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一分册)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一分册)

郑良树著

 

1996年度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补助计划)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1998吉隆坡

 

 

郑良树,祖籍广东潮安,马来西亚华裔,文学博士。曾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及系主任,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糸教授。学术著作近二十种,分别由北京、上海、南京、台北、香港、新加坡及吉隆坡出版,包括汉学及海外华族研究。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一分册)

作者:郑良树

出版/发行:马釆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

THE UNITED CHINESE SCHOOL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UCSTAM)

NO321-DLRG. T.A.R.KANAN SATU

OFF JALAN TUANKU ABDUL RAHMAN50300 KUALA LUMPURMALAYSIA.

TEL:03-2985759,2912372,2947648/9

FAX03-2927948

E-mail:usctam@djz.edu.my

Homepage:www.djz.edu.my

承印者:益新印务有限公司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No.45169-K)

192123JALAN SEGAMBUT SELATAN

512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03-6269211

出版日期:19987月第一版

印数:0001-1000

定价:RM35.00

 

Perpustakaan Negara Malaysia Cataloguing-in-Publication Data

[Zhang. Liangshu]

[Malaixiya Huawen jiaoyu fazhan shi]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郑良树著

ISBN 983-9272-09-8

1.Chinese-Education Malayisa

2.Schools. Chinese Malaysia. I. Title.

371.8299510595

若有破损、缺页、倒装,请寄回调换。

 

 

总序:马来西亚的模式

郑良树

 

如果以中国南方大都市的广州为中心,以印尼首都耶加达为半径,向左右摆动划出一个半圆的扇面,那么,这扇面内的地域,不但麕處集着疏密不等的华族人口,而且其土地的开发、经済的发展、政治的演变、文化的塑造以及历史的撰述,在在都离不开这个民族,个别国家甚至于或深或浅地染上了这个民族的风釆。

 

人类有许许多多的移民史;然而,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像华夏民族这样一大批,分别在不同时代而跨越千年,奔赴不同地区而散落在截然差异的国度,不同时代面临着不同的待遇,不同的地区遭遇着不同的命运。然后,有的趁着春雨而开花结果,繁殖后代;有的中途遇上狂风暴雨,就家园被毁而集体沉沦大海,壮烈牺牲;有的遇上温顺的气候,先后逃入异族血统,脫胎换骨,生命重光;有的不幸歧路亡羊,迄今仍然饱受煎熬;这种种现象,将丰富人类的历史篇章,也将磅礴人类的精神和文明。

 

在这半圆扇面的中心,横跨南中国海的两岸三地,在世界近代史里浮现了一个椰风蕉爾的国家一一马来西亚。这个面积中等的国家,与东南亚各国相同的,很早以来就成为华夏民族南下落脚的重要地方。无论以人口的数量来说,或者以人口所占百分比来说,马来西亚并不是华族散落最多的有一个国家。然而,我们却看到华族在这个国家里另有一种风貌。

 

 

东南亚単族之地理分布

国别

华族人口(千人)

总人口(百万)

华族所占百分比

泰国

6000.00

55.45

11.60

印尼

5000.00

179.14

3.00

马来西亚

4978.30

16.96

30.60

新加坡

2239.70

3.00

74.60

越南

2175.00

65.68

3.70

菲律滨

900.00

60.10

1.50

缅甸

665.00

40.81

1.70

柬埔寨

425.00

8.05

5.90

寮国

100.20

3.97

2.30

汶莱

44.40

0.25

17.80

总计

22527.60

433.41

5.20

(资料出处:饶尚东《落叶生根〉,砂罗越华族文化协会丛书。)

 

在这半圆扇面的任何一个国家里,他们的华社都以庙宇最先登陆上岸,为华社建立桥头堡。就马来西亚而言,最早上岸的华族庙宇一一青云亭矗立于马六甲已经超过四百年;而其发展及演变,更是华族早期历史的一部分。今天,这个庙宇依然香火鼎盛,成为本区华族拓荒的最早象征;而他所辖治的三宝山,更是华族“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最佳见证。

 

随着庙宇之后而登陆的,是华族的社会组织一一会党的,血缘的、地缘的、业缘的等等,纷纷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起华族的堡垒。单以创办得比较迟的地缘性的会馆而言,其超过百年历史者就在四十间以上;如果将血缘的组织也计入的话,总数恐怕在百间之谱。

 

今天,这些组织依然运作自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或支持华族的文教事业,或护卫着华社的花花木木,成为华社最庞大的一类社会组织。 

