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驱者脚印
——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1690--1990
陈国华
Royal Kingsway Inc. Toronto, CANADA
本书槪述了300年来,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人敎育情况,并用近百位人物介绍和大量珍责历史图片,展现了海外华人在没有任何政府的支持下,依靠自力,呕心沥血兴敎办学的史实。
300年来,由于不同的地区与环境,海外华人敎育在不同的国家裹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结局。
目前,国际形势进入一个新时期,但是,历史不能忘记,历史应该总结。海外华人敎育应该沿着什么方向发展,各国华族文化应如何为所在国、为人类文明和民族和睦作出贡献,通过本书提供的客观公正的史实,希望读者掩卷之后,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祝愿海外华人沿着先驱者的脚印,走上民族和睦,闪耀着多元文化光辉的坦途。
先驱者的脚印——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1690—1990年
陈国华
ROYAL KINGSWAY INC. TORONTO, CANADA 1992.4
先驱者的脚印
——海外华人教育三百年1690—1990
出版日期:992年4月
编著者:陈国华
出版者:Royal Kingsway Inc.
5 Parkway Forest Drive, Suite 1502,
North York, Ontario, M2J, 1L2, CANADA
总代理DARTIM Investment Ltd.
10-H, Blk. 7, 3 Tak Hong Street,
Hunghom, Kowloon, HongKong
印刷者:Tai Woo PrintingCo.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HK$160.00
谨以本书
献给
母亲翁淑贤
和
长眠在
新加坡共和国土地上的
祖父陈焕武
祖母庄尊治
父亲陈永福
陈国华
1992年1月19日
几点说明
本书所收辑的有关海外华人敎育史料,范围包括香港在内的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间从1690年印尼甲必丹郭郡观创办义学开始至1990为止,前后刚好300年。内文共有38万字,778个小题,345幅插图。
本书以年代为序,采用新闻报导形式,把每一事件变迁过程,尽可能在一个小题里简明扼要叙述淸楚。
本书配合每个事件,重点简介近100位与敎育有关的著名华人的生平,他们留下的每一个脚印,将永远镌刻在人们的脑海里。令人遗憾的是本书介绍的也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人士,编者对未能辑录在本书的所有先驱人物,谨致万二分的歉意。
本书力图将每一个事件与人物,按历史本来面目,客观公正纪录下来。至于有关海外华人敎育方向的论争,华人社会内部不同派系的冲突与斗争,对过去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是非功过等等,只有留待读者、史学家和学者给予全面公正的评价。
本书对同一年中在世界各地发生的有关华人敎育的事件,皆按东南亚洲、大洋洲、北美洲、中南美洲、欧洲、非洲的次序排列。
本书为了节省篇幅,引用的资料、图片皆未注明来源出处。编者藉此谨向原著者和读者深表歉意。
本书由于牵涉时间久远,范围广泛,资料丰富,选择取舍难免会有错误与遗漏,敬希批评指正,来函赐敎敬请直接寄交本书出版者或香港总代理处。
陈国华
1992年1月19日
目录
1690年 荷印巴城甲必丹郭郡观设立明诚书院
1708年 莫敬玖任柬埔寨河山总兵建孔庙办敎育
1729年 荷印巴城养济院兼办义学
1745年 大伯公张理是首位到达槟榔屿的敎书先生
1772年 罗芳伯在婆罗洲设馆授徒广设汉文学校
1775年 荷印巴城华人创立明诚书院和南江书院
1787年 荷印巴城金德院设立明德书院
1805年 新加坡名人陈金登在马六甲上私塾
1816年 1816年一1872年海峡殖民地共设英校19间
印尼荷兰文学校最早成立于1816年
1818年 英敎会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后迁香港
1819年 马来亚槟榔屿华人创立五福书院
新加坡华人创办私塾
新加坡敎会人士开办私塾和学校
1833年 美籍牧师在新加坡专为华人创办一所英校
1842年 新加坡出生的伍廷芳是香港第一名大律师
1843年 香港英华书院和龙津义学于1843年创立
1846年 香港第一所女校——英华女校创立
