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真言
26-01-08
我从来不要求什么
胡万铎
在任何的华团无论举办任何筹募活动都列出详细的征求及奖励方法,以鼓励社会人士捐献。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是筹建学校基金出钱多者,大则以“某某行政楼”或“某某纪念讲堂”或“某某机构教室"或刻名于征信录中以作为表扬。这是我华人“饮水思源”传统美德的一种表现方式。
虽然我及家族对深斋颇有贡献,但我并没有要求回报,因为我曾目睹及经历一些事实,使我领悟到为社会谋福利,无需耿耿于怀别人的回馈。即使是他人自愿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早年,大慈善家胡文虎出钱出力做了许多公益事业。每次他都留一只虎头作为标志,也曾被人讥为“沽名钓誉”!
先父献议创办深斋中学,客家公会同仁,鉴于先父的大力支持表示赞扬也于稍后的时间提出以先祖谥号“深斋”命名。因为“斋”者,即是学舍,与学校相符。家父虽有推辞,但见大家盛意拳拳也就勉强答应。同时,董事部为表扬先父为教育事业贡献良多,还在深斋中学置放一尊铜像让后人敬仰他的高风亮节,但是很可惜,铜像因无人拂技,日积月累而尘封满身。尊重变成侮辱,令人啼笑皆非。
另有一例,则是先父在世时也捐献一地段及楼宇予圣母医院,该医院负责人为表扬先父之义行也设置铜像于凉亭之中让人敬仰,同样地忽略鸟群寄居于上,弄得先父铜像全是鸟粪。
还有一例则发生在中国乡下,先父于50年代开始便资助乡下之发展,尤其是在教育,医药服务及公共设施领域。乡亲父老为表扬先父之热心公益,也特地铸造一尊铜像置于医院前厅。可是在文革时期,他们在非常时期恐受牵连急忙地叫人运走先父之铜像。这数起的实例,令我感觉到名誉是虚幻的,充其量只是让人知道某些人的慷慨与付出。如今先父之铜像我只安放在家中及办公室只供自己人凭吊。
因为我也看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所以至今为止,我在深斋及教育界捐献的款额不少,但我却是低调处理,也不强求什么,只是随心所安。虽然其间,有些董事曾向我建议提出一些表扬的措施,我都一一拒绝,除非我羽化登仙,那时候他们要怎样做,我已经无法阻止。不过学校的历史一定要翔实地记栽。
今天,人们在急功好利的催化下,人与人之间轻易相互侵害,动辄视对方为仇敌,人际关系被喜斗好争者所破坏,人心变得丑陋无比。我庆幸自己的决定,虽然仍对着一些疯言疯语,却以平常心看待,无需理会他人之批评而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