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生直升中一问题面面观
华小生直升中一问题面面观 邓日才 教育部长拿督斯里纳吉在 10 月 7 日宣布:从下学年起华小及淡小毕业生可直升中一,不强制就读预备班。教育部较后宣布:凡考获小六检定考试 (UPSR) 国文二科 C 等者,都可直升中一。其余学生则须读预备班一年,始准升入中一。 教育部自 1991 年开始,强制规定,只有考获 UPSR “ 4A2C ”成绩者,始准直升中一,条件十分严峻。新宣布的办法,宽松何止十倍。 副教育部长冯镇安博士说,今年有 94,930 名华小六年级学生参加检试,预料有 60% 至 70% 人数,可符合条件直升中一。若按过去之录取标准 (4A2C) ,则只有 5% 学生可直升中一。 ( 见 9.11.95 各报新闻 ) 。 过去华社一直非议 4A2C 之限制,不合教育原理。乃因华小生要参加小学国文试卷,所考非所学,条件也十分苛刻。且华文科也要考到 A 等,更不符合实际需求。 现在,条件一下子放得这么宽,这究竟对华小及其他方面有些什么影响,实在值得深究。 达立报告书建议 中学预备班 (Remove Class/Tingkatan Peralihan) ,是在达立报告书 (1960) 第 273 节之建议下实施的。至今已历 30 余年。 其原意是要让华小及淡小,甚至当时的小学学生,在转入英文中学或巫文中学时,有一年学习英 / 巫文的过渡时间。 “ Remove/Peralihan' ,二词,原意是转换、迁移。译为“预备”,甚为贴切。意义更为具体而可取。 在转换教学媒介前,作好准备升入更高一个学段的功夫,用意甚美。 华小生在转入英中 / 巫中前,先打好英 / 巫文基础,的确是十分必要的。 只是预备班的办理,一直都不甚成功。先是课程不实际,教学松懈。近几年着重教 ( 国语 )(B.M.)(13 节 ) 及 ( 实用国语 )(AMALAN B.M.)(14 节 ) 二主科,教材形成大拼盘。教学上,多讲少做,练习不足。数学又未单独成科,只读些名词,作用不大。结果资优生,上课睡觉,白白浪费一年;资常生及资弱生,又学不到什么东西,根本没做好升中一的准备。 转换教学媒介 由一个学段升入另一个更高的学段学习,学生原本就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教材、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