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14, 2025的博文

哈勃深空美景

图片
哈勃深空美景     《哈勃深空美景》 由 英国广播公司( BBC )的《仰望夜空》( Sky at Night )杂志 编辑,李海宁翻译,并于 2019 年由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全书收录了 哈勃空间望远镜 拍摄的 116 张壮丽照片,旨在向公众普及宇宙学知识和太空探索的成就。书中不仅介绍了哈勃望远镜在 太阳系、恒星、星云和星系 等方面的重大发现,还详细阐述了望远镜的 技术剖析、多次维修过程 以及图像的 艺术化处理。此外,资料还讨论了哈勃的继任者 詹姆斯 · 韦伯空间望远镜( JWST )及其将如何通过红外波段观测早期宇宙 的计划。     一本通往高清宇宙的视觉与知识盛宴   《哈勃深空美景》是由英国广播公司( BBC )旗下历史悠久的《仰望夜空》( Sky at Night )杂志编辑出版的科普读物,精选了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其超过 25 年的观测生涯中拍摄的 116 张壮丽照片。这本书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对现代天文学革命性进步的深度解读。它带领读者从我们身处的太阳系启程,穿越恒星的生命轮回,探索星云的瑰丽构造,深入遥远的星系,最终触及宇宙最奇异的角落。   序言与精彩专题:奠定全书基调   在本书的开篇部分,编辑克里斯 · 布拉姆斯以激动人心的口吻阐述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非凡意义。它不仅是一个价值连城的研究工具,更成为了一个广义的文化标志,其拍摄的图像已跻身现代最具标志性的画面之列。这一部分还设置了多个 “ 精彩专题 ” ,从多个维度深入介绍了哈勃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革命》 :回顾了自 1990 年升空以来,哈勃如何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它最重要的发现 —— 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甚至改写了天文学教科书。 《空间望远镜剖析》 :简要介绍了哈勃望远镜的精密技术构造,让读者理解它是如何窥探深空并捕捉史诗级图像的。 《维修哈勃空间望远镜》 :讲述了哈勃望远镜从早期因主镜瑕疵导致的图像模糊,到宇航员们通过五次艰巨的太空行走任务进行修复和升级的传奇故事。这些维修任务不仅 “ 拯救 ” 了哈勃,更使其始终配备当时最顶尖的设备,保证了其科学产出的巅峰状态。 《空间成像的艺术》 :揭示了那些令人惊叹的宇宙图像并非 “ 所见即所得 ” ,而是地面团队将哈勃传回的单色数据,通过复杂的处...

旅行者号的故事

图片
旅行者号的故事   英国广播公司( BBC )《仰望夜空》( Sky at Night )杂志 编辑的《旅行者号的故事》 ,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于  2019  年出版。这些摘录重点介绍了  NASA  旅行者号任务( Voyager Missions )从最初的 “ 盛大的旅行 ” 设想到  1977  年发射后的坎坷旅程。材料详细描述了双子航天器 对木星和土星系统的重大发现,包括艾奥( Io )上的火山活动、土星环的复杂结构以及参与任务的科学家(如 琳达 · 莫拉比托和卡洛琳 · 波柯 )的经历。此外,材料也提及了旅行者  2  号继续探索 天王星和海王星 ,以及旅行者  1  号最终成为第一个进入 星际空间 的人造物体。   本书《旅行者号的故事》由英国 BBC 《仰望夜空》( Sky at Night )杂志编纂,王岚翻译,并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系列 BBC 《仰望夜空》杂志出版的图书之一,它从旅行者号航天器的 宏伟构想 讲起,介绍了这对自 1977 年发射的 “ 双子航天器 ”  在探索太阳系及太阳系外未知领域中所取得的 无数发现 ,以及它们未来的命运。书中还特别涵盖了参与这项任务的工作人员的 心路历程 。旅行者号的旅行为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启发,它们造访了 4 颗行星和 48 颗卫星(其中 23 颗是此前未知的),并不断重新定义着我们对太阳系的理解。   全书共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加上序言、内容提要和译者后记,内容涵盖了从任务的起源到其星际遗产的宏大历史。   序言与内容提要   序言和内容提要确立了旅行者号任务的历史地位和其惊人的成就,例如旅行者 1 号已经超越了太阳的影响范围,进入了前所未知的 星际空间 。尽管这对航天器所配备的八轨磁带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比普通智能手机弱约 24 万倍,但它们带来的发现仍然令人惊叹。书中特别邀请了多位亲身参与任务的工作人员讲述他们的故事,包括发现土星环中 “ 辐条 ” 的卡罗林 · 波尔科和项目科学家埃德 · 斯通。   第一阶段 宏伟的构想   本阶段详细介绍了旅行者任务诞生前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技术难题和发射过程。   旅行者号之...

