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海南──郡在大海崖岸之边
安焕然
先秦时期,中国东南部为百越族聚居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朝威服岭南,在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分别设置南海、桂林和象郡。当时海南地处象郡之外徼。
秦末,南海郡龙川县令赵陀乘中原危乱之机兼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建都番禺(今之广州)。
汉高祖刘邦既定中原,乃采招抚怀柔之策,派遣陆贾出使南越,立赵陀为南越王,和辑百越,使无南边之患。然赵陀实为一方之主,自拟天子之制,尔后更威服闽越、西瓯、骆越诸部,国界势力东西万余里。
直至汉武帝元鼎年间,南越内乱,汉武帝遂派伏波将军路博德平灭了南越国,并将其地分置为9个郡。其中隶属交址部刺史,设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的儋耳、珠崖两郡,其地就在海南岛,是为海南岛并入中国版图最早的两个行政地名。
但自海南设郡以来的百余年间,不时发生与土著的冲突事件。其“难治”,诚如《汉书》所记:“自初为郡县,吏卒中国人多侵陵之,故率数岁壹反。”实乃地方官员之贪婪、跋扈所致。
根据《汉书》记载,从汉武帝置郡(公元前110年)到汉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的60余年间,海南土民较大规模的暴动有9次之多。汉朝政府以为难治,乃收缩其地方行政编制,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既罢儋耳,合并入珠崖郡。
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朝廷派兵镇压海南民乱,遭受遽烈反抗,镇暴军官(护军都尉、校尉及丞等)11人,仅2人生还,“卒士及转输死者万人以上,费用3万万余,尚未能尽降。”
至汉元帝之时,海南民乱又起。贾捐之(西汉名臣贾谊的曾孙)以为海南:“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与禽兽无异”,是一个“弃之不足惜”的地方。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汉元帝乃从贾捐之的建议,撤销了珠崖郡,改降为朱卢县,隶属合浦郡所管。
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汉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址,抚定珠崖,撤朱卢县改设珠崖县,但仍属招抚县。虽言至今海南多处有伏波将军的传说,但马援在海南登陆的事实,却不见于正史记载。或其征战楼船路过寄泊海南,民间传说、立祠祭祀与历史想象,尚待考古的印证。
汉朝政府对海南的统辖断断续续,而且地方官僚既酷又贪,扰民不已;海南民悍,频叛难服。而朝廷士人亦不重视海南之地,以为蛮荒外徼,弃不足惜。因而自汉武以来百余年,中国王朝经略海南,无多大实效。此后之魏晋六朝,海南也只是徘徊于中国王朝统治的触角之外。
中华民族常以其伟大的融合力为荣。然而,我们的历史叙述亦经常受制于“汉族本位”的偏见与不见。中原与边陲之间,在认知上、在管理上、在族群的互动关系上,实际上存有很大的落差。如何“发现海南”,恐怕还得从“移情”的了解开始。
星洲日报/边缘评论.安焕然.200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