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教总33年》”的博文

第34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图片
《教总33年》 第 34 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1985.4.& 教总大厦槟华厅   放假天是开会天。我们趁着大家心情比较轻松的时候召开代表大会,最为恰当。这一年来,华人政党的动荡和华撅的变动,大家都很关注,特以拙见评述如下,如有错堂,欢迎开导,无任感激。   《马华与民政合作》   闹了整十个月的马华党争 . 在外人的干旋下,总算签了和约,西线似无战事,但是零星的枪炮声,仍不时可以听见。为了党员名册及各级选挙,双方的派系仍然壁垒对立,如何解除芥蒂,消除成见,促成感情交流,使破镜重圆,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梁陈双方是否能以党的存亡为前题,民族的利益为首要;双方只有肝胆相照,精诚团结,金石才能打开。十月党争,人力财力,消耗不赀,元气大损。自顾不暇,遑论照顾华人利益,令人痛心痰首。最近消息证实马华与民政携手合作,且成立联合理事会,以期在政经文教方面,采取同一步骤, - 希望它们能凝聚力量,为维护华人的利益而团结,而不是为了应付大选将来临而苟合。   沈慕羽主席在教总第 34 届大会上致词之影     华人的遭遇如何,我人身历其境,奠不有履春冰踏虎尾之感,不利的法令,层出不穷,是谁为厉阶,华人执政党的议员,没有表现其良心,为华人仗义执言,应负最大的责任,如果他们有勇气在内阁里举手反对,在国会里敢怒敢言,相信华人不会惨到这样的地步。「亡羊补牢,犹未晩也」,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来日方长,马华、民政、人联的议员,三人成众,力量不可侮;务期振臂奋起为华人解危,必得华人支持,相信反对党亦能伸出援手,愿马华与民政,好自为之。   《教育课题的指南》   上个月 17 日及 18 日在南洋商报赞助下,教总和 11 华团主办为华人社会开拓新境界——教育课题研讨会,假座华都酒店举行,硕彦俊士,齐集一堂,情况热烈,意义重大。大会聘请专家讲述一系列的教育课题,由小学、国中母语班、独立中学、讲到马大中文系,各位主讲者的阐述,有系统又详尽,内容充实分析周到,材料非常珍贵。讲述之后又分组讨论,编成方案,然后归纳为 23 条提案,作为今后华教行动的方针;希望这些提案能付诸实行,为华教开拓新境界,寻求突破。华教的事,...

第33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教总33年》 第 33 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1984.4.15 吉隆坡福州会馆礼堂   今天我们教总有三项活动。第一项活动:教育研究中心开幕,已经在刚才举行了。现在我们开始进行第二项活动:召开第卅三届常年代表大会。第三项活动则是庆祝晚会,留待今晚举行。   《痛心的一段情》   由于马华公会大闹分裂,党争日益恶化,使我联想到,当年与马华的一段情。这段情维持了十七年之久。它不是甜蜜的情而是令人感伤的情。我虽然真心爱它,它却是负心人,把伊人踢掉,细说起来,真令人痛心。当马华公会创立的初期,我与吴志渊常常追随陈祯禄的左右,东奔西跑。那时,实施紧急法令,我们不时到边区访问受难的华人,安顿他们。其后支持独立运动,到处宣传。接着发动申请公民权运动,首创马华青年团于马六甲。我担任马华马六甲分会义务秘书及青年团团长。在马六甲设立了不下二十个马华支会及支团。麻坡,峇株芭辖,森美兰等地也跟随我们组织马青团。每届竞选,我虽不是候选人,却是一个中心人物,连巫统印国大党也要求我协助。我为马华鞠躬尽瘁,牺牲一切,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救华人」。可是要救华人的意愿,还未达到,却被华人的政党杀掉了。好心没得好报,我的心永远沉痛。许多有正义感的人士为我抱不平,要和我共进退,共存亡。然领导层宁愿受唾骂,眼看着马华、马青的冻结抗议而无动于衷。结果马华自食恶果,造成了一九六九年竞选失败。我当时为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全国上下一体支持,但马华无勇气支持我,在某种压力之下开除我,企图平息华人对语文之需求。这与当前陈梁内争,完全异趣。由于马华屈服于巫统的压力,坐失华文应有的地位,造成今日华教的受奚落,华文招牌,华文支票等后遗症。相信这种不良的后遗症还会不断地的变本加厉 . 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一百赎不回的错误,使华人陷于万劫不超生的地步,是谁为厉阶,想到这里,我真欲哭无泪。   一九六九年马华当局派丹士里苏承球副总会长等数度劝我归队,我以华文列为官方应用文及准办独立大学为条件,无法妥协。一九七一年拟委我上议员,我不屑给人家拉着鼻子走,婉拒了,从此与马华绝缘了。   《教总与马华分手》   教总当局明白要争取华人权益,最有效的办法是外呼内应,我们做压力团体,马华做内应,所以曾有董教总与马华的三大机构...