马来西亚华族百年以上会馆名表

创办于十九世纪零年代

槟城嘉应会馆

槟城广东汀州会馆

马六甲惠州会馆

槟城中山会馆

十年代

槟城五福堂广州会馆

槟城汀州会馆

二十年代

马六甲茶阳会馆

马六甲应和会馆

槟城惠州会馆

马六甲潮州会馆

槟城海南会馆

马六甲宁阳会馆

三十年代

槟城台山会馆

槟城顺德会馆

四十年代

马六甲福建会馆

槟城增龙会馆

五十年代

吉打广东汀州会馆

古晋广惠肇公会

太平福建会馆

六十年代

槟城肇庆府会馆

槟城潮州会馆

雪兰莪惠州会馆

古晋潮州会馆

马六甲琼州会馆

太平琼州会馆

七十年代

槟城琼州会馆

古晋福建会馆

安顺应和会馆

槟城新会会馆

嘉应五属同乡会

马六甲永春会馆

太平恵州会馆

吉礁福建会馆

雪兰莪茶阳会馆

森美兰惠州会馆

芙蓉海陆会馆

新山广肇会馆

槟城三水会馆

太平增龙会馆

安顺惠州会馆

马六甲肇庆会馆

1.根据吴华《马来西亚华族会馆史略》,东南亚研究所,1980

2.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创办者,皆未录入。

 

有了庙宇,有了血缘、地缘等社会组织,华族安身托命的基本架构大致上已营筑完成。像这样原级性的发展,马来西亚是如此,新加坡及印尼也是如此,其他泰国、菲律滨及越南等举凡有华族之处,皆莫不如此。

 

有了原级牲的组织,华社立刻进行第二阶段的建设——传播自己的文化。在这项工程中,最根本及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创办学校;通过学校,向自己的子弟传播祖先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华族在这里所创办的学校,为数甚多;单以华文小学来说,根据八十年代中期的统计,全马就超一千三百间;如果再加上未改制前七十一间华文中学的话,大马华族社会所拥有的学校接近一千四百间。如果华族以五百万人口来计算的话,平均每三千五百余人就有华校一间。

 

马来西亚各州华文小学统计表

州名

间数

柔佛

217

马六甲

65

彭亨

75

吉隆坡

40

森美兰

82

雪兰莪

99

霹雳

190

吉兰丹

13

丁加奴

10

槟城

90

吉打

95

玻璃市

10

第一省

68

第二省

16

第三省

72

第四省

25

第五省

4

第六省

46

第七省

2

沙巴

86

共计

1305

(资料来源 :华校教总《教总三十三年》)

 

这些华校,不但是华族先贤所创办及维持的,大部分今天还仰赖华社的挹注和支持。今天,这些学校不迫蓬勃充满生机,而且成绩优良,学生爆满,为华社及国家培养养许多人材。

 

除了学校,负有传播文化使命的报章更是这项工程的重点项目;今天,这些报章不但生机蓬勃,五彩缤纷,而且为朝野政情及民意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似此中程的发展,新马两地是如此,当年印尼、泰国及越南的华社也都曾经如此繁荣过,并且为历史留下回亿,为人类留下文化。

 

(西马)  

1.南洋商报

2.星洲日报

3.星槟日报

4.中国日报

5.马来西亚通报

6.建国日报

7.光华日报

8.新明日报

(砂劳越)

1.永革日报

2.砂劳越晩报 

3.诗华日报

4.马来西亚日报

5.美里日报

6.卫报

7.中华日报

(沙巴)

1.京那答鲁沙巴时报

2.华侨日报

3.婆罗洲时报

4.山打根日报

5.斗湖日报

(资料出处:林景汉《马华报业走向世界》,韩江新闻传播学院,1993。)

 

然而,大马华社今天所有的第三阶段的发展,却是其他地区的华社所罕有,或者没有,甚至经已偏枯的了。在这两岸三地的热带国家里:

 

()政治参与

 

大马华社政治组织始于战后,而合法的政治团体则要到接近五十年代才开始出现。今天,有代表华人的政党,也有以华社为基础的政党;他们以处理及解决华族事务、疏通华族与其他民族、政府的隔阂,进而引导华族迈步前进为终极目标。他们的角色及轻重,在极大的程度上,正有赖于华社的实质存在及力量的支持;尽管他们的領导层有些并非来自华文教育,但是,无可否认的,他们的草根力量以及服务对象却是受华文教育的华社。他们来自华社,也必须走进华社;唯有华社,方可以使他们衰,也可以使他们荣。

 

1974年国会州议会大选华人及非华人提名参加竞选统计表

 

提名别

国会选举提名候选人

州议会选举提名候选人

党及民族别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国阵

华人

30

26.30

80

25.40

非华人

84

73.70

232

74.40

反对党

华人

63

43.10

160

31.10

非华人

83

56.90

355

68.90

总计

华人

93

35.80

240

29.00

非华人

167

74.20

587

71.00

(资料来源:中国报,1974.8.26)

 

()文学创作

 

