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控诉~峇冬加里屠杀惨案
64年后罹难者家属赴英国法庭揭露英军暴行实录
郭仁德 郭义民著
1948年12月11日至12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峇冬加里的一个橡胶园内,英军射杀了24名手无寸铁的村民,烧毁村庄,幸存的妇孺被迫搬离。许多家庭自此颠簸流离,三餐不继。
罹难者家属展开逾60载为至亲申冤之旅
追讨英军屠杀罪行工委会
英国高等法庭宣判峇冬加里惨案裁决后,英政府代表首次出席纪念惨案的64周年追悼大会。图为英驻马最高专员石羽庄严的向列着24名罹难者名字的横幅鞠躬与献花。
截稿前,我遇到来自山东潍坊的朋友,不禁想起诸城的杰出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我以这句话,献给我父亲郭仁德先生与谭蓉阿婆。
本书的收入将悉数用于建立与维持峇冬加里惨案纪念碑。
序
陈凯希
64年前的峇冬加里屠杀24名村民的冤案,故事简单,情节却复杂。1948年英国殖民地军队的误杀,被夸大为光辉战绩。丑闻在1970年被英国国内报章揭发,但英国政府为了大英帝国的尊严,想尽方法把案情压下。经过了几代人,几次政党轮替,但英国政府坚持不退让,拒绝处理这案件。
30多年的“真相”攻防战,从最初由英国媒体揭露内幕,到1990年代马华公会及2003年行动党分别介入,但英国政府百般阻扰调查,加上种种原因而始终不得要领,折翼而归,最后不了了之。
这宗背景跨越60年,是大马独立斗争初步的最大冤案,直到2008年在郭仁徳带领下,再度摆上世界舞台。但这时重要人物逐渐凋零,是否让这2百多年殖民统治中冰山一角的事件从此石沉大海呢?
在2008年初发动的“追讨英军屠杀罪行工委会”,能够坚持到今天,是前有郭仁德,后有郭义民。他们父子二人,大义凛然,挑起这个没人敢挑起的历史重担,追索冤案的真相,锲而不舍。
郭仁德先生爱国爱人民,为素昧平生的罹难者打抱不平。在他义无反顾的带动下,律师出身的郭义民,也致力支持父亲的行动。义民在几年前开始参与这案件时,就开宗明义说不收律师费。4年来,他确实分文不取。
义民在郭仁徳去世后继续完成这个任务,他放下自己的工作,优先处理这个被视为史无前例的越洋控诉、抱着义薄云天的情怀,勇往直前。
基于社会责任及个人信念,我参与这个行动。但整个过程我只是提出一些建议,实际上由始至终,都是郭仁德和郭义民父子积极带动的成果。案件也是郭义民作总策划下,形成了一个集体行动的团队。参与者如罹难者家属、乌鲁音村民、义务律师、英国代表律师及许多义务人士(包括华总一路护航),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在马来西亚屡次进行签名盖章运动,提呈请愿书予英驻马最高专员署与到马访问的英国首相,在英国则有法律诉讼行动。这屡败屡战、越战越勇的持续工作逐渐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
大家无私奉献,不畏挑战,在缺乏资金及时间线拉长的逆境中奋斗,终于在2012年9月取得了多个重大突破。
工委会最大成就是让英国法官同意律师团的证据,推翻英国政府的官方说法,这案情的基本真相已经解开。但英法官不批准召开听证会,以致无法谕令英政府道歉赔偿,实属遗憾。峇冬加里屠杀案与肯雅茅茅惨案是英国殖民历史上黑暗丑陋的一页,也映出了统治者为保政权而镇压异己、残害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的恶行以及试图掩盖丑行。
大英帝国主义的幽魂还是存在的,我们未能在英国设立听证会,足见英国政府没有勇气承认当年罪行。但我相信上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必会取得胜利。毕竟证据与罪恶己公然揭开,前殖民地普通老百姓对抗英国政府有此“战果”,己是史无前例的成就。
这个过程中也让我们看到了英国还是有许多有志之士,有良心的人,如律师哈尔佛及资深媒体人伊恩等他们具有国际主义的精神,令人佩服。另外,英国也提供法律援助金,这是他们有诚意帮助受践踏、受害的人,这或许是英国的可敬之处。
