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首相马哈迪政权

再论首相马哈迪政权 何启良 南洋商报 29.01.1995 如今尚未能“论定”马哈迪 马哈迪医生一九八一年就任首相,在位十三年,已成为大马独立以来在位最久的首相,传媒也因此把他作为焦点、至今评论马哈迪的文字和书籍在坊间到处可见,这方面的中、英、巫文著作可说是种目繁多,中文书堆里还有一本翻译歌颂马哈迪的诗集,可见对当今在位的首相的看法,理性的评述和感性的的赞美兼有,可说相当全面。从这些书籍的出版看来,其实在还没有掀起“王安石热”和“儒家和回教热”之前,大马社会已经浸身于“马哈迪热”里好一段时期了。 但是,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有点觉得,评论马哈迪,无论是他的个人性格或历来政绩,都有千头万绪、捉摸不定的感觉。个中原因不难了解,首相马哈迪不止仍然在位,而且声望炫赫,至今不坠,虽然为历来首相任职最久者,且继承人经已选定,然而他似乎还没有退隐之意,以后的变化如何尚属未知,故大马舆论界评论首相时不得不顾及到当前权势的实在与首相政治作为的延续和变化。况且,马哈迪医生就任首相这么久,理政不可谓不勤,政绩和效应自然繁多,论及他时要面面顾到实非寻常。所以若要“论定”,总结马哈迪还必须在再等一段时间。 第一阶段新意层出 以现在来说,依我管见,首相马哈迪的政权和统治可以大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从马哈迪就职那一年算起(即一九八一年),至约一九八四、八五年。当年马哈迪医生和他出身相约的拿督慕沙希淡合伙无间,缔造新政,组成了所谓“2M”政权,一时气势如虹,改革热潮高涨。一九八二年“2M”政权直接要求人民委托,举行大选,大选口号“廉洁、有效率与可信赖的政府”最能表示出那时的政治作风和执政的重点。我们发觉,每当新政权掌势时,必会有所谓“新扫把情结”(new broom syndrome)的出现,它必会企图与旧习或过去作一决裂,用以分别旧实力与新权贵。(以后新首相的出现时,我们亦可作出如此预料。现在副首相安华弘扬王安石变法,是否是一个暗示?)马哈迪就职首相后,曾重复多次说,新政府将会继续过去的政策,此举当然是为了安定民心。但是我们发觉他一上任后的所作所为,与旧政权回异之处颇多。首相虽然没有宣布一个全盘的新计划,但却从“零碎”的政策行动里新意层出,甚至有给人目不暇给的纷纭感觉。我们所熟悉的“向东政策”、“重工业化政策”、“私营化政策”、“马来西亚大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