第32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图片
《教总33年》 第 32 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1983.4.12 教总大厦槟华厅   诸位同道,本届理事于去年四月间产生,转瞬一年了。依照章程的规定,今天召开常年代表大会,一方面检讨一年所作所为,另一方面,策划今后的动向。今天承蒙大家踊跃出席,兄弟谨代表教总热烈欢迎。   《几项有意义的活动》   教总身负维护华教的重贵。一方面要应付客观不利的情势,一方面要学习勾践生聚教训的精神自力更生。我们忍辱负重,无时无刻不在战战竞竞,希望能为华教突破重围,找出一条生路。为了执行大会的议决案,一年里我们曾两度谒见副教育部长陈忠鸿医生,虽不得要领,总算尽了表达之责,使政府知道我们的心向,作为改革的参考。为了提高学生华文写作的能力,我们于去年七月卅一日与南洋商报合办全国华文中小学作文比赛,发掘了许多写作的能手。为了保存和发扬华文书法艺术,我们于同年九月廿八日与黄氏总会举办全国华文书法比赛,书写的水准,大大的提高,令人欣慰。两项比赛的人数比往年多,作品也胜过往年。成绩一届比一届好乃是可喜的现象。为了发扬中国的固有的文学,我们在今年三月二日举办诗词研讨班。得到全国诗总及吉隆坡湖滨诗社,诸位诗翁现身说法,每周一次。这期参加者五十余人,泰半是年青的男女教师,使人感到旧文学的瑰宝后继有人。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是无尽的宝藏,要采取它非走过古文学这条路是不为功的。因此爱好新文学的人,要更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是不能偏废旧文学的。在此,我要感谢名诗人熊应祥先生为诗词班开课写了一篇《祝意与刍言》,蓝田玉先生也有诗纪其事,绐我们不少的鼓励。   《及时组织华团总会》   全马十五个华团领导机构于三月廿七日,假座槟城中华大会堂举行全国华人文化大会。教总是其中的一名副主席。参加大会者来自东西马的代表不下千人。这次大会予人以深刻的良好印象。   教总第 32 届大会全体照。前排左起第 9 、 10 、 11 、 12 、 13 、 14 人分别为汤利波、杨万荣、张连城、沈慕羽、陆庭谕、余兆铮。     (1) 准时开会,打破以前拖延的陋习,槟首席部长林苍佑医生也提前到场。 (2) 会议进行时秩序良好,大家静听演讲,没有台上讲话台下也讲话的坏现象。听了...

第31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教总33年》 第 31 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1982.4.18 教总大厦槟华厅   今天的大会原订于廿二日举行 , 恰巧政府也宣布这天是大选的投票日。为避免时间冲突,我们只好提前于今日举行,让大家不致于失去神圣的一票。   《大选来临》   从四月七日提名日开始,本邦已进入非常时期状态。人们谈话的主题是竞选,人们撮关心的是竞选。大家喂喂企望能够组织一个公正、廉洁、能干的政府。做到全民真正平等,乐业安居。   国州大选是在廿二日,我们教总大选是在今天。但愿国会能选出贤能的代议士,为人民讲话,为百姓服务。同样的,我们也希望今天的教总大会能选出华教的代议士,为华教争取平等地位,为华教尽瘁服务。无论是国州会或教总的代议士都必须有献身精神,品德好学识也好,服务更要好。勇于负责,敢面对现实,公而忘秘,国而忘家。那些瓯预腐败,不学无术者,都是我们所鄙弃的。   《华教人士参政》   近月来,最轰动的新闻,便是华教人士参政的事了。华教人士的参政,突破了二、三十年来的苦闷,要从外面的压力集团打进政府里面,把华教的心声,带进内阁和国会。这种勇气和热 ^ 是值得我们一百巴仙支持的。竞选是一件苦事,他们舍身为华教而牺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拥护的。他们是郭沫镇律师主攻吉隆坡甲洞区,许子根博士主攻槟城丹绒区。两位打的都是硬仗,非有强力的后援不可。   两位的才学不群,在维护华教及捍卫民族文化的斗争中,都有极卓著的表现。他们是童教总的主干人物,董教总不能一日没有他们。他们的胜利象征着董教总的胜利。万一不幸的话,董教总的声望一落千丈,将如何去争取华教 , 更无法达致三结合的理想了。这是个华教生死存亡之仗,愿两区的选民,审情度势,权衡得失,比较利害,毫不退疑地投郭沫镇或许子根一票,幸甚。   《再谈三 M 问题》   有人说:「首相保证华小媒介语不改丧,三 M 问题已解决了」。竟有人发表文告表示热烈欢迎。我觉得这举动太轻率,太天真。我的看法除非是白纸黑字,有正式文告及事实表现,否则是可信而不可信的。历史是一面镜子,政府要员的保证往往是空头支票,不能兑现。记得一九六六年我领导全国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的时候,轰轰烈烈,当时两千多个团体签...

