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与生活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插图第11版)

地理学与生活(插图第11版)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美]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尔姆·D. 费尔曼 著

黄润华,韩慕康,孙颖 译

 

书名: 地理学与生活

作者: [美]阿瑟·格蒂斯,朱迪丝·格蒂斯,杰尔姆·D. 费尔曼

译者: 黄润华,韩慕康,孙颖

书号: ISBN 978-7-5596-0509-2

版权: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地理学是什么?

1.2 学科的发展

地理学的分支

地理学的重要性

1.3 地理学的若干核心概念

位置、方向与距离

位置

方向

距离

大小与尺度

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

地方属性永在变化

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方的相似性与地理区域

空间分布

区域的类型

1.4 地理学的论题与标准

1.5 本书的结

 

2

2.1 地理学的工具:地图

2.2 在球体上定点

网格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2.3 地图投影

面积

形状

距离

方向

2.4 比例尺

2.5 地图的类型

地形图和地形表示法

专题地图与数据表示法

点状符号

面状符号

线状符号

障眼法

2.6 遥感

航空摄影

非摄影成像

传感器的类型

卫星影像

2.7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数据库

GIS的应用

 

第一篇 地球科学传统

 

3 自然地理学:地貌

3.1 地球物质

火成岩

沉积岩

变质岩

3.2 地质年代

3.3 大陆

3.4 构造力

地壳运

广泛挠曲作用

褶皱作用

断层作用

火山作用

3.5 均夷作用

风化作用

机械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块体

侵蚀营力与堆积作用

流水

河流景观

地下水

冰川

波浪,洋流与海岸地貌

3.6 地貌区

 

4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

4.1 大气温度

地轴倾斜

反射与逆辐射

减率

4.2 压与风

气压梯度力

对流系统

陆风与海风

山风和谷风

科里奥利效应

摩擦效应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

4.3 洋流

4.4 大气层中的水分

降水的类型

风暴

4.5 气候、土壤与植被

土壤与气候

土壤的形成

土壤剖面与土壤层

土壤性状

土壤分类

自然植被与气候

演替

自然植被区

4.6 气候区

热带气候类(A

热带雨林气候(Af11

萨瓦纳气候 Aw32

季风气候亚类(Am31

干旱气候类(B

热荒漠气候 BWh74

中纬度荒漠和半荒漠气候(BWk44BS104

中纬度湿润气候类(C, D

地中海气候(Cs63

副热带湿润气候(Cfa612

西海岸海洋性气候(Cfb106

大陆性湿润气候(DfaDfb102142156

亚北极气候(DfcDfdDwb167)和极地气候类(E1611) 高地气候类

4.7 气候变化

长期气候变化

短期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5 自然资源地理

5.1 资源术语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资源储量

5.2 能源资源与工业化

5.3 非再生能源

原油

煤炭

天然气

油页岩和沥青砂

核能

核裂变

核聚变

5.4 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燃料

木材

废弃物

水能

太阳能

其他可再生能源

地热能

风能

非燃料矿物资源

非燃料矿物的分布

案例研究:

5.5 土地资源

土壤

湿地

森林资源

美国的国有林

热带雨林

5.6 资源管理

 

第二篇 文化-环境传统

 

6 人口地理学

6.1 人口增长

6.2 关于人口的一些定

出生率

生育率

死亡率

人口金字塔

自然增长与倍增时间

6.3 人口转型

西方的经验

分裂的世界日渐趋同

6.4 人口方程

人口重置

移民的影

6.5 世界人口分布

6.6 人口密度

人口过剩

城市化

6.7 人口数据与人口预测

人口数据

人口预测

6.8 人口控制

6.9 人口前景

惯性

老龄化

 

7 文化地理学

7.1 文化的组成

7.2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环境对人类的制约

人类对环境的影

7.3 文化的子系

技术子系统

社会子系统

意识形态子系统

7.4 文化变迁

创新

扩散

文化互渗

7.5 文化多样性

7.6 语言

语言的传播和变化

标准语和变体语

语言与文化

7.7 宗教

宗教分类与分布

世界主要宗教

犹太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印度教

佛教

东亚民族宗教

7.8 族群

7.9 性别与文化

7.10 多样性的其他方面

 

