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不只是拿来讲的

中华文化不只是拿来讲的
安焕然
 
今年初举行的第七届马来西亚汉学研讨会上,有位讲师提呈《孔子的小人观》论文。会上就有观众问:“为何孔子说女人和小人一样难养,为何孔子要如此为难女人?”主讲人有点窘迫。若以为“孔子说了那么多的名言,为何世人偏偏要在乎这句话”,实有点回避问题。还是在旁担任主持的马大中文系讲师严家健回应得好:“别回避,也别纠缠。孔子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篇》第25章。完整的句子是这样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你看得懂多少是多少,不管你认不认同,孔子毕竟是说了这句话,是古代一位男人视角下的女人性格。圣人毕竟是人,有其偏见,亦有他个人观感。儒家文化、中华文化不全然完美无缺。文化是生活方式的总和,它会变,亦有其产生的背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文化。
 
最近,南方学院中文系几位同学爱谈佛理,听说还一度谈到要吵架。一位也是学佛的学长返校,与同学经验分享,知道了这事,微笑地回答:“佛理不只是拿来谈的。”
 
同样的,学华文,就只是学汉字汉语,学语言和书写吗?我反对。这样的认知太浅薄。如果说“语言是民族的灵魂”,学习语言,不仅是工具,它更应该学习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厚文化,而且学习华文和中华文化,不是拿来“讲”的,更不只是拿来考试,或是拿来比赛看谁的汉语常识懂得多。中华文化的内涵是要用心去感受的。是知易行难,是内化,要去自我要求,实践的。
 
我们平时关心些甚么?父亲节快到,问学生甚么是孝?你会很自然得到这样的答案:听从父母的意见、不使父母生气、勿使父母操心、减少父母的辛劳、尊敬父母、荣耀父母、奉养父母、让他们过舒适的生活等等。然而,孝行的核心在于你的行为,而不是用来讲的,也不是拿来问的。是否我们真正做到了尊亲、悦亲和养亲?
 
《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生也”,亦即指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的来源。但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当下,可别盲从中华的“廿四孝”,以为那全是好东西。要知道,传统中国之所以重视孝道,与其以农立国的传统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家庭是小农经济的基本核心,强调家里晚辈要对长辈依顺服从、传宗接代、奉养父母,成了维护家庭和谐、团结和延续的重要道德规范和教化准则。然而,这样的行为规范培养出来的传统孝道,却常是敬畏有余,亲爱不足,忽略亲子间的了解和情感互动。所谓“父慈子孝”,应该是在互爱、互尊、互重、互敬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运作的。今之孝道的培养,应该是亲爱胜于敬畏的亲子关系。
 
善待父母,谓之孝。但可别夸张地说,孝就只是华人伦理价值所专美。曾听一位回教徒朋友说:“回教徒都是恐怖份子吗?荒谬!一位持守回教教义的人,他连对父母都不敢大声说话,像这样谦和的回教徒怎么会是恐怖份子?”在大马,我们常会看到马来家族携家带幼外出,闲坐游逛、围聚野餐,和乐融融。我常常在想,这不也是儒家文化强调的家庭和谐的理想境地吗?为何我们华人总是少了那份闲情雅致。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但也别无知的认为,爱人就只有华人最懂。《圣经.哥林多前书十三章》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我不是基督教徒,却爱唱这首诗歌。爱是永恒,跨文化、跨宗教的对话是必要的;抱持欣赏和包容的态度,去了解各种族的家庭观,相信也是很有趣的事。这其中一定有很多共鸣的地方。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安焕然南方学院中文系主任201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