在这个多元民族的国家里,华社有许多文艺副刊,有世界上最长寿的文学期刊,有为数不少的文学团体,还有一段很长的文学史以及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和活动。

 

虽然文学活动有助于提升社会素质,然而,无可否认的,这些活动也寄根于社会,仰赖社会。五、六十年代新加坡马华文坛的兴盛繁荣,迄今仍然是马华文艺界所津津乐道。自七十年代华社创设文艺出版基金、举办第一个文学硏讨会及成立写作人协会以来,华社似乎不再让当年新加坡文坛专美于前,而奋发蹈厉,猛着先鞭,以期有所建树;而一个巩固的华社的存在,是这一系列的成绩的基础。

 

大马福联会暨雪州福建会馆文学出版基金历届奖励作品出版统计表

年度

学术

诗歌

小说

散文

评论

儿童文艺

翻译

戏剧

报告文学

总计

1977

1

0

1

1

2

0

0

0

-

5

1978

0

1

1

3

1

1

1

0

-

8

1979

2

1

3

4

2

1

1

0

2

16

1980/81

0

2

1

4

1

0

1

0

1

10

1982

0

0

3

0

0

1

0

0

0

4

1983

0

2

3

2

1

1

0

0

1

10

1984

0

2

3

2

1

1

0

0

0

9

1985

0

2

2

2

0

0

0

1

0

7

总计

3

10

17

18

8

5

3

1

4

69

附言:1974年,雷兰莪潮州八邑会馆首创设立学术文艺出版基金,奖励学术文学作品之出版,其后雪州中华大会堂、大马福联会及雪州福建会馆亦步其后尘,响应号召,设立相同之出版基金。今天,大马福联会及雪州福建会馆还继续此极富意义之工作,影响甚從。新加坡一些会馆亦受此影响,设置此类基金。

 

(三)学术研究

 

华社最早的民间学术团体是新加坡的南洋学会,始创于战前,为华社发掘了许多学术人才。五十年代以后,学术团体并不蓬勃,若干中文系的创办为华社第三阶段的发展打下强心剂。

 

今天,大马华社坚持发展高等教育,并提倡中文研究。中文系的创办是华族长期以来追求的一个目标,它代表着华社的精神和理想;并且期望通过这方面的成绩反哺及孳乳华族文化,发扬及提升华夏文化。除了官立的马大之外,南院及新纪元也获准成立中文系,在夙愿已偿之余,华社还有许多路程要赶,才能加强其根基、丰富其成绩,才能在高层次的文化领域里,与其他民族同步迈进。

 

大马三间大专院校中文系课程表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南方学院中文系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

(语言文学组)

各体文

国学概论

元明清文选

中国古典诗歌尝析

中国文字学

唐宋文选

中国现代戏剧

中国传统小说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哲学文选

唐、五代及宋代词选

马华文选

廿世纪小说

中国学术硏究法

《史记》文选

(社会文化组)

中国哲学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马新华人文化及其社会结构

中国文学概论

中国文学思想史

先秦两汉史

文学理论与马华文学

华人企业文化

中国历史(七至十二世纪)

翻译:理论与实践

初级华文

中级华文

古代汉语

中国文学史

马华文学

论语

马来西亚华人史

文学作品读法

语言学概论

先秦两汉文学选读

魏晋南北朝文学选读

唐宋文学选读

元明清文学选读

中国古籍概论

中国现代文学

老子与庄子

中文教学法

新闻写作

编辑学

文学与文化理论

中国俗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词汇

中英巫翻译

英文

马来文

电脑应用软件

语言学概论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文字学

训诂学

修辞学

中学语文教学法

写作

论文写作

文学概论

马华文学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概况

诗经

论语

楚辞

历代文选

诗歌赏析

词曲赏析

文学批评

新闻学概论

报导文学

新闻编辑

翻译理论与实践

 

 

(四)文化演绎

 

虽然华社的学术团体稀少,虽然华社学术硏究起步得非常迟,不过,从种种迹象来观察,华社不但善于表现自己的文化,也能够通过有限的资源,演绎自己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纵面加深、横面加广地在这块土地札根、成长及茁壮。

 

无论表演性的听觉艺术,无论观赏性的视觉艺术,也无论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近年来,华社已进入比较髙峰的演绎进程中。通过不断的深入演绎,今天,略有脫离其发源地的原本形态及味道,“橘北而枳”,成为独具特色的海外华族文化。近十几二十年来,华族似乎已在这里演绎出一套自己的文化,具有华夏文化之精髓而不完全是华夏文化,是一种本土性的华夏文化,是一种具有东南亚风味及包容一些其他民族文化的华夏文化。在这方面,他们还必须加倍努力。

 

 