记得1973年我刚出狱不久,刚好郭仁德写了一部《劳工党血泪廿年》,要我为他作序,我毫不犹疑地为他奉上一篇拙作。30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孩子郭义民把峇冬加里屠杀案的法律诉讼和社会运动写成这本《越洋控诉》,我欣然写下这篇序文,说出我对这个法律行动的看法。
这本书每一章都有特点,例如分析了英政府试图将责任推卸给雪兰莪苏丹的策略,十分笨拙,终被一份秘密文件揭穿,以及记录这过程中的博弈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但我觉得最可贵的是,这书记载了跨世纪的战役(第五章,第三节),例如如何取得法律援助金,如何突破法律上的局限,如何连连发出司法行动预告书逼使英国政府首次作出回应等,终于还原整个过程的真相。
我知道义民在写作过程中,记录了很多在后来才解密的资料。这许多官方档案原是不可能公开,若不是罹难者家属与工委会的坚持,这些掩盖丑行的官方档案是无所遁形。
无论最后这个法律诉讼如何定案,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向世人清楚说出60多年来的曲折离奇,英国政府掩盖事实的丑相,也让后人记得先辈在这块土地上曾遭遇过何等悲惨的不幸。
在历史洪流中,许多平民百姓的命运被大时代改变。但面对诸多不公不义,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造一个人间有情、社会有正义的和谐世界。但愿大家都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唾弃战争。
2012年12月9日
*陈凯希先生现任“追对英军居杀罪行工委会”执行顾问。
序
罗正文
他们在写历史
郭仁德及郭义民所联合撰写的《越洋控诉》是一部史料价值极高的著作,称它是史无前例应该还不为过。这部书完全是从作者的“日记”中一五一十记录出来的,在史学上我可称之为“当时之笔”与事后迫想不同,所以最为可信。就此而言,它比当年英军在肯雅茅茅屠害事件更具有历史纪实的意义。
英国统治马来半岛长达百余年,上个世纪40年代24名手无寸铁的乌鲁音华裔村民在园垣工作时,惨遭英军包围及当场杀害。64年来,罹难者亲属四处奔走,希望能为被诬告为恐怖分子的亲人伸冤,讨回历史公道,但却屡屡受挫。屠杀惨案的最后一名成年目击证人兼受害者谭蓉老太太,也已在2010年的4月含恨离开人世。现在读了郭仁德父子这本新著,我们才对当年峇冬加里屠杀事件及事后的司法诉讼的整个过程获得一个清楚的认识。本书又保存了许多相关史料文件记录,一些是英国被迫公布的档案资料以外的珍贵史料,更进一步为《越洋控诉》提供了语境和事境。说本书是英殖民暴行的缩影是绝对正确的。
读了这本书,我自然有许多感想,并不全是由此书而起,而是因为我早已读过有关英殖民马来半岛的许多史料,包括英国史家索特(Anthony Short)的著作。这些史料与作品之间互相加强、互相补充,使我对“峇冬加里惨案”前后一段关键性的变化获得了一种犹如亲临其境的认识。但是我不可能把我的所感所思一一写出来,那将是一场浩大的工程。这里我只想就我感触最深的一点略说几句。
2008年成立的“追讨英军屠杀罪行工委会”在经过数年努力向英国提出法律诉讼,要求英政府道歉与赔偿后,英国法官终于在2011年正式批准屠杀案在英国法庭司法审查的申请,因而英政府必须在法庭上面对罹难家属的控诉。我看了这几处的讲法,十分惊异,也十分兴奋,因为这正是我近20年来一贯的观察,没有想到竟在英官员口中得到证实。我当时的观察很容易被人看作是一种“偏见”而不予理会,但英官员是当时执行殖民政府路线的人,他们的理解是绝对权威。必须声明,我并不是因为个人的论点获得证实而沾沾自喜,而是因为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推断出殖民统治的解体及必然的后果。
