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兰丹华人社会与华文教育
小木裕文
绪言
笔者曾参加文部省国际学术研究小组“东南亚的现代化与华人社会的变迁”班,于1989,1990年两个暑期,对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进行了调查。我们运用调查征询表着重青年华人的意识等问题。地点是西海岸的马六甲、麻坡和东海岸的吉兰丹的独立中学(民办中学、媒介语言是华语)和国民中学(政府津贴、媒介语言是国语即马来语)。目的是为了通过调查,了解青年华人的意识动态和意识变迁。有关调查统计数字,我们整理总结以后,在其他论文集子上发表,以便给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目前,马来西亚有六十所华文独立中学,但,在半岛东海岸地域仅有一所,即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初中·高中六年制)而已。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并不是名牌中学,规模不大,设备也不太完善。它在困难环境中默默耕耘,继续培养出具有“礼义廉耻”(中华独中校训)的英才。它引起了我们对华教的极大的兴味和关心。我们研究小组一行三人一一东洋大学今富正巳教授、北九州大学山本哲也教授和立命馆大学小木裕文(笔者),来到吉兰丹州哥打峇鲁访问了中华大会堂、中华独立中学及中华国民中学。在哥打答鲁停留期间,努力收集了一些有关华校史的资料,并进行了实地调查。
根据调查所得,本文力图对吉兰丹华校的历史和现况,以及东海岸地域的华人社会的动态作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吉兰丹华人社会
吉兰丹位置于半岛东海岸最北端的一个州,州府是哥打答鲁。吉兰丹州(简称丹州)的人口中,马来人占95%,华人只占5%。换言之,华人如同零星地漂浮在马来人的大海里。但,多年来,他们与马来人和谐相处,未曾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件。
目前,本州就是马来人反对党的根据地,在去年举行的大选中,两个反对党即回教党和“四六精神”党获得了州政府的执政权,现在正推行着回教化政策。回教党鼓吹建立回教国,引起来了当地华人社会的担忧(注1)。
在此,我想对吉兰丹的华人社会的历史和现况作一个简要介绍。
华人何时开始移居吉兰丹,至今,没有确实考证。据前大马华人文化协会会长黄昆福先生的考察,吉兰丹开始有华人,当在清乾隆年代以前郑和来丹之后,很可能是在林道乾到北大年爆卒之后(明末时期)的数年之内。
由此可知,华人的移居此地约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华人的大部分是从陆路经泰国或是从海路乘大小的木船到吉兰丹。早期移居的华人多为福建人,从此,也有小数客家人。黄昆福先生的研究专文有如下的说明。
1907年,欧人已有四十人。华人方面,前此丹州的华人纯粹是福建人,(格氏忽略了在布莱的客籍人),他们在吉兰丹已经有了一段悠长的年代。十九世纪末迄二十世纪初叶,其他各省华人(琼州同胞占大多数),逐渐由星洲来吉兰丹,到了1907年,华人人口数目,已增加到八千人(1960年有二万八千人)。“唐人坡”方面,1907年的人口是一千人,都是福建人,当时政府限定打铁、屠猪、和染布商,只能在“唐人坡”经营。至于其他如钟表修理、裁缝、木工、杂货等行业,已渐由下坡“唐人坡”迁到上坡去。当时吉兰丹商业大部分,已经操诸华人手中了。至于布莱,1907年的人口约为五百人,大多数是客籍人士,以淘金为业。哥打峇鲁当时人口总数已将近一万人(1965年是四万八千余人)。吉兰丹州1907年人口总数是三十一万人(1964年统计六十二万余人)(注2)。
华人主要住在海岸和河岸附近,从事商业贸易、种植胡椒,或从事种植树胶业及在内陆淘取金砂。随着时代的发展,华人居住区渐渐扩大,沿海地区及吉兰丹河上下流域形成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华人村落。不过,不如西海岸地域有着激烈的人口增大。尚不能与西海岸那样华人激增、华人行业多元化相比。这原因与资源开发或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关。该地区没有大规模的矿山和农园,因此,没有大量的华人劳动力的涌入及定居(注3)。