八十年代末期以来华社主办学术研讨会统计表

名称

日期

主办单位

1.中国哲学思想论坛研讨会

2.4.89

星洲日报、雪华青、嘉联青

2.第八届国际易学大会

24-25.10.91

吉隆坡易经学会

3.国际汉学硏讨会

20-21.11.93

马大中文系、中文系协会、星洲日报

4.中华文化迈向二十一世纪

6-7.8.94

堂联

5.第十一届国际易学大会

17-21.9.94

易学研究会、南洋商报

6.“传统思想与社会变迁”中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16-17.12.95

堂联

7.迈向廿一世纪教育发展:挑战与对策

14.1.96

堂联

8.华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

20-21.4.96

董教总教育中心、华硏

9.东南亚文化冲突与整合

4-5.1.95

堂朕、马大中文系协会、佛光

10.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

12-14.8.97

大马儒商联谊会

11.“扎根本土,面向世界”马华文学国际硏讨会

9-10.8.97

大马作协、马大中文系协会

12.马来西亚少数民族母语教育

1-2.11.97

董教总教育中心

13.第二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硏讨会

3-7.12.97

董教总教育中心

14.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9-30.11.97

大马留台联总

 

前述四事,可以说是大马华社广义上的文化活动,是文化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些广义的文化活动,是一个社会盛衰兴弱的寒暑表;社会愈是兴盛,这些活动愈是全面、愈是发达;反之,它们就低迷偏枯,甚至于消失丧亡。举目四望,泰国、印尼、越南及菲律滨等地的华社,都莫不先后上演这出历史,有的今天已支离破碎,有的今天已改変面貌,有的今天已残存一二云彩而已。

 

大马华社何幸而延续此广义文化的活动,何以不橡印尼及泰国等华社一般,或偏枯,或丧亡呢?纵览圆形扇面各地区,马来西亚何幸而出现此种模式呢?此中最根本的力量是:中程阶段的完整,华教底线的坚持。在这半圆扇面里,我们看到许多不同的现象一一有的华社只有第一阶段,三五栋梁,家徒四壁;有的曾经发展到第三阶段,然而,由于中段不保,上层建筑轰然崩溃,残垣废瓦;有的第三阶段曾经开花结果,然而,由于中段偏枯中衰,上层建筑徒具空架,花果飘零。环顾这种现象,我们才知道,大马华社能够华光南篱,塑造出自己的文化模式,乃由于中段的工程守得紧,做得坚实。

 

守卫的工作是艰苦的,监督的工作更是残酷的;然而,华社不应该忘记,从事上述四方面的活动的人们更不应该忘记,如果中段弃守,上段的“毛”将何所依附?如果皮和毛都丧失了,内段的血和肉又焉得不四处散飞呢?因此,有的人做了一辈子,就只担任守卫一件事;有的团体栖栖惶惶一辈子,就只担负监督一工作;试问,他们的工作不是一椿大事业吗?他们的身后不是整个社会的安危存亡吗?客观因素可以影响及改变主观的意愿,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主观的意愿可以修改及变更客观的环境;石在火不灭,人在政必存。

 

在多元民族的国家里,民族的相处是一门大学冋。在华族坚守自己文化之际,无庸隐讳的,华社曾经出现分裂;而当局在贯彻国家主张时,无庸隐讳的,也曾经做出若干的调整和配合;经过数十年的争执、误会及呕气,也经过无数次的了解、机商及折衷,今天,大家都更加成熟,也能够相互接纳和欣赏。大马的模式,就在民族之间的坚持和容忍、牺牲和协商之下,逐渐出现。这是大马的经验,也是大马的模式和历史,弥足珍惜。

 

今天的华文教育,已经本土化、马来西亚化,成为传达本土意识、国家理想的一种教育,和其他民族的教育所负的责任相同,成为大马国家教育的一环。今天所有的局面,都是华族集体的奋斗以及当政者的容忍和接纳的成绩。这一点成绩,尽管还是那么的脆弱,却是双方在付出相当代价后才得到的“双赢”,值得后人永远珍惜及尊重。人类创造历史,历史教育人类;只有尊重历史,并且从历史中得到教育,人类才有资格继续创造历史。

 

到目前为止,华族依然拥有强烈的意愿和热情的执著,来保有自己的文化的一席之地。马来西亚的开辟和垦荒,华族尽了最大的血汗和心思,功绝不在人之后;今天,华族以同样的血汗和心思来灌漑这块园地,作为建设国家文化的份内工作。如果历史需要代代的血汗和心思,如果尊重需要一代接一代的守护,那么,就让时间老人去考验罢。从时间老人之下走出来的华光,自历史长廊之下扬起的风采,正是这个国度和其他地区不同的一种模式和风格。

 

 

