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的南洋华侨
三十年来的南洋华侨 许云樵 追溯中国和南洋的交通与华侨拓殖南洋的史迹,可以推究到二千年以前。在这二千年之间,华侨拓殖南洋的盛衰和种种势力的消长,恐怕没有比最近三十年——或者说自光复以来——更演变得剧烈了。考其原因,第一因为祖国政体的改革,人民已从专制政体解放出来,可以自由出洋贸易,而不再蒙私通番邦的(罪)名,政府且从而奖掖之;第二因为在海外所感受到弱国无外交的种种苦闷,和出钱出力赞助革命的成功,使他们得到了觉悟。有此二因,南洋华侨便向前途努力迈进。兹分人口、经济、教育、组织及文化五项,分别述其梗概如下: —、人口 南洋海水到处都有华侨。这情形固然不是最近三十年为然,百余年来久已如此。不过人口演进之速,分布之广,却不能不以最近三十年来为甚!我们即以新加坡一地为例,居留地政府于民国纪元前一年凋查户口时,华侨凡219,577人,占全人口72%强;民国十年(1921)户口调查时,华侨增至317,491人,占全人口74%强;民国二十年(1931)户口调查时,华侨达421,821人,也占全人口74%强:民国三十年(1941)的户口调查尚未举行,惟最近估计华侨人口已突破56万,而占全人口的77%强了。三十年来,不但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四十万左右,即占全人口比较数也增加了5%。南洋其他各地,虽没有增加得那么多,可是都有同样的增加现象,除了越南和暹罗两地外,都可以从政府所公布的统计数字窥其涯略。至于越南和暹罗,则有一种特殊的原因,使我们得不到正确的数字。越南华侨因为受“国殖民地政府压榨得太过惨重不得已忍痛落籍为明乡”,《越南统计年鉴》所刊的华侨,不过是负担得起沉重的身税的上中阶段,和初由祖国移入的劳苦同胞。至于暹罗方面,政府对于华侨的确实人口数目,讳莫如深,凡生长于暹罗的,或久居于暹罗的,都目为泰人而不算华侨,因此民国八年(1919)调查户口的报告,华侨只26万,到民国十八年(1929)也只增加至四十四万五千多。最近还不过五十万,与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所估计的250万,相差未免太远了,但侨务委员会的估计是合理的,而实际的数目也决不会比它低的,但估计终究是估计,我们得不到正确的数字,然而我们可以知道三十年来一定大有增加,即据暹政府统计也已增加二十余万了。不过近年来,暹政府将外侨入境税増至二百余铢,中国又因进行着神圣的全民抗战,热血青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