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外州居民纷纷涌入新山 导致华小年年面对 校舍不敷应用难题 并普遍缺乏合格师资与设备

黄复生民族教育言论集

第十一辑 代表新山县发展华小工委会的言论

 

由於外州居民纷纷涌入新山

导致华小年年面对 校舍不敷应用难题

并普遍缺乏合格师资与设备

197959日《南洋商报》报导

 

    由於外州居民纷纷涌入新山,不但造成人口激增,也导致新山区华文小学每年都面对着校舍不敷应用难题。

 

    另一项难题就是新山县区数十间华文小学普遍缺乏合格师资,设备与教员。这些因素妨碍了华小的顺刑进展。

 

    这是新山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黄复生接受本报的专访时的谈话。

 

    他说,教育部每年都有拨款发展学校,但由於数额有限,幸新山区热心人士不断的捐助下,部份学校都扩建临时校舍,供新生上课。

 

    黄复生指出,合格师资缺乏和学校设备不够是新山县区三十八间华文小学最普遍的现象,因此每年教育局都派不少临时教师到各校负责教学,他希望教育部尽量训练更多合格教师,以迎合教育发展的需要。

 

    他说,华小学生爆满的例子以新山市区五间宽柔小学最为显著,每间每年平均增加新生一百名以上,增加一百名学生,意味着要增加两间新教室才能应付。

 

    他说在热心人士的支持与乐捐下,宽柔五校已获得超过十万元基金充扩建校舍用途,由於学生每年都不断增加中,他吁请华人社会应看清楚华裔的教育问题,继续发扬热爱华教的精神,使更多华裔子弟有机会进入华校念书。

 

    他说,除了宽柔五小,三小及二小扩建临时校舍外,宽柔在直律街的第一暨第四小学,在董事会与家教协会所组成的建委会之努力下,校后的有盖走廊已经完成,在近期内,学生车便可以直接到校后载学生,学生便不必在校门口直律街搭学生车,不但雨天不淋雨,同时也协助缓和直律街的交通拥挤情形及避免交通意外发生。

 

    他说,新山发展华小工委会曾联合柔南教师公会举办华语演讲比赛,并决定於六月二日假宽中讲堂主办华小与行政专题演讲,目的是使各校校长和教师能更进一步对专业工作有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