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教总33年》

29届大会主席演词

沈慕羽

1980,4.14教总大厦槟华厅

 

诸位同道,大家好!

 

人是感情的动物,正常的人的感觉是灵敏的。虽一丝一发,微波触动了它,也有知觉。但也有一种人,可能是退钝,受了触摸而不觉痛痒,或佯作无关痛痒。这种人叫做「麻木不仁」,可能脑神经失了作用,也可能其心已死,或者利令智昏,至死而不悟,这是非常可哀的。

 

《不能埋没良心》

 

内阁教育检讨报告书发表后,颇引起争论,执政者歌颂有加,民间则揭露其伪。姑不论谁是谁非,然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华文小学乃鉴于现有情况的需要,目前给予持续下去,却被人夸张说是华小已确保永久存在,是某方面争取的辉煌成就,得意洋洋。

 

学校注册官控制私立中学课程收费、媒介语,考试总监控制考试之科目及媒介。无异说,私立中学的命运及生死权,就操纵在他们的掌握中。副首相马哈迪说,私立学校之措施,包括华文独中在内,可是偏偏有人歪曲说,华文独中不必再注册,华文独中不受这些条例之影响。是谁的话比较可靠?有人这么哄骗我们,竟有人做应声虫,可叹!

 

人贵有良心,不应该为了遮掩过失而言不由衷。牧童说谎,第二回喊狼来了,人家不再上当了。一九六二年执政者劝华文中学改制说有三分之一的华文时间,结果华文中学不见了。这个惨痛的大教训,使人永远忘不了,谁还相信这些「两口人」的话?

 

《如此母语地位》

 

真笑话,母语教育在报告书中是随意科,其重要性反不如图工科。而且还要有十五个家长的要求,更要有师资,才可开班,否则就连随意科的机会都没有-这是违背自然律和天理的做法。

 

母语母文是民族的灵魂,一个不懂母语母文的人,其自尊心到那里去了?前年日本首相福田访星,用汉字写「以心传心J问李光耀总理。后来李光耀总理到卢森堡访问,某间屋子门前挂着一个「福」字,记者问他什么字,李总理都能读出来。这两件事,李总理都引以为荣。他自豪地说,假使当时答不出来,是多么尴尬啊!

 

一个人接受母语教育是自然律,也是人权。试问非华人可以不读他们的母语母文吗?为了民族的自尊,为了保障人权,我们的教育政策应该规定教授母语为基本原则,而确保宪法一百五十二条母语母文可以自由学习使用研究的原意。

 

《是团结,还是同化?》

 

政府最喜欢标榜「实行教育政策,乃能达致全民团结」的句子,我对这话听腻了。我以为这是「巧言令色」,也是一个外表美丽的圈套,进去了再也跑不出来。一九六零年达立报告书的甜言蜜语,引诱了一半的华文中学入瓮,另有一半识破陷阱,不敢进去,才能保存至今。一百二十一条(2),也是请华小入瓮的准备。华小看到华文中学改制后都变质,故坚决要求废除这条文。

 

《对付独中》

 

这二十多年来,我们研究政府对华教的策略,不难看出政府一开始就不喜欢华文教育的存在。一九六零年,一半华文中学改制后,政府以为其余的华文独立中学在没有支持之下,将会很快的自取灭亡。却没想到,华文独立中学能自力更生,而且越来越坚强,成为不可扑灭的华教基地。政府引为隐忧,乃有免费十一年教育及借用书本计划。更厉害的是授权学校注册官及考试总监以最大的权力,来找独中的麻烦。

 

《应虚心改革》

 

华人不惜牺牲人力财力,苦心维护独中,实乃不满一元化教育的和平抗衡。政府对此五百万大多数民族的意向,应该平心静气的探讨。究竟现行的教育方针,有没有走错方向?如走错就应该悬崖勒马,不应核再执迷不悟,自欺欺人。

 

不可讳言的事实,为什么大官们的子女要送到外国去?为什么境况良好的华人把子女送到星加坡去读书?为什么许多专业人材外放?依我这个有四十年经验的教育医生的诊断,最大的症结就是我们整个教育政策违反自然原则。简言之,「要以同化代替融合,要以霸道方式的团结代替王道的共存。」大禹治水,顺水而利导之,九年成功,鲧则逆水而治,故败。天地间一切事物,顺自然的生,逆自然的死。接受母语教育乃是自然的方式,强逼别人学习非本身的语文,这是违反自然的定律,所以百病丛生。语云:亡羊补牢,犹未晩也,政府要达到学术救国全民团结,就应该实行学术自由,人才教育,摒弃种族、肤色、宗教、语文的限制。