余出生于四十年代,成长于五十年代;成长期间肄业于母校宽柔时,经常风闻华教动荡不安之事件,除自己偶而身渉其中外,内心经常自忖,华文学校也者,英文学校也者,皆为培养新生一代之教育机构,何故有重彼轻此之别乎?何况华族向本奉公守法之民,自己出钱办教育,培养自己子弟效忠本地政府,何事而不可乎?心中除感不平之外,亦思将此段历史书于笔端,让后人知所奋勉。

 

1971年,余执教于马来亚大学,蒙陆庭谕先生引见,得谒五、六十年代华教风云人物林连玉先生于逸园;其后教学余暇,时赴逸园,与林先生畅谈甚欢,蒙林先生馈赠文稿及相片等,对于当年华教种种因缘,所知渐多,而为华教撰史之心益坚。

 

1987年政府有茅草行动,余于88年转来香港中文大学,撰述华教史之预备工作,乃因间关万里而暂告停顿。林连玉基金会成立,拨款支持此计划,然大马华教待建设、开展之工作尙多,基金会经济有限,余实不忍心領取其资助也。其后,得将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之全力支持,计划乃得以开展,华教史乃得以撰述焉。

 

华教乃民族之事,华教史乃民族之史,于理当联合热心学者合力共同撰述,方克完整全面。今余以一人之力,平日已忙于教学及硏究,竟欲以三几年之时间完成此一民族之史,无乃太不自量力乎?其间之缺略及遗漏,自知不免矣!此书之作,意义在保存华族之敎育以及与此相关之文献,庶几乎后人饮水思源,知华教之有今日,真是得来太不容易。正惟此乃民族之事、民族之史,凡我华社读者,如有任何可资补充之材料及意见,尙祈直接向笔者提出,俾便他日修订改版,为我华教留下最完整、最准确之历史,则良树幸甚,我华教幸甚。

 

1998年孟夏序于香港中文大学

 

 

 

分序:开辟的时代

郑良树

 

如果说“有水井之处就有华入,有华人之处就有华教”是事实,那么,这事实里头所蕴含的苦痛和艰辛,却是罄竹难书,永远说不尽。

 

中华民族向海外移殖的高峰期始于上个世纪的下半叶,一直到二次大战为止,这个高峰期才逐渐衰退。这是中华民族最近代、最大量及最持久的移民潮,目的地是全世界各个角落;而南洋群岛就在中国南疆的门坎上,所以,是移民潮大量涌向的地区。试以印尼、马来亚及越南三区为例,印尼从1860年以来,华族人口每十年即增加百分之十五以上,有时甚至偏高超过百分之五十;越南自19211931的十年间,增加百分之四十二;而马来亚,新加坡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速度增长,槟城及霹雳的情况也非常惊人。其他泰国、菲律滨及缅甸等地,也莫不成为移民潮奔涌而至的地区。

 

历届印尼华 族人口统计表(单位千人)

年代

华族人口

增长率

1860

221

 

1870

260

17.6%

1880

344

32.3%

1890

461

34%

1900

537

16.5%

1905

563

4.8%

1920

809

43.7%

1930

1,233

52.4%

 

 

越南华族人口统计表(千人)

年代

华族人口

增长率

1921

293

 

1931

418

42.7%

 

 

马来亚华族人口统计表

地区

1911

1921

1931

新加坡

222,655

319,491

42.5%

421,821

32.9%

槟城

111,738

135,288

21%

176,518

30.5%

霹雳

217,206

224,586

34%

325,527

45%

(资料来源:《南洋年鉴》)

 

从十九世纪上华叶开始,中国就逐步陷入一个动乱、贫穷及落后的困境里。首先是英国的炮火轰破了中国的国门,订定侮辱性的南京条约;接下来是嚣嚣嚷嚷十余年的太平军之乱,火烧半壁江山;然后是列强联军入侵,榨取中国的土地及财富;最后是中日甲午战争,列强瓜分中国,清廷名存实已半亡;这种种事件,不但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也严重地伤害及侮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自尊。辛亥革命虽然成功,为中国带来新兴的机契,然而,满清遗留下来的病毒和祸害却蔓延下来,一直到二次大战为止,中国这一片江山从来就没有连续十年的安宁和平静的日子,让老百姓喘一口气。

 

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沿海的老百姓被迫纷纷逃离自己的家园,流向南洋,追求安身立命之所。

 

这一批南奔的人类,绝大部分和他们的“逃亡地”一样,是身无分文的贫穷,是心神惶恐的慌乱,是目不识丁的落后,在没有任何护航及协助之下,他们祈求站穏脚步,祈求一个安身托命之所,然而,他们尝到的是万般的苦头;试读当年流行在新加坡及福建安溪侨乡一带的〈过番歌〉,其中一节是这么唱的:

 

