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看Gadoh

我的小孩看Gadoh
安焕然
 
9岁的女儿今年读小学三年级,跟一般小孩一样,很喜欢看戴敏非执导的《白蚂蚁》,屡看不厌。一天,我心血来潮,问她:“要不要看‘马来片’?Gadoh,也是很好看的!”
 
《Gadoh:Aku Bangsa Malaysia》是由Brenda Danker和Namron执导,探讨马来西亚新生代族群关系的一部电影,对白以马来话为主,附有华文字幕。故事围绕在国民中学一群青少年身上。学生以种族来分帮立派,在校园殴斗、打群架。为解决这个问题,校方特地成立一个戏剧学会,邀请一位颇有使命感的舞台表演者来协助这群学生,透过学习舞台表演的互动过程,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彼此冲突的症结,并不全是出在“种族”,从而摆脱了彼此间对他族的刻板印象,打破种族迷思,坦诚地相知相爱。
 
影片中透露很多大马真实的画面,对白一针见血。在校园厕所抽烟,在食堂打架,学生因对他族的误解而互骂粗话,稚嫩的女儿问:“爸爸,我们的学校真的是这样子的吗?”
 
华人家长常劝勉孩子:你要勤奋读书,努力工作,因为这个国家的执政者经常偏袒某个族群,华人不努力就要被淘汰;而在马来社群里也常有这样的警语:这土地是属于马来人的,必须捍卫马来人的特权和地位,否则永远会被华人霸占太多的利益。不论是华人社群还是马来社群,像这些类似民粹煽动的话语,一直傲慢地盘旋在马来西亚的天空。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马来社群里有官商相护的利益输送者,却也有温文友善、谦逊虔诚的回教徒;在华人社群,有克勤克俭的持家者,却也有作奸犯科之徒,岂能以肤色来判定一个人的好坏善恶?
 
“和戴敏非的《白蚂蚁》相比,哪一部比较好看?”女儿回答:“Gadoh。”为甚么?单纯地她笑说:“因为《白蚂蚁》我看太多遍了。”
 
听到女儿这句话,心头为之一震。不是说《白蚂蚁》不好看,而是我们长期都以“华人”视角看问题,只看到华人的强,也只看到华人的悲,很少能够从跨族群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不是常识问题,而是认知的问题、态度的问题、胸襟的问题。
 
钦佩《Gadoh》这部电影的拍摄,还在于执导的人不是华人。既感动也很惭愧,我们的华社精英能拍出这样有跨文化格调的电影来吗?如果说《白蚂蚁》是笑中有泪,却是调侃了之的搞笑片,《Gadoh》则是一部有血有泪,感慨之中让我们必须自省,同时让我们看到微笑,看到希望的电影。
 
当愤懑指责他族蛮横无理的时候,要警惕那往往不是“种族”的问题,而是某些既得利益者的顽固所致;有些令人很不舒服的事,其症结很多时候也不是回教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与此同时,更要反省,身为华人,我们又正直到哪里去?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安焕然南方学院中文系主任201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