1848年 圣保禄女修会在香港创办3所圣保禄书院
1849年 新加坡早期设有私塾班的崇文阁落成
1851年 伦敦圣公会创弥香港圣保罗书院
1852年 美国敎会在泰国创濒华文学校
1854年 新加坡陈金声等人创办萃英书院
容闵是第一位毕业于美国大学的中国人
1858年 美国实行隔离敎育华人争取均等敎育权益
1859年 三藩市敎会开办补习学校吸收华人学生
1860年 喇沙会在香港设立圣若瑟书院和喇沙书院
嘉诺撤会创办圣心圣方济各圣玛利等名校
香港拔萃书院创湖于I860年
荷印政府取消华人入荷校的禁令
1862年 香港首间官校中央书院(皇仁书院)创立
1870年 砂劳越古晋石龙门设立第一所私塾
美国北亚当斯市为华工举办主日学校
1871年淸政府批准实行容闵敎育计划
1872年 缅甸仰光、八莫设立私塾
新加坡敎会最早创办的华校——道南学堂
1875年 1875年美国三藩市已有私塾专馆十多家
1876年 李鸿章和福州船政学堂派学生赴欧留学
1877年 辜鸿铭是首获英国大学学位的马来亚华人
1878年 谢大铭两度赴法,旅法华人学者倍増
1879年 杜南在檀香山和吉隆坡从事敎学活动
1880年 香港东华三院于1880年创办第一所义学
荷兰敎士办学吸引华人子弟入学
1881年 左秉隆领事为新加坡侨敎做出贡献
淸朝撤消幼童出洋肄业局调回留美学生
1883年 香港庇利罗士女校创立
1884年 马来亚吉隆坡叶亚来创办唐文义学
1885年 新加坡闻人胡亚基提倡女子上学念书
新加坡颜永成首创中英文并重的华英义学
三藩市设立民族隔离学校——华人小学
1886年 美洲华校古巴最先开办
1887年 淸朝张之洞主张在海外华埠设立书院
李钟珏〈新嘉坡风土记>谈华人敎育
1888年 马来亚槟榔屿闽粤籍华人创办南华义学
美国开设第一家华校——中西学堂
1889年 香港皇仁书院新校舍落成后学生超过千人
新加坡毓兰书院创立
1890年 〈叻报〉说新加坡「书塾多至不可胜言」
美国夏威夷圣彼得中文学校创立
1891年 香港政府早期的敎育经费
香港华商刘伯铸创办「育才书社」
1892年 何启创办香港西医学院和圣士提反男校
1893年 法国统治寮国时对创办华校的规定
淸驻长崎领事卞索昌倡议设立时中学堂
1896年 香港30年间学校由16所增至120所
1897年 日本横滨华商创办大同学校
1898年 维新派与同盟会在海外力争敎育阵地
荷印政府准许华人子女入读荷文学校
康、梁在三藩市、洛杉矶开办三所华校
1899年 林文庆创办新加坡中国女子学校
1899年 荷印华人学塾369间学生6622人
菲律宾创立小吕宋华侨中西学校
日本东京华人创办高等大同学校
日本神户同文学校创立
1901年 柬埔寨最早的华校——新民小学创立
荷印巴城中华学校诞生
荷印各地华人纷纷创办中华学校
李登辉在巴城创办雅鲁学院
美国波特兰华人开始创办华文学校
1902年 淸朝颁布学堂章程海外华校蓬勃发展
香港政府成立敎育委员会
砂劳越布洛克政府创辨华人平民学校
砂劳越诗巫黄乃裳垦区兴办垦场学校
荷印巴城中华学校开设女生班
朝鲜仁川金庆章等人创辨华侨学堂
1903年 砂劳越华人社会因敎育不同分成两个壁垒
康有为流亡印尼鼓吹华人办学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设立军事学校
1904年 缅甸庄银安陈甘泉徐赞周创办中华义学
槟榔屿中国领事张弼士倡办中华学堂
荷印巴城中华会馆创办中华幼儿园
日俄战争之后中国留日学生大增
1905年 同盟会会员潘生才在澳门创办培基小学
新加坡黄典娴创办首间女子华文学校
新加坡华人纷纷兴办学校
不少中国文化界人士到荷印华校任敎
孙中山等人创游横滨华侨学校和中华学校
日本长崎创办华侨时中小学
淸戴鸿慈赴美考察梁庆桂奉派筹办侨校
1906年 满淸政府在南京创办暨南学堂
马来亚陆弼臣等人创办尊孔学校
新加坡福建会馆创办道南学校
淸官刘士骤在荷印万隆召开华校会议
闽省驻爪哇视学员陈华办学不力被撤
荷印华人成立联合领导机构——中华总会
苏门答腊巴爷公务中华学校创立
三藩市大地震后大淸书院在中华总会上课
1907年 学部向淸廷上奏建议派梁庆桂赴美劝学
越南谢妈延创立闽漳学校和中法学校
满淸和荷印政府加紧控制华人开设的华校
荷印中华总会改为爪哇学务总会
1908年 柬埔寨刘泰生等创办端华学校
泰国创立新民学堂和华益学堂
1908年 马来亚吉隆坡创建坤成女校
吉隆坡甲洞开明学堂崇德学校于战后合并
荷印开办荷华学校华人办学宗旨出现分歧
美国三藩市创办金巴伦学校
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成立侨民学堂
1909年 泰国曼谷中华学校创立
缅甸首间华人女校——仰光福建女校成立
1909年 同盟会掌握马来亚侨校达30多所
马来亚吉隆坡罗瑞堂等创办辟智学堂
朝鲜汉城华商于1909年开设华侨学堂
美加各大城市先后设立大淸侨民学堂
纽约设立侨民、孔敎、立羣、安良等校
1910年 马来亚槟榔屿福建学校霹雳怡保学校建立
新加坡琼帮王绍经黄可辉创办育英学校
糖王黄仲涵为新加坡学校捐巨款
荷印爪哇学务总会在三宝垄设立华侨中学
民国前爪哇以外各岛10年内建校20多所