南来的华人总是在华人村落建设妈祖庙(航海者所供奉的女神、是福建人信仰的),其中为人所知的就是规模最大的“镇兴宫”。它在哥打峇鲁的“唐人坡”。“镇兴宫”可以称得上是早期华人社会活动的中心。当时,统治者苏丹曾委任甲必丹(华人领导),管理该区的华人社会事务(注4)。
据1970年人口普查,吉兰丹州总人口是六十三万七千余人,其中华人占着三万六千余人。目前,吉兰丹的华人社会的人口是五万多(1980年调查),一半集中在首府哥打峇鲁和近郊外,其他散居在中小的城市、农村、渔村。马来西亚各大城市均有唐人街(China Town),哥打峇鲁的市内也有一个叫“唐人坡”的商业区域。规模不如西海岸地域的唐人街那么大。在“唐人坡”,除了各种商店、小食店。旅馆之外,还有学校、华文报社的分社、中华大会堂、会馆、寺庙等。这跟东南亚的其他唐人街是相似的。哥打峇鲁市内,还有不少以地缘为基础而建立的会馆组织。如:福建会馆、潮州会馆、广东会馆、晋江会馆、琼州会馆、客属会馆、永春会馆、兴安会馆、此外,还有姓氏公会。如:黄氏公会等。这些组织,在华人间的团结和互助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海外华人的传统意识和浓厚的老乡观念。此外,在吉兰丹还有中华总商会。它具有当地华人社会的最高代表机关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华总商会在华人人口占极小数的州里,始终捍卫着华社的利益及促进华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团结(注5)。
在此,还有一点值得说明,那就是在风俗习惯方面。吉兰丹华人尤其住在靠近边境村庄的华人受到了泰族和马来族文化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在衣食住行、和语言上的转变方面。一般华人称他们为“峇峇”或"Peranakans”。他们祖籍都是福建人(注6)。
表1:吉兰丹州内的华人方言群分布(1921-1947)
方言群 |
哥打峇鲁县 |
哥市 |
乌鲁吉兰丹 |
巴西马士 |
巴西富地 |
|||||||
1921 |
1931 |
1947 |
1947 |
1921 |
1931 |
1947 |
1931 |
1947 |
1921 |
1931 |
1947 |
|
广东人 |
9% |
8% |
6% |
21% |
44% |
25% |
35% |
3% |
7% |
10% |
3% |
16% |
福建人 |
79 |
82 |
82 |
55 |
17 |
20 |
23 |
84 |
82 |
78 |
78 |
56 |
海南人 |
5 |
7 |
9 |
10 |
7 |
5 |
7 |
6 |
7 |
1 |
4 |
6 |
客家人 |
5 |
4 |
2 |
5 |
29 |
48 |
34 |
4 |
2 |
1 |
1 |
8 |
潮州人 |
3 |
5 |
1 |
8 |
2 |
2 |
1 |
1 |
1 |
1 |
2 |
5 |
其他 |
<1 |
<1 |
<1 |
2 |
3 |
<1 |
1 |
3 |
<1 |
9 |
13 |
8 |
总数 |
5767 |
6113 |
4564 |
6624 |
4863 |
5655 |
5514 |
2107 |
2966 |
942 |
1342 |
709 |
资料来源:方言群认同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p.88 麦留芳
从表1,可以看出,丹州似乎是福建人的天下。一位台湾学者这样分析道:比较起其他方言群,福建人在传统马来州内的分布似乎亦极广泛。换言之,他们似乎和马来人相处得更融洽。这种生活技能,可能是福建人特有的适应能力。又指出:另外一个有关福建人的特质就是,他们很少与广、客人,尤其是广府人。这会不会是因为行业的关系?即福建人一向不热衷于锡矿业的开掘或投资。因此,形成有矿地之处,就有广、客人,但少有福建人⑺。笔者认为,这种分析有相当道理,考察华人社会的结构,很有用处。
表2:吉兰丹州华人人口统计(1980年人口调查)
行政区 |
男 |
女 |
计 |
比例 |
万捷 |
474 |
462 |
936 |
1.27% |
哥打峇鲁 |
12,156 |
11,335 |
23,491 |
8.51% |
马樟 |
1,559 |
1,513 |
3,072 |
5.29% |
巴西马士 |
2,068 |
1,806 |
3,874 |
3.28% |
巴西富地 |
778 |
665 |
1,433 |
1.77% |
丹那美拉 |
1,521 |
1,203 |
