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学僵化了!
安焕然
“小学时,我就与许多小朋友一样被父母灌输英文比华文重要的想法。华语,只要我们能够与人沟能就行了。因此小学华文课都没专心聆听。直到五年级,换了位华文老师,说了好多好多故事给我们听,自此我很期待华文课的到来。上中学,我选择了独中。我期待着学习文言文,想从中学习古人先贤的用语和经历。但它让我失望了。每天老师一进课室就像开水笼头般照着课本念,然后叫我们把他所说的重点抄进笔记本里。文言文也是照着课本里的注释加以翻译,这样的学习有意义吗?马华教育是为了发扬中华文化,为甚么我们却变成了文抄猫?现今的华文教育就好比一间工厂,而我们就是被操作员盖上标签注明日期期限,大小重量一样的物品,再经过等级测验后,包装好、装箱,送出厂。噢!恐怖的教育工厂……”
批阅南方学院华文课学生的答卷,心惊。这两个学期,我出了一道申论题:身为马来西亚华人,请写出你学习华文的经历,并指出学习华文或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45分)。原是想听听同学学习华文的真心话,没想到,我们新生代在中小学的学习华文经历大部份是无趣,甚至是有点厌恶的。现今孩子的华文水平下降,错不全在学生。谁要负起责任?
大马是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外,全世界华文教育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不论政府有没有帮忙,华社出钱出力兴办华校的精神是伟大的。问题是,我们极力维护的所谓“母语教育”,其教学方式,其教育机制是否如此这般的僵化了。
若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智慧,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就必须改变。如果我们的教育机制缺乏了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筑了一道高墙,还谈甚么创意性教学?教育理论谁不会,关键在于你不能画饼充饥。教育理论是要实践的,问题是,稍微视察我们当下的华文教学,到底用的是哪门子的教育原理。
看看学生们的真心话吧!一位学生说:“关于学习,很多人都因自大而错误了观念。不管是甚么学问和知识,认识了一点就觉得已经可以站到最高点了。然而,不要以为我们是华人,就代表我们已经很懂得甚么叫华文和中华文化。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外表看似坚硬,但内在却是已被食鱼鸟夺走肉的贝壳。”
另一位学生评析“教育部副部长和邱家金的辩论。邱博士说呢,马来西亚的华校如复制猫,所教出来的学生除了抄袭,其它甚么都不会。我国教育副部长则说,华文是一个死背的科目,当然要靠复制啦!我也不能说他们错,所谓人各有志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复制与否,那些都是其次,重要在于,复制,是否能够做得更好。有道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着他的学习华文经历:“我国中的华文课,教得随便,名句精华背后的意义典故一概不提。在一次年终考试,我写一篇作文,如是我写不好而分数低,我无言。可是评语却是作文太感情化、情绪化,作文不能写诗。我看了分数最高的作文,是一篇家里进贼,小学六年级程度的作文,文中放了几句成语就能是最高分。和老师理论,愤怒啊!当场把考卷撕了,离开,留下那篇不得志的文章碎片,依稀记得我那首诗是改写自李煜的《相见欢》。最后几行……欲不泣,离人泪,几回难,又是花开花谢朱颜残。当我妹问及SPM是否该拿华文,我不知道。这种华文不拿也罢,拿只因为是我们的根啊!”
阅读着孩子们的真心话,我无言以对。放下红色的原子笔,批改不下去了。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安焕然‧南方学院中文系主任‧201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