美国夏威夷许蛰辰创办蛰辰学校
1911年1911年香港大学正式开学
越南堤岸穂城学校海防时习学校同年创立
雪兰莪沙叻秀谭公庙董事创办大同小学
王长水等创游砂劳越古晋「福建义学」
新马十余年间建立华校百所
新加坡自1911年开始创办华人师范敎育
爪哇学务总会改名为荷印华侨学务总会
菲律宾中西学校开菲华办夜校的先河
澳洲墨尔本〈警东新报〉首办中文夜校
美国夏威夷明伦学校、中山学校创立
美国三藩市「金门两等学堂」停办
1912年 民初广东福建派员到南洋调查侨校
越南建立义安崇正乐善坤德等校
民国成立后泰国建立华校达20所
萧佛成创立泰国福建会馆和培元学校
巴生林亨仕、杨古杰等创办中华学校
许崇墉等创办马来亚蔴坡中华学校
辛亥革命后砂劳越华校兴濒日盛
沙巴最早创立的华校——阿庇亚乐育小学
辛亥革命鼓舞新、马华人办学热情
新加坡兴办女子学校蔚为大观
新加坡汪嘉谟传道士倡办爱同学校
荷印侨生积极参加创办华校活动
菲律宾华商、中华、爱国三校相继成立
朝鲜汉城设立华侨学堂
民国成立鼓舞美国华侨兴学的热情
非洲毛里求斯新华学校创办于1912年
1913年 中国敎育部委托驻外领事兼管华校
陈嘉庚在福建集美社创办两等小学校
1913年越南华人社会创办首间女校
泰国客属华人创办进德学校
马来亚马六甲沈鸿柏等人创办培风学校
马来亚柔佛州新山宽柔学校创立
砂劳越诗巫英华学校改名为农业学校
英殖民政府对新马华校采取不干涉政策
美国三藩市黎荣耀总领事任华侨学堂校长
美国加州奥克兰创办求是、华侨两校
美国加州斯托克顿中华学校创立
1914年 中国公布〈侨民子弟回国就学规程〉
柬埔寨最早华校端华、民生、广肇惠创办
泰国颁布〈强迫敎育条例〉压制华校发展
英属华侨学务总会成立
吉隆坡循人中学为马华敎育奋斗不息
砂劳越诗巫市创办竞南小学
砂劳越老越坡华人创濒中华小学
荷印华侨学务总会被迫停办
民国成立后荷印华校增加迅速
菲律宾华侨敎育会实行敎育附捐筹集经费
菲律宾中西学校日夜校学生已达600人
日本神户华侨创办华强初等、高等小学校
美国加州弗雷斯诺中华侨民学堂创立
1915年 马来亚巴生港口周孙维等创办靑年学校
新加坡创立崇本、崇福、南洋等女校
新加坡福建会馆监学王会仪倡办崇福女校
菲律宾宿务等地掀起办学热潮
1916年 中国敎育部派员到南洋调查华校情况
马来亚雪兰莪万挠三育学校创立
马来亚吉隆坡尊孔学校带头増办商业班
砂劳越诗巫光华中学创立
诗巫创立明德国民学校后易名中华中小学
荷印华校邀请章太炎到泗水演讲
荷印爪哇三实珑黄仲涵创办华英中学
文莱第一所华校——中华学校创立
澳洲悉尼赵平鸣创办光华学校后被逐出境
澳洲墨尔本美以美敎会开游中文夜校
美国安良工商会在波士顿开设广敎学校
1917年 菲律宾侨商在福建泉州创辨华侨女子公学
柬埔寨皮罗勉省冠华学校创立
泰国华人始创女子学校
黄炎培等调查侨敎、新马兴学之风日盛
陈新政等四人创祯槟榔屿钟灵学校
沈鸿柏创办马六甲培德女校
砂劳越诗巫垦场最高学府光华中学创立
砂劳越诗巫创办中正、中兴、广建学校
沙巴阿比庇华人胡孝德等人创办中华学校
刘韵仙任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校长39年
荷印华侨学务总会召开敎育硏究会
吕宋岛和马尼拉市一年创办华校20多所
美国夏威夷华人林登创办明汉学校
1918年 陈嘉庚在集美创办中学、师范及专科学校
泰国于1918年颁布管制华校条例
马来亚巴生林诗必林亨仕倡办中华女校
马来亚雪兰莪加影育华学校创立
马来亚居銮章文双等创办中华学校
马来亚大山脚朱步云等创办日新学校
马来亚吉兰丹黄玉斋等创办中华学校
砂劳越美里、林梦两地各建中华学校一所
民初新、马两地华校激增至300多间
陈嘉庚发起创办新加坡华侨中学
新加坡南华女校始创新马地区华校师范班
林耀翔于1918年任新加坡养正中学校长
陈嘉庚支持美国敎会在新加坡辨英文大学
荷印政府准许华人开办私立荷华学校
中国委任熊理为荷印华校视学员
荷印华侨学务总会岀版〈敎育月报〉
留日学生反对中日秘密军事协议罢学回国
檀香山华侨叶桂芳倡议设立夏威夷大学
1919年 李石曾等设立「留法勤工俭学会」
香港华仁会在港九两地创设华仁书院
雪兰莪22所华校毎年经费达56,810元
马来亚吉隆坡叶养骞等创办中华学校
马来亚巴生永春先贤创办共和学校
砂劳越美里成邦江诗巫三地建华校四所
荷印华侨学务总会召开华校董事大会
日本神户华侨创办中华学校
美国三藩市晨钟剧社兴办晨钟学校
美国华人邓楷隆在菲尼克斯创办华校
1920年 柬埔寨创办觉新学校和广育中学校
泰国潮属华人创办培英学校
英殖民政府在新、马颁布学校注册法令
新马华人响应五四运动学界遭高压
马来亚实兆远王叔金创办华侨公立学校
马来亚雪兰莪直落平民学校创立
砂劳越华校放弃方言敎学
新加坡工商学校成立林则扬任校长27年
美国夏威夷、加州通过限制外语学校法案
1921年 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于1921年4月开学
泰国建立华文学校约30间全部都是小学
缅甸在民国成立后的十年间建立华校50所
缅甸杨子贞张永福倡办华侨中学
砂劳越古晋美里两地各建华校一所
新加坡郑聘庭陈令典倡办「星洲幼儿园」
