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教育白皮书

1954年教育白皮书

[正式公布日期]

    1954年9月28日

「报告书委员会委员」
    拿督多拉辛甘(教育部长)、钦土活(财政司)、李长景医生(卫生部长)、拿督尼加米尔(房屋及市容计划部长)、米兰(邮政及电讯部长)、杨旭龄、拿督夏齐鸭都加德(柔州大臣)、英智尤素夫、英智玛禧颠及谢寅恭夫人等。

「委员会任务」

    (一)检讨1952年教育政策,在本邦财源缩小之情况下,保证获得最高可能之成绩。

    (二)依据将来数年间可用之基金,向政府当局介绍履行所有优先教育发展计划。

    (三)即求增加财源以维持教育的发展。

「内容摘要」
    这报告书(列为1954年67号)没有介绍任何政策的变更,它重申:

    (1)多种民族的学校(Multi-raciaI School)是统一马来亚国家的主要条件;
    (2)马来语与英语即是官方语文,学校必须教授这两种语文;
    (3)要有单一的教育制度和共同的课程。
    (白皮书第8页)

    该委员会也建议尽速发展“国民型”学校(National-School)“国民型”一词的引用是因为此等学校并不是免费的(与希望中的国民学校相反),但其收费只是占了学校收入的一小部份。同时尽量利用有限的金钱在方言学校挥进国民班,使后者慢慢地增加而取代方言班,成功实现国民学校的计划。
    (白皮书第18页第50节)


官方言论

    ‧政府现时面对的两项困难:

    (1)政府无充足的教育基金去满足一般家长的愿望。

    (2)政府不能将现时之教育水准降低,但因资金所限,既然不能予以提高则起码应予保持原状。

    教育特别委会报告书指出,鉴于政府现时经济的困难,故建议本邦教育应该实行有效经济教育政策。委会认为英校当局应该准许聪明小学生跳级,以便让出空缺,同时又无需增加教员及增建校舍。

威菲氏(教育部主任)

    白皮书建议将方言学校改变为准国民学校,主要是针对巫校,但是华校如自愿改变为准国民学校,也可以请求改制。
麦基里维(钦差大臣)

    希望现有的方言学校能逐渐地包含国民学校之若干主要特质,特别是有关教授英文之特质。

苏里曼氏(议员)

    如政府要人民负担教育费,政府所制定之教育政策应适应一般民,俾各族儿童均有受教育的机会。

民间反应


教总

教总呈意见书反对教育白皮书,同时指出,52年教育法令,以英巫语为媒介作国民教育的特征,简直是把教育的工具误当是教育的精神。华校如接纳改为国民学校,等于引狼入室,自己毁灭自己。

    反对步骤:(一)呈文钦差大臣,(二)发表告各界人士书,(三)联合马华中央教育委会及全马董事联合共同反对,(四)举行签名运动,促请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领导全马华人实行签名运动,(如果该会不接纳办理则由本总会办理之)    (中国报 10-10-1954)

教总代表正副主席林连玉,沙渊如,秘书饶恕,理事沈慕羽赴马六甲谒陈祯禄,就教育问题恳谈。陈氏力主华校应以华文教授,但认为当局之教育政策相当合理。  (中国报  7-11-1954)

甲华校教师会反对改变华校为国民学校原函;

    径启者,自从联合邦政府接纳主张完全消灭方言学校之巴恩氏巫文报告书,及通过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后,华校即处于岌岌可危之境,政府当局原拟于商业注册法令强力施行后,每年抽取一千二百万元设立国民学校,而置华校于死命,然事与愿违,由于经费不敷,遂变本加厉,通过教育白皮书,企图以蚕食方式在华校中开设国民学校方式之班级,及至最后一阶段,作整个之鲸吞,顾我华校之创办,乃我华人于千辛万苦中自力经营者,我人生为黄帝子孙,念先人缔造之艰难,懔后人守成之不易,岂容他人以伦天换日之手法,遂其鹊巢鸠占之目的,我人系炎黄裔冑,体内绝无点滴奴隶之血液,岂可出卖民族灵魂以苟安,吾人敢信贤明如贵校董事诸公必能坚决缳护民族文化,必能断然拒绝接受足以毁灭华文教育制度侵入华校,兹者特将教师舍总会宣言二种奉上,敬希博阅,并宾为宣传,以唤醒每一华人,警觉目前情势之严重,需群策群力,挽回危机,是所至盼,此致华校监理员暨董事部,校长暨教职员均照
    甲华校教师公会,职工会,主席沈慕羽
    (中国报  10-11-1954)


