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碧枝口述永顺利港和中江历史


谢碧枝口述永顺利港和中江历史

摘要:在中江访问了81岁高龄的谢碧枝老先生,从而得知永顺利港、免喽及中江的历史发展。

口述者基本资料:
口述者姓名:谢碧枝
年龄:81
祖籍:潮州饶平荣东乡
栘入大马:第二代
家庭背景及家庭成员:育有61女,多为专业人士或公务员

采访者:安焕然讲师、李文辉、林惠芳
采访日期:2001210
采访地点:峇株巴辖中江
口述整理:林惠芳

口述内容:

    车子刚抵达中江小学,穿著一套灰色中山装的谢碧枝老先生,骑著一匹铁马,缓缓地尾随而来。

    谢碧枝,现年81(生於1920),祖籍潮州饶平荣东乡,他出生於免喽,育有61女。一生从事割胶工作,虽然自己拥有一片胶园,但为了哺育子女,他也曾替人割胶,增加收入,他戏谑地笑著说:“我一生跟树胶做朋友!”

    他父亲在17岁时便南来马来亚,并在峇株巴辖的张厝港仔打工,替人种植甘蜜,後来与两个兄弟在永顺利港买下土地,种植甘蜜·谢碧枝3岁那年,父视原本打算卖地回乡,却因中国国共之争,到处抽丁充兵而打消此念头,於是一家留在马来半岛至今。

    他小时曾在免喽私塾上学。那时候,私塾是由张永华(潮语译音)老师执教,以潮州方言为媒介语。整座浮脚屋式的私塾仅有六尺,学生只有十多人而已。9岁那年,他进入了共和小学念书。共和学校是由郑德章先生所创立。当年,共和学校的学生更曾在英女皇登基时派出喇叭队到峇株巴辖参加游行、他的哥哥便曾参加过这项游行。谢碧枝回忆著当年的盛况,描述道:“到处张灯结彩,全校都挂著灯笼:”然而到後来,共和学校却停办了,原因不详。

    对於永顺利港港主巫许回川,只知道他没有後裔,现仅存有一座神主牌位供奉於永吉宫。其神主牌上写著其忌辰为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初一日。

    港主时代的永顺利港的道路设施,是由大树割成片铺成的木柴路,当年他父亲就曾因欠下债款而不得已充当苦力,在这种残陋的道路上担著硕莪树干。走上23(Batu)的路。旧时的设施与现代相比,确是缺乏而落後的。偌大的永顺利港连一座巴刹也没有,仅有几间杂货店和一间“柅牌”(有执照的树胶收集厂,一般每地区仅有一家)。不过现已不存,当地的居民多是小园主,生活上的必需品就得依赖这几间小杂货店的供应了。早期的园地开辟方式与港主开辟的情况相同,只是港主的势力、财力较大而得以成港。小园主们最初多种植甘蜜和椰子,同时也在园里种植蔬菜、蕃薯、畜养鸡、猪等,以便运至峇株巴辖进行买卖、当然,基於当时的交通条件,货品皆由Jorou船顺流运出港。在谢碧枝开始懂事后,各个园地皆改植了槟榔和树胶:甘蜜园仅存少许,椰园则完全没有了。一切的树胶皆交由那一间“柅牌”代理。

    在人口方面,早期华族比巫族多,免喽的华人房子在当时有整百间(现已不存);而巫族则多沿著免喽各小支流,散居於免喽港内港地带,在华族中,潮裔就占了百分之九十,海南人只有少许,但对於整个破舯舡(即中江。中江的马来地名为Tongkang Pecah,早期直译成破舯舡)而言,潮州人却与福建人各占半数。

    经济大恐慌时期,胶价一度跌圣最低点,每一百斤的胶片仅值3块钱,槟榔一斤值5毛、当时许多人都吸食鸦片,政府的定价是20仙,但“添威”(或许公司名称)的鸦片卖价却是40仙。相对於一名日薪20仙的工人而言,则无疑是极大的消费。

    谢碧枝刚新婚12天就遇日袭。日军一到就抢尽鸡、猪、徇,嚷著要姑娘。为求自保,居民们於是都往大芭里逃。当时的胶园分布是一段一段地向上延伸的,於是他们就顺著园丘一段一段地向山顶逃去、躲藏。除了当地人外,附近的园里也躲著一些峇株巴辖人和破舯舡逃来的人、一路上,他们搭棚结帐以避风雨。他们一直逃到了免喽山大伯宫——有吉宫後,躲避了约一星期。每夜大家轮流守夜巡逻、日军虽然有追捕他们,却因为不熟悉山路,而没敢跟进大芭中、在这种逃难的日子,大家吃的都是米槺、蕃薯、芭姑菜等,甚至是Cendawan(生於倒下的橡胶树干上,薄薄的白色小菇,煮熟後若不变色就表示无毒,可食用)。而由日军所配给的食物皆是米糠,而且一人仅有一份的限制,有时则仅以粥淋咖哩水为食。由於份量不足,大夥儿有时饿了也仅能以粥加上盐水调味来喝;吃得好些也仅是蕃薯配饭。谢碧枝说:“三年零八个月,所有的苦楚都经历过了。那种感受就是惊心动魄,逃兵走贼。(向逃兵和遇贼一样落荒而逃)”

    虽然,日军并没有在当地进行大型屠杀,但他们都仍然记得从港仔被载至二支路(二哩的地方)的人们被杀戳後的尸臭,也记得当时铁山上曾听说有许多外国人死在那里。大批遭俘虏的英军和张厝港等地区的老百姓都被带到了永平路三叉路口处遭屠杀,那里也成了乱葬岗。永顺利港当时牺牲的人有12名,都葬在免喽山,当时曾於山上立碑,上列有他们的姓名,但现在已坍塌了(或可能重立)

    1952年,紧急法令时期,中江属于黑区。英殖民政府在当地设立了新村,一些大港人被迁至此。新村面积共70英亩,间中建了肿舡新村的第一条马路——Jalan A。当时的宵禁法令从傍晚六时起至次日清晨六时方才解除,新村居民时常从沟渠钻出,因为新村的两个大门都在同一方。工作地点却又在另一边,要通过大门出去就得绕上整个新村;更何况新村的时间限制对皆为割胶工人的大部分人来说实在是太迟、大麻烦了。

    至今,破舯舡成为了峇株巴辖的主要工业地带,尤以饼厂著名,如合成、华大等。

    此外,当地有二家基督教徒,但皆是福建人,一位姓郑,是一名老师;另一位姓林,为一名德士司机。



搜集潮人史料小组与口述者於中江学校留影(左四为谢碧技)


资料来源:《潮人拓殖柔佛原始资料汇编》,页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