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复生民族教育言论集
第一辑 关于大马华教体系与办学方针
华教办学者应以身作则 批评政党应对事不对人
1990年2月26日《南洋商报》报导
宽中前董事长黄复生冀华文教育的办学者以身作则,在批评政党时应对事不对人,也不对党,这样才能保持团结与合作。
黄复生於接受本报的访问而针对独中与政党的关系时发表其看法。
不过他也不希望看到从政者利用独中,来捞取政治资本,有目的而来。
他说,不论是什么党,帮助独中是义不容辞的,因为他们的子女也可以念独中。
对办学者来说,黄君说,我们不要一味批评或攻击政党,应对事不对人,更应尽量避免谈过去,历史的教训我们要汲取,现在的政治领袖不应承担前人的过错。因为目前的政党不少已经换血,由新人接班,办学者能以身作则,对事不对人,人家才会乐意协助。
今后独中办学方针
谈到独中今后的办学方针所应走的方向时,他强调,独中必须兼顾学生的吸收能力与适应能力,才能使学生在接受十二年的中小学华文教育后,不论是选择就业或升学,都能适应。
他解释说,独中注重母语教育,由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除华又外,还有史地等也用华文课本,所以独中生都保持高水准的华又是肯定的,至於其他的知识科,尤其是高中数理,用第二语文教导,更能加强学生日后的适应能力,也迎合国情,他们在就业时,学以致用,在外国升学,也较能适应,即使是台湾的大学,也用英文。
他不认为,在中学里,只有全部学科都用母语才能灌输人生观与价值观,语文只是一种工具罢了,更重要的是其内涵。
他指出,独中的部份学科如高中数理化采用英文本而兼用华语讲解,绝对没有违背母语教育的原则。
他说,独中必须加强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训练,目前全国不少独中已开始在高中办电子电工班或其他工职科类。
他指出,我国已经开始工业化,如果华裔不注重这类人材,一定赶不上时代。至於其他先进国家,在过去,七十巴仙的中学毕业生是接受学术性的大学教育,而现在的情形恰好相反,大部份的学生都在大专院校内接受理工科和技术课程。
他希望华人改变过去对『工』字不出头的观念。
他说,从太平洋区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华文的应用日广和投考独中的学生激增情况看来,家长对独中更具信心,所以独中的前途是光明的。
董事交流会很成功
询及他对这次在福隆港举行的华校董事交流会的感想时,他说,这次虽然第一次举办的这类交流会,但却十分成功。华小,独中的负责人有机会聚集一堂,互相交换意见与了解,也可以听到一些过去没有机会听到的消息,得益菲浅。但美中不足的是,交流会只举行两天,对讨论一些学术性的问题,时间还嫌不足。
他建议,各州应先举办州级的董联会,先收集各县的交流会意见,浓缩后,再交到全国交流会,由各州代表深一层讨论,并且时间要长,好像生活营那样,针对教学方面,学术性问题,如教学媒介语,各科,课程内容,社会组织,联络学校,等等课题,作更深入的讨论,这样效果会更好。
黄复生个人则不大赞同大专院校全部私营化,他认为,政府应保持原有的国立大学,同时鼓励民间办大学,并且政府也应该津贴民办大学,才能使教育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