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华敦堡垒话育才
育才小学干1908年创办,是全马第二号古老的华校。它首先租赁拿乞路三栋店铺开课,1909年于休罗街尾端靠近“红绿灯”地区搭盖第一校舍。
首座校址呈正方形,四边砖墙环绕,中分两列教室,左右各五间,采用木料分隔,木栏仅有四尺高,外人一目了然,声浪容易传入,稍微影响课堂“讲解”情绪。后部乃礼堂,下雨时供周会用途。中央辟长型草场,给学生散步徘徊,天晴也可在此开周会。门前有个圆形小花圃,禁止踏入。离花圃三四丈处,有一座小板屋,里面放了一架钢琴,十张八张长凳,供学习歌咏时启用。歌唱室外乃后来的初中部校舍,侧边有食堂。
1924年增设初级中学,租用毗连的“霹雳矿商公会”洋楼充校舍。小学部稳健发展,人数居全市之冠,慢慢地中学部空置的课室也用上,再不敷时,扩充中学部尾后的两间单层教室,这样一直到1941年末。
陷入战事
故蔡任平校长30年代中期从唐山来马就任校长,励精图治,督察严明,早晨上班,星期日放假也不例外,各同事孜孜不倦,恪守纪律。为了响应抗敌救国,南洋各校发起捐钱活动,每班置备封妥铁箱铁罐,注明“南侨筹赈会”字样,老师们时常率领高材生到处卖花筹款。
不过,这可苦了高小二班(五六年级)暨中学生。他们每月轮番出勤,随着导师上街戮力宣扬,大唱《保家乡》《义勇军进行曲》。他们喜欢改变歌词,例如把最后一句“冒着敌人炮火,前进!”唱成“坝罗拢总炮火,前进!”这固然引起听众失笑,顺手投下两三个铜板(铜镭),却隐藏了“怡保陷入战事”的不祥预兆。
不久,日军终于杀到,在怡保举行两次大“肃清”后,勒令商肆重开做生意,三月宣布恢复小学教育,中学关闭为“敌产”。育才被改名为“第一华校”(Daichi
Kako),可用华语授课,唯每日必须上日文课一节或二节。课本除“军政监部”(Gunsei
Kainbu)发配的日文本外,其他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教材,学生手抄。英文禁绝应用。原校校长教职一概留任,不准离职。蔡任平校长被迫“落水”,直到年底藉口病痛辞职,以摆脱“文化汉奸”嫌疑。
增添良师
光复后,育才在1945年11月复办,战前教职员有蔡校长、萧法民、简应元、张冠焕、李迥群、黎益三、王贵兴、黎敦可、张倬云、谢绍春、杨官照(英文)等中小学师资。另加聘陈文发、李云天、谢亚华担任英文科目。普通科新丁是张素景、张扬兴、黄汉基、林锦树、杨凤生等。
1946年中,董事部在张珠、刘伯群、丘乔等支持下议决在小学部前面的空场地上修建第二校舍:一排木板教室,四周围板壁,上覆白锌片。之后学生教员数目直线上升,堪称北马最高学府之一。
1948年7月,中学部搬往江沙路中华大会堂,旧址让予小学部使用,于是另聘校长管理,增添良师助阵,兴旺情景延续到80年代。教师阵容有“阴多阳少”的趋势,俗语说“好男不当兵”,似乎变为“不当师”了。至90年代开始,所有三座旧址一一拆毁,筑造新校舍,成为今日美轮美奂的华校堡垒呢。
2000.04.07
建于1909的育才小学第一校舍
资料来源:朱宗贤著《怡保城乡散记》页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