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故事三部曲》

《地球的故事三部曲》 “ 地球的故事 ” 由法布尔所著,旨在向读者通俗易懂地介绍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册主要探讨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其在太空中的运动,例如自转和公转,并解释了昼夜交替和四季的成因。 第二册则着重于探讨物体为何会坠落,引出了地球引力的概念,并进一步讨论了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原因。 第三册深入地球内部,解释了地球内部的热量来源,以及由此引发的地震等地质现象,并探讨了陆地为何不会沉入海底。 总体而言,这部作品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将复杂的地球科学原理娓娓道来,旨在激发读者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书旨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读者普及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涵盖地球的形状、运动、地貌特征(山脉、河流、海洋、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结构、地质演变以及极地环境等多个方面。作者强调观察自然现象,鼓励思考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并赞叹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第一部分:地球的基本属性与运动 ( 地球的故事(一) )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作者首先驳斥了儿童时期可能存在的关于地球是扁平的、天空与地面相接的幼稚想法。通过类比橘子表面与地球表面的不规则性,强调 “ 地球是圆的 ” 。他指出,即使地球表面有山脉,相对于地球的巨大体积而言,这些起伏也微不足道。例如,用一个直径 2 米的球体代表地球,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仅相当于其表面上 “ 一粒直径只有 1 毫米多的沙子! ” 地球在太空中的悬浮: 作者提出疑问,地球为何不会掉落?他解释道,地球周围是 “ 广阔的天空、无边无际的空间 ” ,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 “ 上 ” 和 “ 下 ” 的概念,因此地球不会向任何特定方向坠落。他总结道: “ 地球是球状的,而且是独立存在于太空中的。 ” 并给出了地球的周长( 4 万千米)和半径( 6366 千米)。 物体掉落的原因 —— 地球引力: 作者通过《橡果和南瓜》的寓言故事引出物体掉落的普遍现象。随后以牛顿和苹果的故事为例,强调 “ 上帝都是按照数量、重量以及质量来安排一切事物的,天体都是遵循一定的力学定律才能够有规律地运动的。 ” 他指出,无论物体从多高的地方落下,最终都会落向地面。 空气阻力的影响: 作者通过对比石头、木头、烟、云和气球的运动,解释了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