2,724 |
3.49% |
道北 |
1,347 |
1,377 |
2,724 |
3.17% |
瓜拉吉赖 |
2,226 |
1,650 |
3,876 |
5.57% |
乌鲁吉兰丹 |
1,885 |
1,316 |
3,201 |
17.23% |
计 |
24,014 |
21,317 |
45,331 |
5.28% |
资料来源:“General Report of the Population Census
Vol.2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of Malaysia” 1983。P.693
二、哥打峇鲁的华校发展史一一以中华中学为中心(注8)——
大马华人的语言问题是相当复杂的。在哥打峇鲁的华人社会里,最大势力是福建人。所以,福建话(闽南语)自然成为华人社会的共通语言,后来,由于华校教育的发展,华语(所谓标准华语)也逐渐普遍到华人社会里。因此,我们到处能听到华语。在马来亚,华语教育从1920年起开始,迄今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一般说来,如今华人多数能说福建话、其他华人方言(广东话、潮州话、福州话、客语、海南话)、标准华语和马来语。马来语水平较之西海岸地区的华人高得多。并且,有些人还会说泰语(注9)。丹州华校的马来语的水平比西海岸的华校相当高,至于政府考试方面,也已获得了引起注目的成绩。笔者以为,其原因不仅在于学校教育,而且在于丹州华人的语言生活。哥打峇鲁一共有三所华文小学(中华、中正、培植)、两所国民中学(中华、中正,曾经称为“国民型”中学)、一所独立中学(中华)。大部分华人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华文小学上学,然后,再让他们升人国民中学或独立中学。上述国民型中学原都是华人出钱出力兴办的。后来,这两所国民型中学又接受过政府的改制,变成为“国民中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国民中学是由政府拨款来维持的,独立中学却是靠华人社会捐助及学生的学费来维持的。前者虽能得到政府的拨款,但是,只不过仅能应付学校行政费用。至于校舍的建设与维修、教学设备(图书、实验仪器、电脑、语言视听)的增添等,仍靠广大的华人社会的热心赞助。
吉兰丹州华校的最早创立时期是1918年2月。是在哥打峇鲁创立的,那就是育德学校,当时,华人各帮派领导(福建、广东、海南、潮州)一致认为,为了后代的教育,需要在此地创办一所华校。育德学校的经济来源全靠热心家的月捐和商家的捐款,学童能免费入学。创立初期仅有二名教师,男女生八十余名。
由于“唐人坡”居民的增加,加上它又离开育德学校又远,因此,热爱华教的人士在“唐人坡”另办起欲正学校。欲正学校于1918年8月开学了。初期只有一名老师,三十余名学生,也以福建话为教学媒介语。自此以后,育德与欲正二校分开发展。但是,就华人社会来说,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于是,为教育的集中化和财政经营的效率化,决定二校合并。于是,1928年初,新校舍建在上坡和下坡之中间地点。校名,取“君子务本”之意,故改名为“中华务本学校”。由于人力、财力和学校行政管理的相对集中,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学生增加到二百余名。不幸,于1932年因文字案发生,触怒殖民地当局,校长和全体教员被逮捕入狱,后又被遣送出境,学校也被英殖民地政府查封了。当时,英殖民地政府严格地压迫和限制华人社会的言论自由。
1933年初,华人领导向殖民地政府申请复校。学校当局为了获准复办,更改校名,重新办理注册手续。这样,新校名“中华学校”才得以了复课。1934年,创设中学一年级予备班,为以后增设中学作好准备。自1934年到1939年的五年间,学校不断扩建、发展,有了两层的教学楼(九间教堂)和礼堂,设备也相当完善。学生人数增加到四百名,教师达到了十一名,据有关研究专书说,1937年,吉兰丹全州共有十三所华校,学生人数达到了八百二十一名。详见下表。
表3:吉兰丹华校(1930年代)
校名 |
地点 |
创校年 |
教师数 |
学生数 |
育才学校 |
瓜拉吉赖 |
1928 |
5 |
175 |
公主乐群学校 |
话毛生 |
1929 |
2 |
42 |
中华学校 |
哥打峇鲁 |
1918初 |
12 |
327 |
崇德小学校 |
答眉 |
1918 |
6 |
75 |
华侨学校 |
文鲁 |
1938 |
1 |
20 |
