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疗愈:人这一生,终究要与自己和解

内在疗愈:人这一生,终究要与自己和解 作者: [法]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0-5 序言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人家应该要求我追求真理,但不能要求我一定找到真理。 ——德尼·狄德罗 《哲学思想录》 我不知道各位读者遇到过没有,反正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超人。事实上,我从来没有遇到过那种从没有遭遇过挫折的人,也没有遇到过毫无缺点和弱点的人。不过我倒是碰到过不少这样的人:他们表面上装得一切正常,但实际上过得一点也不好;或者那种大家都以为他活得很好,但实际上他的生活糟糕得一塌糊涂的人。 你们可能会说我的观点不太切合实际,毕竟真正活得很好的人不会来找我做心理咨询。事实确实如此。但是要知道,除了医院的诊室,我也能在其他地方探索人性呀!每当我近距离地接触别人时,或者当我听到某个人的亲朋好友谈论他时,我都会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是天生就有缺点和弱点的。 久而久之,我归纳出了以下几点:一、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二、那些“活得很好”的人,都是能够与自己的弱点和平相处的人;三、一想到自己不是唯一一个在生活中有问题的人,心里就会舒服许多;四、我们应该关注一下别人是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的。 心理医生也有“病” 显然,心理医生同样难逃此劫。他们也一样,有自己的困难和苦恼,也会有意志消沉的时刻。心理医生中的一些人也曾患过抑郁症,或者嗜毒癖,有的人还曾有过一段痛苦的童年,或者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心理医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因为他们会去和同事谈心,相互帮助,相互给予建议,相互照顾。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讨论过,心理医生是否一定比自己的病人活得好,最多也只是开一些诸如“这帮心理医生跟他们的病人一样都是疯子”之类的玩笑,其实这个玩笑是逃避“认真对待这个问题”的一种形式,于是玩笑就成了不再往下讨论的理由。不过话说回来,医生和病人的共同点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我是一名心理医生,记得几年前,在一次精神病学大会期间,我和同事们组织了一个讨论心理医生与病人之间关系的座谈会。我们还邀请了一些病人来参与讨论。不过在当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很多同事都觉得这样和病人坐在一起是件很尴尬的事,甚至有时会对这种情形产生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