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斋叫后人太沉重

胡说真言

18-02-08

深斋叫后人太沉重

谢清发

 

从事华教工作30多年如一日的董总前任主席胡万锋,在2008119日与26日的《东方日报》〈胡说真言〉》专栏,分别撰写了《公道自在人心》与《我从来不要求什么》两篇文章,慨叹人心之难测,不过,他准备以平常心去看待“疯言疯语”。

 

霹雳州怡保深斋中学,是由胡万铎之先父胡曰皆献议创办的华文独立中学,后在客家公会的建议下,以胡万铎先祖父谥号命名。有鉴于此,胡氏家族就背负着筹建深斋中学的重任,而在胡曰皆去世后,胡万铎就从爱尔兰弃学归国继承父业,当然,也继承了客家公会与深斋中学董事长的职责与重任。

 

鉴于深斋是胡万铎先祖父之名,因此,为了发展深斋而展开筹款时,胡氏家族自然责无旁贷,抢先捐献,而客家公会的领导人与同乡也不落人后;在复兴独中运动的上世纪70年代,不同籍贯与阶级的华裔,对深斋中学也一视同仁地施予援手。

 

当然,在展开筹募发展基金时,客家公会的义工与深斋中学的师生,会面对不肯捐献者的冷嘲热讽,指胡家财雄势大,胡万铎一个人即可资助有关的发展工程。

 

由此可见,以先祖父之谥号命名的学校,其实就是一种非常沉重的负担。当年在乡情殷切献议之下,而接受深斋中学的命名,胡曰皆没有想到在他逝世之后,留给后代的深斋中学荣誉,也是太沉重的负担。

 

幸亏克绍箕裘的胡万铎是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长子,他在继承父业之后,表现出他不但具有守业的能耐,而且还具备扩业转型的才华。胡万铎成功地充实及壮大家族的资产,使到胡家可以长期地援助深斋中学的不断发展,包括迁校兴建新校舍。

 

在胡万铎和为华教奋斗的精神感召下,他的受英文教育的弟妹们也都爱上了华语华文。如果胡万铎不是胡曰皆的长子,如果他父亲送他去英校就读,那么历史可要改写了。

 

胡万铎披露其先父之纪念铜像,在深斋校内“闲置"致灰尘满布,显示霹雳客家公会与深斋中学忽视当年创办深斋的历史。尽管胡万铎与其家族不曾要求董事部在巍峨堂皇的校舍纪念胡家之贡献,重新谱写深斋中学之创办与发展史却是当前急务。

 

客家公会和深斋中学是一体的,因此,客家公会与深斋中学的领导人,在发表“我们的会务与校务之能迈向康壮大道,就是靠大家精诚合作、出钱出力支持和热爱的成果,并非任何个人或某家族所能‘占为己有’的成果”之前,了解一下历史,并盛视深斋的过去,就不会如此轻率地侮辱为深斋尽心尽力的胡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