中华开智学校 |
巴西布地 |
1928 |
5 |
60 |
中华育智学校 |
道北 |
1920 |
3 |
98 |
育英学校 |
巴西马 |
1929 |
2 |
76 |
国民学校 |
金马市 |
* |
* |
* |
育正学校 |
丹那美拉 |
1934 |
* |
* |
资料来源:“南洋华侨与福建、广东社会”p.481 1939年(复印版·笔者修改一部分)
1941年12月,日本开始侵略东南亚,大军登陆吉兰丹哥打峇鲁。日军驻丹州,不久,在丹州各地大肆逮捕华侨人士。丹州华侨领导和华校董事,陆续被逮捕,有的领导在狱中殉难。在三年八个月的沦陷期间,全丹州殉难的华人达到百余人。中华学校的校舍被日军和泰军占用,该校当然被闭锁了。日军把华校看作抗日的活动据点,要严格控制。据说,校内所有设备,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四百名学生不但受到失学的苦痛,而且受到生命的危害。上述的丹州各华校也都被迫停办(注10)。
1945年日本投降后,吉兰丹华人社会再度发扬热兀、教育的精神,奋力复办华校,而中华学校在重重困难中,至1946年初才复课,学生人数超过七百余人。1949年,因学生人数激增,暂时在中正夜学的校址设立了分校。
1950年,中华学校创设初中,中小学生数至一千多人,教职员三十余名。此后,中华学校不断扩充,因此在行政上、经济上都上了轨,具备了继续发展的条件。到1957年,又增办高中,并新建了科学馆。至此,中华学校成为小中高完整的学校。同时,也成为东海岸设备最完整的最高学府。可是,到了1962年,马来亚的华文中学面临着存亡的危机。据61年的教育法令,要求华文中学,或接受全部津贴改为国民型中学,或不接受津贴而改为自费办理的独立中学。经过好多次讨论,董事会最后决定接受全部津贴改为国民型中学(教学媒介语言即英语)。同时,另设立独立中学部。前者叫为中华国民型中学,后者叫为中华独立中学。中华独立中学开设初期,有三百余名学生。后来,由于师资问题、国民型中学的教学水平提高,影响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到了1982年,全校学生仅有八十六名,1983年减少到四十九名,其中大部分为马来籍学生。84年,董事会决定暂时停办。
中华独中停办的新闻在报章上刊载之后,立刻引起了全国董教总的关注。全国董教总认识到事态严重,所以,多次派出董教总的领导,与吉兰丹华教人士认真研讨如何复办独中的问题。1985年1月,召开赞助人大会,组织了中华独中复兴委员会。复兴委员会的人员都是吉兰丹华人社会的各层领袖及华教人士。复兴委员会首先把新生初中一年级四十人送到巴生独中上课,并着手办理复校工作。86年1月,在哥打峇鲁租赁的两层商店作为临时校舍复校开学了。当时学生一百二十七名,教职员六名。目前,学生人数多达三百五十七名,教职员二十余位。教师的大部分是大学毕业生。他们一半在英国、美国、台湾等大学深造过,也有六位国内大学毕业生。跟西海岸地域的独中比较起来,该校教师队伍的阵容是较有特点的。虽然教学条件还算不上太好。但,学生们均勤奋好学,政府初级文凭考试和独中统一试验上,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现在,中华独中受到全丹州及东海岸二州、全国热爱华教的人士的财政协力和各方捐助,预算二百万马币的新校舍正在建设。新校舍的地点在离哥打峇鲁13英里处,校园面积是7.965英亩。新校舍为三层,有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食堂、电脑教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等。中华独中正走上了发展的轨道,他们正在为培养出精通三种语言,为多元种族国家作贡献的学生而努力。
一位华教领导说过:吉兰丹中华独中的成功复兴,不只是丹州华文教育发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伟业,而且在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史上,也留下可歌泣的一页(注11)。笔者认为,独中不仅应在追求华文教育及中华文化的发展上即加强文化的联系上发挥作用,还应该积极地作为国家教育的一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吉兰丹华文小学的现况(注12)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面临着新的变局。目前,政府正准备修订1961年教育法令,制定新教育法令。这是个敏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导致种族及政治纷争。目前,华文小学一共有一千二百九十所。学生总数有五十八万一千六百人。据1961年教育法令第21条(2)项,教育部长有权在当适时机把华小及淡小改为马来文教学的国民小学。华人社会认为,华小是华教的最后一道防线,近三十年来,全面继续开展着保卫华小的运动。国阵的执政成员马华公会也叫喊“与华小共存亡”的政治口号(注13)。在多元种族国家的马来西亚,教育与政治问题关系很密切。
