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12, 2022的博文

浙闽总督高其倬等奏报华工出洋情形

  浙闽总督高其倬等奏报华工出洋情形 雍正五年九月初九日   浙闽总督臣高其倬、福建巡抚臣常赉,广东巡抚臣杨文乾谨奏: …… 查从前商船出洋之时,每船所报人数,连舵手、客商总计,多者不过七八十人,少者六七十人,其实每船皆私载二三百人,到彼之后,照外多出之人,俱存留不归。更有一种嗜利船户,略载些须货物,竟将游手之人偷载至四五百人之多,每人索银八两或十余两,载往彼地,即行留住。此等人大约闽省居十之六七,粤省与江、浙等省居十之三四。 …… 至从前存留外洋之人,臣等细询洋行人等,或称噂喇巴地方有万余人者,或称有数万人者。但彼处俱系蓄发,我国工人非照彼蓄发,不能久留其地。鳴喇吧米粮甚贱,工艺之人易于获利,是以蓄发居住,婚娶生育,竟不作故土之想,间有欲回内地者,剃头逃归。吕宋系干西腊国之辖属,住其地者毋庸留发,现在亦百数千人。 …… (《硃批谕旨》,第四十六册,叶二十六——二十七)

甲必丹墓碑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12   甲必丹墓碑   彭亨北根列圣宫供奉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 3 位华人甲必丹,即黄学科、林子廉及郑昌俊。   最近在北根马来高脚屋前发现 9 方石碑,除福神碑外,其他 8 方都是墓碑。这些墓碑可以跟列圣宫神主印证 3 位甲必丹的名讳和其最晚的立墓年份,即黄学科(道光五年, 1825 年)、林癞(同治丙寅年, 1866 年)和郑昌俊( 1894 年)。   图为北根最早的甲必丹黄学科的神主与墓碑,以及北根博物馆收存的 9 方刻碑。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循人学校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11     循人学校   惠州古称循州,所以循人学校是客籍惠州人创办的学校。   早期循人学校的校址设在惠州会馆的原址内,其建筑物是我国难得一见的四合院式建筑。   照片所见即是惠州会馆与循人学校的旧貌,颇有传统书院的神韵,可惜早已拆建新楼了。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新村婚礼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10   新村婚礼   这是雪隆某华人新村的罗叶两込家男女缔婚的家族大合照。   照片可见彩花牌坊上高挂的大双喜字,以示两家共结秦晋之好。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独立前华裔结婚证书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09   独立前华裔结婚证书   这是独立前,一般华裔男女的结婚证书。标准的结婚证书除了两位结婚的男女姓名籍贯生辰,也包括介绍人与证婚人与签章,具有相应的法律地位。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1aysian-chinese.net

婚丧节庆反映人际互动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08   婚丧节庆反映人际互动   婚丧节庆是华人传统重要的生活礼俗,反映华人家族与人际互动的社会结构网络的差序格局。   图为杜南先生岀席某家族年青人结婚的盛大场面,背景是中国青年益赛会。   摄于: 1930 年代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雪隆潮州会馆春祭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07   雪隆潮州会馆春祭   雪潮州会馆仍然保留传统的春秋二祭活动,常年都分别举行。雪隆潮州会馆于 2013 年 4 月 28 日在广东义山总坟举行春祭,由林家光宣读祝文,祭典丰盛,场面隆重。   摄于: 2013 年 4 月 28 日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华团春秋祭祀天地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06   华团春秋祭祀天地   早期华团会馆异常重视祭祀天地的春秋二祭。春祭是祈求上春耕顺利,秋祭则是祈求丰收,象征祈求物产丰盛,国泰民安。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雪隆冈州会馆总坟在 1952 年 10 月 26 日举行会馆总坟落成开光典礼与秋祭大典,场面盛大隆重。   吉隆坡洗衣行于 1956 年 4 月 8 日在广东义山的公会总坟举行的春祭仪式,出席者颇众。

伟大的马来西亚人陆佑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05   伟大的马来西亚人陆佑   陆佑( 1846-1917 年)白手起家,经商致富,是继叶亚来开辟吉隆坡之后,参与发展吉隆坡的大功臣。他也是出名的慈善家,对吉隆坡同善医院、维多利亚书院、坤成中学、香港大学与新加坡陈笃生医院等都曾慷慨捐出钜资,也出资筹建隆雪中华大会堂。   图为陆佑家族墓园翠兰纪念堂以及墓前身着香港大学法学荣誉博士袍的陆佑全身铜像。英国人称他是 “ 一位伟大的马来亚人 ” 。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1aysian-chinese.net

