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文学六十年集 叶尼作品选

马华文学六十年集 叶尼作品选 方修编 1980.3 上海书局(私人)有限公司出版 81, Victoria Street, Singapore 7. 63-C, Jalan Sultan, K. L. Malaysia. 东艺印务公司承印 1980 年 3 月第 1 版, 订价 S$5.50 版权所有 不准翻印 ISBN 9971-906-00-7 -IX.---- 刖 5 前言 方修 (一) 对于三十年代的马华文学略有接触的读者,见到「金丁作品选」的出版,大概会想到也将有一册「叶尼作品选」的编印。 三十年代的马华文艺界中,金丁和叶尼,给予一般读者的印象,就和铁抗与张天白一样,既是两个文艺上的同道,又是一对笔墨上的冤家。他们在重要问题上歧见颇多,打过大场的笔战。虽然彼此笔尖的动向是一致的;笔战时也是以正正之旗、堂堂之阵出之,完全不曾使用那些下三烂的手段,但个人的关系实在是搞得太恶劣了。 铁抗和张天白的论争是关于「现实主义与朋友主义」的问题,金丁和叶尼的交锋则是关于文学通俗化(或通俗文学)运动的问题。这个运动是一九三八年下半年由南洋商报的「狮声」副刊所发动的。金丁当时是该刊的主将,也是这一个运动的理论上的代表作者,所以写了不少支持通俗文学的论文。大概当时新加坡业余话剧社方面的一批写作人对于这个运动的反应比较冷淡,金丁的文章字里行间偶尔也就有点牢骚。例如「对于南洋文艺通俗化运动应有的几个基本认识」一文 , 他就谈到一些「并不反对通俗化运动、但又站在这一运动之外的人们 J, 要求他们也来「负担一点通俗化运动的责任」,「不然,那就是存心与通俗化运动为敌」。叶尼可能本来就有些意见,看了这话更加不爽,于是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论南洋文艺大众化运动」,发表于「南洋周刊」,对于「狮声」的文学通俗化运动提出全面的批评。 叶尼认为「文艺通俗化运动」这样的称法不大适切,应该叫做「文艺大众化运动」。至于「通俗文学运动 J, 那就更加不正确。他批评了当时的通俗化运动变成了通俗作品运动。又指出一般通俗化运动工作者没有阐明这一个运动与整个文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