吉兰丹华人只有五万多人(1980年调查),但是,长期以来,从私塾时代到现在,华人社会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除要分担州内十三所华文小学及两间接受过改制的国民型中学的发展经费外,还要负担复办的中华独中的行政经费及新校舍的经费。这笔庞大的费用,完全依赖于丹州及各州的华人社会的捐助。如果没有对华教的华人社会的捐助和了解,大马华文教育体系也许早已土崩瓦解了(注14)。
州内的有关华文小学校统计,如表4资料。吉兰丹华小共有十三所,学生人数约五千人。这统计数字比较旧,所以,我釆用教总的最新推测统计(1985年)再介绍一下。据该资料、学校数目没有变化,但是学生人数增加到六千六百人。丹州的华小跟1981年统计比较起来,出现了学生逐渐增加的倾向。据说,在华小学习华文的马来籍学生也渐渐增加起来,现在,全国华小有一万四千名非华裔学生。非华裔学生中,大多数是马来籍学生。他们接受华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可能出于华文的这价值及回教传道活动、与华族的交际等。丹州的华小也有不少马来籍学生学习华文(注15)。
表4:吉兰丹州华文小学
地域 |
校名 |
学级数 |
儿童数 |
教师数 |
创立年 |
哥打峇鲁 |
中正 |
18 |
788 |
25 |
1949 |
中华 |
28 |
1,322 |
38 |
1917 |
|
培植 |
19 |
799 |
24 |
1939 |
|
马樟 |
中华 |
6 |
152 |
8 |
1934 |
培华 |
6 |
276 |
9 |
1939 |
|
培实 |
6 |
133 |
8 |
1939 |
|
巴西马士 |
启文 |
6 |
117 |
8 |
1955 |
育英 |
10 |
313 |
14 |
1928 |
|
巴西富地 |
开智 |
7 |
268 |
10 |
1928 |
丹那美拉 |
育正 |
12 |
400 |
16 |
1937 |
道北 |
育智 |
6 |
166 |
7 |
1920 |
瓜拉吉赖 |
育才 |
12 |
508 |
17 |
1928 |
乌鲁吉兰丹 |
话望 |
17 |
548 |
24 |
1924 |
资料来源:《教总33年》 1981年统计 1988年
十三所华文小学校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A型学校(学生人数840人以上)三所,B型学校(学生人数440-839人)三所,C型学校(学生人数439以下)七所。华人人口集中的哥打峇鲁和小镇地区有A型学校和B型学校。C型学校还是在乡镇及村庄。十三所华小中,其中六所的学生有逐渐增加的倾向,与1981年的统计相比,A型学校也多了两所。马来西亚的华小大多数是在独立以前依靠华人社会自己的力量创办的。华人一直重视学校教育,所以,有华人居住地区内总是有华校。在全国各州,无论大城市,还是道远的镇和村庄,都有华校°其中,像C型那样的规模小的华校当然分散在乡村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华人到处撒下了中华文化的种子。
丹州没有百人以下的C型学校,可是,西马、东马的其他州有三百多所百人以下的C型学校,目前,因学生人数激减,面临着关闭的危机。但,这并不意味着华小学生的全面减少,主要因为(注17):
据董总,教总及华校教师指出,目前,政府和华教团体(董总·教总)之间有几个分岐点。以有关华小为例子。如:有师资、拨款不均、限制建校、华校行政高职,废除学校董事会等问题。每个问题对维持和发展华教,颇为不利。
下面列举的是董总,教总指出的华小的困境(注18)。
(1) 建校、转校
独立以后,由政府创办的华小只有六所,假如华社向政府申请建校,需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批准。由于华人人口的移动,城区和乡区造成了华小发展的不平衡。