第30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教总33年》 第 30 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1981.4.13 教总大厦槟华厅   诸位同道,假期天是开会天,学校一放假 , 我们就举行常年代表大会。好在疲劳的会议之后,大家有一段时间可以休息,松一口气。   最近几个月来,本邦在教育方面,在政令方面,有几项非常重大的改变,对民族与对国家前途的影响,非同小可。   《三 M 制度的决定》   敎育部长慕沙希淡,再三宣布本邦将从一九八三年全面实行三 M 制度。所谓三 M ,就是读、写、算。把小学六年分为两个阶段,一到三为初级,四到六为高级。在原则上政府有心改革教育,是值辑赞扬的。不过必须注意的是任何改革,必须向上的,进歩的,而不是迁就和倒退。在政策方面,董教总一再声明不能改变母语教育的原则,任何改变不能损害到母语教育或影响到母语教育,这是坚定不移的。据说政府在教学媒介语方面 , 可能尊重母语传授的原则,不过分量或许有轻重。我们不能不提高警觉。至于三 M 课本,将以巫文版本为标准,国民型华小课本,则由巫文翻译成华文。此点我人绝对不能苟同,因华文与巫文,无论发音与构造,迥然不同,各有其语法与特质。张冠李戴,不伦不类,成何体统 ? 至于课程纲要,国小与华小应保留不同点,俾华族文化特点得以包罗在课程中。前日董教总对三 M 的具体建议,相当周详完整,我们绝对支持,希望当局能虚心接纳。   《社团修正法令》   内政部发表社团法令修正草案,民间团体还没充份表示意见,就草草交给执政党占多数的国会三读通过。   这个法令对社团的活动和基本自由更进一步的控制,实在是民主政体的一大侮辱。这个社团修正法令将社团分为普通社团和政治社团,如非注册为政治社团,则不准发表对政府政策或行政措施的批评言论。这修正案授予社团注册官和内政部长有无上的权力,可以吊销注册证。社团不能向法庭申诉,剥夺了向法庭上诉的途径,严重违反司法的主权与尊严。   查民主国家人民有许多基本权力,除选举罢免复决权外,还有行动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请愿自由、集会自由,这些都是宪法所赋予的。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无能的政府人民有权可以罢免他。人民住在国家的大屋子里,为了大屋子的安全和福利,住在这大屋子的人,个个都有发表意见的权...

第29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教总33年》 第 29 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1980,4.14 教总大厦槟华厅   诸位同道,大家好!   人是感情的动物,正常的人的感觉是灵敏的。虽一丝一发,微波触动了它,也有知觉。但也有一种人,可能是退钝,受了触摸而不觉痛痒,或佯作无关痛痒。这种人叫做「麻木不仁」,可能脑神经失了作用,也可能其心已死,或者利令智昏,至死而不悟,这是非常可哀的。   《不能埋没良心》   内阁教育检讨报告书发表后,颇引起争论,执政者歌颂有加,民间则揭露其伪。姑不论谁是谁非,然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华文小学乃鉴于现有情况的需要,目前给予持续下去,却被人夸张说是华小已确保永久存在,是某方面争取的辉煌成就,得意洋洋。   学校注册官控制私立中学课程收费、媒介语,考试总监控制考试之科目及媒介。无异说,私立中学的命运及生死权,就操纵在他们的掌握中。副首相马哈迪说,私立学校之措施 , 包括华文独中在内,可是偏偏有人歪曲说,华文独中不必再注册,华文独中不受这些条例之影响。是谁的话比较可靠?有人这么哄骗我们,竟有人做应声虫,可叹!   人贵有良心,不应该为了遮掩过失而言不由衷。牧童说谎,第二回喊狼来了,人家不再上当了。一九六二年执政者劝华文中学改制说有三分之一的华文时间,结果华文中学不见了。这个惨痛的大教训,使人永远忘不了,谁还相信这些「两口人」的话?   《如此母语地位》   真笑话,母语教育在报告书中是随意科,其重要性反不如图工科。而且还要有十五个家长的要求,更要有师资,才可开班,否则就连随意科的机会都没有 - 这是违背自然律和天理的做法。   母语母文是民族的灵魂,一个不懂母语母文的人,其自尊心到那里去了?前年日本首相福田访星,用汉字写「以心传心 J 问李光耀总理。后来李光耀总理到卢森堡访问,某间屋子门前挂着一个「福」字,记者问他什么字,李总理都能读出来。这两件事,李总理都引以为荣。他自豪地说,假使当时答不出来,是多么尴尬啊!   一个人接受母语教育是自然律 , 也是人权。试问非华人可以不读他们的母语母文吗?为了民族的自尊 , 为了保障人权,我们的教育政策应该规定教授母语为基本原则,而确保宪法一百五十...

