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概略
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概略 木马 前言 对于马来西亚华人的研究,长久以来就是国内外学者所积极从事的一个学术领域;它属于在研究整体马来西亚的其中一个部份。早期对华人研究的一些重要著作,大部份是出自于殖民政府官员或外国学者,所以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不可忽视的。至于华人学者(包括新、马、港、台与大陆)方面则迟至二次大战后才陆续有研究成果出来,本文是笔者以这两年来断断续续收集的一些资料做为基础整理而成。 在独立前, 一些英殖民地官员如巴素博士( V.PURCELL )、毕麒麟(PICKERING )、布莱特( W.BLYTHE )等都有些从事一些华人的研究工作。1877年11月4日,皇家亚洲学会海峡分会成立,隔年出版其学报,以供海峡殖民地官员及学者发表研究成果的主要刊物之一。1923年,这份刊物更名为皇家亚洲学会马来亚分会学报,至今仍未停刊。其内容多为华人的研究论文,研究领域包括华人私会党、地名街名的来源、人物传记以及早期华人移民社会面貌等;是研究早期华人移民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二次大战期间,大陆的沦陷而使得一批大陆学者逃到南洋一带,这些学者包括许云樵、张礼千、郁达夫等人,并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学会,推动南洋的研究工作,并且由许云樵主编出版的南洋学报,这批学者在研究时多利用中国史籍资料来考证东南亚的古代史和华人史;可惜的是,这些学者较少亲自动手去发掘一些“第一手”的资料。 以下,笔者尝试分几个领域来谈这些研究成果。 华人私会党 华人私会党源于何时, 并无资料可查。 1799年,槟榔屿的纽波尔德(T.J.NEWBOLD)在其所著“马六甲海峡英国殖民地的政治和统计概况”(POLITICAL AND STATISTICAL AC COUNT OF THE RITISHSETTLEMENTS IN THE STRAITS OF MALAKA,2 VOLUMES, 1839)一书中,最早注意到华人私会党在海峡殖民地的活动。其次是德国传教士米怜(DR.W.MILNE)在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报(TRANSACTION OF THERO YAL ASIATIC SOCIETY, 1827)中, 叙述 1818 年马六甲的一名私会党头目受嫌涉及一宗暗杀事件。 至于新加坡方面,莱佛士(RAFF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