8 空间相互作用

8.1 空间相互作用的定

8.2 距离与空间相互作用

8.3 相互作用的障碍

8.4 空间相互作用与新发明

8.5 个人活动空间

生命阶段

机动性

机会

8.6 扩散与新发明

传染扩散

等级扩散

8.7 空间相互作用与技术

汽车

电讯

8.8 迁移

迁移类型

迁移动机

迁移屏障

迁移模式

8.9 全球化

经济一体化

国际银行

跨国公司

全球营销

政治一体化

文化一体化

 

9 政治地理学

9.1 国家政治制度

国家、民族与民族国家

现代国家的演变

对国家的挑战

国家的地理特征

大小

形状

区位

核心与首都

国界:国家的边界

天然边界和人为边界

按聚落分类的边界

成为冲突之源的边界

向心力:提升国家的凝聚力

民族主

一元化机构

组织与行政部门

交通与通讯

离心力:对国家权威的挑战

9.2 国家间合作

超国家主

联合国及其下属机

海洋边界

国际海洋法

联合国分支机

地区性联盟

经济联盟

军事联盟与政治同盟

9.3 地方性与地区性政治组织

地理表象法:区划问题

政治力量碎裂化

 

第三篇 区位传统

 

10 经济地理学

10.1 经济活动和经济体的分类

活动类型

经济制度类型

发展阶段

10.2 初级活动:农业

自给农业

粗放型自给农业

集约型自给农业

不断扩大的种植业

集约化和绿色革命

商品农业

产品控制

农业区位模型

集约型商品农业

粗放型商品农业

特种作物

计划经济下的农业

10.3 其他初级活动

渔业

林业

采矿业和采石业

10.4 初级产品贸易

10.5 第二产业活动:制造业

工业区位模型

其他区位因素

交通特征

集聚经济

即时生产和柔性生产

比较优势、外部采购和境外业务

强制性因素

跨国公司

世界制造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高科技模式

10.6 第三产业和超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服务

超第三产业

10.7 世界贸易中的服务业

 

11 城市地理学

11.1 城市化的世界

11.2 城市的起源及演变

城市聚落的区位

11.3 经济基础

11.4 城市职能

作为中心市场的城市

作为生产和服务中心的城市

作为行政和公共机构中心的城市

11.5 城市体系

城市等级体系

等级-规模关系

世界城市

11.6 城市的内部

义今天的城市

土地利用模式

中央商务区

中央商务区之外

城市形态模型

城市形态的变化

郊区化

中心城区的衰落

市中心复兴和中产阶级化

城市的社会区域

家庭状况

社会地位

种制族度控制

11.7 世界城市的多样性

西欧城市

东欧城市

快速成长的非西方城市

前殖民地和非殖民地城市

城市首位度与快速增长

非法聚落

经规划建造的城市

 

12 人类对环境的影

12.1 态系统

12.2 对水的影

水的可利用性

河流整治

农业水污染源

化肥

生物杀灭剂

动物粪便

其他水污染源

工业

矿业

城市和居民区

控制水污染

12.3 对空气和气候的影

空气污染物

响空气污染的因素

酸光雨化学烟雾

层损耗

控制空气污染

12.4 对地貌的影

挖掘作业产生的地貌

倾倒产生的地貌

地面沉陷的形成

12.5 对动植物的影

生境破坏

猎与商业性开发

外来物种

中毒与污染

12.6 固体废物处理

城市垃圾

填埋

焚化

减量与循环利用

危险废物

 

第四篇 区域分析传统

 

13 区域概念

13.1 区域的性质

13.2 本章结

13.3 地球科学传统中的区域

地形区

天气与气候动力区

自然资源区

13.4 文化-环境传统中的区域

作为区域核心的人口

语言区

心像区

政治区

13.5 区位传统中的区域

经济区

城市区

按生态系统划区

 

附录:地图投影

重要词汇

译后记

出版后记

 

 

 

前言

 

