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州华文独中复兴史1975

霹雳州华文独中复兴史1975

 

目录

1.序言㈠——全国学校董事会主席 林晃升

2.序言㈡——全国华校教师会主席 沈慕羽

3.发展霹雳州华文独中展望——霹雳州华校董事会联合会主席 胡万铎

4.霹雳州华文独中复兴史—霹华董联会协助华文独中发展工委会总秘书 沈亭

5.霹雳华校董事会联合会回忆录——前霹华董联会义务秘书 刘曼光

6.霹雳华校董事会联合会章程

7.一九七三—七五年霹雳华校董事会联合会会议录(附独中工委会)

8.独中工委会总秘书厉次会议上工作报告

9.一九七三年九月十三日全霹注册社团代表大会席上教总主席沈慕羽局绅致词全文

10. 一九七三年九月十三日全霹注册社团代表大会席上霹雳华校董联会协助华文独中工委会主席胡万铎致词全文

11.霹雳华文独立中学发展基金征信录

12.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独中工委会招待各地工作人员大会图片

13.霹雳华文独中九校第一届联合运动大会

14.霹雳州华文独中联合庆祝教师节

15.演讲比赛

16.1972-73-74-75霹华董联会工委会暨各区联络主任玉照

17.霹华董联会1972-73-74-75职员表

18.全霹华校校友会联合主办千人宴

19.霹留台同学会义展

20.各界义卖图片

21.三民中学校刊

22.育才中学校刊

23.育青中学校刊

24.南华中学校刊

25.培元中学校刊

26.培南中学校刊

27.崇华中学校刊

28.深斋中学校刊

29.华联中学校刊

30.附录

()霹雳州华文独中在复苏中——沈亭

()发展霹雳独中的首要条件吃苦精神——沈亭

()大马漫步——星槟日报

()独中基金之前因后果——沈亭

()捐助独中——陈林

()协助独中解决经济难题——星槟日报

()霹社团支持独中筹款——光华日报

()安顺三民独中展望——郑思盛

()独立中学必须振作起来——子峰

()和教育界老前辈李卫农谈华文独中——石岗

(十一)霹雳华文独中统一课程建议书

(十二)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

31.编后话——沈亭

 

 

 

序言()

全国华校董事总会主席 林晃昇

 

华人在基本上是组成本邦三大民族之一,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华文教育的问题也就是国家的问题,而且是有其历史根源的。我们应该从马来西亚建国史上,及马来西亚独立史上来检讨独中的问题,才能确定国家教育及民族教育问题。

 

从整个亚洲的历史,和整个华族在东南亚的历史来看——我们回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有东南亚的国家,几乎全部或多或少都沦于世界列强的掌握中而蒙受一种殖民地的统治。有些国家名义上徒有自治的名目,实际上却是处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地位。华人在东南亚虽是一个独立国的侨民,但本身的祖国也因为受到列强政治与经济的不断的侵略,徒有独立国之名,其实也是处于一种半殖民地的地位。由于自己祖国的地位的沦落,因此在东南亚作为侨民的地位也是非常脆弱的,往往被作为「剥削」的对象。在一百几十年来,华人由于祖国命运的改坷,在封建制度下已经养成一种忍气吞声的半奴才相。而华文教育是由华人自己主办,消极的以侨民脆弱的地位来维持华族的精神与文化,把命运和中国连在一起。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恢复了他统治马来西亚半岛的地位。在受了联合国解放殖民地的一种精神的影响下,华人既与当地的各大民族,紧紧地站在一起,改变了作为侨民的态度,而积极参与民族独立的斗争运动。在三大民族的同心合力下,这独立的斗争运动终于成功了。而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很遗憾的,由于错误的观念,在独立后的廿年来,华文教育并没有得到与其他同为本邦公民的母语教育一样的公平的处理。然而作为国家的主人翁,我们最先要确定的是,我们应否作为是生于斯,死于斯的一个效忠于马来西亚的公民,把命运和马来西亚国连在一起,确定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应该尽一切应尽的义务,同时也应该争取我们应享受的一切权利,一反侨民办教育的态度,在教育问题上采取一种最基本最坚定的立场。我们赞成以马来语为国语,但也坚决的争取在合乎宪法的精神下,与共同组成本国的其他种族的语文文化,一样应受到维持与发展。惟有这样,才能合乎多元种族社会的须求。因此,华文教育也应该在这种情况下,被当作多元民族的国家的问题来看待和处理。

 