菲律宾华侨敎育界组团到中国考察敎育
日本横滨吴肇扬父子创懈志成中华学校
日本神户创渐尙志社夜校和平民夜校
美国三藩市圣玛利中文学校创立
美国洛杉矶设立华校统一学务组织
1922年 沈鸿柏创酣平民学校沈慕羽任校长27年
马六甲育民学校创立
刘两一生疏财兴学
马来亚吉隆坡南强学校创立
雪兰莪双文丹国民型华小创办于1922年
砂劳越诗巫蒋瑞元、江祖顺创办敦化学校
美国加州及圣安东尼奥开瀬华文学校
1923年 柬埔寨华人创办新民小学和启新小学
马来亚巴生杨古杰等人倡办华侨夜学
砂劳越诗巫华人创辨光国学校和福南小学
荷印公布学校条例华校设立达300所
荷印沈厥成发起成立南侨敎育硏究会
美国加州贝克斯菲尔德中华学校创立
1924年 柬埔寨磅咋功华人创旗三育小学
马来亚巴生颜万发簪等创办中华国民学校
砂劳越诗巫华人创办四所华校
日本关东大地震,横滨五所华校全部被毁
美国三藩市克利夫兰两地开办三所华校
1925年 美国玛利诺女修会抵港创办玛利诺书院
马来亚怡保福建公会创办培南学校
吉隆坡燕美律华文小学创办于1925年
砂劳越诗巫创办培英、兴华、益华三校
沙巴丹南颜贵受等人创办闽南学校
早期南洋华文中学的发展遭遇不少困难
新加坡贫苦华工在贫民窟也热心办学
荷印学务总会确定华校敎育宗旨
爪哇北加浪岸中华学校20周年校庆
中国国民党驻澳洲墨尔本支部开设夜校
美国三藩市南海福阴堂创办南侨学校
1926年 刘士木等发起组织〈华侨敎育协会〉
黄映然受聘出任香港民生书院创校校长
柬埔寨华人创办焕文中学等校
1926年缅甸华文学校增至74所
缅甸第一所女子中学一华侨女子中学创立
马来亚雪兰莪培智华文小学创立于1926年
砂劳越华人创办育德小学和中华公学
林守骃编着砂罗越国志略被用作小学课本
荷印华人敎育界召开敎育硏究会
荷印华侨学务总会恢复会务活动
荷印华校增至313所、学生31,441人
美国夏威夷创办平民、中华、互助三校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附设华侨敎育委员会
冯平山于1927年倡设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柬埔寨金边闽帮创办民生学校
砂劳越诗巫成邦江创建华兴、中华两校
新加坡闽人在乡村创办学校不下30间
荷印华侨学务总会困难重重宣吿结束
荷印华人郑坚成倡议革新中华会馆的学校
20年代新客华人逐渐取得荷印华校领导权
夏威夷华人创办共和、志德两校
美国加州洛杉矶华人创办中华学校
1928年 中国政府扩大侨委会吸收侨领担任委员
柬埔寨金边闽帮创立振侨小学
马来亚雪兰莪州立的唯一华文小学创立
马来亚霹雳安顺4所华校合并为三民学校
马来亚巴生加埔李克秀等创办树人学校
砂劳越古晋诗巫成邦江设立五所华校
荷印政府设立马华学校吸收贫穷华人入学
荷印华人子弟在华校与荷华学校人数比较
日本华强、中华两校合并为神阪中华公学
日本神户吴恒秋开设「碧梧书舍」
美国芝加哥安良工商会创办安良学校
1929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在南京召开华侨敎育会议
堂南大学召开南洋华侨敎育会议
中国设立南洋华侨敎育设计委员会
寮国百细华侨学校成立
柬埔寨广肇惠、南华等校创立
马来亚华校初办时大多规模小,学生也少
吉隆坡黎明华文小学校创办于1929年
马来亚彭亨直凉公立华侨学校筹款宣言
1929年海峡殖民地有35,000华人子女入学
新加坡南洋女中成立,华校增至204间
新加坡公立树人学校演剧筹欵建校宣言
道南学校强调「国语」敎学打破地方观念
林庆年担任新加坡福建会馆敎育科主任
1929年菲律宾华校废除方言敎学
日本东京杨习曾创办「东京华侨学校」
美国三藩市设立孔敎学校
1930年 泰国广肇公学创立、私立华校后来居上
砂劳越各地纷纷建立华校
砂劳越成邦江培侨学校创立
砂劳越诗巫中华中小学在劫难中前进
新加坡福建会馆首创华校校际会考制度
胡文虎推动新加坡南洋女中増办高级中学
荷印禁止570余种华文书籍入口
30年代初印尼华人子女上当地大学不多
棉兰成立华校敎育总会统办8所小学
1930年朝鲜共有华侨小学8所
澳洲墨尔本中国领事馆创办中华补习学校
30年代美国华盛顿开办一所华校
三藩市浸信孔敎圣公会浸礼会等校创立
1931年 中国公布〈华侨中小学规程〉
荷兰照会中国表示不容干涉敎育事务
华南天主敎区耶稣会在香港仔创办神学院
越南于1931年开始创办华文中学
金边五华华人先后建立公立学校
菲马印华校达1,268所学生82,776人
马来亚三华校共倡毕业会考制度
砂劳越古晋诗巫创立华侨、中华、开明3校
沙巴粤籍华人创办华侨学校
文茉马拉奕中华学校创立
三藩市中华中学第一届高中生毕业
美国大陆华人子女进华校仅占25%左右
9.18事变激起美国华侨创办航空学校热潮
1932年 中国在侨务委员会属下设立侨民敎育处
寮国华文敎育比越南柬埔寨落后20年
泰国政变后严厉压制华校
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吉隆坡华校处境困难
英属海峡殖民地政府禁用华校敎科书
