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5, 2018的博文

新马来人思潮翻覆而来

图片
新马来人思潮翻覆而来 陈亚才 《资料与研究》第6期 1993年11月1日     巫统作为国阵的主干、组成政府的核心政党,其发展趋势在相当程度上左右本国的政治走向。因此,每年一度的巫统全国代表大会,特别是党主席的开幕演词,往往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     在1991年巫统全国代表大会上,首相兼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马哈迪医生对马来社会发出求变的呼吁。他强调“时代在转变,所有的事物都随着时代的转变而改变。那些不想改变的人,将被时代遗弃。没有一个民族,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现代世界的演变。”     基于这样的前提,首相提出新一代马来民族的概念:“我们需要新的马来民族和土著,他们拥有可以适应时代演变的文化,他们准备面对各种挑战,可以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与他人竞争;他们受过教育,有知识、是高雅的、忠实的、有纪律的、可信赖的及有效率的。”     去年12月上旬,第三届马来知识份子大会(Kongrea Cendekiawan Melayu Ke-III)在雪州的莎亚南举行。会议达致的其中一项议决案,便是总结出“新马来人”的五大特征:(一)重实效(Pragmatis)、(二)有冲劲(Agresif)、(三)具竞争能力(Kompetitif)、(四)敏感(Sensitif)及(五)有创造力(Inovatif)。他们将这五大特征缩写为PAKSI,有“轴心”之意。     今年,配合两年一度的党选,以财政部长兼巫统副主席拿督斯里安华依布拉欣为首的巫统“少壮派”,打出“新马来人”的口号作为竞选的策略。在传媒的推波助澜之下,这个口号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特别是在8月至10月间,评论文章涌现在各语文报章。     何谓“新马来人”?每一个人的诠释都不尽相同,似乎在定义上尚未达致共识。政治领袖在引用这个口号时,比较强调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成就;而学术界的视野较为全面,他们一再提醒马来民族在追求财富和权力的过程中,也应当唯护及发展本身的语文、文化、宗教及保存优良的传统价值观。学术界非常排斥将“新马来人”等同于“马来企业人”(Melayu Korporat)的偏颇论调。     “新马来人”的概念虽然由首相率先提...

《资料与研究》第12期

图片
《资料与研究》第12期  1994年11月1日 编者的话 焦点 我国大专教育私营化问题及其应有的导向   /佐摩教授●许德发整理 发展偏误与功利教育    /张景云 私立大专与大专私营化    /刘崇汉 大专教育私营化的利与弊座谈会 梅花峰 自主·自强·自立    /永乐多斯 最幸福的华人    /刘锡通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甄供 阿都拉欣事件如何收场?    /陈锦松 子宫的窘境    /张碧芳 新闻橱窗 人物 从马斯洛的动机论看张碧芳是谁    /吴海凉 文摘 阳光下不要再喊冷    /冯光远 访问 知识分子与文化传承    /黄文斌 以“理解”创造开放的社会    /许德发 新书介绍 《中国与海外华人》    /苏庆华 翻译 《砂劳越华人》第八章日治时期与光复之后    /陈振声撰●黄顺柳译 《解梅政治神活》 本书的内容是在探讨马来西亚80年 代中期至9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的政治 局势,当时在野的政党组成以政党联盟 的阵线,去抗衡执政了卅多年的执政集 团国民阵线,因而造成了所谓的“两线 政治” 〇 陈友信肯定,本书在硏究我国政治 体制的演化、政治反对势カ的形成过程 及两线政治大马政体演化,紧扣着现代 社会政治运动的硏究重点,是具有深远 的意义。 何启良博士对本书的评价是:它是 "当前寥寥数本以中文写成分析大马政 治的学术著作之一,也是迄今最坚实, 最杰出的一部。它不只拥有坚厚的理论 铺基,更重要的,是它解察的通幽洞微 和验证的实在谨慎。把它与相关著作比 较,这两个特色更显得突出” 〇 •大马爾线政治的评析(1985 —1992) ISBN 983-9673-29-7 版本:21 X 15cm 404 页 定价:RM25/ = 《当代大马华人政治省恩》 ISBN 983-9673-30-0 版本:21 X 15cm 168 页 定价:RM12/ = 当 代 大 兀马 政华 治人 省 《当代大马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