由于本邦的教育政策和实施上严重的偏差,在一九六一年以后,华文中学的改制,并没有达致有如一些政治家所想象的——是促成国家团结与合乎一种马来西亚情况的制度。相反的,经过十多年来事实的证明,改制后的独立中学,已完全违反了广大的华人的一种愿望。作为一个热爱与效忠本邦的一个有责任的公民,我们必须想办法纠正这种错误,尽力去争取,务使这个问题能达到一种合乎情理的解决,否则,这个国家将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最近东南亚整个局势的变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由于骨牌理论的看法,使每个人在心理上和感觉上产生一种如在飘摇风雨中摇摇欲厘的局势。不过,我完全同意我们的内政部长加沙里沙非的意见,骨牌理论不一定适用于今天的东南亚,更不适合于马来西亚。由于历史的教训,长期战争的一种经验,已经证明了决定战争的胜负不是在乎经济和军力,而是在乎人为。既然这样,我们就必须了解到,假如我们希望我们的国家达到国泰民安,进步与繁荣,不像东南亚邻近的国家所发生的一种可悲的下场,那么,政府就必须做到给予各族公民的机会均等,权利与义务均等,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上,绝对不能允许用一种政治的优势促使国家社会的某一部份或某一集团来操纵,而引起社会有种不平等,有种分化,有种埋怨,终而产生一种危害。如果政府能真正关注到这一点,那么,骨牌理论才不会真正的实现。

 

换句话说,我们对于独中的要求,乃是基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一种要求,使华裔公民能够得到母语教育平等的权利是天经地义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种斗争的前途也是光明的。最近这一两年来,独中运动蓬勃的反应,学生的增加,捐输的热烈,正证明了这是符合广大华人的一种愿望的。为了整个国家的前途,相信这种愿望能够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

 

近年来说,霹雳州的中学改制是有着他的一种难忘的辛酸史,由于他们所受的打击,所以对于独中运动的感受更加深刻。最近霹雳州独中工委会要编纂霹雳州华文独中复兴史,作为历史性的一些报导。为了效忠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国家的前途,为了把华文教育问题作为国家的问题来看待,所作所为应该是得到赞许和敬仰的。展望不久的将来,马来西亚的历史,我们将发现到独中运动将是马来西亚教育史上的一个转戾点。我们也将会看到,真正热爱马来西亚的华裔人士,是怎样的为着他们的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而斗争,使到这个国家能够真正的免于作为西方强国的一个骨牌,而能够自立自主的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

 

 

 

 

序言()

全国华校教师总会主席 沈慕羽

 

霹雳州独中复兴运动,自从一九七三年发韧以来,已经有三年的历史了。这三年来,奄奄一息的独中,从绝望中复苏。生存的意志,一天比一天坚强,生命的力量,旺盛而充沛。

 

这不能不归功于胡万铎、沈亭、陈孟利诸公的领导有方,还有许多热爱华教的专业人士、校友、董事的竭力支持,而力量最庞大的,莫如从四面八方的各阶层的共鸣。

 

胡万铎初接任霹董联会主席时,那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局面,荆棘载道,他却抱着破斧沉舟的决心,敢面对许多人为的困难,把阻力化为助力,把悲愤化为力量,有志者终于得到胜利。

 

独中是全体华人的学府,是华教的堡垒,所以独中的兴亡,人人有责。犹忆当初为群策群力计,曾发动召开全霹社团代表大会,以广号召,增强声势。特邀我从马六甲飞来助阵。从会中若干迹象,明眼人发现有些貌合神离,口是心非的游移份子。但我鼓励大家必须站稳立场,坚忍不移,不要害怕,唯有正义才能嬴取群众,董教总及全国华人都会做后盾的。

 

华文中学是怎样给人吃掉,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对这惨痛的往事,是不能忘记的。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不要再让华文小学也被人家诱骗,纳入所谓政府的教育主流。又被吃掉。如果华小被吃掉,那就是华教的命根被拔掉了,万劫也不能超生了。因此,我常说,华小是独中的命根,独中是华小的延续,两者相依为命,息息相关。我们要维护独中,同时也要提防华文小学被侵害。

 

母语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不愿做没有灵魂的人,我们必须坚持母语教育的存在,促请政府接纳三千四百个华团的教育备忘录,实现母语教育平等的原则,这才是华教的治本药方。那种出卖灵魂的糖衣毒药,我们绝不可再上当。

 

古语说:「殷忧启圣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我们的独中,好像孤臣孽子,它是在忧息中煎熬着,它将磨练成华教干城,颠扑不灭的华教明灯。

 

历史的编纂目的,是在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和策励将来。我们缅怀独中的复兴,历经沧桑,血泪的经验,促使我们更坚强地迎接大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我们将以大无畏的精神,创造更灿烂,更辉煌的独中教育。

 

一九七五年七月廿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