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4, 2022的博文

最追寻自己的国家——一个南洋华人的心路历程

图片
  最追寻自己的国家——一个南洋华人的心路历程 李炯才著 一九二四年生于马来亚北海,槟城钟灵中学毕业,伦敦专科大学新间系学士。曾任星槟日报、星洲日报、南洋商饭、海峡时报的记者、采访主任。一九五九年开始从政,历任新加坡国会议员、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文化部政务部长、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总理公署高级政务部长等职。先后使外多次,曾任驻埃及、印尼、日本、韩国、巴基斯担、南斯拉夫等国大使,一九八八年退休。若有《出使八国记》 ( 远流 ) 、《政治与生活》、《印尼 —— 神话与现实》等书,并有英、日文版本。 远流出版公司 本土与世界丛书 ⑪ 追寻自己的国家——一个南洋华人的心路历程 作者 / 李炯才 发行人 / 王荣文 出版者 /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汀州路三段 184 号七楼之五 邮拨 /0189456-1 电话 /365-3707 传眞 /365-8989 发行代理 / 信报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 /365-1212 传眞 /365-7979   封面设计 / 陈栩椿 & 百异工作室 著作权顾问 / 萧雄淋律师 法律顾问 / 王秀哲律师、 董安丹律师 电脑排版 / 正丰电脑排版有限公司 电话 /776-1201 印    刷 / 优文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 /262-2379 □ 1989 (民 78 )年 7 月 1 日初版一刷 □ 1994 (民 83 )年 8 月 1 日初版二刷 行政院新闻局局版台业字第 1295 号 售价 180 元(缺页或破损的书,请寄回更换) 版权所有 - 翻印必究   ( Printed in Taiwan ) ISBN 957-32-0853-9   目次   樱花与叶 第一章 富商与军阀 第二章 伟大的母亲 第三章 钟灵中学 第四章 滔天罪行 第五章 记者生涯 第六章 星洲日报 第七章 马共兴衰 第八章 民主同盟 第九章 在伦敦寻到政治方向 第十章 玛莉亚赫独暴动事件 —— 马来种族主义抬头 第十一章 万隆会议 第十二章 伦敦马来亚独立会议 第十三章 勾心斗角的南洋商报 第十四章 无...

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1952年~1972年)

图片
  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 (1952 年~ 1972 年 ) 马来亚下劳工党党史工委会出版   总目录   总序 党史工作委员会名表 历届中央领袖 历届中委会名表 历届全代会、特大日期、地点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劳工党成立的时代背景 第三章:泛马劳工党时期 第四章:马来亚劳工党的起步 第五章:社阵的成立与 1959 年大选 第六章:党的建设与发展 第七章:五邦左翼政党反对马来西亚 第八章: 2 · 13 与群众斗争的开展 第九章:主辅路线的确立 第十章:群众斗争的开展 第一章:抵制 1969 年大选 第十二章:结论 参考书目   出版者:马来亚劳工党党史工委会 承印者:东方企业有限公司   总序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马来亚劳工党的历史则是马来亚各族人民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关键时刻及取得不完整独立之后,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民主、进步与繁荣的新社会,而开展反帝、反殖、反封建主义的议会斗争和群众斗争的记录。只有认识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才能知道我国左翼的一贯政治信仰和理想,及前辈们对争取国家独立,摆脱英殖民主义者的控制所付出的牺牲和贡献,才能正确地认识我国政治斗争的过去、现在,并展望前进的道路。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澜壮阔的世界性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击著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了不可阻挡、迅猛发展的历史潮流。   为了把祖国从英殖民主义压迫者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马来亚的革命前辈和反殖战士,在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战线上、在法庭上和扣留营里,跟英殖民统治者和国内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包括自由和性命的惨重代价,发扬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英殖民主义者在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的冲击下,为了挽回全面覆灭的命运,只好扶植亲殖民主义的政党上台执政,表面上「还政予民」,让马来亚独立,实际上则继续在幕后操纵,确保英殖民主义者在我国的利益。   因此,马来亚的独立是我国各族人民、各党团、各...