(2) 校舍、设备
就A型华小来说,因学生人数的増加,华小的校舍明显不足,B型也比国小差得多。许多华小的校舍残旧破损,设备简陋陈旧。据笔者个人印象来说,所参观的丹州哥市的华小是比较良好的。
(3) 拨款不均
据董总、教总的调查,政府拨给华小的经费不足,从整体来看,A型华小是50.3%,B型58.1%,C型48.1%,经常费拨款主要是作为学校的行政费,比如教师、职员的工资开支,不包括学校发展费的开支和拨款°因此,华小经常向华社筹款。丹州各型华小的状况是这样的。A型华小是42.7%,B型66.4%,C型88.1%。丹州的状况跟全国平均不一样。
至于政府给华小的发展费用,每所华小只能获得极少的一点。据推测,只占小学总拨款的1~2%左右(注19)。
每年,华小都出现教师不足的现象。这已成为全国华小的共同问题。全国华小的师资短缺超过了四千多人。丹州的华小也缺乏教师。就一般的趋势看,学生越多的地方往往师资越缺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培训华校教师方面,该实施积极的政策。
表5:3M制规定的教师对学生比率,资料提供888所
班情况 |
班人数 |
教师:学生比率 |
理想 |
25 |
1:16.7 |
平均 |
30 |
1:20.0 |
最高极限 |
35 |
1:23.3 |
1985年全国华小调查结果:1:21.6 |
||
吉兰丹华小调查结果:1:22.5 |
资料来源:1985年全国华文小学调查报告 教总编P.56
(5)华校行政高职
1987年,教育部委派不具华文资格的教师到多所华小担任行政高职,欣起了华人社会的强烈的反对运动。同时,也引起了种族间之紧张。政府逮捕拘留了四名华教人士。此后,教育部才取消了委派不具华文资格教师到华小担任行政高职的决定。
这个问题密切关连到升职与调职的事项,华人方面也还是该研讨考虑的(注20)。
结语
以上,拙文简单地介绍了吉兰丹州华人社会与华文教育的问题。可以看出丹州华人虽是小数,但,对华文教教育的献身精神,跟华人居民密集的地域比较起来,毫无逊色。我们又可以发见丹州华人社会的不懈斗争精神和巨大的凝聚力。丹州华人社会历来重视华教和传播中华文化。目前,丹州华人人口,据推测,可能增加到六万~七万,他们之中有一半集中在首府哥打答鲁及附近的城镇及乡区。华小分散在州内各地,有的距离首府相当远。不管多大困难,热爱华教的丹州华人社会,始终不懈地维护着母语教育,使得十三所华小办得很成功。复兴的中华独中也正在成为东海岸的华文教育的保垒。以中华总商会为中心的丹州华人社会对国民中学、国民型华小、独中已耗费了巨资。他们认为,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发扬华人文化的问题⑵,去年,在大选中,丹州华人社会支持的政府执政党国阵在丹州失去了全部国会议席及州议席,国阵成员的马华公会也失去了唯一州华裔议席这使丹州华人社会引起了隐忧。主导州政府的回教党正在实施着回教化政策,因此,已出现了一些对华人社会的不利政策。有些华人担忧,将对丹州华文教育的发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华人社会很愿意通过与州政府有意义的对话,来捍卫丹州华文教育及华人社会的利益(注21)。
作者小木裕文博士是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关系科教授
注释:
注1:亚洲周刊1991.3.24号“回教化政策引起隐忧”pp.30-31
注2:黄昆福“吉兰丹和华人”p.39吉兰丹中华总商会54周年纪念特刊1965
注3:方言群认同 麦留芳P.59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5
注4:同注2 pp.42-43
注5:马来西亚华人社团辞典pp.35-38一钱研究机构1980
注6:同注2 p.127,同注(3)p.91
注7:同注3 pp.91-92
注8:参考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成立70周年暨复兴第4年纪念特刊1988,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复兴运动1985,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校讯第二期1988
注9:社会研讨会论文集PP.63-82大马华人文化协会刊1983
注10:同注2 p.54
注11:参考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复兴运动1985