 

《南大问题》

 

最近星马华人最关切的,是南大的存亡问题。见智见仁,约而言之,执政者有意実行丹顿报告书之建议,民间则要南大存在。这事终于在四月二日南大理事会接受李总理的合并的建议,南大由理工学院至一九二年成为南大理工大学,总算南大的名称还保存着,不管李光耀总理的手法如何,我常称赞他是一个大智大勇的政治家。他有办法将一个没资源小岛的二百多万人口养活,经济稳定,政治修良。更难得的与天争空间,建造无数摩天楼,解决了「住者有其屋」的问题,与台湾小岛一千六万人耕者有其田,互相媲美。他提倡讲华语,使星加坡这个七十五巴仙华人的城市,有了华人的声音。他屡次在电视台的讲话上,强调新加坡不要西洋化,而要有东方的气氛,我欣赏这些讲话。不过愚见以为这些是治标的做法,若能标本兼治,则效率更宏,本固则枝荣。只要政府的基本语文政策,能重新协调两种语文,兼施并用,或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人文方面,以华文为经,科技方面以英文为纬。换言之,以东方哲学的精神文明为做人的骨干,配合西方科技的物质文明,则东西合壁,将天衣无缝。政府提倡华文,应用华文,人民以政府的意向为依归,自然会把子女都送入华校受基本的母语教育,华校就不会关门,华语是从华校教育出来的,那时候个个华人自然都会讲华语了,再也无需提倡了。

 

风俗之由自于一二人之心向。国家的政制,要左要右,其他施政,要圆要方,随朝代而异。人存政存,人亡政亡。英治时代办英校,日治时代强迫读日文,巫统的统治下,实施一元化的国语政策。这岂是人民所爱好,其实是执政者所为。所以我说,「南大的存亡是人为的政治」。

 

李光耀总理是个高明的政治医生。政治的威望和魄力,在东南亚,鲜与匹敌。只要他愿意,可以扭转新加坡讲英语而为华语,也可以对症下药把南大救活过来。

 

在东南亚,一般人都有共同的感觉,就是南大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它的休戚兴替,影响整个区域的华人心理及华教的发展。南大的事,本属于新加坡,然因创办时的历史渊源与新马毗邻的密切关系,我们多嘴了,似乎有越俎之嫌,不过,我们是善意的,而非有意挖苦。

 

《学校变型及调职》

 

自当局实施华校变型及调职后,利弊互见。受惠者,雀跃万分,受委屈者,自尊心受到无可弥补的创伤。我邻居Mr. Natham任教职三十年,由小学教师升任至中学校长,业余任警察后备队长,为国家建功甚大,荣获AMNPJKPBM,为首任AyerLe Leleh中学校长,管教得法,校务蒸蒸日上,今年初,因学术资格问题,突被贬至离甲十四哩外的国小任副校长,正校长是他的学生,以四九之龄及积弱之躯,每日自驾车来回,加上精神之重大打击,月前突心脏病发作,遂告不起。

 

政府以学术资格之高低,作为能力之权衡,本不可厚非,但此并非绝对可靠者。盖经验的累积即可获丰富的学识及处事的能力,往住非学历高者所可及。

 

在原校服务已久之教师,视学校为第二家庭,同学如子女,感情深厚故愿贡献其精力与学校共休戚。尤其是有成就之校长毕身精力尽瘁于斯,对学校之发展有长远之计划,一旦调职,计划中断,学校之前途受严重挫折。因当局之调职今日之教师,常有五日京兆之心,不知明年调到何处去,而采苟且塞责之态度,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为免影响整个教育前途,教师之调职,应属于自愿或学校当局之要求,或因人事之不协调,而非五年一调之呆板做法。

 

B1敎师升级事》

 

从阿兹斯报告书发表之时,我们就主张所有已拥有注册证的教师都晋入C2。我们的原则是同工同酬,唯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薪水的争端,大家安心教书。

 

《临教受训事》

 

临教受训及临教续聘之事,无年无之,造成临教的不安情绪。既然华文教师缺乏,则应给他们受训,不应限定巫文优等的条件。且他们是华文教师,为提高其华文能力,一切受训科目除语文外,都应用华文媒介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