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1, 2019的博文

曾孙女张美春心目中的张永福

图片
曾孙女张美春心目中的张永福 不记得从哪一年开始,张永福 (1871 ~ 195 9 ) 的曾孙女张美春 (65 岁 ) 便对自己的家族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从青春少女到步入乐龄,张美春不曾中断过对家族历史的搜寻。她的理由很简单:那是自己的根。 认识家族历史从晚晴园开始 20 世纪初的中国处在深刻变革和剧烈动荡之中,孙中山所发起的革命运动不但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还获得一群热血华侨的热烈响应,其中张永福和陈楚楠是本地辛亥革命人物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名字。他们是最早支持孙中山搞革命的本地人,分别在孙中山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担任过会长和副会长的职务。张永福还把与五弟合买供母亲陈宝娘颐养天年的别墅晚晴园借出来供同盟会使用。 70 年代初,张美春初访晚晴园。当时经朋友介绍,张美春正与陈天国交往 ( 两人现为夫妻关系 ) 。那时就读于新加坡工艺学院的陈天国,有一名好友的父亲是晚晴园的看守员,他因此经常到晚晴园会友。一次他也带张美春去,陈天国与一群友人在那里搓麻将,张美春觉得无聊便随处走走看看。 当时的晚晴园已是一座对外开放的纪念馆,馆内设有图书馆和展览室,展示孙中山的遗物及相关的历史图片和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的遗物。走着看着,咦,怎么高祖父张礼、曾祖父张永福等祖先的名字也出现在展览之列?张美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里就是晚晴园。 于 1994 年被列为国家古迹的晚晴园,在辛亥革命成功后便人去楼空,还一度卖给一名印度商人,几番转折后李光前等人于 1937 年将之买回,并交由中华总商会管理,现为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张美春说,历史是求学时代她最爱读的科目之一。由于她念的是英校,又受英国殖民地时代历史观念的影响,学校教授的都是西方历史,她对东亚史特别是中国史一无所知。而每当她想向父亲多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时,总是受到父亲的阻挠,不许她多问。晚晴园的“发现”对张美春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她捉住这条重要线索不放,与晚晴园保持联系,不断挖掘。她还因此结识了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已故前馆长冯仲汉,从他那里得知更多有关曾祖父张永福的生平事迹。 了解家族历史就可以寻找自己的根,就知道自己是谁。除搜寻家族历史,张美春还带姑婆张茂迪到晚晴园参观。张茂迪是张永福与第二任妻子陈淑字所生,她后来嫁到槟城,还积极投身当地的社会福利工作,担任过槟城女子青年...

南洋华侨张永福生平及其思想转变

图片
东南亚研究   2005 年第 6 期 南洋华侨张永福生平及其思想转变 高伟浓   秦素菡 (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   广州 510630) [ 关键词 ] 张永福;华侨;简评 [ 摘   要 ] 张永福是南洋华侨民主革命的先驱,早年为支持孙中山革命不遗余力。但抗日战争时期,却拥护汪精卫投敌叛国,为世人所不耻。本文论述了张永福的生平及政治活动,分析其拥汪叛国的几点原因,并对其一生作了简要评述。 [ 中图分类号 ]K828.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8-6099 (2005) 06-0056-04 An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Life of Zhang Yongfu and His Thoughts Shift  Gao Weinong & Qin Suhan <Institute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0, China) Keywords: Zhang Yongfu; overseas Chinese; brief comment Ab s tract: Zhang Yongfu was an overseas Chinese pioneer of demo c ratic revolution in Southeast Asia. He spared no pains to support Sun Yet-sen' revolution in his early years, but advocated Wang Jingwei's betrayal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was held in contempt by people. This article states all Zhang Yongfu's life and his political movement, analyses the reasons 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