马六甲晨钟励志社创办晨钟夜校
砂劳越诗巫创办明鲁学校和光民小学
苏门答腊棉兰苏东中学成立
夏威夷「檀光学校」「大中小学校」创立
美国加州「培智学校」「中华学校」创立
1933年 法属印支政府颁布管制外侨学校条例
寮国潮籍人士创办崇德学校
泰国华校由高峯陷入困难时期
泰国中华总商会陈守明会长倡办中华中学
马来亚经济不景,有的华校被迫停办
马来亚华人子女过半数就读英校
砂劳越华人设立民智、新民、中华三校
沙巴创办育英小学和乐育小学
1934年 中国公布3项有关海外华侨学校的条例
侨委会在南京设立侨民敎育师资训练班
中国毎月拨11,783元作侨民敎育辅助费
刘继宣、束世激论南洋华人敎育之弱点
寮国百细潮州学校成立
英殖民地政府颁布华校注册条例
马来亚政府公布全马华校会考办法
1934年马来联邦有华校394所学生22.270人
砂劳越华人创办4所华校
海峡殖民地华校接受英政府津贴的不多
李光前接任新加坡华侨中学董事会主席
1934年荷印华人子女约一半受非华文敎育
荷印巴城华校联合会成立
菲律宾华侨敎育会属下学生达2,276名
夏威夷华人林仲池创辨大公学校
1935年 中国侨委会统计世界各地华校共有2,519所
英国敎育家批评香港政府忽略中文敎育
越南河内海防创立华侨中学中华中学等校
泰国强迫敎育条例迫使近300所华校停办
砂劳越华人创湖4所华校
沙巴山打根培华小学创立
胡文虎独资创办新加坡民众义学
1935年菲律宾对华校进行立案
夏威夷开办中文专科学校和友文学校
1936年 中国成立南洋小学敎科书编辑委员会
抗日战争前寮国华校发展缓慢
泰国规定华校敎师须通过泰文检定考试
砂劳越诗巫美里两地共建华校4所
荷印华人子弟入华校比例逐年减少
1936年菲律宾有华校61所学生7.213人
1936年朝鲜华侨自办学校15所学生949人
1937年 胡文虎向中国政府提出自愿兴办千所小学
抗战爆发后越南华文中学发展迅速
寮国永珍寮都公学创立16年历尽沧桑
柬埔寨共有华校95所,学生4,057人
马来亚许乌冰等在小渔村创辨新民学校
砂劳越诗巫市一年设立六所华校
砂劳越古晋成邦江华人创办中华学校
沙巴实必丹、民巴姑创办中华、培华两校
1937年海峡殖民地华校有477所学生40.193人
新加坡华文中学发展达勃
新加坡姚国华等倡办公敎华英中学
荷印华人筹组华侨敎育总会失败
中国国民党在美国三藩市创办建国中学
美国华盛顿建国中文学校创立
美国加州萨莱纳斯创立中华学校
1937年非洲毛里求斯有华文小学6、7所
1938年 泰国銮披汝执政后加紧管制华校
海峡殖民地华人子女入读英、华校比较
林学大创办新加坡南洋美术专科学校
文莱诗里亚华人创办中正学校
伪满洲国于朝鲜新义州设立1所满侨小学
三藩市圣玛利中文学校改名圣玛利中学
美国芝加哥安良学校改名中华学校
1939年 1939年胡文虎倡游闽西永定侨育中学
1939年香港敎育经费占政府总开支15%
泰国实行亲日政策查封华校285所
梁龙光任雪兰莪中华中小学校首任校长
马来亚柔佛峇株粘东生等倡办华侨中学
砂劳越诗巫、古晋两地新建华校4所
砂劳越泗里奎泗芦、泗光两中学合倂
新加坡中正中学创立庄竹林主持校政18年
陈嘉庚创办新加坡水产航海专科学校
荷印巴城中华中学创立李春鸣张国基主持校政
王泉笙等人创罅菲律宾中正中学
日本神户4华校合倂成为中华同文学校
1939年夏威夷设立华侨国语文学校
1940年 中国设立侨民敎育函授学校
二次大战前越南共建立华校201所
寮国素旺纳曲崇德学校历尽战乱艰苦兴学
新加坡义安公司创办义安女学校
1941年 日本挥戈南侵,东南亚各地华校备受蹂顺
1941年香港学校增至649所,私校占529所
泰国实行亲日政策,华校全部被封闭
二次大战前缅甸华校共达250所
砂劳越设立育才、崇文、中华、中山四校
陈嘉庚倡办新加坡南洋师范学校
1941年荷印有华校502所,学生65,000多人
朝鲜华侨在汉城设中学,在大邱羣山设小学
毛里求斯新华中学成为非洲华文最高学府
1942年 柬埔寨金边华人创办崇正学校
日军占领缅甸,华校250所全部停办
日军攻占马来亚,华校均被破坏无遗
砂劳越成邦江华人创办中华公学
1942年以前新加坡设立华文中学13所
日占期间新加坡21间华文小学被迫开学
日军批准印尼华校于1942年8月1日开学
日军占领菲律宾前夕全菲华校近70所
1942年日本占领时期朝鲜华侨学校有17所
1943年 印支全境共有华校349所学生32,155人
1943年寮国永珍寮都公学増办初中
印尼巴城开办数理化讲习所
1944年 孙立人率军反攻缅甸不忘创办华校
1945年 国民党提出促进战后华侨敎育案施行办法
国民党大会提议拨款设立澳纽中西文学校
柬埔寨华校战后纷纷扩办初中
泰国政府解除对华文报和华校封闭令
日本投降缅甸即有47所华校复课
周曼沙于1945年创办槟榔屿明德小学
马来亚华校集中在柔佛霹雳雪兰莪3州
马来亚巴生永春公所成立3校联合董事部
郑振中任马来亚龙引中华学校董事长
砂劳越古晋中华学校董事会成立
砂劳越美里市中华公学成立
砂劳越西连华侨学校易名中华公学
砂劳越三密爱民学校易名中华公学
沙巴丹南闽南华侨两校合并易名中华学校
印尼分联邦共和2区华人敎育仍继续发展
司徒赞等创办联合中学后改称为巴城中学