上述的论点现在已不是我个人的臆测,而是当年英殖民政治的总结。此所以加速了殖民统治的终结。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殖民统治在执行的过程中,是靠不断加紧的军事暴力来维持的。这样的局面可能勉强持续一段时期,但不可能一世、二世、千万世永远敷衍下去,否则历史上便不会有朝代更替之事了。这是《越洋控诉》一书给读者的最大启示。
郭仁德与郭义民两位先生都是有心人,他们都在写历史,只要人间有正道,我不相信这宗惨案没有平反的一日;而我更相信,从历史的学术潮流看,不同形式的极权统治解体的过程不走到最后一步是无法停止的。是为序。
2012年12月6日
*罗正文先生现任TROPICANA FOCUS执行长、资策综合研究中心执行顾问、中华国学书院副主席。
自序
父亲郭仁徳先生在2010年1月2日逝世后,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他在2008年发起“追讨英军屠杀罪行工委会”(工委会)的工作,以及继续撰写与真实记录这运动的始末。
父亲发起这项运动全属偶然。他在2003年动过肾脏移植手术后,常要从沙登住家开到车程一小时的峇冬加里温泉泡脚。他说泡脚能帮助血液的循环。过后,他就索性在2007过年前搬到离温泉约5公里的乌鲁音新村居住,打算在那里安享晚年,过着宁静的生活。但历史遗留下来的空白页,父亲却不能袖手旁观。峇冬加里惨案的罹难者及其家属,大都是乌鲁音人。这次惨案虽己经过60载,但当地社群还是不能忘记惨案的经过,因为死者都是含冤而终的。
就这样,父亲联同好友发起平反这起冤案的运动。我是他的儿子,又是执业律师,也就顺理成章参与这项运动,直到今天。我父亲原先将这本书的书名称为《史无前例的越洋控诉》,但经过身旁好友与编书专家的建议,我决定删除“史无前例”这形容词,并添上副题与说明,让整体书名明显地表达本书的重点。
这本书记录了我方与英国政府的法律诉讼论点,各执一词,以及英国高庭法官的裁决。我希望通过此书,读者可运用心中的一把尺,凭智慧与良知,作出公允的判断。
此外,这本书也记录了一个社会运动的发起、策划、联络、定位以及与英政府的博弈。从本案法律程序启动以来,英政府坚持不认错的说法,直到2012年9月,英国高庭法官推翻具误导与企图掩盖事实的“官方说法”为止,全都一翔实记录下来。这些笔记都可让其他社会运动作为参考。
出版这本书还有一层积极的意义。随着法官裁决10项无可争议的案情以及推翻“官方说法”后,罹难者的冤案确实已平反。英政府强套在24名罹难者的罪名已被洗脱。但是,英政府还没为射杀无辜与手无寸铁的平民道歉与赔偿。因此,工委会还是不放弃,于是联同华总、隆雪华堂人权委员会以及青运,一同发起“道歉吧,英政府”签名运动。若读者认为英政府应该向罹难者家属道歉,请签署夹在书中的明信片,再寄给英国首相,表达你们的心声。
从峇冬加里屠杀惨案发生后约一星期,罹难者家属寻得了被随处遗弃的亲人尸首,悲愤难平,从此踏上为至亲伸冤之途。她们不屈不饶的精神、可歌可泣的故事打动许多人的恻隐之心。他们包括1970年《人民周报》与英国警官威廉斯、1992年《冷血屠杀》纪录片制作团队、1993年马华张天赐与马警官西华拉玛以及2008年父亲郭仁徳、陈凯希、陈观添与全体工委会成员、媒体人沃德夫妇、马律师团队以及英国律师哈尔佛团队。这些人在面对峇冬加里屠杀惨案与英国政府不公不正的欺瞒行为都挺身而出,前仆后继地维护罹难者家属的尊严及还原历史真相。经过逾60载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破。英政府代表英驻马最高专员石羽首次于2012年12月12日出席纪念惨案的周年追悼大会,并向罹难者墓碑鞠躬与献花。
基于以上几点,工委会同仁决定委托我本人,以工委会名义出版这本书。
父亲从2008年开始记录,到2009年年中就逐渐搁笔,那时英政府在接到我方律师司法行动预告书后,收回先前拒绝我方要求设立听证会、道歉与赔偿的决定。他所写的篇章大都在本书的第二章。其余的章节,都因司法审查官司导致许多档案解密,而作了大幅度的改动。在调整后,整本书以我作为第一人称的方式细述事件发展过程。
这案件历经各种高低起伏和挑战,能够完成这本书,也同样必须克服不同的困难。在此,我衷心感谢每一位幕后工作,促成这本书面世的功臣,他们包括刘素芬、王风娇、张静文、陈建汉、林玉华以及林风风。
