涵和道德意义。这其中乃因文化在华人社群心中的神圣地位,以及华教领导人物的道德典范。
 
然而,回顾华教风雨路,“铁树开花”不会是偶然;维护华教为什么要采取抗争的方式?“文化”为何在华人社群里占有“神圣地位”?华教典范又是如何树立的?
 
何谓“华教意识”?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维护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为基本诉求;从功能上看,它在维护华文教育的同时,亦承载凝聚与整合华社,维护华人民族尊严与平等权益,甚而促进马华社会对母语教育与文化的集体认同;在方式上,它更是一股来自民间的自觉,是自下而上、由华社自主的文化抵抗与民族救亡运动。
 
华教意识的建构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华教意识的建构是在华教的发展中实现,并互为因果推动马华社会的演化;第二、华教意识历经一个建构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进程。
 
我们认为,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之所以维护华文教育,对华教办学的支持与认同,其华教意识的形成和强化,本身应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探索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去理解马来西亚复杂而动态的历史背景,以及马华社会的自觉,它是如何在响应外在挑战时,进行文化抵抗和文化调适的内在脉络。
 
我们知道,早期的东南亚华人移民社会是一个以商人为主导的社会。但,必须意识的是,移民社会的华人并不能光靠“单打独斗”。海外华人的成功与否,还在于关键时刻如何善于操纵文化策略的能力所决定。华人移民社会必须面对马来土著的既有权益及西方殖民势力两面的夹攻,如何凝聚华人社会集体认同的力量,来动员和整合华社,以响应外在的挑战,就常常成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最为关注的要务。
 
而“文化”,尤其是华人文化之赖以延存和传扬的重要媒介:华文教育,正是凝聚华人社群的一项重要资源。华文教育不仅是一项教育课题,同时也常被视为争取民族权益,诉求于公平正义的社会群众运动。这是马来西亚华教发展一个相当重要的特点,亦是其华教意识建构的重要内涵。
 
此种带有“文化抵抗”性质的传统,早在英国殖民统治马来亚时期就已经形成。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化民族主义的肇始,陈嘉庚为民族振兴而倾家兴学的精神,至华人社会群起与英殖民者周旋所展开的文化攻防战,以及战后创办南洋大学带动了民间华社的群众性和草根性宣教运动,我们发现,“华教”这华社的公共事业,是为承传民族文化、凝聚华人族群意识集体认同的有机载体。
 
然而,60年代华校改制风潮的拔旗易主、四面楚歌,现实之功利,世态之炎凉,华社芸芸众生对华教前途和命运的支持与认同,事实上,恐非想象中那么理所当然。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我们之所以称为“华教运动”,还在于它在华人社会里被赋予了生命意义和历史意识。此种对华教认同的意识型态形塑,华社本身的自觉,一方面需要有心人凭其大无畏的精神、崇高的人格典范和实践,为之倡导、传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外在客观环境逼迫使然,并由此激发起自下而上的民间自觉与草根性群众动员。两者之间是相互激荡的。
 
马来西亚华社办校兴学的热忱,以“灵魂教育”来看待和维护自己的母语教育,其动力常源自华社忧国忧民、护源保根的忧患意识,同时也要有大无畏的坚毅信念和道德勇气。
 
此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也不是只图虚名,呼喊口号,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发扬母语教育,同时还得务实办学,提高学生素质,亦是华教发展的重点。
 
然而,华人社会长期的内耗,至21世纪初已显露其疲态,民间华社对华教的支持和筹措办学经费,犹如得长期缴付第二份高昂的所得税般,沉重至极。再加上华人人口比例下跌,以及全球化及英化浪潮的冲击,甚至是中国崛起,“中文价值”功利性提高,当马华原初那种源于“忧患”的华教意识逐渐消解时,今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路在何方,还须正视。
 
但,又或许是要等到“全民主权”取代“族群主权”,马来西亚各族均享有公平权益的时候,华教意识里的文化抵抗和族群救亡成分才会真正获得消解?
 

星洲日报/边缘评论.安焕然.08/06/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