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政治风云)

风起云涌(政治风云) 戴小华 封面设计:黄春明 封面题字:张炳煌 丹斯里拿督李三春博士与作者 拿督斯里林敬益医生与作者 林吉祥与作者 丹斯里东姑拉沙里与作者 陈祖排博士与作者 邓育桓与作者 拿汀斯里茜蒂哈斯玛医生与作者 拿汀斯里王维娜与作者 序 ——中国报总编辑林通光 每隔两周一期的「戴小华话廊」于九。年八月初在中国报登场,足足维持了超过一年时间才落幕,它的出现增添了中国报的内容特色,也成为广大读者一次又一次难忘的星期天约会。在「话廊」曝光的全是重量级足金的风云人物,其中包括朝野的政界红人,成功的工商企业巨子,文化界名人。而每一篇的报导都有充实的内涵及生动的对话,受访者不论是叙述人生的经历或是抒发哲理、高见,都会带给读者一些宝贵的启示和收获。我们也不难想象到,戴小华女士在策划、采访与写作过程中所经历的苦乐滋味,不过,来自读者的热烈回响与鼓励,却是戴女士莫大的精神支柱和补偿,这股无形的力量,使她的「话廊」约会越来越有高质量的呈献,让广大的读者追看! 「话廊」编印成专集出版,无疑是一项喜讯。对那些有追看访谈报导的读者,由于时间的流逝,或许已经淡忘了内容,现在可以重拾记忆。至于那些错失良机的人,一册专集在手,可以很惬意地享受阅读的愉快了。 「话廊」所访问的对象,彼此之间似乎距离很近,其实是遥不可及。然而,通过「话廊」的访谈,大家对有关名人的思想、奋斗史、人生观有了较多的认识,这种功能正是「话廊」的贡献。 不过,这种贡献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首先,受访者必须对主持人有信心,才会接受访问,这是先决条件。其次,人物访谈是属于新闻专业的学问,访问者不但事先要做足资料的准备功夫,而且必须对各种课题有广泛的认识。在对话过程中,要能随机应变,要善于把握时机,在访谈交流之际,因对方的答案使访问者在脑际临时闪现及衍生的各项问题 , 及时向对方提出,这是访问者最难把握的一点,但是却非常重要。因为提出有智慧、有深度的问题,才能期望得到有智慧、有深度的答案。换言之,牡丹与绿叶两者必须配搭得恰到好处,才会有彰显的效果。 戴小华女士说:「为了增加访谈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