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焕然新书还原史实 中海洋史高峰在宋朝

星洲日报2011.01.09 安焕然新书还原史实 中海洋史高峰在宋朝 一般人会认为中国古代海洋发展史的高峰,是落在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然而,根据史学家研究发现,其实,中国海洋发展史的高峰并非在那个时候,而是在距今1千年前的宋元时期。 关于郑和为何下西洋,根据史料,明成祖由于得位不正,为了合理化他的地位,建立威望,他于是派遣郑和等多位使节远航到海外诏谕各国前来朝贡。 明成祖延续父亲明太祖的锁国政策,实施海禁,只有官方使节才能出海,使官方拢断了海外贸易。此举不仅使民间对外贸易停顿,也导致原活跃于东南亚和东亚的华人海商被迫流落国外。 明朝众多官员反对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建立在宋元时期的成熟造船和航海技术基础上,它是中国海洋发展史的延续。 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之后,就不再出航。据史料记载,这是遭到明朝众多正直官员的反对声中决定的。当时正值明朝内部经济走下坡,官员们觉得下西洋是劳民伤财,对国家没什么实质助益。 古代马中文化交流是中国海洋发展史的研究范畴卜也是东南亚史及马来西亚古代史的一部份。你想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历史吗?这一切,可从南方学院中文系兼学术研究处主任安焕然新著——《古代马中文化交流史论集》找到答案。 此书由南院出版社出版,全书248页,按内容分类成四大篇,含62篇评论文章。 这四大篇,包括:第一篇、马华前史:从边界到边缘的思考;第二篇、海上丝路的灵光;第三篇、郑和下西洋的格局;第四篇、满剌加:“光辉灿烂”的马六甲王朝。 古代马中文化交流发展现史实 从2000年至2006年,安焕然受邀为星洲日报《星洲广场》的《边缘评论》专栏撰写文章。 2005年正值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安焕然也配合这股“郑和热”,从古代历史的角度,书写了系列有关马中文化交流史的文章。 《古代马中文化交流史论集》收录62篇文章,其中的61篇是安焕然于《边缘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