我也要感谢罗正文,一位自1993年就跟进这起惨案的资深报人,针对本书撰写的形式、编排提出宝贵的意见。林水檺教授、张瑞慈老师与叶汉伦也在编辑、校对等事宜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他们把此书梳理得更加专业。大众书局董事经理林丽娥,自3年前得知我欲出版此书后,就义不容辞的给予协助。她的承诺在3年后依然有效。在林丽娥的协调下,大众书局的王虹毅然协助这本书的编排、校对与设计。
我也对《星洲日报》编辑部与资料室提供档案照片致以万分感谢。
我要感谢我太太张丽慈,她在律师楼把关、把家庭顾好,让我能在没有后顾之忧下,专心的处理峇冬加里惨案的诉讼事宜。说到这点,我的合伙人杜奕焕的功劳也不小。母亲林巧英也多方面地给我鼓励与指点。
感谢最重要的人物一般上是最后上场的。工委会能够坚持走到今天,感恩得到许多来自海内外的律师、学者、传媒、学生、政治与社会工作者的协助,我在此谨代表罹难者家属与工委会向您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及谢意。
祈愿罹难者在九泉下安息。
郭义民
于吉隆坡律师事务所
2012年12月12日
目录
序——陈凯希
序——罗正文
自序
越洋控诉人物简介表
10项无可争议的案情
[第一章]延续几个世代的冤案
1.1 以父之名
父亲筹划工委会
陈凯希出钱出力支持
3个阶段的漫长行动
坚持追讨真相的决心
1.2全村家破人亡
全村男人惨遭杀戮
殖民政府炫耀战绩邀功
充满疑团的调查报告
张洪及随队警员的口供
英国国会记录官方说法
家属悲惨无人闻问
1.3英国政府干预调查
英国报章揭露英军罪行
英军向警方承认屠杀
政治干预改变调查结果
英政府为私利掩盖真相
1.4欲盖弥彰的真相
英纪录片揭露屠杀与掩盖
英政府悄悄复查案件
张天赐带领家属报案请愿
大马警方积极调查
英政府再次插手阻扰查案
英政府无法辩驳的事实
[第二章]庭外部署与社会力量
2.1聚集各方力量
各族律师义务加入
峇冬加里实地调査
初步规划法律战术
2.2全国社团积极声援
全国568个社团呈清愿书
60年首次举行追思会
向最高专员署呈备忘录
2.3远赴伦敦策划法律诉讼
马英律师合拟计划
整合3份死者名单
2.4资深记者揭露英政府丑行
大马人首获英法律援助金
媒体与法律合作
2.5父亲骤逝
痛失至亲
关键证人谭蓉病逝
[第三章]漫而密的起诉行动
3.1司法行动预告书
英政府回函出现破绽
依法挑战行政决定
村民因种族偏见被杀
3.2英政府初步拒绝
英政府再次要求缓控
初步拒绝成立听证会
政府报告为官方说法背书
3.3挑战英国政府法律观点
立法回溯解套不合法
违反英国普通法原则
联合国规定赔偿责任
英外交部干预马警方调查
违反《族群关系法令》第71条
英政府证据分析不足
时间久远无法阻挠查案
驳斥英政府10要点
3.4英政府正式拒绝请求
推卸殖民时代法律责任
惨案发生远超索赔时限
正式拒绝设立听证会
[第四章]越洋起诉英政府
4.1申请英助金一波三折
官司不打赢、不收律师费
不作他想,提呈控状
马英民间团体相助
最终批准法律援助金申请
4.2英法官允准司法审查申请
我方司法审查控状
英政府答辩状摘要
我方反驳答辩状摘要
我方第一回合胜利
英政府详尽答辩状
4.3密集备战
权威史学家相助
向到访英相和平请愿
行前汇报,整装待发
[第五章]跨世纪审讯
5.11伦敦法庭正式审讯
英媒体关注惨案
案情陈述抽丝剥茧
英政府“供奉”具误导官方说法
真相是英政府最大教训
5.2英政府或雪苏丹责任?
谁是苏格兰卫队?
调派苏格兰卫队来马
马来亚宪法框架
5.3超级战役既输也赢
推翻官方说法
先前调查失误
英政府须负法律责任
判决喜忧参半
英国高庭被本土案例制约
超级战役从零开始
[第六章]前仆后继维护尊严
6.1议决上诉
他不累,我就不累
案件涉及公众利益
高庭拒绝上诉许可申请
6.2道歉吧,英政府!
即刻在国会撤回官方说法
肯雅茅茅惨案诉讼
当代人的公义征途
后记
重要记事
(1948年12月-2012年12月)
作者介绍
“追讨英军屠杀罪行工委会”
28/4/2008扩大改组后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