日本统治时期朝鲜华侨敎育发展缓慢
1946年 战后香港敎育恢复较快私校生达6万人
香港达德学院成立,李济深任董事长
战后印支华校恢复及新建共有228所
寮国法军进入素旺纳曲崇德学校惨遭浩劫
中暹友好条约签订华校激増达最高峯
李光前任马来亚华侨复校辅导委员会主席
叶鸿恩等人创办马来亚吉隆坡中国公学
砂劳越古晋诗巫等地纷纷创建华校
新加坡于1946年成立两个华校组织
新加坡舞女关心敎育1946年创办快乐学校
菲律宾独立后开始监督华校
战后日本华侨重建华校12所
韩国独立华侨先后创办华校54所
1947年 中菲签约规定在彼此境内可自由创设学校
1947年海外华校共有3,465所
1947年全马来亚华人敎育状况统计
马来亚巴生吕士埔创办兴华中学
马来亚雪兰莪大港新民学校创办于1947年
雪兰莪梳邦新村华小前身为启智小学
砂劳越各市鎭创办四所华校
新加坡10年敎育计划提出压缩华校的方案
新加坡南侨女中成立后改名为南侨中学
荷印统治区补助经济困难之华校3百多所
1947年菲律宾共有各类华文学校149所
崔承志任北朝鲜平壤市华侨中学首任校长
1948年 泰国公布民立学校条例华文中学全部停办
1948年砂劳越华校有205所学生20.282人
砂劳越平均700多华人就有一所华校
战后印尼华文学校发展迅速
荷印敎育部规定学校可将华语作为必修课
1949年 香港敎育司署承认政府侧重于英语敎育
钱穆等学者于1949年创办香港新亚书院
香港华校总数已达300多所
柬埔寨由1949年起对华校有所限制
中国形势急变泰国开始严加管制华校
1949年全马华校1,680多间学生254,000多人
林连玉发起组织吉隆坡华校敎师公会
吉隆坡茶阳会馆于1949年创办南开学校
陈世荣任职芙蓉中华中学董事会长达43年
李成枫创立马来亚南益华文小学
叶鸿恩出任马来亚太平华联中小学校长
砂劳越诗巫、美里设立三山、育德两校
沙巴黄子发等创办华中后易名为阿庇中学
新加坡1929年至1949年华文中小学统计
新加坡政府不准学生前往中国深造
新加坡马来亚大学成立李光前捐赠50万元
新加坡直到1949年仍有学塾19家
荷印政权移交前两项有关华校的规定
印尼中华商联会创办华侨高级商业学校
1949年北朝鲜华联会设立华侨小学50多所
1949年北朝鲜接管华侨学校采用朝语敎学
1950年 50年代以后泰国的同化政策取得很大成功
马来亚联合邦华校在战后迅速恢复和发展
马共发动武装斗争政府严加管制华校
砂劳越设立公正学校育羣小学中华公学
沙巴至1950年共设立华校103所
英国殖民政府严厉管制新、马两地华校
1950年新加坡有华校301所学生74,053名
新加坡华校学生占全部学生总数的58.4%
印尼政府取消荷印政府对华校补助规定
1950年印尼华人子女有30万人上学
1951年 缅甸政府颁布私立学校登记条例
缅甸左右派华人争夺华校领导权斗争激烈
1951年马来亚华校1,261间学生225,105人
马来亚英政府公布巴恩巫文敎育报吿书
马来亚联合邦华校敎师总会正式成立
郑振中为马来亚新文龙中华中学鞠躬尽瘁
胡观胜等创办吉隆坡增江新村华文小学校
中国政治斗争影响了印尼的华文学校
菲律宾华校实行双轨学制与双重课程
1952年 马来亚华校董敎及马华公会联席会议宣言
沈慕羽倡组马六甲华校敎师职工会
李光前设立李氏基金会受惠者数以万计
印尼政府颁布〈外侨学校监督条例〉
1952年北朝鲜设立2所中国人初级中学
1953年 马来亚雪兰莪华校董事联合会1953年成立
陈六使慨捐巨款创办新加坡南洋大学
新马热烈展开筹募南洋大学建校基金运动
新加坡潮阳会馆创办朝阳学校
新加坡福建会馆创办光华学校
印尼雅加达27间华校学生国籍调査
朝鲜停战后北朝鲜华校大都复办
1954年 台湾侨委会订立〈侨民学校规程〉
台湾举游海外靑年回国观摩硏习团
1954年海外华文学校总数为4,376所
马来亚英政府发表1954年敎育政策白皮书
1954年马来亚华校有1,556所学生35万多人
马来亚光华中学创立黄琢齐任董事长16年
1954年新加坡华、英校学生人数大致相同
新加坡佛敎界广洽法师创办弥陀学校
印尼右派华校召开印尼华侨敎育会议
战后南朝鲜华侨兴办小学44所中学2所
1955年 中国与印尼政府签订关于双重国籍条约
台湾召开华侨文敎会议通过四大方案
南越政府颁布国籍法同时加强管制华校
泰国华校由最高峯的426所下降至217所
杨金殿任新创办的怡保培南中学董事长
砂劳越华人子女入学率占各族的首位
沙巴政府发表1955年新敎育政策白皮书
南洋大学筹备期间「林语堂事件」始末
印尼颁布新敎育条例严密注意华校活动
废除双重国籍25万印尼公民被禁入读华校
菲律宾政府对华校进行全面督察工作
文莱有6所华文学校华人子女普遍入学
日本大阪中华学校兴建新校舍落成
北朝鲜平壤中国人高级中学校正式成立
1956年 台湾「侨民敎育函授学校」在台北复校
南越华校在烽火中仍增至228所
柬埔寨华校为课本问题引致风潮迭起
马来亚巫华印联盟提出〈拉萨报吿书〉
马来亚为登记学齢儿童举行「火炬运动」
沙巴山打根中华中学于1956年复崩
陈济谋任1956年雪兰莪州华校董联会主席
新加坡南洋大学1956年3月正式开课
新加坡闻人潘受出任南洋大学秘书长