革命先进杜南举殡日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04   革命先进杜南举殡日   杜南 (1854-1939 年 ) 是民国革命先进,孙中山先生曾在檀香山私淑于他。为避满清的追捕,他避居吉隆坡,创办杜南学校,推广女子教育,办报等文教事业。   国民政府在他去世后颁布“泽溥侨群”匾额,以为表扬。这是他举殡之日全家与灵车的合照。   摄于: 1939 年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扌占: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郑则民逝世出殡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03   郑则民逝世出殡   郑则民在二战前接迎徐悲鸿奔走新马举办画展为抗日战争筹款。战后他接任雪隆潮州会馆会长,励精图治,让培才学校成为雪隆最早复学的华校。同时,他也协助复兴潮联会,并为南洋大学创校会员,为南大筹募办学经费。   郑则民于 1959 年与世长辞,其出殡仪仗行经会馆大门前,辞行归山。   摄于: 1959 年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侨批:汇款暨家书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02   侨批:汇款暨家书   侨批是世界各地华侨通过杂货、烟酒、米粮等各类店铺附设的汇信服务,寄冋中国原乡亲人的书信与汇款合一的特殊邮传。   这是清末至 1980 年初海外潮汕、福建和海南人跟原乡通讯的工具。闽、客和福州方言称信作 “ 批 ” ,故名侨批,是华侨移民史与交通史重要的一手史料。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1951 年 11 月 15 日,潮安人洪树雄经由新加坡再和成伟记信局寄给家乡的儿子镇安的家信,并附上港币 50 元供家用。次日 16 日即抵汕头。原信封上并加注港币一元等同人民币 3880 元,当时汇率如此。

贺年卡以地标为主题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6.01   贺年卡以地标为主题   当年的贺片是以各地标性建筑物为主题,颇见不巧思。此景是巴生康乐电厂。   摄于: 1970-80 年代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nialaysian-Chinese.net 吉隆坡光艺戏院 槟城山顶车站

联华药行抽奖游戏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5.31   联华药行抽奖游戏   联华药行促销活动的抽奖游戏,吸引了大批的群众争购围观。商家摆出电风扇等 5 个大奖,以利促销,广告新颖。   摄于: 1970 年代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牌楼欢迎邓小平到访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5.30   牌楼欢迎邓小平到访   首都孟沙路搭起的“欢迎中国副总理邓小平 ” 的牌楼。次年 1979 年 5 月,则是我国首相拿督胡先翁到北京访问中国。这是 1974 年马中建交后的最高层级人物的互访活动。   摄于: 1978 年 11 月 9 日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niahysian-chinese.net

黑风洞大宝森节游神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5.29   黑风洞大宝森节游神   峇都喼黑风洞庆祝大宝森节游神的场景。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70年代水灾紧急状态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5.28   70 年代水灾紧急状态   1971 年 1 月 3 日,吉隆坡发生大水灾,桥梁被冲毁, 7 千人被疏散。滂沱大雨不断,政府 5 日宣布天灾紧急状态。 6 日晚灾情恶化,全马 8 州都发生严重水灾,灾民 4 万人,死亡人数至少 40 余人。 2021 年杪全国大水灾与 1971 年颇有雷同。   大水冲毁龙王庙,老百姓自求多福。水退之后,人民不分种族,同舟共济,一起收拾清理被大水冲刷后杂物堆积的街道。   摄于: 1971 年 1 月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年轻人分别扛起脚车在道中涉水而行 .

陆庭谕绝食护三保山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5.27   陆庭谕绝食护三保山   1984 年 12 月初,陆庭谕老师在马六甲三保山绝食抗议州政府发展三保山计划,获得华人社会热烈支持与响应。照片是马华党员在宝山亭前抬起陆老师,并赠送锦旗和花圈,表示支持。   摄于: 1984 年 12 月 2 日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最老华人坟墓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5.26   最老华人坟墓   马六甲三保山 山脚下的明代夫妻合墓,立于 1622 年,应是已知马来西亚国内最老的华人坟墓。   摄于: 1988 年 3 月 25 日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伏地石狮寺庙迎香客

图片
  星洲日报 2022.05.25   伏地石狮寺庙迎香客   庙门左右侧的伏地石狮,具有镇煞驱邪功能,是寺庙迎接香客的瑞兽。   马六甲青云亭庙门也有一对作为护法神兽的立式石狮,其造型相当少见。这对狮子具南方福广典型风格,分立在雕刻石座上,平视迎接来参拜神佛的众生。   摄于: 1988 年 3 月 27 日 照片提供: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网站: http : //www.malaysian-Chinese.net   本栏由星洲日报《大都会》与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合作呈献 华研脸书: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