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评论:吾土吾民

边缘评论:吾土吾民 安焕然 著 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成功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硕士,现任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副校长、中文系教授、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星洲日报》专栏作者。著作有《文化新山:华人社会文化研究》、《南方侠客 —— 陈联顺传》、《古代马中文化交流史论集》、《本土与中国学术论文集〉》合著《宽柔纪事本末》、《公心与良心:郭鹤尧传》、《柔佛客家人的移殖与拓垦》、《远观沧海扩一海南历史综述》等。 自序 早安,马来西亚 返马至今,竟已二十多年。 我于一九八 0 年代末留学台湾。大学时代,正值曾庆豹和黄锦树在《大马青年》论争「侨生认同」问题,而旅台大马同学会的「学术报国论」也犹言在耳。唯对我冲击最深的,还是当时台湾整个时代的氛围。彼时,「本土意识」正以一股前卫的反制力量冲撞着台湾当下的「大中华」思维。 我的母校成功大学,偏处绿色的南方。历史系的师生群中,大多研究「台湾」、热爱「乡土」,象征前卫而狂野的新潮。但就在我大二那一年 ( 一九八九 ) ,发生成大民主墙事件,学生以真名或匿名,大骂台湾执政者,斥骂校方,还臭骂「侨生」 ( 矛头直指我们这些华裔留台生 ) 是「国民党的狗」。我怒火中焼,下课后去民主墙对面的文具店买了海报纸,写起了生平第一张大字报。 一九九二年,我直升成大历史语言研究所硕士班。在林瑞明老师所教授的「台湾文学与文化」课的学期作业,写了长达四万字的〈内在中国与乡土情怀的交杂 —— 试论大马旅台知识群的乡土认同意识〉。后来这篇论文以上下两期的方式,刊载于华社资料中心出版的《资料与研究》。读台湾、思大马,当时的我,有很多想法,却没有太多杂念:我要回家。 我是在一九九五年年底返马的。回来不久,幸运地找到工作,就在南方学院任职,最初的职位是学术研究主任。我曾经是宽柔专科班马来学系的学生,或许是这份校友情缘,对南方有一份情。像个傻子,就这样转眼二十几年,从讲师到教授,当过九年中文系系主任,也接任过学生事务主任,现任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校长,经历过南方的风风雨雨,从学院到升格大学学院,春江水暖。而最可贵的还在于:教学相长。 也就在返马的第一年,被「拉夫」去当中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