新加坡华文中学于1956年取得重大发展
新加坡圣公会中学成立李光前捐献巨款
雅加达举行「印尼华侨学校校长会议」
50年代印尼侨生在大陆与台湾的人数比较
文莱政府规定毎年补助华校经费之半数
北朝鲜成立平壤「中国人函授师范学校」
1956年南朝鲜有华侨小学50所高中5所
1957年 南越实施越化敎育政策华校废止中文课
马来亚1957年敎育法中陈述的敎育方针
马来亚独立时华校1,330所学生391,667人
马来亚华小由1957年起改称为标准型学校
巴生中华剰2名学生林玉静组复兴委员会
马来亚峇株华侨中学改称为华仁中学
沙巴华校学生21,760人占全邦学生总数63%
新加坡李光前建赠华中国专图书馆落成
印尼华校创高峯:校数1,669所学生45万人
印尼政府监督外侨敎育条例严加管制华校
菲律宾成立「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总会」
1958年 南越政府实行4项具体管制华校的方式
南越华人和华校多集中于西贡和堤岸
柬埔寨政府采取多项有关华校的政策规定
柬埔寨华校开始分裂为左右两大阵营
胡曰皆瀬深斋中学胡万铎献地建新校舍
印尼接管拥护台湾华校200间5千敎师失业
文莱甲必丹林德甫是文莱中华中学董事长
1959年 南越敎育当局通吿各华校増设越文课程
越新社报导全越华校有190家学生49.575人
寮国3年内有华侨子女57人到台湾升学
马来亚联合邦全国华文敎育代表大会宣言
马来亚联合邦华人对敎育总要求
王宓文任马来亚柔佛新山宽柔中学校长
沙巴全邦学生有45.123人华人占26.369人
1959至1960年印尼又有27%华校停办
1959至1961年是北朝鲜华侨敎育鼎盛时期
1960年 1960年柬埔寨华校有170家学生25.705人
马来亚公布有关敎育政策的达立报吿书
马来亚有华文中学106间学生53,000人
刘懐谷任马来亚雪兰莪巴生滨华中学校长
沙巴敎育部统计全沙巴华文中小学119所
1960年印尼政府接管300多所左派华校
1960年前后菲律宾不少议员要求关闭华校
1961年 1961年寮国华校学生人数共有3.780人
61年南越华侨小学有728家学生177,171人
南越西堤区等地的44所华人公私立中小学
马来亚新敎育法令第21条(2)引起争议
黄润岳接替林连玉出任马来西亚敎总主席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艰辛地开创新一页
沙巴山打根3所华校联合组成政民学校
美国1961年有华校36所学生4.300人
1962年 柬埔寨端华广肇惠民生3校增办高中课程
严元章连任7届马来西亚敎总敎育顾问
李光前正式就任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
连瀛洲任首届新加坡义安学院董事会主席
菲律宾1962年有华小223所学生83,800人
1963年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创校校长为李卓敏博士
缅甸奈温执政开始严厉管制华校
马来亚霹雳怡保福建公会创立培南独中
新加坡潮人创办义安学院刘英録首任院长
北朝鲜由1963年开始华侨学校趋向朝鲜化
1964年 槟榔屿王景成敎育基金会于1964年成立
新加坡华校和英校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
1965年1965年海外华校有5,074所随后仅剩3千所
香港中文中学学生只占中学生总数的8.7%
缅甸实行私校国有化华校全部收归国有
马来亚全国华人社团争取华文为官方语文
吴水阁由1965年起任中正中学董事主席
印尼发生「930事件」后华校悉数被接管
英国由60年代中期相继兴起中文补习班
1966年 缅甸华校收归国有数千华校敎师流离失所
菲律宾1966年有华校162所学生6万人
1967年 台湾侨委会在台北召开海外华文文敎会议
钟正山于1967年创办马来西亚艺术学院
马来西亚敎总倡议创办「华文独立大学」
1968年 印尼政府批准开办「特种民族学校」
1969年 南洋大学于1969年敦聘黄丽松博士为校长
黄祖耀吴水阁任南洋大学理事会正副主席
1970年 柬埔寨朗诺政府关闭境内173所华文学校
美国华人移民剧增大学华人学生有5万人
1971年 胡鸿烈钟期荣于1971年创办香港树仁书院
向台湾立案的南越华侨学校有166所
颜淸文领导马来西亚南华独中走向新生
1972年 陈六使逝世陈氏家属捐50万元作奖学基金
加拿大濯太华中文学校自编敎材越办越好
1973年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从死亡边缘走向新生
陈孟利领导培南独中进行10年艰辛的长征
胡万铎担任为挽救9间独中工委会的主席
沈亭服务华敎33年为独中筹款千里奔波
毛里求斯学华文越来越少中学全部停顿
1974年 李成枫为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作出贡献
印尼政府宣布新例废除特种民族学校
悉尼有华校约50间侨靑社创办中文学校