海上佣兵:十七世纪东亚海域的战争、贸易与海上劫掠

图片
  海上佣兵:十七世纪东亚海域的战争、贸易与海上劫掠 郑维中     郑维中 所著的《海上佣兵:十七世纪东亚海域的战争、贸易与海上劫掠》 一书,主要聚焦于 十七世纪东亚海域 复杂的海上历史,特别是 郑芝龙 及其家族(如郑成功)的兴衰。书中详细探讨了 郑芝龙 与 荷兰东印度公司( VOC )之间 错综复杂的合作与冲突关系 ,以及这一时期 海盗 、 贸易 、 朝贡体系 和 军事斗争 等主题。此外,文本还提供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介绍,例如 郑芝龙与荷兰联手对抗海盗 的战役、 郑成功攻台 的决策,并讨论了 中国(明清)与日本、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 及外交活动,尤其关注 白银流动 在东亚海域经济中的关键作用。书中同时也涉及了作者对 台湾历史书写中复杂爱恨情结 的批判性思考。     著作概述与研究视角   本书利用中、日、荷文等多种史料,重建了郑氏四代(郑芝龙、郑成功、郑经、郑克塽)大约六十年的兴衰史。作者 ] 。本书主要关注影响郑氏集团诞生与消灭的 长期结构性因素 ,例如地缘政治、白银流动与海域网络。   绪论:失落的环节   绪论旨在详细描绘十七世纪中国东南各省郑氏家族政治及经济势力的兴衰,并尝试以郑氏在中国海创业的真实境况,平衡已知的中文历史书写。作者指出,传统史家多聚焦于明清易代之际政权转移的合法性问题,而忽略了郑氏家族海上贸易的真实维度掠。为了应对倭寇,地方官员开始招募 佣兵 ,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军事及财政自主权。最终,明朝通过 “ 私掠商人 ” 模式将部分走私商人合法化,允许他们在月港进行海外贸易(日本除外),为海防提供税收支持。   第二章:一六二七年以前的郑芝龙(尼古拉斯.一官)   本章讲述郑芝龙的早期生涯。由于荷兰和西班牙在成为郑氏集团在台湾大员地区所有追随者的可能领袖。   第三章:佣兵生存赛局, 1628~1631 本章描述郑芝龙成为明朝官军前的 “ 生存赛局 ” 。由于福建地区遭受饥荒,加上明朝总兵俞咨皋利用 “ 米禁 ” 囤积居奇,一官于  1627  年  7  月率领九十艘战船在南澳击溃福建水师,随后进攻厦门,意在解除米禁。一结束了这场 “ 生存赛局 ” 。   第四章:安海两洋贸易中心...

2006年古来宽柔中学毕业特刊

图片
  2006 年古来宽柔中学毕业特刊   古来宽柔中学 2006 年的初中毕业特刊全面记录了该校首届初中毕业生的学习生活与学校发展历程 。特刊内容涵盖了 学校的宗旨、校歌、校徽、校训以及董事和校长的献词 ,为读者描绘了学校的 基本面貌与教育理念 。此外,它还详述了 校园设施、 2005-2006 年的重要事件、各部门的报告及教学活动系列 ,展示了学校的 硬件条件、日常运作、课程特色和学生活动 。特刊中还包含了 师长们的名单与照片、各班级学生的人数统计和毕业感言 ,以及 学生作品和荣誉榜 ,体现了师生的风采与成就。   《2006年古来宽柔中学毕业特刊》是一本内容丰富、具有深远纪念意义的刊物,它记录了宽柔中学古来分校第一届初中毕业生的学习旅程和校园生活,同时也见证了学校从无到有、艰辛创建的历程。 以下是特刊各主要栏目的详细介绍: 刊首语  特刊开篇收录了 董事长献词 和 校长献词 。董事长献词中,林俊氐先生恭贺大家初中毕业,并强调初中毕业只是人生学习旅程的一部分,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加强日后竞争力,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他指出宽中古来分校是一所从零开始,汇集众人心血建成的学校,并寄语毕业生敦品励行、勤奋向学,共创分校辉煌。颜光辉校长在献词中则提到这是分校编辑的第一本毕业刊,恭贺初三编委们在无经验下完成工作,并祝贺首批370多名学生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校长强调初中学历已不足以应付社会需求,鼓励学生提升自身竞争条件,并指出华文独中需办出特色,推动教改与技职教育,以培育健全青少年。 基本校情  这一部分包含了学校的基础信息和精神象征。 国家原则 Rukun Negara强调了信奉上苍、忠于君国、维护宪法、尊崇法治、培养德行等核心价值观。 柔佛州州歌 和 宽柔校歌 展现了学校的地域归属感和校内精神。 校徽 的设计理念也得到详细解释:三角形和两近线条没有特别象征,但黄绿三色象征万丈光芒,而马来西亚的形状以及华、国、英文书写的校名,则寓意着宽中学生学习三种语文,前途光明灿烂。 校训 则明确提出了“如切如磋的觉悟,如琢如磨的辨剔,正正当当的行为,规规矩矩的态度”。 校园景色  该栏目通过 校景欣赏 、 学校建筑资料与馆室分配 以及 校园平面图 ,全面展示了宽柔中学古来分校的硬件设施。学校拥有可容纳2500人的 大礼堂 、5个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