在电影《梦幻之地》(Field of Dreams )中,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 stner)所扮演的角色要在他位于艾奥瓦州的玉米地里建造一个棒球 场。激励他建造这个球场的信念,就是竖起招军旗,自有吃粮人1975年,当我们第一次想到要着手编写《地理学与生活》一书的时候,同样的愿望也在鼓舞着我们。那时美国和加拿大没有几所大学的地理系为学生开设这样一门通论课——就是试图使学生全面了解本学科的课程。相反,大多数地理系分别开设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或文化地理学的课程。

 

我们意识到大多数学生只修一门大学地理学课程,只有一本地理学教科书,于是想编写一本涵盖地理学家所研究各种专题的课本。当然,我们的愿望是使本书能够令人信服并能满足很多地理系开设本学科总论性入门课程的需要,现在梦想已经成真。

 

途径

 

我们的目的是精确而清晰地讲授地理学的基本性质、它所面临的知识上的挑战,以及各分支学科之间逻辑上的相互联系。即使学生们不再进一步学习地理学课程,我们也感到十分宽慰。因为他们业已接触到本学科丰富而广博的内容,并且作为一个有教养的成年人为了完成当前和未来的任务而掌握了新的洞察力与理解力。有些学生可能有机会而且有兴趣进一步选修地理学课程。我们认为,本书会让他们清楚地了解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内容与研究范围,强调地理学一元化的主题,并为进一步在感兴趣的领域学习打下基础。

 

全书内容围绕本学科四大研究传统安排。第1章向学生介绍在长期以来的地理学思想与著作中形成的四个系统性的传统:地球科学传统、文化-环境传统、区位传统和区域分析传统。本书四篇中每一篇都集中论述这些地理学观点的一个方面。前三篇中每一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每个分支学科都归入其所属的传统中。例如,气象气候学研究归入地球科学传统部分;人口地理学归入文化-环境传统之内;城市地理学被包括在区位观点中。而区域分析传统——区域地理传统——则单独成为最后一章,相互参照前述三种传统和主题,并对三者进行综合。第1章(第22页)对本书结构提出了较全面的阐述。

 

当然,由于每个传统都有许多重点和主题,我们为一个论题安排的任务可能并不适合每个读者。有些分支学科在逻辑上可能归附于不止一个公认的传统。书中每一部分前的简介都给出了我们对各章安排的理由。

 

一本好的教科书的组织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使教师能适应该课程的课时与主题的限制。虽然本书按一个短学期或长学期(注1) 设计,但如果教师将它用作某些专题的入门读物,或者用作补充读物和课堂计划的补充,那么本书也可用作全年的地理学导论。

 

此外,本书各章相对独立,无须按顺序讲授。各“传统”的安排可以酌情减少,各章也可重新安排,以适应教师首选的或者认为学生最有兴趣的重点和顺序。课程的形式应该完全反映教师和课本共同的贡献,而不仅只是遵从课本的指示。

 

本版的变化

 

虽然我们保留了前几版的框架,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我们还是修改、增补和删除了一些资料。

 

当前的事件总是要求对事实和分析进行修正,还可能提出对迄今被忽视的话题的讨论。如果不述及本书上一版出版以后出现的三大自然灾害,第11版就挂一漏万了。这些灾害是:20041226日东南亚大海啸;2005829日新奥尔良及邻近地区因卡特里娜飓风登陆造成的大破坏;2005108日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7.6级地震。

 

本书每个新版也会更新较平凡的事态,例如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变化和人口增减在空间格局上的变化。为了精确和通用起见,本书每张图表均经检查,必要时予以更换、更新或修改。

 

技术上、社会上、经济上、政治上以及环境结构和环境联系方面的变化,同样要求对过去的材料进行修正。本版新增或修订的话题包括“燃油经济性与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第5章)、美国-墨西哥非法越境移民”(第8破碎的边界)、外部采购和境外业务(第10章),以及“电子垃圾”(第12章)等。

 