陈凯希与劳工党

图片
  陈凯希与劳工党 作者:朱齐英 ​ 目录 序 第1章 凯希的童年 第2章 涉足学生运动 第3章 投身职工运动 第4章 加入劳工党 第5章 反大马运动 第6章   从分部到总部 第7章   1964年大选 (附录I)劳工党表明对笨珍事件的立场 第8章   2·13前后 (附录I)争取人权宣言 第9章 单独监禁56天 第10章 5·26绝食斗争 (附录I)欢呼狱中同志绝食斗争取得初步胜利 第11章 牢内当选总秘书 第12章 3·25绝食斗争 (附录I)华都牙也政治扣留者声明 第13章 8·13绝食斗争 (附录I)劳工党中央扩大会议 第14章 太平监牢的生涯 第15章 搬营和出狱 后记 序 李万千 吾友朱齐英同志毛遂自荐,要为陈凯希同志撰写截至1973年出狱为止的传记。但写成后,却发现书中所涉及学运及左翼党团的史料,比立传者的生平事迹还来得详尽。凯希看后,只建议把书名改为《陈凯希与劳工党》,认为不必对初稿作太大幅度的増删和变动。 因此,虽然増删,本书仍然保留了有别于一般传记的体例。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把主人翁放在当年左翼运动,特别是劳工党的发展和斗争过程中来书写,自然也有它的好处。至少读者可以明了或重温近代左翼运动的一些重要史实,比较宏观地评估陈凯希在左翼运动中所曾扮演过的角色,及被错误批判的时代背景。 记得在去年,笔者曾经和前劳工党领袖拉惹古玛医生谈起许多老友都希望他能够撰写自传时,想不到他反而说:更加需要写自传的人是陈凯希。他认为凯希来自草根阶层,不但饱经沧桑,斗争实践跨越学运、工运、政运和牢狱,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代表性人物。当我告诉他老朱已经著手在做这件事时,他显得十分髙兴。读过这本书,觉得古玛医生的见解,确有它独到之处,而老朱之所以会毛遂自荐,大概也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从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原来凯希的父母也曾被卷入抗日反殖的时代洪流中。在那战乱的岁月里,凯希领略了“先生娘的孩子没有书读”的失学辛酸。他也曾经数度为生活所迫去当童工,在杂货店、树胶厂、脚车店及冰淇淋店等打杂。在父母兄弟被驱逐出境后,孤苦伶仃的他更倍觉失落。 幸亏在姐姐和进步力量的鼓励和帮助下,凯希在1953年得以重返校园,在新加坡中正中学就读初中一。但由于参与中学联领导的“反抽兵运动”,只念到初中二就被迫告别校园,从此进入社会。凯希在反动政权的迫害下并...

当年本地政坛左派第一强人 林清祥病发逝世

图片
  新明日报 1996年2月6日   当年本地政坛左派第一强人 林清祥病发逝世 梁容辉报道   30年前,曾影响新加坡政局发展的政治红人林清祥,昨日突然因心脏病逝世,死时才62岁。林清祥的一些老战友,也对林清祥死,感到震惊和挽惜……   五、六十年代政治红人林清祥,昨晚死于心脏病,享年62岁。   他的侄儿在林清祥病发时,为他施行人工呼吸抢救,可惜仍不能挽救他一命。   林清祥过去几年已退休,过着清闲低调的半隐居生活。在去世前,他经常和老战友,包括刚去世的前首席部长马绍尔、还有前部长王邦文、杜进才博士保持联系,和他们吃饭聊天。   林清祥自1979年从英国回到新加坡后,同妻子黄翠云和两名儿子,买下实龙岗花园的一间洋房,并一直住在那里。   林清祥23岁的大儿于林子毅,目前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读医科。他已接到消息,将在今晚回国奔丧。   他的妻子黄翠云,在实龙岗花园住家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说,林清祥的逝世,对她来说非常突然。   黄翠云说,其夫临死前最掛念的,是他的两名儿子。孩子和父亲的关系非常好。   林清祥在五十年代就读华侨中学的时候就枳极參与学生运动。他也是人民行动党的的发起人之一。1955年的林德宪制选举,中选为武吉知马区议员,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议员。过后并与李光耀、马绍尔等人到英国和殖民政府举行独立谈判。   1959年6月5日,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获胜上台执政,林清祥被委为财政部的政治秘书。但在1961年6月,由于他反对和与马来亚联邦合并,与行功党的政见发生分歧而脱离行动党,在1962年,与李绍祖、方水双等人宣布组成社会主义阵线(简称社阵),出任该党首任秘书长。   1969年7月,以不同意社阵的政策为由,辞去该党的一切职务。过后离开新加坡到英国读书。     参加罢考,首次尝铁窗滋味 参政20年・牢中过10年 陈来水报道     在新加坡政治最动荡的年代,他投身于汹涌的政治波涛,从参加学生运动,到争取独立、到与大马合并,他是个第一线的历史见证人。   但他退出政坛后,从英国回来,许多邻居甚至不知道,他就是当年鼎鼎大名的政坛红人。   林清祥参政近20年,在监獄中度过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