注12:参考1985年全国华文小学调查报告,教总1986,小型华小问题教总1989。华小问题研讨会教总1987,检讨马来西亚教育,华社资料研究中心1990
注13:见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教育,小木裕文文部省科研报告论文集1990,亚洲周刊1991.4.7号“华文教育的最新一课”pp.26-29冯镇安教育部副部长也说过:教育问题是敏感的。这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有一些“对华文教育的”要求是不可能到达的。这里毕竟不是台湾或香港。
注14:马来西亚的华文体系,目前,仅有华文小学、独立中学、马大中文系。
注15:见同注13 亚洲周刊p.28
注16:小型华小问题教总P.58,1989,1985年全国华文小学调查报告pp.16-22教总1986
注17:华小问题研讨会数总1987,同注1)参考。
注18:见1990年教育法令内幕pp.19-29教总1990
注19:冯镇安(马华公会)教育部副部长也说过:政府一直协助华小发展,包括拨款。一般人认为拨款不足,但政府也不是很有钱。见同注13亚洲周刊。冯副部长的回答是一个事实,但政府一直重视国小发展也是事实。
注20:华小高职事件前因后果P.5
注21:同注13。
注22:PADANG GARONG选举区的投票数如下:
林日经(国阵马华)4,602华裔
旺哈欣(回阵)7,341(当选) 马裔
林国智(行动党)2,156华裔
见星洲日报1990.10.23我们能发见有的华人支持反对党民主行动党,丹州华人社会也产生了一些分岐。参考《亚洲周刊》1990.11.4号“首相的新胜利”pp.14-18
注23:见《亚洲周刊》1991.5.20号“政党之争影响华人地方权益”p.28
主要参考文献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简史,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1989
•吉兰丹中华总商会54周年纪念特刊,1965
•吉兰丹中华总商会钻禧纪念特刊,1987
•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成立70周年暨复兴第俳纪念特刊,1988
•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复兴运动,1985
•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校讯,第二期,1988
•独中今昔,董总,1985
•教总33年,教总,1988
•童总33年,董总,1987
•小型华小问题,教总,1989
•华小问题研讨会,教总,1987
•1985年全国华文小学调查报告,教总1986
•社会研讨会论文集,大马华人文化协会刊,1983
•关于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小木裕文,立命馆国际言语文化纪要第二卷二号,1990
•关于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小木裕文,立命馆国际言语文化纪要第二卷四号,1991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教育,小木裕文,文部省科研报告论文集,1990
•百折不挠的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区如柏,《源》第11期,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会刊,1990.2 pp.46-48
•方言群认同,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5
•南洋华侨与福建、广东社会,陈达,1939(复印版,1986,青史社)
•1990年教育法令内幕,教总,1990
•南洋商报、星洲日报,1988-1991
•(以华文撰写的此篇论文,我参考了上面所列的专书和文献,有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地引述过来。当我收集有关资料和进行研究调查中,受到了丹州中华大会堂的领导先生们的热情帮忙和协助,在此,我衷心地表示感谢之意。)
【原载:立命馆言语文化研究1991年第3卷第1号,日本。】