今日一身来到只,无亲无戚窗靠边。

卜夯米包又[勿会]起,卜做财副呣捌字。

冥日烦恼无经纪,身边并无一分钱。

其余别事[勿会]要紧,烦恼无带窗安身。……

身躯头面鸟如炭,遍身全乌不成人。

土炭二人扛一笼,通船亲像出鸟蜂。

一日脚手乱乱动,比咱唐山恰艰难。

背着米包十分重,冥时睏着像死人。

一日则有二角银,算来十分是长难。

想着呣做也着做,呣趁一占也是无……。

 

看看这批苦力劳工,每天“身躯头面乌如炭,遍身全乌不成人,晩上则“睏”得“像死人”,一天只挣得二角钱!而且还日夜烦恼,天天心神不安。再看一看美国人自己撰写的报导文字:

 

1865年,美国要铺设一条贯通全国的铁路,又发现需要大批中国人来从事筑路工作。1866年冬天,中国人在积雪十五尺高,风雪交加,空气恶劣到使休息着的人也感到气晞心悸的高山上筑路。他们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披荆斩棘,凿石开山。后来,……他们又在尼瓦达州的沙漠里工作。沙漠里烈日如火,气温高达一百二十度。申国人虽然浑汗如爾,却像平常一样工作。……每一次铁路筑好了,中国人便马上被辞退,连做养路工的份儿都没有呢!(《抵制华工禁约文学集〉)

 

这就是这批贫穷、慌乱及落后的人类的处境。像这样的血泪故事,当年东南亚原始森林里遍地都是,所有埋葬在荒野深山的英魂没有不备尝过。

 

所谓“有水井之处就有华人”,也就是说;是人类可以居住的地方,就必定有华人;即使是原始森林,也都有华族的足迹和古坟。华族在贫穷、慌乱及落后的情况下,发挥了人类最原始的力量一一用身上的血肉来驭逐瘴气,用自己的尸骨来开辟荒山,然后把家眷接过来,在这里成家成族,开辟自己,也开辟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作为这一地区的一份子,华族无愧于任何民族,并且为自己能将血泪洒在这块土地上而感到骄傲。

 

就马来西亚而言,华族在这里形成“有华人之处”为时甚早,大约在十五世纪初叶马六甲王朝始建后的一百年,华族就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族群和社区。然而,华族从“有华人之处到“就有华教”,却是一条漫长、曲折、艰辛的路子。以这么一批贫穷、慌乱及落后的人类,谁可以想像得到,竟会创造出一个处处“就有华教”的梦境呢!

 

华夏民族本来就有良好教育制度的传统,远在数千年前的西周时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普及全国各地。然而,流窜到海外来的这批华夏民族,不但身无分文,而且心神遊安、目不识丁,在面对一个和自己文化完全不同的新环境,所要克服的困难远远超越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祖先的知识领域之外,生活的困顿已经足以致他们于死地,“冥时睏着像死人”,要他们如何来创办教育,恢复民族的传统文化呢!

 

于是,对他们而言,办教育变成一项责任,一项使命,一种良心上的工程。

 

早期私塾教育只是游兵散勇的,有可能只是塾师为了糊口谋生而三三两两地开设,缺乏办学的精神和目标,更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纠正这种长期失效的教育方式,于是,一些先见之士开始介入教育活动,并且将宗亲会及会馆等族群组织带进华教活动里米。似此新作风,竟使办教育骤然成为群体活动,为华教带釆新的生命力和活动生机;实在是华社神来之笔。

 

三州府各方言群人口所占百分比,1881-1947

 

(资料来源:麦留芳著《方言群认同》,中央研究院民族所专刊,1985.P.71

 

早期华教都是方言教育,塾师根据自己的方言教导族群内的子弟;无论是自设、自请或公开的私塾,都莫不如此。于是,我们看到粤语私塾、闽南语私塾、湖语私塾以及客语私塾等等,分散在各方言群聚居之地。就目前所知道的史料来看,最早将宗亲会及会馆带进华敎活动之中的是槟城及新加坡的福建帮,他们在自己的社群组织里开办了富有办学精神和目标的闽南语私塾,对象是族群内的子弟,全部一律免费。这件事不但强烈地刺激了其他方言群,而且在华社里激起了很大的震荡。

 

在福建帮办学成功的外在压力之下,在解决自己社群子弟教育的内在压力之下,其他方言群也纷纷开始进行抢滩,让自己的方言教育登陆,让自己的子弟活在自己的方言教育里。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无论人口多小的方言群,也无论蛰居多偏僻的方言群,都争先恐后地被迫兴办教育;于是,新的学塾纷纷兴办,并且被赋予族群的精神和意义,竟成为华社的一种社会运动,同步竞争,并线发展,为华社披上新的衣装和新的面貌。

 