第28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图片
《教总33年》 第 28 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1979.4.7 教总大厦槟华厅     诸位同道 ! 别来一年,大家都好?我国不幸,第六任最高元首端姑雅哈耶布特拉于三月甘九日遽然驾航。他勤政之余,关怀民澳,可惜他还没恩准独大的创办,就撤手西归,怎不令庶民哀伤?而教总开瓶之臣丁品松先生,亦于近日仙逝。其未能见独大之成立,实堪遗憾!   《领袖言论》   这一年来,我国种族间,粉饰太平,大家相安无事。不能隐瞒的事实告诉我们,由于施政偏差的距离越来越大,许多决策,未经协商,便片面实行。身受其亏者,多敢怒不敢言,忍气而吞声。其稍有表示者,一连遭受恫言对付,甚至以越南华人处境训儆,扬言不满意者,可以离马。幸亏华军打了一场胜仗,要不然,岂不更受奚落?此种不以华人为本邦公民看待之言论,绐我们完全认识执政者之心地 - 对于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失去泱泱的民主风度,深表惋惜。   至于说本邦没有一个种族可以得到一百巴仙特权,骤然听来,似乎言之成理。其实,这是一种掩饰说法。因为那个种族有特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连固有的权益,都保不住,还敢奢望吗?   本来一个法治的国家的公民权利,是一律平等的。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能网开一面。既有特权的存在,则没特权的人,成为什么,恕我不言。但骨鲤在喉,不能不吐。我们是本邦争取独立的功臣,我们是正统的马来西亚公民。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为维护基本权利说良心话,是真正爱国者。政府理应对其忠诚耿直,加以赞扬与鼓励,而不是谴责。   《独大被拒》   独大于一九七八年头由全马四千多个华团及政党签名盖章进行申请。我们像大旱之望雪霓,一日复一日,一月复一月,历尽一年浸长的岁月,直到一九七九年二月廿二日才接到碍难批准的信。不是苍天不悯人,而是人为的秘政?   有关教育部长慕沙希淡屡次拒办独大的理由,我都曾一一加以澄清。最近他又说政府不准纯粹为非土着利益而办的学府。我不明白他是根据宪法何章何条的规定?根据这种逻辑,国大、农大及工大、玛拉是纯粹为巫人利益而办的学府,也应该停办才对,不知慕沙先生作何解释?政府一方面放宽种族主义,另一方面却不准别人自力更生,岂非违反人权?如此,未免迫人太甚了。 ...

第27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教总33年》 第 27 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1978.4.9   教总大厦槟华厅       今天在首都有两个极重要的会议:一个是全国华人经济大会,一个是全国华校教总的代表大会。这两个历史性的会议与华人的休戚荣枯,息息相关。       我们为什么要召开这两个会议?不言而喻,便是华人的工商经济与华文教育有种种事实及迹象,已遭受了严重侵蚀与威胁,前途岌岌可危。不急图挽救,恐怕噬脐莫及。       『不平则鸣』是自然的反应;『物极必反』是物理现象。唯反应的强弱随不平的程度而异,何时『鸣』何时『反』是计是弹,军火专家须事先解除,否则弹发必如堤崩,祸患无穷。       最近一个月里,我曾到邻邦及东亚诸国观光,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和教育,曾下一番功头加以考察。由于我的本行是教育,故只谈教育吧!   《邻邦讲华语运动》        新加坡华人社会最流行的是闽南话,在官方和商场则流行讲英语。最近李光耀总理倡导讲华语,鼓励华人之间用华语对话。他曾把子女送入华校受教育,这种行动曾获得大家赞赏。       在新加坡几天中,我的客观看法,认为推行讲华语运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政府首先鼓励华人子女入华校受母语教育。同时路牌、地名及政府机关名称、来往函件和表格,都用两种语文书写。一如香港,也是配合所提倡的两种语文教育。那么,华人必感更方便。       华人一向注重现实,总是重视和追随政府的政策跑,那时也就会很自然地把子女送到华校求学,再也不会有华校面临关门的危机。华人子女在华校受母语教育,奠定了用华语应对的基础,华人讲华语也就会普遍而统一了。       我们西马也有些州流行讲方言,如槟城讲福建话、怡保讲客话、芙蓉、吉隆坡讲广东话。为了传达心声,促进团结,我们应该倡导讲华语运动,打破语言的隔膜,消除帮派的观念。   《从广播媒介看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