我们总是依靠之前版本读者提供的建议,提醒我们注意地理学各领域新的侧重点或研究成果。我们力图体现他们想法的努力,不仅反映在几乎对每一章内容的简单修改或增补上,而且还反映在更重大的修订上。例如,第2章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理;第7章的新专栏“是地理条件注定的吗?”;第10章对全国性与区域性经济发展理论和各阶段评述等部分。

 

此外,对以下两章内容进行了重要修改:

 

1章从东南亚海啸的讨论开始,包括对地理学是什么的修改,并增加了“地理学的重要性”一节。

 

对第11章做了重大重组与修订。本章原有大部分材料被删除。新内容包括“城市的起源及演变”“市区的功能”,以及“经规划建造的城市”等。本章还有两个专栏:“中心地理论”和“加拿大的城市”。

 

致谢

 

许多书评人通过他们的评论与建议,使《地理学与生活》各版本的内容得到极大的改进。虽然我们无法做到遵从每项有益的建议,也不能采纳每份有用的观测资料,但是我们对所有这一切都满怀感激地给予了慎重考虑。除了对原先版本列出的提供帮助的各位表示谢意外,我们要特别感谢下列提供富有思想性建议的各位。

 

密苏里州州立西北大学的杰夫·布拉德利(Jeff Bradley),中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的查尔斯·E.巴顿(Charles E. Button),阿克伦大学的莫·克劳德赫莱(Moe Chowdhury),西自由州立学院的布莱恩·L.克劳福德(Brian L. Crawford),康涅狄格大学的埃伦·克罗姆利(Ellen Cromley, 南卡罗来纳大学的卡尔·达尔曼(Carl Dahlman, 东肯塔基大学的布鲁斯·戴维斯(Bruce Davis,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詹妮弗·格贝莱因(Jennifer Gebelein, 布朗克斯社区学院的戴夫·戈登(Dave Gordon, 伊利诺伊东北大 学的丹尼斯·格拉门诺斯(Dennis Grammenos, 中阿肯色大学的布鲁克斯·格林(Brooks Green, 东卡罗来纳大学的罗德尼·D. 杰克逊(Rodney D. Jackson, 埃姆斯社区学院的迈克尔·L. 凯尔希(Michael L. Kelsey,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奇科分校的盖伊·金(Guy King, 中康涅狄格州立 大学的彼得·凯埃姆(Peter Kyem, 北得克萨斯大学的唐纳德·莱昂斯(Donald Lyons, 东北州立大学的约翰·米尔鲍尔(John Milbauer, 南伊利诺伊大学的弗朗西斯·欧迪墨赫(Francis Odemerho, 盖茨堡学院的莫妮 卡·V. 奥格拉(Monica V. Ogra, 州立莫尔黑德大学的史蒂文·帕坎斯基(Steven Parkansky, 盖茨堡学院的卢瑟福·V. 普拉特(Rutherford V. Platt, 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的南茜·雪莉(Nancy Shirley, 肯特州立大学的 李·斯托克斯(Lee Stocks),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的埃里克·S. 韦斯特(Eric S. West, 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约翰·B. 莱特(John B. Wright, 阿肯色州立大学的佩姬·莱特(Peggy Wright, 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里分校的周斌(Bin Zhou)。

 

我们满怀感激之情鸣谢上述各位和许多未能提及的人的帮助和奉献,并明确表示本书内容的取舍与读者可能发现的书中对事实解释的任何错误均与他们无关。

 

我们要特别感谢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的劳伦·斯科特(Lauren Scott)、艾琳·巴克利(Aileen Buckley)、梅丽塔·肯尼迪(Melita Kenned y)、谢恩·克拉克(Shane Clark)和贾森·威利森(Jason Willison),他们认真负责地审阅了第2章和附录。十分感谢他们经深思熟虑的评论、修正和建议。

 

最后,我们深深感谢和钦佩出版社“出书团队”的努力,他们共同指引着本版的完成。在此对他们高度的职业精神、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

 

阿瑟·格蒂斯

朱迪丝·格蒂斯

杰尔姆·D.费尔曼

 

1:原文one-quarter one-semester,相应于美国学制中3个月的短学期和6个月的长学期。 ——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