抢滩登陆而兴办的教育设施当然有其缺点:既是方言教育,又是仓促行事,于是,许多学塾就设在自己方言群的庙堂里,设备简陋,光线不足。一方面,塾师完全倾向于自己族群,学生以单一族群而聚集一堂,也是方言教育的另一缺点。而更应该谴责的是,殖民地政府对这样“百年树人”的教育工作,竟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更不要说加以辅导和协助了。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种种现象:有的学塾只有稀少的学生,却维持一个学校的名义;有的学塾从庙堂搬到会馆,不久之后又在庙堂设立分校;有的学生必须绕道远走他区上学,因为他附近没有自己的方言学塾;有的一区之内同时开设了好几家学塾,而学生都非常稀少,由于都是不同方言创办的,所以不得合并;像这样的种种现象,可谓不一而足。至于说方言教育造成华社四分五裂,方言教学加深新生代的隔阂,更是不在话下了。

 

尽管抢滩登陆出现不少缺点和弊病,然而,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宗亲会及会馆是华教的重要支柱,却是应该青史留名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自此以后,华族社团支援华教竟成为华族的传统精神和社会文化;在殖民地政府完全不理不睬的形势之下,华教得此生生不息的活力,才能够继续成长,进而哺育整个华社及支撑、开张整个华社的文化。而通过社团的支持及影响,进而带动社会名流及普罗大众的参与,华教乃成为华社不可分割的社会运动和群众教育,乃至于成为与民族共存亡的民族事业。然则,抢滩登陆的意义及正面影响,超过其所帯来的缺点及弊病多多矣。

 

根据开辟时代发展的轨迹来考察,华社并不满足于登陆而已。实际上,他们是采取“先草创,后改进的策略,让华教先遍地插枝,然后再施肥灌溉,使其日后成园成林。随着移民的迅速增加,学生稀少的现象很快就消失了,有的学塾还被迫迁出窄狭的庙堂或者设备不足的会馆,另建校舍,以期容纳族内更多的新生子弟。

 

翻过本世纪初叶,当方言学塾、学堂及学校逐步采用华语(中国国语)教学时,学堂、学校内的方言界线立刻被消除,学堂、学校的门戶立刻全面打开,原本抢滩登陆的缺点、弊病也迅速地化为鸟有,而“先草创,后改进竟成为完全正确的策略了。

 

这个时候,学堂、学校成为团结民族的工具,无论甚么方言族群,其学堂、学校一律釆用华语教学;无论甚么族群的子弟,可以到任何方言群创办的学校上课;学堂、学校一时之间乃成为团结民族的最佳工具了。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学堂、学校成为民族事业的精神和理念更加强化了,而且根深蒂固地根植到民族的内心深处。学堂、学校全面改用华语教学,并且全面开放招收其他方言子弟,对宗亲会及会馆而言,创办及资援的意义已完全消失了,他们大可把这沉重的担子一掷了之。然而,华教史的发展并不循此轨迹,历史并不叫我们这群流窜海外华族轻松。在过去长期的运作及艰苦的磨炼中,社团领导人及社会名流经已发现,敎育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承诺,只有对新生子弟不断地作出承诺和担起责任,社会才会存在,才会川流不息。于是,学堂及学校依然按照原先分配好的方式,继续分别由社团支持,并且由社团发动自己族群内及社会上的人士支持。

 

这个时候的教育运作方式,是一种大公无私、至仁至爱的精神感召和正义承担;而这种感召及承担,就永远泽润着华族的良心,使这个民族产生无比的力量,成为华族对华教永远不移、不屈及不挠的支持意志力。

 

当我们見证了华族初抵陌生荒毛之地如何披荆斩棘,备尝苦痛,如何受尽欺凌,而后又见让他们如何赤手草创学堂,如何驱动社团承担责任,最后又见证他们如何改进教育设施,如何为社会为下一代尽心尽力;我们应该说:作为国民的一份子,华族无愧于民族、国家,并且在为祖先的这一段开辟史感到自豪之余,更应该珍惜自重。

 

1998年仲春序于香港中文大学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第一分册)

目录

 

总序

分序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华文教育的第一章一一私塾

    第一节:华教的起源

    第二节:最早的华教一一十八世纪末叶的方言学塾

    第三节:各帮支持的学塾一一崇文阁及萃英书院

    第四节:纷纷创设的学塾群

    第五节:私塾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六节:力争上游的私塾教育

    第七节:尾声一一完成使命的旧式教育

 

第二章:新式教育的唐光

    第一节:清廷与华文教育

    第二节:新式敎育的来临

    第三节:华教的新动力一一保皇党及革命党

    第四节:旧时代新典范

 

第三章:华教的新时代

    第一节:全民的办学潮

    第二节:办学热潮的动因、动能

    第三节:創校的艰辛

    第四节:女子教育拓张

 