1975年 1975年北越统一南越华文敎育亦遭毁灭
南越西堤华人筹办淸源大学终于胎死腹中
柬共攻下金边下令居民下乡华敎全遭毁灭
李延年荣获马来亚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马来亚雪兰莪加影育华学校校友会成立
1976年 1976年起菲律宾全部华校一律实行菲化
1977年 马来西亚育才独中万人宴筹得40余万元
南韩华侨学生年均66,8名在台湾大专毕业
1978年 马临敎授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二任校长
香港实施9年免费敎育学生达1,383,720人
泰国从长期禁止到准许民校授外文课
1978年新加坡华校新生人数降至11.2%
北朝鲜华侨学生近60名在大陆学校学习
梁希迩在纽约皇后区创办鸣远中文学校
1979年 中国于78至80年派出公费留学生5,609人
黄继芦任主席的泰国华文敎师联谊社成立
78年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在校人数近50万人
1979年 新加坡华校中小学敎师有6,425名
1980年 新加坡政府将南洋大学倂入新加坡大学
1981年 李嘉诚捐献巨款创建汕头大学
澳门最高学府东亚大学于1981年正式成立
1982年 法国薛理茂张德为华裔互助会开办中文班
1983年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学生人数増至46,000人
新加坡1983年英校生占93%华校占7%
吴家玮成为美国大学中的首位华裔校长
1984年 包玉刚于1984年回乡独资创娜宁波大学
郑瑞玉校长说兴华毕业生过半在大专深造
文莱宣吿独立政府实行多元民族平等政策
1984年 在日本华侨有67.895A留学生8,138人
1984年北朝鲜华校减至17所学生1,000多名
1985年 香港英文中学日増中文中学只剩57间
台湾中华函授学校入学人数累计近20万人
南朝鲜有华侨2.5万人华校53所学生1万人
加拿大南洋大学校友会在渥太华成立
1986年 王庆武博士于1986年就任香港大学校长
吴家玮任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
邵逸夫爵士慨捐1亿元兴建中大逸夫书院
加拿大安大略省中文班学生有15,000多人
联邦德国两年内共有3所中文学校开学
毛里求斯华人靑年现在大都接受西方敎育
1987年 高锟博士于1987年燃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英国共有96所中文学校或中文识字班
意大利只有米兰市有普通话补习班1所
1988年 台湾公布侨生回国就学及辅导办法修正案
台湾举行世界华文敎育协进会第15次大会
台湾辅导设立的泰华文敎服务中心启用
日本侨校学生日益减少有的已没有学生
美国17位华裔高中生成为总统学者奖得主
美国北加州地区举行华文敎师硏习会
台湾侨委会举办欧洲地区华文敎师硏习会
曾广顺到南非约翰内斯堡华侨公学访问
1989年 台北举办亚洲地区中学侨校校长硏讨会
香港学生赴海外升学数目已达历史高峯
马来西亚大马福联会收集闽人兴学史料
菲华郭绵绵捐1亿多美元发展敎育慈善事业
美国〈我们〉双周刊评论海外华敎的前途
美国华人敎育水平高于美国全国平均数
台湾驻巴西代表处召开中文敎学会议
瑞典华人文协华文班政府拨给3间课室
1990年 中国大陆首次在北京举行华文敎学硏讨会
大陆留日学生人数连绩几年居各国之首
中台港移民留学生人数均居美国亚裔首位
港大理学院院长潘宗光出任理工学院院长
邵逸夫为内地和英国文敎事业捐赠巨款
蒋震设立工业慈善基金鼓励培训华人专家
马哈迪首相说华文独立中学可以保存下去
南洋商报发表马来西亚60所华文独中详情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有1,296所学生588.836人
马来西亚10年共拨款20亿元给1,250间华小
胡万铎说华校能立足全靠华社一心争取
颜淸湟〈战前新马闽人敎育史实〉发表
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南方学院创立
南大校友编辑出版〈南洋大学史料汇编〉
李光耀总理说新加坡将设60所自主学校
李显龙说特选学校是要保持华族文化精华
新加坡邀请台湾学者协助改善华文敎学
田长霖出任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校长
平民敎育家晏阳初在美国纽约病逝
美国西屋科学奖50年 华人子女领尽风騒
南加州印支华人办7所小学40多个中文班
加拿大18岁华裔赖文迅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
秘鲁利马有2所拥有千名以上的华文学校
荷兰华人向政府递交有关母语敎育的报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