方言学校附设国民学校班级

    马六甲州教育局发出征求在方言学校附设国民学校班级之通告,且限于十日之前作答复。  (中国报  10-11-1954)
马华董联会决号召全马华校一致拒设英文班
议决:

(甲)坚决反对在华文学校开设国民学校性质之英文班。

(乙)据理向政府交涉,请其取消在华校设立国民学校性质之英文班之建议,及准许华文学校继续增开班级并予以津贴。
    (中国报 15-11-1954)

‧马华教师总会继续反对教育法令,成立九人委员会,处理维护华文教育问题,坚持所提三原则:(一)马来亚各民族教育平等待遇。(二)举办免费初级教育,而以各民族国语为主要媒介,至于非英校则以英文为必修科。(三)华文应列为本邦官方语文之一。

*定11月21日为华文教育节,主要表示坚决反对到底,因为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是在11月21日通过。

‧在上述会谈之中,教师总会代表林连玉提出四个意见。

    A.政府需要组织中央教育咨询机构商谈教育问题时,必须以全马华校教总会及全马华校董事总会为谈商对象。
    B.教育问题属于民族权利问题。
    C.政府对教育政策之意见,应以华人团体之意见为准绳,绝对不能随便征询几个华人的意见就强说是代表华人的意见。
    D.所谓国民教育特质,事实上华文学校已经充分地包含着这种特质,华校中已有教授中文英文及巫文。
    (中国报  16-12-1954)


雪华团体一致反对教育政策,杯葛设国民班。大会议决:

    (一)一致通过坚决反对一九五二年教育法令及教育白皮书。
    (二)组织一个反对教育白皮书之九人小组委员会,其委员为:洪启读(召集人)、陈济谋、梁志翔、温典光、林连玉、梁长龄、郭宫仁、曹尧辉、黄执珪。

    大会并授权该九人小组委员会执行下列事项:

    (甲)通告雪州所有华校,坚决拒绝在华校内开办与原来不同性质之班级,明年华校增加班级,而不能获得津贴时,亦应一律自行设法增加华文班级。
    (乙)草拟宣言,以大会名义发表。
    (丙)向钦差大臣呈递备忘录。    (中国报  18-12-1954)


雪华团体代表大会发表宣言

    第一我们认为华人不懂华文,是最耻辱的事,要华人的子女认识华文,只有保存华校。

    第二我们认为华校,是华人的私产,华人有自己的决定权,政府如有尊重我华人文化的诚意,请把我们所檄纳税款,多多的协助华校的发展。

    第三我们认为华校教授三种语文,对马来亚民族复杂性的社会,最有适应性。要改造的是只教一种文字的英校,因为他们单读一种英文,在将来的社会是极不适应的。

    第四我们知道华文教育的命运,已经被规定于不合理均法令中,要图挽救华文,只有争取不利华文教育法令的废弃,才得保障。
    (中国报  18-12-1954)


    雪州教育当局一行赴万挠,推动各校设立国民班。三育学校董事长林龙颜严词拒绝。在会谈中,教育局长陆克氏指林龙颜未能代表一般家长的意见,指令在本月廿日以前,由学校召开学生家长会议,届时教育长官将莅临参加,以确定一般意见,接纳或拒绝政府在三育学校设立国民教育班级之议。
    (中国报  13-1-1955)


    万挠三育学校董事紧急会议,决拒设国民班级。
    (中国报  14-1-1955)


    万挠三育学校开设国民班事,教育部长收回成命。特派杨雅灵,刘怀谷向董事部说项,维持三育原有班额并照旧有津贴,只向三育借教室一间开设国民班。    (中国报 16-1-1955)

    华人爱读华文的有力证据!州立国民班难产,该校当局发出七十封信征求学生入学,报名者区区六人,主其事者若冷水淋头。
    (中国报  21-1-1955)


    当局为推动设国民班,不惜施政治压力,并以官办华校引起带头作用。

林连玉揭穿雪州教育局长的三种手段,梁志翔促万挠华校学生家长加强警惕。  
   (中国报  21-1-1955)


    雪教长正式函万挠三育学校,商借一教室开办国民班,据称俟国民学校校舍完成即迁入新校。
    (中国报  29-1-1955)


    教育部长建议再谈在华校设国民班事,为教总断然拒绝!
    (中国报  7-2-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