第四章:国民教育的延伸

    第一节:国民政府与华文教育

    第二节:侨教必然的发展(一)——敎育思想

    第三节:侨敎必然的发展(二)——教员校长

    第四节:侨教必然的发展(三)——课程与课本

 

 

表目录

1.马、槟、新三地早期人口统计表

2.十九世纪中叶马来亚各州人口统计表

3.新加坡华族男女人口统计表

4.1901年英校学生各族比例表

5.1890年马来学校科目上课表

6.1911年柔佛各主要城市华族人口统计表

7.砂劳越十大会馆创设年代表

8.清廷驻新加坡領事历任表

9.光绪二十八年新式小学堂科目及授课时间表

10.光绪二十九年张之洞新式小学堂科目及授课时间表

11.宣统二年初等、高等小学堂科目及授课时间表

12. 中华学堂科目及授课时间表

13. 清廷驻槟城历任表

14. 康有为、孙中山先生滞留马来亚时间表

15. 本区革命党人创办报章表

16. 革命党书刊表

17. 革命党人本区演讲表

18. 1904-1911之间本区华校创办统计表

19.新加坡1912-1939华小创校统计表

20. 柔佛、霹雳1912-1939华小创校记录表

21. 新加坡1901-1941华族人口统计表

22. 马来亚华族土生人口统计表

23. 马来亚土生华族人口(十五岁以下)统计表

24. 新加坡各华小教职员人数统计表

25. 新加坡各华小学生人数统计表

26. 新加坡1949年私立华小现状调查录

27. 新加坡市区华小密集表

28. 新加坡郊区华小密集表

29. 马来联邦华族子弟就读英校、华校统计表

30. 1930年新加坡福建会馆津贴属下华小统计表

31. 1920年本区福建人口统计表

32. 马来亚福州语系人口统计表

33. 1920年本区广州语系人口统计表

34. 1920年本区潮州语系人口统计表

35. 1920年本区客家语系人口统计表

36. 1920年本区海南语系人口统计表

37. 本区革命党人创办报章表

38. 革命党书刊表

39. 革命党人本区演讲表

40. 民国初年国民政府派员南来调查华教表

41. 国民政府官员与侨校非正式活动表

42. 早期暨南学校学制图

43. 暨南初办时各科修读科目表

44. 马来亚平民学校一览表

45. 新加坡义学一览表

46. 新加坡福建会馆津贴属下部分学校表

47. 民国初年中学与师范科课程异同表

48. 侨民学校教员出国申请表

49. 初等、高等小学科目时间表

50. 四年国民小学科目及时间表

51. 四年高等小学科目及时间表

52. 1923年全国教联会重订小学课程表

53. 1928年、1929年小学课程表

54. 明德、侨星课程表

55. 森美兰昆宁华侨小学课程表

56. 端蒙学校1931年学科表

57. 钟灵学校高小学科及授时表

58. 新加坡福建会馆属下学校学科表

 

图目录

1.马六甲英华书院

3.《三字经》、《增广贤文》

4.《千字文》、《百家姓》

5.新加坡等一间华文学校一一崇文阁

6.天福宫

7.萃英书院募捐芳名碑记

8.萃英书院上课情形,颜永成

9.陈金声、陈明水

10. 《声律启蒙撮要》

II. 古晋花香街私塾

12. 左秉隆

13. 黄遵宪

14. 张振勋

15-中华学堂

16. 邱菽园、康有为

17. 孙中山先生与友人合摄照

18. 尊孔学校及陆佑

19. 郑聘庭、陈云秋、养正学堂

20. 《南洋总汇新报》

21.黄兴、江精卫、胡汉民

22. 梁碧如、谢春生

23. 戴欣然、戴淑原

24. 道南学校、端蒙学校

25. 槟城龙山堂邱公司、新加坡应新学校

26. 新加坡崇福女学校及福建会馆

27. 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及端蒙学校

28. 寛柔筹款团赴笨珍途中

29. 欲正及育德学校庆祝国庆

30. 新加坡华侨女校校长黄典娴、吉隆坡尊孔校长锺卓京

31. 新加坡中华女子学堂上课情景

32. 新加坡中华女校师生照

33. 新加坡华侨女校

34. 新加坡应新学校摄于1916

35. 雪兰莪加影华侨学校运动会

36. 怡保明德学校学生郊野山区射击图

37. 槟域邱氏两等小学枪操图

38. 山打根华侨学校童子军行军图

39. 古晋福建学校童子军棍操阁

40. 黄炎培

41. 《幼学琼林》

42. 《第一简明历史启裝教科书后编》

43. 《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44. 《新国文〉第六冊第31

45. 《新国文〉第八冊第3435

46. 《新修身》第一、二课

47. 《国文》第一、二课

48.《小学国语课本》

49. 《妇孺五字书》、马六甲平民学校

50. 《新国文》

50.《国语》、《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