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生口述中江历史

刘惠生口述中江历史 摘要:峇株巴辖四加亭马华区会主席及马华中央代表刘惠生是中江人士。他为我们口述了当地历史。 口述者基本资料: 口述者姓名:刘惠生 年龄: 65 岁 (1933 年 ) 祖籍:潮州饶平 栘入大马:第 3 代 职业:曾任胶工、建筑工友、杂役、经营巴刹、书记 学历:华侨中学初中 家庭背景及家庭成员:育有 2 男 4 女 社会地位及社团职衔:峇株巴辖潮州会馆潮青主任、峇株巴辖潮州会馆副总务、正交际、董事、峇株巴辖广东会馆理事、峇株巴辖青团运顾问、中江青团运顾问 政治地位及政党职衔: 1957 年加入马华公会、现任四加亭马华区会主席 (1988 ~ 2002) 及中央代表。荣获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勋章、马华公会纪念铜牌、柔佛苏丹殿下赐封 P.I.S 、最高元首陛下赐封 AMN. KMN. 采访者:安焕然讲师、李文辉、蒙爱云、林惠芳 采访日期: 2001 年 2 月 10 日 采访时间:上午 采访地点:中江小学 口述整理:蒙爱云 口述内容: 一、日据时代: 1942 年,日军骑著脚踏车攻至中江街上,现在街上的那座桥,早期并不存在。之前,英国殖民政府已开始建桥,但桥还没完全建好,日军就已攻来。日军命令当地人帮他们把桥建好,当时人民拿了一块一块的木板建桥,每人可得一块钱香蕉钞当作工资。当时在九支岭 (Bukit Belah)( 现中江国中一带 ) ,英军在那里驻军,挂上黑旗,与日军战了九日九夜。过後英军被打败,只好撤退。双方死伤严重,有—架日军飞机被打了下来。 不久後的一天,街上店里的男父老少都被日军叫了出来,排在大路两旁,日军拿著两支机关枪对着老百姓。人们站在太阳底下晒了约两个小时,妇女小孩在一旁啼哭。当时日本军官打电话打了很久,後来可能是基於老百姓都曾有协助造桥,才将他们放了。 二、紧急发令时期: 1953 年,马共与英殖民政府对抗,当时人民都从自己的园丘居所搬至新村。 1955 年之前,中江学校一带被列为黑区,实施戒严,只有早上六点到晚上六点才能进去,新村四周围都围上了篱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